高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论文

2022-04-27

摘要: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都因为信息技术的加入而得到了更好地发展,教育行业也在积极的尝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当中,促使学科教学得以创新。高中数学教师將信息技术引入到数学课堂中,一方面使得数学教学方法和内容更具丰富性,另一方面,全新的数学课堂以及更具丰富性的数学教学方法和内容会使学生有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数学知识的自主性和兴趣。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论文 篇1: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项目式教学法

摘要:信息技术课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围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通过项目活动和微视频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以教科版《信息技术必修1》“周而复始的循环”教学为例,介绍项目设计背景、任务分解实施、项目评价总结以及学生的项目计划书等项目式教学实施过程。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项目指导书;信息技术

笔者开设的一堂公开课“周而复始的循环”,引入项目式学习,通过项目细化,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完成项目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分教学设计及项目书设计两部分,介绍本课项目式教学实施过程。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循环的概念。

2.掌握for循环的一般格式。

3.尝试利用for循环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1.项目背景

播放一段90后消费现状分析视频,分析当今社会对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的消费现状。提出问题:银行有一客户小王将10万元存入银行,选择了1年定期、到期后自动转存的方式。那么5年后他会有多少收益呢?

2.项目实施

(1)任务一:计算5年储蓄存款收益

问题:如果小王选择了1年定期、到期后自动转存的方式,假设这5年存款利率固定为3.25%,5年后他的总存款是多少?

活动一:算法分析与描述

问题1:10万元现金,选择了1年定期,到期后自动转存的方式存款。假定利率不变为3.25%,5年后收益是多少呢?

请根据每年的存款总额的变化找出规律。

第n年的存款总额=本金 *(1+利率)* n

第n年的存款总额=上一年存款总额 *(1+利率)

问题2:如果银行利率是变化的,这5年利率分别是3.5%、3%、3%、2%、1.75%,5年后会有多少收益呢?请根据每年的存款总额的变化找出规律。

第n年的存款总额=上一年存款总额 *(1+第n年利率)

播放计数循环微视频,学习for语句的语法规则,以及列表和range( )函数的使用方法等知识点。

活动二:用Python语言实现

问题一:计算利率不变情况下存款总额

money=___________ #本金100000

rate=______________ #每年定期利率3.25%

for i in range(5):    #控制循环次数

money=______________  #计算每年的存款总额

print(“5年后的存款总额:”,money,“元”) #输出结果

问题二:计算利率变化情况下存款总额

money=100000  #本金100000

rate=______________   #利率列表

for i in_________  #控制循环次数

money=round(money*(1+i) ,2) #计算每年的存款总额

print(“5年后的存款总额:”,money,“元”) #输出结果

学生将留白处补充完整,掌握用python语言编写程序代码。

活动三:程序的调试运行

活动四:纠错抢答

(2)任务二:计算理财产品收益

活动五:趣味探究

假如有这样一款理财产品,要求蓄户第1天存1元,第2天存2元,第3天存4元,第4天存8元,以后每增加一天存的钱数是前一天存的钱数加一倍,如果能存满一个月就加倍返还,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

交流讨论:网络平台存款,为什么不可信?——在掌握循环结构的基础上继续探究,用数据说明此种理财不可能,从而引起警惕,注意理财时存在风险。

3.项目评价(略)

4.项目总结(略)

二、项目指导书

【学习目标】

1.理解循環结构的格式。

2.掌握设置for语句中循环次数。

3.了解列表的功能及常见操作。

4.掌握应用计数循环结构,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

【项目主题】 理性消费,科学理财。

任务一:计算5年储蓄存款收益

任务二:计算理财产品收益

【项目实施】

活动一:算法分析与描述

问题1: 10万元现金,选择了1年定期、到期后自动转存的方式存款。假定利率不变为3.25%,5年后收益是多少呢?

问题2:如果银行利率是变化的,这5年利率分别是3.5%、3%、3%、2%、1.75%,5年后会有多少收益呢?

活动二:用Python语言实现

问题1:10万元现金,选择了1年定期、到期后自动转存的方式存款。假定利率不变为3.25%,5年后收益是多少呢?

money=___________ #本金100000

rate=______________      #每年定期利率3.25%

for i in range(5):    #控制循环次数

money=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每年的存款总额

print(“5年后的存款總额:”,money,“元”) #输出结果

input(“请按回车键退出程序运行……”)

问题2:如果银行利率是变化的,这5年利率分别是3.5%、3%、3%、2%、1.75%,5年后会有多少收益呢?

money=100000  #本金100000

rate=_________#利率列表

for i in_________  #控制循环次数

money=round(money*(1+i),2) #计算每年的存款总额

print(“5年后的存款总额:”,money,“元”) #输出结果

活动三:程序的调试运行

活动四:纠错抢答

【项目评价】

(1)分组讨论完成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收获,汇报成果及经验。提交完成填空并调试运行通过后的代码。

(2)在线填写项目评价表内容。

三、教学反思

本堂课以课本项目为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程实现、运行调试等过程,感受计算机解决问题的魅力。考虑到学生面对大量代码时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尽可能减少代码的量,降低代码的复杂程度,目的是让学生更易于理解数据处理流程。

项目式学习法的出现是现行教学法的补充,不存在替代功能。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也决定了不是什么教学内容都适合项目式学习法,项目式学习法跟其他现行教学法一样,优缺点并存,辩证地看待即可。实际教学实践中哪种教学方法好用就用哪种,为了项目而项目就没有必要了,能不能作为随堂课来上终究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来检验。项目书要确实起到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不能流于形式主义。

四、总结

(1)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帮助者”角色。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素材的选择,在完成项目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都需要老师的帮助。老师在课前需要准备多套的教学方案,准备足够的学习素材,并将学习任务进行细分,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有保障。帮助学生形成素养的教育就是一种“习惯教育”。

(2)化繁为简:针对核心,突出重点,精简范例。用微项目,简化内容,简化过程,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把握核心,化繁为简,重点、难点才容易解决。

(责任编辑:奚春皓)

作者:章连伟

高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论文 篇2:

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摘要: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都因为信息技术的加入而得到了更好地发展,教育行业也在积极的尝试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当中,促使学科教学得以创新。高中数学教师將信息技术引入到数学课堂中,一方面使得数学教学方法和内容更具丰富性,另一方面,全新的数学课堂以及更具丰富性的数学教学方法和内容会使学生有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数学知识的自主性和兴趣。此外,高中数学课堂因其数学知识枯燥且抽象而变得非常沉闷,而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得高中数学课堂多了一丝活力和生机,学生也会因此而愿意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高中数学课堂上。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引言:高中数学是大部分学生都不爱学习的学科,但是作为三大主科之一学生又不得不学习。因此,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探寻新的教学方法,促使新时代的学生能够在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引导下对高中数学知识产生一丝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以热情认真的学习态度探究数学知识,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深入的认知和理解。信息技术的辅助使得高中数学知识能够以生动有趣的面貌出现在学生眼前,促使数学教师的教学效率得以提升,使得学生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

一、课前导入环节结合信息技术

教学中设置课前导入环节是为了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对让学生即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抱有期待,使得学生以最好的学习状态面对接下来要学习的知识。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就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精心的设计课前导入内容,促使学生从放松的状态中抽离出来,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学课堂上。

以《基本立体图形》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学生常见的的棱柱、棱锥和棱台形状的物体,生动形象的图片学生会更有探究和学习的欲望,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互相分享自己见过的棱柱、棱锥以及棱台形状的物体,互动的过程就为数学课堂注入了一丝活力,学生就会乐于参与数学活动。良好的课前导入使得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数学多了一份学习的欲望,也多了一份了解。

二、课堂讲解环节结合信息技术

高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理论性的知识,以往教师讲解时就是按照课本一点一点的介绍,教师与学生零互动,而且数学知识本身就比较难学,所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并不强烈,学生持续这种状态的话,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无法顺利的展开,学生也无法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教学。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知识讲解时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运用新时代的教学手段吸引新时代的学生效果是很显著的,这样新颖的教学手段是学生之前从未见过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就会认真的听教师讲解数学知识。

以《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在多媒体屏幕上绘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清晰的看到图像是如何绘制的,都需要哪些步骤和知识点。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亲自操控信息技术绘制图像,这种新奇的学习体验使得学生对本节知识多了一份兴趣和自主性,接下来教师在讲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性质时,学生就会以认真的学习态度听讲,使得教师的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三、突破难点环节结合信息技术

高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知识难点,这些知识难点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时会非常困难,很多学生经常会因为数学知识太过难学而产生挫败感。因此教师要在讲解重难点知识与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通过信息技术中视频、音频等功能使得静态的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与信息技术结合的重难点知识教学会降低知识的难度,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产生自信。

以《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本节知识的重难点知识是“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余弦线作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为了让学生清晰这些难点知识,教师可以结合网络搜集的相关资料给学生录制一个微课视频,将其投放到网络学习平台上,学生就可以随时观看视频,通过反复的观看就能将重难点知识轻松的理解和掌握。

四、复习知识环节结合信息技术

学生在学过知识之后要经常复习,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才能将知识牢牢记住,之后在遇到问题时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知识的复习。教师的复习教学时可以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这样新颖的复习教学方式,学生会对知识记忆的更加牢固。

以《平面向量及其应用》这一章知识的复习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绘制一张关于平面向量的思维导图,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就能清晰整章知识的脉络以及每一个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复习本章知识,就会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记忆。

总结

总而言之,在不断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以及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是当前最适合应用于高中数学知识教学的新时代教学手段。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在课前导入环节运用信息技术,促使学生对高中数学课堂产生学习的冲动和欲望;在课堂讲解环节运用信息技术,促使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深刻的记忆;在突破数学难点知识时运用信息技术,促使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清晰的认知;在复习数学知识时运用信息技术,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朱美,王坤山. 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1(04):5-6.

[2]孙芳芳. 初探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5):132-133.

作者:方赟吉

高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论文 篇3:

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究

【内容摘要】数学这门科目在高中生的学习中具有很大影响。但数学这门科目的逻辑性较强,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较高,因此一直以来被视为高中生学习的重难点科目。随着我国科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采用。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融合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降低教师教学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能够帮助学生突破教学知识中重难点的讲解。因此,本文主要从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做出探讨,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高中数学  信息技术应用  有效策略探究

数学是所有理科学习的基础科目,但由于近年来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数学知识难懂等客观原因造成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成果不理想。随着新课程改革背景的推进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较于传统高中数学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学教学能够把课本上枯燥的知识转化为更加生动形象的直观体验,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丰富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高中数学知识的渗透,形成较为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高中学生数学整体成绩的提高。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带着兴趣学习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全面的把握,能够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复杂的知识利用情境简单化,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情境中掌握所学知识,为学生建设一个丰富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这种课堂氛围中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渐养成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学习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知识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知识点进行情境建设,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轻松进入到所创设的学习情境当中,充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与成就感,进而提高学生的总体数学成绩。

例如“函数应用”这一知识点讲解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相关的视频在课堂前进行播放,让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充分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趋势下带领学生进行函数知识的引入,在相关知识点精细的讲解完成之后,教师为学生分组,让学生小组进行交流探讨,自行总结归纳出如何利用函数问题解决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知识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展性思维的养成。再比如“分段函数”这一知识点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如下,视频片段:一位学生乘出租车从学校去往机场,这段路程全长50公里,最后付车费的时候非常疑惑的表情。通过视频片段的播放询问学生推断,这位学生花了多少的车费。你是否有不一样的打车策略。随着让学生们讨论的深入引导学生掌握分段函数的知识点。这种利用多媒体从生活中的某些实际案例出发,通过播放某些视频片段为学生进行固定情境建设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求知欲的引领下把握所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还能够使学生把课本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灵活地联系起来,促进理论知识的生活化。

二、利用信息技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只是通过单纯的讲授某一知识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这样单方面的灌输知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师只是学生學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组成关于学生的信息库,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综合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刺激学生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不断反思自己,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教学。

例如“2018年全国高考数学一卷”真题讲解时,对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们进行线上网络答题,然后把学生们答题情况利用信息技术整体统计归纳可以得出每道题的错误率以及错误情况。学生在线上进行答题时可以在答完题后,立即看到题的正确率以及错误解析。并且在求函数y=f(x)=x2-4x+6,x属于[1,5)的值域时,简单地通过班上学生的错误程度不足以找出具体错误点,但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分析可以得到大部分学生在做这一道题时,错误点都在于认为函数的最大值在于端点处,认为任何函数的最大或最小值都在某一端点处的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教师就可以针对性地对这一知识点为学生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进行作业互评,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还可以把学生的互评过程以及互评理由记录下来,让学生充分从别人的错误中汲取经验。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所记录的学生学习情况,还可以对学生的整体实际学习进行掌握及调整,并且信息技术手段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优缺点。

三、通过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内容

任何一门科目中都有重难点内容,数学也不例外。然而每节课的课堂时间都是有限的,教师想要在课堂上把所有的重难点内容都精细的讲解,并且让学生在课下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了解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习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进而在课堂上讲解完中难点后,对讲解过程进行视频录入,让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有不清楚的地方或认知模糊的地方可以反复对视频进行观看。并且对于部分教师用语言难以描绘出来的数学知识点,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把枯燥的知识点用声音,图像,视频等一体化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印象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把握和理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更加高效地传输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能够降低教师教学难度。

例如“正弦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知识点讲解时,学生对于sinx函数的形成过程以及其性质特点规律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因此难以理解这个函数是如何形成的。而教材上对于这个函数也只是有抽象的解释不足以使学生对于这个函数有深层次的把握。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sinx的形成过程利用动画等形式展示出来,并且用设备录下来。这样学生可以对正弦函数的相关知识点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把握和理解。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遇到疑问时反复观看从而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再比如“几何体”教学时,教师仅仅通过板书以及图形形状的讲解方式难以使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形成过程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并且部分较为复杂的立体图形教师难以通过简单的语言传授给学生。此时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示动态的图形情况,让学生通过观看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以及梯形等平面图形通过旋转形成的圆柱、圆锥等立体几何体。让学生通过对形成过程的理解对几何体知识有一个更牢固的把握理解。并且信息技术还可以通过科技的手段把多个几何体之间的关系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把知识点用语言传授无法做到的生动、直观地传授给学生,化静态知识为动态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牢牢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能够对本章所学到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结构把握,综合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四、通过信息技术,突破学习时间空间限制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信息容量更大,教学更简便。教师可以把课堂重点提前归纳整理,运用PPT的形式为学生展现出来,在课下还可以把PPT储存在多媒体设备上,让学生有需要的时候随时进行观看,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需要过多的板书以及提前花过多的时间准备教案,整体提高了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使学生的学习不需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除此之外,对于某些课程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分别讲授之后录制视频为学生放到可以观看的地方,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时间、地点以及方式。并且由于电子课件的灵活,各位教师之间可以进行教学资源共享,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成果,充分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可以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兴趣,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多的兴趣。

例如“导数”对于高中生来说可谓是最难的一道题,如果只是一个教师的讲授未免有些苍白单一,此时教师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的电子课件共享,让学生大致了解其他教师讲授这一章节时的方法,让学生在同一知识点不同讲解方式的反复觀察研究中掌握知识点内容。比如“导数”中有这样一道难题:已知函数f(x)=x3+ax2+bx+c有两个极值点x1,x2,若f(x1)=x1

总的来说,数学科目对于高中生所有学习科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门科目。数学知识是学生学习其他理科科目的基础。同时信息技术也发展得如火如荼。把信息技术融合到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是必然的趋势,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于所学数学知识有一个全方面的系统性的把握。同时学校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要给予大力支持,落实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为我国青年学生学习方式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韩沛君. 高中数学信息技术应用案例研究[J]. 科学中国人,2017.

[2] 丁宏平. 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9(18).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

作者: 亓德明 杜西英

上一篇:统制经济与国营贸易研究论文下一篇:液压与气动技术情景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