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证据特征分析论文

2022-04-18

【摘要】区块链技术近年来已经在保险行业中得到运用,保险行业可以通过审计环节,在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出良好的监控和应用程序工作流,合理应用于保险审计工作场景。本文从区块链技术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块链技术纳入现有保险行业监管信息平台,拓展保险审计工作内容和技术水平,探索创造互联网时代发展背景下的保险行业监管环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审计证据特征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审计证据特征分析论文 篇1:

我国上市公司2013年财务报告非无保留审计意见分析

摘要:首先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2013年年报审计意见的总体情况并重点分析了非无保留意见的具体情况,其次从非无保留意见的项目来源和上市公司特征、事务所特征等方面详细分析了非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分布。研究发现,2013年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不断改善。同时,我国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有所提高,勇于对不符合合法性和公允性的事项发表非无保留审计意见。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非无保留审计意见

1引言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一方面是对上市公司过去一个会计年度经营管理活动的综合评价,并且也是所有的财务报告使用者密切关注用以进行未来各种决策的重要信息。另一方面,它直接关系到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风险。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研究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的分布及与其相关的各种因素,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更有利于引导上市公司和广大投资者正确决策。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非标准审计报告》中指出非标准审计报告,是指标准审计报告以外的其他审计报告,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包括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强调事项段仅用于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并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故本文将重点研究2013年非无保留意见的具体情况。非无保留审计意见会对上市公司带来明显的负面效应,不仅会引发投资者的猜疑,也容易引起监管者的关注。

2我国上市公司2013年财务报告审计意见的总体分析

截止2014年4月,共有253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出具的财务报告审计报告,其中不包括3家未如期披露2013年年报的上市公司(分别为博汇纸业、ST成城和*ST国恒)。在2534份审计报告中,标准审计报告共计2450份,占比9669%;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7份,占比225%;非无保留审计意见共计27份,占比107%。具体如表1所示:

表2中列示了2011年至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的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标准无保留意见的数量和占比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与此相反,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等在数量和比例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同时,各类非标意见的数量和比例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趋势。2011年非无保留意见23家,占比097%;2012年18家,占比073%,2013年27家,占比107%。可以看出2013年非无保留意见相较于前两年数量有小幅增加。

3非无保留审计意见项目分析

2013年没有上市公司获得否定意见,故下面将分别对保留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进行分析。

31 保留意见分析

2013年共有22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保留意见,其中万福生科(300268)被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保留意见。通过对这22家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中导致保留意见的事项进行分析,本文发现这些项目的来源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类:

第一,有11家公司存在重大不确定事项,主要包括证监会的立案调查尚未结束、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不确定、诉讼纠纷正在处理、司法机关认定结果尚未下发以及尚未合理预计负债、股权交易尚未完成、股权转让款的可收回性不确定。第二,有8家公司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判断某项会计处理及其交易事项的合理性和真实性,主要包括预付款项的处理、冲减应收账款、往来账的处理、提取减值准备、前期差错更正。第三,有7家公司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核实某项资产或负债的存在性和公允性,主要指结算价格尚未协商一致、无法认定存货、固定资产未见实物、应收账款未得到确认、股权收购未披露。第四,有3家公司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判断关联方交易、担保等的准确性、完整性,主要包括无法判断担保是否构成关联交易、关联方交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第五,有2家公司无法判断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缺陷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主要包括货币资金管理的内控制度和关联方关系内控制度。第六,有1家公司因其主营业务终止无法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

从上述归纳中可以看出,“存在重大不确定事项”是保留意见报告涉及最多的事项,并且所涉及的11家公司中共有6家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影响最大。同时,对会计处理和会计要素的无法判断也是保留意见的主要因素。

32 无法表示意见分析

2013年共有5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分别为ST新都,ST霞客,ST超日,退市长油和ST国创。在5家上市公司中,有3家涉及因为亏损导致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的不确定性。其余提及的事项为关联方违规担保,借款逾期,或有事项,无法对境外子公司实施审计,应收账款的收回不确定以及融资事项的真实性。

4非无保留审计意见特征分析

现阶段在我国,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无保留审计意见是由很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将从公司特征和事务所特征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影响审计意见的因素。

41 非无保留审计意见与公司规模

公司规模主要指一家公司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所具有的质量和数量。公司的规模越大,表明公司在过去的经营活动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也表明它在今后的发展中能更好的处理遇到的阻力,未来的发展前景良好。公司规模较小,则表明其正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也更容易出现各类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薄弱等状况,面临能否持续经营和经营失败问题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公司规模与审计意见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

2013年被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27家公司中总资产的最小值为159亿,最大值达到240亿,平均值5069亿。并且,有18家公司的总资产低于平均值,占6667%。但是总资产超过100亿的公司有5家,占1852%。因此可以发现,规模较小的公司,更有可能被出具非无保留意见。

42 非无保留审计意见与公司绩效

公司绩效是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衡量。不论是对于投资者、债权人,还是公司的管理层,有关于公司绩效的信息都会得到最重要的关注。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实施审计程序和获取审计证据后,发表的审计意见。因为公司的绩效主要反映在其财务报表及附注中,所以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出具和公司绩效有很大关系。

2013年被出具非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普遍较低,其均值都为负值。并且,审计意见为无法表示意见的公司,其净资产收益率呈现出严重的亏损状况。本文发现,2013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上市公司全部为ST类公司。上述结果验证了,财务状况恶化、经营绩效不佳的公司更有可能被发表非无保留审计意见。

43 非无保留审计意见与事务所特征

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意见,取决于其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2013年的2534份上市公司审计报告由共计40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其中有17家事务所出具了非无保留审计意见,占审计服务机构的425%。表3中按照2013年度事务所承接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数量进行统计排序,并展示了其出具非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数量。

首先从审计的业务量方面看,我国审计市场的集中度较高。2013年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总量占市场总额的6796%,其中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居于首位,占比1484%。这很可能是近年来会计师事务所强强合并的结果,有助于增强事务所的独立性并实现规模经营。

其次,从表3中可以看出27份非无保留审计意见中有16份由客户数量前十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占比约60%。因此,事务所的规模越大,其独立性就越高,其出具非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也就越高。这主要是因为事务所的客户数量越多,其收入来源就更为分散,来自一个特定单位的审计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会降低,同时如果因屈从于某一被审计单位而带来的损失也就越大。

最后,前十名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非无保留审计意见占其总业务数量的比例基本一致,大都在1%左右的比例。在事务所独立性不断提高的现状下,这说明上市公司在不断地提高自身水平,规范经营服务,2013年总体上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通过对2013年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意见总体分析及重点对非无保留审计意见进行具体分析后,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相较于前两年,2013年标准无保留意见的数量和占比呈继续上升的趋势,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显著下降,这说明2013年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不断改善。第二,非无保留审计意见较2011年和2012年有所上升,主要是因为保留意见的数量小幅增加。这表明我国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有所提高,勇于对不符合合法性和公允性的事项发表非无保留审计意见。第三,非无保留审计意见更有可能出现在规模较小的公司和经营绩效不佳的公司。并且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全部集中在ST公司。第四,我国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进一步提高。事务所“强强联手”造成其规模逐渐扩大,审计质量随之提高。事务所的规模越大,越有可能出具非无保留审计意见。

52 建议

一方面,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的过程中,应继续秉承谨慎性原则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在遇到与管理层在被审计单位会计政策的选用、会计估计的作出或财务报表的披露方面存在分歧或者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时,应当履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发表非无保留审计意见。

另一方面,公司规模的扩大和良好的盈利及发展能力有助于其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更有助于公司规范经营和良好运作。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提高经营绩效、不断增强公司实力是获得满意审计意见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中国证监会注册会计师说“不”——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 胡春元,王振林中国注册会计师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审计报告及范例——案例源自中国证券市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8)

[3] 戴定毅,何芹上市公司2007年财务报表非标审计意见分析[J]会计之友,2008年(10):45-50

[4] 吕先锫,王伟注册会计师非标准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行业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7(1):51-58

[5] 王怀栋上市公司非标准审计意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会计之友,2009(4):53-55

[6] 宋利华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非标准意见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1)

[7] 周杨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2008年沪深A股年报数据的分析[J]会计之友,2011(2):62-64

[8] 王天东,赖晓维新准则下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的上市公司特征研究[J]商业会计,2011(5)

[9]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3年年报审计快报第16期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http://wwwcicpaorgcn/news/201405/t20140519_44915html

[10]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2年年报审计快报第14期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http://wwwcicpaorgcn/topnews/201305/t20130517_41089html

[1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1年年报审计快报第17期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http://wwwcicpaorgcn/Industry_regulation/annual_audit/201205/t20120509_33633html

作者:车亚飞

审计证据特征分析论文 篇2:

区块链技术在保险审计中的应用

【摘要】区块链技术近年来已经在保险行业中得到运用,保险行业可以通过审计环节,在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出良好的监控和应用程序工作流,合理应用于保险审计工作场景。本文从区块链技术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块链技术纳入现有保险行业监管信息平台,拓展保险审计工作内容和技术水平,探索创造互联网时代发展背景下的保险行业监管环境。

【關键词】保险  审计  区块链  保险科技

一、前言

保险企业的区块链技术的本质和最大价值 ,即构建了一套去中心化的网络信任链 , 确保保险行业系统的“中立”、“可信”, 为网络交易各方营造一个安全、可信任的交易环境。根据区块链应用模式的不同 , 区块链可以分为公共区块链、 私有区块链和联盟区块链三类。公共区块链是指区块链的所有节点均在互联网上 , 其数据允许所有人访问;私有区块链指区块链的所有节点均在保险企业(组织)内部 , 仅利用区块链技术的部分特性(如利用防篡改特性支持内部审计); 联盟区块链是指在一个特定的保险企业(如保险中介或者保险商品联盟的企业)内部构建的区块链,由内部指定若干预选节点负责存储交易结果数据,其余节点仅进行交易及查询操作。

本文主要是探讨保险审计在私有区块链和联盟区块链中的应用研究。

二、保险行业的区块链应用情况介绍

区块链技术能为保险业务模式提供基于技术传递信任的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保险产业管理及运营的效率和透明度。2017年3月,国家相关部委、监管机关、保险机构和学术专家确定了发展战略:区块链应与互联网、生物识别、定位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配合与协同,形成保险科技核心能力,共同推动保险创新保险的未来属于基于新技术创新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

区块链技术将为保险业带来深刻变革,一方面要将区块链作为核心和底层技术纳入保险业,运用区块链内涵的“去中心化”逻辑,升级保险业原有的信用基础设施。在私有区块链应用方面,如阳光保险于 2016 年 3 月 8 日,采用最新的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技术架构推出了“阳光贝”积分;2016 年 7 月份,阳光保险推出国内首款具备区块链特性的保险卡单;另一方面,在联盟区块链应用上,利用区块链技术重塑包括用户信息管理、产品设计、定价、销售、理赔在内的保险业链条,结合具体场景,实现商业模式的革新。如2016 年 4 月份中国平安加入区块链国际联盟组织 R3;2016 年 7 月份,易安保险与慕尼黑再保险发起成立“区块链保险实验室”共同探索区块链在保险领域的应用场景;2016 年 11 月份,众安保险发起上海区块链企业发展促进联盟; 2017 年 12 月份,众安保险发起首个区块链鸡“步步鸡”;2017 年 1 月份,蚂蚁金服支付宝公益保险运用区块链技术;2017 年 3 月份,人保财险区块链养牛;2017 年 9 月份,上海保交所正式发布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保交链;2017 年 11 月份,爱心人寿与腾讯合作区块链联盟;同月,安联保险推出一个基于区块链的专属保险产品原型。

三、区块链技术如何切入保险审计应用场景

(一)保险业务数据真实性的审计效率大大提高。一直以来,保险业务的数据真实性是监管部门的痛点和难点。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时间戳功能可以使企业大大减少虚假业务数据的发生,使得审计人员不必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关注该项交易是否真实可靠,从而提高了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审计人员不仅可以对原始的保单交易数据、费用列支等信息进行检查,而且可以对其发生和记录的时间进行审查,还可以保证审计线索不中断,也相应提高了获取、检查审计证据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极大地保证了交易事项的公开透明,不但可以看到交易事项发生的全过程,而且最主要的是可以对该业务事项进行监督,极大地方便了审计人员对数据信息的信赖,提高了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减少了审计风险发生的机会,从而整体上提高了审计人员的审计质量,有效防止了审计舞弊事件的发生。

(二)保险审计对象的经营时间范围可以拉长。提前审计的时间节点,将事后审计发展为包括事前审计、事中审计的全过程审计是多年来审计职业界的目标。但是以保险行业协会多年来车险业务经营的行业规范性检查为例, 以前检查仅仅对一年之内的业务经营区间进行检查,抓取数据大多也只能抽查某几个月的经营数据,不能摆脱依据管理要求进行阶段性审计的特征。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主要包括金融交易平台、数字资产、智能合约等,每个参与者的数据更新都会被同步至整个区块链网络上,而网络上的任何节点都可以查询整个区块链上的数据记录。基于透明公开、时间戳的典型特征, 数据一经确认就不能修改,极大地保证了保险业务经营数据的真实性。区块链驱动的全过程在线审计是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实时从保险业务经营活动中抽取控制和审计信息,是实时监控业务活动的,进行风险预警并自动形成审计工作底稿。

(三)保险审计的工作内容发生转变。传统审计是自己通过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统计,随着人工智能的科技发展,保险审计也将从计算机辅助审计转向区块链自主审计。审计人员将通过电子表格和文字处理程序的电子工作底稿取代传统纸质工作底稿,借助程序完成指定数据的核对、加总和比较,极大地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区块链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将促进审计智能化,实现区块链自主审计。未来的审计人员根据系统数据运行结果和保险行业工作规范要求,更多地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

(四)保险行业的监控风险能力将提升。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持续审计、系统进行智能审计能力增强。在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系统支持将发现的风险因素、超预警阀值指标及可能的问题等登记为疑点,自动形成实时保险审计工作底稿,按照风险预警级别,分别归集并发送给审计人员可以现场核实。借助区块链技术的时间戳功能,基于区块链技术下的审计系统可以方便实现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进行情景重现,便于及时处罚和扰乱市场的行为。

如对于经营车险业务的车商渠道手续费监管,只要车辆和保费的交易数据信息在联盟区块链的系统运行环境下,只要出现违规使用车险费率,超过比例列支手续费、或者虚假列支销售费用等行为数据会立即反馈到审计部门,监管机构可及时进行处罚纠正。

四、结束语

区块链技术为保险审计工作中有效获取审计证据、提高监管数据的效力提供了技术保障,区块链上的块保存了一定时间内数据链上被审核通过的每笔交易或行为的信息。从财务信息角度来说,可以将基于区块链技术储存的数据理解为基于集体共识机制建立的公开大账簿。区块链技术纳入现有保险行业监管信息平台,将会营造一个透明公开的监管环境,有利于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EB/OL].2016,18.

[2]黄冠华.区块链改进联网审计途径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12):85-89.

[3]陈旭,冀程浩.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实时审计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7(4):67-70.

[4]谢伟玉,王胜.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系列报告之一:入门指南(上):区块链技术:颠覆式创新[R].申万宏源,2016.

作者简介:

宋志刚(1969.12-),男,汉族,江苏省南京市人,硕士研究生,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保险科技。

作者:宋志刚

审计证据特征分析论文 篇3:

“区块链+”背景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模式与路径研究

摘  要:近些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能力持续提升的进程中,区块链技术也随之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并且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和领域中也都能看到“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大大加快了实体经济和区块链技术的融合进程。2015年时我国的国务院办公厅曾颁布了《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这一文件,其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也提出了一定要求,在新时代下便应将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将其与审计工作有效结合,形成“区块链+”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全新模式。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现状及路径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区块链+”背景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模式与路径研究  课题号2021-KYYWF-E004

引言

在我国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构建更为完善且科学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模式也成为其关键举措,而现阶段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中仍存在着一定问题,如审计过程缺乏统一标准、审计取证流程繁琐和审计评价复杂等,党中央也强调了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在审计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中运用区块链技术不但能够有效解决各类疑难问题,同时对于优化其审计工作的模式和方式方法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区块链技术的特征分析

作为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领域中的一项较为前沿的创新型技术,区块链技术具有众多的显著特征,如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用户登录无需提供真实姓名、分布式去中心化存储和内容不可更改等,对我国审计领域中的各项工作也产生了直接影响。在审计工中如果能够科学使用区块链技术,其不但能够大大提升审计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有效解决以往易出现的审计数据失真问题,也更加有利于动态持续性地开展审计活动,实时更新并完善所获得的审计数据并将其存储在区块链上,在管理员不赋予权限的情况下任何用户都无法更改数据,有效预防了各类审计风险因素的出现,同时也降低了审计工作的实际成本,提升了审计工作的整体效率[1]。

二、现阶段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现状研究

1.审计基础数据完整程度不高。

目前针对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还未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获得的审计数据在真实性和完整性方面都有待提升,也不具备相配套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系和核算体系,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中的取证流程较为繁琐,取证难度较大。特别是取证工作的技术手段较为落后,并且过于单一,很多行业中的前沿技术都还没有真正融入到审计工作中,没有强有力的基础作为支撑来开展离任审计活动。现阶段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审计全覆盖战略,对审计基础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系也有着较高要求,那么将区块链等行业中的先进技术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相结合就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2]。

2.审计标准缺乏统一性。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评价主要都是参考相应主管部门给出的具体参数和指标,但在实际的审计活动中却发现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指导自然资源资产的核算工作,即使已经具备了各项评价指标,但要想构建出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却还面临着诸多困难。森林、大气、矿山、河流这类自然资源资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并且是跨区域存在的,而自然资源资产又都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下,要想制定出统一的审计标准也并不容易。领导干部是在不断更迭的,责任主任就无法准确界定,那么就应将更多先进技术融入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中,实时跟踪自然资源资产的动态变化情况并将所得数据准确记录下来,明确自然资源资产损坏的本质原因。

三、“区块链+”背景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模式的优化路径

1.“区块链+”背景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模式的优势分析。

第一,以往离任审计工作的方式和手段较为单一,实践过程中也更容易产生风险隐患。任何类型审计活动的开展都是依靠相应的数据说话的,而只有数据具备较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那么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才更具说服力,审计实践工作中要对比分析大量的信息数据,即使是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内部审计报告,审计人员也要对其中的数据再次进行分析和研究,绝不能轻信报告中的信息内容,有效预防各类审计风险的出现;第二,过去审计工作的开展会耗费较高的成本,并大多采取事后審计和就地审计的工作模式,虽然也能取得一定效果,但成本却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如果是跨领域和行业开展审计工作,还需投入更多成本聘请该领域和行业内的专家;第三,审计工作中应用区块链技术后还能够大大提升审计效率。以往审计取证过程中都会用到程序函证,但很多企业却并没有重视这一询证函也没有及时回复,审计人员收集不到有效证据,审计效果也无法得到保证。

2.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融入区块链技术的有效路径。

首先,利用区块链技术取得更加真实准确的审计证据。审计活动的有序开展与所获得的审计数据有着密切关系,而审计工作的最关键工作便是获得真实、准确的审计证据,以往人为获得审计数据时都存在着一定的失真问题,在运用区块链技术则能够及时存证自然资源资产的全要素数据,从收集数据到修改数据再到储存数据都会进行标记,并将数据完整复制,信息之间能够有效衔接,由于区块链技术还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当某一部分的节点受到攻击时,系统扔能够稳定运行,大大提升了审计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其次,利用区块链技术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区块链技术能够完整地展示以往得到的历史审计数据,能够动态地监督历史数据的变化情况,并利用数据模型分析并预测其走势,“区块链+”背景下能够深度挖掘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数据,建立更加合理的分析模型,从而获得更具价值的数据信息,以这些数据信息为基础便能够科学判断领导干部任期内自然资源的破坏情况,强化监督职能,并提升对自然资源资产的保护力度[5]。

四、结语

作为一种更具创新性和包容性的新型技术模式,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中能够大幅度提升审计工作的整体效率,加速了区块链审计模式的转变进程,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更具独立性,从而更好地落实国家审计全覆盖策略。

参考文献:

[1]顾宏宇. 浅析区块链技术对未来会计审计行业的潜在影响[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20,(03):81-85.

[2]杨鹏飞. 区块链技术背景下审计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13):96-98.

作者:周广秀 李冬辉 赵婧宏

上一篇:我国民歌艺术特征论文下一篇:电视剧艺术学建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