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论文

2022-04-23

摘要:有机化学实验作为我校药学专业的必修课,在其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机制、实验室开放四个方面介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论文 篇1:

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結合中职思政课教学现状,阐述了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对改善中职思政课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 情境教学法 中职学生

一、中职思政课教学的现状

在中职学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然而现实中,中职学校的思政课却陷入两难境地。

一方面,教师难上。课程门数较多,教学内容繁杂,有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民族团结教育、禁毒防艾、校园文明安全、优秀文化传承多个内容,涉及理想信念、敬业守信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发展观、矛盾论、认识论、科学思维、爱国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抗疫精神、抗洪精神等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哲学、传统文化多个领域。

另一方面,学生难学。由于思政课内容大多以纯理论的方式呈现给中职学生,而中职学生年龄较小,他们中的很多人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自觉性差、生活体验少,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判断能力较弱,认为思政课的理论知识枯燥乏味,难懂、难学又无用,不愿也不喜欢上思政课。

二、情境教学法概述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原理为依据,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增强学生的内心体验,激发学生的愉快情绪,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教师为学生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活力,促进其自主学习,并且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思政知识的兴趣和效率。

情境教学法的最大特点是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情绪,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它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可以避免应用传统教学法时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的问题。

三、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一)利用典型案例,开展情境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典型案例进行教学是思政课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对学生讲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时,笔者就对中国上下一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智慧和英明决策,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精神,以及一大批“90后”“00后”冲锋在前、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通过生动形象的典型事例分析,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直观性,从而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深奥的问题浅显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

(二)利用语言描述,开展情境教学

所谓语言描述,就是教师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及真情实感向学生传递重要信息,从而使学生的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鲜明而简洁的画面,它是思政课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关系时,用“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来描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大河指国家和集体,小河指个人。浅显易懂的语言可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强化学生的主观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而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明白国与家息息相关、有国才有家、国强才能家富、国家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三)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开展情境教学

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深受学生的喜爱,这种教学方法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既能对教学内容产生亲切感,又能加深自身的内心体验。例如,笔者在给所在学校生物化工系2018级药剂班学生讲授社会公德的内容时,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上的漫画,以“社会公德建设”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一次情景剧表演。通过表演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使学生真正领悟这一主题内容。

(四)利用视频,开展情境教学

视频以画面、文字和解说的形式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不仅给学生以视觉上的美感,还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能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大大改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时,笔者组织学生观看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其中真实记录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获得感、自豪感、荣誉感和幸福感,学生观看后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不仅了解了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而且萌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四、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准则

(一)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

思政课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融入生活气息,努力使思政课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积极性。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由以前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三)开阔视野,启迪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和思考的过程,教师不能把事先准备好的知识和结论硬塞给学生,这样做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环境。

(四)师生合作,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事实证明,由师生共同参与创设教学情境才是科学合理的。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与课堂教学水乳交融,这样做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谢琴英,洪林兵.情境创设在初中社会政治课中的应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7).

[2]林月文.情境问题创设与德育教学[J].新课程(教师版),2007(8).

[3]陶雪杉.政治教学中情境创设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版),2007(6).

(作者单位:楚雄技师学院)

作者:白元慧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论文 篇2: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摘 要:有机化学实验作为我校药学专业的必修课,在其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机制、实验室开放四个方面介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关键字:应用型人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G642.4;O62-4

通化是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一座现代医药城,近年来对药学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我校作为吉林省东南部唯一一所高校有责任为其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为适应现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我校学生特点,确立了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生物化学及实验、药物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等)可看出,有机化学及实验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可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在当今的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所以在药学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显得日益重要[1]。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就我校药学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简单总结。

一、依专业特点改革教学内容

对于药学专业来说,有机化学实验是必修课,与其后续课程生物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联系紧密。由于在后续课程中多是合成实验,所以要求在有机化学实验中要打好基础,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因此我们在设计有机化学实验内容时加大了基础操作的比例,如熔点的测定、折光率和旋光度的测定、蒸馏和沸点的测定、水蒸气蒸馏等。而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选择,一方面我们要考虑其与药物的相关性,如乙酰苯胺(解热镇痛药)的制备;二要考虑对基础操作的应用,如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在这个实验中会进一步熟悉巩固洗涤、萃取、蒸馏、减压过滤、重结晶等基础操作;三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我们选择茶叶中提取咖啡因这个实验。对合成出来的产品,我们会进行不同的分析检测,如性质实验、熔点或折光率的测定、红外光谱分析等。依据新的实验内容,学生通过一学期有机化学实验课的实训,不仅提高了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因为实验可以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理论课的兴趣。

二、依学生特点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灌输式教学、机械式操作、结论性结果,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得学生普遍缺乏实验的热情和主动性[2]。不利于学生创新思想的培养,更不利于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进:

1.课前预习

预习是实验课的前奏。预习程度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后续实验的结果[3]。对于每一个有机化学实验,都会提前一周布置任务,每一个大组(15人左右),分成三个小组,自行安排实验预习任务,包括文献的查阅,上课内容的讲解,课后习题的解答等,在每组上交的预习报告内要注明每位同学的分工,老师在课堂上会根据每名同学的分工不定時提问,以防有的同学偷懒,浑水摸鱼。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每组同学之间也可相互沟通,通过查阅文献论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确定不同的实验方案,如乙酰苯胺的制备,这是一个胺的酰化反应,可采用传统的方法即苯胺和乙酸作为反应原料,是否可以用羧酸衍生物来代替乙酸呢?这就需要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给出合理的实验方案。这样的预习方法既给了学生一定的压力,也会让他们产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成就感,提高了学习兴趣。

2.改变教学主体

在实验的讲解过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讲解实验方案,不同的实验可派不同的人讲解,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实验教学过程,成为教学的真正主人,即可以全面、自由地发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思考实验有关问题,又可以让学生体验教师职业的神圣与不易。教师则对学生的教学过程和表现综合评价打分。这样的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对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随着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通过自我讲解,自我展现、自由发挥,活跃了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4]。教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要不断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现场指导和答疑。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解决,并分析其原因。也可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三、完善实验考核机制

由于有机化学实验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考评方法上加大了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即平时(60%)和期末(40%)。平时成绩的评判原则包括预习报告(30%)、实验操作(40%)、实验结果(10%)及实验报告(20%),这四项成绩的综合即为平时成绩。预习报告包括以组为单位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在课堂上的讲解;实验操作除了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外,还包括学生对实验的记录情况,要求在实验中详细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结果指每组产品的质量或体积、外观及颜色等。实验报告中应记录最终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距,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等。期末考核则包括笔试及操作两部分,各占20%,笔试由教研室教师集体讨论出题;操作则是对基础操作进行考核,对不同的操作进行编号,学生抽签决定考哪一个操作,这就要求学生在考前充分准备,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习惯。

四、开放有机化学实验室

有机化学实验室对于化学学院的学生一直是开放的,但由于制药学院与化学学院分属不同学院,因此很少有药学专业的学生过来做实验。我们在课堂上加大了宣传力度,向学生保证我们的“售后服务”较好,对于学生在后续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到有机实验室寻求解决方法,同时有机实验室也和制药学院的生物化学实验室、药物化学实验室合作开放,两个学院的学生可以在做毕业论文的时候实现资源共享。

总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会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杰.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初探[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0 , 20 (1): 99-100.

[2]曹展梅.关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3(3): 43-46.

[3]吴红梅,郭宇,张震斌,等. 改革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强化学生独立创新意识[J]. 化学教育, 2014(14): 34-36.

[4]张远方, 胡思前, 程德翔.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3(5): 427-430.

作者:吕莹 武子敬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论文 篇3: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摘要:有机化学实验是药学专业重要的基础实验,结合我院近年的教学实践活动,提出了教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尝试了一些解决办法,旨在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更好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环保意识。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管理

有机化学是高校四大基础化学之一,与之对应的有机化学实验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科学素质的提高,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药学专业课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院有机化学实验课开设于第二学年第一学期,此时学生已经在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学习了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对有机化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已经完成了无机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等实验课程的修读,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此时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的兴趣并通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成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面临的重要工作。

为此,我们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结合我院的教学实践活动,对有机化学实验管理模式进行了大胆而又有效的改革。

1 切实执行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结合药学专业的特点,科学制订有机化学实验内容,更新实验设备,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1992年6月﹚》是实验室建设应遵循的基本章程,为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在选择实验时,既考虑到对学生基本操作的训练,如:熔点的测定、减压蒸馏和精馏等,又选择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机合成实验,如: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合成、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等,还设计了部分开放性实验,如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的制备、二苯叉丙酮的制备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为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淘汰了易于引起危险的实验和对人体有害的溶剂,如:醚类的制备实验、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合成实验中用甲苯代替苯作反应溶剂等,选择了一些既能满足教学要求,又可以避免潜在的危险的实验课题。近年来,我院不断加大实验投入,及时更新了一些实验设备,如真空干燥箱、精密磁力搅拌器、恒温磁力搅拌器、恒温水浴锅、微波反应器等,结束了以往搅拌靠手摇、加热用电炉的历史,既提高了实验效率,也消除了一些安全隐患,提高了学生对现代常用仪器的使用能力。

2 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处在本科低年级阶段的学生由于在大一时期主要学习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无机化学等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实践的并不多,基本延续了高中时期的教学模式,使得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出现逃课等厌学现象[1]。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有机实验课程直观性、趣味性强的特点,通过提供充足的实验资源,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实验,自己动手。通过学生主动参加科学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重要关系,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纵观目前现行的有机实验教材,几乎每一个实验都由目的与要求、基本原理、实验装置、操作步骤等部分组成,有些甚至包括所用试剂的理化性质[2]。讲师以课本为依据进行讲课,学生按照实验课本进行实验。实验课堂上我们也发现有些学生对老师的讲解不太感兴趣,操作时照方抓药,完全按照实验教材的叙述进行。这样便形成了以实验课本为中心的实验课,使得本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的实验变成了禁锢学生思维的元凶。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则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3]。在实验课前,我们提出一些与下次实验有关的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换答案,从而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在实验设计上,我们鼓励学生提出既定实验方案的缺陷,鼓励学生自己查阅相关文献,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改革教学内容,减少独立的性质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内容通常分为三部分:(1)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主要介绍有机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常见危险的处理、常规仪器的使用;(2)基本实验,包括性质实验、简单操作、简单化合物的制备;(3)综合与应用实验,相对复杂化合物的制备,包括制备、性质验证等。

鉴于有机实验课具有授课课时少、实验内容多、目标要求高的特点,我们对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对基本实验部分中的物质性质实验、物理常数测定实验等操作相对比较简单的内容,我们尽量不单独拿出来练习,而是通过设置实验模拟练习题强化知识点,操作部分穿插在合成实验中进行。

2.3 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是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及时引进了多媒体投影仪,通过播放教学音像,设计针对性的教学课件,激发学生求知欲,丰富实验课程信息量。

简单的性质实验就可以用多媒体投影仪在相关综合实验中播放,免去了单独开设这些实验的时间浪费,某些危险但实用性强的实验可以由多媒体投影仪演示,这样既把知识生动的传输给了学生,又不至于引起危险。同时,这些多媒体信息可以供学生在课外学习,这样就把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3 改革传统考核方式,引进全面考核体系

实验课成绩评定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实验成绩主要包括实验操作成绩和实验理论考试成绩两部分[4]。前者由于老师不可能准确观察到每一位同学的操作,大多数是根据实验报告来评定,使得这一成绩缺乏客观性;后者则主要是课本知识,出题不会太难,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就可以获得好成绩,导致实验总成绩拉不开距离,评价不够客观,最重要的是传统成绩评定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现行的人才培养目的和实验教学模式不协调。

我们改革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成绩考核体系,将有机化学实验成绩分为三部分:(1)预习成绩, 主要考核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实验方案的设计。(2)课堂训练,主要考核学生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实验报告撰写等方面的能力。(3)开放实验,考核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科研能力。新的考核方法既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考察,又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环保意识的评定。强调学生要做好预习工作,课堂上要积极讨论、踊跃发言。操作上要严谨认真,实验报告要真实规范。通过开放性实验,检验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宣传绿色化学,培养环保意识

绿色化学倡导环境友好型、节约型化学,以绿色化学为核心的绿色化学实验更具现实性[5]。有机化学实验中用到的很多试剂都有一定危险性:毒性物质直接排入下水道会危及人类饮水安全、毒害水生生物,腐蚀性物质倒入下水道会腐蚀管道引起事故,有毒气体的随意排放更会引起大范围的危险。因此我们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了一些有关化学污染导致环境问题的音像资料,宣传环保,同时实验室配备试剂回收系统,做好环保的榜样。在设计实验时我们也通过安排一些微量和半微量实验,既训练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又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多年来,我们通过不断探索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环保意识,虽然我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体系,但仍难以满足社会对药学专业创新型适用人才的要求,我们将在今后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參考文献

[1] 张军.大学生厌学心理调查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Vol25.01.

[2] 李吉海主编.基础化学实验(Ⅱ)—有机化学实验[M].济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 于龙景,季东平. 浅谈“以问题为中心和答疑”的教学方法在高校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长春医学,2008,Vol6.3.

[4] 杨军,宋克检.高校实验室实验成绩考核方法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9(05):141-144.

[5] 孙涛.微型化学实验与绿色化学[J].科教文汇,2010(08):112-113.

作者:姚建文 王虎 孙海军

上一篇:高等数学公式编辑研究论文下一篇:医疗服务保险研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