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旅游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2022-04-23

摘要:伴随着国内旅游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传统旅游产业和电子商务相结合产生了大批旅游电商,本文分析了国内旅游电子商务市场主要行业特点以及影响旅游电商发展的推动力和阻碍力,阐述了旅游电商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企业的应对策略。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国内旅游电子商务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国内旅游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篇1:

关于哈尔滨发展智慧旅游的策略思考

摘 要:发展智慧旅游正逢其时,大有潜力。充分捕捉机遇,清晰思路,谋划策略,应该成为哈尔滨当下的选择。为此应制定包括集成发展策略、全产业链策略、多渠道融资策略、人本化策略和均衡发展的系列策略。

关键词:哈尔滨;智慧旅游;策略

智慧旅游就是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处理挖掘等技术应用于游客公共信息服务、旅游行业管理、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推动旅游资源与信息资源的深度融合与开发,并服务于游客、市民、旅游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等面向未来的新型旅游业态。智慧旅游是旅游业现代化转向的导航器,是通往可持续增长道路的领路者,是旅游领域内的一次关于科学技术、产业经济和管理制度的“革命”,可见其价值非常重大。

一、智慧旅游开发面临的机遇分析

1.大数据时代正在兴起

随着智能手机以及“可佩带”计算设备的出现,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正在开启。根据IDC监测,全球数据量大约每两年翻一番,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总共拥有35ZB的数据量,相较于2010年,数据量将增长近30倍。全球大数据市场2015年将达到170亿美元规模,市场发展前景巨大。大数据时代已经不是预言,而是人类正在走进的现实。

2.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支撑已经具备条件

云计算、物联网/泛在网、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作为智慧旅游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其设备等硬件设施,还是其技术等软件功能均已经具备条件,保障了智慧旅游的建设。

3.移动终端发展迅猛,居民对移动终端的保有量也加速增长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发展,为智慧旅游提供了强劲的硬件支撑。与此同时,我国居民对移动终端的拥有量也迅猛增长,2012年智能手机和平板保有量为3.6亿部,2013年为5.8亿部,截至2014年5月为6.8亿,以每年60%~80%的增长率迅猛发展。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倒逼政府和企业提高城市和旅游服务智慧化程度,也刺激智能移动终端蓬勃发展。

4.政策环境日益优化,为智慧旅游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首先提到了优先主题设计智慧旅游的发展。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其中提出“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这表明旅游信息服务政策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国家旅游局制定了“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宣传主题,将围绕该主题加快推动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智慧旅游服务。运用市场化机制,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和景区门票预订系统。2014年又被称为是智慧旅游重点发展的元年。

二、哈尔滨智慧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

1.哈尔滨市成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

2013年哈尔滨市被列为全国首批20个“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之一。通过示范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哈尔滨智慧基础设施、智慧产业基地和智慧应用体系的建设,加快向信息社会转型,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融合,将城市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2014年2月,哈尔滨市成立智慧城市科学研究院,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保障,智慧城市的打造为智慧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实施“云涌规划”,打造“中国云谷”

哈尔滨市制定了哈尔滨市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云涌规划”)。其指导思想是将云计算作为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要突破口,以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园区支撑为主要推进手段,以哈南工业新城和科技创新城为主要载体,加快实施“云涌规划”,打造“中国云谷”,建设江南、江北两个基地,促进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向云计算产业快速集聚,努力把哈尔滨建设成为国家级重要云计算产业基地之一。

3.科技实力较强,人才优势明显

哈尔滨市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有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并取得了大量成果。哈工大在海量数据存储与索引、分布式计算、数据挖掘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9所是全国唯一的电子传感器研究所,有280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还有哈工大、哈工程工等高等院校49所,在校生约48万人,每年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达到2万人以上。

三、哈尔滨发展智慧旅游的策略

智慧旅游建设要坚持“政府、智慧旅游的经营者、智慧旅游服务提供者”三方主体协同运作共同营造智慧旅游健康生态环境。政府作为智慧旅游的牵头组织者,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引导,实现集成服务系统,构建以产业链发展为核心的智慧旅游体系;多渠道破解资金瓶颈,为发展提供保障。

1.实施集成发展策略

要抓紧对哈尔滨智慧旅游发展规划进行审定,以期以规划统筹智慧旅游的发展。政府在发展“智慧旅游”之前,要在国家政策层面给出的大的框架指导下,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制定一个定制的、个性化的地方智慧旅游发展路线图。现阶段政府在管理和协调整合资源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但是旅游企业和服务厂商的作用不可或缺,要让旅游企业成为信息化的主导力量,让智慧旅游服务厂商成为智慧旅游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从而构建三足鼎立的集成服务格局。为此,政府要在如下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为企业做好引导服务。吸引国内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团购服务平台和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来哈发展,带动哈尔滨旅游资源和涉旅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二是引导更多智慧旅游服务厂商投入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比如云服务厂商、软硬件信息化企业、运营商。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把门户网站、传媒企业等传统行业引入到智慧旅游建设。

2.构建全产业链策略

智慧旅游不仅拥有产业融合、产业对接、产业跨越的功能,而且成熟的“智慧旅游”体系最终会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中,不仅包括景区、酒店、旅行社等传统旅游产业的这些环节,还包括新型的智慧旅游规划、设计公司,智慧旅游软件及硬件服务提供者、运营商,用于旅游方面物联网的传感器设备和技术的服务商,包括酒店智能门禁系统、景区容量感应系统、手机加载RFID芯片等技术服务企业,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提供者和云计算应用服务提供者,旅游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者,景区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商,下一代通信网络服务商,高性能信息处理和智能数据挖掘技术的提供商,GPS导航技术、大数据服务提供者,虚拟技术提供商等等。从而以智慧旅游产业链的完善推动哈尔滨旅游产业发展,拉动哈尔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哈尔滨智慧旅游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发展。

3.推行多渠道融资策略

对于大量资金的筹措,可以拓展思路,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地协力解决。一是经济效益小,但社会价值较大,并能给本地旅游带来较大增长的项目,可以考虑由政府独自投资。二是对于经济效益与投资基本持平的项目,由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三是对于经济效益大于投资成本的智慧旅游项目,可以完全由企业来投资完成;四是相关服务企业可尝试先为景区进行智慧旅游建设,景区再分期付款;而且企业可以尝试在为景区免费提供的导览、导游等智慧旅游系统中插入广告之类的信息,以此来实现盈利,双方互惠互利。

4.实现人本化策略

智慧旅游是以云计算为基础,以移动终端应用为核心的,以感知互动等高效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旅游信息化发展新模式。“注重游客的需求,注重游客的体验”是“智慧旅游”建设的核心,也是“智慧旅游”最终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智慧旅游”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以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其实践的切入点和核心价值都是“游客互动体验”。也就是说,要站在游客的需求角度来提供服务,为游客提供更细致、贴心的服务,让游客的游览过程更加便捷,提升游客的游览品质,提高旅游者游前、游中、游后的整体满意度,使旅游真正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5.实行均衡发展策略

首先,处理好“智慧旅游”和“智慧城市”的关系

智慧城市为智慧旅游发展提供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基础条件,而智慧旅游是智慧城市的一个核心内容和重要分支,智慧旅游的建设会成为智慧城市的形象展示和载体支撑,二者的发展相互借力,相得益彰。为此地方政府要协调和利用好二者关系,一方面,要发挥引导、协调、对接作用,使两者之间能尽可能地实现各种要素共享,另一方面,借助旅游本身固有的“文化传播”特质和“智慧旅游”信息化传播的高效率来做好“智慧城市”的宣传和营销。

其次,处理好借鉴外部力量和发展本地企业关系

在智慧旅游规划中,要注重地方产业链的培育,借发展“智慧旅游”之机,寻求地方经济的整体崛起。为此,地方政府在组织智慧旅游建设时,既要考虑国内一流的智慧旅游服务商,也要考虑本地旅游信息化厂商的培育,通过智慧旅游建设来带动本地信息化企业的发展,并借助本地化服务来实现智慧旅游的持续运营。

再次,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性化服务的关系

在发展和建设“智慧旅游”的过程中,有些企业参与智慧旅游建设更多的是打着“智慧旅游”的旗号,去做一些迎合新技术和新设备的研发和销售的商业经营。因此“旅游智慧化”很容易就演变成“旅游设备化”或者“旅游机械化”,陷入智慧旅游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误区。而事实上,智慧旅游发展的终极目的是通过高科技技术设备的支持和新技术的应用来达到更好地满足旅游者感知体验的需求,因此同样需要关注旅游者的感受和体验,为旅游者提供便捷、细微、个性化的情感服务。智慧景区,应是人本关怀、技术支撑和精细服务的协同。用科技的手段研究人,用科技的手段适应人,用科技的手段服务人,创造尖端科技与深厚感情相结合的科技化人文景区。紧密结合智慧手段,创造全程式、跟随式、互动式、即时式、挖掘式、私密式的旅游服务体系,以无限的智慧提供无限的服务。

作者:王晶

国内旅游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篇2:

旅游电子商务行业特征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伴随着国内旅游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传统旅游产业和电子商务相结合产生了大批旅游电商,本文分析了国内旅游电子商务市场主要行业特点以及影响旅游电商发展的推动力和阻碍力,阐述了旅游电商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企业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一、旅游行业以及旅游电商行业的市场现状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以高歌猛进之势迅猛发展,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17年国内旅游市场增速明显,出入境市场发展平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国内游人数达到50.01亿人次,同比增长12.8%;出入境游总人数达到2.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7%;全年共计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5.40万亿元,比去年增长15.1%。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测算,2017年旅游业对全国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达到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

伴随着国内旅游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传统旅游产业和电子商务相结合产生了大批旅游电商,它们主要是通过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调整、调度旅游市场,促进旅游市场的各类资源的整合和深度开发,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相关旅游产品及相应服务,甚至可以提供一站式消费服务,比如携程、途牛等在线旅游平台,从出行、就餐到门票、住宿,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完善的旅游服务,极大程度上带动了旅游电商这个市场的细分、发展和完善。根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7426亿元,相比2016年的5779亿元增加了28.5%,但是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增速与以前相比相对放缓。

旅游电商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有很多种分类的方法。最为常见的两种分类标准分别是交易模式类型和信息终端类型。交易模式类型有B2B、B2E、B2C和C2B四种交易模式;信息终端类型有网站、语音、移动、多媒体四种电子商务信息终端。现在我国整个旅游电商行业基本上采用了最为常见的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传统的旅行社业务基础上建立的旅行社网站,例如国旅在线;还有一种是专做旅游服务的门户性质的网站,比如我们熟知的携程网、同程网、去哪儿、途牛等,这类门户网站通常还有移动手机端的app应用。两种形式并无本质上的优劣之分,都是当前旅游市场和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二、2017年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主要行业特点

特点1:线上线下模式打通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传统旅行社逐渐开始积极拥抱互联网,在线OTA也在向线下积极渗透,联合线下门店展开更深层次的业务合作,将来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差旅O2O,打通线上渠道和线下资源,并各取所长,共同发展。

特点2:各大平台逐渐优化用户的细节体验

旅游电子商务各大平台竞争激烈,为扩大市场份额,各大OTA平台纷纷布局线下资源,未来将拼各自的实力和细节。2017年6月携程通过整合旅游百事通、去哪儿度假两大平台,目前全国门店总数突破6500家,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途牛则已经基本完成国内一、二线城市的全覆盖,目前扩张重心已延伸到三、四线城市。

特点3:搭售、高额退改签机票等问题突出

2017年可以说是OTA行业问题集中爆发的一年,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机票搭售的问题。有关机构对此也进行过深入调查,发现携程、飞猪、去哪儿、艺龙等主流平台均有过机票搭售保险或酒店优惠券的现象,不难看出OTA平台的生存处境并不美好,竞争激烈。

三、旅游电商发展的推动力和阻碍力

以当前全国人民消费水平的日益增长的现状来看,如今国人有钱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光满足于吃好的穿好的,而且想多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看看自己以前没见过的风景,增长见识,开拓视野,陶冶心情,所以未来旅游电商行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许多从业者和投资者都盯着旅游电商这片蓝海。

我们对于旅游行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抱有强烈的憧憬。

推动力1:更强的可分享性和可参与性

因为,旅游电商行业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更强的可分享性和可参与性,旅游业的商品并不像普通商品那样需要经过研发、生产、销售和配送等复杂的业务流程,它仅仅需要通过电商平台将产品信息进行整合即可通过图文、视频、语音等传递给目标人群,旅游线路、旅游游记等此类信息广受人们喜爱,对旅游商家而言更有助于产品、品牌的宣传和推广。

推动力2:方便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目前,我国最为常见的两种旅游出行方式是跟团游和自由行,自由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旅游电商行业非常适合推广运营以散客、小团、个人自由行等为主体的旅游市场,可以提供更具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相关旅游服务,如驴妈妈的散客游,通过在线购买即可拼成一定人数的散团,借助这种方式把需要购买某种旅游产品的散客群体都集中起来,这对旅游产品的买卖双方而言都是极为快捷、实惠的运作方式,这种散客拼团形式在一日游、周边游等产品上更易于销售。

推动力3:产品和服务更具价格优势

旅游电商平台的产品和服务更具有价格优势,对多方面资源(如交通、门票、住宿、餐饮等)进行整合,通过电子信息技术使得旅游企业自身的运行、宣传、销售成本大大降低,克服了传统旅游业宣传力度少、覆盖面窄、复购率低等劣势,有利于形成旅游品牌,如我们熟知的携程、同程、去哪儿、途牛等。

世间万物都有两面性,一面在推动前进的同时,另一面也会产生一定的阻碍力。

阻礙力1:部分旅游企业电商品牌意识薄弱

不少传统旅游行业的企业和新兴的电商平台,都以携程、去哪儿为标本进行网站建设和电商系统建设,从而产生雷同和重复,网站缺乏差异化、个性化,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和亮点,提供的服务也是“差不多先生”,无法在竞争激烈的旅游电商行业立于不败之地。

阻碍力2:旅游电商市场集中度过高

我国旅游电商市场也是近几年开始火爆起来,携程、途牛、去哪儿等平台快速抢占了先机,目前他们把持着较大的市场份额,而驴妈妈、马蜂窝、芒果网等最新发展的在线旅游品牌则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其实,电子商务越来越快速的发展,不同的行业都纷纷发展起电子商务,下面旅游各从业者如何利用自己独特的優势来开发旅游市场仍然是今后旅游电商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也期待更多的旅游企业来提供更具多样化、个性化的升级旅游服务,让人民更满意。

阻碍力3:旅游企业缺乏复合型专业人才

建设旅游网站所需的硬件和软件都已经比较成熟,但是旅游网站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从业人员不但要具备较高的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具备旅游行业相关专业知识、市场营销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少旅游电商的移动APP下载量少,无法有效宣传,正是因为没有把握住市场,没有把握住用户心理。由于缺乏专业的运营人才、优秀的产品经理,不少电商平台建成APP以后,不懂得如何引流,不懂得如何开拓市场,甚至产品信息的更新也不及时、不完整,从而造成了APP下载量少,使用率低,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也就无法完成收益转化,没有能够充分发挥移动电商平台的优势。

阻碍力4:旅游电商行业普遍存在着信任危机

因为我国旅游电商行业存在着产品价格高低不等、产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普通消费者对电商平台存在着一些质疑,特别是新兴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信息多种多样,加上部分旅游电商平台的产品信息更新慢、服务反馈不及时等因素,导致消费者对电商平台的信心下降。同时,人们对旅游电商平台提供的产品,抱有一些顾虑。比如:旅游公司景点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符,旅行团夸大宣传,纪念品以次充好,说好的零购物被带去各种购物店强迫消费等等。如何保证旅游公司在网络上的宣传与实际情况相符,如何保证旅游电商平台本身的信用,也成为进一步开拓旅游电商市场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旅游电商行业的未来发展

据专业机构统计,2017年我国旅游电商品牌综合评价前三名分别为携程、途牛和去哪儿,它们的主营业务都是B2C业务,各旅游平台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旅游电商化为整个旅游行业带来了创新性的变革。

总体看来,将来的旅游电商行业将向集成化和高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旅游电商平台可以通过整合各种旅游资源来提供更加个性化、创新性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这样可以满足人们更加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将来会有更加智能的旅游系统如VR技术、GIS技术等各种智能应用更广泛的应用于旅游电商行业,移动电商也会成为未来旅游电商行业发展的总趋势,这样可以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旅游服务,满足旅游市场中各类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提供高品质化服务。在旅游电商市场蓬勃发展的井喷行情诱惑之下,各旅游电商平台都想从这个飞速发展的市场中分得更大的蛋糕,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而将来逐渐细分提供精细化旅游产品的旅游电商平台将获得快速发展,从而推动旅游市场的更加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因此旅游电商的未来,谁想获得更多的利益,占领更大的市场,最关键的要素是提供的旅游产品的品质和专业化的服务,谁更优秀谁就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胜出。

参考文献:

[1]张郁萍.江西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度假旅游,2018(03).

[2]张飞.河南省旅游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

[3]吴丽.在线旅游业O2O发展策略探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7).

作者简介:丁昌青,硕士研究生,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贸易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作者:丁昌青

国内旅游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篇3: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旅游供应链研究分析

摘  要:旅游产业链的健全和全域旅游的推进使得旅游成为一种行业关联性很强的产业,旅游竞争力不再通过单个指标衡量,旅游供应链的完善成为提升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章针对国内旅游产业链的研究成果,利用可视化软件对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学者和机构对旅游供应链的研究联系较为分散,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旅游供应链管理、旅游相关要素、智慧旅游等方面,未来的研究倾向于新时代下旅游供应链的优化、重构等方面。

 关键词:旅游供应链;服务供应链;核心企业;知识图谱

 

Key words: tourism supply chain; service supply chain; core enterprise; knowledge graph

0  引  言

旅游業是一种包含“食住行游购娱”要素的综合性产业,近年来由于其对国民经济的强大带动作用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旅游产业多要素参与的特点要求多产业的整合和协调,旅游供应链的探索和实践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和深层次的旅游需求,研究旅游供应链是必然趋势。

 旅游供应链的研究始于国外,国内对旅游供应链的关注开始于20世纪晚期,并从2002年开始出现较多研究成果。截至2020年11月,以“旅游供应链”或“旅游物流”为主题在知网中检索,共得到关于国内旅游供应链研究的文献585篇。同时学者对国内旅游供应链研究的梳理大多是文献综述的形式,可视化程度较低,因此本研究利用Citespace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尝试分析国内旅游供应链研究的热点和新兴问题,希望能为旅游供应链的建设提供参考,更好地带动国内旅游业的发展。

1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1.1  研究方法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促使了研究文献的大量积累,研究主题也呈现了一定分布特征,质性的文献综述能梳理出国内旅游供应链的研究现状和理论框架[1],但是无法对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因此本研究选择Citespace软件进行相关文献知识图谱的绘制。Citespace作为可视化分析软件的一种,在科学知识图谱领域占据代表性地位,在文献聚类分析方面的价值尤为凸显[2]。通过知网检索发现,近五年来,学者将Citespace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研究成果的可视化分析,相关文献在2019年呈现井喷式增长。Citespace在数据分析方面极具科学性,同时易于操作,但必须注意的是,分析过程中参数指标的设置视研究对象而定,客观规范的结果需要通过不断的调整实现。

1.2  数据获取

鉴于研究对象是国内旅游供应链,本研究以主题为“旅游供应链”或“旅游物流”在中国知网中检索,检索时间不作限制,来源类别为“全部期刊”,得到667篇文献,为了确保检索结果与研究主题的相关性,在对检索结果进行整理后,保留了585篇文献(2002~2020年)。

2  数据可视化结果

2.1  发文量概况

 国内旅游供应链的研究文献出现于2002年,在之后的十几年里受到了学者们持续的关注,2002~2010年间的发文量连年上升,并在2014年达到最高峰,发文量为98篇。2014年之后发文量虽然有所减少,但是每年都不低于30篇。

2.2  学者和研究机构分析

 如图1所示,国内旅游供应链研究的学者发文较多的是桂林理工大学的秦立公、南开大学的徐虹、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白海霞和晋荣、福建农林大学的朱艳萍和林炜铃、浙江工商大学的郑四渭,其中以第一作者发文最多的是秦立公,共计12篇。研究国内旅游供应链的学者多达数百位,但是学者之间合作研究的联系较弱,从图谱中可以看出,只有秦立公和徐虹两位学者与其他学者之间存在较多连线,合作关系较强。关于研究机构的合作图谱,如图2,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桂林理工大学(17篇),其次是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开大学、燕山大学。研究机构分布在各个地区,说明旅游供应链的研究受到了全国范围的关注,但是各机构之间连线较少且相当分散,关于旅游供应链的研究国内机构尚未形成合作网络,零星的机构合作仍然局限于同一省市。

2.3  研究热点分析

 基于585篇文献在Citespace中的分析结果(见图3),通过关键词共现图的节点大小可以看出,2002~2020年间国内旅游供应链研究的主题集中在“旅游供应链、供应链、旅游物流”方面。为了更准确全面地突出研究热点,本研究给出了频次排名前10的关键词(见表1),根据Citespace中关于中心度的解释,中心度超过0.1视作研究热点。除了关键词共现图中的三大节点,还有“旅行社、旅游业、旅游服务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四个热点。值得关注的是,图谱中出现了三组特别的热点词——“物流和旅游物流”、“供应链和旅游供应链”、“旅游供应链和旅游服务供应链”,由此可见,旅游供应链是从供应链扩展而来,旅游服务供应链是旅游供应链构建的环节之一。

2.3.1  旅游供应链的内涵研究

最初,杨亮分析了旅游业产业与服务的特征,立足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指出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对提升旅游业收益的可能性,再用旅游产品面对的实际问题说明供应链应用对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科学性[3]。但是他并没有对旅游供应链作出概念性解释,国内关于旅游供应链的概念第一次被论述是在2004年,李宏在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研究中引用并支持了国外学者对旅游供应链的定义[4]。在旅游供应链构成方面,最初李万立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共识,并绘制出旅游供应链的构成网络图[5]。后来在电商的发展和网络支付的大众化的催化下,旅游供应链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化,其构成迎来了颠覆性的变革[6]。

2.3.2  旅游供应链的模式演进研究

对于旅游业来说,供应链是来自其他行业的新概念,如何利用供应链思想协调旅游业发展是关键问题。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核心要素受到了最广泛的关注,这使得我国旅游业形成了以旅行社为主导的传统供应链模式。但是路科在其研究中立足旅游产业新趋势,指出旅行社主导的供应链模式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并构建了以景区为核心的新模式[7]。市场的变化性要求旅游供应链不能一成不变,学者又从不同角度对旅游供应链进行了优化研究,如顾客角度[8]、企业角度[9]。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旅游发展的产业环境,使旅游供应链进入新一轮重构和优化,潘文军基于新的市场环境构建了以旅游目的地为核心的旅游供应链[10],王桂花等重构的智慧旅游供应链[11],同时旅游供应链的优化又转移到地区协同[12]、全域旅游[13]和价格策略[14]视角,我国旅游供应链的模式优化研究一直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创新和深入。

2.4  主题路径图分析

Citeapace将关键词和时间段合并进行分析,形成了主题路径图,又称关键词图谱(见图4),图谱显示了我国旅游供应链研究2002~2020年间关键词走向。这18年间,围绕旅游供应链不断有新的主题涌现,呈现出单一要素构建和总体要素管理交叉出现的趋势,单一要素从“旅行社—旅游目的地—旅游服务”演变,总体要素呈“供应链管理—供应链优化—供应链协调”趋势,在互联网广泛影响旅游业之后,旅游供应链的研究产生了很多新热点,如“智慧旅游、电子商务、信息共享”,近年来,我国旅游供应链的研究主题趋向“绩效评价、价值共创、模式创新、公平偏好”。

2.5  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是显示某一关键词在某一时段大量出现的指标,图5所示是2002~2020年国内旅游供应链排名前10的关键词突现词,以2010年为时间节点,2010年之前出现的关键词,关键词都较为宏观,“旅行社”和“核心企业”是最关键的要素,突现时间长(分别是6年和3年)且强度高(分别是8.5135和3.1983)。2010年之后出现的关键词,旅游产业被细化关注,2016年“智慧旅游”突现,2017年“乡村旅游”突现,随着全域旅游的推进,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系成为热点,“Stackelberg博弈”这一关键词得到突现,学者尝试通过博弈模型寻找推动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发展的模式。

3  结  论

旅游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它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产业的支撑,同时也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因此旅游供应链建设十分重要。本研究通过Citespace梳理了2002~2020年间国内旅游供应链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从总体上看,2002~2020年的总发文量逐年上升,年度发文量在2014年达到顶峰,这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拓宽了旅游供应链构建的维度,提升了旅游供应链重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发文作者和机构方面看,学者合作关联和地区合作关联偏弱且分散,且国内优秀科研机构对此关注较少。第二,从关键词分析结果看,国内供应链研究的热点集中在旅游业、旅行社、旅游服务供应链、智慧旅游和乡村旅游方面;从关键词时区图谱看,未来的主题趋向在旅游市场新环境下旅游供应链的价值创造、公平偏好和绩效评价研究。最后,市场环境的瞬息万变注定使国内旅游供应链构建和优化的脚步不会停滞,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深入运用将会为国内旅游供应链建设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协调高效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宋露露,袁国宏. 国内旅游供应链研究综述[J]. 商业经济研究,2015(6):121-123.

[2] 賈维辰,李文光,余明媚. 中文期刊知识图谱研究范式的优化[J]. 中国远程教育,2020(11):1-10,76.

[3] 李宏.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构建与运作机制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57-63.

[4] 杨亮. 用现代物流理念整合旅游业供应链[J]. 山东经济,2004(2):71-73.

[5] 李万立,李平,贾跃千. 旅游供应链“委托—代理”关系及风险规避研究[J]. 旅游科学,2005(4):22-27.

[6] 刘军林. 旅游供应链重构与响应时效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2017(22):179-181.

[7] 路科. 旅游业供应链新模式初探[J]. 旅游学刊,2006(3):30-33.

[8] 郑四渭. 旅游服务供应链优化及模型构建研究——基于顾客价值创新的视角[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1):84-90.

[9] 彭凤,朱晓栋. 旅游供应链服务质量决策最优化研究[J]. 物流技术,2014,33(3):261-263.

[10] 潘文军. 基于新市场环境影响的我国旅游供应链重构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10):89-96.

[11] 王桂花,王东霞,高文华. 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及智慧旅游供应链重构[J]. 商业经济研究,2019(2):168-170.

[12] 杨德进,徐虹.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景区供应链合作共赢模式研究[J]. 河北学刊,2017,37(3):145-150.

[13] 廖维俊,何有世. 基于全域视角的智慧旅游服务供应链协同发展机制探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17(25):72-80.

[14] 林强,陈林,甯清万,等. 不同主导力量下考虑公平偏好的旅游供应链定价策略[J]. 工业工程,2020,23(1):87-95.

收稿日期:2020-12-01

作者简介:朱德玉(1999-),女,安徽六安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邮轮旅游;孙瑞红(1980-),女,山西闻喜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邮轮经济、可持续旅游;叶欣梁(1979-),男,浙江镇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副总经理,研究方向:邮轮经济、旅游风险。

作者:朱德玉 孙瑞红 叶欣梁

上一篇:世界贸易工程造价管理论文下一篇:毛主义共产党历史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