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师师德的职业道德论文

2022-04-28

[摘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使其具备“政强为导”的政治素质;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使其具备“德高为范”的师德素质;加强教师的业务建设,使其具备“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把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成更能符合时代要求、更能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更能培养出21世纪的栋梁之材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加强教师师德的职业道德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加强教师师德的职业道德论文 篇1:

浅谈企业融合下的职业素养教育

[摘           要]  加强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是实现中等职业学校立德树人,培养新一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走向社会,实现就业与创业的需要。在校企融合的大背景下,通过思政教师职业素养教育的不断渗透,用职业道德引领学生向行业模范学习,强化企业文化与学校教育之下职业化素养的深度融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践行于细节之中,勇于负责,匠心独运。为今后更好地就业与服务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关    键   词]  校企融合;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教育

一、校企融合大背景

对于中职院校而言,要培养高素质技术型技能人才,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学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使命,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打通校企人才双向交流渠道,吸引更多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能力的人才到安徽金寨职业学校任教,并大力弘扬师德师风的精神,强化职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以“教风”带“学风”。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企业行业、资源等优势,课程开设实用性、时效性强,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工学结合、“1+N+实战”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训与工作岗位零距离,使学生可以先人一步,提前体验职业角色,在校企融合的平台上进一步提升职业素养,使学生有意识地培养爱岗敬业、奉献社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等优良职业素养。实现专业到职业的沉淀和累积。学校的汽车技术系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引进金寨金瑞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进校,与江淮奇瑞、长安及合力叉车等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广阔的实习、就业平台,让学生在实训中能将吸收专业知识理论的同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真正感受职场氛围,不断培养和磨炼实战技能与完善职业素养教育,全面提升职业能力。

二、职业素养的作用

当学生踏进中职学校的时候,每个中职学生都应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校学习期间了解职业生涯所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有针对性地加强培养,日积月累,以便将来更好更快地适应职业的需要,最终获取职场的成功。职业素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在实践的基础上日益提升。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职业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那么,在他的工作中就难以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也不会受到企业领导的青睐;从企业角度来说,那些自身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员工,不仅会获得与专业相适应的工作岗位,通过以后的专业技能提高和职业素养的不断完善,不仅会得到岗位的晋升,也会在实现个人职业理想的同时,带动所在企业的发展。因为“职商”高的企业员工可以帮助企业节省一定的成本,增加企业利润,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率,令企业在市场上更加具有强有力的竞争力;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要想提高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不能忽视国民职业素养的整体提升。职业素养也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正因如此,“职业素养教育”才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分析

首先,大部分中职学生毕业踏入社会后不久,就会出现部分学生没有通过实习阶段就被用人单位所放弃,而有一些毕业的职校学生甚至虽然胆战心惊地度过了适用期,可是在后来的工作中,因为缺乏足够的综合职业化素养教育,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高速发展的企业新环境,无法高效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因此,他们也面临被心仪的企业所淘汰的危险。归根结底,还是职业化素养不够完善。

其次,學校与社会和企业的因素也不可忽视,学校教师自身职业素养存在一定问题,学校职业素养教育评价机制与校企合作模式相脱节,还有就是社会上的不良诱导因素,给一些处于叛逆期的中职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从各个方面注重实践育人,全面实施企业化的职业素养教育模式,丰富职业素养教育内涵,把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想政治基础理论的教育教学中,使其更加专业化和系统化,学校要从多方面多领域,全面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训练。

四、职业素养教育获得更好升华的途径

职业素质大致可分成两大部分:首先,要具备并强化职业意识;其次,不断磨炼职业素质。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这都要大部分依托学校来逐步完善职业素养,这就需要学校采取有效的办学模式及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从而适应社会的新人才需要。只有学校以人为本,在注重教学质量和办学模式的同时,还要重点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行为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才会推动德艺双馨的学子成功就业,才会使学生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一)构建校企融合平台,为中职生提高职业素养提供职业环境。

对中职学生的思想教育理念要“以人为本,德育优先”。开展以践行职业素养教育,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协作管理的立体化育人体系,使学生在提高文明素质的同时不断提高职业素养。以安徽金寨职业学校为例,在学生入校之时,就会有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共同带领学生参观和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一些企业,一边听取专业教师的技术讲解,一边接收思政教师职业素养的教育。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企业文化背景下对企业员工职业素养的要求。让学生明白学校培养出来的社会企业发展所用人才,最终还要回到企业去发展,企业同时也要求它的员工要有责任心,有较高的道德水准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每个企业对员工的要求都是要有办事认真的工作态度,有积极的创新精神以及团队精神,这些都是学校要求学生加强的职业素养教育内涵的具体体现,中职学生终究要由学校人向职业人转变,企业员工职业化的实质就是当前各类企业单位广泛开展的企业文化建设所适用的目标也就是使职业人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和行为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所以,在校企合作的融合平台上,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更加直观化、效率化。

(二)职业素养内涵来自课堂教学

对中职学生来讲,要理解职业素养,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思政教师,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来获取,思政教师利用中职教学的职业道德与法律,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来实现,对学生进行职业化素养的教育培养,使学生了解职业素养与职业兴趣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通常讲的职业化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也就是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情。发挥思政教师的作用,渗透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思政教师要让中职学生明白自身的职业素养,不仅关系企业的利益,更关乎自身的价值。端正乐观的职业态度对未来的职业人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思政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活到老,学到老,树立学习的心态,让学生清楚我们做什么工作都要有一个学习之心,努力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同时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利用学校搭建的校企融合平台,宣传企业中的职业模范事迹,用事实导向引领学生树立诚信的心态,把企业的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情认真来做,增强职业化责任心,因为责任越大,力量就越大。有责任,就有完成责任的力量,课堂教学以就业为导向,针对现代企业职场的用人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合型人才的同时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化素养。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意识的加强有利于提升职场的竞争力,为中职生日后成功走向职场做好充分准备。

(三)职业素养教育学校日常化

学校加强中职生职业素养常态化、日常化。学校与企业合作是为了更加高效地为企业培养适合型技能型人才。同时,学校也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化素养的日常培养教育。安徽金寨职业学校的校训是明德、尚能、勤学、力行,这也充分说明以校为榜样,强化职业素养教育,校风教风严明,教师以身作则,践行职业素养,奉献事业,关爱学生,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了加强学生的职业化素养的培养,学校利用各类社团组织,一日一进,一日一训大课间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学习态度,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增强责任意识与勇于担当意识,大力推进职业素养教育;实行学生教官执勤制度,让学生教官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历练他们的品行,形成有效的学习能力素养、责任意识素养,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全方位职业素养训练,在加强自身职业化素养的同时,也逐步地引导校内其他学生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教育。在职业素养上体现自信自强、诚信友善、团结协作、勇于担当、勤学善用、知行合一。

顶岗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利用顶岗实习之机,强化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育才兴邦安徽金寨职业学校就是充分利用中职生顶岗实习期间校企合作互动模式,一方面提高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另一方面派送教师跟岗教学同时督导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重点加强中职生职业素养教育。学校也不间断常规化地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与企业一起共同努力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四)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学校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中职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时也会使学生对当今的社会就业趋势有新的正确认识。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重新审视自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从而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的有机融合。所以,社会实践活动是中职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教育的手段和形式。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办法。有过社会实践经验的中职学生,往往在步入职场以后,大部分都会很快完成“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转型,此过程越短,越能树立“职业人”在职场奋战的信心。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通过小目标的达成,树立了职业素养中的自信心,更快更准地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

五、总结

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职业人的职业能力与专业知识虽然很重要,但是,要想在职场获得成功,我认为,关键在于他在学生时期受到多少职业素养的教育,也就是“职商”有多高。所以,中职学校可以利用在校企深度融合的背景之下,大力度加强学生的职业化素养教育。利用学校的各类教育资源,为中职学生将来适应社会需要,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做好储备。

参考文献:

[1]張伟.职业道德与法律[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苗喜荣.加强职业生涯指导,提高学生职业素养[J].考试周刊,2009(5).

[3]李俊英.人生需要良好的职业素养[J].黄河·黄土·黄种人,2008(1).

[4]许亚琼,徐国庆.职业素养:职业教育亟待关注的课程研究领域[J].职教论坛,2009(21).

◎编辑 冯永霞

作者:王莉莉

加强教师师德的职业道德论文 篇2: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摘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使其具备“政强为导”的政治素质;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使其具备“德高为范”的师德素质;加强教师的业务建设,使其具备“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把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成更能符合时代要求、更能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更能培养出21世纪的栋梁之材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关键词]当前形势 教师队伍 教师素质

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会凭借他们自身的素养,赢得学生的敬重和钦佩,赢得家长的信任,赢得社会的认同。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较高的业务水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教师队伍,是当前极为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使其具备“政强为导”的政治素质

列宁曾经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决定……任何监督、任何教学大纲等等,绝对不能改变由教学人员所决定的课程的方向。”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的政治思想是多么的重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在全面实施素质的关键时期,教师担负教育和培养祖国下一代的任,他们的政治素质,将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我们民族精神文明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此,我们加强教师的政治思想建设,就必须要求教师以“科学的理论引导、教育、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完成培养21世纪具有“四有”新人的崇高事业;就必须要求教师对社会负责,深入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认识到: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就必须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必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必须要求教师具有很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具备较高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策水平。由于教师在较强的政治素质、过硬的政治头脑的指导下,在当今教育的大舞台上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同时,加强教师的政治思想建设,还必须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开拓素质教育的未来。

二、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使其具备“德高为范”的师德素质

师德是教师为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完善职业道德的过程。师者,人之模范。和社会上其他职业比起来,“教师”这个职业对人的品行风范要求最为严格。因为教师劳动的对象不是土地、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所以教师的品行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德高为范。师德素质不高,不仅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而且使学生从心理上疏远老师,并在行为上排斥老师,老师的说教也会在学生心目中“贬值”,教师首先要有一个高尚的灵魂。

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一是要求教师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明确教师的职责,确定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为人师表。二是要求教师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要求学生遵守、做到的,首先教师自己就要严格地遵守和做到。三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教师就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目的和态度,教师就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和对事业的责任感;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教师就要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具有团结、理解、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行;要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教师就必须处处以身作则,讲究仪表美,衣着整洁、大方,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和蔼可亲。正如加里宁所比喻的: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不断地盯着他……“无德无以为师”。作为教师,比其他任何职业更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更加高尚美好。

三、加强教师的业务建设,使其具备“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

“政强为导”、“德高为范”固然重要,但学高才能为师。教师肩负着培养未来事业接班人人的重任,没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就难以造就合格的“四有”新人。为此,在当今教育飞速发展,竞争、挑战日益激烈的时代,对教师的学问、业务技能的要求也更高了。

一是要加强知识的积累与更新。作为当今的教师更要时刻牢记“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拥有一桶水”的道理。坚持不懈的积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理论的知识体系,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文化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功底;同时也要具备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积极主动地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才能实现培养未来多层次、多规格人才的目标,才能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汲取当今新的教育思想、教育信息、教育动态,能够更好地驾驭所教学科。

二是要加强教师培训,树立继续教育的观念。大力提倡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一方面,可以完成学历达标,达到教育部门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培训和继续教育中,能够不断充实自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业务能力,这样教师用真才实学去教育学生,让学生真正佩服你。

三是要加强科研力度,在科研中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教育科研是推动教育教学乃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加强学术间的交流,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学习与沟通,从而拓宽了知识领域。

四是要提高教师各方面能力,业务水平更具深厚。教师在注重知识的积累与更新、注重培训和继续教育、注重教育科研工作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语言能力、组织能力、指导能力、实践能力、判断能力、识别能力、创新能力等等,使教师向一专多能、复合型方向发展。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教师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师德素质建设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加强教师的身心素质、审美素质等各方面建设,把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成更能符合时代要求、更能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更能培养出21世纪的栋梁之材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总之,教师要永远把“学习、学习、再学习,充实、充实、再充实”作为自己的终身座右铭,使教师始终按照这一目标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

[2]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

[3]列宁选集.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庆第二十五中学)

作者:李雨秋

加强教师师德的职业道德论文 篇3: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和谐校园

摘 要: 加强学校德育的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和谐的校园,坚持从三个方面着“手”: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入手”;以师德师风教育为“抓手”;以学校德育日常工作为“推手”。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和谐校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师德师风 德育日常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这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地位的形象表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不仅不能丢,反而要发扬光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当前,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差异性、选择性和可变性日益突出。正确的思想引导,会产生物质利益难以实现的功效,进而解决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遇到的诸多深层次的问题;错误的思想则会侵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引起学校的不和谐。可以说,学校德育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成本较低但作用显著的强大资源。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这种社会资源,理直气壮地抓好学校德育的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学校德育的思想政治工作,关键在于联系实际,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形式。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是为了把正确道理教给人,让人认同并接受,而正确道理最终能否被认同和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方法是否得当。

学校德育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坚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入手”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任务,这是思想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创新,也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迫切需要。

在当前思想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背景下,要牢牢记住德育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武装教育广大师生员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之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倡导爱国、敬业、友善,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推动形成和谐校园建设的良好氛围。

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广大师生员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学校德育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它们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要坚持先进性要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师生、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信念和信心,从而构建和谐校园。

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将不同觉悟、不同层次的人们引向更高的精神境界,让师生员工对构建和谐校园有明确的共同认识。要继承和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并用中华民族的语言和风格准确地加以表达,努力做好优秀价值传统的承接工作。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许多价值观念在今天仍然具有传承价值和借鉴意义。如中华民族对理想社会向往和追求的观念、民本观念、和谐观念、诚信观念、天人合一思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等。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们拿来就用,而是要创造性地转化为当代中国社会需要的内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融入学校德育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为进一步构建和谐的校园服务。

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远大理想依靠扎实的工作才能实现,离开实实在在的实践,空谈理想,理想只能离我们越来越远。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必须实现针对性,切实解决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利益问题、普遍存在的政治思想问题,切实促进社会和谐及校园和谐,将远大的社会理想和现阶段的学校工作目标真正统一起来。让广大师生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积极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二、以师德师风教育为“抓手”

2007年9月18日,胡锦涛同志在会见全国道德模范时强调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

复旦大学曾举行从校园57名教授中评选学生心目中的“十大杰出教授”的活动。调查发现,师德师风是学生评选自己心目中的杰出教授的首要标准。这一活动在全国的教育系统激起了很大反响,教书育人,师德为本,教育素质,师德为先,这已经是不言而喻的道理。每个教师都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社会使命感,特别要加强自身的道德情感修养,增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对师德师风建设的认识。

“思想问题是一通百通”,“放下包袱才能开动机器”。要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规。

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各类先进教师的事迹,激发广大教师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情,自觉培养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充分发挥师德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教师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道德的引路人,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活生生的、受着千变万化社会因素和个体主观因素影响的千差万别的有观察、有思维、有判断能力的人,这就决定了这种劳动具有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从而决定了社会大系统对老师的素质要求的高标准和全面性。

古人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师的道德水平和人格要求很高,教育学生虽然有艺术但绝不是演戏,只有发自内心,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才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基础教育可以说是本中之本。一所学校培养100个学生,其中一个不合格,对于这所学校来说其质量是很高了,但若这1%不合格的学生落到一个独生子女家庭,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下一代的质量就是100%的劣等,就是100%的灾难。

教育工作的复杂性、隐蔽性、长期性的特点要求老师将自律和他律结合,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师德师风建设要着重围绕四个“自觉做到”来进行,即自觉做到敬业爱教、自觉做到廉洁从教、自觉做到文明执教、自觉做到优质施教。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因此,教师要做到:家长到校询问子女在校情况,给予热情接待并耐心答复和讲解。学生在学期间,做到以诚相待。绝不偏心、位置安排、调整,注重客观性和科学性;评优评先和推选班队干部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提前三分钟进班候课,做好课前准备。上课期间必须关闭手机,不接电话,不会客,不与他人聊天,不坐着上课,不在有学生活动的场所抽烟。不上无准备的课,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不拖课,不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不搞“题海战术”,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认真批改作业,亲自评定试卷并及时讲评试题。要爱生如子,学生若有迟到、拖欠作业等违纪犯规行为,给予耐心的正面批评教育,不电召家长到校训话,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校情况。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注重身教。

学校时刻都要关注师德师风建设情况,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营造一个适合于教师愉快工作、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以学校德育日常工作为“推手”

2004年中央的“8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德育首位”的精神一以贯之,毫不动摇,这是确保德育首位的“尚方宝剑”,应时常“亮剑”确保全体教师认识到位。

班级工作是学校德育基石,班主任是最基层的德育工作者,要安排责任心强、有班级管理经验的老师担任班主任,每学期开展多次德育论坛活动,通过这种针对性强、研讨实效高的交流平台,让班主任直面问题、平等沟通、互求借鉴,不仅提高班主任的理论素养,而且丰富工作方式,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不断更新、完善德育理念、育人观念、教育方法。

利用少代会增强少先队组织的自主运作能力,帮助少先队员实现“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组织自己管”,使队员真正体验到少先队员当家做主的精神,增强少先队组织的活力和同学们的主人翁责任感。

每学年开学初的第一个月都作为《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月,利用班会课、早会课组织学生学习《守则》、《规范》,明确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的意义。引导学生对照评价,形成认知,让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要这样做”,使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切实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加大体育健身的宣传力度,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并通过红领巾广播站、班队会、健康教育课等阵地广泛宣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运动、我快乐”。在学生中开展“快乐课间”活动,积极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开展活动,积极投身到阳光体育中去,强健自己的体魄,做身心健康的阳光少年,让阳光体育运动贯穿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深入开发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每学期学校都要开设篮球、排球、乒乓球、舞蹈、“智力数学”、“电脑小灵通”等兴趣类课程。各辅导组要做到早计划、早安排,精心组织好每一次的集中学习活动、比赛,尤其要更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不断的激励和淘汰中增强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和耐挫力,在发展学生潜能的同时为学校带来荣誉。这样,既让有不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提高自己,又促进学校活泼生动的文化氛围的形成,实现学生群体的健康和谐。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要充分挖掘社区德育资源,把德育活动的触角伸向社会广阔的天地,让全体学生在实践中长知识、学做人。

总之,学校德育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丰富性、对象的可变性、背景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方法的多样性。我们要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和师生思想变化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创新学校德育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方法,因地、因时、因人、因事而为,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取得良好的效果,构建和谐的校园。

作者:陈勇

上一篇:学生教学形式与美术设计论文下一篇:需求视角下研讨金融供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