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度势执政兴国论文

2022-04-19

摘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们当前的两个重大战略任务,二者之间关系是必须是明确的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握“发展”是根本,当今时代要发展必须依靠科技与人才这个关键,在当今中国更是如此;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五个统筹”的实现,从根本上说都要走科技与人才之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与人才强国战略结合起来。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审时度势执政兴国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审时度势执政兴国论文 篇1:

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执政兴国的新理念,是我国社会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强化党的执政能力,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党的建设必须解决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

[关键词]和谐社会执政能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位置,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仅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本质和特征的科学把握,而且突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保持和谐极端重要性。

一、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执政兴国的新理论

1、构建和谐社会是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无论古今中外,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主要都是在安定和谐社会局面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天宝年间的繁荣,清代的康乾盛世,都是在社会长期稳定各民族各阶层和谐相处的条件下出现的。欧洲、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在国内社会稳定、阶级矛盾相对平和的情况下取得的。因此,保持社会和谐相处的局面历来都是古今中外有头脑的政治家执政治国的重要追求目标。中国历史先贤就主张“和为贵”。“家和万事兴”成为治家格言,“政通人和”成为治国的目标和最高境界,也成为历代统治者治国的基本经验。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正是总结了中外历史的经验,弘扬中外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中华先贤智慧而得出的科学结论。

2、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质认识得出的科学结论。邓小平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提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坚决反对和废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也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邓小平和江泽民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的本质乃至主要任务的论述,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把经济建设和发展摆在“中心”和“首要位置”。这种认识的转变,决定了党在执政兴国的理念上的转变,即再不能以处理阶级斗争的思想作为党取得执政地位后的和平建设时期的指导思想,成为提出“保持和谐相处局面”的认识基础。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人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各种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这是党对新时期人民利益与矛盾的新认识。根本利益的一致,决定了具体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的可调节性,排除了矛盾的对抗性和不可调节性。这就科学阐述了保持和谐相处政治局面的经济利益基础和可行性。正是有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有了对中国社会阶级阶层政治作用、经济利益关系的科学分析,党的治国理念才能发展和创新。

3、构建和谐社会的治国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国家学说的新发展新贡献。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思想的发展变化经历了十几年的苍桑岁月,这个转变来之不易。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几十年执政经验的总结,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长期过程,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一个飞跃。毛泽东全面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但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指导,长期搞阶级斗争,使社会产生极大混乱,甚至产生了“文革”十年那样的全国性内乱。邓小平拨乱反正,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强调要“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维护和保持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在全国基本上实现了小康。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历史经验,适时地、明确地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主张。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治国理念和指导思想,既是实践发展的结果,又经历了社会实践的检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后的治国理论,是对共产党执政理论的新发展。

二、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1、我国社会发展新阶段决定了党必须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按照现行的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090美元,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现在正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阶段跨越。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前景: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因为政策把握得当,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另一种是进入“矛盾凸现时期”,因为经济社会发展脱节,贫富差距过分拉大,社会矛盾加剧,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如何面对这两种前景,关键在于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如果我们党能认真吸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训,审时度势,正确把握这个阶段的特点,实施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能使经济社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否则,就可有出现经济衰退、社会动荡的局面,最终进入第二种前景。

2、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不足迫切需要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已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但相比较而言,社会管理改革的步伐明显滞后,还不能很好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存在许多体制性障碍。表现在:一是公共管理体制建设相对滞后,管理关系不顺,公共管理不健全。二是经济社会结构转换迟缓,其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转换滞后、就业结构转换滞后、城乡结构转换滞后。这些情况,迫切要求我们党不断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执政党的职责,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本质,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3、当前社会矛盾对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我国社会在过去20多年的急剧转型过程中,确实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付出了不少的代价,出现了影响社会和谐的诸多不和谐因素和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劳资冲突、失业、刑事犯罪、生产事故、生态失衡、邪教活动、恐怖主义等等。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如何面对纷繁复杂、层出不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能不能按照和谐社会的目标,站在统揽全局的战略高度,正确引导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以保证整个社会的协调与和谐,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三、强化党的执政能力,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新世纪新阶段对于执政党而言,既需要团结社会各阶层、各群体齐心协力地为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民族共同利益而奋斗,又必须想方设法整合社会各阶层、各群众的利益,千方百计减少社会矛盾与冲突,形成和谐局面,求得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这既是执政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为此,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和谐社会的管理格局,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全面强化党的执政功能。

1、强化党的政治功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是党整合自身、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保证。党的政治功能具体体现在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突出和复杂的利益关系上。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必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尽力缓解利益矛盾,争取互利、共赢。必须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认清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具体内含,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还要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必须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2、强化党的思想功能。传统的思想方法依赖权力,偏重灌输,忽视群众的需要,忽视实际效果,难以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必须改善思想工作的方法,要靠真理的力量吸引和说服广大群众,努力增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必须坚持平等讨论,以理服人,坚决摒弃一切武断和以势压人的做法,不惧怕质疑和反驳,从群众的真实思想反映中抓住问题的症结,进行有针对性的透彻说理,及时回答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要掌握各类群众精神需求的特点,研究群众的接受心理,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到他们能喜爱的精神产品中,寓教于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驾驭流行的学术语言和艺术手段,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要调整精神生产的“产品结构”,解决供求失衡和错位的问题,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对象突出不同重点,把广大群众时时处处遇到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和道德观、审美观等方面的问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要根据人们获取信息主渠道的变化,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传媒,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3、强化党的组织功能。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使党的组织体系适应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的变化,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在社会中的作用。党在执政以后,党的组织基本上是依据行政管理系统建立的,产生了对行政管理系统的依赖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来以管理关系和纵向联系为主的科层制社会结构,正在向以契约关系和横向联系为主的网络型社会结构转变,人员的流动性大大加强,传统的党组织体系和领导关系与这种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机制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又滋生了许多新型的经济、文化、社会组织,其中大部分至今未建立党的基层组织,还有不少党员因职业活动长期脱离组织,这就使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出现了相当大的“真空地带”。党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组织资源优势,就要理顺各级各类党组织的相互关系,大力加强社区、社团和各类新型经济、文化、社会组织中的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努力把自己的基层组织和工作范围延伸到这些领域中,扩大党组织的联系面和工作覆盖面,消灭真空点,为增强党的组织能力,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组织基础。

4、强化党的制度整合功能。在市场经济条约下,必须更多的注重通过制度安排为各种不同利益的体现提供途径,通过政治协商为不同群体的要求提供协调的场所,引导人们在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之间寻找新的平衡。民主集中制是最有利于整合社会利益的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制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扬民主,使党内和社会上的各种意见、建议、愿望、要求都能充分体现出来,相互沟通,相互协商,相互磨合,形成共识,才能有效地整合不同的具体利益和意见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另一方面,发扬民主又离不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规范,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标准、道德观念的指导,这样才能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才能有利于党整合自身和社会。当前最重要的是强化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民意表达功能和协调功能。一方面,要构建健全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广泛而充分的利益表达渠道。另一方面,要重视民主制度化,规范和调整各阶层的利益表达行为,以利于党更好地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强调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意义[EB/OL]新华网,2005-02-19.

2、任仲平,重大的战略任务壮阔的历史征程--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人民日报2005-06-01(1).

3、肖文涛,构建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5.2.

责任编辑张荣辉

作者:王河山

审时度势执政兴国论文 篇2:

浅谈人才强国的战略意义

摘 要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们当前的两个重大战略任务,二者之间关系是必须是明确的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握“发展”是根本,当今时代要发展必须依靠科技与人才这个关键,在当今中国更是如此;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五个统筹”的实现,从根本上说都要走科技与人才之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与人才强国战略结合起来。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科学技术 人才强国

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之时,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分析了我国人才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深刻阐述了与科学发展观相联系的科学人才观,明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党中央、国务院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着眼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这一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运用和发展,抓住了执政兴国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认真实施这一战略,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从改革开放、科教兴国,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之后提出的又一项新的国策,又一个“新的觉醒”和观念理论上的升华,首次把人才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和前所未有的高度,揭示了人才与国家富强的内在联系,体现了党中央依靠人才执政兴国、治国强国的坚定信念。

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有着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深厚的实践基础,蕴含着卓越的智慧和科学精神。它不仅体现了人才在资源中的特殊重要位置,体现了人才与强国的内在联系,而且反映了兴国的一般规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一论断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大批优秀人才的不断涌现及作用的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就大有希望。”

第二,在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核心要素,其他要素只有通过人才能起作用。人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最积极、最能动的因素,没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就不可能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

第三,在人才国战略的丰富内涵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是人才资源战略思想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实施人才战略设规划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都以此为逻辑起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中央全面分析我国面临的新的国际国内作势,根据江泽民同志关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可见,“人才资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是江泽民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一个最突出贡献,也是人才强国战略的理论依据。

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社會生产力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一个基本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高度重视人才在发展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取得新的认识成果。特别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新世纪新阶段我兴国们党提出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把人才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揭示了人才工作与国家富强的内在联系,揭示了靠科学、靠法制与靠人才的辩证统一关系,使国家战略更为完善和全面。“大力施人才强国战略,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深化和发展。”

在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执政能力越来越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关键因素。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培养造就和吸引大批各方面人才,特别是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高素质领导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的科技文化素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有利于把大批优秀人才集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优秀人才高度密集的执政党,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人才能够发现和总结社会的发展规律,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科学指南和理论依据。只有充分认识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并且尊重客观规律,才会避免诸如过度垦伐等环境资源问题,才能正确处理好效益和公平的关系,才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得到最合理、最大化的满足。只有这样,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才会落到实处;也只有这样,全体社会成员才会各得其所,人人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出力献策。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国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3—12—21

[2]《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社论,《人民日报》2002年6月12日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

[4]包心鉴.和谐社会的科学社会主义解读[J].齐鲁学刊.2005.04

作者:夏赛赛

审时度势执政兴国论文 篇3:

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基金项目]广西大学梧州分校2005年精品课立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专题讲座》(编号:6)和教改工程立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专题教学与实践》(编号:2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小明(1962-),女,广西桂林人,广西梧州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研究方向:邓小平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赋予发展更强大的生命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发展学说的大集成,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地位

[文献标识码] A

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既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充分反映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的时代精神,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树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一、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进入21世纪,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人口、资源、环境等客观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在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国家地位不断提高的同时,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国际环境和条件也在逐渐发生重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在新世纪、新的条件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胡锦涛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深邃理论洞察力,以新的视角深刻地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及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什么、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他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①

胡锦涛同志审时度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我国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济总量不断增大,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经济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凸显。如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现实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在我国发展的现阶段难以避免的,有些则是由于发展观的偏差所导致或所加剧的。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发展问题,无论是发展经济、政治,还是发展文化,以及人的发展,都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才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科学发展观科学地回答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个理论要成为科学体系,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一个世界观方法论做基础;二是要有贯穿全部理论的鲜明的主题;三是要有围绕主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四是这一系列基本观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符合这些条件,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1.科学发展观有一个贯彻始终的哲学基础,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到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模式,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指明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2.科学发展观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这就是发展什么、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发展什么、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根本问题,是时代提出的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科学发展观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历史经验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建设的历史经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我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科学地回答了这一根本问题。

3.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什么、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个主题,阐述了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科学发展观在坚持邓小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江泽民“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发展学说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和江泽民“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发展学说,在发展的中心、发展的地位、发展的内容、发展的主体、发展的战略、发展的道路、发展的条件、发展的动力、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关键等方面作了深刻的阐发,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基本理论观点。

4.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理论观点不是孤立的、零碎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的,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的辩证法,以联系、连续、系统和全面的观点,认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有效地调控矛盾运动的各个方面,使其达到协调和统一,促进经济与社会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三、科学发展观赋予发展更强大的生命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发展学说的最集中体现

1.发展的中心更加明确。胡锦涛同志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并强调:“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②发展的任务千头万绪,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的发展是第一位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才有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民才能更加团结。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竞争,是经济发展的竞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代、任何发展阶段都不能放松。

2.发展的地位更加突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在此基础上强调发展,而且强调更好、更快的发展,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要考虑发展生产力,而且要考虑科学地运用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高度重视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科学运用生产力,才能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这就强调了共产党执政的目的着眼于发展,执政的任务致力于发展,执政的措施围绕着发展,执政的成效用发展来检验。发展与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紧紧相连。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党的存亡。

3.发展的内容更加全面。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就强调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和谐都搞好才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4.发展的主体更加壮大。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和决定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5.发展的战略更加具体。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立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科学发展观强调要抓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发展的道路更加宽广。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上,坚持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平稳持续的发展速度,不再走单纯扩大规模、盲目增加产量、忽视增长质量和结构平衡、片面追求速度的老路。

7.发展的条件更加稳固。科学发展观始终不渝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没有稳定的环境,发展无从谈起;没有改革的深化,发展难以持续;没有发展的支撑,改革和稳定也无法实现。科学发展观致力于解决社会矛盾的深层次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最切身利益的问题,这就使发展有了更稳固的前提和条件。

8.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大。现代的发展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邓小平同志指出:“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当然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努力,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③江泽民同志在此基础上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④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中国来说,在积极引进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技术的跨越发展极为重要。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我国在世界科技领域中的位置。自主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的强大动力。

9.发展的目的更加鲜明。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它要解决的是人类无限发展的需求与自然资源有限性的基本矛盾。因此,科学发展观的着眼点在于对自然环境的呵护,而它最终关怀的是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只不过它不仅仅关怀人类现实的利益和发展,而更关怀人类未来的利益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一切工作都要从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尊重和保障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权利,努力创造人人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0.发展的关键更加重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在国家政治生活和各项事业中,由于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的地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工作做得好坏,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⑤科学发展观强调了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这就揭示了执政党建设的规律,赋予了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宗旨和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从而把党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提高到新水平。科学发展观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注释:

①②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4-05.

③⑤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1.205.

④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4.

[责任编辑:陈雪梅]

作者:张小明

上一篇:凸轮零件数控加工论文下一篇:美学角度的影视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