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目标实践管理论文

2022-04-19

导读: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管理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绩效管理三个方面,在明确学生学习目标、激励学生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应实现教学管理重心从传统的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的根本性转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德育目标实践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德育目标实践管理论文 篇1:

“和合”视阈下高校第二课堂德育教育实践基地“三一一”建构模式研究

摘要:德育教育实践基地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文章拟聚焦新时期新要求破解学校第二课堂实践课碎片化、随机化难题,消除德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合力不足、资源浪费的困境,在“和合”视阈下探索建构“三一一”模式,通过创新平台建设,重构师资队伍,启动数据库建设,提升高校第二课堂德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实效,增强实践基地体系的科学性和长效性。

关键词:第二课堂;德育教育; 实践基地; “和合”视阈; 三全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高校第二课堂德育实践基地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高校第二课堂德育实践基地” 作为高校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的延伸,以更生动、更丰富、更接地气的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领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实践教育,推动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协同联动的“实践育人共同体”,挖掘和编制“资源图谱”,加强劳动教育。因此,在新时代如何构建更科学更有效的德育实践基地生态显得尤为重要。

“和合文化”重秩序、重和谐却又“和而不同”的理论精髓对于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极大的借鉴功用,将“和合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科学引入高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实践研究中,进一步落实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的育人作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有利于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进程。

一、高校第二课堂德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困境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19年工作要点》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实践育人,着力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促进高校、企业、社区等领域实践育人资源共建共享,建好社会大课堂,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更多岗位,创造更多机会。但从目前的建设情况来看,高校第二课堂实践基地的构建存在结构和功能失调、系统性和科学性不足、与新形势新要求“不对等”等一系列困境。一方面,由于部分高校存在认识偏差,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缺少完善的设计体系与管理机制,有关教育理念与系统建设的研究也相对薄弱,致使高校第二课堂德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缺乏实效性,以“碎片化”建设为主,甚至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大多数高校

在德育教育实践基地上缺乏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甚至有部分高校没有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工作计划之中。因此,在实践基地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设计与规划,缺乏实际操作性。部分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出现重视活动开展而忽略基地建设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经费与校内活动场所缺乏稳定性,部分活动无法实际开展或开展规模受到极大限制,出现操作困难的“随机化”境况。事实上,德育教育实践基地不应局限于大学校园,还应充分发挥社会的参与度,丰富第二课堂的形式与内容。此外,师资保障不足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许多教师对第二课堂的指导完全出于第一课堂课余后的“奉献”,而没有足够精力与技能开展指导工作。财力物力人力多重因素的限制,导致高校第二课堂实践基地的建构与新形势新要求出现“不对等”现象。

德育实践基地建设重视度不够,缺乏规划与系统性,实踐育人不能形成合力。人力物力不足等问题的本质在于没有将社会、校园、校际资源整合再利用[2]。高校德育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当前德育体系构建呈学科化偏向,运行机制不畅,资源整合不够,阻碍了高校第二课堂德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步伐,进而影响德育实践育人的效果。

二、“和合文化”及其蕴含的德育教育资源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始见于甲骨文。从1997年至2019年,对“和合文化”的研究持续不断,被CSSCI收录的期刊有近百篇,众多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和合”理念并对其深有研究。文化共性促进人们间的合作和凝聚力,反之则是促进冲突[3]。钱穆强调中国文化的融和精神,并不否定文化冲突和文化变异。季羡林认为“天人合一”的命题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最高、最完整的体现。张岱年指出:“合有符合、结合之义。古代所谓合一,与现代语言中所谓统一可以说是同义语。合一并不否认区别,合一是指对立的双方彼此又有密切相联不可分离的关系。”[4]

“和合文化”一词由现代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首次提出。其研究专著《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在1996年的出版标志着和合学理论体系的确立[5]。和合学所提出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的“五和”原理,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心灵、人与他人以及泛爱众之爱[6],可以说,将“和合文化”运用至各行各业进行思想指导已屡见不鲜。和合文化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拓展具有促进作用,又为当代人提供了一个解决社会各种危机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提升德育教育在实践中的共享程度和有效性。

通过解构“五和”原理中每一种原理相对应的育人元素,不难发现,强调人与自然之爱的“和生”原则,道法自然,重视自然的力量,发挥已有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育人功能,有助于全面释放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资源的活力;“和处”强调人与社会之爱,充分挖掘社会实践基地资源的潜力;“和达”强调人与心灵之爱,秉持此项原则开展的柔性管理,能充分激发大中型企业管理者的合作动力,启发大中型企业主动分享实践基地资源,打通校企之间的合作壁垒,全面广泛结出育人之花。

三、探索构建“三一一”高校第二课堂德育实践基地模型

(一)优化“三个”基地平台建设

优化实践基地平台建设,是实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教育有机整合,丰富高校第二课堂德育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充分挖掘、调度和发挥实践基地平台资源优势的重要举措,这对激发高校第二课堂德育教育活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探索优化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大中型企业实践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资源“三个”平台建设,配齐建强“一个”第二课堂德育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开发建设“一个”第二课堂德育实践基地数据库,充分挖掘校内外社会资源,编制“资源图谱”,探索构建“三一一”高校第二课堂德育实践基地模型,有助于实现资源最大限度的整合,提升德育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和生”——全面释放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活力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到河北阜平西柏坡、山东临沂、福建古田、陕西延安铜川、贵州遵义等革命老区考察。他强调,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一定不要追求高大全,不能失去红色旅游的底色,只有体会到革命年代的艰苦,才能使人们真正受到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一直以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如何发挥地方特色资源的优势,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全面释放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活力,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至关重要。与地市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把革命旧址作为第二课堂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为革命先烈扫墓、献花,到红军烈士墓前进行入党宣誓或重温入党誓词,开设相关的革命传统教育讲座,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当地革命史研究,收集、整理与革命先烈有关的事迹,传承革命精神,使学生在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的同时,受到革命精神的鼓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第二课堂教育的实效性,充实和丰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内涵。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发扬光大,既可体现地方特色资源的优势,又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2.“和达”——积极汲取大中型企业实践基地的资源优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立高等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机制,推进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高校应积极对接地方企业,与一些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借鉴企业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校内建立仿真实训室,引入企业生产项目。企业实践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还应在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发挥其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引领力,提升学生实战技能;另一方面要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家庭资源,与学生家长灵活沟通调整教学计划,优化学生在企业短期交流培训内容。推广一批“优秀企业导师”,丰富正面舆论供给,开放企业优势资源,充实德育实践活动形式与内容,与学校、家庭、学生共同制定实践开展计划,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高校、企业、社区等领域实践育人资源共建共享,实现产教融合。

3.“和处”——充分挖掘社会实践基地的潜力

社会实践是宽广多样的,对思想政治教学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充分挖掘社会实践基地资源的潜力可以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成效。学生将第一课堂中学到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并内化为行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深入了解国情、社情、市情和民情,强化政治认同。学校各部门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志愿者服务活动(“三下乡”、边远山区支教等)、社区服务活动(送温暖、调查社情民意等)、公益活动(救灾、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等)、社会调查活动(寻访传统革命老区、跟踪调查优秀校友)等,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基地资源,为学生搭建个人与社会对接的实践平台,为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实现个人价值,提升思想政治水平。

(二)配齐建强“一个”第二课堂德育实践活动师资队伍

第二课堂德育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不仅需要宽广的平台,还需要专业队伍。多数高校的实践基地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同时,大部分高校教师缺少实践锻炼,专业实践能力有限,教师队伍整体实践教学水平不高,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地方高校应从建设管理团队和培养师资人才入手来加强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

一方面,地方高校可聘请优秀的管理人才组建一支团队对德育教育实践基地统一建设和管理。大多数高校实践基地因学校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没有统一建设,也就无法充分调动各个学院的积极性。同时,地方高校应建立健全适应不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制度,必要时学校可与相应企业共同开发。高校和校外实践基地要明确双方权责,通过校企互动、资源共享,谋求互惠双赢的局面,还要落实具体措施,加强产教融合的规范管理,在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同时争取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价值。

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可以采取内培外引的方式打造师资队伍。校外引进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企业优秀人才充实专任教师队伍,从行业和基地分期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和相应职业资格的优秀人才充实专任教师队伍,组织基地专家来校开办讲座,吸引企业优秀技术、商务人才参与基地的实践教学、管理建设;校内完善企业实践指导教师或培训师管理制度,集中校内可利用资源发展培养一批优秀的实践教师,打造高素质的企业指导教师和培训师队伍。此外,学校也要做好青年骨干教师与兼职指导教师的后续培养工作,安排一批骨干教师参加企业实习培训、学习实践,还可选派教师利用寒暑假带学生深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交流学习,既指导管理学生实习,也提升自身对行业发展的把握能力。

(三)开发运营“一个”第二课堂德育实践基地数据库

实践基地作为发挥德育示范作用的主要场所,不仅要提高其建设速度、规模、投入,还要对其进行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实践基地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体系,因此,除引进一批校外优秀的管理人才进行团队建设外,还需要专任人才统一管理校内外的实践基地数据库。地方高校可以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下对实践基地建设流程和信息化应用需求进行调研分析,选派专门的调查人员不定期前往各个基地实地调查勘测,统计基地数量、种类、地点、范围等基本信息,并及时反馈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线上可聘请数据库信息专职人员,选择适宜的软硬件开发和运行环境,设计并實现基地的数据库架构,运行数据库信息系统,还可建立线上基地参观利用的申报入口,不同的子基地匹配相应主题的实践活动,便于各个学院协调时间以免冲突。此外,将第二课堂基地的现状、建设管理费用明细等统一入库,便于开展理论研究,记录追踪数据变化,发现第二课堂建设中的问题及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完善数据库模型,推动第二课堂实践基地的建设。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模式,将校内外的各基地资源整合管理,做到资源不浪费,将可利用资源、正在开发资源与不可利用资源区分管理,最大限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构建长效机制。

四、作用与意义

(一)社会资源再利用,提升德育资源的协同性

以“和合”为视角,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从不同维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德育教育的系统性。其一,“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有助于转变旧的文化保护理念,有助于打通社交障碍,盘活社会资源,帮助德育元素活态传承,并从一定程度上提升共享程度。其二,“和谐相处”是加深学校与社会联系、促进知行合一的有效润滑剂,高校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踏踏实实生产和劳动,培养他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二)校內校际资源共享,深化基地建设的科学性

校内校际资源不仅能反映师生的思想动态,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基地建设具有指导作用。校内资源体现在校内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与时俱进,及时准确地了解社会发展及学生心理发展变化的最新动态,及时把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特征和传达时代要求的内容落实到实践基地活动中,采取体现新时期发展需要的方式方法,在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

始终坚持动态、发展的理念[7]。

学校之间的沟通互动与资源共享也是深化基地建设的有效途径。不同高校之间,因为专业建设重点不同,特色专业不同,所提供的实践资源涉及不同的方向。通过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跨校园交流,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实践需求,在实践过程中不仅能巩固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加强德育教育,完善基地建设体系。

(三)贯彻“三全育人”理念,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如何与时俱进做好“三全育人”是全体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学校、家庭、社会需要组成教育闭环,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共同施策。当下,学校与家庭在育人过程中的联系不紧密。虽然学校与社会团体之间的联系相对紧密,但更多是出于服务学生专业教育与后续就业的目标,对德育教育的投入明显不足。

构建“三一一”高校第二课堂德育实践基地模型,能有效将学校资源、家庭资源、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整合过程中尽量做到全覆盖,最大可能地调动一切资源。根据学生需要进行实践分配,加强学生与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强化“三全育人”的教育闭环建设,实现多主体配合、多元化活动开展,为“三全育人”提供有效保障。

五、结语

不论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还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都需要主动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因此,深化高校第二课堂德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突破德育教育的课堂壁垒,对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实践教育体系、充实大学生德育实践内容、丰富大学生德育实践形式大有裨益。“和合”理念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追求,高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和合”为视角,加强校际之间及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秉承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求出发,探索构建“三一一”高校第二课堂德育实践基地模式,实现资源最大限度的整合,是提升高校德育教育实效,助力高校培养本领过硬、能担当时代重任的新时代青年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黄维静.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3):40-42.

[3]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4]张岱年.漫谈和合[J].社会科学研究,1997(5):55.

[5]张立文.和合学 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6]张立文.儒家和合文化人文精神与二十一世纪[J].学习与探索,1998(2):72-77.

[7]韦地.新形势下有效推进我国高校德育建设的若干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6):67-68.

Key words: the second classroom;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 base; harmonious perspective; “three-whole” education

(责任编辑 周 沫)

作者:但华阳

德育目标实践管理论文 篇2:

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管理水平的关系整合

导读: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管理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绩效管理三个方面,在明确学生学习目标、激励学生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应实现教学管理重心从传统的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的根本性转变。

关键词:土建类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 教学管理 体制机制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4.06.020

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与学院的教学管理水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教学管理,对于引导学生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等诸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这种教学管理的解析及评价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有关的教学管理解析

高职院校的管理体制机制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管理效率等要素。根据管理主体对管理对象发生作用的全过程,与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关的教学管理大致可以分为3个方面,即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绩效管理。

(一)目标管理

在应用型高职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这样一个系统工程中,目标无疑是放在第一位的。目标就是方向,就是包括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的共同努力方向。对于高职土建类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而言,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高技术人才。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讲,在这个目标之下还要解决其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问题。

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靠日常性的教学活动来完成的。因此,教学目标也是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在高职土建类专业的教学中,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因此教学目标也相应划分为理论教学目标与实践教学目标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这是教学计划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只有在科学的教学目标指引下,才能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才能顺利开展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二)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是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的管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高职学生在学院或企业进行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才培养的管理过程,必须要有相应的教学管理与之相适应。根据教学管理的规律,大体上可以分为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学习成绩在内的信息管理、教学质量监督、创新激励机制与教学改革等几个方面。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要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把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政治思想情操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是培养应用型高技术人才的根本大计。

(三)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与目标管理密切相关,是检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执行情况的总结。根据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绩效管理大体上可以分为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水平、身心健康状况4个方面。对于高职土建类专业来说,职业技能学习效果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学习效果评价可以细化为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实际动手能力、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特长等三级子项目,在学习效果评价和绩效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教学管理的“四坚持”

教学管理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指管理主体的总体管理方式与管理水平,以及对管理对象渗透力和影响力的总和。[1]这种教学管理对高职学生特别是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得以实现。

(一)在管理方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性

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何,首先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关,也与教学目标有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土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在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市政工程、物业管理等专业领域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而教学目标是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总体教学要求。这种目标是统领学生学习的首要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学生因学习目标不明确,浑浑噩噩过日子,到毕业时才发现自己一无所长,一事无成,在人才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才知悔之已晚。因此,作为院系两级管理主体和广大教师,应该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把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学习效果必然就会得到提高。

(二)在管理过程中坚持“德育为先”原则,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是一个工程管理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中的首要条件。许多高职土建类专业企业在录用新员工时,也往往把应聘对象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首要条件。不少企业都曾有过这样的惨痛教训:如果录用了一个思想道德素质低劣的人,往往其知识越多、能力越强,对企业造成的危害就越大。有鉴于此,学院一定要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把德育放在人才培养工作的首位,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不但是顺理成章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在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时候,要理所应当地把德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这是正确的人才观。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通过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爱护公物、遵守纪律、踏实肯干、团结合作等优秀职业道德。可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甚至比技术技能水平更为重要。

(三)在管理过程中坚持“兴趣引导”原则,通过改革管理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职土建类专业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效果中难以衡量、但在学习效果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这也就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在教学过程管理系统中,如何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建立有效的引导机制,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从实际出发,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管理办法,建立起一套新的卓有成效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教学管理工作者一个值得研究的大问题。

(四)在管理过程中坚持“计划先行”原则,通过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管理与高职土建类专业高职学生学习效果的联系,更多地体现在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过程中,包括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习实训条件、考试考核方法、教学质量督导与评价等工作。要切实按照人才培养的规律和教学规律,科学地制定高职土建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中,不但要有一般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也要有“两课”与体育课程的教学计划;不但有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计划,也要有实践技能课程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管理重心: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与绩效管理转变

传统的教学管理重心主要是过程管理,即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与高职培养目标大相径庭,与理想中的学生学习效果也相去甚远。这种传统教学管理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弊端。

(一)容易忽视人才培养目标

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只是作为一个空洞的口号,而与实际培养人才过程相脱节。许多高职学院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大都仿效普通高等学校的管理办法,成为一种压缩型的“本科管理模式”。[2]在这种模式下,高职土建类专业的高职学生上课学习主要在校园内进行,以学习专业理论为主,职业技术技能不受重视,更谈不上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工作,企业仍然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对新员工从头开始进行培训,甚至出现许多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一无专业能力二无职业技术的怪事。

(二)不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改革和创新精神

传统的教学管理,实际上是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一味强调学生必须遵守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且在执行规章制度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往往是“一刀切”,比较刚性和呆板。这种管理体制机制与广大学生丰富多样的个性化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也与专业技术的多样化、复杂化和技术发展多变性不相匹配。许多规章制度实际上成了束缚教师和学生的清规戒律,使师生不敢越雷池一步。管理机制总体上缺乏活力。这样,必然导致学生循规蹈矩,教师缺乏改革的动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千人一面,缺乏个性,也不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改革和创新精神。

(三)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

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衡量一所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有力杠杆。然而,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却缺乏科学性和公平性。在评价教学质量的时候,不太重视学生学习效果与社会需求的联系。在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时候,往往只看教师教得怎么样,而不大关心学生到底学得怎么样,也不大关心学生的兴趣与要求。[3]在人才质量评价方面,往往以学院本身的评价为主,而忽视企业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和社会的评价。这种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必然是一种片面的评价,也是不能正确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由于学校的绩效评价机制与社会认同相脱节,与企业的要求相脱节,许多高职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得不到企业的青睐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此,高职教学管理的改革方向,是管理重心必须实现由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实质性转变,即管理的重点应该落实到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绩效上来。

四、结语

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学习绩效,实际上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管理与评价,实质上也是对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的管理和评价。关键的问题是,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学习效果到底与原定目标是否存在差距,或存在多少差距。通过教学管理,最终要缩小这种差距,这也是高职院校应用型高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责任所在。

强调目标管理与绩效管理,不是不要过程管理或者淡化过程管理,而是要求过程管理一定要服从于目标管理。在过程管理中,要使包括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在内的各项工作,都要自觉服从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各种教学改革办法的出台,也应该首先考虑到是否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绩效的提高。其中,特别应重视建立一套科学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切实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加他们对学习职业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地刻苦学习,特别是自觉学习专业理论和职业技术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应用型高技术人才。

说明:本文系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立项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土建类专业体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中建协〔2013029〕)。

参考文献:

[1]柳琼.对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思考[J].才智,2010(3).

[2]陈正江.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1).

[3]王明芳.提高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

责任编辑:张 炜

作者:康亮 朱剑萍 韩敏

德育目标实践管理论文 篇3:

论高职学生德育实践课内容的构建

摘 要: 德育实践课程是伴随着课程观念现代化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德育课程形态,把德育实践课程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开发,已经成为现代德育科学发展的新趋势,更符合现代德育活动的本质和特征。对发展中的高职院校来说,明确的高职学生德育培养目标和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构建德育实践课程内容的理论依据和客观条件。因此我们应利用合理的构建策略,总体构建实践德育课程。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德育 德育实践课

德育实践课程是伴随着课程观念现代化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是相对于德育理论课程或德育学科课程而言,也是高职学生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主要成分或主体部分之一,高职院校加强德育实践课程建设,实质上是一种积极推进德育课程观念现代化的过程。而要使实践德育课程更好地实现其德育功能,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其内容的构建要融合大德育的现代德育课程理念,主动地总体构建实践德育课程内容。

一、高职学生德育实践课程内容的构建依据

(一)明确的高职学生德育培养目标是构建德育实践课程内容的理论依据

高职学生德育培养目标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职业教育绝不是单纯地传授职业技术和技能的教育,还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安心基层、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及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是教育的灵魂。高职学生德育目标的最终落脚点是在学生的品德行为上,有追求过德性生活的知识、意识、理念和过德性生活的行为,达到德性与德行的实践统一。而现实中,没有明确的高职学生德育培养目标,就使得高职德育实施过程中内容不明确;而过高的德育培养目标,则使得培养方案难以实现,陷于空谈,所以明确的高职学生德育培养目标是确定德育实践课程的内容的首要依据,制定高职学生德育目标要突出实践性。这种实践性主要体现为整体性和层次性。

所谓整体性,又称知行合一性。“知”,就是认知,是指“实践”德育目标中要有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等方面的知识、意识、理念的标准;“行”,就是行为,是指“实践”德育目标中还要有与知识、意识、理念相统一的情感、意志、行为方面的要求,尤其是行为的要求。以往高职院校的德育目标更多体现的是“知”的目标,而对“行”的目标强调不够。知是行的先导,但行是知的目的,德育目标的最终落脚点在学生的品德行为上。学生只有践行了德知,愿过、会过道德的生活,才算真正达到了德育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德育的根本在于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完善自己的品德,通过实践,在实践中形成道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过有意义的、道德的生活。所谓层次性就是高职德育目标要区分层次,因“人”调整,在目标定位上更加强调人性化。具体地说,要按照不同学生层次、不同学期时段,划分多层次的目标体系,确立从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公民道德到职业道德的多层次德育目标。

高职学生德育目标突出了实践性,为实现德育目标而设置的课程内容就具有了德育实践性,明确的高职学生德育培养目标是确定德育实践课程的内容的理论依据。

(二)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构建德育实践课程内容的客观条件

德育实践课程内容的构建要处理好与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程建设的关系。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程虽然是一种直接学科德育课程,但与德育实践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加强学科德育课程的发展,促进德育实践课程的建设,有利于构建整个大德育课程体系。从学科德育课程和德育实践课程的关系来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理论课程是直接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所设计的德育课程。它集中地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作为统治阶级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标尺而出现于学校课程体系之中。从各类德育课程功能发挥的情况来看,它具有德育的整合的功能,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导向功能和动力功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功能和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等一系列其他类型课程所不具备的功能,在各类德育课程体系中居于主导性地位。德育实践课程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是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以经验、生活、劳动、社区等作为内容来体现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课程类型,强调学生通过积极活动而获得丰富的思想道德方面经验,强调课程经验与学生心理体验的关系,强调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对自我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学生思想道德观念转化为思想道德行为的重要环节,是学科德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如果缺乏直接学科德育课程的整合作用、导向作用和提供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德育实践课程的发展就可能成为一种缺乏方向感和目的感的教育活动,其本身的德育功能的实现会出现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德育理论课与德育实践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才能形成德育合力。

因此,要进行德育实践课程建设,把德育实践课程建设引导到具有广泛德育功能的发展方向,使德育实践课程的德育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实现,就必须借助理论形态德育课程,特别是直接学科德育课程建设,使之能很好地整合德育实践课程的德育功能,在理论上予以深化和提升。同样,加强理论形态的德育课程建设,特别是直接学科德育课程建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实践活动的方向和最后的归宿,使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得到不断深化。应根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特点,按照整体德育课程发展思路,进行德育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二、高职学生德育实践课程内容的构建策略

(一)依托乡土德育资源的策略

乡土德育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中可以有选择地进入德育课程的资源。乡土德育资源属于校外德育资源,它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具体性、鲜活性,是学生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进行自主体验、自主发展的优质资源。

(二)教育生活的策略

高职学生的教育生活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校的教育管理生活,构建高职学生德育实践课程内容的教育生活策略,要将德育实践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校管理结合起来。

德育是一个社会化过程,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受教育者自身的生活实践过程中。由于德育的内化过程总是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因此要将德育的基本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接受思想和道德的训练,探寻和感悟人生的乐趣、意义和价值。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集体生活、交往生活、情感生活、党团组织生活、学生社团活动等,是构成学生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学校应该有意识地赋予其德育的使命,发挥其对于德育的功能。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诸如艺术文化节、体育文化节、学术文化节等,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德育实践模式的目的在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结合学校管理,设置德育实践课程,就是以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参加志愿服务为载体,在学生主动活动中体验和观察有关自身发展的非智力因素,修炼学生的德与行。在校园内进行志愿服务、勤工俭学活动,并把它视为学生必修课,设专人管理指导。在实践课上,学生在规范和管理他人行为的过程中,能反省自身,规范自身。这样,学生通过参加劳动和服务他人,体验付出和成功的喜悦,学会守时、守纪、自我控制、尊重他人等基本道德规范;培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养成互相合作的习惯。在德育实践中,学生掌握处理日常生活事务的本领,学会“四会”,即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事、会做人,培养自律能力、处理应急事件能力等关键能力,为造就优质的职业人奠定基础。

(三)社会生活的策略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是一个社会化过程,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高职学生的社会生活是学生的教育世界、生活世界向社会世界的延伸,或从学校生活向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延伸,具有强烈的整体性、主体性和实践性,构建高职学生德育实践课程内容的社会生活策略,要是将德育实践的内容与学生专业、将要从事的职业及公益性社会活动结合起来。

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早在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即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相适应。如何解决学生所学的知识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相适应的问题?在这里,至少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的专业能力,二是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就业观念。二者相互联系,而后者依赖于德育,尤其是德育实践。高职院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观念和敬业精神。与普通教育相比,实践性、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最大特点。开展与学生将要从事的职业相结合的实践,是德育实践的重要形式,是学生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形成职业道德品行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大学生的专业实习,既是锻炼学生岗位技能的过程,又是学生逐步形成职业道德的过程;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对于培养创新意识、创业思维、规范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和市场观念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勤工俭学,既能够使学生缓解经济压力,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意识。

参与公益性社会活动,是德育实践课的重要途径。教育原本就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其公益性特点必然在德育中得到体现。公益性德育实践,是指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活动,也是促进学生正确处理自我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方法。目前,我国社会范围的公益性实践主要有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四进”社区活动,以及扶贫帮困、慈善募捐、义务劳动、扶贫支教等各种青年志愿者活动。这些公益性活动对于高职院校德育也具有适用性。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建立以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城市社区、边远农村为德育实践基地,在服务中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思想得到净化,从中感悟到生命的意义、价值及生活的幸福,同时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切身体会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和奉献精神,从而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思想境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开展公益性德育实践,不失为高职院校德育实践的有效策略。

(四)模拟行动的策略

模拟行动指根据道德教育的某种主体需要,选择一些教育生活世界、社会生活世界的典型情景,或对生活事件等进行精心设计的德育活动。正如泰勒所言:设计模拟校内外享有的各种实际情境的学习经验完全是可能的,也是应该这样做的。

伴随着教育观念和课程观念的现代化,高职学生德育实践课程已越来越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而对德育实践课程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开发,已经成为现代德育科学发展的新趋势,更符合现代德育活动的本质和特征。

参考文献:

[1]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范树成.实践德育论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

[3]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佘双好.现代德育课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魏贤超.现代德育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

[8]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19.

本文是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zc08191的成果。

作者:李艳芬

上一篇:信息产业传媒管理论文下一篇:医院个人专业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