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模式及其实践

2024-06-28

“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模式及其实践(通用8篇)

篇1:“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模式及其实践

“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模式及其实践

[内容摘要]:

教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我国,道德教育始终是教育体系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又发布了一系列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文件、进一步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当代中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增强,如何才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德育教育呢?又有多少教育习惯可以改变呢?这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并且一定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自主管理、教育方法、策略、思想政治和道德品德形成、素质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化已经到来的时代,学校德育目标的确立必须充分思考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优秀人才。从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结合在我校多年的实践,我们提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型人才的德育目标体系:“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模式及其实践。

一、选择班干

“金字塔式”的班委会:首先,班委会的选举采用竞争机制,进行全班选举。这当中,可能某个职位参与竞选的人多,为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我采用60%的入选率。比如选班长,班级有10人参与竞争,我就让大家评出6人,这6个中再选一人做正班长,其余一律设为副班长,分管“生活卫生部”;“组织管理部”;“文体社团部”;“纪检安全部”;“宣传出版部”;“学习统计部”等工作。这样,班级大大小小的领导占学生数的3/5,每个“领导”分工明确,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班委会协商解决,解决不了的,班主任和学生常委们一起商量。

每次换届就是对上一届班干的考核和评价,因为有了竞争才有了进步。但是要注意把换下来的同学让他干最适合他做的工作,并教导他、安慰他为什么被换了下来。对先进的同学进行大张旗鼓的表扬和奖励。以保持班干部的先进性。“自主管理”的基础是良好的自主性水平与自主性品质。这就是说,学生已经具有较高水平的自主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的认识与能力,并且学生的自主性活动具有积极的、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效应。“自我发展”的目标是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空间,即每个学生依据自主发展状况,确立一个可能的发展位置。“自我发展”的载体是学生集体性活动,通过各类有序、健康的学生集体活动,使自身的发展得以实现。

二、科学领导

在“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模式中,我引入了一些企业管理的理念和国际ISO管理认证的一些方法,设置了许多信息化与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1.树立学生示范群体

在学生中树立示范群体,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科学发展”的重大德育实践活动之一。它对学生自我教育、主动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因此先后培养了四个示范群体。

一是思想上要求进步的学生先进示范群体。二是发扬“金牌精神”、品学兼优的示范群体。三是不断注重人格完善的团队干部示范群体。四是在逆境中不断成长成才、自强不息的示范群体。

2.创建特色班集体

首先根据本班学生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讨论制定班级特色,特色班创建工作是根据自主、自愿、自动的原则展开的。而后在充分吸取同学意见的基础上主要由班委、团支部围绕特色讨论并制定特色班级创建计划,特色的创建是一个自主建班的过程,它给每个集体留下了自我发展的空间,让同学们能够自己选择自我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从而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们形成了我就是我,不与差生为伍!只与先进论成败。

3.开展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是同学们自主活动、自主学习的重要阵地之一。在这里,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课外学习内容,自己策划、组织学习的形式和过程。学生爱好广泛,兴趣浓厚,喜欢钻研,原本都是个体行为,及时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学生社团,制定章程,学生社团、协会、俱乐部等也制定了管理条例。社团小型活动有参观、制作网页、沙龙、咨询、讲座、辩论赛、招聘会、各种比赛等,活动形式多样,生活活泼。同学们在自己喜爱的社团里施展着自己的才华,社团活动的开展弥补了课堂学习的不足,尤其让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社团活动中找回了自信,找到了发挥自己价值的土壤。

4.构建服务网络

根据学生的需要,我把学生管理团队的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它的职能不仅仅是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还应当有全面的为广大同学服务的意识。我们不赞成那种居高临下的宣讲式德育方式,当我们将使用这种方式的权利交给学生们的时候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原来通常由校方、师长来完成的宣讲任务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需要,根据自己所喜好的方式,选择自己愿意接受的内容进行自我教育。让同学们进行交互式教育的实践结果表明,学生们更欢迎他们自己的选择,这让他们更体会到教育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才是教育的主体;这使同学们不仅受到了教育,还体会到了教育的快乐。

三、主题教育

对现代学生来说,及时适当的主题教育非常重要。它是班中舆论的导向;是解放学生思想的有利工具;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记得我曾经提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做到既管理好他们,又要让他们没有意见”。我想这可能是其中的一剂良药。也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本班开展的主题活动:可以是带领全体同学开展知识竞赛,辩论赛;带领全体团员开展义务清洁、慰问等活动;带领班委会干部到社会体验生活,到外烧烤交流。同时还由值周班干部主持召开“爱集体”,“寻找成功”,“学习交流”,“我的前途”,“诚信与成功”,“习惯与成才”,“心理与健康”,“我当班干部”,“如果我是老师”等主题教育。在教育活动和教育情景中加以不断修正与完善,逐步构建了一套与“自主发展”德育模式的理论模式相适应的实践操作体系。

(一)自我教育

我一贯注重大德育环境的营造工作,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教育的主渠道,把它当作学生自主教育的基础途径。从寓德育于教开始,挖掘教学的教育性,然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再后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教育自己。“将课堂还给学生”的口号,这不仅是学生智能发展的要求,同样也是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要求。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学生参与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所谓学生参与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主动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应用、实践的能力,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我尝试采取了以下方法:共同参与教师的备课,客串教师进行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自己回顾、小结归纳,由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来组织和筹划社会实践,设立公民论坛。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最大特点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确立正确的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重视学生的“内化”,也只有在学生的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内化”。为此,同学们在社会考察中,采用多种形式,如实地参观、听领导介绍、采访职工、收集资料、摄影、摄像等。考察结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每组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的考察报告或论文。最后由班干部主持,召开各组的考察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

(二)自我评价

在学校德育中,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与学校要求的差距,作出恰当的学习决策;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进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判断能力的提高,将在德育自我评价中形成的能力迁移到其他学习领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日常行为的评价。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往往通过活动与交往表现出来。因而,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评价首先通过考察和评价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来进行的。

2.对学生班队活动的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各种活动之中。因而,一方面把开展各种活动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活动本身来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的指标是:活动的独创性、活动表现形式的艺术性、内容的思想性和学生的参与程度等,分别赋值并加以综合评价。评委由学生自己担任。

3.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对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评价的依据是:选题的现实性,看选题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报告的独特性,看选题的视角是否新颖,是否有独到见解;报告的思想性,看报告内容是否健康向上,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成就等;报告的逻辑性,看报告的分析是否合理,逻辑性是否强。有时还举办一些社会实践的汇报展览,既让全校同学接受了教育,又检验了同学们社会实践的成果,并要求学生自我作出评价。

4.个性心理素质评价。随着社会的变化,独生子女的增多,个别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个别学生由争强好胜发展到自私自利;个别学生有较严重的内向型性格;少数来自各地的学生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等。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中所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结合中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特点,将心理教育与个性心理素质评价结合在一起,注重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教育性。对一些学生进行个案分析,较全面地评价他们的个性心理素质,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

(三)集体教育

团结就是力量。所以说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一个人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许多时候,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会失败呢?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者只有一个人对着一群人或者大多数人在说教。没有利用好集体的力量和集体的舆论作用。没有让大部分同学产生共鸣,当然会弧掌难鸣,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其实,变差的学生许多时候就是因为受到小团体的不好的思想的影响而变差的。为了分解小团体的力量就必须建设好大团

体,发挥群众的作用去分散、分解每一个小团体、小势力。所以必须建设好积极向上的班风;培养好优良自觉的学风;形成良好规范的作风;发挥好班干、团员、先进学生的导向作用和主流作用;使小势力抬不起头。因此,我在带领每一届班级时,我都会把“班”首先当成一个家庭:然后再让“班”成为一个单位;最后才让“班”回归为一个集体。

让班作为一家庭时,有二方面的作用:一是每一位学生都是家庭里的一份子,有责任也有义务搞好自己的家,让每一位成员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帮助,使每位成员都得到家的温暖。二是每一位班干部都是某一项家庭工作的家长,他们还要想办法把这个家带领好,为每一位成员的健康成长服务。

让班成为一个单位,有二个作用:一是有利于提高每一位“家长”的干部地位;二是让班向社会化转变,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样,就要求“员工”不能只吃饭不干事。为了提高员工的素质和“领导”的能力水平。多年以来我都在班里、级部、学校实施干部民主化,管理制度化,工作责任化的科学管理方法。首先成立了班、级委员会。委员会由6个部门组成:“组织管理部”;“纪检安全部”;“宣传出版部”;“学习统计部”;“生活卫生部”;“文体社团部”。班长不属于任何一个部,每个部设立部长、副部长,下设委员、学习组长、科代表、室长、课外活动组(队、会)长。各部门分成两条主线:团支部分管“组织管理部”、“纪检安全部”、“宣传出版部”;班长分管“学习统计部”、“生活卫生部”和“文体社团部”。每个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从而增强了班干的信心;提高了班干的能力;促进了办事的效率。

让班回归为一个集体。目的是让班级更加良性的循环发展。毕竟班级不能象单位一样发工资,做错了扣奖金,开除等。回归为一个班级可以更好地处理好干部与干部、干部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诚相待,以心换心,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想问题,能够从对立的角度去分析处理问题,从而避免了单位中一人说了算的局面,减少了不必要矛盾和冲突。让班回归为一个集体。还要使每一位成员明白到不能象家庭一样只有索取、没有负出。

(四)榜样教育

榜样的激励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能够唤起人们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修正的效果,而自我完善的教育正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榜样的激励作用为实现这种教育提供了示范的方法和成功的条件。

一直以为。我都坚持“知行一致,说到做到”;“习惯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关键”;“我自豪,我能行”;“认识自我,扬长避短”;“班中事务关系你我他”;“只要你肯学,没有学不到”等先进人物的专题教育。同时,通过报纸、书籍、广播、影视、录像等形式认真学习和分析中外名人的成长故事。

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摆在每一个人面前,让每一个人去思考、去认识、去想象、去理解、去认同、去产生思维的火花。让每一个受教育者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学习中的每一个问题学起,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触动每一个学生的思想,震动每一个学生的灵魂。

四、自主管理

自我管理百分制。在教室的墙上,我开辟了“十佳评比”专栏。这十佳分别是:优秀班干;优秀团员;优秀舍员;优秀宣传员;优秀成绩;进步学生;课外活动积极分子;学习积极分子;清洁工作积极分子;全勤学生。十佳评比二周一次,学生自己给自己打分,把自己扣分的原因记在本上。周会课上,每个人公布自己一周的得分情况,学生监督委员会对其得分是否真实进行评定。由高到低,产生十佳入选名单。

“自我管理百分制”的量化细则,由班主任和班委会讨论,拟定初稿,然后全班讨论,最后形成班级的制度。如:评为十佳、文明宿舍、优秀团体每人加3--5分;上课和自习课伏台、搞小动作、讲话影响纪律的每人次扣1--3分,上课违纪扣5分,作业没交扣1-2分,不穿校服(一套)或穿拖鞋的每次扣1分,团员不戴团徽的每次扣1分,值日不认真扣1-3分等。每个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所以这样很轻松地把学校强制性的规章制度,变成了学生的自觉行为。“自我管理百分制”其实质就是自我约束,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最高境界——放手,不用老师管。让每个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让他们能正确的明辨是非,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是不该做,“自我管理百分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样,他们才能从行动上、思想上,做一个健康的学生。

班级工作事无大小,班主任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从根本上做好班主任工作。

如出勤管理上:设立室长、纪律委员、宿管员。对睡懒觉的学生先由值日生叫醒,再由室长督促,然后再由宿管员去查看。管理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四次,直到行为止。我不相信有管不好的学生。在仪容仪表方面,一次见到教育,二次见到记录,三次不改检讨,四次见到要处理(自剪头发,没收拖鞋),五次不改通知家长解决,六次不改上报处理处分等措施。

以上是我多年从使“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模式及其实践工作的点滴体会。

篇2:“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模式及其实践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已经到来的时代,学校德育目标的确立必须充分思考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优秀人才。从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结合我校多年的实践,我们提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型人才的德育目标体系。……

一、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型人才的德育目标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已经到来的时代,学校德育目标的确立必须充分思考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优秀人才。从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结合我校多年的实践,我们提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型人才的德育目标体系。

(一)国际视野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经济全球化要求学校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为此,学校要在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的意识;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多元文化的吸收,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大气大度、具有宽阔国际视野的爱国主义者。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就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国家意识首先是公民意识。学生到高中阶段,有关国家的相关知识已基本掌握,因而重点高中的公民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有关体验,学会不同情景下的.选择判断,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这需要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其次,国家意识是法制的意识,这就要求公民自觉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服从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就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它指人发自内心的对国家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信念基础之上的。因而,这种信念只能是建立在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然而,我们的爱国主义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还要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国际视野要有国际意识,这就是要在审视国际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情况下,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的意识,从而能走出一条自强自立的道路;国际意识要有国际竞争的意识,要能在找到自身相对优势的基础上,敢于与别国竞争;国际意识要有国际合作的意识,要善于学习别国的长处,在国际竞争中把别国的长处变为自己的长处;国际视野还要求我们学生能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有着对世界各国文化的理解。只有在广泛地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基础上,中国才能发展得更好,我们的文化才能更灿烂。

(二)基于科学认识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一些人的享乐主义,而高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导致了重物轻人、重事实轻价值、重物质轻精神的倾向。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更要倡导精神追求胜于物质追求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在求真求善求美的艰苦探索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思想创新、方法创新的成功,从而树立远大理想,拒绝不思进取;崇尚精神追求,拒绝享乐主义;增强事业心、责任感,远离平庸,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竞争基础上的团队合作精神

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要求社会每一成员有很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与团队精神是应对经济全球化需要的重要措施。

社会交往能力与团队精神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个体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力量影响生活各个层面的关键性品质因素,它可以分为:1.情绪控制:这是个人摆脱和消除焦虑状态,控制冲动与愤怒,保持镇静与信心、化解不良情绪的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需要在人际交往中锻炼提高。2.认知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的感受,是共同生活的基础。目前中小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学生受到太多宠爱,容易形成这方面的心理缺陷,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因而正确地理解他人已经成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方面。3.人际交往:纠正中小学生,尤其是个别“偏才”和“怪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问题,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重要问题,因为任何“卓越”的人才首先应是身心健康的人。4.竞争意识。现代人要有敢于参与社会竞争,

[1] [2] [3]

篇3:“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模式及其实践

胡锦涛同志说:“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激励人们团结奋斗的基础性工作。”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关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国际多元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也日趋多元, 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然而传统的“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灌输式教育模式, 使得学生没有机会对所接收的知识进行自主系统的筛选和思考, 带来的结果是:授课效果不明显, 掌握知识不牢固, 无法真正达到德育的效果。“自主-反哺”式教育理念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自觉、主动查阅资料、访谈、调研等方式有目的性的寻求知识, 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所掌握的知识来教育其他学生, 使知识得以共享, 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

二、基于“自主-反哺”理念的大学生党员宣讲团成立的现实意义

第一, 基于“自主-反哺”理念的宣讲团这一模式是自主学习并弘扬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方式和重要载体

从我们党的发展历史看, 宣传思想工作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大学生们以开展宣讲活动为契机, 积极参与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自觉把个人抱负与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大学生党员宣讲团是开展价值观讨论活动和宣传正确价值理念的有效抓手。能促使大学生党员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积极参与价值观讨论, 加强主流意识方面的正面引导。

第二, 基于“自主-反哺”理念的宣讲团这一模式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促使大学生党员保持党性修养

有无理想信念, 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将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是高尚充实, 政治立场是大学生党员通过关注、学习党和国家的政治事件、政治理论等方式, 表现出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高度认同。宣讲团这一主题宣讲模式, 可以促使大学生们以高度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 以生动活泼的主题宣讲方式, 真讲、真信,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学习, 提升党员大学生的思想修养, 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和政治觉悟、政治立场, 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第三, 基于“自主-反哺”理念的宣讲团开拓了大学生实践育人新平台

大学生党员宣讲团模式使传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求学, 让学生党员学会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到的知识也更全面、深入、牢固。而且在备课、宣讲等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宣讲团成员来自学生, 他们与老师相比更了解学生的自身特点, 更知道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 缺乏的什么, 他们收集的第一手资料更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 在宣讲过程中也更具有亲和力, 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更容易产生共鸣, 教学效果也更明显。在对待某些敏感问题的时候, 学生党员宣讲团以学生的身份, 以学生的角度, 诠释和理解, 更能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

三、基于“自主-反哺”理念的大学生党员宣讲团德育模式介绍

1、建立一套系统化的宣讲团选拔机制

从优秀党员中选拔党课教师, 成立学生党员宣讲团, 并在“党员之家”、“学生党员管理委员会”、“大学生党员服务中心”等不同层面, 在党支部-系党总支-党委等不同层级, 建立系统化的大学生党员宣讲团选拔机制, 基于“自主”学习理念, 提升学生党员“自主”学习能力。把选拔赛打造成大学生党员党校培训、党员实践活动的一个品牌项目, 使党员参与宣讲团选拔赛成为党员活动的必修课, 让每一个党员参与其中, 并把党员参与宣讲团选拔赛的参与热情、参与度、参赛成绩和表现作为党员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所有党员都在参与选拔赛的过程中得到自主学习机会, 达到教育目的。

2、建立一套专业化的宣讲团培训机制

对每一届学生党员宣讲团, 邀请专家以集体备课的方式, 为宣讲团学生讲师们进行辅导。辅导内容分别从授课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辅导。为使选出的宣讲团成员能有足够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建立定期调研制度、集体备课制度、专家辅导培训制度、新老成员交流制度、社会实践制度、学评教制度、考核评优制度等一系列教学管理评价机制保持宣讲团成员的教学技能和授课内容的高质量。

3、建立一套严谨的宣讲团教学管理体系

考核学生党员, 达到“反哺”师生的教学效果。通过建立学评教制度、考核评优制度等一系列教学管理评价机制保持宣讲团成员的教学技能和授课内容的高质量。通过宣讲团从校园延伸到社会, 走出校园, 到社区、农村、中小学中宣讲, 宣讲受众从大学生、教师扩大到广大社区居民、农民、中小学生的方式, 体现“反哺”大学生、反哺教师、反哺社会的教学效果, 以强烈的社会反响和美誉度考核宣讲团宣讲效果, 达到回报社会的目的。

四、基于“自主-反哺”理念的大学生党员宣讲团创新之处

第一, 首次提出基于“自主-反哺”理念的大学生德育模式, 创新了大学生德育教育新模式

利用“自主-反哺”理念建立的朋辈引导体系, 充分激发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形成了先进带动后进的良好局面, 发挥了优秀学生的种子作用, 实现了“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当今90后大学生, 容易对传统的“说教”模式显得麻痹, 更愿意以互动的模式, 从“朋辈”中汲取力量。这种教育别人, 又教育自己的“自主-反哺”理念的德育模式, 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上课-学生听课”被动的信息接收模式,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判断, 主动获取和传递, 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教育的实际效果。

第二, 建立了多套优秀大学生选拔机制、培训机制和教育管理机制, 创新了大学生德育考核新模式

目前, 对大学生的德育考核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极其重要的一块愈来愈受到高校的重视。但考核方式不外乎量化的自评、民主测评、辅导员 (班主任) 考评等方式。这种传统的评价方法重结果、轻过程, 而且纯粹的奖评手段, 容易诱发学生的功利心态, 无法真正考核学生的德育程度。在大学生宣讲团模式的实践过程中, 通过建立一整套严格的优秀大学生选拔制度、培训制度、教育管理制度, 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拔优秀分子。把宣讲团讲师选拔过程作为培养、考核、提升学生党员的重要形式, 并以制度化形式固定下来, 使之成为一种大学生党员培养机制。

第三, 创新了大学生实践育人新模式

把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带动大学生走入社会, 通过建立实现了学校与社会对接, 大学生反哺社会, 引起良好社会反响。引导宣讲团成员采取定期调研和社会实践的方式, 积累实践经验, 一方面充实宣讲内容, 另一方达到反哺社会的目的。通过边学习边宣讲的实践方式, 不断提高宣讲团成员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 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摘要:“自主-反哺”式教育理念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自觉、主动查阅资料、访谈、调研等方式有目的性的寻求知识, 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所掌握的知识来教育其他学生, 使知识得以共享, 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教学目的。本文以建立在此种模式上的大学生党员宣讲团为新型的德育模式, 研究大学生德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自主-反哺,大学生宣讲团,德育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胡文君.发挥宣讲团职能作用打造科学发展大讲堂[J].理论学习, 2009 (8) .

[2]杭州新市民宣讲团实实在在开展宣讲教育[J].共产党员, 2011 (3) 上.

篇4:自主管理德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究

【关键词】自主管理德育模式策略

作为一名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每当面对学校德育工作难做、琐碎繁杂、成效不明显,学生越来越难管等状况时,常常会思考如何寻求一条更加有效的德育管理之路,既让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其中并获得体验和感悟,变得主动、生动起来,又能把德育工作者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用更多的精力去搞研究、搞活动,让学校德育活起来。经过长期探索和尝试,我从一个班、一个年级的试点,到后来的学校“自主管理”德育模式初步形成,再到现在的特色彰显,实践证明,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模式是受学生喜爱、老师欢迎的一条有效德育路径,越来越彰显出独特魅力。

一、 基层学校德育人眼中的自主管理模式

作为一名长期坚守在德育战线上的教师,我认为学生自主管理就是学生在教师积极引导下,自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确立自我发展目标、自我管理约束调控,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推动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教育模式。其特点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是一种内化的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行动过程。基于这一认识,我校一直在推行这一德育模式,并努力将这一模式变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 推进自主管理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教育大家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就主张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学生自治是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从学校这方面说,就是“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大家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决定》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北师大肖川教授多次强调“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同时,我们在查阅更多相关的论著来为这一德育模式寻求理论支撑。如深圳育才中学校长徐蔚琦老师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推进学生自主管理》一文中对学生自主管理的必要性就提出,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二) 推进自主管理德育模式的现实意义

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自主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前学校教育中一种较为可行的教育管理模式。推进自主管理德育模式,从学生层面来说,这种教育管理可以使学生从自律前提下走向自主,从自主走向自立,从自立走向自强,从自强走向自信,最终从自信走向自如。从学校层面来说,推行自主管理德育模式,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综合素质的提高,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律能力有着积极作用。

(三) 推进自主管理德育模式的基本原则

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学校推进自主管理德育模式应把学生视为主人,应该让全体学生进入自己学习、生活过程,无论是制订计划、贯彻执行,还是检查监督、总结评比,都要让学生参与,使他们了解管理工作的上下环节,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各种义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具有主人翁的意识,才会把教师建议完成的任务当作自己的使命,学会做班级、学校的主人。

二、 自主管理德育模式的实施策略

我校积极摸索自主管理的德育模式,以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自理、自控、自省能力,以星级学生等级评价促学生行为习惯和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 自主管理德育模式培育的校情、学情基础分析

自主管理的德育模式如何在我校推进?如何与我校德育工作相融合?是否能受老师、同学的欢迎?是否能取得实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冷静地对我校的校情、学情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分析和评估,以寻求自主管理德育模式在我校能扎根的土壤。

校情:我校原是一所乡镇农村完全学校,由于城市框架的拉大和人口的扩张,城市教育布局的调整,我校现为地处城郊接合部的城市初级中学。

学情:现有学生近900人,其中接近55%的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其余学生是半城市半农村的生存状况,12%左右的学生为单亲家庭;学生家庭教育环境普遍比较差,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家教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学习、卫生、文明礼仪等习惯基本没有形成,学习目标意识不强,自主管理能力较差等。

师情:学校教师平均年龄达到45岁;职称“天花板”现象非常严重,高级教师达到65%左右,市、区骨干教师达到48.5%,教师老龄化问题等问题影响了学校在德育队伍选拔和培养、教师教育教学管理的动力和活力等。同时面对初中升学压力,教师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存在重教学轻德育的畸形状况,班级和学生管理存在激情不够、方式方法单一,事务性管理较多,理想信念、行为习惯教育引导较少,学生被动接受较多、主动养成较少等现象,这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本真,影响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学校德育水平和效果的提升。

(二) 自主管理德育模式的实施策略

策略一:形成并完善“学校管理—年级组管理—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层级管理体系,扎实推进学生自主管理。

学校管理层面:政教处宏观把握和监控。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学生实际,政教处制订方案和过程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星级学生评选细则,并组织班主任研讨、学习,使之不断完善;负责指导年级组和班级的自主管理、多元评价工作;负责每周管理考核的监控工作;负责星级学生的评比表彰工作;对全校的自主管理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和及时的改进。

年级组管理层面:每个年级均安排一名政教处主任配合年级组长做好年级的德育工作,具体负责落实学校德育措施,抓好本年级学生管理工作,指导、推进、督查班级自主管理工作;及时总结年级开展自主管理的情况并提交学校层面,以便学校在下阶段工作中进行推广和及时完善。

班级层面:根据学校的统一布置,在班主任指导下选聘自主管理志愿者,每个志愿者负责一项管理工作;班主任负责指导监控学生自主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切实做到班级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力争做到班级管理全方位、无死角,提升学生的自律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通过建立和完善三级管理机制,不断丰富自主管理内容,积极拓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觉能力,帮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创新意识。

策略二:还管理主权于学生,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不断成长。

我校推行自主管理德育模式,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人,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不准我做”为“我绝不做”,变“我不行”为“我能行”,还主体于学生,还主权于学生。

多年实践证明,对于自主管理模式,学生是非常主动、非常支持的,他们愿意去组织、去管理。多数班级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聪明才智,实施了以人为本的自主管理模式。所有班级事务,大到同学之间矛盾纠葛,小到一个笤帚的摆放,均由学生自主管理。班级采取了分工包片、责任到人、一月一换的管理办法,班主任只是参与、督导,意在让学生在自己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修养。

策略三:做好多元评价工作,搭建简约、民主、开放的学生评价平台,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提高。

我校在评价中坚持一个目的:就是要赞赏学生进步,促进学生发展。我校坚持三条基本原则:① 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② 全面评价,相对保证评价内容的完整性;③ 赏识成功,多放几把评价的尺子。我校采取一套五星晋级动态评价办法:学生养成了一种良好习惯,便得到一颗星荣誉证书;学生养成了两种良好的习惯,就得到两颗星的荣誉证书,成为“**之星”,以此类推;每月综合每个学生所得星数,得一颗即为一星级学生,得二颗即为二星级学生,以此类推,每月最高为五星级学生;坚持班级每周一总结一交流,学校每月一评比一奖励。通过这种评价办法的实施,使各个班级、所有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修养的意识明显增强,有力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情操的培养。

篇5:“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模式及其实践

一、学校管理的困惑与思考

黄河中心校是通过布局调整,由5所学校合并而成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校的寄宿制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在运作过程中,我们产生了很多困惑:

寄宿制学校的晚自习管理是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为了确保晚自习纪律,学校除派行政领导值班外,还派教师轮流值班,教师成了“监工”,学生成了“学奴”。时间一长,不但同学们不愿被监视,老师们也不堪重负,学校各种经费开支也日益增大,学校财力无力承担。

为了学生管理的规范性,学校强调学生工作的计划性。学校在开学初即事先设计了学生每月的主要活动,甚至包括班会的内容安排。这种上对下的安排,由于内容的陈旧,形式的单调,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以致在组织各项活动中,老师热火朝天、忙得要死,学生却无动于衷。结果是老师怨同学、同学怨老师。学生活动计划虽完成了,但效果却不如意。

这些困惑,引发了我们很多思考。看来,这已不仅仅是学生管理的技巧、方法问题,它说明构建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学生观已成为进才的重要课题。

二、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管理观念

从上述学生管理行为可以看出,目前,学生管理中的最大弊端在于不以学生发展为本,而是以完成计划、便于管理为目的。我们仍然把学生作为被动的客体,仍习惯于对学生发号施令,用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规范去要求学生。这种由上至下的控制式管理的结果使得学生个性心理处于压抑的状态。

我们认为,要改变原有的“教育中无学生”的状况,就必须彻底根除传统线性的师生关系,建立网络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建构学习、建构知识、建构自我。在这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生观指导下,我们提出了由下至上的、低重心的学生自主管理设想。自主管理是建立在视学生为独立个体的基础上,它强调研究学生的需要、兴趣、性向,主张学校适应学生,一切以帮助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把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能动性的追求上。自主管理所改变的个体行为不是主要依赖外部的控制和管理实现,而是依赖于个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这是一种自我设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学生管理模式。

三、学生自主管理的六项举措

目前,我校学生自主管理重在形成学生自主管理的框架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自身资质和孕育“拔尖”人才的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在运作上我们推出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六项重大举措:

1.学生由他管”向“自管转变

学生食堂的管理,学生宿舍卫生,学生的休息等工作都由学生自己来管理

目前的这种结果是“他管”向“自管”的结果,是管理主体转换的结果。

2.三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制度。学校成立了校、年级、班级三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

自主管理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1998年11月举行的家长会上,高年级班会全部由学生参与主持。学生干部轮流走上讲台,向家长们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这是一次由学生参与的全新的家长会组织形式,给家长、给师生均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学生宿舍更是值得一提,这里是学生自主管理重要园地。走进学生宿舍,你会看到寝室构思各具特色,这里既有军营的整肃,又有闺室的典雅。

3.学生值周班制度。目前,在校园里,从早锻到就寝,从课间操到晚自习,从教室到宿舍,从食堂到绿化,到处都有学生参与管理和劳动的身影。

晚自习管理过去一直让学校头疼。本学期,我们通过值周班牵头,通过学生对各班进行管理。学校只派一个值班人员巡视。这种管理再次把学生推上了自主管理的舞台。学生宿舍管理也是值周管理的主阵地。上午值周同学参与寝室卫生检查和劳动;中午,他们协助老师值班; 晚上就寝时,他们又参与就寝纪律检

查。学生管理中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将学生推上了自主教育、自主管理的舞台。教育者通过暂时的“隐退”,而张扬了学生的主体性,与此同时,教师自身也获得了超越与自我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摆脱监护,运用他们自己的智慧,在能动的活动与实践中走向自律,实现自我的自由。

2009.12

调研报告

寄宿制学校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黄河中心校

薛瑞

篇6:“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模式及其实践

————— 浅谈班级工作中的学生自主管理

未来的教育不再是传授书本知识的传统教育,而是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培育学生完整人格和健康人生的教育,这是每位教师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

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风能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使学生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而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则必须依靠良好的管理。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主教育,是实现自主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主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主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真正的管理是自主管理。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建设者,组织者。因此,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班主任的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一、学生的自主管理的含义。

所谓“学生的自主管理”是指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学生自主管理的基本和前提是自主教育,教育学告诉我们:“每个学生进入学校以后,他们的自主意识都很强烈。迫切希望老师把他们当大人看待,他们希望有独立的见解,急于摆脱大人的监护,什么都想自己干。”作为 1 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在这关键的时期,应顺着学生意识发展的规律,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意识的发展,使他们达到自主意识的高层次,倡导和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

二、学生自主管理的意义。

首先,这种管理能创造一种亲切的、自由的、和谐的教育环境,这种环境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育环境过于严肃、紧张或过于松散、零乱,学生的心境与情绪都会受到影响,接受教育的功能就会随之下降。

其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如以前课堂上学生经常违反纪律却屡教不改;卫生情况一团糟却熟视无睹;……诸如此类,举不胜举。但通过我们的学生自主管理活动,让他们自己互相评价,择优奖励。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班级各种活动也更容易展开。

再次,自主管理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增长管理才干创造了许多时间的机会。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孩子,长大以后一定有进取心,不墨守成规,有较强的适应性,从而为祖国多做贡献。

此外,学生的自主管理体现出学生共有的精神风貌。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自主认识、自主组织、自主监督、自主调节、自主评价的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

总之,实施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是时代的要求,是由学校教育性质与学生心理特点所决定的。

三、学生自主管理的实施 第一,我们应让学生民主选举产生班委领导班子。并大胆放权给他们,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与班级的中坚,发挥班委会、少先队的核心力量。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句话得改一改了:“动车跑的疾,全车都用力。”一个好的班集体,班干部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班级的火车头,他们起着“唯余马首是瞻”的作用。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动车组,高速列车之所以时速达500公里以上,是因为每一节车厢都有动力。因此,我们经常组织班队干部进行培训学习,阐明学生自主管理的意义,提出要求,即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又要积极开展工作,大胆管理,制定出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班规。刚开始时班主任一定要协助班队干部,精心指导,实践中在恰当的时候放权给班队干部干。如:对一些量化考核,班队干部有权力对班集体的好人好事给予加分,给予表扬;对一些不良行为要及时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批评指正;树新风,扬正气;培养学生基本的组织领导能力等。

第二,充分激发每个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参与欲望,爱护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自主管理的积极参与者。例如每个同学在做好教室、卫生责任区的值日及保洁之外,我们充分利用卫生监督员,要求他们进行互相监督,互相勉励,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对做得不够好的敢于揭发,敢于批评,让正气压倒邪气。

第三,帮助学生完成一些他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这种难题主 要集中在对一些待进生的引导和转化上。作为生命的个体,后进生更迫切需要被认同,被赏识。因此,善于发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并给予鼓励,使其得到集体的认同。

第四,学生自主管理离不开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班主任要辅导学生自己综合意见,拟成一个完整的班规。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监督制度。班规有关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考核细则,并把班级量化考核情况在学习园地栏公布。学生人人心服口服,个个心情舒畅,从而更加激发他们蓬勃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形成人人追求健康向上的良性发展风气,确保自主管理的顺利运行。

篇7:“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模式及其实践

1.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

尊重学生是营造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的基本前提,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平等地与学生相处,应使学生明白他们虽然在知识经验上与老师有一些差距,但在这个班级中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有权表达自己的见解,都有权参与班级的管理;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同时,尊重学生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是在尊重他们的选择权利,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和爱心,从而自觉融入到班级中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他们才是班级的主人,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自己,而且代表整个班级。

2.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使每个同学都尽可能的学会自我管理,并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才能实现班级的自主化管理。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优秀但缺乏参与班级管理热情的同学,要经常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逐步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对于那些因表现不突出甚至落后的同学班主任就要给他们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并随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增强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信心。

二、构建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的有效措施

1.以学生的意愿为前提,民主选举班干部

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通过采取个人报名、民主投票的方式选举学生满意的班干部。同学间相互比较了解,什么人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他们会考虑得很周到,而且对自己选举出来的班级干部他们也都比较信服,这样就搭建了自主管理的基本框架。

2.明确班干部职责为基础,给学生自主管理的空间

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团结和教育全体学生的核心力量,可以形成正确的舆论,去影响、调动其他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因此给他们自主管理的空间,可以增强他们主动参与、克服困难的意识,提高自主管理的能力。

3.建立互助小组为单位的竞争机制,激发全班学生的积极性

在全班建立互助小组,各项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评比,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通过竞争也促进自身和班级各项工作不断进步。

4.增设管理岗位实行岗位轮换

管理岗位可以给学生很多的锻炼机会,这也是班干部集体意识强,组织能力等各方面比较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增设管理岗位如“值日班长”、“多媒体管理员”等,尽可能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调动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做班级的主人。定期实行岗位轮换,使人人有岗位,人人有责任,其能力也得以有效地提高和发挥。5.建立总结评价机制,完善自我管理

评价是构建自主化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班级管理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通过建立定期地、全员参与地总结评价机制,能使每位同学深切感受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有责任和义务为班级工作尽心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会管理,进而促进自我的不断完善。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评等方式有几结合,但要以肯定学生工作,激励学生发展为原则,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信心和管理班级的热情。

三、构建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的效果反思

通过班级管理实践,构建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在促进班级管理、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1.班级管理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以提升

学生才是班级真正的主人,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在自主管理模式下,全体学生既自我约束,又互相监督,既积极竞争又团结协作,培养了他们的非智力素质,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制力。

2.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班级凝聚力得以增强

构建自主化班级管理模式,有机地把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以及自信心等相结合,这样通过担任多种班级管理角色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服务于集体,学生的责任意识得到强化,并很快转化成对班级的热爱,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3.班级管理的实效性不断得以提高

自主班级管理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自我管理全班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显著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促进了班级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班级各项活动能自主开展。

4.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以发展

在构建自主班级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学生更多地看到同伴和自己的长处,让家长和老师也更多发现他们的发展潜力,形成了推动学生不断进步的积极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自主管理模式下,被动的管理变成主动的管理学生的前进、向上的内驱力在此得到了激发,班级自主管理还为每位学生创造了参与组织管理和实践的机会,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促进自身组织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发展。

篇8:“学生自主管理”的德育模式及其实践

下面是我近年来在具体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实践。

一、定位好班主任的角色和作用

在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过程中, 班主任应该是学生自主管理的引导者, 班级管理的负责人, 而不应该是具体的管理者。因此要充分定位好自己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

班主任在情感上要真正爱学生, 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工作时的参谋, 值得信任的人, 能寻求帮助的人。但同时又不能过分亲近学生, 需要适当地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让学生不对班主任形成依赖心理。总之, 就是与学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同时, 要留出充足的空间, 让学生自己管理班级, 自主调适自己, 这是实现班级自主化管理的前提。

作为班主任, 要努力引导学生发挥各自的主体作用, 使班级成为学生学习的集体, 成为学生个性成长的集体, 成为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集体;要让学生在班级的自我管理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培养得力的班干部, 实施自主管理

实行学生自主管理, 班干部的选举应当充分发挥民主, 由学生自愿竞选产生, 然后再组成班委会团支部。

在新生入学报到后就开始整理学生初中档案, 对于初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我格外予以关注, 他们将是今后班级的骨干。在随后的军训期间, 我会有意识地锻炼这些学生, 在部队里就让他们轮流做一些工作, 例如整理学生材料、组织学习校歌、协助教官整理班级队伍、排练文艺晚会节目等, 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判定其能力。对于有能力有热情的学生, 在开学后可轮流委任为值周班长, 通过处理班级事务, 让同学们对这些同学的能力和素质有更直接的认识。在期中考试之后, 结合本人学习成绩还有近两个月的表现, 几位候选人通过竞选演讲, 由全班差额选举, 最终确立两名得票最多者为班级的“最高领导”, 选举出具有新意的班级领头人, 实现了自主管理的第一步。在确定了班长、团支书后, 班委会团支部的其他成员由二人共同提名, 然后再经全班学生民主表决, 最后, 任命相关职务, 最终组成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这样就使有才能的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能力, 调动其积极性, 积极地开动头脑, 管理好班级事务。

班委会是班级的精英所在, 其主要成员各负其责, 处理班级中日常事务, 虽然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决定考虑欠成熟, 但教师不能武断、包办。要充分发挥班委会组织效应。班委会讨论的结果毕竟是全体委员们智慧的结晶。班主任要在这过程中充分发挥辅与导的作用, 我只以列席者的身份参加班委会的讨论会, 群策群力, 让全体委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 我适当引导或提供帮助, 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让这种委员会会议成为一种制度, 班委成为解决班级中重要问题的智囊团, 有利于培养班干部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班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锻炼, 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一部分同学成为了班级、学校乃至毕业后成为大学所在班系学院的骨干分子、中坚力量。

三、以“法”治班, 以“情”感化

“法”, 即班级管理的制度化, 当然制度化管理实质上应该以尊重学生为本, 它的最大前提就是把每位学生看成是一个具有自身价值的, 与教师同等地位的个体。所以要想使制度化取得好的效果, 本班的“法”可以让全体学生和班主任一起制定, 然后作为班规。

所谓的以“法”治班就是对学生行为习惯进行强化管理, 这样做有以下好处:首先, 制度明确, 奖惩分明, 做到对违纪学生的处理有章可寻, 从而让学生被处理得心服口服。其次, 时间长了可以自然使这种自主性延伸到学生的学习领域,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情”, 即在制度化管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感情教育, 让学生认识其错误并改正。在一个班级尤其是在平行班中很有可能存在几个“特殊”的学生, 他们行为习惯涣散, 不把班级制度看得很重要, 所以, 在对班级进行“法”的管理的同时, “情”也是极其重要的。在纪律面前处理这类学生时要灵活一点, 可以不断在“做人”方面教育他们, 只要他们明白了做人的一些道理, 他们就减少去违反纪律了。其实这类学生是很重感情的, 让他真的感觉到老师同学对他的真诚, 他自然会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在2007开学初学校对班级进行了调整, 新进入班级的有很多所谓的“个别”生。怎样使新的班集体迅速成型, 形成凝聚力, 我和主要班干部商量了方案。对于这些学生, 是不能对他们一味地讲原则的, 要在情感上感化他们, 也要使他们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 不能自我否认。班委会组织召开班会, 介绍新加入集体的同学的优点, 同时委派他们做一些具体的班级工作。班级同学热情地与他们交流、互助, 我也耐心地与之沟通、谈心, 排除他们心理上的焦虑。通过细致的情感教育, 这些同学慢慢地正视了自己, 坚定了信心, 行为习惯上的小毛病也逐渐在改正。勇圣三同学因为看世界杯比赛而耽误了学习, 在经过班级同学和我的情感感化后, 思想上真的有所触动, 他在周记中写道:

“86年的马拉多那、90年的金童罗西、94年的巴乔、98年的欧文, 直至当代的鲁尼, 不断有新的名字替换掉旧人, 新的面庞在更替之间, 我们这些看客只顾了别人的精彩、世界杯的精彩却白白逝去了自己的青春。当若干年后, 谁又会是新的英雄呢?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 在精彩纷呈的人生大舞台上, 这些响亮的名字中会不会有你一个。你会不会也铸就自己的辉煌, 或只做个看客……世界杯每届都很精彩, 而决定我一生是否精彩的高中生活却只有三年, 我的人生会否因为本届世界杯的精彩而变得不再精彩, 全在于我的行动……”

四、把竞争机制引入到班级管理中

一个好的班集体, 应当有一股“气”, 即团结进取的班风和勤奋钻研的学风。当这股“气”充满这个集体的时候, 这个集体将所向披靡。那么, 怎样才能培养这股“气”呢?做法是:把竞争机制引入到班级管理中。

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参与竞争, 可以使学生在竞争中既培养了竞争意识, 又提高了竞争能力, 同时养成了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向上、坚韧顽强的品格。我每个学期对全体班级干部同学进行两次述职考评, 对测评情况当场公开, 使每个参与管理的学生有一种危机感, 让他们觉得干不好工作得不到同学的认可是很“没面子”的, 使他们知难而上, 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同时, 对全班同学进行个人和小组量化考评, 开展学习、纪律、卫生等项目的竞赛活动, 考评的结果作为期末各项评优工作的基本依据。这样激发学生高涨的积极性, 把学生的精力吸引到班级学习、思想的竞争中。小组和班级的荣誉把每个学生紧紧地联系起来, 没有学生处于完全“被管理”的状态, 没有学生游离于集体之外, 漠视集体荣誉。

五、开展班团活动, 搭建自主管理平台

班团活动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载体, 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陶冶学生的情操, 增进学生的集体责任心和荣誉感, 同时也是学生进行班级自主管理的一个有效平台。

班级固定的班团活动有:评选每月之星。根据同学们的表现, 在每月结束时由班委会团支部评选出当月在某方面表现特别突出的同学, 奖项不固定, 可评选最佳奉献之星、最佳学习进步星、最优综合素质之星等等, 予以一定奖励。虽然只是班级的一种“民间”荣誉, 但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来自最熟悉的集体的一种鼓励、一种肯定。班级论坛。由学习委员组织, 每月大约两次, 由学生做专题演讲报告, 内容广泛, 涉及时事、政治、文学、历史、国内外大学介绍、课内知识拓展等等, 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扩大视野, 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作用。

六、在实施自主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班主任应及时给予班干部正确的指导, 经常给予鼓励

学生毕竟是学生, 他们在经验、阅历和工作方法等方面总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 他们需要经常得到班主任的指导和支持。班主任应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 点拨工作方法, 解决疑难问题, 及时传达学校布置的工作任务, 从总体上把握班级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并且经常给予鼓励, 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 振奋他们的精神, 树立坚定的信念, 不断强化为集体服务的集体主义观念。

(二) 注意创设健康的舆论阵地

寻找最恰当的方法和时机, 解决集体中各种大小事件, 协调好同学之间关系, 维护好班级集体的团结和统一, 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 形成良好的班风。及时、公正、客观地对班级内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做出评价,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班集体提倡的, 什么是班集体反对的, 从而创设出班级健康的舆论阵地。

(三) 不要“患得患失”, 眼光应放长远一点

在学生自主管理时, 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班主任不要因为出现了问题就马上横加指责, 对学生干部指手画脚。只要学生干部能够做的事, 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去做, 班主任予以适当的指导和提醒就够了, 要让他们在工作中去学习, 在学习中去工作。只有这样, 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只有学生干部的能力提高了, 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才能取得更佳的效果。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 学校的一切工作, 都要在班级中具体贯彻落实, 教育的最终育人目标, 也要在班级中具体实现。班级管理是个系统工程, 而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实现班级管理由班主任家长式的管理向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我管理的转变, 对于实现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现在全国各省区已陆续开始了新的课程改革, 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能力提高, 在新课改环境下的班级管理也将面临新的改变, 而学生自主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班级管理模式。本文结合作者近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 从班主任的作用、学生自主管理的具体实施、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上一篇:创意台灯的创意说明下一篇:一年级加入少先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