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和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2022-12-16

1 大学生自主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

大学生自主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群体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的组织引导下, 依靠老师的指导帮助, 自主开展的一种科技学术活动。“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 大力提高民族的创新素质成了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培养创新性人才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大学生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掌握者、运用者和创造者, 提高大学生的科技素质, 造就跨世纪的优秀科技人才, 成为高校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大学生自主科技创新活动具体表现在参与学校科研课题研究、科技开发, 参与新产品开发、创业设计等;参加各类顶尖的科技创新竞赛, 如数学建模赛、省电脑软件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1]。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关科学研究、发现及创造发明是一个需要充分发挥创新精神的过程, 也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学生在开展自主科技创新活动时, 往往涉及的不只是某一门学科的知识, 这就促使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 还要为了完成课题而学习相关专业的有关知识, 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由单一向全面转变, 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同时, 通过参加学术科技创新活动, 可以使学生从中学到很多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创新思维和发明能力、动手能力等等,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学生工作中, 我们认识到,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特别是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 巩固和深化专业知识需要实践。反过来, 通过实践检验理论, 能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社会发展需要动手能力强且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知识的日新月异, 迫切需要我们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 许多用人单位对在校参加过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 且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非常感兴趣, 特别是对哪些在科技比赛中得过奖的学生更是情有独钟。

2 大学生自主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

2.1 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

就高校目前的实际情况看, 大学生的主要精力是课程知识的学习。大学四年中, 一年级以基础课程学习为主, 学生有热情, 但对科研不知从何下手;二年级忙于英语和计算机考级还有大量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三年级部分学生开始准备考研究生;四年级又面临就业, 忙于找工作。由于教学计划中课程总学时较多, 学生的课外时间甚少, 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在制度上难有充分的保证, 学生无法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2.2 学术氛围不浓, 缺乏吸引力

良好的学习、信息环境, 浓厚的学术氛围, 不仅为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的发挥。从各高校举办的不同形式的大学生“学术讲座”来看, 参加的学生人数相对不多, 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学院或各系 (院) 的硬性要求或因其他原因而去参加的。听报告过程中常常有人“开小差”, 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3 教师参与指导的少

虽然科技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但是这项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就目前情况来看, 大多数高校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教师对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指导停留在自发阶段, 有的老师明确表示指导学生课外活动费时费力, 而学校却没有在工作量、奖励等方面给予保障, 再加上“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以参加竞赛为多, 毕竟能达到预期目标获奖的只是少数。因而, 有些原有较高热情的师生也出现了“冷却”现象。

2.4 缺少可持续发展式投入

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才、物投入问题, 在高校主要表现为忽视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队伍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学生科技立项经费来源不能保证。大部分系 (院) 都没有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阵地, 专门用于学生开展课外科技研究活动的设施设备数量极其有限, 有的高校甚至是空白, 这些问题的存在,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层次与质量同步提高。

3 大学生自主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3.1 科技创新社团的建设

科技创新社团是由学生自发组成的群体, 制度的制定也是集中了广大学生的意见, 因此它的管理是民主的[2]。其次, 在社团内部, 学术问题上提倡百家争鸣, 只要不违反法规和校纪校规, 允许各种论点的存在, 因此它的文化氛围是自由的。同时因为社团是一个群众性组织, 少了许多官气和霸气, 拥有的只是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平等意识, 这样就极大地发展了成员的个性, 充分地挖掘了成员的积极性, 使创新意识不是以潜意识的方式存在, 而是以一种社会意识存在。

由于目前教学体制和教学资源所限, 学校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组织更多的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同学自发组织的学术性社团正填补了这一空白, 成为大学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形载体。

3.2 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要有效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和质量, 必须发挥指导教师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定指导教师工作职责, 落实指导工作量, 成立导师团, 开展评奖评优等途径鼓励教师参与科技宣传、科技讲座、科研指导等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通过导师会, 在指导教师中大力开展“教书育人”思想教育工作, 加深其对高校培养“双创” (创新与创业型人才) 的重要性认识。

3.3 创新课题立项制度建设

学生自主科技创新课题要根据科学性原则 (课题的内容、研究开发的计划及采用的手段和方法都应是科学的) 、实用性原则 (课题的内容和可以预见的) 、适应性原则 (课题要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学校环境条件以及学生业余时间精力相适应) 这三个原则来确立。在选择科研课题的时候, 不应选择太“高尖”的题目, 而应该以其目前所掌握的理论和专业知识为基础, 以锻炼动手能力和学习科研方法为出发点。同时, 其所选择的课题应在国内或省内尚无很多研究, 以便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创新空间。

大学生自主创新科研课题要形成项目申报→评估→立项→分层次、分阶段资助→中期检查→资助配套→评审→公开答辩→评奖以及后期的学术报告会、表彰奖励的完整程序, 使学生科研活动逐步规范化, 促进自主科技创新活动的良性发展。

3.4 创新成果评定制度建设

鼓励和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并不是让学生取得多么伟大的科研成果, 而是希望大学生通过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初步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结果固然重要, 但是更重要的是过程的培养[4]。有的学生在活动中好大喜功、弄虚作假, 为了在大赛中获得好成绩, 把他人的成果据为己有, 这是不可取的。因此, 学校要强调对科研过程的培训, 引导青年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端正态度、戒骄戒躁, 为其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自主创新科研活动成果应以“小”、“巧”为主, 偏重于实用性。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只是大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大学生更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这就决定了大学生不可能把全身心的精力全部用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去, 而往往根据平时的灵感和经验,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小范围、小规模的科技创新, 成果多是一些小发明、小制作和小论文。此外,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受到资金、设备和知识经验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他们只能把科技创新限定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深奥的理论探索和复杂的大规模的科技创新都超出了大学生的能力范围。所以对于成果的评定还要看重学生参与过程中付出的努力, 不能仅以成败论英雄。

4 大学生自主科技创新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实践

4.1 激励机制的保障

激励机制就是为大学生和指导老师设置一个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 使得师生的劳动成果得到认可, 解除其后顾之忧。因此, 要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化、规范化发展, 就必须从学生和指导教师两个层面着手, 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为激励学生投入到自主科技创新活动中去, 可以制定《课外学分认定办法》或《大学生学习成果确认办法》, 将科技创新活动成绩与综合素质测评挂钩, 纳入优秀生的推荐与评定, 还可以附带一定数额的奖金。学生完成的自主创新科研课题中有阶段性成果和创新突破成果的, 经学院和导师同意, 按毕业论文 (设计) 要求进行修改, 完善后可作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 (设计) 向相关答辩委员会提交答辩, 按毕业论文 (设计) 成绩计入成绩档案, 成绩优秀的作品可以推荐为学校优秀毕业论文 (设计) 。此外, 学校还可以通过学校电台、广播台、校刊校报等渠道, 宣传这些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先进事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要特别注意用身边的例子来感染学生, 用他们的精神风貌和实际行动去引领和辐射其他学生, 调动广大学生“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从制度上为科技创新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为鼓励教师参与活动, 可以制定《科研工作量化管理办法》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意见》等规章制度, 将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工作量计算, 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 如在大学生创意比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数学建模赛、机械设计竞赛、电子电脑竞赛中获奖, 对于指导教师, 则在晋升职称、评奖等多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可以作为毕业论文的创新课题, 按毕业论文 (设计) 指导教师计算课题导师的工作量, 同时向导师划拨毕业论文 (设计) 材料费、打印费。这样也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创新教育的热情,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才能更深入地开展下去, 时代赋予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有了良好的激励机制就能激发广大学生对自主科技创新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创造力的源泉, 创新的动力。杨振宁教授曾指出:“一个人要出成果, 因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 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 ‘苦’就不苦, 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 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凡是杰出的人才对待自己的工作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 表现迫切的创新意识。学校还要组织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 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其中, 名家、大师的报告和学生自己的报告的作用尤为明显。名家、大师的科普性、前沿性报告, 可以让学生更多更好地了解科技的前沿知识与发展动态,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学生自己的学术报告有助于学生间的学术交流, 让学生平等地看待别人的长处, 学习别人的方法, 从而激发出“人能, 我也能”的创新欲望。

4.2 科研设备和场地保障

设备和场地的投入是大学生进行自主科技创新的物质载体, 它包括四方面的投入:第一, 开放一些实验室和实验基地, 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提供实验场所。第二, 提供配套的仪器和设备, 使科技创新活动能借助这些物质进行。在仪器设备的借予和返还上, 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措施, 实行使用责任制, 保证能安全、完好无损的使用。第三, 建立一些科技活动区和创新基地, 包括报告厅、展厅和培训基地、交流基地等, 使大学生能获得自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知识、信息、技能和示范经验, 并形成相互交流的机制。第四, 网络支持。信息时代的科技创新不是关起门来进行苦思冥想的科研活动, 而应该广泛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 为自己的科技创新活动助一臂之力。因此学校要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计算机资源和因特网服务, 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到本科研领域内最前沿的知识, 寻求相关专家的指导帮助, 解决科技创新活动中遇到的难题, 最重要的是了解到自己的科技创新活动是否是在重复他人的劳动。

现在学生自主科技创新活动存在指导教师和学生配对难的问题, 愿意成为指导教师的老师难找到对课题感兴趣的学生, 有能力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也难找到愿意带的指导教师, 有时采取硬性指派, 拉郎配的方法, 对当事双方都不合适。有了网络支持, 学校将愿意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教师姓名和科研方向以及对参与学生的基本要求在网上公布, 供有兴趣的学生选择。当然, 学生也可以将自己想到的课题和新的创意放在网上, 提请有能力的教师指导。学校提供一个让师生相互交流的平台, 进行有目标的双向选择, 这样能为提高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提供保障。

4.3 创新基金的保障

大学生自主科技创新活动需要人力财力的支持和保障, 其中资金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建立形式多样的专项活动基金, 既为大学生参加自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 又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和开拓意识科技活动。基金的设立在于资助大学生科研课题所需经费开支、对参加有关学术科技竞赛活动, 参加课题的研究者、指导教师和有关组织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等。随着学校规模不断扩大, 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学生显著增加, 科技经费问题往往是许多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为此, 应多渠道拓宽资金来源, 加强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广泛联系, 将科技创新方案或成果推向社会和市场, 尽可能争取社会和企业的赞助与合作, 从多渠道获取活动资金, 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 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换成现实生产力, 也能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战机会, 增强社会竞争力。

由于我校大学生自主科技创新体系的逐步建设完善以及良好的保障机制运行, 今年我校有14个项目获江苏省高等学校2008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资助。我校学生近年来也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奖项, 2008年我校学生作品获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 2007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近3年, 仅作者所在的凹土应用研究课题小组就指导学生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摘要:阐述了大学生自主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 指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渠道, 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就大学生自主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进行介绍, 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此提出了大学生自主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要点, 并对其长效保障机制的运行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保障,实践

参考文献

[1] 蔡苇, 余波, 兰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07 (6) :165~166.

[2] 王锦化, 王晨.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指导教师的考核[J].实验室科学, 2006 (4) :138~140.

[3] 韦原莲, 杨振德, 廖秋玲.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团队精神的培养[J].广西大学学报, 2006, 31 (6) :85~88.

[4] 陈刚.科技创新活动与理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4, 17 (3) :396~398.

上一篇:“动力学原则”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运用下一篇:就业指导教学创新措施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