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结构中的基础医学论文

2022-04-25

摘要: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基础医学技术的飞跃,研究其中的临床教育问题,对于提升基础医学的整体教学效果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本文概述了相关内容,分析了加强基础医学教师临床教育的必要性,研究了基础医学教师临床教育的措施与途径,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师资结构中的基础医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师资结构中的基础医学论文 篇1:

基础医学概论整合课程体系提高非医学类专业教学效益的探索

摘要:随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日渐兴起,课程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现存的医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与临床实际严重脱节,因此整合基础医学课程日显重要。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概论教研组探索基础医学概论整合课程体系在非医学类专业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基础医学概论;整合课程;非医学类专业;教学效益

世界卫生组织将医学课程模式分为“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整合课程”和“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3种。医学整合课程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一些医科院校的医学课程体系中成为教学的基本模式。在中国医学教育长期以来则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这类模式容易出现基础与临床的脱节,既不适应当今医学模式的变化,又不符合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为接轨国际医学教育的发展模式和医学科学自身的快速发展,医学整合课程已成为我国医科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重点推荐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模式成为整合课程模式的典型代表,它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记忆,而且能实现基础与临床的结合,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

为顺应医学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日趋发展,昆明医科大学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于2012年成立了基础医学概论教研组,进行了整合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以系统为单位、从大体到微观、由结构到功能、自正常到异常”,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体系,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寄生虫学等课程的知识整合为《基础医学概论》[2],并在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和卫生检验等4个非医学类专业进行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改革与实践。经过长达5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将基础医学囊括的12门课程从组合课程过渡到了整合课程的模式。

1 基础医学概论整合课程提高师资素质

传统的医学课程模式是分科教学,教师掌握本门学科的系统知识就可以承担教学任务,而整合课程教学内容的跨学科性,授课对象专业背景的特殊性,任课教师跨多部门的兼职性,都使其教学过程难度加大。教师必须打破原有学科的立场,注重多学科知识的选择和重组,还要有综合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我们组建直属基础医学院的包括12门基础医学课程的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基础医学概论教研组”,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开展教学活动。自2012年基础医学概论整合课程实施以来,教研组采用定期集体备课、不定期专题培训讲座、校内外学习交流、督导听课评教、同行听课评价、学生听课评教、网络教学调查等多元化方式,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跨学科专业知识,目前,已经培养了一批掌握多学科知识结构、具有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优秀师资队伍。教研组任课教师的授课均按照“以系统为单位”、“从大体到微观”、“由结构到功能”、“自正常到异常”的整合课程推进,真正体现了以“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授课方式,不仅实现了“学”的整合,也实现了 “教”的整合,大大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

2 基础医学概论整合课程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各医科院校陆续开设了社保、公管、法学等非医学专业,这些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临床医务工作者,但今后的岗位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医学知识背景,对于基础相对薄弱,且文理兼收班级的文科生缺乏生物知识背景,因此更要求任课教师因材施教。传统的“满堂灌”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是以机械式的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不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整合后的基础医学课程优化了教学内容,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学生重构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学素质和学习效果。

2.1 问卷调查情况

基础医学概论整合课程实施一轮后,选取康复、法学、社保、卫检班共340人(全体授课对象)参加问卷调查,实际参加调查人数287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的学生对整合课程有兴趣,其中27%的学生表示非常感兴趣;96%的学生认为整合课程对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有帮助或非常有帮助;85%的学生认为授课教师整体水平较好。

2.2 考试成绩分布和统计

选取法学专业这一文理兼收、连年招生的学生,具有更好的代表性和对照性,比较整合前分段分学科授课和“以器官为中心”的全整合授课考试成绩,分为:<60分、60-69分、70-79分、80-89分、90分以上共5个分数段进行频数统计分析(见表格)。结果显示:整合前不及格人数占15.4%,而整合后不及格人数仅占6.1%;整合前优良率仅为15.4%,而整合后优良率达到34.7%。两班平均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全整合的授课形式学生考试成绩大幅提高,两班平均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最新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强调学科整合应包括横向整合 [3]。1952年美国西储大学医学院提出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淡化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提高了基础医学的综合性,实现了形态与机能、微观与宏观、生理与病理、治疗与预防保健等多种整合。这种整合课程的内容设置符合认知和逻辑思维规律,教学内容的优化重组既避免不必要的赘述,节省了课时,又减轻了学生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4,5]。

自2012年在昆明医科大学组建基础医学概论教研组至今,在非医学类专业探索“以系统为单位”的全整合课程学习模式,其从大体到微观的内容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清记忆知识的脉络;由结构到功能的内容整合,可以帮助学生灵活地理解形态和功能的关联;自正常到异常的内容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动态地认识生理状态到病理状态的变迁;从疾病到药物的内容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初步地了解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特点。从问卷调查的主观结果和考试成绩的客观结果均表明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在基础医学概论整合课程的学习中,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提高。

總之,基础医学概论整合课程符合新的医学教育模式要求,是教学改革的一次新的尝试,这种整合式课程模式将各学科进行了有机融合,淡化了学科意识,注重横向、纵向联系,强调医学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了基础与临床的联系,有效提高了我校非医学类专业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利于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付四清,晏汉姣,王小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概论整合课程研究.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27-30.

[2]赵敏,范浩,张颖,解丽琼,孟步亮,阮永华.基础医学多课程整合的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新教育时代,2017.220-221.

[3]林麒.以质量为核心全面启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系统工程[J].高等理科教育, 2002,4:83-96.

[4]范文艳,许娜,赵永新,等.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3):72-73.

[5]林友胜.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在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应用体会.内蒙古中医药, 2010,(23):109-110.

基金项目:南省教育厅重点特色项目(2015Z086);云南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云高计教201601);昆明医科大学教研教改重点特色项目(2016-JY-Z-01,2017-JY-Z-03);昆明医科大学本科(《基础医学概论》微课程示范建设项目(J1301306607);昆明医科大学青年教师培养特殊支持计划项目(J1301306612)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赵敏(1982-),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和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共同第一作者张璐(1983-),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和细胞生物学。

通讯作者:徐世莲,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和生理学。

作者:赵敏  张璐  冯翠屛  范浩  徐世莲

师资结构中的基础医学论文 篇2:

对教学改革形势下开展基础医学教师临床教育的思考

摘要: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基础医学技术的飞跃,研究其中的临床教育问题,对于提升基础医学的整体教学效果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本文概述了相关内容,分析了加强基础医学教师临床教育的必要性,研究了基础医学教师临床教育的措施与途径,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教学改革;基础医学;教师;临床教育

1、前言

随着教学改革条件的不断变化,对基础医学教师临床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其相关课题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以期用以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与实践。基于此,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2、概述

当今社会和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使医学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使之适应卫生改革发展的需要,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健康的需求,是社会对医学教育的要求。因此,我国医学教育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教学指导思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教学改革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医学教师成为专职教师后不再从事临床医疗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科的发展,临床知识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缺乏、老化的现象。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开展基础医学教师临床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3、加强基础医学教师临床教育的必要性

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必然影响着医学思想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疾病谱、人口结构、心理状况和健康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了医学模式和医学思想的不断变化。如从生物医学发展为环境医学、社会医学,从个体医学发展为群体医学,使医学思想从以单个患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各种群体为中心,从以医院为基础转变为以社区为基础,从以疾病治疗与身心健康为目标转变为以身心健康与社会、环境相和谐为目标;从临床医学发展为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使医学思想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从以诊断治疗为重点转变为以预防保健为重点。另外,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医学研究水平和疾病防治水平,学科的分化越来越细,学科的交叉日益增多,新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不断出现。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新的诊疗技术层出不穷,许多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在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社会、科技和医学本身的高速发展、知识的分化与综合,进一步丰富了医学科学的内涵,也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医学教师必须根据现实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使教学更贴近于社会和临床。

4、基础医学教师临床教育的措施与途径

4.1教师反思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基于问题式学习是经过广泛论证和认可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备受关注。围绕临床病例展开的教学以一个实际的临床问题为起点,由此引出一系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巧方面的问题,以其真实性、实用性和生动性的教学过程,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基础医学的兴趣和热情,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基础课教师要有丰富的临床知识。首先,教学采用的病案主要来源于临床和文献资料,选择病案要科学合理。其次,教师在分析、点评学生的发言和论文时,要对所涉及的临床问题有充分的认识,要取得理论与临床观点的统一。然而,基础医学教师普遍存在对临床知识及其进展不够熟悉的状况。基础课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临床知识的重要性,自觉地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强临床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工作中,基础医学教师要复习相关的临床课程教材,参考有关的近期临床专科杂志,阅读有关的临床应用综述文献。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查找、学习有关的临床信息。

4.2校本部培训

基础医学教师参加临床见习或实践是加强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最有效途径。基础医学教师不参与临床实践,不接触病人和临床医疗人员,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最新的临床工作方法和特点,就不可能得到准确的临床资料。学校在改善学生教育环境的同时,也应积极改善教师的教育环境。高等医学院校一般都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学校应充分利用这种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校基础课教师与临床医生的联系,如组织活动时打破基础与临床的局限、增开学校与附属医院之间校车班次等。对于基础课教师参加临床见习或实践的重要性,学校有关部门及附属医院应有充分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基础课教师到临床见习或实践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做好协调工作。另一方面,学校应采取激励政策,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开展多种组织形式,鼓励基础课教师下临床。例如,针对目前社区医院普遍存在医疗水平较为落后的情况,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定期参加社区医院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如查房、病例讨论与疑难病会诊等,不仅有助于基础课教师临床知识水平的提高,还能发挥基础课教師基础知识扎实的优势,为临床实践服务。

4.3学术交流

基础课教师要积极参加有关临床的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短时间内很难阅读大量的书籍和文献。参加各种有关临床的学术讲座或学术会议也是一种节约时间、扩大交流、了解临床发展动态的继续教育好形式。学校可针对基础医学教师感兴趣或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聘请临床某个领域的专家或做出一定成绩的临床医生,经常在学校组织一些如病例报告、科研报告、学术讲座等类型的学术活动。鼓励基础医学教师参加国内外临床学术会议,了解临床领域的最新进展。

结束语:

通过对教学改革形势下基础医学教师临床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工作理想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对其多项影响因素与关键环节的充分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既有优势资源与条件,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马秀珍,吴忠道,王斌.基础医学教育中青年教师师资培训的几点体会[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16(21):88-89.

[2]杜朝东,王沁,付延功.医学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方法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3(2):46-47.

[3]樊小杰.系统构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力的新机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8):758-762.

作者:鲁明 袁欢欢

师资结构中的基础医学论文 篇3:

加强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拓宽育人路径

[摘 要] 时至今日,在党和人民的协同努力下,逐步开启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对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作为人才培育主阵地,是发展学生的重要力量,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而“课程思政”则提供了有效路径,相关课题研究备受热议。基于对课程思政的概述,着重就其在基础医学教育的强化作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育路径

[基金项目] 2019年徐州医科大学党建课题(SZDJ201913)

[作者简介] 杨 乐(1976—),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党政办主任,助理研究员,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人才培养、师      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研究。

一、引言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思政”格局日渐形成,各阶段教育对课程思政的认知达到了新的高度。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医学专业院校要想培育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应当深入对课程思政教育的思考与探索,在不断的实践中累计经验,对推进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事业发展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程思政概述

思想政治教育乃党之大计。“课程思政”的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核心目标,是完善“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展开路径[1]。信息化生态下,社会多元价值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传统过度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局限性愈加突出,课程思政提出了新的解决路径。综合来讲,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大思政”教育观,既不是具体的思政课程,亦绝非简单的几门思政课新增或叠加,而是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及综合素养课中的德育元素,有机地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从而打造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新生态,实现了“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如此,进一步拓宽了高校育人路径,对打破思想政治理论课“孤岛化”现象作用显著,是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宏观时代背景下,医学专业院校应当紧跟潮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加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起到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关键、教材是基础、方法是手段、制度是保障,从而最大限度地释放“课程思政”育人功能价值。

三、加强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育的路径

如上所述,“课程思政”在基础医学教育中的植入,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非凡的价值意义,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关键一环。作者基于上述认识,结合实际情况,从不同视角切入,提出了以下几种加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的路径。

(一)健全环境保障

课程思政力争打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立体化工作新生态,同时关联到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校内外专家的协同参与,其本身不单单作为校内事务,同步强调各级党政部门的支持,最大限度地整合所有可利用资源,从而突出其应有的效果[2]。为此,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对“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充实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保障高校及相关教育工作者无后顾之后,强化他们的能动意识,促进系列工作有序展开。同时,校内党政领导要深入一线调研,亲自授课、听课,扩大课程思政教育建设成果,逐步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形成《纲要》,领导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如此,全国通力、全校同心,逐步建立常态化的“课程思政”领导机制、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力量参与热情,厚植其生根发芽的“土壤”,实现其应有价值最大化。在此过程中,高校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导向,细化岗位职责,确保各项政策落地。另外,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审慎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动态实践过程,从不同视角切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问题,针对性地组织下一阶段的工作优化。

(二)夯实师资支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师是关键,并对其知识结构、能力素质、思维模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扎实师资支持,提升他们的智力水平,对促进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展开至关重要。医学院校应高度重视师资战略地位,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结合自身办学特点,明确对各岗位教师的要求,并细化为可量化的考核标准,加强对其日常工作行为的分析,善于发现和总结其中存在不足,继而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教研活动。在此过程中,可邀请学术专家、行业教授等广泛参与,深度解析“课程思政”的内涵及价值,增强教师能动意识,不断充实他们的学识涵养,共享有效工作经验,促进其综合素质素养水平提升。同时,在充分尊重学术自由的基础上,激励教师创新创造,引导他们解放思想,深入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研,从而为有效践行奠定扎实的智力保障。另外,对于教师个体而言,作为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育的能动主体,亦需持续加强自主学习,紧紧把握每次来之不易的教研机会,善于通过网络了解学术前沿成果。

(三)完善课程开发

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重构基础医学课程,从中抽离各类德育元素,是课程思政教育的基础。综合来讲,基础医学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大致可分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爱国主义思想和勇于探索的坚强意志,这也是定义新时代人才的关键要素。为此,要深入对基础医学相关教材的分析,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学识特点,携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挖掘其中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因素,形成课程思政校本化教材,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链接,突出思想政治理论的实用价值,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活性。同时,筹建医学案例库,集整一些富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病案资源,以符合学生认知成长规律的方式,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良好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建立其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基础医学的整个发展历程中,意蕴着科学的内涵,基于诸多先驱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是人类智慧创造的结果,富含着庞大的德育資源,对其挖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且强调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实现。因此,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是关键,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对此,亦可加强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合作,共享优质资源,减轻教师相关工作负担,携手推进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育发展。

(四)创新组织方法

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为中心,学生更多处于被动地位,其彼此间的交互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体验,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思维发展。加强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育,应合理扬弃传统教育理念,突破固有的教育范式,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导向,重视学生在整个教学课堂中的有效参与,加强师生之间的平等交互,继而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如此,通过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实践,让学生深刻体悟人人平等的概念内涵,面对疾病患者生命优先,并不被身份、等级而左右,从而塑造其良好的人文精神。同时,还有助于提升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提高其高尚的道德素养[3]。例如,教师可充分利用上述建立的案例库,结合基础医学教学需求,选择经典的启示性案例,根据学生既有水平,提出一些富有探究性趣味的话题,组织学生协作讨论,得出有效解决方案,潜移默化中锻炼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增强其积极情绪情感体验。在此过程中,注重尊重学生主观个性差异,体现教师浓厚的人本关怀,深入学生小组活动中,及时切入沟通引导,势必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需注重第二课堂建设,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培育学生勇于探索与创新的精神,锤炼其永不气馁的品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基础医学课程思政教育势在必行,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需求和选择,作为一项相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在实际践行中,应进一步完善配套保障环境,依托高素质师资队伍支持,优化课程开发,通过科学的组织方法引导,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海英,袁红艳,杨巍,等.在临床专业学生中开展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索[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0,36(1):103-107.

[2]曾晓进.“课程思政”融入医学史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41-242.

[3]罗萍,马菲菲.“互联网+”背景下医学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路径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42-44.

作者:杨乐

上一篇:国外播种机械技术创新论文下一篇:青年医师思想道德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