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之民族舞蹈教学论文

2022-04-22

【摘要】民族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媒体的支持,新媒体时代,更要积极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拓展传播形式与渠道,全方位、多维度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播,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地域文化之民族舞蹈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域文化之民族舞蹈教学论文 篇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自信的培育研究

摘 要: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地区农牧民市民化的精神支柱和思想保障。本文在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阐释了农牧民文化自信的根基,探究培育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了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自信的培育困境,同时,对培育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析,以此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战略进程。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自信

“现代的历史是乡村的城镇化。”[1]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就是城镇化,也是物质文明的重要依托,而民族文化则是贯穿于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当中的灵魂,进而文化自信就是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的精神支柱和思想保障。因此培育农牧民的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重要因素,一定要确立合理科学的文化方位,传承、弘扬和创新民族地区文化价值观,发掘、整合、提炼民族地区文化资源,构筑民族地区文化安全防火墙[2]。

一、城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自信的根基

所谓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提出要“大力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4]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历史趋势。同时,农牧民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核心的作用,特别是广大农牧民若能树立起普遍的文化自信,就能为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

(一)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自信的根基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文化方面都有其自己的文化之根,文化自信的培育是基于传承和发展传统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的。以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为例,民族众多、地域广阔,長期以来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西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具有区域性,多样性和生态性。在历史上,西部地区的融合发展,不管是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文化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也逐步地形成了西部地区多民族的局面。当前在我国广袤的西部地区生活着将近50个民族,不管是在语言、建筑、服饰、自然崇拜、歌谣、舞蹈方面,还是在宗教信仰、礼仪习俗、手工艺以及生活理念和生产方式等方面独具自己的民族特色文化。由此可见,民族地区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培育和增强农牧民文化自信的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

(二)新型城镇化与农牧民文化自信的联系

新型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以协调,相辅相成的方式发展,实际上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各个方面。其中文化方面在城镇化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其他四个方面相互作用、缺一不可。一方面,只有当农牧民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时,他们才能在自身市民化的过程中发挥出强大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在城镇化的背景下,文化自信也增加了新的内涵。农牧民的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前提。通过培育农牧民的文化自信来提升民族地区的文明水平,从而为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只有农牧民建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才会产生改变自身现状的积极性。因此,农牧民的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前提。同时,新型城镇化战略对其主体提出了新的文化培养需求,即要对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战略有高度的信心,广泛承认和接受国家文化和政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坚定信心。此外,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自信,要求人们重视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自信。

二、城镇化背景下培育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习近平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5]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培育和增强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自信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培育和增强农牧民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地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重要引擎和精神动力;是增强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培育农牧民的文化自信也有着诸多的意义和重要性。

(一)培育农牧民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各个区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特别是我国的民族地区,地域广阔,大多处于偏远的山区、牧区和边境地区,因自然条件和交通等限制,与外界交流少,相对封闭。同时,由于民族地区的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在与外界交流融合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摩擦。因此可见,虽然民族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方面发展很不平衡,但尤其以文化方面更甚。整体来说,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教育程度低,科学文化素质亟需提高,严重缺乏文化自信。只有民族地区广大农牧民认同自己本土民族文化,并产生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激发农牧民建设美丽家乡的热情,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提供精神动力;才能够拥护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文化自信蕴含的内在动力转化为物质力量,从而有利于实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实现城镇化的发展需要。

(二)培育农牧民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培养“四有公民”,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涵在于提升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公民。同时,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内在动力。相应的农牧民就是民族地区重要培育的文化建设主体。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通过培育农牧民的文化自信,以提高农牧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视域下培育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涵所在[6]。

(三)培育农牧民文化自信,有助于增强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最先提出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软实力依靠一种不同寻常的手段(既非武力,也非金钱)促成合作,它依靠的是共同价值观所产生的吸引力,以及实现这个价值所需要的正义感和责任感。”[7]文化作为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实力,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实力。如果文化软实力不强,一个国家或民族就不可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可能会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淹没,不打自败。虽然文化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但它潜力巨大。尽管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并不具备强大的实力。究其根由,是因为农牧民的文化素质和能力偏低,缺乏一定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从而无法将本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软实力。因此,必须通过提高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强化其对本民族文化资源和价值的认知和创新,才可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实现民族地区农牧民城镇化战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城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自信的培育困境

新时代新城镇战略大背景下,培育和提升农牧民文化自信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具有非凡的意义,但是目前却存在着诸多障碍。

(一)农牧民对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主流文化的认知认同度低

时代的变迁和工业信息化的发展不断侵蚀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民族地区农牧民也憧憬着走出去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在对衣食住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等方面的需求层次进一步提升,从而滋生了农牧民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质疑和摒弃,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度越来越低。同时,民族地区大多处于“边、远、山”相对偏的地区,这里的广大居民大多受教育程度低,不关心政治,即使进入城里生活,也很难认同和接纳主流文化。在这种走出去与闯进来的双重作用下,民族地区的农牧民容易出现对本民族文化和国家主流文化认知认同度低的现状。

(二)城镇化发展的“兴”与农牧区社會的“衰”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了60%。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不仅加快了城市化和国家现代化的步伐,实现了民族地区农牧民层次的向上流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而且加速了农牧区社会的逐渐衰落。这种“兴”与“衰”在文化上的体现是城市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则代表着先进和时尚被追捧,而民族文化中优良的生活原则、人伦道德和人格品质,还有一些传统节日、生产技艺和乡风民俗被标上了愚昧落后的标签。这就无形中造成了现实的文化差异和冲突,给本就脆弱的农牧区本土文化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冲击,农牧民文化自信培育也遇到了很大的困境。

(三)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教育和服务的缺失

一直以来,民族地区农牧民的文化教育、文化意识和文化情感的培育是呈现一个逐渐减弱和淡化的局面,由此出现了与农牧民文化自信培育格格不入的现状。首先,在农牧区本土文化传承和认同方面,民族地区大批的青壮年劳动力及其子女搬离农牧区,迁入城市,一方面引起本土民族文化与传统技艺无人传承,另一方面造成随迁的青少年和幼儿对本民族的文化一无所知。其次,在学校教育方面,大规模“撤点并校”弱化了对农牧区青少年的文化教导功能。同时,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由于升学的要求,除了本民族的语言课程外,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风俗习惯、礼仪庆典和民间技艺等宝贵的文化教育资源都存在缺席的状态。最后,在农牧民文化服务方面,尽管政府非常重视农牧区公众的文化建设,投资的资金量也大,但仍然存在着城乡文化建设结构不合理不平衡的问题。此外,农牧区的文化建设机制和管理模式并不完善,使得农牧区的文化教育和文化服务跟不上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农牧民文化自信的培育也遇到了障碍。

四、城镇化背景下培育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自信的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农牧民能否积极地投身于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一环就是基于对文化的认同和高度的文化自信。因此,培育农牧民文化自信具有紧迫感和使命感。

(一)增强文化认同是培育农牧民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于文化发展与传承不能数典忘祖。对于历史积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要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将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作为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民族地区的农牧民必须深入了解自身文化的特点,明确文化认同是在中华文化认同之下的一体多元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实现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认同的路径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下“族群内文化认同——族际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认同”[8]文化认同包括语言认同、身份认同、习俗认同、族际交往、族际通婚、价值认同等方面的认同。由此,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自信的培育和提升,不仅要对本民族文化价值产生认同,积聚自信与活力,更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为价值向导,形成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同时还要处理好各种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的关系。所以说,农牧民文化自信培育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增强其文化认同。

(二)借助新媒体技术有机融合城乡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在城乡二元结构不协调发展基础上,我国实现伟大中国梦、走向现代化的战略路径。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甚至是地域相对偏远的民族地区,智能手机的应用也很普及,当地的农牧民获得信息的渠道和途径也很便利,网络媒体的“双刃剑”功能在农牧民文化自信的培育方面也起到了双面的作用。一方面,在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中,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不充分和不平衡与农牧民与日俱增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了农牧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另一方面,发挥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积极作用,消除城乡文化差距,满足农牧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是新媒体时代实现农牧民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相对传统的电视、广播、期刊以及面对面的文化传播方式而言,新媒体特别是微信、抖音和快手等手机APP的普遍使用,即使处于最偏远的农牧区,人们也能接触到最前沿的信息。互联网不但影响和改变着农牧区外部的宏观社会环境,也改变着农牧区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因此,必须借助新媒体技术,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来满足农牧民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融合城乡文化,为农牧民文化自信的培育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三)完善農牧区公共文化建设,搭建优质文化平台

当前,我国公共文化建设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呈现不平衡状态,在城市可以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在农村特别是边远的农牧区因受资金、设施等各种条件限制,公共文化建设滞后一些。为了适应城镇化的建设和增强农牧民的文化自信,首先,要加大农牧区学校教育的建设和引导作用。农牧区基层文化教育的核心依托是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素养、道德法治精神和优良的家教、家风等。因此注重学校教育和建设是提升农牧民文化素养的基本要求。其次,注重文化的实践养成。建立一些农家书屋、乡镇图书馆和文化站等平台,定期举办一些具有浓郁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宣传活动,让农牧民有条件融入日常的文化活动当中去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坚定文化自信。再次,高效的制度保障。要想农牧区基层文化建设平台在培育农牧民文化自信方面激发出其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精神动力,就必须有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要积极带领农牧民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

(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时代潮流

在新媒体时代大背景下,民族地区农牧民的思想也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要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引领农牧民文化自信的培育。当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度肯定与认同。二是对待外来文化保持高度包容[9]。因此,首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为价值向导,继承和弘扬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强调:“我们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这种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夯实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根基,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10]其次,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导,抵制外来文化对农牧民的侵蚀和污染。学习借鉴优秀的文化成果,抵制功利、金钱至上等错误的思想文化,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贯穿于农牧民的日常生活当中,形成建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总之,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基于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举措,是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有利于加快民族地区农牧民实现城镇化的步伐。进而文化自信作为一种内生的精神力量是农牧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动力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0.

〔2〕马艳.民族地区城镇化应加强顶层设计[N].贵州民族报,2017-03-31(A02).

〔3〕云彬.文化自信:传承、开放与超越[J].理论学习,2010(10).

〔4〕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01).

〔5〕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2).

〔6〕秦慕兰.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民文化自信的培育[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学),2019,3(04):11-16.

〔7〕[美]约瑟夫·奈.软实力[M].马娟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1.

〔8〕赵锦山,徐平.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认同调查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06):104.

〔9〕杜娟.十九大精神引领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6(05):5-9.

〔1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作者:李明琼 武生荣

地域文化之民族舞蹈教学论文 篇2: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贵州黔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

【摘 要】民族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媒体的支持,新媒体时代,更要积极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拓展传播形式与渠道,全方位、多维度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播,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黔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播

【项目基金】本文系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13—2014年度中央财政专项“中国古典文献重点学科及汉语言文学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zczw0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凝聚了本民族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并构成了本民族的特质。有效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对维护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新媒体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同样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各种新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思想观念,影响着少数民族群众的价值意识构建的内容和方式。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无论是在媒介信息的选择上,还是受众在信息接收上都处于弱势,因此,借助新媒体传播、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势在必行。

一、新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传播现状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南部,在境内生活着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毛南族、壮、土家、仡佬族等36个少数民族。这里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郁的高原豪放之气。各民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创造美好家园的同时创造了绚丽多姿,各具特色的多元民族文化,积淀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庆典和娱乐活动。各民族建筑、服饰、婚俗、祭祀、歌舞等古朴浓郁,美不胜收。如,水族的端节、马尾绣、被誉为“华夏古文化宝库中一块珍贵的活化石”的神秘的水书;苗族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衫龙,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有委婉动听、抒情优美的“游方歌”,还有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苗族木鼓舞和庄重的踩鼓舞;布依族的花灯以其灯夹戏的独特风格、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优美的音乐唱腔而闻名遐迩;毛南族的猴鼓舞、瑶族的打猎舞等,这些独特的民族节日活动和舞蹈构成一座黔南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的大观园,深藏着民族的记忆和对本民族历史的追溯。民族节日活动的举行有其独特的时间性、神秘性、神圣性和文化性,在这样的文化场域中,吸引着本民族青少年参与其中,民族文化才得以展示、传播和传承。

民族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人,关键在于年轻人。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力度加大,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信息通讯和人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发生改变。一方面,少数民族聚居地一般都位于“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民族地区的年轻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为改变贫穷的生活状态,离乡背景进城务工。由于种种原因,年轻的一代人对于传统的民族文化缺乏足够的兴趣,缺少文化自觉,民族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使得一些传统的民族歌谣、传说、民族民间技艺开始失传,一些民族歌师的离世,便出现“人死曲终”的状况,使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陷入困境。另一方面,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方式随着现代传播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民族节日不再具有神秘性,节庆活动的时间性不再具有唯一性,而根据需要变得具有多元性。民族节日传统的原生态已变成现代意义的衍生态,成为游客观赏、猎奇的一种应景表演。在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文化的强势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不断造成冲击,媒介的转型加速了人们对自身文化的遗忘,少数民族文化汉化趋势明显,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离其民族特色渐行渐远,民族文化的传播式微,带来更多是对本民族文化的隔膜与疏离,甚至有的在传播中面临着变异消失的危险。

在传播的内容上也不对称。从当前媒介的传播内容看,大部分集中在时尚、前沿的城市生活,虽然这些内容给受众带来了新鲜的、先进的生活理念,但这些内容对祖祖辈辈居住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民众来说,存在距离感。而展现少数民族地区生活和文化的节目较少,有的节目表现的并不完整,使得外界对少数民族产生一些刻板印象。

二、黔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困境

民族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性格,关系着这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改革开放前,由于交通和自然地理位置的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信息传播相对闭塞,文化的传播方式也较单一,传播途径也很有限,最常见的传播方式莫过于人际传播。常常是通过市井街头,还有一些特殊场合,如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等特定的公共场所,人们才能聚集起来交换信息。社会生活中最直接也最常见的传播方式莫过于人际传播,客观上造成少数民族文化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内,形成“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格局。

当今社会的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众传媒大幅度地改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媒体的扩张,自然打破了村落的闭塞状态,与外部的信息交流规模日益扩大,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使文化传播得到了飞跃式发展。过去黔南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鲜为外界所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交通基础设施和传播环境的改善,藏在深山的黔南独特绚烂的少数民族文化逐渐被外界所知。但笔者就有关黔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内容上网查阅发现(截止2016年7月),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有关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相对缺乏,信息传播不对称,传播的内容均集中在各类新闻报道方面,对活态的民族文化的关注和传播力度不够。

(一)新媒体已使用,但民族文化内容缺乏

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对新媒体开发不足,微博、微信中难觅有关黔南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内容。网站中的信息一般常聚焦于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的新闻报道,且信息传播形式陈旧,呈现扁平化,未对背景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客观上导致少数民族文化整体形象不够丰富。对少数民族风情、风俗习惯传播不够,难以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为受众留下深刻印象。有的内容更新滞后,失去传播活力。

(二)文化资源利用率低

黔南地区生活着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毛南族、壮、土家、仡佬族等36个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特性,如,布依族文化的典型性、苗族文化的多样性、水族文化的唯一性、瑶族文化的神秘性、毛南族文化的特殊性等,这些是黔南多元民族文化的代表。在对外传播上,媒体有时关注的多是黔南奇特的山水风光和舒适气候条件,或是对少数民族祭祀活动过度渲染,真正涉及文化层面的东西不多,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精华的东西并未被完全开发利用,以至于可能会导致少数民族文化被误读,产生片面的解读。

(三)商业性过于浓厚

由于现代传媒根植于城市,特别是媒体在商业化模式运作下,传播内容倾向娱乐化,传播内容侧重于时尚前沿的都市生活成为众多媒体的经营方针。许多时候少数民族文化在各种媒体上得以呈现,是以经济活动的附属品形式出现。为了地方经济发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助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这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有时为了视觉冲击力,为了视觉审美效果,对民族传统艺术进行人为的“改造”,将原生态的民族文化进行“包装”,致其“变味”。民族文化展演成为一种仪式或者一场视听盛宴去满足受众,脱离了民族文化本来的原貌,缺乏对少数民族文化深入的挖掘与传播,有去乡土化倾向,给民族文化的传播带来负面影响。

三、创新传播渠道,促进民族文化传播与发展

民族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媒体的支持,媒体不但包括了网络、手机等日常接触频率较高的媒体,同时也包括了户外广告、灯箱广告、车载电视等传播媒介。这些媒介无处不在,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选择更加多样,丰富的民族文化的传播形式与渠道应与时俱进。传播技术的进步,传播生态环境悄然发生着变化,一成不变的传播形式和内容很难得到受众的认可,尤其是得到年轻受众的认可。

文化的表达、传播必须要以一定的载体为依托,通过媒体表现出来。新媒体具有强大的扩张力和表现力,这为传播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应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加强对黔南少数民族文化特点的研究,积极探索适应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载体形式,使黔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常态化、网络化、个性化、持续化。

(一)人才队伍建设是民族文化传播的保障

新媒体是现代传播生态环境中重要的传播平台,它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播载体。现在大众传播活动将信息传播与文化传播融合于一个平台,因此在传播活动中要有意识地确立少数民族大众传播的理念,加强培养一支民族文化传播的专业队伍。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传播民族的文化,必须要有一支民族文化传播人才队伍来支撑。民族文化传播的内容包括文化机构、文化设施、文化工程、文化活动、文化人才等方面,其中人才队伍建设是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需要传播从业者对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进行选择和把关,所以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应重视少数民族传播人才的培养。任何一种少数民族文化,没有谁比它们自身更有发言权。民族文化传播从业人员与本民族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与深厚的感情,是实现民族文化自主传播的有生力量。另外,在培养民族文化传播人才时,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团队的横向联系与合作,利用好高等院校在民族文化研究方面的优势与科研成果。在加强对民族文化研究的同时,不断提高新媒体应用能力,以多维度的方式传播丰富的民族文化。

(二)加强民族文化产品多样性的开发

传播渠道多样化是新媒体的一大特征,这也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用户持续增长,互联网文本、图像和声音等超文本的叙事整合,为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了便利的传播空间。其一,利用非文字传播形式,将民族文化用电视、电影、绘画、舞蹈、歌曲等多种形式展现在受众面前,让受众用五官去感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因为这一类传播模式更加直观、更加真实可靠,让受众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最真切的一面。在叙事策略上,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吸引受众的关注,找到与受众共鸣点,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如,由中央电视台《中华民族》栏目和黔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拍摄制作的四集人文生态纪录片《喀斯特神话》,分《绿宝石》、《茶人生》、《江之盼》、《望星空》四个篇章,围绕贵州黔南独特的气候、生态、民俗、自然风光等,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展示黔南喀斯特的神奇,展现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之美。美丽的黔南借助电视媒体走出了黔南,走向了世界,培养了黔南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民族的文化自觉。又如黔南举行唱响布依族歌曲《好花红》活动,对民族文化品牌进行深度推广。

其二,利用动漫传播民族文化,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以动漫为媒介传播民族文化,更易为受众所接受。动漫作品不仅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同时还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黔南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三维动漫题材选取源,如,各民族历史、传说、民族传奇人物、民族节日、民族风俗等等,用三维动画的形式,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将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阐述与展示,使受众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还可以通过动画带来的动漫附属品,进一步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播。优秀的动漫作品可以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和发展的一部动态民族志。

其三,新媒体是时代的弄潮儿,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新媒体,新媒体也正在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变革。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和迅速发展也改变着社会文化的存在形态、传承方式、传播手段、价值功能和生存环境。从某种程度来说,新媒体扩大了文化传播的主体,拓宽了文化传播的渠道、突破了文化传播与传承的空间和时间限制、降低了文化传播与传承的成本。尤其是微信平台让大众参与到文化传播中来,提升民族文化自主传播的参与度。可以开设黔南民族文化传播的微信公众号,这将大大提高传播效率,对于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来说意义重大。

(三)互联网+终端体验,拓展民族文化传播

立足于黔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运用大数据技术,推动“互联网+民族文化”网络平台的建设,一方面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开发,助推民族地区文化品牌的塑造;另一方面,为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和旅游服务,为文化消费提供自主参与、体验互动的需求。如,在黔南州60周年州庆活动期间,在都匀古老的石板街举行布依长桌宴活动,近千名群众齐聚石板街尝美食、品美酒。宴席上,主客相对并对酒高歌,展示布依族特有的风情民俗和布依族人民勤劳、热情、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将民族文化以多媒体形式在线上展示与线下受众的参与体验结合起来,增强受众尤其是本民族群众对民族文化的感知和认同,激发少数民族的自豪感,从而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促进“互联网+民族文化”成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参考文献:

[1]仁青卓玛 .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利弊研究——以藏族文化传播为例 [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

[2]陈峻俊、 邹慧霞 .论网络媒介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8).

[3]徐俊六 .新媒体环境下民族节日的文化传承研究[J]. 昆明学院学报,2015(2).

[4]王朝阳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播技术困境及对策[J].新闻前哨,2011(3).

[5]肖芃.创新传播方式 促进文化传承[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2.

(作者: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文传学院副教授)

责编:姚少宝

作者:欧黔

地域文化之民族舞蹈教学论文 篇3:

生存论视角下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探究

[摘 要]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但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目标定位模糊、内容导向偏差、实施方法欠佳等不足。而生存论视角下的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存法则的复合型民族人才为目标,依据现实生存情境,系统组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学资源,同时倡导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民族意识的形成,并能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存论;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髓,代表了其历史存在。基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文化主要指人们的价值与道德观念、宗教信仰、语言、艺术、教育、法律和对事物认识的能力, 以及表现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家庭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风俗习惯”[1],因此,民族文化反映了一个民族由外在的物质层面到内在的精神层面的全部,包含了其有别于他民族的本质特征,它在倡导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极具文化价值。由此,民族文化的传承被提上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在其不同的传承途径中,学校教育传承尤为重要。

一、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的必要性

布鲁纳强调,作为一种体制,学校是文化的工具,是将文化的宏观面传送给个体的途径之一。因此,学校教育传承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途径,是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是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必然

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文化多元化的理念也日渐流行。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下“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在超越本民族文化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2],因此,人类社会正在向着文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教育本身即是一个文化选择的过程,伴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多元文化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多元文化教育必然要求教育内容的多元化,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应传授主流民族文化,还应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支持下,通过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能够满足少数民族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和主体民族文化的需要,拓宽其知识面,开阔其眼界,进而提高其适应主流文化社会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主体民族成员了解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其多元文化的视野,形成跨文化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二)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是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要求

随着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民族地区社会要发展,教育是根基,文化是动力。在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的生产力,而文化产业也成为发展迅速、增长潜力巨大的行业,“没有文化做支撑,生产力就不可能获得质的提升和大的跨越”[3]。而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尽管其拥有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由于缺乏相关的人才,导致其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互动性欠佳,多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因此,如何培养兼具民族视野与国际视野的人才,成为当前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瓶颈,而学校教育则是突破口。学校教育应从少数民族教育现状出发,一方面要提高科学知识的教育质量,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教育鸿沟;另一方面更要注重民族文化的教育,“培养具有民族自信和民族精神的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通过“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使其找到自己的精神坐标, 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机会, 实现最优化的发展结果”[5]。因此,通过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具有民族认同感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当前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的现状

尽管在民族地区通过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就目前的学校教育传承实践却存在如下的不足:

(一)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的目标定位模糊

在政府部门的倡导或者市场经济的促使下,民族地区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尝试,例如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字的学习、民族舞蹈和民族手工制作课程的开设。但是一直以来的高考导向的教学评价模式,使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动力不足、重视不够、目标定位模糊,由此导致民族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出现了盲目发展的现象。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的目的是什么?其与学生发展、与学校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由于对其目标定位不清楚,部分学校甚至将其视为日常教学任务的一种累赘,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视不够,导致专业师资缺乏、内容设置混乱、实施过程无序,最终导致民族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流于形式。

(二)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的内容导向偏差

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的基本实施途径是校本课程,内容载体是乡土教材。然而,民族文化乡土教材的内容导向多停留在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却忽略了学生作为接受主体的存在,“这种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学生个体发展割裂开来的思维是一种典型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它使原本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课程变得冷漠枯燥和缺乏人性,并最终沦为‘文化传承的工具’”[6]。学校教育传承内容导向的偏差由此导致民族文化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远。

(三)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的实施方法欠佳

目前的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实践基本以静态传承为主,包括学校硬件层面、课外活动层面与课程实施层面。学校硬件层面主要包括学校教学环境的设置,比如民族人物雕塑的设立、民族文化宣传栏的设置;课外活动层面主要包括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民族舞蹈、民族手工等;课程实施层面包括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开展。然而上述传承方式都属于静态的“扫盲式”传承,是学校在市场导向或者行政命令下的被动行为,其实施并没有结合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并没有在民族文化传承人的传授下,将民族文化真正融入其个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发展与形成中,这就导致“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与学校主流文化的传承发生‘疏离’,进入学校的民族传统文化有‘形’而无‘神’,割裂其对民族心理、民族价值观等的生成作用”[6],进而导致其实施效果欠佳。

三、生存论视角下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的理念转变

“现代生存论哲学明确地将目光投向人的生活世界,力求从人的具体的生存处境出发,通过对人的生存的重新理解和阐释,为人类走向本真的生存提供新的思想范式。”[7]其中,马克思的生存论哲学认为,人是一个处于历史可能性中的现实的人,而不是一个抽象的人,“物的存在是存在,而人的存在是生存,其提出的不再是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而是人的现实的生存状况怎么样,其追问的则是外部世界对人的意义”[8],而“实践”这个概念关注的也是通过改造外部世界使之成为对人的生存有意义的存在。

以生存论来反观教育,可以认为,教育的使命,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即通过教育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改造外部生活环境进而利于其生存。因此,生存论视角下学校教育理念如下:

(一)教育的目的应以“生存”为本,以提高人的生存能力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人是为了生存、生活才去索取知识的,生活才是第一性的,知识只是生活的工具。”人是一个现实的生存的人,而不是为了认识所谓的客观知识而存在的。“不以知识遮蔽生活,不以科学世界侵占生活世界,恢复生活的本源性地位,只有这样,知识才能为人的本真生活服务。”[7]因此,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学知识而学,而是提高人在现实处境的生存能力,知识仅是人的生存能力的一个工具,或为基础。

(二)教育的内容应秉持“情境化”原则,从人的生存情境出发,传递有意义的知识

教育应不仅以客观的科学知识来作为人认识的对象,而更应当把有利于人的生存的有意义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从而为受教育者提供生存知识储备。因此,在教育实践中,除了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外,还应加强教育内容与生活的关系,进而上升到人类生存的意义层面来理解与设置。

(三)教育的实施应采取“生活化”原则,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来建立系统认知结构

教育实施过程应该是有助于学习者从课程知识中体会到人类对世界和自身的理解框架和表达方式,然后再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从而建立个性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对知识进行记忆、背诵的占有式的过程。

四、生存论视角下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分析

生存论视角下的学校教育关注人的生活世界,以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为目标,将源于真实情境的教育内容通过生活化的教育体验,达到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其在外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的目的。对于民族地区的学校而言,其面临着传承民族文化和传授科学知识的双重任务。如何为本民族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生存法则的人才,成为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亟待解决的任务,而生存论视角下的学校教育则可为其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明确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目标定位,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生存法则的复合型民族人才

明确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的定位,将其上升到人才培养的高度,并以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复合型民族人才为目标。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要以科学知识的传承为基础,进而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存法则的能力,同时又要以系统传授本民族文化为重点,以期能够培养出具有民族认同感的民族人才,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在上述目标的指引下,民族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首先应调整目标定位,以促进本民族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加大资金投入与教学管理,完善其保障体系。同时,应结合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文化传承人、文化馆等各方力量,通过聘任专家、联合培养等方式,充实专职师资,提高民族文化的教学质量。在上述基础上,还应调整学校教育评价政策,实施个性化的教育评价制度,并以其为引导,促进学校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的发展。

(二)调整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内容导向,依据现实生存情境系统组织以促进人发展为核心的教学资源

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应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以人的现实生存情境为基础,并在此导向下系统融入民族文化知识。在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的过程中,人并不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工具”,而是独立发展的个体,因此,应以人的现实生存情境为依据,系统融合民族文化和科学知识,从而使冷漠枯燥的民族文化知识传授更加人性化,更加关照人的生活世界,进而促进人的发展,提高其在现实社会的生存能力。在此内容导向下,教育资源研究者应当深入本民族的生活,从现实的生活情境中挖掘民族文化知识,并以现实的民族生存情境为基础,系统组织“活”的教学资源,形成完整的民族文化课程体系,从而使民族文化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影响学生的民族心理与民族价值观的形成,进而使其形成强烈的民族精神与民族认同感,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本族人。

(三)转变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实施方法,倡导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其民族意识的形成

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的实施过程,是学习者系统学习民族文化知识、体会民族价值观与民族心理,并最终构建民族意识的过程。然而,在知识灌输式的实施模式下,民族文化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渐行渐远,割裂了其对学生民族意识生成的作用。因此,应当转变民族文化学校教育传承的实施方法,倡导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民族文化生活,在民族文化体验与个人生活经验的碰撞中,自主构建民族价值观,形成民族意识,强化民族认同感,从而使民族文化传承真正做到“形”“神”一体。

参考文献:

[1] 方铁.关于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与开发,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发展[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14.

[2] 丹增.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理论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5.

[3] 谢名家.“文化经济”:历史嬗变与民族复兴的契机[J].思想战线, 2006(1):31-38.

[4] 曹能秀,王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4-68.

[5] 普丽春.论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1):19-25.

[6] 井祥贵.疏离与融合:学校教育视野下的民族文化传承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1(5):104-107.

[7] 李召存.课程知识的生存论透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8):33-36

[8] 刘福森.从本体论到生存论——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3):25-30.

作者:魏会超 何宇

上一篇:非法学专业创业法律教育论文下一篇:物理教学创造性思维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