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安全工程设计论文

2022-04-25

摘要:作为交通运输专业的二级下设学科而言,交通工程专业旨在培育交通工程管理以及交通工程设计领域的新型人才,结合城市地区的轨道交通总体结构特征以及轨道交通的管理状况来完善现有的交通工程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在培育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专业人才层面上的重要价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轨道交通安全工程设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轨道交通安全工程设计论文 篇1:

我国市域轨道交通规划与实践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市域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是影响人们出行安全和方便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推动整个城市发展的动力之一。目前国内地铁建设历史长、总量大,技术和产业较为成熟,规范和标准体系相对完善。而中、低运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适合我国城市发展的经验可以借鉴,产业和技术发展尚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完善道路工程设计能够在施工之前把道路交通工程各环节合理规划,然后再使用先进的道路施工技术,这样才能够保障城市交通的性能和品质。因此,完善的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可以减轻市域軌道交通拥堵情况,促进城市交通和谐文明。

关键词:轨道交通;规划;实践

1市域轨道交通交通组织设计的重要性

市域轨道交通交通组织设计运用交通项目管理技术和信息管理方法,对各区域道路交通状况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根据道路功能,组织、协调、疏导道路交通流,平衡各类道路交通流,基本协调各类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流,缓解各类道路交通供需矛盾。传统的道路工程设计对道路工程质量的影响是不够的。因此,当我国已建成的道路出现交通拥堵或交通安全隐患时,交通管理部门只能多做“疏通”监督管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和解决常见的交通问题。事实上,在道路的实施和使用中,由于各种道路的使用环境条件,吸引了各种车辆和交通流,对道路交通流的需求也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在中心城区道路改扩建中,如果高速公路项目没有做好交通组织规划,当高速公路建成后出现问题时,很难采取拓宽改造,这不仅会对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产生严重影响,而且还存在重复建设、浪费资金等问题。交通组织设计方法不同于“交通工程设计”和“交通设施设计”。它被认为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能够提高城市交通和交通运行效率的“交通设计”。

2我国目前市域轨道交通交通设计现状

目前,虽然我国在市域轨道交通交通方面一直在不断加强工程建设,但是由于市域轨道交通交通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造成道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①道路工程设计主要是在大型和中型城市实行,因为考虑到大型和中型城市的人口和车辆众多,城市交通压力较大,而忽略了小型城市的交通工程设计。道路工程设计没有做到全面思考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交通压力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在城市开发区与旧城区,由于当地城市进行房地产开发时,吸引大量周边农村和城镇人口进入开发区内,但是开发区的就业岗位不是很多,造成在开发区的人口前往旧城区去寻找就业机会,较大的人流量与车流量造成开发区和旧城区的交通压力比较大。②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模式上还是传统的事后处理模式,市域轨道交通交通安全预防措施做的不到位。虽然现在的市域轨道交通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开展,但是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出现问题之后,也只能通过维护或弥补的方法进行处理,没有从问题的根源处进行预防。特别是在一些学校门口的道路上,没有设计对应的减速或者防护工程,在上学或放学期间车流量较大时会出现交通拥堵,在一些光线不足或者是天气情况恶劣时,容易出现安全交通事故,学生安全得不到保证。③交通路口信号灯红灯与绿灯时间设计不合理,没有根据该地区一天时间内交通规律合理规划红灯与绿灯时间,容易在上下班时间或者是放学期间造成该地区出现重大拥堵情况,对该地区居民正常生活和工作有着很大影响。

3市域轨道交通交通组织优化方法

3.1交叉口渠化设计

交叉口渠化是指在同一平面上对各种交通流进行物理分离,使不同车速的交叉口交通流按分割的路径相互不干扰。渠化管理是优化运输组织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交叉口渠化设计的功能是明确不同交通流的时间和空间,并拥有通行权。关键是要严格控制相应冲突点的位置,做到“寸土寸金”,尽量减少相应冲突点的数量或将其转化为相互交织的冲突点,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常用的渠化方法包括交通岛、隔离桥、交通标志、地面标线、高速公路区域划分、交叉口加宽等。

3.2理顺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体制

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要根据实际细化各个部门、各个企业的具体工作责任,建立起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联合综合管理模式,将管理巡查和日常养护有效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全新的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机制。进一步发挥出政府部门自身的管理职能,在强化路政管理的同时,有效维护城市轨道交通的路权。同时,还应当重点开展集中防治,避免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因公共管理力度不足而产生一些不良问题,从而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水平能够不断提升,有效改善城市内部的交通环境。

3.3运用安全专项强化

(1)严格执行作业“双重确认”。制度车站站务人员、控制中心(OCC)调度人员和司机、调车员在参与行车作业的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监控,实现“自检、互检和他检”,确保行车作业安全。(2)对行车关键岗位的人员队伍进行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对违反作业标准、相关规章制度的人与事,应实事求是地进行批评教育,对发生事故(事件)的责任者根据事故(事件)造成的损失和责任大小进行相应的惩戒和处罚。

(2)3.4智慧安检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客流量大且不均衡、安检点多、范围广、限带物品种类繁多等特点,传统安检模式存在乘客大量滞留于安检点的问题,需要投入更多的安检人员,加大了安检的管理难度。智慧安检主要实现集中判图和无感安检:①采用网络化、图像智能识别手段,将多个安检点的安检数据进行汇总、整合及智能预警,实现多个安检点的集中判图,节省人力资源,提高乘客安检效率;②安检设备采用太赫兹成像技术,能够快速检测到人体携带的危险物品并及时通知安检人员,保证了乘客过检的效率。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选择是控制成本效益关键因素,因此,项目系统制式选择必须充分研究经济、成本和效益因素,包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项目寿命周期成本效益和项目外成本效益,实现城市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服务人民群众出行为根本目标,科学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严格落实建设条件,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加强全过程监管,在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同时,更好地带动城市经济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文毅.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环境振动控制及管理[J].铁路采购与物流,2020,15(12):38-39.

[2]林晓伟.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信息安全建设方案[J].工业控制计算机,2020,33(12):121-122+132.

作者:于露

轨道交通安全工程设计论文 篇2:

基于城市轨道的交通工程专业课程结构分析

摘  要:作为交通运输专业的二级下设学科而言,交通工程专业旨在培育交通工程管理以及交通工程设计领域的新型人才,结合城市地区的轨道交通总体结构特征以及轨道交通的管理状况来完善现有的交通工程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在培育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专业人才层面上的重要价值。在此前提下,交通工程的学科专业必须达到合理化的课程结构分配方式,突显交通工程专业在培养城市轨道交通人才方面的价值与作用。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课程结构设计

对于不同的地区院校来讲,交通工程专业领域的课程设计模式与设计要点也带有显著差异。交通工程的专业课程必须体现实践性的本质,结合城市轨道目前的总体发展趋势以及轨道交通的建设现状来实施全面的课程优化调整,科学设计交通工程的专业领域授课内容。并且在优化调整交通工程专业的传统课程结构过程中,必须着眼于培育实践业务素养良好的城市轨道交通人才,搭建交通工程领域的实践人才培训平台。

一、交通工程专业课程结构的基本特征

交通工程的专业课程体系重点包含交通布局结构、交通设施完善以及交通专业实习等基本环节。交通工程专业的基本宗旨在于全面培育实践型的交通工程领域人才,通过不断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设计方案来实现上述的人才培育目标。在此过程中,交通工程专业领域的课程设计人员需要认识到传统课程设计模式的固有缺陷,进而做到紧密结合城市轨道的整体布局与规划来进行合理的课程结构调整。

近些年以来,很多地区院校对于交通工程学科都在逐步调整现有的课程体系,通过实施科学调整的做法来实现最大化的人才培养价值,形成良好的课程实践氛围。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人才培育角度来讲,现阶段关于完善交通工程领域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必须充分着眼于优化课程体系的传统结构,并且按照因地制宜的基本课程设计思路来实现培养城市轨道交通实践人才的目标。

二、基于城市轨道的交通工程专业课程结构优化设计要点

在各个不同的城市地区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网络结构以及轨道交通的区域位置分布都体现为差异性,因此充分体现了优化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交通工程科目的实践课程部分在该学科的课程体系中占有核心的地位,旨在培育实践型的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人才,确保将交通工程的学科实践课程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媒介。具体在优化设计交通工程学科的专业课程结构过程中,主要应当注重如下的课程优化要点:

(一)优化设计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旨在运用灵活的课程选修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结合城市轨道网络的整体布局结构特色来选择自己喜爱的交通工程专业选修课程,锻炼同学们对于轨道交通网络进行自主分析以及合理设计的能力。在目前的现状下,交通工程有关的专业选修课重点包含城市轨道车辆的基础理论、交通组织的运营结构、轨道设备管理以及轨道交通安全等课程内容要点。

(二)优化设计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程属于交通工程专业领域的必修课程,此类课程的基本内容要点应当包含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土力学与结构力学等。工程院校对于专业基础课的基本理论内容在实施全面的优化设计时,必须严格按照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原理来进行优化,旨在确保专业学生拥有牢固的轨道交通科目理论基础,提升同学们的交通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素养。

(三)优化设计实践教学内容

交通工程专业本身具有鲜明的课程实践性,因此决定了实践教学内容必须占据很大的课程教学比例。目前面临城市轨道交通整体结构的全面优化与调整趋势,那么相应的课程实践内容也必须做到合理调整,充分突显交通工程的专业课程特色。在全面結合业务实训的前提下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

例如学校在开设轨道线路工程的实习课程、工程检测实验课程以及地铁工务的实习课程时,必须做到充分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岗位实训内容,培养专业学生的良好实践业务素养,帮助交通工程专业领域的毕业生迅速适应城市轨道工程的岗位需求。

下表为交通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设计要点:

三、结束语

经过分析可见,交通工程学科的传统专业课程体系未能达到合理性的程度,因此目前必须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发展需求来实现合理的调整,密切结合当地的城市轨道交通优化需求来安排课程体系结构。因此目前在优化与改进交通工程专业的传统课程结构体系时,关键在于明确城市轨道的分布特性以及轨道交通需求,合理优化交通工程专业领域的课程体系设计。

参考文献

[1]赵海利.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探讨[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8,20(02):102-104+107.

[2]石嵘,汪磊.基于城市轨道的交通工程专业课程结构分析[J].文教资料,2018(21):170-171.

[3]廖爱华,方宇,师蔚.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8(Z1):59-60.

作者:柳荧

轨道交通安全工程设计论文 篇3:

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策略探讨

摘 要:随着轨道交通运输市场需求不断增长,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轨道交通产业链上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所形成的轨道交通网和运输能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通过对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结合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若干发展策略。

关键词:轨道交通;基础设施;产业链

工业经济论坛 URL: http//www.iereview.com.cn DOI: 10.11970/j.issn.2095-7866.2018.01.013

Key words: Rail Transit; Basic Infrastructure; Industry Chain

一、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轨道交通产业是基于轨道交通运输需求而衍生的一个辐射面非常广的产业,横跨多个学科、多个行业,按轨道交通项目实施的产业链来划分,依次为工程需求分析、工程设计、技术服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工程运营及维护等环节;除此之外,还包括与之相关原材料、零部件、基建产品、教育培育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和配套工程。

(一)发展现状

1. 形成了完备的成套体系,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供给链。目前我国在轨道交通领域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技术体系和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部分技术、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和轨道交通运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不断增强,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轨道交通产业不断走向世界,技术、产品输出到全球多个国家地区。

2. 重大产业结构形成格局化发展局面。我国铁路经过计划经济时代几十年的发展,造就了轨道交通行业传统的产业结构布局,特别是在工程建设、装备制造等等重大产业领域,产业集中度非常高。同时这些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的地区,又充分发挥先发优势,围绕本地主导细分产业积极转型升级,进而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

3. 装备制造总体水平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虽然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迅速,但在关键材料和部分装备上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装备制造领域。

(二)发展趋势

1.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前景广阔。一是国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投资持续高位,“十三五”时期我国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营运里程将分别新增2.9万公里、3千公里,投资规模将分别达到3.8万亿元、2万亿元[1]。二是全球轨道交通市场强劲增长、潜力巨大,预计2018年仅轨道交通装备产值将突破1900亿欧元[2]。

2.产业转移趋势明显。一方面我国作为全球轨道交通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近年来轨道交通产业迅速崛起,我国轨道交通产业的基础日益雄厚。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战略的引领和我国整个轨道交通行业竞争力的提升,逐渐打破欧美发达国家对全球轨道交通市场的垄断格局,我国轨道交通产业走出去速度不断加快。

3.对产业链上游企业综合实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轨道交通作为一项规模庞大、技术性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参与企业不仅要能够提供单个的产品,更要提供持续优化的服务和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行业内的竞争除了以持续创新为基础的高科技产品的竞争,更多的是技术标准、产品线、系统整合能力、资金实力为基础的综合服务能力的竞争。

4.新制式轨道交通蓬勃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随着经济带、城市群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为解決需求的多样性和区域适应性问题,未来城际铁路、市域快轨、有轨电车、中低速磁悬浮、悬挂式单轨等新型制式交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5.轨道交通新兴产业链条和格局正在形成。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智能化、绿色、节能、环保、舒适、快捷等理念不断融入,一个以多学科、多行业融合为特征,以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为表现形式的轨道交通高科技产业正在形成。

二、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及优势

1.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是青岛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2016年全市轨道装备产业产值达到700亿元,占全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的15%以上,位居全国第二;其中所生产的动车组、城轨车辆分别占全国的60%、25%市场份额。

2.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依托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等一批致力于轨道交通事业的单位,建立了国家高速动车组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轨道车辆技术中心、国家级车辆检验站等一系列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科研平台和创新载体。高速列车、城轨车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的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成为等京沪、京广等高速铁路的运营主力车型,率先研制了CRH6城际动车组,城轨车辆产品系列丰富,自主研制的牵引传动系统成功装车运营,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3.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产业集中度高。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三家整车制造龙头企业均位于城阳轨道交通产业开发区,围绕整车制造龙头企业,布局了百余家整车装备零部件配套企业及二次配套企业,产品涵盖电器控制系统、牵引、制动系统、减震系统、风挡、车门、车窗等部分关键配套产品,有效延伸了区域内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链,产业集聚初步形成。

(二)薄弱环节

1.部分关键技术亟需突破。高速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网络控制系统、制动系统、轮轴等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技术力量储备和发展基础薄弱。

2.本地配套能力不足。无论是本地配套企业数量还是配套产品本地采购金额,都仅为总量的1/3,且本地配套企业大部分规模较小、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核心关键系统和零部件对外依赖性较高。

3.轨道交通领域其他相关产业延伸不足。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的优势主要集中在整车制造环节,而在工程技术服务、工程建设、轨道交通其他机电产品备制造(如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安全监控等产品)方面,参与度较低,产业的关联效应和辐射功能较弱。

4.产业生态体系建设亟需加强。城阳轨道交通产业开发区作为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中心地带,功能还仅仅体现在企业的落户地上,企业相互之间的人才、技术、资金、信息、市场等资源的共享及协同发展的集群效应不强,另外目前该区域城市功能性配套不足,“产业孤岛”问题需尽快解决,以产业为核心的、各要素融合发展的生态系统建设需要尽快完善。

三、青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一)SWOT分析

如表1所示。产业链发展机会已经突显。我国高铁的迅速发展和平稳运行,为产业发展注入“倍增动力”;导航和新材料的研发进展,为产业发展续航加油。近期依托产业集聚效应,西南交通大学青岛轨道交通研究院成立,8个中外高端轨道交通项目集中签约落户青岛城阳高新区,将为青岛带来更多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产学研联合成立的技术研发平台,研发特高速运行的轨道交通新器件,如特殊传感器、在线检测设备等,从设计、开发到试验鉴定,完成产品的整个全流程,然后列装使用,推进市场化应用的力度成为青岛发展轨道交通业的“火车头”。

人才资源优势汇聚,进一步深化区域轨道交通领域的产业化发展,开放合作,聚焦战略、组织、技术、产品、服务等环节,共同进行轨道交通技术创新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将助力青岛市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壮大。

(二)发展策略

一是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对接技术前沿,通过自主创新、内联外引、合资合作等方式,攻克关键技术[3],不断提升动车组、城轨车辆、新型普速客车等整机制造以及核心关键系统的研发、制造技术水平,形成谱系化、模块化产品,继续巩固行业标杆地位。

二是壮大骨干、转型升级。根据市场的多层次需要,推进龙头企业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型升级,多元化发展,加快培育具备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国际贸易、融资等能力的企业集团,为行业提供全面、系统解决方案。

三是完善配套、弥补短板。围绕整车制造核心产业,纵向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大力发展和引进一批与整车技术水平相协调的专业化、规模化配套企业,提升核心零部件及关键系统的配套能力[4]。

四是项目主导、强化本地。及时把握本地轨道交通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以本地化配套为原则引导产业拓展,横向发展工程技术服务、工程机械、机电装备等产业,打造全产业链条,扩大产业增量。

五是提前谋划、产研结合,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把轨道交通领域中的环保节能、信息化、安全保障、区域适应性技术以及各种新型制式轨道交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紧抓新兴产业布局未稳的有利时机,率先完成产业布局,形成先发优势。

六是合理布局、联动发展。加强政策引导,科學谋划产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空间建设,按照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将产业、技术、人才、市场、服务等各种要素向园区聚集,按照“产城一体理念”打造适合产业发展的生态化系统。

七是市场导向、全球布局,加快国际化进程。紧抓海外轨道交通设施建设的机遇,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瞄准世界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趋势、需求,做好风险防范研判,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谋划全球化的产业布局,大力开拓海外市场。

参考文献

[1] 城市轨道交通2016年度统计分析报告[R].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信息.北京: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2017(1).

[2] 2015年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前景预测[EB/OL].中国产业信息网.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507/326388.html.2015-07-03.

[3] 隋映辉,于喜展.我国轨道制造的系统创新与转型路径[J].科学学研究,2015(5):768-773.

[4] 王志玲,蓝洁,谭思明.青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路线图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6(9):9-15.

作者:李冲

上一篇: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论文下一篇:医院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