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监控安全建设论文

2022-04-20

摘要:博物馆是人类发展的见证,是先民们创造的蕴涵着丰富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百科全书,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印记和历史脉络,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更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缩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立体监控安全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体监控安全建设论文 篇1:

新常态下“四位一体”( 平安寝室、平安班级、平安院系、平安学校)平安高校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

摘 要: 本文立足社会治理新常态,将安全建设责任层层落实,建立从“寝室——班级——院系——学校”四级平安建设架构,构建了“四位一体”(平安寝室、平安班级、平安院系、平安学校)平安高校建设指标体系。

關键词: 新常态;四位一体;平安高校;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社会建设、社会治理也呈现新常态。创新高校安全治理机制,推进平安高校建设,这是新常态下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建设什么样的平安高校,平安高校建设应该遵循一个怎样的逻辑,这是我们思考的第一个着力点。经过研究,我们认为立足社会治理的新常态,高校可以将安全建设责任层层落实,建立从“寝室——班级——院系——学校”四级平安建设架构,形成四位一体(平安寝室、平安班级、平安院系、平安学校)平安高校建设立体化格局。

二、新常态下“四位一体”平安高校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

社会治理新常态下“四位一体”平安高校建设指标体系包括平安寝室建设指标体系、平安班级建设指标体系、平安院系建设指标体系、平安学校建设指标体系。

1.新常态下平安寝室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

1.1寝室各项设施的安全性

该指标主要衡量学生寝室房屋构造、床、阳台、油漆、护栏、桌椅、门窗、寝室电器设备等寝室设施设备的安全性,确保寝室各项设施设备对于学生而言是没有安全隐患的。

1.2寝室安全设备的配备

该指标主要是指高校要为学生寝室配备一定安全设备,如灭火器等,确保学生在寝室出现安全问题时能够及时运用安全器材进行处置。

1.3寝室安全员的配备

该指标主要是指高校要为学生寝室配置1名安全员,可以由寝室长兼任,但要明确安全员职责,并对安全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

1.4寝室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该指标是指各寝室要根据相关安全规定以及与寝室相关的安全内容制定寝室安全管理制度,并成为寝室人人遵守的安全守则。

1.5寝室安全意识培育情况

该指标主要是指学校是否对寝室成员进行安全教育,寝室成员是否将安全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安全意识。

2.新常态下平安班级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

2.1辅导员(班主任)对安全的重视情况

该指标主要指班级的辅导员(班主任)对安全是否重视,是否有相关安全防范措施。

2.2班级安全设备的配备。对于高校而言,一般班级是没有固定教室的,所以班级安全设备的配备主要体现在学校是否为每一个教室都配备了灭火器等安全设备。

2.3班级安全委员的配备

该指标主要是指高校要为每个班级配置1名安全委员,并明确安全委员工作职责,对安全委员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

2.4班级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该指标是指各班级要根据学校相关安全規定制定班级安全管理细则,在班级全体成员大会上通过,成为大家自觉遵守的安全准则。

2.5班级成员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塑造情况。该指标主要是指学校是否对班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班级是否经常性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班级安全教育,以及安全教育是否最终落实到学生心中。

3.新常态下平安院系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

3.1、院系领导对安全的重视情况

该指标主要是指院系领导对安全是否重视,是否将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环节。

3.2、院系安全人员的配备情况

该指标主要是指高校是否为院系配备相关安全人员,负责全院系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3.3、院系学生安全教育情况

该指标主要是指院系是否制定详细的安全教育计划,是否对学生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是否定期开展安全演练等活动,是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活动。

3.4、院系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

该指标主要是指院系是否根据本院系的实际情况制定覆盖师生的安全管理制度,且得到有效执行。

3.5、安全预案的制定和落实

该指标主要是指院系要针对可能会发生安全的事件按照可行、实用的原则,事先建立安全预案,以有效应对安全事件的发生。

3.6安全设施设备的配备情况

该指标主要是指院系要为本院系重点安全场所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设备。

4.新常态下平安学校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

4.1学校领导对安全的重视情况。该指标主要是指学校领导是否重视安全建设工作,是否设置综合治理或安全管理委员会,是否在每年的学校年度计划内专门强调安全问题,是否把安全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融合在一起。

4.2学校安全管理队伍的配备情况。该指标主要是指学校是否配备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安全管理队伍,是否建立良好的队伍准入、培养及激励考核机制。

4.3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该指标主要是指学校是否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出台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并通过定期检查督促确保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4.4学校安全教育情况。该指标主要是指学校是否制定了专门的安全教育计划,是否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否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是否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安全事件制订安全预案,是否将师生的安全意识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

4.5安全设备的配备情况。该指标主要是指学校是否在所有可能涉及安全问题的地方配备安全设备,如安全监控、配备灭火器、消防栓等。

三、结语

“四位一体”平安高校建设指标体系是一个层层递进的架构,从“学校——院系——班级——寝室”安全任务层层分解,从“寝室——班级——院系——学校”安全工作层层支撑,四个层次有机联系,形成合力,有力推动“四位一体”平安高校整体建设。

参考文献:

[1] 曹曦文.论新常态下的平安高校建设[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04)

[2] 于家琦.论“平安高校”建设的创新理念、机制和举措[J]. 社科纵横.2013(03)

[3]王一鸣. 新时期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3(2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保卫工作专项)《新常态下“四位一体”平安高校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15E1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周少斌(1984— ),男,湖南永州人,副教授,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主要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周少斌

立体监控安全建设论文 篇2:

也谈博物馆安全体系建设

摘 要:博物馆是人类发展的见证,是先民们创造的蕴涵着丰富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百科全书,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印记和历史脉络,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更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缩影。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博物馆的安全体系建设也焕发了新的生机,提升博物馆服务、保护、管理能力,有助于博物馆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大的动力。

关键词:安全防护;安全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建设;现代科技

0 前言

博物馆是集文物收藏、研究、展示、修复以及开展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机构,展现历史的魅力,丰富游客的美感体验,发挥展览、欣赏、教育、交流的综合作用,这也对博物馆的安全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众所周知,安全工作是博物馆的生命线。因此,安全工作是博物馆一切工作的基础,做好安全工作至关重要。山西青铜博物馆是我国首家省级青铜专题博物馆,是山西省委省政府打造“山西文化新高地”的重大举措。山西青铜博物馆展出荟萃晋系青铜文物2200多件,上起陶寺,下至秦汉,跨越整个青铜时代,演绎了我国青铜文明的辉煌乐章,展示了中国青铜时代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那么,山西青铜博物馆应如何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如何将博物馆安全防护工作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呢?又应如何推进博物馆安全体系建设?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博物馆安全体系建设及运行工作进行系统总结,同时展望一下山西青铜博物馆安全体系建设在智慧博物馆建设中的远景。

1 博物馆安全体系概述

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博物馆安全防范体系是一个综合系统,包括:坚实的物理防护体系、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稳定可靠的技术防范系统、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恪尽职守的保安队伍。安防体系運行中,这些要素缺一不可,各自发挥功能,实现物防与技防、人防有机结合、相互补充,达到自动化程度高、功能设置完善、综合防范能力强的效果。唯有这样,才能保证博物馆安全、正常、高效地运转。

2 山西青铜博物馆安全体系建设的现状

山西青铜博物馆场馆安全保障工作力求构建强大的安全防护体系,从技术防范设备建设、安全管理基础建设、联防体系建设、设备运行体系建设、消防安全体系建设、后勤保障体系建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等多维度着手,使安全防护与场馆运行管理相结合,保障文物安全,助力智慧博物馆建设。

下面笔者从以下七个方面谈山西青铜博物馆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工作。

2.1 技术防范设备建设

①建设由视频监控子系统、入侵报警子系统、门禁管理子系统、通讯联络子系统、电子巡更子系统等组成的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主要是在博物馆的外围、大厅、出入口、展厅通道、库房以及电梯等区域安装不同类型的镜头,保证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紧急状况。入侵报警子系统由周界防护、监视区防护、防护区防护、禁区防护构成。门禁管理子系统即出入口管理系统,是根据建筑物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等级,对需要控制的各类出入口按各种不同的通行对象及其准入级别,对其进出实施实时控制、管理和报警。通讯联络子系统是指各防护部位、重要出入口与安防有关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通讯联系,通讯联络子系统除根据需要配备了适量的无线对讲外,在各展厅、库房、重要部位、重要出入口之间安装有线专用对讲系统。电子巡更子系统是采用设定程序路径开关,确保保安人员能够按照预定的时间、地点和路线进行巡逻,及时向控制中心发回信号以示正常,当巡逻人员出现问题时也会很快被中心控制室发现,从而增加博物馆的安全性。

②建设完善的博物馆消防系统,包括在建筑物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室内消防栓系统、防排烟系统、消防广播、消防通信系统、防火卷帘、防火门系统、消防水炮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消防应急疏散指示系统。

③博物场馆的特种设备包含电梯、压力容器、安全阀等。特种设备的运行操作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相应的操作流程,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2 安全管理基础建设

安全管理基础建设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①安全管理队伍、安全组织机构建设。

②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建设和完善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各项管理制度如安全运行管理制度、消防运行管理制度、设备运行管理制度、施工建设管理制度、安全应急预案等,为博物馆安全运行提供完善的制度体系保障;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安全管理档案、人员安全档案,签订安全责任书,为博物馆运行提供档案及追溯依据;明确岗位职责,落实安全责任制,为博物馆运行做好人力保障。

③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管理,定期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

④常态化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不定期对场馆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演练,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⑤定期应急演练,确保应急处置提前化。

2.3 联防体系建设

联防体系建设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①与所在辖区公安、消防等部门建立联防联动机制,依据共建原则,建立安全保障值班室与警务工作站、“三零”单位创建办公室为一体的全天候值班室。

②建设安防、消防、楼宇控制、智能照明及电梯监测为一体的中心控制室,全方位、多角度对全馆安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③与保安服务公司合作,组建人防体系,成立应急分队,加强应急处置和联防体系建设。

④与设备维保服务公司合作,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按计划进行保养、检测,保障场馆各系统及相关设施设备、特种设备等正常运行。

⑤重点区域、重要岗位确保24小时值守。

另外,结合场馆建筑结构,山西青铜博物馆建立了多道防线进行防护:一是墙体及各个出入口在非开放时间锁闭;二是防盗卷帘要通过门禁控制系统进行管控、监测及信息记录;三是专业展柜要进行特殊防护。

2.4 设备运行体系建设

设备运行管理主要从以下途径着手:

①健全博物馆设备运行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为了确保博物馆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必须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控制体系。实施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具体责任。

②规范博物馆设备安全管理。加强设备检查人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使其能够严格按照博物馆的规范和要求认真细致地工作。

③加强博物馆设备标准规范化的管理工作。建立严格的设备采购需求制定、需求方案论证及完善、招标公告、合同签署、合同履约和专家验收等全流程的公开,接受社会公众和职工的监督。

④完善博物馆设备管理检修制度。加强对馆内设备的日常维护、修理工作抓实、抓细,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⑤定期落实设备的更新改造工作。博物馆要紧跟时代步伐,响应国家倡导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设备,及时更新设备,保证设备安全高效运行。

通过加强设备管理、维护、维修和升级,使山西青铜博物馆的设备能安全、高效、平稳、优质地运行,为博物馆正常对外开放提供坚实保障。

2.5 消防安全体系建设

①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确定各部门、各岗位的消防责任人,明确逐级消防安全职责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②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全员消防意识。加强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以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参观、演练等多种方式进行消防知识宣传。

③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开展消防巡检,并实时记录巡检情况。

④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设施设备。做好场馆消防设施的管理、维护和保养工作是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的根本保障,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通过完善消防设施管理制度,管理好场馆消防设施,提升设施的完好率,给场馆戴上安全的“护身符”,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2.6 后勤保障体系建设

①加强学习。将爱岗敬业、以馆为家的主人翁思想,遵章守纪、文明服務的观念融入日常工作,提升后勤保障人员对服务理念的认知水平。

②加大后勤保障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后勤人员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全局意识,为后勤保障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③强化安全管理。后勤管理人员积极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提高安全保障水准,提升管理效能,保障场馆安全、文物安全、游客安全。

2.7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为确保场馆文物和参观游客及工作人员的安全,结合安全工作实际,从类别、内容、方法、措施上,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各种实用性、可操作的应急预案。

①根据场馆工作实际调查研究,拟定预案。

②制定应急预案时,广泛征求场馆各部门工作人员的意见建议,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修正预案。

③制定预案后,依据预案设计进行演练,然后结合实际演练情况,总结经验及时充实、完善预案,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及应急处置能力。

目前山西青铜博物馆已建立消防应急预案、防盗应急预案、防暴应急预案、传染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地震应急处置预案、重大节假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电梯应急预案、停电应急预案、停车场紧急事故处理预案、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多项预案。

3 山西青铜博物馆安全体系建设的要点

3.1 提高安全管理的认知水平

要建立完善的博物馆安全体系建设,必须切实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山西青铜博物馆全馆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将安全保护意识融入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努力使安全工作措施到位、方法得力、责任到人。

3.2 推进博物馆安全体系的设施建设

学习先进博物馆安全建设设计理念,结合工作实际,完善山西青铜博物馆场馆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场馆安全体系建设中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有序推进智慧博物馆中的安全体系建设,从而顺应时代变化的要求,增强场馆安全体系抵御各种风险危害的能力,确保博物馆正常对外开放、传播文化价值的媒介作用正常发挥。

3.3 做好安全防范体系中的制度建设工作

秉持“安全是立馆之本、是重中之重”的思想,山西青铜博物馆始终把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始终坚持“安全问题想在前,安全工作做在前,隐患排查在事故前”的工作原则,建章立制,狠抓落实,防患于未然。

针对防火、防盗、应急预案等切实可行的文物安全保障制度,不断修改、充实、完善,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保卫制度和措施。明确岗位职责,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做好安全工作的细枝末节,使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积极争取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落实博物馆安全工作的领导负责制。增强安全意识,多频次进行安全教育、演练,将演练常态化、安全处置程序化。

4 安全体系建设在智慧博物馆建设中的意义

博物馆既融汇着古典与现代,也沟通着现在和未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日益成熟及智能终端设备的逐渐普及,使博物馆业务的高度信息化成为可能。基于此,以物、人、数据动态双向多元信息传递模式为核心的智慧博物馆,作为博物馆发展的新形态逐渐显现。

智慧博物馆是以数字博物馆为基础,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新技术构建,以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为特征的新型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建设中通过新技术有效整合安全防范体系中的安防系统、消防系统信息,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物物相联、人物相联。通过云计算收集物联网实时传回的安防、消防设施设备信息,利用大数据处理智能决策支持,从而有序、高效地处理各种博物场馆安全事项。新形势下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将为智慧博物馆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5 结语

博物馆的安全防范系统制度化、体系化管理夯实了博物馆安全体系立体化、智能化建设基础,保证了后期的智能信息传递、智慧信息处理、智慧安全管理、智慧文物保护、智慧游客体验。今后,山西青铜博物馆将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依托新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把博物馆安全工作的智慧化作为工作目标,为智慧博物馆建设保驾护航。同时,在更大程度上保障文物展陈和其他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山西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7〕81号)[EB/OL].(2017-09-09).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9/20/content_5226346.htm.

作者:刘振泉

立体监控安全建设论文 篇3:

高职顶岗实习质量校企合作评估机制创新与实践

摘要: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对其质量进行评估必须以学生能力提升为核心,通过校企合作来实现。要通过校企共同制订实习方案,实现育人与生产的融合,为校企合作评估打下基础;构建校企合作立体监控机制,通过过程共管,收集第一手材料;建立校企多元考评机制,实现质量共测;对收集检测到的信息多方反馈、分析运用,建立校企互动修正机制,不断促进质量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关键词:顶岗实习;质量评估;校企合作;机制创新

作者简介:陈年友,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胡亚学,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评估中心主任,教授。

顶岗实习是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是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要“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但顶岗实习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实习实验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对一个学校而言,它具有时间跨度长,涉及学生和企业数量多,岗位类型多、刚性任务强,实习地点分散且远离学校等特点,如何加强管理、提高顶岗实习质量,是摆在每一名教学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近年来,许多学校结合自身情况制订了《顶岗实习管理办法》之类的制度,加强了顶岗实习中的组织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过去顶岗实习“放羊”式粗放管理的问题。但我们绝不能因为取得了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管理环节,其质量的提高,同样需要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作为支撑。我们仅解决了指挥运行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制订质量标准,对其过程实施监控,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与诊断,加强反馈修正工作,不断促进提高。基于此,我校结合省级示范院校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作,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加强顶岗实习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构建了以学生能力提升为核心,合作评价为导向的顶岗实习质量校企合作评估机制。有力地促进了顶岗实习工作,实习质量和学生在实习单位的留用率明显提高。

一、方案共订,搭建校企融合机制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在企业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是育人的主体之一,也是学生实习质量的重要评估人。要发挥好这个主体的作用,就要发挥其能动性。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与评估体系中,往往忽视企业的作用,最主要的一个表现就是实习方案由学校单方制订,没有充分将企业的文化、管理制度和生产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地融于一体。我们构建顶岗实习质量校企合作评估机制就是要以专业为单位,由校企人员共同组成顶岗实习指导小组,共同制订高度融合的顶岗实习方案,设计教学内容,在确保学习场景与生产环境对接,学习内容与技术标准对接,实习活动与生产活动对接的同时,做到五个合一,实现生产与育人的高度融合,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为合作评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合一

在实习方案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学习兴趣和今后的就业方向,结合企业实际,合理安排实习生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去,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

(二)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合一

校企共同研究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应该学习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达到的素质要求,并将其与具体的岗位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将具体的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知识、能力、素质提高的目的。

(三)学习标准与岗位技能标准合一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不光是有生产和学习任务,而且要有明确的标准,也就是说将学生要掌握的专业知识标准、技能标准甚至是劳动态度、职业道德标准与具体的岗位技术标准结合起来,实现学习标准与岗位技术标准的融合。

(四)实习纪律与生产纪律合一

学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其身份既是学生也是员工。要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必须遵守企业的劳动纪律和其他规章制度。学校为了加强管理,也有自己的纪律要求,他们的共同指向都是确保学生的实习工作高效、安全运行。我们将学校的实习纪律要求与生产纪律统一起来,制订统一的顶岗实习劳动纪律,加强统一管理。

(五)教师与师傅合一

在顶岗实习方案中,明确每名学生的专业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由企业和学校教师共同担任学生的实习指导工作。在学生的实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边教边干,承担起师傅的职责;企业的师傅边干边教,发挥教师的作用,做到教师与师傅合一。

正因为实现了五个合一,才使我们的学生实现了由学生到员工的转变,企业人员因为参与了方案的制订,明确了学校的目的和要求,为合作评估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过程共管,构建校企合作立体监控机制

现代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评估不仅注重对结果的评估,更注重对实施过程的评估,不仅重视专家评估,也注重自我评估。科学的评估必须建立在全方位的控制,大量收集素材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与企业共建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立体监控体系,为校企合作评估准备了第一手资料。

(一)监控内容

监控内容是由评估内容决定的,需要根据影响顶岗实习质量的主要因素来确定,应覆盖顶岗实习工作的全过程。一般来说,它包括对学生岗位任务完成过程与结果的监控,教师(师傅)指导情况监控,企业、学校的管理过程监控,实践教学条件利用情况监控,学生劳动态度与职业道德提升情况监控等等。

(二)监控方法

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涉及面广,岗位多,时间长,要实现全程、全方位监控,必须做到全员监控。在实施过程中要调动教师、企业人员和学生的积极性,借助必要的技术手段实现全员监控。我们的做法是:

1.组建实习小组,实现自我监控。我们根据每个实习点的情况,由5-6名同学组成一个实习小组,由学生中的党员、班干任组长,定期记录实习情况,交流实习心得,向教师反映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自我监控。

2.指定责任教师,实行定点监控。校企共同协商,为每个实习小组指定指导教师,规定教师除对学生进行业务指导外,还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学习情况,实习表现情况,疑难困惑和思想状况以及实习条件保障,组织管理等信息进行记录、疏导和管理。同时对其他员工对学生的评价、建议也进行如实记录,实现定点监控。

3.填写实习记录,实现制度监控。每名学生发一本实习记录本,要求学生每天书写实习日记,每月撰写实习小结,并规定将其作为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通过这项制度,让学生如实记录实习过程和点滴收获,实现了制度监控。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收集到了学生从知识学习、技能提高到纪律表现等较全面的情况,为我们真实客观地进行质量评估积累了第一手材料。

三、质量共测,建立校企多元考评机制

顶岗实习的根本目的是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提升职业能力。因此,评价其质量的高低固然要对其实施过程进行监控,更要对结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应该是结合实习方案的要求,以岗位知识能力提高为核心,以岗位技术标准为标准,由校企共同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实施。

(一)举办岗位知识竞赛,检测专业知识情况

在学生实习相对集中的地方,由学校和企业专家根据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岗位知识、企业的文化知识共建职业知识题库。在顶岗实习后期举办岗位知识大赛,企业员工和实习生同台竞技,既可检测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可以激发学生和员工之间的竞争意识,互相取长补短,同时对学生职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如我校涉外酒店专业方向的学生,每年在温州万豪商务大酒店举行酒店英语知识大赛,既提升了酒店员工的英语知识,也检测提升了学生的岗位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开展技能比武活动,检测学生动手能力

由校企双方共同选取实习单位的典型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技能比赛活动。比赛采用开放的方式,由学生自主分工,自己讨论制订行动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程序和指定的技术参数完成规定任务。比赛过程中由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组成考评小组,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考核,并按岗位标准对比赛成果进行检测。检测的成绩成为小组成员的基础分,再结合每名成员的表现酌情加减分。这种比赛,在对学生职业技能进行测评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进行了评估。

(三)召开作品分析会,综合测评实习成效

从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来看,每年总有一部分学生因就业、创业或家庭的原因,需要自主顶岗实习,这类学生,其实习质量我们无法通过岗位知识竞赛和技能比武活动进行检测。我们就要求实习学生上交实习作品(如产品、设计方案、图纸等)附上相关说明(设计理念、技术参数、功能等)以专业为单位组织专业教师和合作企业代表共同对学生作品进行分析,通过作品分析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对学生的实习质量进行客观评价。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校企紧密结合较全面科学地检测到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情况,当然,在检测过程中要把握好标准,要注意将实习方案和岗位技术标准作为检测标准,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实习质量。

四、信息共享,完善校企多向反馈机制

任何检测评估的意义,在于正确的运用结果。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进行监控,对知识技能进行检测的结果也要进行运用。要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将相关信息反馈给与顶岗实习工作相关的各方,以便进一步分析和运用。

(一)反馈给学校

学校拿到相关资料后,对有关学生知识、能力和思想表现行为的数据进行分析,用于对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对有关组织管理的信息进行评估,寻找问题,总结经验,为下一轮工作作准备。

(二)反馈给企业

企业根据监控、检测的情况结合部门领导、员工对实习生的了解,客观评价每一位实习生,并将其结果作为培训、留用、选拔毕业生,储备人才的依据。同时也对学生实习过程中本单位在组织管理、条件保障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行反思。

(三)反馈给学生

我们还要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将与学生个体有关的信息反馈给学生本人,便于其总结成绩,发现不足,修正提高。对于共性的问题,通过召开集体会议、QQ群邮箱发送、制发实习简报等不同方式,传给不同实习点、不同专业的学生,便于他们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

(四)反馈给有关部门

将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如学生工伤保险、实习耗材补贴等问题,向政府主管部门反馈,促进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形成。

五、质量共促,形成校企互动修正机制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质量评估,除对学生实习质量评估外,也要对校企双方的组织过程、合作成效、制度建设、条件建设等问题进行评估。我们在每届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一般以专业或专业群为单位,召开顶岗实习分析会,科学评估实习活动,查找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校企互动修正机制。

我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

(一)多方比较,找差距

就是对监控和检测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将其与实习方案、岗位实习标准对照,评价本次实习质量;将每一个专业、每一个点的成绩与往届相关数据比较,评价其发展状况与趋势;将不同点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评价其地位与优劣。通过这些分析评价,较客观地分析了每个点、每个专业的实习质量,便于总结经验,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二)剖析关键,找原因

针对找出的差距,抓住影响实习的关键因素,如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教学指导、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分析,查找原因与不足。

(三)互帮互助,找办法

工作分析会的主要职责,除了找差距找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对照找出的原因,通过校企相互交流,蹉商,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进一步改进顶岗实习工作,不断提高质量。

总之,在顶岗实习评估过程中,方案共订,实现了育人与生产的融合,为校企合作评估打下了基础。过程共管,实施校企合作立体监控,收集了评估的第一手资料。质量共测,实现了多元考评机制。信息共享,完成了校企多向反馈任务,最终实现了校企互动修正,促进质量提高的目的。通过这些举措,校企合作评估有平台、有制度、有方案、有内容,形成了完整的机制,并且不断循环修正提高,从而实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不断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毛颖善.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提高顶岗实习质量[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3]陈平,陈菲.校企合作构建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08).

责任编辑 殷新红

作者:陈年友 胡亚学

上一篇:应收票据舞弊审计论文下一篇:会计信息弹性空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