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目前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正处于幼年时期,专门研究通用航空法律的著作很少,然而现在通用航空的发展所遇到的障碍很多,主要表现在通用航空法律环境不成熟,对通用航空的保护和管理等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本文从理论和现实角度分析通用航空公司的现状,以及通用航空公司的法律法规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试图从法律层面提出相关的完善意见。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论文 篇1:

融资性担保公司法律制度研究

[摘 要]融资性担保是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制度安排。近年来,我国融资担保公司发展迅速,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发展背后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立法部门应在总结经验、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尽早出台规范担保业的法律及配套司法解释,加快建立健全担保行业的法律规范体系,创造有利于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的法律环境,也使国家的监督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关键词]融资性;担保;法律制度

一、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融资性担保公司能够从事涵盖有关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业务,行业准入限制较少,其发展前景受到众多企业和其他投资者的青睐,进而发展迅速。但在表面繁荣的背后,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不仅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形象,也对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造成很大干扰,产生了不良社会影响。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

1.融资担保业在我国尚处于初创时期,行业“异化”现象严重。由于相关立法严重滞后、行业监管存在模糊地带,实际操作中的担保公司就是打了这样一个擦边球:只要像普通公司一样完成工商注册就可以开业,从事着金融行业却游离于央行和银监会的监管之外。有人戏称只要有资金实力,注册担保公司比开个餐馆还容易,可见其行业准入门槛较低。

2.多数公司资本金规模小且存在资本失实,融资担保作用发挥甚小。众所周知,融资担保行业是一个对资本金高度依赖的行业,资本金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其业务规模的大小和风险抵御能力的强弱。此外,由于监管的缺位,虚假注资、违法出资、抽逃资金和违规占用、挪用注册资本金等现象屡见不鲜。

3.由于主营业务收益率较低,偏离主业、超范围经营现象普遍化。依现行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对外担保金额一般可以放大到其注册资本的5—10倍,而一旦公司经营出现问题,极易导致大量坏账、烂账出现。再加上服务对象多为融资难、信用较差的中小企业,公司自身经营风险大而利润低,令银行金融机构丧失与其合作的兴趣,即便那些经过备案审批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真正能够获得银行授信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的也不多见。于是,很多担保公司就转向那些收益率较高的非融资担保业务,如采取民间借款或高息揽存的方式来扩充担保基金,有的甚至通过非法变相吸收存款来扩充担保基金;还有的从事掮客融资行为,即帮助一些资质较差的企业通过修饰其缺陷向银行进行融资,甚至利用虚假项目从银行套取出低成本资金,再投放到借贷市场。

4.风险补偿、分担机制不健全,企业抵御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较弱。首先,很多中小规模担保公司未建立起风险甄别与分析评估系统,对企业风险的评估主要依赖业务员的主观判断,转移或化解代偿风险则主要靠苛刻的反担保措施。实际运作中不按《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风险准备金。其次,客户集中度过高。《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单个企业提供的担保责任金额不超过担保机构实收资本的10%”。但绝大部分担保公司都远远超过这一指标,存在较大的客户和行业集中风险。最后,银保之间信息沟通不顺畅。目前很多担保公司都存在交叉入股现象,加上其往往在多家银行从事担保业务,银行很难掌握同一家担保公司资本运作的真实情况,影响了它们之间的合作。

5.专业人才匮乏、内部管理不规范,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融资担保专业性强、涉及范围广,需要具有担保专业知识和信贷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由于目前尚未建立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很多担保公司的从业人员大都是非专业人员。这种从业素质显然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再者,很多担保公司没有形成良好的内控机制,法人治理结构混乱,如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内部监事会形同虚设等等,加上各项规章制度不到位、信息不透明,风险的预警和控制机制都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这些都对公司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二、融资性担保业立法现状

长期以来,融资性担保法律法规体系处于不完善的状态,没有统一和系统的法律、法规、规章来规范担保机构及其行为,只是在《民法通则》、《担保法》、《物权法》等法律中有关于担保的一些基本法律规定。此外,财政部、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发布过一些规范性文件,但文件的层级效力低、执行效果不彰。

为加强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监管、规范融资性担保行为,国办发7号文决定建立中国银监会牵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参加的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明确联席会议负责研究制订促进融资性担保业务发展的政策措施,拟订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督管理制度,协调相关部门共同解决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地方人民政府对融资性担保业务进行监管和风险处置等。

中国银监会牵头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起草《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经国务院批准后,于2010年3月8日以中国银监会等7部委联合规章的形式发布实施。《办法》发布后,联席会议随即着手起草了多项配套制度,进一步加快推进和完善了融资性担保法制建设。

三、当前融资性担保法律制度的不足之处

从融资性担保立法现状看,目前我国融资性担保监管法律制度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立法质量不高,立法层级有待提升。从现行融资性担保立法看,我国融资性担保行业监管的法律体系建设极不完善。近年来我国融资性担保业规范或是国家各部委根据自身职责出台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或是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自行制定的地方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这些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层次较低,效力有限,难以对担保行业整体所涉及的社会关系进行全面的调整和规范。虽然《办法》是经国务院批准,有类似于行政法规的性质,体现了国务院对融资性担保监管法规的重视,但是在法律层级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涉及行业监管立法层次较高的法律尚存在空缺。

2.监管问责制度缺失,规则缺乏执行力。对任何行业实施行政监管,不仅需要制定科学、全面的行为规则,同时也要通过立法设置对违反这些规则的责任条款和处罚规定,这是行政执法的重要手段,是保障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威慑力和执行力的重要保证。从融资性担保业多年的监管立法实践来看,虽然对融资性担保行设置了很多规则和限制,但几乎没有对违规设置相应的处罚措施规定,包括新出台的《办法》,由于受立法层级局限,也未设定较完善的行政处罚措施。

3.监管实体和程序规定缺乏,监管行为不尽规范。尽管国办发7号文建立了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由地方政府确定的监管部门负责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审批设立和监管,但担保业多年来多头管理、实际无人监管的状况,导致行业规模的快速膨胀及风险的聚集和暴露,诸如管理不规范、竞争无序化、业务混乱性等问题较多。

4.规章、规范性文件之间缺乏有机统一,过时制度未及时清理。我国融资性担保行业涉及面广,多个政府部门都制定了各自职责领域内的业务监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内容有所交叉,甚至互有争议。虽然七部委出台了《办法》,尽管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新法优于旧法,但各部委以前制定的规范并未废止还在执行。因此,如何防止监管领域出现重复监管和监管空白两种现象,如何避免新建立的监管法律体系与之前的规范相互干扰,是今后监管实践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5.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实用性不强,缺乏后评价制度。随着融资性担保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行业风险也在不断滋生。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型融资性担保业务和可能出现的行业风险,现行融资性担保监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存在着相对滞后和实用性不强的问题。此外,对现行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后评价制度缺失,而后评价制度是检验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不断丰富、完善监管法律、法规、规章体系的重要方式。

四、建立和完善融资性担保业法律制度的建议

建立和完善融资性担保法制需对症下药,对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建议:

1.提高立法质量,改善监管法制环境。要建立完善、全面的立法工作机制,通过深入研究,整体规划和统一审查,在立法上进一步加强前瞻性和规划性,增强系统性,提高针对性,强化操作性,切实提高融资性担保立法质量,如通过立法弥补监管立法空白,不仅使监管有法可依,而且赋予监管部门必要的措施和手段,使违法必纠。要积极推动相关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完善,首先在认真总结我国融资性担保监管实践经验、充分吸收借监国际最佳做法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动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立法向更高层级迈进,确保能有国家更高权力机关或政府机关专门制定效力级别更高的监管法律法规,并作为以后完善监管制度立法的依据。其次,进一步推动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外部法律环境的改善,如推动《担保法》等法律的进一步修改完善,推动相关监管部门的协作监管立法等。

2.尽快制定实施行业发展所急需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尽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层级效力低,但却更为需要和紧迫。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办法》及相关配套制度,依法制定担保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工作机制和操作章程,明确融资性担保关系中的政府、担保机构、银行和企业的权利义务界限。进一步细化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经营范围、业务程序和风险管理规定,对违法行为设定相适应的罚则。

3.完善监管制度和问责机制,规范监管行为,提高监管执行力。要通过颁布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来进一步明晰融资性担保监管机构监管职责分工和工作程序,增加问责机制,增强有关制度规则的效力和执行力,制定融资性担保机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规程,制定融资性担保监管机构行政处罚办法、行政复议办法等在内的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这些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于保障依法行政、促进依法监管具有重要的意义。

4.加快现行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与整合,提高监管规则有效性。总结国内实践经验,吸收、借鉴国际融资性监管行之有效的做法,根据新的监管发展要求,全面清理、整合以前各部门发布的监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解决规章或规范性文件不配套、不协调、不完整的问题,使之形成一套有机体系,同时简化行政审批,调整监管方式和程序。

5.注重法律、法规、规章的实用性、及时开展监管后评价。融资性担保行业的风险和对其监管实践是丰富多变的,融资性担保监管法律、法规、规章也应随之不断更新和完善。因此,要建立监管法律、法规、规章的后评价制度,对相关法规的执行情况和有效性、针对性进行跟踪、检查和评估,制定明确的标准和程序,并根据检查评估结果及时梳理与修订,不断更新、完善监管法律、法规、规章体系。

总之,由于存在以上所说的原因,致使《办法》法律效力和权威性明显不足,很难发挥对担保行业整体所涉及的社会关系进行全面规范和调整的作用。因此,立法部门应在总结经验、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尽早出台规范担保业的法律及配套司法解释,加快建立健全担保行业的法律规范体系,创造有利于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的法律环境,也使国家的监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作者简介]杨国顺,男,贵州大学法学院2009级法律硕士研究生。

作者:杨国顺

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论文 篇2:

通用航空公司的法律制度体系完善研究

摘 要:目前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正处于幼年时期,专门研究通用航空法律的著作很少,然而现在通用航空的发展所遇到的障碍很多,主要表现在通用航空法律环境不成熟,对通用航空的保护和管理等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本文从理论和现实角度分析通用航空公司的现状,以及通用航空公司的法律法规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试图从法律层面提出相关的完善意见。

关键词:通用航空;法律法规;完善

一、引言

关于我国对通用航空的法律定义,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的第一百四十五条中作出规定,既通用航空是指除了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都称作通用航空,该法条规定的比较笼统。然而在现实中民航相关管理部门和航空业界对的通用航空定义主要是用于从事除公共航空航空运输(航班、货运等)、军用、警用等等之外的一些特殊民用目的的作业飞行任务,包括但不限于从事人工增雨、气象干扰及探测、农林渔业勘察、工业勘察规划、农业生产、农林防护、建筑测量、医疗救护、抢险救灾、海洋勘测、科学实验、体育訓练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目前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仍然处于“幼年”阶段,通用航空的发展壮大需要国家以及地方的法律法规、政策、运营环境等保障和支撑。其中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促进我国通用航空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完善通用航空法律,保障通用航空的有序、快速、可持续的发展可谓迫在眉睫,亟待解决。因此对立法研究对于整个通用航空发展意义深远。

二、通用航空公司的法律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通用航空公司审批制度的缺陷

我国近几年通用航空公司的实际运行状况表明,民航管理当局在执行各种审批制度的过程中,都呈现出审查严格,审批周期长的特点。有些通用航空公司从筹建到成立就需要二到五年的时间,在成立以后的运行过程中,每一次飞行都需要在空军和民航局、空管部口进行审批和备案,手续繁琐复杂。因此,繁琐的审批制度严重加重了通航企业的投入和运行成本,让通航企业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企业资质审批,手册申报、运行协调上面,极大的增加了企业的负担,降低了运行效率,浪费了通用航空企业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二)配套规章不健全、针对性需加强

目前现存的针对通用航空的规章体系仍然不够完整和系统,主要体现在:部分规章结构不合理、内容缺乏针对性。目前现行有效的民航总局规章中,内容涉及通用航空的规章仅仅有三十多部,即便如此,在这些屈指可数规章中,仅仅也只有少数几部规章是专门针对通用航空的,然而就在仅存几部针对通用航空的规章,却存在缺乏其应有的针对性、时效性的问题,并且规章里面的一些规定有时实在是无法参考更谈不上实际操作。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针对通用航空的很多重要的规章尚未制定,例如缺少通用航空飞机适航管理规定、通用航空飞行管理收费标准、通用航空机场建设管理规定等,在现实操作中都是沿用和参照公共运输航空的相关规章规定的标准,规章与规章之间缺乏连贯性、规章并不适用通用航空的实际情况,这样生搬硬套、不符合实际的规章只会加大了通用航空企业运营的成本、造成了通用航空资源的浪费、不利于通用航空的发展等。

(三)通用航空公司的法律定位不准确

通用航空作业飞行能够适用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需求,我国的民航法律法规中把通用航空公司定义为不能从事公共旅客运输的商业航空公司。在监管过程中,由于通用航空公司属于商业航空公司,那么监管当局便参照我国运输航空公司的安全监管模式,对通航公司实施严格监管,以确保其安全运行。通用航空公司的航空器在从事商业飞行的过程中,承担着生产工具的角色,对于一个生产工具的运营公司,国家在政策监管上是否需要对公司购买生产工具进行行业审批备案,是否应该鼓励私人使用轻型航空器从事工农业生产,这些都是我国在通航产业发展初期需要厘清的重要问题。只有对通用航空有了准确的理解,对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才能有实质性的推进。因此,民航专家杨惠提出,应当体系化构建安全监管的内部措施,避免相对独立的内部仍有重叠交叉或冲突的可能性。

三、通用航空公司的法律制度体系完善对策

(一)分阶段取消审批制,改为注册制

为了解决现有的通用航空公司审批难的问题,应简化运行手续,取消审批的限制,改为注册制,才能迎来通航产业真正的蓬勃发展局面。学者孙笑侠提出,国家利益只存在于三种情况:一是国家政权的稳定与安全,这是政治统治的利益需要;二是国家法上的国家主权意义上的利益;三是民事法律上的国家财产所有权的利益。除此之外国家不应当存在独立的利益,否则就可能是非法的利益。如果要国家要大力发展通航产业,就应该以非凡的勇气,摒弃现有的一些重复性而且无用的审批手续。

(二)完善有关通用航空的法规、政策、规章

要完善通用航空的法律法规,就要正确把握我国民用航空立法体系、立法宗旨以及对通用航空法规的、规章的理解,先行对他们进行清理、修订及完善工作,建立针对通用航空统一的立法标准,减少通用航空飞机的引进流程和审批手续、简化通用航空作业审批流程。完善税收法规有关通用航空飞机的规定,在税收上应当区别对待大型公共航空和通用航空飞机,不应当简单的将其化为等号以减少通用航空运营的成本。我们应当鼓励一些地域辽阔、空域开阔的城市通过立法,落实相应的鼓励性法规文件,保护通用航空经营人的权利和利益,创造良好、稳定的法律环境,吸引投资者,带动地方经济。

(三)完善通用航空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我国通用航空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体系都不够完整和系统。以法律为核心,完善通用航空立法体系针对通用航空建立一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共同组成的、合理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为我国针对通用航空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依据,以通用航空辅助推动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刁伟民.中国通用航空法律制度及其完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2]曹坤,刘军.发展通用航空的若干问题和建议[J].中国民用航空,2008(12).

[3]陈程.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法律环境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4]纪瑞华.我国通用航空立法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

作者:阎辉

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论文 篇3:

上市公司监事会法律制度研究

【摘 要】随着2014年中国股市的由熊转牛,由证监会查处的财务舞弊、信披违规等案件也逐渐增多。南方纺织连续五年虚增利润,獐子岛价值八亿的扇贝“不翼而飞”,万福生科IPO造价,航天通信连续多年财务造价,这些上市公司不遵守游戏规则欺骗股民的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以至于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都惊呼:“中国股市就是一个大赌场。”这样的论调与事实切实的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的重大缺陷,特别是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的监督权力之“虚无化”倾向问题。监事会作为公司主要监督机构的地位与作用并未得到有效的发挥,已经成为公司治理链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加之我国公司法理论界对对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对上市公司的监督采取双面吸收的策略,导致大陆法系内部监督机构的监事会制度与英美法系外部监督机构的独立董事制度同时在我国公司法中都有所体现,特别是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使得部分学者对监事会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成效产生了怀疑,从而进一步削弱了监事会制度的在公司治理上的效力与效果。本文重要围绕上市公司监事会法律制度为研究主题,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践与历史经验,找出上市公司监事会法律制度的不足之处,并为我国监事会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上市公司违法违规;上市公司监事会;上市公司监事会法律制度

一、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概论

1.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及对监事会制度的影响

要想深入的研究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稍显必须从了解其载体——上市公司开始。我国的上市公司是在证券市场发展不成熟、国有企业改制、政府控股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体制上发展的产物,其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方面,股权分布不合理致使导致控股股东一股独大。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统计来看,政府控股的上市公司超过六成以上,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超过五成,第一股东持股份额占公司总股本五成以上。形成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一股独大且多为国有股与法人股,民间资本为中小股东这样的股权分布特征。而监事会发挥作用的程度通常又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成反比,即第一股东持股比例越大,监事会越难以发挥其功能效果。直接导致了上市公司监事会的“虚无化”倾向,加之第一大股东多为国有股,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监管缺位与错位问题就更容易导致其国有资产的管理人“武断专横”,从而使得监事会无法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法律制度约束力度不够。在立法上,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法治环境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对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法律制度的规定过轻导致了上市公司对法律的有恃无恐,而反而对证监会的处罚却战战兢兢。在执法上,由于上市公司的国有性特点导致了证监会与国有企业之间变成了“一奶同胞”的关系,这也是证监会屡次处罚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原因。在司法方面,投资者的维权成本过高加之部分司法机关的司法腐败问题,导致了其外部监督也难以发挥其遏制上市公司违法违规的行为。这些情况都对公司监事会作为内部控制治理的监督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我国监事会制度的功能与定位

监事会的本质属性是监督制衡与参与机制。我国现在对上市公司监事会的定位应该是设立在公司高管层内部的监察机构,监事与董事应该同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为公司利益服务。其工作职责应是专门监督公司财务状况以及其他高管的行为,它发挥的制衡是对其他高管和董事会的制衡,它具有参与机制的属性是对董事、经理等其他高管的经营行为或其他有可能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进行参与监督。

就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监事会的功能而言,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防止其他高管的私利行为损害股东整体利益。我国公司高管的背信行为常常导致损害股东整体利益或中小股东利益的结果。公司高管违背对公司的忠实义务,利用职务之便,操纵公司,致使公司利益或股东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现象层出不穷、手段不断翻新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引发业内和社会广泛关注。第二,防止公司的违法行为,保障公司的正常经营。之前说过,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或信披违规造假行为十分严重,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的功能没有得以发挥。监事会作为出资者的监督代表,对董事会做出的不利于公司正常经营或有可能招致主管部门处罚或诉讼的行为应该给予及时有效的制止,只有这样才能在公司内部形成长期有效的制约机制,使公司得以持续性发展。第三,代表公司的职能。我国公司法规定,监事会是公司对董事诉讼中代表公司。法律授予监事会代表公司起诉就是为了让监事会的监督权落到实处,在公司董事或控股股东怠于行驶或拒绝行驶诉权时,代表公司对公司董事会提起诉讼,维护公司整体利益。

3.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的立法现状与分析

根据我国现行《公司法》规定,监事会的职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项:(1)公司财务检查权。公司财务运行状况往往是能够代表公司经营是否正常的关键,因此法律赋予监事会监督公司财务工作,就是为了让监事会从宏观上把握公司经营状况,避免财务危机或舞弊给公司或股东带来损失或对公司的长远利益发生不利影响。对财务的检查权主要包括对财务会计报告的检查权和财务会计原始凭证的检查权两部分,对于前者的检查主要是看其报告有无不实虚假,是否会因此而受到证监会的处罚等。对于后者的检查主要是看财务凭证是否齐全真实,是否存在公款私用问题或公司高管腐败问题。由此看出,财务检查权是监事会职权中的重要方面。(2)监督董事等高管人员的职务行为或与公司利益相关的非职务行为。首先是监事会应对公司高管的职务行为的监督。对公司高管的违法违规职务行为给予制止并要求改正,对有违法违规的职务行为并有给公司造成严重损失的董事等其他高管提出罢免的建议。对于公司高管的非职务行为,通说认为监事会通常无权过问,但从实践看,公司高管的个人作风、不良嗜好或个人财产状况的突然变化都有可能对公司利益安全构成威胁。因此,笔者认为,监事会可以对有可能给公司带来重大损害的公司高管的非职务行为进行监督与跟踪,及时防范其损害公司利益。(3)召集股东大会提议权。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每一位监事都有召集临时股东大会的提议权,在董事会怠于召集股东大会时,监事会可以代为行使。从这一点看,监事的临时召集提议权及临时召集权是其他单个高管所没有的权力。(4)向股东大会提出议案。监事可以就股东大会提出履行监督职责的议案。(5)对董事等高管人员提起诉讼。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监事会对董事等高管人员提起诉讼必须基于股东的授权,也就是根据《公司法》第152条的规定,股东认为董事等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违法违规或其他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可以对其进行诉讼。股东可以直接起诉,也可以授权监事会进行起诉。(6)对董事会提出质询与建议权。(7)对公司经营情况异常进行调查。监事会或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发现公司经营有异常,可以进行调查,必要时还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协助其工作,费用由公司承担。

二、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法律制度执行受阻的原因

1.监事会缺乏独立性导致其职能无法执行

监事会缺乏独立性可以说是监事会制度无法发挥效果的最为核心的原因之所在。虽然在《公司法》的立法设计中,管理权、决定权和监督权应互相独立并互相制衡,但在我国目前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所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东有限公司中,监事会或独立监事都是无法真正独立于董事会的或总经理的,监事会的存在往往公司为了满足设立要求或为了满足法律对公司建制的要求设立的,而并非真正为了维护股东与公司的利益而设立。另外,监事会的议事方式也导致了其缺乏独立性的特点,监事会与董事会的议事规则都是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这种原则与监事会成员应高度独立以保障监督的公正性的特点不相符合,从而也对监事会的独立性构成威胁。

2.制度与立法上的缺陷导致其职责执行受阻

除了独立性这一核心原因外,制度和立法上的缺陷也是阻碍监事会发挥实效的重要原因。我国在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的规定上有诸多不合理与缺陷,主要表现在:(1)监事会成员的组成、选任机制和任职资格不合理。(2)监事会权权限过于空洞。(3)立法缺乏必要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公司法》仅仅规定监事在执行职务时违法违规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于监事的不作为,间接给公司造成损失或有造成损失的可能性的情况,并没有给予明确规定。

3.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对监事制度的冲击

在 2001 年 8 月 6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一文,正式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证监会的初衷是加强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监督,但引入独立董事制度这一做法值得商榷。与监事会一样,独立董事也有监督权,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指导意见》赋予我国独立董事两大类职权:一是独立董事决定权;二是发表独立意见权。但笔者认为,尽管如此,独立董事制度也不能发挥其作用。其理由为:(1)独立董事制度的存在土壤与我国公司的体制不符。独立董事制度是英美法系公司法制度中的内容,适用于一元制的公司体制,而我国公司是董事会与监事会平行的二元制公司体制。(2)独立董事制度不适应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在英美等股权结构相对分散的国家产生的,而就我国公司的股权结构来看,一股独大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股权结构并不适合独立董事制度。(3)独立董事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实际地位不高。与监事相比,独立董事虽然看似独立性更强,但由于其实“外来人员”,在身份上就容易受到排斥,这使得独立董事履行职责的积极性不高,加之其向董事会负责并报告,最后的身份角色很可能异化为一个“建议者”而非监督者。由此可见,独立董事制度在约束公司管理层的作用上并未显示出比监事制度更好的实效性,并且还严重的影响了本就薄弱的监事制度在公司中的执行。

三、对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法律制度基本没有发挥其实效,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改变目前监事会监督不力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上市公司监事会的财务独立性,重新定位上市公司监事会的服务对象

监事会制度无法发挥作用的核心原因是缺乏独立性,而缺乏独立性的最根本的表现是财务报酬的依赖性问题。对此,上市公司可以找到与非上市公司解决此问题完全不同的路径选择。上市公司监事会正是代表外部投资者去监督上市公司经营运作的最佳监督者的选择。一方面,上市公司监事会作为上市公司的内设机构容易做到时时监督上市公司经营运作,从而最大程度弥补外部投资者信息不对称,无时间无精力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督的弊端,最大程度保障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另一方面,监事会可以运用法律授予的职权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监督,防止其出现损害外部投资者利益的状况发生。因此笔者建议,应当对上市公司的监事会的服务对象做重新定位,监事会不仅为上市公司内部的控股股东负责,更要为流通股股东即外部股东负责,这样必然可以极大的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使得控股股东为挽留住流通股股东以及公司经营的持续而有所克制与收敛,从制度上遏制上市公司董事和内部股东对外部股东权益的损害,迫使其努力经营,从而达到公司内外部股东双赢的良性经营模式。建议证监会出台相关规定,提高上市公司监事会的报酬标准并将其报酬的支付权由证监会代为行使,即证监会可以要求上市公司每年向证监会缴纳监事会报酬基金,由证监会直接对上市公司的监事会发放年薪,这样一来上市公司监事会就可以摆脱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报酬要挟”从而放开手脚履行自己的职责。

2.改善监事会成员的结构与规模,提高监事会成员的整体素质

监事会规模过小,监事会成员的专业素质与要履行职责的要求素质不符,也是阻碍上市公司监事会实效的另一大原因。对于我国现在上市公司动辄过亿的总资产或总产值,仅仅设置3名监事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一点上《公司法》的规定明显具有滞后性,没有根据上市公司的特点给予特殊规定。建议修改《公司法》对于监事会人数的规定,增加上市公司监事会的最低人数为10人以上,以保障监事会的规模,以便能真正将监督职责得以执行。除此之外,对于应该改善监事会成员的来源结构,这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改善:(1)从股东身份结构上来改善,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监事会的成员必须排除控股股东兼任的情况,还要鼓励中小股东担任监事会成员,以平衡股东利益。(2)从监事会成员的素质上改善。建议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将监事会成员进行专业分类。

3.完善监事的任职资格,增强监事会成员的监督能力

相比于独立董事制度任职资格的详细,我国《公司法》监事的任职资格可谓简陋。而据统计,我国监事会成员多半是本公司工会、党委、普通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具有专业财会知识和法律知识的人员比例很低,尤其是法律专业知识人员极为缺少,使其监事职责无法得以执行。因此,笔者建议,立法应当规定监事的任职资格,规定其监事应具有一定的财务会计、审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如选出的股东代表与工会代表不具备上述专业知识,应当聘请专业人士对其进行培训,经考核仍不能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由股东大会投票给予罢免,从而保证监事会人员的整体素质,以提高工作质量。在内部选举的监事不能满足公司任职资格的情况下,也可以引入独立监事。一方面,使得独立监事制度成为监事制度的特例,与监事法律制度体系形成一体;另一方面,废除独立董事制度,可以保障监事制度以及独立监事的能够依法履行职责。毕竟我们要做的是发挥监事制度效果,从目前来看监事制度效果充分发挥是完全可以解决上市公司违法违规现象过多的问题的。独立董事制度并不能对上市公司监事制度构成替代,允许其存在即浪费股东的投资效益,也不利于监事会与独立监事制度的作用发挥,因此应当予以废止。

4.充实监事会职权,完善监事财务监督能力

对于《公司法》中对于监事会职权的缺陷,笔者建议,主要从财务检查权的完善入手: 财务安全是公司安全的基础,因此监事履行职责应把财务检查作为重点责任来履行。我国《公司法》对监事的财务检查权仅是“一笔带过”,并未从对其财务检查权的履行程序、条件以及限制进行明确。建议立法保障公司监事的财务知情权,要求公司定期向监事报送相关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财务信息。监事在认为公司经营可能出现重大问题时,有权查阅公司原始会计账簿及原始会计凭证。要扩充监事的财务审查权的范围,使其不仅对本公司有检查、抽查、稽查和审计的权利,而且对公司的关联交易方、子公司也有财务的检查权。子公司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不得拒绝上市母公司监事对其进行财务检查。

5.改革公司监事的监督方式,完善其法律责任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监事的监督方式为集体过半数决定的模式。也就是说,当一名监事发现公司存在问题时,他只能先向监事会报告,由监事会表决多数通过后再履行监督职责。这样就带来了程序繁琐,效率不高的问题。在应对可能对公司或股东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害的重大事项时,极有可能“贻误战机”,从而让公司或股东的合法权益受损。笔者认为,应该授予监事个人在一定条件下直接执行监督职责或直接制止危险行为或侵害行为的进行的权力。但为了使这一权力不走向反面,也必须对其适用的条件做出明确而严格的规定。只有将监事会的讨论决定与监事个人紧急临时决定制相结合起来,才能让监事会的职权履行的更加充分、更加得当、更加及时。

四、结语

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法律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保护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股民的利益,有利于增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限制控股股东滥用其控制权力,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环境的良性发展。因此,必须对目前的监事会法律制度进行改革,使其真正发挥其监督之责,从而达到管理权与监督权的相关制衡,实现上市公司的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李建伟.论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的完善—兼及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法学,2004 年第 2 期。

[2]白呈明.股份有限公司监督机制的发展趋势.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第 2 期。

[3]何孝星.关于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的优劣比较及其制度安排.经济学动态,2001 年第 8 期。

[4]廖家生,邓鹰,张殷.德国公司治理与绩效评价的经验与启示.国有资产管理,2005 年第 5 期。

[5]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引用日期2013-06-26

作者:王宏宇 王友祥

上一篇:国际私法总则思考论文下一篇:节约的价值观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