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舞蹈教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趣味性是儿童舞蹈教学的灵魂,从低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出发,从培养儿童的理解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编能力入手,激发儿童对舞蹈学习的兴趣,挖掘舞蹈教学中的趣味元素,使儿童充分理解舞蹈的丰富内涵、完美表现舞蹈的优美韵律和自如地运用舞蹈动作抒发情感的能力,以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教育叙事舞蹈教学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教育叙事舞蹈教学论文 篇1:

意识创新在高师舞蹈教学实践领域之初探

摘要高等师范院校舞蹈实践教学领域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挖掘已成为世界各国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为了适应这一教育主流模式,就必须注重实践教学中的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者要把培养学生舞蹈学习的原动力和创新思维放在教学的主导地位。

Awareness of Innovation in the Field of Dance Teaching Practice

FEI Renying

(Art Department, LiuPanShui Normal College, Liupanshui, Guizhou 553004)

Key wordscreative; teaching; practice

舞蹈是一门高雅、严谨、实践技能丰富的艺术学科,需要支撑的技术含量高。它所涵盖的表演艺术范畴决定了它在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依托于丰富的理论构想,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依赖于实践来加以体现和完成。因此,在舞蹈教学实践活动中,意识创新在舞蹈教育方面作用显得尤为关键。就目前我国的艺术类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而言,舞蹈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大多相继把职业取向定位于教育事业,承担着培养舞蹈人才的任务。学生是否具备意识创新、是否能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和激发创新意识将直接关系整个教学工作的成效。

中国舞蹈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经过了上千年的历史发展演变,积淀了丰富多姿的中国舞蹈文化。在高师舞蹈实践教学活动中,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了解中国舞蹈文化的发展历程,根据地域间各种舞蹈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及舞蹈教学受众者的不同表现特质进行教学上的阶段划分,以构筑丰富的背景教学理论,从而在继承传统舞蹈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舞蹈艺术教学实践的有机整合,寻找到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和符合当代人个性化审美的艺术形式。因此,对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育工作者而言,为了适应这一教育主流模式,就必须注重实践教学中的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改革教学实践模式,在专业技能培训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形成自己独有的、独特的、有效的教学实践模式。

1 舞蹈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思维创新

1.1 舞蹈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舞蹈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思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首要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和洞察并熟悉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艺术的原始素材常常是通过简单平凡的生活积淀而来,在采集这些素材的过程中,我们只有通过对这些素材进行系统科学的划分,同时加以艺术范畴的理解和熟悉,在后期的实践过程中,从这些来源于生活的素材里筛选出具有典型案例的原始素材加以实践创新,使得创作的主体意识在实践者的理论构想空间里得到良好的切入,然后在创作者的意识领域里形成独特的艺术视觉,使舞蹈教学实践活动富有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从而使创作者的思维具有独创性,这种独创性从根本上赋予创作过程独特的审美认知。

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编导艺术家贾作光先生说过:“你想要有一双舞蹈的眼睛,就必须把自己创作的视觉投入到细微的生活当中,用心去体验生活中每一个人物内心的情感活动,将人物情感演化为自己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和时代特点的作品”。在贾作光先生早起代表作中,他根据电影歌曲《渔光曲》创作了同名舞蹈,在创作初期,为了使作品素材和反映的主题更加贴近原型生活,他深入到偏僻边远的渔村体验渔民凄苦贫寒的底层生活,了解渔民的生活背景,触目到抗战时期沦陷的国土,联系到自己悲惨的童年,联想到那些千千万万挣扎在饥饿线上的孩子创作了舞蹈《渔光曲》。作品在演绎过程中,那凄婉的歌曲旋律使他找到了渔民真实的情感内涵,产生了和众的共鸣。出场时,浓浓的愁绪现于面部,深情凝视的形体、赤着脚喘着气、吃力拖着的一条破渔船,整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表现形体都浓缩在拉船、撒网、捕鱼等舞蹈素材中,以鲜明的形象动作表现了渔民的原型生活状态和悲凉凄惨生活境况。

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学者在教学理论架构上要积极通过生活的透察,使创作思想不断得到丰厚、从宽泛的生活视角提炼、凝结出好的作品,这是创新思维培养的一种态度和表现形式。

1.2 高校舞蹈教学创新思维中的时代精神

创新是名族之魂,创新来源于时代发展的积极效应和时代背景。对于艺术作品而言,在不同时代所出现的作品都有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时代创新精神的凝结。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要想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没有时代所赋予的创新精神是很难被大众接受的。那些来源于生活,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舞蹈作品能得到大众的喜爱,最根本原因是这些作品的舞蹈内涵贴近人民的生活,从审美视觉上符合人民对舞蹈的审美追求和意愿。对于从事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育的工作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敢于将视觉切入到实际生活的范畴,把教学理念加以创新、提炼和升华。在舞蹈作品创作过程中,要把作品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与时代发展的主题进行有机切合,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使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得到突破,既保留了舞蹈艺术传统的渊源特性,又能将各民族所具有的地域风情、语言文化、生活习性、审美情趣等文化差别和时代发展的大格局有机融合,只有将这些符合时代特征的融合与教学实践活动紧紧相扣,才能反映出舞蹈艺术所具有的时代背景和民族精神风貌,才能真正创作出众多符合人民意愿的优秀作品,培养出一批批适应人民需求和顺应时代潮流的舞蹈人才。

在当代,民族民间舞蹈越来越得到人民大众的认同和喜爱,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舞蹈教育工作者,必须自觉地把创新思维定位于时代精神的脉搏上,把舞蹈实践教学中的学生基础专业技能培训和意识创新能力纳入到教学实践活动领域,形成独特的舞蹈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充分提高学生驾驭舞蹈艺术范畴中的表演能力、表现能力和创作激情,才能从根本上创作出通俗易懂,深入人心的优秀作品。

2 舞蹈结构编排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思维创新

2.1 舞蹈结构编排的教学创新

生活动作的提炼和古今中外的“舞蹈素材”是舞蹈结构编排的两个重要来源。要使得这些素材在舞蹈编排结构中得到借鉴和运用,就必须根据舞蹈编排的内容、任务需要以及表现手法去提炼雕琢。在舞蹈结构的编排上,首先要明白表现人物感情和性格的方向如何定位,然后以舞蹈设计的结构为主线设计出舞蹈中表现人物性格、心情、台词等元素,创作者再沿着这一结构的中心主线去对作品的脉搏细节进行动作结构的雕琢和提炼。另一方面,作为高等师范舞蹈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在舞蹈结构编排教学实践实践活动中,要言传身教,让学生在舞蹈结构编导环节必须融入“角色”这一概念,让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自己身上鲜活起来。在深入“角色”的基础上,从自己积累的生活舞蹈素材中物色、提炼出情景交融的舞蹈艺术形象。

在舞蹈结构的编排上,意识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它包括动作典型性的创新、舞蹈“意境”的创新、舞蹈表现主题的创新、舞蹈语言环境的创新等要素。就动作的典型性而言,并不是越宽越好,而是个性越强越好。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动作的典型性要具备突出的艺术性格;二是动作的典型性要有明晰的情感表现。舞蹈结构在编排过程中,舞蹈动作的设计首先要说清楚什么是感情,对于民族舞而言,各民族表达情感的方法各异,在结构编导过程还要性格分明,充分以角色的个性来塑造和展现名族的独特风采。

2.2 舞蹈编排意境及主题动作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创新把握

把舞蹈结构中的人物、作品、时代背景融合一体进行实践创新,通过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并身临其境地感受人物处于当时背景之下的心境、情感状态,并将其化为创作源头,真实可信地让观众处于联想与想象之中。因此,在舞蹈作品的结构创新方面,要注重舞蹈“意境”和舞蹈主题动作上的创新。舞蹈的编排形式和动作结构其实不在于“繁琐”与“简单,能充分突出和表达舞蹈的内涵和意境就好。作品的立意是否成功,关键取决于对舞蹈作品中“意境”的把握以及对舞蹈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是否有创新的艺术构想。你的主题思想表达是否有创新、作品的表现结构是否情景交融统一、“意境”是否符合舞蹈作品编排的中心大局这三个方面决定了舞蹈作品编排是否成功。“立于大而小于细”,在舞蹈编排的形象主题动作上,要围绕舞蹈编排的结构动作去考虑和塑造作品中舞蹈形象的代表性动作。结构是作品的核心要素,清晰明确的结构方式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让作品有脉络清晰的逻辑关系。受地区间影响,各民族舞蹈所表现的结构性主题动作千变万化,但无论怎样也脱离不了那些最具代表性的主题动作,这些富有生命力的典型性代表动作一旦成为舞蹈作品中的“舞蹈语言”,就会在编排结构上使作品上升到“意思创新”的高度而得到贯穿,也才能使作品真正富有时代气息和鲜活的生命力。

3 舞蹈语言在舞蹈艺术作品中的创新意义

德国现代舞蹈家玛莉·魏格曼曾经说过:“舞蹈语言原本就是表现人们现实生活与内心情感活生生的语言”。在某种意义上,对舞蹈艺术的自我把握首先是一种舞蹈语言的创新。舞蹈之所以为艺术,正在于它展示内心世界与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与流动性,对舞蹈艺术的创新需要心灵上的悟性,这种悟性是对舞蹈语言的一种把握。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更需要具有时代色彩的精神生活,舞蹈艺术也要随着时代脉搏的跳动,用最美的舞蹈语言,给人以最美的享受空间。舞蹈语言来源于实际生活,民族区域、民族类别的不同,导致各民族舞蹈语言的特色各不相同,构成了舞蹈语言的舞蹈动作、姿态在形态、节奏、动律和结构方面的差异。比如,各地区的民间舞,它是民族生活文化的特殊反映形式,与民族和地区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有着多位关联。每个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风格独特的民间舞,如:维吾尔族的民间舞、东北秧歌、瑶族铜鼓舞、傣族孔雀舞、云南花灯舞、苗族芦笙舞等等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和民族风韵,这些民族民间舞蹈在表现手法上均有自己民族的语言环境。在高等师范学院舞蹈作品创作活动中,创作者和受众者只有充分去体验各民族自身的生活动态、才可创作出拨动观众情弦、打动人物内心的具有震撼艺术魅力的作品,这样的舞蹈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

3.1 舞蹈语言创新在生活中的感悟

舞蹈语言的创新也必须从生活中去感悟。一个好的舞蹈构思和舞蹈结构,是通过鲜明、生动、准确的舞蹈语言来体现作品内容、形象、情感,所以舞蹈语言的创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果说舞蹈演员对作品必须有自己来源于生活的独特感悟是艺术自身规律所决定的,或者确切地说是表演家自身艺术生命组成的活力因素,那么就有必要探讨感悟在表演中产生的条件。首先,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舞蹈作品和舞蹈形象的产生也是源于生活,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1)在一些优秀作品上,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平凡的生活素材,编排演绎出经典之作。这就有赖于我们对生活和舞蹈艺术的感悟。例如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既以美丽的孔雀为原形,直观形象的动作,细腻纯真的情感塑造了一个美丽孔雀的舞蹈形象,以形感人、以情动人。因此,舞蹈语言艺术有着广阔的开拓空间,而如何驾驭舞蹈语言艺术,还在于教育工作者和舞者对舞蹈美学的理解和修养。(2)为了对创作提供可取的创作思路及有意义的创意启迪,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可以采取观摩学习和借鉴其它艺术形式,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以丰富自身的舞蹈语言。(3)要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继承传统舞蹈的加工整理、改编革新、借鉴创新等三个原则,从而丰富和充实我们的舞蹈艺术这作品的创作。我们的教学工作者要用专业眼光观察、体验、研究和了解创作对象的生活特征和性格特征,提炼具有代表性的形态节奏、动律,塑造动态捕捉,这是创造舞蹈语汇的源泉,同时学习借鉴外来舞蹈文化,学会灵活变通运用。“从生活出发,回到生活中去”,是学习舞蹈语言、继承和借鉴优秀作品的关键。舞蹈语言是从生活动作中提炼而成的舞台形象,因此,舞蹈语言所具备的共性和个性是引起观众共鸣的情感特征。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热爱生活、感受情感变化是创作中的表现手段,会带给观众真实准确的舞台形象。

3.2 舞蹈语言创新的意蕴

动作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语言,在舞蹈的特定情境中,构成动作的姿态、节奏、速度、空间走向、动作力度与情感强度的统一所体现的情感倾向,以及动作在运动中的“力效”,在音乐、舞美等多种手段的配合下,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展示无数复杂的心境和情感冲突,使舞蹈艺术在连绵不断的跌宕起伏中展示舞蹈的主题内容,表现人物情感,创造各具特色、生动鲜明的舞蹈艺象,具有造型美、流动美、情感美的巨大欣赏价值。人体动作不善于叙事,但却能在表现丰富复杂的情感方面胜出一筹。成功的舞蹈表演,每一个动作、人体的每一块肌肉,都充满了情感,有时变形的动作和夸张的表现,从另一层面上表现和抒发强烈的精神世界。

艺术贵在创新,只有创新才具有新的生命力和长久的艺术魅力,舞蹈艺术亦是如创新来源于生活,建立时代精神风貌基础之上,在创作者个人意识的参与过程中,才有了创意的新鲜,它是熟悉的陌生感,是人重新体验的精神补偿。

4 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意义

4.1 舞蹈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学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创新意识缺位、教学举措实效性弱化、教学器材及场地缺乏、师资力量配给不到位等问题。另一方面,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的落后导致舞蹈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枯燥乏味。从实际情形来看,有的高等师范院校舞蹈专业由于创建成立时间短,导致教学体系跟进缓慢、缺乏完备成熟的体系架构,在舞蹈理论课的教授环节得不到重视,授课方式大多由舞蹈技能课教师及音乐、艺术方面的理论教师担任主授。从教学实践所体现的绩效来看,一些教学方法所反馈的信息充分表明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教学诉求,学生常常被动接受舞蹈理论知识。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这完全没有遵从舞蹈课开放式教学的教学特点及舞蹈教学的教学规律,因而影响了舞蹈教学的质量。

从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舞蹈专业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缺乏和教学研究创新精神停滞不前这三种弊端使学生失去了对舞蹈学习的主观兴趣,更甚者形成了厌恶舞蹈教学课的心理。教师教学为上、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定意义上扼杀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兴趣消退、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在多年的舞蹈教学实践活动中,我系学生大多来自偏僻边远农村,普遍具有的共性特点是基础薄弱,条件参差不齐,轻视舞蹈理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对舞蹈教育理论产生强烈的逃避心理。我院由于历史及师资等原因,在舞蹈专业教学领域也一并存在理论学习与舞蹈专业训练间缺乏有机结合,表现在学生缺乏特有的技能训练,学生多半重于理而轻于技,或轻于理而重于技,没有达到舞蹈艺术课程应有的教育目的,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使我院舞蹈艺术教学工作的难度加大。在教学实践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在有限的教学空间和时间里有针对性的创新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运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良好有效的教学实践平台。并根据学生自身条件的受限程度,合理动态的开发适宜舞蹈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在教授学生专业基础技能的同时,把“死板”的舞蹈教学理论融汇在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每年度为学生组织舞蹈汇演,使学生拥有一个“仿真”、“模拟”演出平台,在演出中积累丰富的舞蹈表演经验。通过参加社会文艺团体、地方演出机构、政府文艺单位等部门组织的文艺演出和比赛,让学生积极走入舞蹈艺术实践。通过对舞美、舞台、音乐、舞蹈语言、舞蹈结构、表演风格等元素的把握,让学生在实践中升华舞蹈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4.2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位真正称职的教师,仅限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高师舞蹈教育工作者还必须对教学方法给予重视和创新,譬如:在中小学建立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教学,让舞蹈课真正意义走进中小学生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进行“教”与“学”的角色互换,承担一定的舞蹈艺术实践,开展各种各样的舞蹈活动,才能激发创新意识和创作激情。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还从一定意义上促使舞蹈教学从中小学生抓起,这对我国舞蹈教育事业的动态发展将起着深远的意义。实践证明,只有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教学能力,学生一次次的创作和反复排练,可以使学生用心去感受自己的创作水平,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得到有益成长,才能让高师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这些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提前了解今后的教学需求,真正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的而主动有效的学习,这对高师舞蹈教育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根据我院舞蹈教学的模式和学生综合特质,我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上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改革,利用电化教学平台、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等模式进行辅助教学。在舞蹈教学实践活动中,对于舞蹈作品的风格韵律、情感表达、肢体语言以及对舞蹈作品的感悟,某种意义上教师是很难用直观的语言向学生描述和教授传递的。这个时候,利(下转第60页)(上接第44页)用适当的电教设备,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为学生提供了舞蹈模仿动作和对照练习的有利条件。通过电视屏幕,学生能身临其境地受到艺术的感染,多重感官的刺激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加深,学习兴趣会更高。

4.3 如何培养和提高高等师范院校舞蹈艺术专业学生学习兴趣

据笔者调查,当前舞蹈艺术专业学生对舞蹈文化理论课不够重视,不少学生在舞蹈理论水平、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把握等环节仍旧处于贫乏状态。这不但导致学生毕业后难适应今后教学的需求,同时对舞蹈事业的发展也带来不利的因素。作为舞蹈专业的学生,理论文化的修养及舞蹈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未来教学的整体素质。那种单纯追求技能熟练而忽视文化及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事实告诉我们,这样的结果永远不可能造就集表演、教学、编导、研究于一体的优秀舞蹈人才。保证教学质量兴趣是学好舞蹈的动力,尊重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保证教学质量的秘诀,兴趣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耐性和记忆力,还能发展思维和想象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对事物的认识、理解,以及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形成爱好的升级,积极培养发展学生对学习舞蹈的兴趣,使这种爱好舞蹈的兴趣得到进一步升温和发展。因此教学者要把培养学生舞蹈学习的原动力和创新思维放在教学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胡尔岩.舞蹈创作心理学.

[2]于平选编.舞蹈编导教学.北京舞蹈学院.

[3]张小灵.对舞蹈编排结构过渡的几点看法.安庆师范学院.

[4]王冰.舞蹈创作中的意境谈.郑州师范学院.

作者:费仁英

教育叙事舞蹈教学论文 篇2:

低段儿童“趣味性”舞蹈教学的实践探索

摘 要:趣味性是儿童舞蹈教学的灵魂,从低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出发,从培养儿童的理解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编能力入手,激发儿童对舞蹈学习的兴趣,挖掘舞蹈教学中的趣味元素,使儿童充分理解舞蹈的丰富内涵、完美表现舞蹈的优美韵律和自如地运用舞蹈动作抒发情感的能力,以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趣味性;舞蹈教学活动;舞蹈创编

我国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话都说明兴趣的重要性。儿童学习有了兴趣,对他们来说学习活动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这样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学习舞蹈也是如此,必须让孩子对舞蹈有兴趣,这是提高舞蹈教学质量重要的心理因素。那么,如何激发儿童对舞蹈的兴趣呢?笔者根据多年舞蹈教学的实践,从儿童舞蹈的特点入手,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遵循低段儿童的心理特征

心理学家分析儿童的心理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他们喜欢色彩斑斓的实物移动、飞舞。可见,“有趣性”“叙事性”“奇思异想”是儿童心理的主要标志。想象力丰富,但又逻辑思维能力差;喜欢模仿——这是儿童心理的另一特征。美国舞蹈家史蒂文森先生曾说: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不能把大人表演的组合硬塞给孩子们。他认为:教学内容不能超过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因此,儿童舞蹈教学必须从儿童的心理特征出发,因年龄而异、科学施教。如:我在兴趣课上创作的小舞蹈《蕾》,用喻花、草、蝴蝶、蜜蜂等手法,好似为孩子们插上了五彩纷呈的双翼,装扮为尚未开放的蓓蕾、枝叶、蜂群,踏着明快的节奏,唱着愉悦的新曲,轻盈地跳跃、飞翔、耳语,时聚时散,忽东忽西,雀跃在花丛中。这个舞蹈的排练,就是紧紧抓住儿童喜欢花、草、蜜蜂、蝴蝶等五颜六色的心理,还原孩子们一个尝试的天地。

二、低段儿童“趣味性”舞蹈教学的实践探索

拓宽思想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舞蹈教学中改变那些过去单调地讲解,手把手地教,学生机械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要以正确的教学观、人才观、效能观努力适应孩子的天性和兴趣。要更新途径,由浅入深、充分发挥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掌握舞蹈的技能,培养他们的舞蹈兴趣,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1.“善”采撷,“巧”设计,编排趣味性的舞蹈语汇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形态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她们大量无意识的动作,如:晃头、耸肩、眨眼、蹭痒、跑跳起步时欲攀扶它物的姿态、撒娇时的摇肩、摆臂、撅嘴等,虽夸张,但具儿童特色。这些无意识状态下的动作元素,采撷下来再经过舞蹈老师巧妙的设计,提炼为一种固定的、夸张的基本动作素材,让儿童模仿时就会轻而易举地得到儿童的二度创作,这就成为饶有趣味的儿童舞蹈动作形态了。

2.“重”韵律,“激”兴趣,开展趣味性的舞蹈训练

德国卡尔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教育体系,强调以节奏感为基础,进行音乐教育,没有节奏感就无法进行表演舞蹈。为了让孩子掌握好音乐节奏,配上简短有趣的儿歌,让孩子边按节奏念儿歌,边做动作,从简单的节奏型到复杂的音乐型,一点一点渗透,培养他们的音乐节奏感。

3.“巧”诠释,“重”体验,理解作品蕴含的趣味性

舞蹈常被人们称为“心灵的直接语言”。少儿舞蹈是诗歌(文学)、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三者共同的使命是表现孩子们的思想感情,通过这种表现再打动孩子的情感。对舞蹈的审美能力在于理解美的含义,才能用肢体去表现心的共鸣,表现自然美。所以,少儿舞蹈教学中,我把音乐、舞蹈、文学融为一体,必要的语言补充,使歌、舞、语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表演之所以很受少儿喜欢就是运用了这一点。比如:《老鼠画猫》中:“小老鼠,来画猫,哎哟眼睛要画小……”孩子们边唱边拿画“笔”画猫,同时学老鼠畏缩的动作来走路,这样动作就具体化、形象化和生动化。补充了单调表现的不足,使儿童语言、音乐和舞蹈融为一体,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节目排练中,必须重视表演者对舞蹈作品思想感情和主题上的深刻了解,而不是一味地重“形”,而忽略了“神”。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指导老师要悉心加以引导,让孩子们“手舞”有物,“足蹈”有理,这样孩子们在表演时就会在心理上与舞蹈角色共鸣共感,忘我投入,表情自然展现,舞蹈表演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排练新舞蹈之前,先把舞蹈的内容、情绪、情境、风格等编成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使她们喜欢和理解所要学习的舞蹈。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前提下,才能奠定孩子们充分表现作品情感的思想基础。

4.“多”鼓励,“重”引导,启发舞蹈创编的趣味性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发挥想象力对舞蹈也有着特殊的作用,舞蹈中的许多动作是抽象概括的,孩子们不可能直接接触或直接感知的。这就需要通过音乐、动作,联系平时的经验,借助想象去补充、认识动态美,这样就扩充了孩子们的视野,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肢体去表现,让舞蹈艺术活起来。想象力是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依靠过去的经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能力。在培养儿童舞蹈情感的过程中,提高她们的想象力乃至幻想是非常必要的。在教会孩子们掌握舞蹈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鼓励她们大胆创新,消除胆怯心理,帮助他们增加创作的勇气与信心,敢于标新立异。

(1)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

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孩子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我在教孩子们创编舞蹈“快乐的节日”时,先对他们提出要求,让他们讲一讲过节的情形,再让他们听听优美的音乐,引导他们进入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学员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各种舞蹈动作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创作的动作,并说出为什么用这个动作来表现。我抓住这一时机指导他们逐句创编,并组织大家一起讨论并确定合适的动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编出许多耳目一新的舞蹈组合。孩子们表演时,有自由发挥的即兴创作,有受到启发后创编的动作,还有模仿动作,充分体现了民主参与,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学员与学员之间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了儿童独特的创造才能。

(2)注重启发儿童丰富的联想

在创编时,有的音乐没有歌词,有的音乐有歌词,可是却比较抽象,很难表达。因此,必须启发儿童感受、理解、联想、创作。例如:有一段四四拍的音乐,它没有歌词,比较抽象,我让他们听,启发他们广泛的联想,让他们用心感受、体会。孩子说看到随风飘拂的柳条,我就启发他们:这柳条多像仙女在翩翩起舞啊!那牵牛花多像小军号在嘀嘀哒哒地吹啊!春雨濛濛下,落进田野呼唤小草快快露出嫩芽等,让孩子们的想象力无拘无束地奔跑出来,表现在舞蹈作品上,就像太阳照在水面上会折射出奇异的光彩。

趣味性是儿童舞蹈的灵魂,在舞蹈教学中只有紧紧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精心选材,巧妙诠释,注重鼓励引导,才能充分调动孩子内心对舞蹈真正的热爱,让她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充分理解舞蹈的丰富内涵、完美表现舞蹈的优美韵律和自如地运用舞蹈动作抒发情感,不断地去发现美、创造美!让我们的孩子在翩翩舞蹈中扬起美的风帆!

参考文献:

[1]赵国纬.舞蹈教学心理.中国舞蹈出版社,1989-07.

[2]王晓钟,王同礼.少年儿童:舞蹈艺术研究:中国文集.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07.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街小学)

作者:刘微娜

教育叙事舞蹈教学论文 篇3:

舞蹈《大山支教》叙事特点分析

[摘 要]

叙事就是讲故事,而叙事性舞蹈作为舞蹈诸多种类的佼佼者之一,已不再被“长于抒情,拙于叙事”所禁锢,它最大程度的将人类生活的本质,真实地、生动形象地再现于艺术的舞台。这种将故事与舞蹈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丰富的内涵也使其具有越来越深层次的影响力。本文在阐述作品故事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舞蹈动作的分析,简要总结叙事性舞蹈《大山支教》的叙事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对叙事性舞蹈的理论研究,是通过舞蹈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叙事;舞蹈动作;叙事特点

[收稿日期]2021-01-13

[作者简介]单宇婷(1999— ),女,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硕士研究生。(长春 130000)

一、舞蹈《大山支教》概述

(一)舞蹈中人物特点的介绍

艺术来源于生活,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取材于真实的日常生活,却在主题立意的分量上又‘重’于生活。”[1]在现实中,有那样一些地瘠民贫、经济较为落后的山区,学校大都是破破烂烂的,更有甚者用砖块、木板等代替椅子和课桌。即使是这样恶劣的学习环境,甚至没有老师来给他们上课,也没能影响山区孩子们渴望学习、希望得到更多知识的心。而正有这样一群无私奉献的青年教师,走进深山,为山区的学生们带来知识与希望。在舞蹈《大山支教》中便塑造了这样两种人物形象:一群渴望知识的山区女学生与一位无私奉献的青年男教师。

1.支教教师的人物特点

教师这个词语是我们每个人都熟悉不过的,这个职业也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一提到这个词语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园丁、阶梯、钥匙等,这一个又一个的比喻,皆是教师无私奉献的象征,这些行为皆隐藏在日常生活与教学的不经意间,看似渺小却能给予学生极大的温暖与鼓励。作品中,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为学生缝衣服等意象性动作,和结尾处几次不舍的转身,描绘出了一个耐心、心细、重情义的支教教师人物形象。

2.山区学生的人物特点

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那些一出生就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他们几乎从小就历经风雨、饱经风霜,但却仍然可以从他们那一张张淳朴单纯的小脸上看到对生活的憧憬与接受教育的渴望。作品中,通过面带笑容的左右摆头、高举手回答问题、多重变换的插秧和除草等意象性动作,和结尾处率真大胆的集体独白,描绘出了阳光、勤奋、孝顺、重情的山区学生人物形象。体现了山区学生积极上进、淳朴可爱的特点。

(二)舞蹈中故事情节的发展

在叙事性舞蹈作品《大山支教》的开头,阵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伴奏与学生群舞的和声映入耳帘,预示着课堂的开始。学生们围成一个圆圈坐在地上,暗示着山区学习环境的艰苦,圆圈的中心是一位戴着眼镜的青年男教师。在这个队形上是一段群体齐舞,寓意学生们在跟着老师学习知识。

齐舞过后,学生们散开几堆分拨有层次地做高举手的动作,竞相向老师举手提问,教师有耐心地依次解答指导,为三人舞、四人舞与五人舞片段。展示

了即使山区的学习环境艰苦,但也没能影响学生们渴望知识与学习的心,以及学到知识后的高兴与欣喜。

下课铃声响起——放学了,学生们与老师挥手再见,学生群舞从舞台两侧下场,音乐声随之转变。两侧学生以一度空间和二度空间的横线调度上场,动作缓慢、迈着大步,分别模仿着不同的务农动作,伴随着音乐声,交代了山区学生们放学回家在田地里劳动的故事情节。随即教师也加入其中,向孩子们学习农活,讲述了师生一起劳动的故事情节。劳动过后有几位调皮的学生追逐嬉戏撞到老师,老师并没有生气反而加入到学生们的游戏之中,配以欢快的音乐,教师与学生们玩耍的动作,采用流动式线形舞蹈调度,都体现出了教师的温暖与耐心以及学生对老师的喜爱之情。

舞蹈来到高潮部分,所抢夺的信被学生们打开,欢快的音乐声戛然而止,周围的灯光变暗,一束追光照亮信封随即旁白响起,信中内容公开——“儿子,妈想你了,在那里支教结束,就回来结婚吧”,旁白结束灯光恢复。信中内容的公开预示着教师与学生们即将分别。此时的舞台上教师与学生群舞分别占据左右两侧,老师想要拿回信来,学生们却张开双手祈求老师留下。学生群舞的追赶与教师的转身躲避进行不断的位置转换,体现了学生们的不舍、恳求老师能够留下来的情节发展。紧接着一段老师与学生的简短双人舞,学生滚落下来,老师想扶却只能转身离去,老师转身的同时,学生群舞集体喊出:“老师!你别走,等我们长大了嫁给你”,此时作品被推向了情感爆发的最高点。学生们将教师层层围住,强烈的音樂声慢慢减弱。随着暖色调灯光的转变加入,柔和轻快的音乐也随之响起,学生们回到了开头的队形,再一次响起了朗读声,老师依旧站在中间,带领着学生们,交代了教师留下继续支教的结局。

二、通过舞蹈动作讲述故事情节

叙事,就是讲故事,但舞蹈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是通过肢体语言来向观众表达的,无声无言、无字无文,此时舞蹈的叙事性便是最难发挥的一处。叙事性舞蹈的动作来源需要去探索和挖掘现实生活中那些生动感人的生活事迹,并以舞蹈的艺术形式展露出来。“生活题材的作品不但能够使观众与舞蹈艺术之间拉近距离,同时也警醒着我们。”[2]舞蹈作品《大山支教》同众多叙事性舞蹈作品一样,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舞蹈结构进行编排与表演。

(一)“缝衣角”为结局做铺垫

“意象只不过是叙事过程中添加的要素,它的使用并非愈繁愈佳,而要讲究适度与自然。”[3]作品《大山支教》中出现的意向性动作——“缝衣角”:教师在一度空间以单膝跪地、身体前倾的姿态模仿缝衣服的动作,为磕破衣服的学生缝补,加深了教师亲切的人物形象刻画,与此同时预示着师生感情的再度升温,为教师牺牲自己更好的生活条件选择留在山区继续从事支教生涯的结局做铺垫。“有铺垫的叙事舞蹈能够完整地呈现叙事。”[4]

(二)“读信”将作品推向高潮

“舞剧中,音乐叙事话语可以帮助塑造形象,增添感染力,并对交代剧情和展开情节也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5]作品中“读信”舞蹈动作出现在嬉闹舞段后。师生共同劳动后又一起玩耍起来,这部分舞蹈临近尾声时,老师拿出了一封收到的信,顽皮的学生们看到后抢了过去,一小段师生抢信的情节引出转折——支教临近尾声,老师将要离开,学生们的挽留,为高潮做铺垫。最终一名学生抢到了信,呈双腿打开至肩宽、身体前倾、双臂高举过头拿着信的动作姿态后,旁白响起信中内容。旁白结束预示着教师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离别悄然而至。此时的学生群舞频频出现张开双手的动作,表示挽留与不舍,以刚刚出现的旁白读信声做铺垫,瞬间将情绪渲染至高潮,牵动观众的心绪与思维。

三、通过舞蹈动作塑造人物形象

叙事性舞蹈作品就像是枝繁叶茂的大树,故事内容是它的主干,“人物”就像是它的灵魂。“人物”作为情节发生的动因,在作品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以事件与情节为脉络从而形成舞蹈中不同的人物行动,并根据这些不同的人物行动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更好地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

(一)运用“挥”“跑”“缝”塑造教师形象

“叙事性舞蹈作品创作取材于现实生活,因而在进行舞蹈人物形象塑造时更加重视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丰富舞蹈表演技巧从而增添人物的个性和特色。”[6]作品中教师“挥”的动作展现为高举单侧手臂“点”与单侧手臂由左向右的线性运动动作。动作幅度较大表现出了教师仔细、耐心教学的一面。作品中教师“跑”的动作展现在几次不同调度的三人舞、四人舞、五人舞指导教学的运动路线上。教师“跑”的动作都采用了手臂快速摆动与高抬腿的动作形态,表现出了教师认真、负责的一面。作品中“缝”的动作展现在作品中间部分,师生一起劳动的过程中,有一位学生不小心摔倒弄破了衣服,老师看到后急忙过去。通过捏住的拇指与食指在学生衣服上的来回运动,模仿出了为学生缝衣服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师生情感的进一步强化并打造出了教师手巧、温暖、细心的一面。

(二)运用“摆头”“举手”“拔”“锄”塑造学生形象

在舞蹈作品《大山支教》中,编导通过左右摆头、高举手等动作设计的频繁出现,打造出了学生们淳朴、阳光、好学的一面。作品中“拔”“锄”的动作展现为学生群舞采用二度空间的挥动着臂膀,由上至下的大幅度运动,展现出了翻土与锄草的动作。一度空间的群舞,身体幅度较小,将目光集中在手部,展现出了除草与插秧的动作。这两组意象性动作,描绘出了学生们在田地里劳动的生活场景,打造了学生们勤劳、孝顺、朴实的一面;通过舞蹈作品结尾部分身体前倾张开双臂、整齐震撼的独白,打造出了学生们可爱、大胆、重情的一面,在不同的时间节点配以合适的音乐与舞蹈动作,十分细腻地刻画出了山区学生多面生动的人物形象。

四、通过舞蹈动作揭示作品主题

舞蹈,一种对美的研究与追崇,其优美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的审美取向都是对感触“美”的一次真实再现。它作为艺术的一种,所展示的真谛也同其他艺术种类一样,是为反映人类社会生活而不断发展的。叙事性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动作更加富有思想情感,所构成的舞蹈语言往往可以表明一种思想倾向、宣扬一种人际关系、鞭挞某种丑恶的社会现象,能够使观众有所感悟。

(一)“教”“陪”“留”以歌颂教师

作品中教师“教”的动作展现为多次挥舞手臂,认真大幅度的指点黑板教学等意象性动作。就像是园丁,用自己的心血浇灌着祖国的花朵;又像那渡船与钥匙,将学生们载向知识的彼岸、为学生们打开学识的宝库。作品中教师“陪”的动作展现为模仿学生群舞与学生们一起在田地里面劳动,向孩子们学习如何耕地、除草与插秧的意象性动作。该舞段讲述了教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帮助孩子们并为她们分担农活的故事情节,像极了学生们的朋友,为学生们放学后的劳动送去了温暖与欢笑。作品中教师“留”的动作展现在作品的最后部分,几次的大步闪躲与回头,展现出内心的激烈波动。表达了虽然教师也很想念自己的母亲与原来的生活,但又舍不得这群渴望获得知识的山区学生。“教”“陪”“留”这三部分教师的舞蹈动作都生动体现出了教师的认真负责与奉献陪伴精神,既歌颂了教师这一形象,又为青年教师树立了良好榜样。

(二)“读”“劳”“惜”以启发学生

作品中学生群舞“读”的动作展现为双手模拟书的形态放于胸前,跟随伴奏的朗读声配以左右摆头的动作形态。“对于塑造丰满人物性格的现实题材的舞蹈作品来说,表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7]表演该动作时学生群舞皆坐在地上,但脸上的笑容却十分灿烂。交代出了山区并不好的学习环境,但学生们并没有因学习环境恶劣而放弃学习,反而怀有一颗感激的心,认真跟随老师学习。作品中学生群舞“劳”的动作通过多个队形与调度配以在田地里做农活的意象性动作,表达了孩子们在山区所要做的农活之多,展现出了山区孩子的实际生活状况。作品中学生群舞“惜”的动作展现为作品读信旁白后,学生群舞张开双臂的动作形态。意为她们十分珍惜这少有的教师资源,珍惜与老师相处的时光,不愿老师离去,体现出学生重情义的形象。综上所述作品中的学生形象启示有三:努力学习、知足感恩并尽量主动分摊家务,值得广大学生学习。

结 语

舞蹈作为中学進行素质教育的方式之一,对于学生的身心与思想都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它作为一种能够寓教于乐的艺术教育方式,对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是渗透教育的妥善方法之一,其题材的选择便显得至关重要。叙事舞蹈《大山支教》是有一定成分呼吁教师资源能够平均分配、山区孩子们的素质教育也应得到重视的一部作品,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启发与影响了当下生活条件富足的孩子们,让他们能够抱有一颗知足感恩的心并怀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学习,十分具有教育意义。

注释:

[1]

刘 炼.中国当代舞蹈创作思想教程[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9.

[2]刘 炼.舞蹈叙事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123.

[3]杨 义.中国叙事学(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425.

[4]刘 炼.叙事舞蹈创作修辞技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85.

[5]龚 倩,伍彦谚.门文元舞剧创作叙事特点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04):80—85.

[6]梁 琪.叙事性舞蹈作品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研究[J].戏剧之家,2019(35):106.

[7]周 宏.舞蹈精品赏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64.

(责任编辑:韩莹莹)

作者:单宇婷

上一篇:陶瓷彩绘造型设计论文下一篇: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