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面业务风险管理论文

2022-04-21

摘要:随着经济金融形势和社会环境复杂化,金融产品创新多样化,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案件风险的监管压力也日益加大。因此,银行柜面业务风险防范受到了业内高度重视。如何适应形势要求,认真研究和分析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现状,有效识别产生柜面业务风险的管理漏洞和问题,探索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柜面业务风险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柜面业务风险管理论文 篇1:

亮剑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

当人们的目光聚焦于工行、中行上市之辉煌,农行股改之如火如荼、邮储银行之横空出世时,却也不能忽视银行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柜台。事实上,目前的情况并不乐观。据统计,仅2005年全国银行机构共发生各类案件1272件,涉案金额54.1亿元,其中大量发生于柜面业务中;如再加上差错事故或其他涉讼事件,银行业柜面操作风险损失远大于此。于是,探讨并亮剑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已变得刻不容缓。

据通报显示,仅2005年全国银行机构就发生各类案件1272件,涉案金额54.1亿元;除案件事故外,如再加上差错事故或涉讼事件,银行业柜面操作风险带来损失远大于此。大量的差错事故、法律纠纷和经济案件不仅给相关银行带来极大压力,也给银行全行业造成巨大的财务损失,并严重损害了银行的市场信誉,成为中国银行业经营发展之重大威胁。于是,探讨并有效进行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已变得刻不容缓。

客观但可控

柜面业务风险是指银行网点柜台为客户办理账户开销、现金存取、支付结算等业务过程中由于风险控制失效使银行或客户资金遭受损失的风险,是银行操作风险的主要领域。探讨银行柜面业务风险问题,首先需要全面理解其客观存在性与可控性。

柜面业务风险具有存在的客观性,不可能彻底消除,这是由三方面决定的。

首先,是由银行的金融中介本质所决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核心职能是为客户提供存款、贷款和支付结算等服务。从银行柜面业务看,账户开销、现金存取、支付结算、代理理财等各类业务的资金所有权属于客户,业务指令源于客户,银行仅作为代理机构履行相关义务,银行和客户之间构成明确的委托代理关系。

其次,是由银行内部治理机制所决定。从银行内部看,股东拥有银行的所有权,管理层负责具体的经营管理;管理层又通过内部授权机制,将经营管理的权力责任逐级分解,并最终落实到员工个人,进而形成银行内部明确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代理双方作为独立的关系主体存在,导致利益主体不一致和信息主体的分离,又由于时空、成本限制等原因,普遍存在代理双方信息不对称,所以信息失真和代理行为差错扭曲难以避免,银行柜面业务风险也就成为必然。

第三,是由柜面业务处理对“人”主观判断的依赖性所决定。在柜面业务中,无论对客户身份的鉴别,还是业务单据、印章和相关资料的审查确认,都依靠业务人员根据银行的政策规定和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具有较强的技能性、政策性和主观性。由于“人”个体存在差异,主观判断差错在所难免。

总之,利益主体不一致、信息不对称、业务处理的主观依赖性是柜面业务风险的产生根源,只要这些因素不能消除,柜面业务风险就必然存在。

不过,柜面业务风险是可识别的,具有可控制性。

尽管柜面业务风险无法消除,但并非完全无法预知和控制。从银行柜面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无论是主体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还是柜面业务的主观依赖性,都可以通过制度设计、机制建设进行有效管理,使之限定在可接受的幅度内。

例如,主体利益的差异可以通过激励约束机制,信息不对称可借助有效的沟通机制,柜面业务的主观依赖性则诉求于业务处理的标准化、自动化等。一些优秀的商业银行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和管理工具,已经建立了对柜面业务风险的一整套识别、评估、监测、报告、控制/缓释体系;同时对最终出现的可接受风险,也制定了提取拨备、利润冲销等承担制度,从而对柜面业务风险进行有效管理。随着新巴塞尔协议的推出,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思路、原则、方法和要求得到了进一步确立,为现代商业银行进一步认知和控制柜面业务风险提供了可靠指导。

中国式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国银行业通过建章建制、明确管理职责、加强监督管理、完善业务系统、加大违规查处和责任追究等,在加强柜面业务风险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柜面业务案件事故依然不断,违规操作、有章不循较为严重,管理缺位现象依然突出,案件损失触目惊心。此些情况,既彰显了当前柜面业务风险形势的严峻,也暴露了我国银行业风险控制体系的缺陷,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首先,从风险控制组织体系看,监控的整合能力亟待提高。

我国银行业在柜面业务后续监管中,有事后稽核、会计检查和审计监督三大体系的多重把关,虽然起到了积极的风险防范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有三。

一是各体系间缺乏统一的协调规划,造成不应有的检查重叠和监督空白,既带来监督人力、时间、成本的巨大浪费,也加大了被检查机构的负担。

二是各体系监控信息沟通不充分,监控结果运用不足,整体协防作用尚不突出。

三是传统的监督检查方式不科学,难以充分发挥监管作用。在传统的监督检查模式下,除现场的实物检查外,对柜面业务检查通常还是以历史业务交易为重点,以审查凭证资料等为主要手段。这样,由于依据同样的规章制度、同样的信息、同样的流程、同样的凭据资料对同笔业务进行审查,即使经过多次反复,通常只能发现凭证用错、书写不规范、记账串户等操作差错问题,很难发现欺诈、盗窃、贪污等深层问题,监控的效果尚不理想。

其次,从风险控制的对象看,缺乏对客户风险的必要关注和有效防范。

由于客户是银行柜面业务的委托人,因此客户风险不仅是银行信贷风险的主要因素,也是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重要根源。正是因为这种原因,银监会将“了解您的客户”作为银行操作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国银行业仅对贷款户、重大存款户进行了专门管理,确定了客户经理,建立了客户调查和信息沟通制度;但数量庞大的“非贷户”和一般性存款户并未纳入管理体系,既没有专管人员,也没有客户事前的实地调查和事后的定期访问,对客户的了解基本限于客户开户资料,客户信息的确认主要是开户过程中由柜面人员对客户提交的纸面材料进行的审查,企业是否存在,企业地址、联系方式、法人代表、经营范围、生产规模、财务状况、存续期间等重要信息,银行并无调查核实,从而对其真实性无法判断。

多年来,皮包公司诈骗、企业内部员工欺诈、第三者欺诈等案件事故的发生,大多由于犯罪分子利用了银行和客户间信息不沟通的缺陷。某银行对近三年发生的柜面业务案件分析发现,在全部54起案件中,约有45件属于客户资金被诈骗、挪用、侵吞的案件;若当初建立良好的银企信息沟通,如及时进行电话核实或账户核对,则这些案件几乎都可以避免或及时发现,而不至于出现案件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情况。

第三,从风险控制流程看,事前事后控制不足,过度依赖事中控制,难以平衡效率和风险。

在银行柜面业务风险控制流程中,客户调查了解、柜员分工组织、业务系统设计属事前控制,业务办理中的复核、授权、审批等属事中控制,业务监测、风险分析、检查监督等属事后控制。三者前后衔接、各司其职,共同构成业务调查、控制、监测、评价的完整风险控制链。

在我国商业银行实践中,业务调查、监测、评价等事前事后控制较为薄弱,风险控制过度依赖于业务办理的事中过程控制,从而造成柜面处理流程多、环节多、手续多、授权复核多等现象。由于不能从流程控制全过程出发,未能真正增强事前、事后的控制作用,控制风险和提高效率的要求常依靠事中控制的调节实现,经常在柜员授权大小、业务复核量的增减、审批层次收放上做文章,因此出现“一人感冒、全家吃药”的现象,难以走出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局。

第四,从风险控制依据看,对规章制度缺陷和影响认识不足。

业务规章和管理制度是防范柜面业务风险的重要保障,也是柜面业务风险控制的主要依据。

一般而言,案件事故的发生,常伴随着违规操作和有章不循。然而,一些银行在分析有章不循的原因时,即通常归疚于基层管理人员及柜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上级行的监督管理不到位,较少关注规章制度本身的合理性。

纵观我国银行业有关柜面业务的规章制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政出多门,规章制度互不衔接甚至相互矛盾,造成基层执行混乱;二是统一性和灵活性处理不当,制度规定过于笼统空洞和部分条款过于僵化,不能很好指导业务实践;三是制度与实际操作脱节,不符合业务办理的客观规律,甚至基层根本不具备部分规定的实施条件;四是规章制度过于庞杂,修改频繁,缺乏稳定性,造成基层理解和掌握的困难。

第五,从风险控制主体看,柜员控制风险的动力、能力、精力、条件等未被充分关注,柜员“知”与“行”的矛盾没能有效解决。

柜面业务办理的主体是银行柜员,柜面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也必须依赖直接面对和处理风险的柜员们,因此,柜员对控制风险的态度、能力、经验、手段和条件就直接关系到最终效果。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并未得到全面认识和充分重视,基层风险控制中存在“四无”现象,即由产品规章和管理制度繁多和柜员流动过快导致对内控知识和技能不足的“无知”现象;由关心不足、奖少罚多或只罚不奖等导致内控动力不足的“无心”现象;由业务繁重、身心疲劳、工作超时、负荷超量等导致的“无时”现象;由手段落后、工具欠缺、系统缺陷等导致的“无力”现象。这些因素构成柜员的实际工作环境,也是导致员工操作失误、控制疏忽和管理失效的重要成因。

最后,从风险控制的手段看,风险控制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例如,在银行的开户资料审核、客户身份识别、印鉴审核、账户核对乃至业务监测、监督检查等方面还较多依赖手工,相关业务系统尚不完备、现代管理工具和先进技术没有充分运用,严重制约了业务处理的效率和风险控制效果的提高。

全方位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应及时探讨解决之道,具体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化事前事后控制,按照能力均衡、衔接流畅、运作高效的要求重构柜面业务风险控制流程,真正实现效率与安全的统一。

要根据好坏客户、员工、交易的大小数分布原理,在保证对极少数“消极因素”严密跟踪和及时发现的前提下,尽可能疏通业务处理流程,满足柜面服务效率要求。因此,要跳出始终眼盯“事中控制”的习惯思维,从“前、中、后”全程统筹规划和重新布局,按照“重了解、强监测、简控制”的思路,重建业务处理流程和风险控制体系。既要抓好业务处理流程疏通提效工作,更应建立和完善事前事后监测。在建立事前监控防范方面,要从增进客户调查、优化客户结构、规范岗位设置、优化业务系统着手全面改进,作到事前“心明”;在建立事后检测监督方面,要切实改进账户核对、业务检查和审计监控效果,尤其要建立完备的业务监测和风险预警体系,使柜面业务的所有交易、客户、柜员受到严密监测和风险评估,做到事后的“眼亮”。只有如此,变单段重点控制为全程均衡管理,才能全面增进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提高服务效率。

其次,健全柜面客户管理体制,建立银企沟通机制,努力化解信息不对称。

这方面工作的具体要求有三,一是应消除客户管理“真空”,将“非贷户”和“存款柜面自动增长户”纳入银行客户管理体系,确立管理部门和管理职责,明确客户经理;二是建立存款客户开户调查、跟踪分析、定期回访、产品营销、关系维护等客户管理制度,有效沟通银企双方信息,切实贯彻“了解你的客户”原则,真正建立银企风险联防机制;三是要加强客户规划和有效监控,制定存款客户规划,建立“瑕疵客户”和“危险客户”管理制度,努力改善客户结构,实现客户风险的主动管理。

第三,完善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流程制度是规范银行的业务操作和管理活动的具体指南,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流程制度不仅要关注理论先进性,要与执行的客观环境相适应,与基层的风险控制实践想吻合。从规章制度的制定看,要强调对基层员工意见的听取和采纳,对部分操作性强的规章应探索“自下而上”的制定过程,体现员工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规章制度要“精”,要“管用”,要对现有规章制度大幅度清理整合,使之更为科学合理,并保持必要的稳定。

第四,彻底转变监控方式,整合增强事后监控体系功能。

从监控体系规划上,进一步明确事后监督、业务检查和审计监督的职责分工,避免职能重合和管理真空。事后监督应重点负责柜面业务的全业务持续性监测,旨在监测动态、发现疑点和提供线索。业务检查重点是调查核实和现场检查,从而摸清情况、评价风险和排除风险。审计监督重点是履行再监督职责,进行制度有效性和遵循性评估监督。从监控方式上,事后监控体系应摒弃“交易审查和凭证审核”为中心的方法,以数据分析、模型监测、风险定位、风险评估、调查询证、监控录像等现代监控工具为手段,以核实交易“真实性”为主要目的,建立“交易、账户、客户、柜员”全方位监测体系,全面提高柜面业务监控能力。

第五,强化“以人为本”原则,充分发挥银行员工风险控制的主体作用。

柜员和柜员主管是柜面业务风险认识和控制主体,是银行柜面操作风险控制的主力军。要从 “责任主体”的角度分析和研究柜员们履行风险控制的目标、责任、环境、能力和条件,切实解决“四无”问题。同时,要关心尊重员工,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平衡激励与约束,加大对违规处罚的同时,也要建立柜员风险补偿制度,加大对合规操作和优秀管理的奖励;通过发展自动化处理平台,加大柜面业务分流,分解柜面业务压力;加快柜面业务流程改造,促进前台处理的标准化;积极推进前后台分离改革,降低柜面处理复杂度。

最后,引进先进技术工具,改造提升风险管理的技术环境。

比如,指纹认证技术能大大提高身份识别的可靠性、唯一性,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柜员卡使用保管的普遍问题;以短信通知加综合对账系统能大幅提高银企对账效果,彻底改善银企信息沟通;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能全面增强数据分析和业务监测能力,改进监控质量。此外,电脑验印技术、电子密码系统等先进技术工具的推出,为银行改善柜面业务风险控制现状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应大力研究应用,全面提高我国银行业柜面业务技术防范水平。

某银行对近三年发生的柜面业务案件分析发现,在全部54起案件中,约有45件属于客户资金被诈骗、挪用、侵吞的案件;若当初建立良好的银企信息沟通,如及时进行电话核实或账户核对,则这些案件几乎都可以避免或及时发现,而不至于出现案件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情况。

柜员和柜员主管是柜面业务风险认识和控制主体,是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主力军。因此,要从“责任主体”的角度分析和研究柜员们履行风险控制的目标、责任、环境、能力和条件,切实解决“四无”问题。

(作者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总行)

作者:蒋曙明

柜面业务风险管理论文 篇2:

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分析及对策

摘 要:随着经济金融形势和社会环境复杂化,金融产品创新多样化,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案件风险的监管压力也日益加大。因此,银行柜面业务风险防范受到了业内高度重视。如何适应形势要求,认真研究和分析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现状,有效识别产生柜面业务风险的管理漏洞和问题,探索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风险管理;业务操作;银行柜面

1.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环境分析

1.1国内外金融形势影响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产生了严重冲击,加大了经济下行和风险防控压力。国内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仍处相对高位,三大失衡问题仍然存在,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受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性、复杂性影响,全国经济金融潜在风险累积。如因经营恶化、资金链断裂等引发的企业老板跑路、外部骗贷、挪用资金、非法集资等案件频发,很多最终演变成银行案件。

1.2柜面业务发展中的管理风险

多年来从制度、机制、流程、系统等方面,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管理不断完善、积极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传统的柜面风险点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但业务发展的重大变化也给风险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风险防控逐渐趋于多样化、复杂化。

1.3柜面风险管理的变化

随着科技发展和操作模式的改变,柜面风险管理重点发生变迁,一些原有的柜面操作风险点消亡,与此同时新的风险点应运而生。此外,新业务、新产品、新系统不断涌现,客户交易信息泄露等新的风险点不断出现,柜面风险管理范围呈现扩大趋势,风险管控难度不断加大,风险管理重点的不断变化,需要管理措施及时跟进,及时补充、完善和创新管理。

2.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矛盾

2.1业务发展与防控风险机制矛盾

由于柜面业务产品快速增长、业务流程不断变化、管理方面特别是激励机制的指标偏好、检查人员数量和素质约束、机构网点风险意识等因素落后于营销意识,严重制约了风险控制效果的同步提高。此外,新业务的配套风险管理保障跟不上业务发展脚步,制度建设跟不上业务发展变化,风险管理的系统化建设明显不足,风险防控跟着业务后面走。对于新增风险缺乏前瞻性和兼顾性,被动应付较为突出。同时,管理机构对新业务的检查普遍重视不够,检查频率低,一些风险不能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控制。

2.2一点多线的风险管理矛盾

柜面操作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很多不仅仅是操作层面的问题,这类问题与产品设计、业务流程、管理措施等相关,由于涉及跨业务条线、跨管理层级,从源头解决这类问题的难度大。此外,银行通过修订制度、加强风控队伍建设操作风险管理机制,优化检查、整改等操作风险管理手段,不断规范操作行为,提高柜员风险意识,高风险点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柜面操作风险问题产生的根源没有解决,依然会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2.3员工综合能力与风险管理矛盾

一是柜员流动频繁,业务骨干留不住的问题突出,柜面成为培训基地,重点放在新员工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上,对柜面业务风险控制要求难以落实;二是柜面风险控制激励制度和机制还没有真正落实,不能很好地调动员工依规操作、控制风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在业务规模、产品快速发展、人员相对短缺的条件下,柜员疲于应对产品营销、交易处理,其主动的风险意识和风控能力弱,与风险控制要求差距大。

3.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思路和措施

3.1掌握柜面业务风险规律,加强动态管理

随着经营机构数量的增加、业务发展规模的扩大、业务产品种类的丰富、业务管理系统的升级换代,柜面业务操作风险形势、风险特点必然随之变化。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风险趋势研究,掌握变化规律,特别是要加强新业务风险点的研究和管控。

3.2落实柜面操作风险管理责任制

要实现操作风险控制目标,必须落实柜面操作风险管理责任制。一是要全面梳理柜面业务风险点,认真落实每个风险点的“四个责任”即管理责任、操作责任、检查责任和整改责任,明确责任主体、果定责任范围及协调配合规则。二是要认真落实问贵制,要按照总行、省分行相关规定落实“四个责任”考核和问责,着力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责任不清、权力不明、追究不严的问题,不断提升柜面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3.3强化风险层级管理力度

一是持续推动部门间风险管理联动机制,加强管理协调,着力从源头上解决涉及产品、流程、管理上的风险问题,深化联合检查和风险排查,做到问题综合解决、互相衔接,形成整体合力,对业务交叉领域进行金覆盖,杜绝风险管控真空;二是明确各层级机构的柜面风险管理职责,各级机构面对职责范围内的问题要负全面责任,杜绝拖延推诿形成风险问题积累成患的现象。

3.4加强柜面员工综合能力提升

一是抓实分类培训,针对前台柜员、营业主管和管理人员开展不同层次的业务培训。对管理人员以风险职责培训为主,侧重于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对前台人员以业务知识、操作技能、风险控制環节培训为主,侧重于操作的合规性。二是组织业务技能竞赛,与岗位技能、经验总结、业务素质相结合,以比促学,以赛促培,形成“学习培训一岗位操作一技能比赛素质提升”的长效机制,提升柜面员工综合能力。三是培育风险理念,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发动管理者和员工主动介入和参与内控制度的各项活动,使领导层和每位员工都能认识到每一个环节的操作失误、管理缺位将可能出现的损失,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将风险控制由主要依靠外部约束转为更多地依靠内部自觉执行,提升各个层次的风险防控执行力。

参考文献:

[1]谢国赞.浅议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J].时代金融,2017,(15):91-92.

[2]陆跃.浅议G农村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8,(20):143-144.

作者简介:霍进朝(1972.1-),男,汉,河北邢台市,经济师,从事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作者:霍进朝

柜面业务风险管理论文 篇3:

对商业银行柜面业务集中处理操作风险管理的思考

【摘要】操作风险及其管理一直客观存在于银行业,随着国内商业银行不断推进业务集中处理,各类相关操作风险亦产生变化和转移。文章通过分析业务集中处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探索商业银行推进实施业务集中处理可能面临的重要操作风险冲击,从制度建设、系统保障、操作风险监控体系建设、应急预案体制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业务集中处理模式 操作风险

随着金融全球化发展,国内商业银行竞争日益激烈,部分商业银行借鉴国际经验,着手探索推进柜面业务集中处理的运营模式,以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满足“以客户为中心”的功能转型。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在推进业务集中处理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各类操作风险的变化和转移,如何监测、控制与评估操作风险成为有效实施业务集中处理模式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分析业务集中处理模式的主要特点,与传统业务处理模式进行比较,探索商业银行推进实施业务集中处理模式可能面临的重要操作风险冲击,提出加强业务集中处理操作风险管理的具体建议。

一、业务集中处理模式描述及其主要特点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柜面业务处理由各营业网点前台人员分别受理并操作,对于需要复核、授权的业务再由网点相应人员进行后续操作,这种分散处理模式存在效率低、风险点分散、风险控制难度大的特点。业务集中处理模式是指银行依托科技手段,建立统一的业务集中处理平台,将前台受理上传的凭证资料影像信息切割成碎片,由后台采取跨网点、跨地区集中核算方式实现业务集中处理的一种业务处理模式。与传统业务处理模式相比,业务集中处理模式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业务处理区域分层管理、处理流程归一化

在业务集中处理模式下,主要形成“前台分散受理,后台集中处理”的分层管理,营业网点前台受理业务后,只负责对客户提交凭证的真实性和业务依据进行审核,具体账务处理则由后台(下称作业中心)操作,作业中心对业务的合规性、业务依据的完整性进行负责。因此,传统处理模式操作分散、交接环节较多,各网点把握的操作流程可能存在差异;而业务集中处理模式实行分区管理,有利于形成规模化效应,统一操作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二)业务办理依据电子化,流程控制系统化

在业务集中处理模式下,客户提交的凭证需由前台即时传递到作业中心,因此需要依托影像传递、数据传输等系统来实现,即前台审核凭证后通过系统将相关影像和数据传递至作业中心。作业中心依托集中处理平台,由不同人员分别对随机反馈的业务碎片进行补录,系统自动碰对再配对合并成完整信息,这一过程彻底打破了传统模式的“一手完成”、人工复核或授权限制,实现了事中系统控制,能有效降低人工干扰因素。

(三)业务处理标准和业务凭证的统一化

在业务集中处理模式下,账务处理由作业中心统一操作,由于需要将原本分散处理的业务传递到同一平台,同一笔业务也要被分割成不同碎片随机交由人工处理,最终再由系统进行配对整合,这一过程本身决定了需要统一的业务处理标准和业务凭证。

(四)集中业务品种的限制性

商业银行日常柜面业务可粗略作如下分类:涉及现金的业务,仅提交相关票据、凭证等的业务,以及客户通过网上银行发起但需要银行人工处理的业务。业务集中处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于信息如何传递到作业中心,对于票据、凭证类和网上银行等信息,可通过系统进行有效处理,但对于涉及现金收付清点、核对的人工操作环节,则难以通过系统分割和传递,由此推想,业务集中处理模式对于涉及现金类的业务集中存在较大限制性。

二、某商业银行业务集中处理实施情况

(一)推进业务集中处理现状

某商业银行自推行业务集中处理试点取得成效后,2010年开始实行全面推进。在网点集中方面,截至2011年初,实行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点占全行网点总量的80%以上;在集中业务量方面,多项业务品种的集中处理业务量占业务总量的60%以上;在业务处理效率方面,截至2011年初,平均每笔业务处理时间达到2.5分钟,较传统模式有较大提升;在集中业务品种方面,基本是本外币票据汇款转账业务、个人客户信息登记、网上银行人工处理等;在人员配置方面,网点柜面复核人员有一定节省,而作业中心人员组建仍需结合业务开展情况不断充实;全行操作风险监控人员配置暂时没有大变化。

(二)阶段性推行效果

根据该行业务集中处理推行情况可看出,业务集中处理模式有利于业务量较多、营业网点分布广泛的综合性商业银行,随着业务集中程度提升,其规模化效应也逐步显现,业务处理效率可随之提高。另一方面,反映出推进业务集中处理牵涉到系统建设、制度流程、人力资源等因素,需要一个持续过程;该行集中的业务品种暂时未包括现金类业务;业务集中处理后操作风险重要环节突出,业务处理更多通过集中处理平台传递,银行的监控方式与风险控制措施也尚待改善。

三、推进业务集中处理模式的关键操作风险

(一)流程管理失败风险

在流程管理中,制度建设与业务流程设置为首要,而在推行业务集中处理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相应规章制度、业务流程的修改更新,这一环节可能存在的操作风险有以下几种。一是制度制订不完善、不及时,业务流程设置不流畅造成风险隐患;二是在制度与流程更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操作风险;还有一种是实施新制度、新流程后由于管理因素造成的风险。

(二)业务中断和系统失败风险

由于业务集中处理的各环节必须依托科技系统进行信息传递与业务操作,随着业务集中程度的提高,银行日常业务处理的正常运行更多地取决于系统的平稳运营,若相关系统中断或存在疏漏,而手工处理难以补救,则很可能造成业务停顿,对银行影响巨大。

(三)前台业务处理真实性风险

根据业务集中处理要求,前台柜员受理凭证后,通过影像系统或数据信息系统将相关原始数据传递到作业中心,作业中心主要凭借系统反馈信息进行后续账务处理。此时对业务依据的真实性要求变得非常重要,若缺乏有效措施确保原始单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则很可能为内外部欺诈提供可能,

(四)集中处理环节风险

实行业务集中处理后,主要账务处理由作业中心负责,换言之是将传统业务处理模式的主要操作风险集中到后台,作业中心各岗位操作环节也随之成为操作风险高发环节,作业中心人员是否按制度要求执行、是否按标准流程操作、是否存在工作疏忽或操作失误等,都是关键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区域。

(五)风险控制措施与集中处理模式不匹配形成的风险

如上述案例所述,实行业务集中处理模式后,操作风险在前台与后台之间进行了重新分布,但同时部分业务的集中又存在一定现实困难,需要继续按传统模式处理,此时若不能合理分配风险监控资源、制定有效风险控制措施,则可能出现监控虚位的情况,存在极大操作风险。

四、加强业务集中处理操作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和流程设置

为防范推进业务集中处理模式过程中,由于制度更新或流程重新设置不衔接而产生的操作风险,商业银行应在前期进行充分调研探讨,对各阶段潜在的操作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在此基础上预建立一套较完整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手册,通过试点行的反复实地验证进行修改,最后达到设定标准的方进行全面培训实施。在整个过程中,应不断加强对试点行各项操作风险指标的监测和评估,积极收集一线操作人员反馈的建议;全面实施后,也要建立定期监测评估制度,根据业务发展适时更新相应制度和操作流程,防范操作风险隐患,形成良性循环。

(二)运用科技手段,牢固系统建设

业务集中处理模式涉及到网络传输和信息系统等科技系统,为防范系统失败风险,商业银行应加强计算机安全防护建设,提高应用系统的稳定性能和抗灾能力,建立系统备份,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制定重要数据查询、存储、销毁等环节的控制措施。

(三)针对关键风险环节,完善操作风险监控体系

1.确保原始凭证真实性

鉴于业务集中处理前后台信息传递的特点,商业银行应采取措施加强源头真实性审核,除加强业务人员培训,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制度执行力外,还可以在营业网点建立影像上传复核制度,对重要业务的上传凭证真实性进行相互复核,作业中心凭借已复核的影像信息进行业务操作,其次还可以在作业中心建立监控录像回放系统,对存有疑问的信息通过调阅录像进行核实。

2.加强业务集中处理环节操作风险监控

首先要深化作业中心业务人员培训,使其熟悉各操作流程和操作标准,同时对作业中心处理环节进行科学分割,设置专业岗位,实现专业化分工、流水线作业模式,各岗位相互制约、相互控制,降低操作失误,提高操作风险防范能力。

3.健全业务操作风险监控体系

合理配置风险控制资源,依托操作风险监管系统,通过建立监测模型对操作风险进行量化管理,对识别出的风险点进行分级管理,如根据风险系数、风险控制难度、可能造成损失的大小等指标对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由易至难分别由营业网点、管辖部门、省市级管理部门、甚至总行直接进行风险管理、评估和控制,形成各层次、全方位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四)建立应急预案体制

在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外部经营环境瞬息万变,商业银行应做好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准备,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风险损失,预先制定一套相对完整、可行性强的业务集中处理应急预案制度,明确当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工作原则、应急处置组织体系、应急程序、应急保障等方面内容,并加强日常应急演练,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学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新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2]肖艺,李海文,李彦.商业银行会计业务处理模式变迁的操作风险及其防范[J].金融论坛,2009,(6).

[3]陈冲,王晓琳,卢峰.加强商业银行会计业务集中处理模式管理的思考[J].金融会计,2009,(2).

[4]肖建霞.基层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分析[J].金融纵横,2010,(1).

作者简介:谢妍霏(1982-),女,广东广州人,助理会计师,任职于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营业部, 研究方向: 管理学。

作者:谢妍霏

上一篇:英语文学语言艺术论文下一篇:旅居车的结构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