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问题及调治论文

2022-04-26

[摘要]从心理学视角切入,对未成年犯进行心理矫治具有降低人身危险性的重大意义。根据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和教育、轻缓为主的刑事政策,其更适合采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矫治范式,具体包括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和叙事心理治疗两种方法。实务和理论界对未成年犯心理矫治的探索,已为这些矫治方法的应用奠定了初步基础。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青少年心理问题及调治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青少年心理问题及调治论文 篇1:

“育心”工程,家校社须协同发力

“鸡娃”还是“佛系”?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孩子、家长、老师都被裹挟其中,似乎每做一个选择都不容易。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受不了任何挫折,多是“玻璃心”。也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太不容易了,父母期待高,学业负担重,压力山大。

对于儿童青少年的成长来说,身心健康,缺一不可。教育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孩子心理问题的来源,也可能成为孩子成长的积极力量。进一步实施“育心”工程,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家校社协同发力。
为教师赋能

“任何人有心理问题都是正常的,心理问题不是少数孩子的问题。”谈到心理健康教育,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强调。

在他看来,任何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和问题,这个是正常的,关键是其程度、分寸怎么把握。如何帮孩子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跨过一道道坎,考验着教师的教育智慧。

“这是很多学校的软肋。”谢春风说。他发现,从整体上看,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逐渐被重视,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很多学校在心理咨询室等硬件建设上进步明显,但软件建设明显不足,尤其是缺乏专业的心理教师。

有些学校可能有3到5个专职的心理教师,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有些学校没有专职的心理教师,只是给某个办公室挂个心理咨询室的牌子,学校老师轮流值班。还有些学校几乎没有心理教育方面的踪迹。

“2012年,教育部就已经提出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每个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工作力度是不一样的。”中國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专委会秘书长李新影说。

她经常到全国各地调研,发现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普遍比较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些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教师的培养上都非常到位。但全国还有很多学校,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一味抓学习成绩,让学业竞争白热化,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

李新影认为,学校需要专职的心理教师,应该保证心理教师的编制和晋升空间,不能让其他老师兼任了事。“有些学校购置了沙盘等心理学用具,但是老师不会用。而且如果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前来求助,老师的辅导方法不当,有可能刺激学生,起到反面效果。”

此外,班主任、科任老师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能力,但这方面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班主任、科任老师经常跟学生打交道,他们如果言行不当,很可能导致孩子一时想不开。”李新影说。

她了解过很多案例,比如,学生某一次犯了什么错误,老师不仅当时就贬损,后来还在班里反复提这件事情,让孩子不断地被打击。

谢春风提出,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国家教育政策要尽快明确学校一定的生师比,同时加大对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现在的教师培训是以学科培训为主,今后要加大跨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力度,让心理学走近班主任,走近学科老师。”
真正接纳孩子

“妈妈喜欢的是真正的我,还是成绩优秀的我?”很多孩子曾有过这个疑问。孩子考得好,家长心花怒放;孩子考砸了,家长暴跳如雷或者冷若冰霜。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刘翔平发现,不少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源于家长期望值过高。一些家长追求完美,拿着一个模具在套孩子,不能接受孩子的缺点。如果孩子达不到一定的标准,家长就会给压力,甚至挖苦、讽刺。

有些家庭,孩子考了90多分,父母会问,怎么没考100分?孩子考了100分了,又会说那下次还要考100分。很多父母很少夸孩子,觉得孩子一夸就会骄傲自满。他们更多的是盯着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让他们改正、提高。

“孩子就在那里,他是一个人,人是有情感的。家长要把他当作一个主体,尊重他,不能总是强调自己的标准,老想着改造他。”刘翔平说。

“父母的行为影响孩子的脑发育。”李新影指出,她的团队去年做的一个研究显示,从孩子12岁左右,也就是青春期早期,如果妈妈对孩子很凶,态度特别不好,到16岁左右,孩子的脑神经回路会发生改变,改变的结果就是抑郁。

“现在儿童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焦虑、抑郁,对于孩子来说,老师、家长都是权威,影响特别大。”李新影说。

很多家长都知道不能揠苗助长,但不自觉地还是在“鸡娃”“抢跑”,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出类拔萃。“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节奏,而且每个孩子不一样。”李新影建议,家长要真正接纳自己的孩子,同时要不断学习,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

通过寻找一些更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孩子心理问题的发生。社会上各种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也应从解决心理问题转变成促进心理发展,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成长。

此外,现在教辅机构、电视节目、网络营销等很多媒介在散布焦虑,通过贩卖焦虑获取流量,家长很容易受影响。对此,李新影强调。“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焦虑。一定要避免把焦虑传导给孩子,给孩子造成不利的成长环境。孩子只有在放松的环境下,才能发挥最大的潜力。”
团队建设游戏,学生扮演一棵树,枝繁叶茂。

学校老师辅导学生。

“包容和接纳孩子的问题,就是给孩子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谢春风认为,问题往往是发展的机遇,也是孩子内心的呼唤。积极看待问题,不惧怕问题,好的办法就会出现。
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面对青少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业界很多专家认为,不能光盯着这些问题,要引导孩子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我们不能只关注人心理的消极方面,还要关注人心里面本来就有的积极方面,发挥出人的内在力量。”李新影说。

她建议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增强抗挫折能力。比如,考试失败了,没关系,只要通过考试,获得了成长就行。重点在于成长,而不是在于考一个好分。如果孩子一直在成长,未来考一个好分数是必然的结果。“学校可以结合这些心理学理论设置课程,并且转化成一个具有实操性的培养计划。”李新影说。

“今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把重点放在心理发展上。”成功之道教育集团董事长、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秘书长张冉提出,通过寻找一些更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孩子心理问题的发生。社会上各种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也应该从解决心理问题转变成促进心理发展,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成长。

刘翔平是国内最早推广积极心理学的学者之一,据他介绍,积极心理学包括六大美德24项积极心理品质,比如智慧和知识、勇气、仁慈与爱、正义等。

“积极的心理品质并不只是让孩子快乐,也不只是能力。它首先是一种品德,是利他的。”刘翔平说,“但是说教式的品德教育效果并不好,积极的心理品质形成更多地要靠社会风气的影响。”

在他看来,对心理问题,不光要强调治疗,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形成一些机制,比如,做好事能得到支持和鼓励,不追求物质主义,缩小贫富差距,公平公正,减少内卷。“社会的力量很重要。建构和谐社会,让人们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互相关爱,尊重彼此的个性和兴趣爱好,这些都有益于心理健康。”

作者:罗燕

青少年心理问题及调治论文 篇2:

未成年犯心理矫治的社会建构论之维:方法与应用

[摘要]从心理学视角切入,对未成年犯进行心理矫治具有降低人身危险性的重大意义。根据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和教育、轻缓为主的刑事政策,其更适合采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矫治范式,具体包括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和叙事心理治疗两种方法。实务和理论界对未成年犯心理矫治的探索,已为这些矫治方法的应用奠定了初步基础。

[关键词]未成年犯心理矫治;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叙事心理治疗

全国法院近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危及我国社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而国家也出台了如“教育、感化、挽救”、“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事政策,近年来出台的“宽严相济”政策也成为从宽处理未成年犯罪人的重要依据。不过,有实证研究指出,在未成年犯罪中,刑期越短的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就越大。上述现象表明,国家的“从宽”政策似乎并没有得到未成年犯的积极回应。从心理学的视角切入,就是其犯罪危险性人格在服刑期间没有得到有效矫正。通过对未成年犯进行心理矫治,可以矫正其不良的人格倾向,并由此降低和消除其人身危险性,有利于其顺利回归社会和预防其再次犯罪。

一、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矫治范式对未成年犯的特殊意义

自弗洛伊德开创精神分析学派以来,已形成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主义四大心理治疗范式。(P248)运用这些范式对未成年犯和普通罪犯进行心理矫治业已成为常规方法,例如行为主义的“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代币强化法”、“现实疗法”,认知主义的“理性情绪疗法”等。上述矫治范式皆以现代心理学为基础,但这种以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心理学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就面临困境,其矫治范式亦不能幸免。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诞生于现代心理学的危机,其根源就在于科学哲学领域实证主义的困境及建构主义的崛起,因而被视为后现代心理学的元理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从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移植而来,以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库恩范式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观、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及德里达的话语解构主义等后实证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它包括三项基本主张:第一,知识不是经验归纳的产物,而是一种社会建构,是植根于特定历史和文化的人们协商对话的结果,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发明”的,而不是通过所谓客观方法“发现”的。第二,实在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意识、情绪、认知等心理现象,并非实在地存在于人脑中的某个地方,而是一种社会文化、语言的建构;人格、态度、情绪、认知等心理学研究对象并非一种内在的实在,而是存在于人于人之间,是人际互动的结果,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第三,语言不是具有确定意义的透明媒介,语言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

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视野下,心理矫治包括三个基本立场:第一,心理疾病不是一种客观实在,而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心理治疗本身就是社会建构。第二,将“意义”而不是“客观事实”作为治疗的焦点。意义不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镜射”,而是人主动建构的结果,同样的事物对于生活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而言具有不同的意义。第三,重视“关系”对于意义的建构性与治疗作用,解决心理问题需从关系入手,而不能从个体心理结构入手。例如,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被视为人际关系的产物而非一种个体过程,在对问题青少年的访谈中,他们经常表达诸如“喝醉酒让我感到我是群体的一员”、“打架时冲在最前面增加了他人对我的敬重”、“进入我们这个圈子的最好方式是用实际行动(偷盗)”之类的话语。格根(Gergen)等人认为,“从关系的角度进行理解,我们可以看到,青少年的冒险行为不是一种个体过程,而是产生于种种关系之中”,“从这种观点来看,那种‘去除’问题行为的传统方法可能会面临青少年的抵制,而对话的方式,即在各亚文化群体与维护社会法律秩序的那些人之间的交流是服务于社会的更好方式”。

根据未成年犯的人格特征和以教育、轻缓为主导的刑事政策,社会建构论心理矫治范式具有特殊意义。

首先,未成年犯处于人格的成长或“建构”期,其人格具有强烈的可塑性。在社会建构论看来,人格正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因而本身就是流动、可塑、非本质的。例如,玛丽·格根对青少年群体的研究发现,所有样本都报告有“自我植入”的经历,而这种被植入的自我是其行为的榜样和“立法”,这意味着未成年人自我一人格强烈的社会建构性。在现代心理学看来,未成年犯人格之所以可塑性更强,是因其往往未形成类似成年犯那样顽固的犯罪心理,故其可塑性立基于人格的本质性、稳定性。未成年犯的人格塑造目标更适合以社会建构论为理论依托,其矫治在理论上也更容易。

其次,未成年犯或多或少存在不良人格倾向或其他心理障碍。在现代心理学看来,这些都是需要治疗的“心理疾病”,而被标签为“问题少年”、“病人”;在社会建构论看来,这是社会建构或“贴标签”的结果,是在关系、意义中被界定的,而不是某种客观实在。通过这种反本质主义的认识,未成年犯更易于摆脱“污名”的自我意识,社会也能以更宽容的视角看待他们,有利于其改造和再社会化。

再次,社会建构论矫治范式以未来的“发展”、“成长”为目标,现代心理学矫治范式以“修复”为目标,而未来取向的矫治范式更有利于未成年犯的未来发展,也更符合社会的期望。

总之,选择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向善”而非现代心理学的“向恶”姿态,通过将“向善的建构”原则从定罪量刑延伸至教育改造阶段,更利于建构未成年犯的健康人格,符合教育刑并超越恢复性司法的基本理念,更可能将“从宽”的政策导向“成功”的政策。

二、矫治方法: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与叙事心理治疗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包括两种主要的心理治疗方法: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SFBT)与叙事心理治疗。以下就从未成年犯心理矫治的视角简要论述该两种治疗方法。

(一)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

SFBT的基本主张是,用正向的、朝向未来的、朝向目标解决问题的积极观点,来促使改变的发生,避免局限于探求原因或是问题取向的讨论。其治疗的基本路径是,通过例外的寻找和小的改变,帮助当事人体验行为、知觉以及判断的改变,通过体验已经发生的小的改变,维持、扩大并积累成大的改变,最终利用当事人既存的力量和资源达成改变的目标,并建构出一个新的真实。

在SFBT中,与未成年犯心理矫治有重大关联的基本理念包括:第一,“问题症状”具有正功能。比如未成年人在校表现差,可能隐藏着希望获得父母关注的愿望。同理,未成年犯的问题行为也可能潜藏着某些积极心理因素,应该发掘这些因素以使其认识到自己本质并不坏。第二,从正向的意义出发。SFBT创立者之一的伯格(Berg)将“阴阳太极鱼形图”中“黑”的部分命名为“问题发生时的互动”,把“白”的部分命名为“问题不发生时的互动”,SFBT的做法就是扩展白的部分而非缩减黑的部分,由于系统是整体平衡的,随着白的逐渐扩大,黑的自然会减少。这意味着,当未成年犯既有积极又有消极心理因素时,我们应

该从积极因素出发,当积极因素逐渐扩大,消极因素自然会减少。第三,从例外出发。例如,在针对青少年儿童的短期心理咨询中,SFBT引导家长及孩子积极发掘孩子的正面、恰当的行为,即寻找不犯错误时的例外,并给予适当的关注、赞赏及奖励,而通过正向的引导与鼓励,孩子的不当行为会很快减少。就未成年犯而言:治疗师可以通过引导其看到自己未犯罪时的例外,再放大例外,以例外为切入点带来整体的改观。

SFBT自1980年代初创立以来,已广泛应用于儿童福利、监狱、社区治疗中心等领域,解决包括学生问题行为、青少年危机事件等临床问题,其有效性已经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并具有晤谈次数少、时间短、成本低的优势,是适合于未成年犯的心理矫治方式。

(二)叙事心理治疗

叙事治疗指咨询者通过倾听当事人的故事,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使问题外化,从而引导当事人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当事人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其基本理念包括四项:语言建构了现实,而非对现实的描述和反映,并且“现实是以故事来组成、并得以维持”;“问题”是一种叙事,而非一种“存在”;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个体叙事与社会主流叙事之间的冲突或矛盾;治疗师与当事人的关系是平等互动的。

叙事治疗包括以下几项主要技术:

第一,问题外化。问题的形成过程是当事人将问题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并产生消极自我认同的过程,而外化就是要逆转问题形成的过程,将问题和自我认同剥离。外化的具体技术,就是将问题“拟人化”,帮助当事人把问题看作一个客体的“它”。如对于未成年犯自制力差、易冲动的情况,我们可以问“那个坏东西(冲动)是怎样让你陷入麻烦之中”。

第二,寻找特例事件并进行放大。如询问未成年犯“有没有那个‘它’想要控制你,但却没有得逞的情况”。发现例外后,可通过深入事件细节的方式将积极资源放大,从而让该例外叙事变得坚实。寻找特例事件并放大例外与SFBT注重例外的探索相同,很多研究者也同样援引了太极图的黑白转化模式。

第三,解构问题故事,重述积极故事。“解构一重述”的过程,就是通过叙说,在情节结构中换掉占主导地位的那些事件,以另一个情节结构取而代之,使在新的情节结构中那些曾占主要地位的事件处于附属地位。比如,某初中女生因父母离婚苦恼不已,咨询师通过离婚后父母对她反而更加关心的“特例”,建构了更加温和的离婚叙事,解构了主流的消极离婚叙事,减少了问题行为。叙事心理学家相信理查德·罗蒂的话:“我们应该意识到重述的力量,语言的力量使新的、不同的事情成为可能,变得重要”。

第四,借助支持性技术,建构新的社会关系。叙事的改变是当事人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变化,需要借助一些技术或仪式与社会相联,以得到社会的认同。这些支持性技术包括通信、局外人见证人团队、庆祝仪式等。例如,在未成年犯有控制冲动的成功经验之后,治疗师可以鼓励他将这些进步写信告诉他的父母或老师,通过父母或老师的积极反馈,新的更健康的社会关系就被建构出来,而这反过来又会强化他向善的信心与行动。

叙事治疗是适合我国未成年犯的矫治方式:首先,叙事治疗的适应症包括青少年心理障碍、儿童物质滥用、精神分裂症等。第二,叙事疗法尤其对儿童一青少年人格的成长完善有积极的作用,在家庭治疗、学校心理教育辅导中应用广泛。第三,国内众多研究指出,叙事疗法与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契合,比如重视面子、偏好“闪光点”等。第四,叙事治疗易于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方便与现行的矫治方法衔接。

三、应用初探:可行性及其障碍

从前述讨论中可以看出,SFBT和叙事治疗非常适合于儿童一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不良人格等的矫治,因而是更适合未成年犯的心理矫治方法。

尽管国内对SFBT和叙事治疗已经有一些理论探讨和临床实践,但在罪犯心理矫治领域仍是空白。作为“后现代”的矫治方法,它们在我国未成年犯心理矫治领域的应用是否可行?事实上,司法实务和理论界的一些探索已经为它们在未成年犯心理矫治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初步基础。

首先,对未成年犯“闪光点”的强调,契合了SFBT和叙事治疗强调例外、通过例外建构积极事实或故事的矫治理念与技术策略。例如,有实务人士指出,在对未成年犯的教育转化工作中,应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在对残疾未成年犯的教育矫治中,优势视角比问题视角意义更重大;在对顽危犯的心理矫治中,要努力发掘并恰当强化其“闪光点”。

其次,在未成年犯心理矫治中,鉴于其犯罪行为与不良的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早有人主张通过亲情教育和家庭咨询来培养未成年犯的积极情感;而鉴于集体和同伴对于未成年犯有很大的影响力,还要发挥集体的矫治功能。这些主张与SFBT和叙事治疗强调问题的“关系”属性、积极“关系”的建构与治疗作用是一致的,而家庭、集体治疗也正是它们擅长的领域。

第三,对平等矫治关系的探索与罪犯主体地位的尊重,符合SFBT和叙事治疗的平等理念。如有实务人士认为,当前罪犯心理矫治的难点在于嵌生于传统警犯关系中的矫治关系,导致矫治活动难有效果,其对策是要减轻对立关系,建立信任关系。而有实务部门直接指出,要对传统的罪犯矫治进行创新,就需要破除以监狱警察为中心、建立以罪犯为中心的矫治观念。这些主张与SPBT和叙事治疗强调治疗师与当事人的平等主体关系、不给当事人“贴标签”、相信当事人是自己问题的专家、避免权力的不当影响等思想是一致的。

尽管如此,其应用仍可能存在很多障碍。除去人员素质和技术操作层面的困难,最大的障碍在于这两种矫治方法及其背后的社会建构论思想对现行矫治理念乃至主流的犯罪与刑罚理念的颠覆,使得人们一时难以接受。不过,未成年犯心理矫治是应用的最佳切入点,也是“矫治”现行理念的妥当切入点。

作者:徐 昀

青少年心理问题及调治论文 篇3:

学生心理问题的体育手段调适研究*

摘要:体育教学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具有时间跨度大、问题易发现、干预易接受等特点。体育教师转变观念、加强学习,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实施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运动处方;教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其目的是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但从许多调查材料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发现有心理障碍的人数竟占23.6%。并继续呈上升趋势。大力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摆在各级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各级学校主要采取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向学生推荐咨询指导书和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等措施,向学生提供心理服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体育教学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调适作用却总是容易被人所忽视。

一、体育教学目标的转变

我国学校体育在目标问题上经历了“技能→体质→人才”的演变发展过程。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2001年9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开始在全国颁布实施,《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

二、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时间跨度大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体育教学始终陪伴在我们身边,学校教育中还没有哪一门学科能象体育教学一样始终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因为有了教学时间的保障,因此体育教学可以从容地在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从而有效抑制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2.问题易发现

体育教学作为一种集身体活动、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于同一过程的复杂活动,具有寓教于乐、模拟社会的特点。在体育锻炼中,学生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体育教学中,教师如果发现某个学生不是因生理原因而长时间不愿参与体育锻炼、没有集体归属感的现象,基本可以断定其是在心理方面出现了问题。

3.干预易接受

研究已证明,体育锻炼具有宣泄情绪、获得运动快感、培养和谐人际关系、锻炼意志品质和增强自尊心等多种功能,体育课程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一门学科,同时体育教学又主要以户外运动为主,氛围宽松,而且教学内容、参与形式多种多样,便于学生选择和接受。相对于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体育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隐蔽性大、无副作用、干预效果好等特点。

三、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运动处方研究

据调查研究,强迫症、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是目前学生中常见的几种心理疾病,建议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对存在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实施运动处方进行干预治疗。

1.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特征的神经官能症,它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两者的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运动处方:强迫症患者的症状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他们的强迫性人格,治疗强迫症就是要以个人意志战胜其不良个性和思维方式。因此,在练习项目的选择上,必须要以提高其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敏性、促进患者思维的反醒和脑力的恢复为主。适合的体育项目主要有:太极拳、有氧健身操和羽毛球等,每周练习3~5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练习强度控制在心率120次/分左右为宜。

2.焦虑

焦虑是人的自尊心在可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主要表现为遇事提心吊胆,惴惴不安,神经质而易受惊吓等。运动处方:对焦虑者可采用肌肉整体内外放松法,使其身体局部肌肉由紧张到放松,再由放松到紧张,反复进行,每次25分钟左右,同时放松是该调治的关键。适合体育项目:太极拳、健美操、羽毛球、慢跑、登山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等,都是最佳的锻炼形式。在组织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成功与失败的关系,引导他们从失败中寻找可以改进的因素。

3.抑郁

抑郁常表现为心理压抑,苦闷、无助感、遇事往坏处想、不愿主动与别人交往等,常伴有疲乏、失眠、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等身体不适的症状。运动处方:抑郁通常与较低的肾上腺素分泌量有关,而体育运动恰恰能增加肾上腺素分泌量,使人的自我概念得以提高。抑郁者以练整套太极拳为好,练习中要注意用意识带动作,并与呼吸配合,尽量不受外界干扰。此外,象游戏、球赛等也是有抑郁倾向学生适合参加的体育项目。在组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注重团体性和娱乐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在活动中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融洽的人际关系。提高兴奋性和与他人的合作精神是该调治的关键。

4.人际关系敏感

主要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的自我意识、消极的期待等。运动处方:运动强度基本控制在中等水平,如果用心率指标来控制和衡量的话,也就是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5%~75%,每周两次,每次时间控制在80分钟左右。适合体育项目:体育舞蹈、拓展运动和不拘形式的各种球类项目等。组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挥班集体的功能,在了解学生原有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提出恰当的要求,通过游戏、球类比赛等集体项目,增加相互间的信任与沟通,对其中表现较好的学生要为其提供表现机会并适当表扬,使他们体验到集体的友爱和温暖。

四、对体育教师的几点要求

1.积极转变教育观念

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与研究《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概念和课程目标,从思想到行动上自觉地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体育教学,善于把教育理论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能从学生的眼神里看出困惑和希望,并给学生以力量和启迪。当然,不能要求每个体育教师都成为“教育家”,但都应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

2.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搞好体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体育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还要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课程的学习,不仅能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教师在工作中善于发现的问题并科学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3.加强与院系学团部门的沟通与联系

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所在院系学团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了解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并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多方形成合力,对问题学生进行跟踪辅导和干预,减少危机的突发性和意外性。

体育疗法不是万能的,不能作为大学生心理障碍治疗的唯一方法,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配合心理治疗和其它药物治疗方式进行。此外,大学生心理障碍体育疗法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还不够完善,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李桂华.焦虑症的运动处方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5).

[2]张兰君,郑亚绒.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心理与运动训练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5).

[3]赵夏娣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时相特征及其体育干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5).

作者:宗继军

上一篇:化学课堂教学网络资源论文下一篇:导线测量路桥工程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