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利率市场化论文

2022-04-18

消费利率市场化论文 篇1:

我国利率市场化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率市场化成为我国当前以及后今后一段时间的焦点话题。本文就从利率市场化的概念、相关理论以及发达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的经验与教训入手,从5个方面总结我国学者近几年来的利率市场化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完全展开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基准利率 金融深化

一、引言

2013年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3年7月20日开始,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这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大幕正式开启。对于银行来讲,银行间竞争的加剧,必然导致利润下降。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是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其中包括合理的利率水平、合理的利率期限结构和合理的利率风险结构。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发展中国家逐渐崛起,与此同时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这引发了经济学家的深层次思考。一些学者在分析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指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抑制现象,提出了金融自由化理论,其中代表性人物是罗纳德·I·麦金农(Ronald I.McKinnon)和爱德华·S·肖(Edward S.Shaw)。在麦金农和肖的引领下,金融自由化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和80年代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一理论也指导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实践。麦金农在《经济自由化的顺序——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金融控制》(1993)一书中阐述了金融自由化改革的顺序,其理论成果构成了利率市场化的主要理论依据。麦金农从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不健全和金融发展脆弱性角度出发,针对如何有序放开金融管制提出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对一些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尽管金融自由化在实践中存在诸多的弊端,但这一理论在金融理论领域的启发性和首创性是具有重要的价值。

发达国家普遍成功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各自的经济发展。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里,一部分国家和地区能够顺利的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而另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则成为了改革失败的典型案例。利率市场化的目标和任务是相同的,但是其改革的效果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中表现出巨大的差异,这意味着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着难以把控的矛盾,如果能够顺利解决这些矛盾,将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实现,而如果不能顺利解决这些矛盾将可能导致矛盾升级为冲突而最终拖累整体经济发展。张东奎(2012)通过对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研究,从纵向层面深入剖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从横向层面广泛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发现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普遍矛盾。研究发现,东亚经济体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表现出了四个方面的共同点。根据各经济体的环境与政策导向不同,总结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在东亚7个经济体中表现出三点差异。通过分析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异同点,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经验教训。

自1986年1月7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放开银行间拆借利率的尝试以来,中国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已经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尽管我国在2013年7月20日开始,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但贷款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关键而非实质性一步,我们距离实现真正的利率市场化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如何稳健的推行利率市场化进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理顺金融体系中存在的复杂矛盾还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研究现状

(一)利率市场化在我国的效果研究

中国经济增长率与实际存款利率之间的关系如何?王国松(2001)、张孝岩,梁琪(2010)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中国经济增长率与实际存款利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王国松(2001)还认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面临着财政赤字货币化、商业银行风险水平和投资与消费等的约束。易纲(2009)在回顾我国历次利率调控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利率政策有效性的问题,认为实际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经济周期。姜再勇,钟正生(2010)使用MS-VAR模型考察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效应的体制转换特征。从实证的结果认为1978年至2009年间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管制利率渠道发生了两次体制转换都使得贷款基准利率调整对产出和物价水平的效应都降低了;1996年1月至2009 年7月期间的第二次体制转换后,同业拆借利率变动对平抑产出和物价波动的效果增强了。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停滞不前的原因分析

王元龙(2001)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之所以停滞不前,主要原因是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或忧虑:利率市场化造成利率上升、导致通货膨胀;企业对利率市场化承受能力不足;利率市场化可能加剧银行业在存贷款方面的恶性竞争;金融市场还不完善等等。杨俊斌(2010)指出除了以上几点以外,我国还存在的基准利率缺失的问题。而丁军(2013)指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难以有效推进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是尽管从中央到地方都对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形成了共识,但还有许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利率市场化的确切含义,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二是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及路径选择

根据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王元龙(2001)、周素彦(2006)提出了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是:首先是完善货币市场利率,形成一个可靠的市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等)信号,完善货币市场利率体系;以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导向,扩大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直至完全市场化,并在建立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协调机制的基础上,逐步放开存款利率;扩大再贴现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再贷款业务,为中央银行通过基准利率调整同业拆借市场等利率创造条件,最终建立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引导下的市场利率体系。同时指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扩大浮动的范围入手,但在步骤安排上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先外后内,即先放开外币存贷款利率,后放开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是扩大外币利率浮动范围,目前外币贷款利率已经放开,各家商业银行参照中国银行的利率制定;外币存款利率由于受贷款利率国际水平的约束,为了维护金融秩序,中央银行具有协调和指导权;其次,先市场后银行,也就是先放开金融市场利率,然后放开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再次,先贷后存,即先放开贷款利率,然后放开存款利率;第四,先农村后城市,即先放开农村的存贷款利率(农村信用社),后放开城市的存贷款利率;第五,先大后小,即先放开大额存款利率,后放开小额存款利率,因为小额存款多为居民储蓄,涉及面广泛,理应作为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最后阶段。而非利息收费,像管理费、提前还款的承诺费等,在利率市场化的初期就最好取消管制。这样,在慢慢地实现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我国的利率体系将是统一利率、有限浮动利率和自由浮动利率三个层次并存,不同的金融工具适用不同层次的利率,最终存贷款利率将彻底放开,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曹诚等(2012)以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为例,分析了美国在利率市场化路径选择背景、进程、特点以及对金融运行的影响,提出一是要培育合理基准利率,疏通利率传导渠道;二是加强中间业务创新,转变传统的盈利模式;三是严控利率风险,建立高效利率管理运行机制。戴宏(2012)指出一个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实际上是对这个国家包括货币市场利率的形成机制、本币汇率、证券市场、产权制度、监管制度等整个金融体系的全方位改革。不拘泥于一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和完成的形式,重要的是结合本国的国情来推进该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并确保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通过总结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教训,剖析金融发展理论的局限性,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关注的风险因素,对金融约束理论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现方式进行了探析,为未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战略战术的制定,提出我国应加大力度,优先培育和发展短期国债市场和票据市场,完善金融法制体系,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在制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优先确保对我国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保护。

(四)利率市场化的宏观条件和微观条件

褚思翔,王静(2008)研究发现,要真正有效地实现利率市场化,不仅要将利率决定权交给市场,而且要有相应地条件保障。总结了宏观经济条件的三个定量标准:一是经济运行稳定性定量标准,一国利率市场化的时点应该选择在宏观经济近三年稳定增长,GDP增长率的变异系数在0.6以下、平均通过膨胀率在5%以下;二是资金市场规模与金融深化定量标准,一国实行利率市场化一般应选择在最近五年的真实金融深化率达到60%以上、银行信贷占GDP比重达到80%以上的时点上;三是财政赤字规模的定量标准,在实行利率市场化前应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财政赤字应控制在GDP的3%~5%,并且财政赤字要通过发行国债等非通胀的方式来弥补,中央银行不应为财政透支。微观条件一是要实行银行体制改革,国有银行民营化,国有银行商业化;二是促使企业建立良好的产权制度,形成合力的资产负债率等。

(五)利率市场化相关问题的建议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后,有的国家遭受了严重的挫折,经受了不同程度金融危机,甚至出现了向利率管制的倒退。泰翰·菲兹罗等(2010)一方面通过模型研究指出放松利率管制可能带来的影响,认为利率市场化会提高资金成本和效率,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会加剧;另一方面通过对一系列案例的研究,认为那些利率市场化改革出现问题的国家,问题不在改革本身,而在于监管。陈晨(2012)通过国际案例研究发现一国利率市场化后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明显增加。通过厘清利率市场化诱发金融危机的逻辑机理,分析北欧金融危机等国际案例,发现除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审慎有效的微观监管和成熟的货币市场等条件外,利率市场化成功推进还需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各种宏观政策要有弹性,留有余地,避免顺周期效应;二是市场竞争环境要充分公平,以防范过度竞争;三是利率市场化的配套政策要稳步推进,并防范政策的叠加风险效应。

三、总结

尽管我国在2013年7月20日开始,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但贷款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关键而非实质性一步,我们距离实现真正的利率市场化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如何稳健的推行利率市场化进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理顺金融体系中存在的复杂矛盾还面临着艰难的选择。随着混业经营成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主流趋势的情况下,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各监管机构的职能界定,如何快速有效的各行其责的同时提高共同的协调监管,这也是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必然要面临的问题。

上文通过总结我国学者近几年来对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的进程以及遇到的问题等的分析,为我国利率市场化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相关的参考。总之,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我国如何能有效快速实施利率市场化,使之能够匹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要求,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的一个焦点问题。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肖.1988.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

[2]罗得里克·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罗得里克·麦金农.经济自由化的顺序——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金融控制.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张东奎.2012.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

[5]王国松.2001.中国的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经济研究(6)13-20.

[6]张孝岩,梁琪.2010.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效果研究——基于我国农村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6)35-45.

[7]王元龙.2001.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问题.兰州商学院学报17(2)10-16.

[8]杨俊斌.2010.浅谈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难点及对策分析.企业家天地(7)241-241.

[9]丁军.2013.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难以有效推进的根本原因分析.改革与战略(1)49-51.

[10]周素彦.2006.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分析.金融教学与研究(5)14-15.

[11]褚思翔,王静.2008.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分析.经济研究导刊(19)86-87.

[12]易纲.2009.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金融研究(1)1-14.

[13]泰翰·菲兹罗等.2010.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比较与借鉴.新金融(10)4-9.

[14]姜再勇,钟正生.2010.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体制转换特征-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考察.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4)62-77.

[15]戴宏.2012.金融约束理论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现路径.新金融(9)55-58.

[16]陈晨. 2012.利率市场化与金融危机:诱发机理、国际案例与政策启示.上海金融(7)31-36.

[17]曹诚,王彦东,朱琳. 2012.美国利率市场化路径选择及对我国的启示.西部金融,(12)38-40 .

作者简介:吴锟(1980-),男,江西人,讲师,研究方向:资产配置、家庭金融、货币市场。

作者:吴锟 罗荣华 刘晓玲

消费利率市场化论文 篇2:

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及其影响

一、美国利率市场化主要过程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美国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严重的通货膨胀迫使存款利率也必须适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但当时美国的存款机构仍然受制于Q条例对存款利率的管制,使得在两次石油危机期间出现了严重的负利率,使得在此期间银行的吸储能力受到了极大威胁,催生了利率市场化的要求。

在当时的美国,Q条例规定不能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且对定期利率规定了上限,因此,美国利率市场化的核心在于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而存款利率市场化采取了渐进式的方式,分为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在70年代,1970年6月,美联储取消了10万美元以上大额存单的利率上限,正式启动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1973年5月,取消了所有大额存单等利率上限;1978年6月,允许存款机构引入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即商业银行可以发行1万美元以上6个月期的储蓄存单,利率参照同期国库券利率。

实施阶段主要是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了利率市场化的完成时间。1980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存款机构和货币管制法》,承诺到1986年逐步取消存款利率上限的规定。1983年10月,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可以自行决定所有定期存款利率;1986年4月,管理当局设定存款利率上限的权力到期,标志着利率市场化的完成。

二、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一)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1.实际利率:从低估到接近GDP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前,美国的实际利率(1个月存款利率与CPI的差)长期明显低于GDP增速,但在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实际利率与GDP增速基本趋近。

2.存贷利差:短期受冲击,长期趋于稳定

从银行的存贷利差来看,令人讶异的是,尽管在利率市场化推进之际也是通胀高涨期,存贷利差确实出现了几次明显的下降,但到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银行业的存贷利差基本保持在3%左右,不但较利率市场化之前更为稳定,且利差整体水平更高。

3.货币市场利率:低于存款利率

货币市场利率的表现在利率市场化前后有所不同:利率市场化前和利率市场化进行中,货币市场利率常常高于存款利率;在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由于存款利率也实现了市场化,货币市场利率与存款利率逐步趋近,货币市场利率甚至常常低于存款利率。

4.国债收益率:接近存款利率

与货币市场利率不同的是,美国国债收益率在通胀大幅高企的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显著低于存款利率,且通胀越高国债收益率越低于存款利率,这似乎与国债收益率较为市场化、应当在通胀高企时超过存款利率的常理不符。

5.企债利率:接近贷款利率

与国债利率相似,在利率市场化之前的通胀高企时期,AAA级公司债利率明显低于最优贷款利率,且通胀越高,企债利率越低于存款利率。但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其与最优贷款利率逐步接近。

综合而言,国债和企业债利率等率先实现市场化的债券利率在通胀高企时期反而低于存款利率,其原因可能在于该时期美国的通胀与衰退相伴,使得债券资产相对银行存款更具流动性和避险价值。

6.收益率曲线斜率:陡峭程度不断上升

从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斜率看,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收益率曲线斜率不断趋于陡峭化,从10年平均值来看,1-10年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斜率已经从60年代的不到0.3上升到目前的2.6左右。

(二)美国利率市场化对投融资机制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深刻地改变了市场主体的投融资行为。即使在20世纪70年代直接融资市场已经高度发达的美国,在完成利率市场化之后,直接融资特别是债务融资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相应的,美国居民的投资也越来越多地从存款转向金融市场。

从融资结构上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美国的融资市场上贷款融资和债务融资平分秋色;但在1986年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债务融资比重明显加速上升,贷款融资比重加速下降;目前,债务融资方式已经占到了信贷市场70%以上的份额,贷款融资仅占20%左右。

从投资结构上看,同样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居民存款和房屋占资产的比重明显下降,金融投资占比明显上升,反映出利率市场化以后各种金融工具的高速发展拓展了居民的投资渠道,而这也反过来促进了实体经济融资方式的脱媒化。

日本的利率市场化及其经验

一、日本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二战之后,日本国民经济陷入崩溃边缘,物资奇缺,黄金、外汇储备枯竭,通胀猖獗。为了减少失业、抑制通胀、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物质供给,日本政府不得不采取金融稳定措施,实行物价管制、外汇分配、产业扶持。由于日本企业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因此,政府对利率实行管制,不仅规定了存款利率的上限,而且规定了贷款利率的下限,不允许银行进行降低贷款利率的竞争,由政府来决定利率。日本的各种金融机构各有专门职能,各银行不能越过专业领域展开竞争。在政府管制的情况下,各银行严格按照计划为社会提供低利率的资金,俨然成为政府的派出机构。

但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这种僵化的利率机制开始抑制日本经济的发展。

1977年,日本政府允许商业银行承购的国债自由上市流通,并参考流通市场利率来决定国债的发行。以此为起点,日本开始逐步放松对利率的管制,至1994年,除活期存款利率以外,日本的各项利率基本完成了市场化定价,该进程总共历时17年。对其进一步细化,可分为两个阶段:1977年至1984年间,改革主要针对于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债券利率和货币利率的市场化。1985年至1994年间,改革进入核心利率市场化的深水区,主要涉及到银行业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体思路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先国债利率,后存贷款利率;二是先银行同业,后银行与客户;三是先长期利率,后短期利率;四是先大额交易,后小额交易。市场化大体又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定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后是流动性资金存款利率市场化。

从范围上来讲,日本所实行的债券、货币,以及银行业间的全方位的利率市场化,具有渐进性、不平衡性以及强波及性三大特征。较美国而言,美国在实行存贷款利率自由化改革之前,其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以及海外的交易市场早已完成了自由化;反观日本,利率市场化在17年间几乎涉及到所有金融领域。因此,如此全面的自由化的收效是很差的。

二、日本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一)利率市场化之后,宏观经济震荡走低

1985年开始,日本政府因受资本账户开放和日元汇率升值倒逼,不得不对银行业存贷款利率进行市场化改革。1991年和1993年日本政府分别完成了贷款和存款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这对GDP的影响十分显著。1980年到1984年间,债券和货币市场的利率自由化改革并没有对GDP产生大的冲击,GDP低速增长且相对稳定,五年的平均增长率为2.84%。1984年,日本政府推出了MMC型存款,大藏省发表了《金融自由化与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及展望》,日本开始了存贷款等核心利率的市场化改革,1986日元升值的J效应见底回升,日本GDP增速也随之上升,5年间平均增速达到5%。这与金融深化理论相符。但到1991年,日本完成了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这却使得日本的GDP增速呈现一个系统性的下移,1991年到1998年GDP增速平均却只有不到2%,此时利率市场化的完成却使得GDP增速下降。

(二)利率市场化之后,消费和投资震荡下挫

可以看到,1985年以后,日本政府逐步放开对大额长期定期存款利率的管制,消费水平从1988年的高点逐步下降,到1993年存款利率完成市场化以后,消费水平与投资水平均呈现负增长。这表明实际利率的提升的确抑制了消费,促进了储蓄,但由于经济转型缓慢,高回报率行业迟迟没有诞生,此时储蓄的增长并没有带来有效投资的增长,资金在银行内部沉淀。

(三)通货膨胀率(以CPI衡量)——持续下移

通货膨胀因素往往是促使各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根本原因(金融脱媒是其直接原因)。各国政府也希望通过利率市场化来压低高企的通货膨胀率。从金融自由化理论出发,利率市场化使得市场对资金价格和资金流向的作用力增强,带来高回报率行业诞生,从而吸收市场流动性,促进经济增长并抑制通胀。日本利率市场化以来,CPI进入下行通道,CPI从最高位的7.8%降到0.1%。从短期来看,CPI的变化轨迹与改革中各时期货币政策高度相关,货币扩张,CPI上升,货币收紧,CPI下降。但从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也造成了CPI的两次整体性下移,第一次发生在日本政府启动存贷款利率改革的1985年间,第二次发生在日本贷款利率完成市场化的1991年间。CPI从1980年到1985年平均4.7%的水平整体下移到1985到1990年间的1.6%,而1991年之后,CPI平均水平只有0.6%,利率市场化对CPI的抑制效用非常明显,即使泡沫经济时期的CPI水平也没有显著上升,但与资本市场的火爆吸收了流动性也不无关系。

(四)日经指数与市场估值——指数与估值双降

通过对1980年到1998年日经指数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资本市场对利率市场化的反应程度。日本股市在80年代初利率市场化第一阶段稳步上升,截至1984年存贷款利率开放之初,已累计上升超过1倍。1985年到1990年日经指数呈指数型上涨,涨幅高达200%,1989年12月29日达到38916点的顶峰。而自1990年开始,股市急转直下,截至1992年总市值一度跌掉2/3。利率市场化完成以后的五年内,股市回归到15000点到20000点的合理估值区间,此后在17000点左后宽幅震荡。纵观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日本股市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式的大起大伏。对比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前后来看,日经指数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后的五年要比开始前整体高出4000点左右。

(五)国债收益率波动剧烈

从长期来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整体区间内波动非常明显,1978年以前,由于发行机制的扭曲造成债券价格自1974年的一路上涨,收益率极低。但从1978年以招标方式发行国债开始,10年期国债收益率开始由低位上升,从1978年的6.18%上升到1981年的8.37%,上涨幅度高达35%,新的发行机制改变了过去由政府人为压低利率抬高价格的局面,使得债券价格开始回归正常值。1981年6月,日本政府允许国债自由流通,这使得投资者对国债这种兼具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生息资产偏好增大,需求增加使得债券价格开始回升,收益率下降。

(六)银行业规模和银行业集中度——逐步集中且规模扩张

银行业规模和集中度水平是衡量银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这里用总资产、总负债、总贷款和总存款四个指标来衡量日本银行业规模的变化,自1985年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以来,日本银行规模一直呈上升态势,在1989年至1991年完成贷款利率市场化期间,日本的银行业规模达到峰值,此后开始滑落。1993年完成的存款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规模并没有产生特别大的冲击,其行业规模保持稳定,1997年开始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其银行业规模略有下降。

下面考查银行业集中度的变化情况,这里用行业贝恩指数来衡量。从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使得银行业集中度略有提高,CR1从1989年的6.6%上升到2000年的10.4%,CR4由最初的25.4%上升到33%,CR8由42%上升到53.3%。短期内,1991年完成的贷款利率市场化却使得集中度指标有所下降,而1993年存款利率完成市场化改革对集中度的影响不甚明显。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使得行业集中度整体上是上行的。

(七)贷款结构——制造业占比下降

制造业占比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呈现下降趋势,1989年开始由平均融资利率决定贷款利率开始,制造业贷款占比便稳定在15%的水平,这在GDP增速的反应上是整体性下移。而从1985年利率市场化启动开始,银行业对房地产贷款占比增速上升明显。直到1991年贷款利率市场化完成,房地产贷款占比也趋于稳定,略高于10%,这反映出传统制造业的资本边际收益已经趋于饱和,也反映出利率市场化使得银行利率风险加大,银行融资成本的不确定性增大,银行业贷款资金向回报率高的行业转移。整个国民经济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银行业对金融保险业的支持力度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虽然略有上升,但整体波动幅度不大。

此外,利率市场化使得以银行为主要融资媒介的间接金融体系影响力正在逐步削弱,日本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也受到直接金融模式和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的冲击。一方面,1985年,CP市场的成立带来了融资手段的多样化,同时,CP市场还兼具发行手续简便,有助于提高企业形象等多个优点。因此,不少企业,特别是一些经济实力雄厚、信誉度良好的大型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在CP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期间,特别是1986至1991年间,非银行金融机构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日本大藏省对非金融机构的定义为“除了银行、证券公司等获得许可的公司之外广泛从事吸收存款和外汇交易等金融机构传统业务以外金融业务的公司”。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总额由1986年的22.4万亿日元猛增至1991年的98.4万亿日元,而且其监管规避能力强,规模扩张速度快,领导层与银行关系密切等特点更是受到企业的追捧,加剧了对传统银行业的挑战。

巴菲特曾将利率比作投资领域的“地球引力”,可见利率的重要性和牵涉的广泛性。从上面介绍的美国、日本利率市场化的例子可以看出,利率市场化确实会带来很多影响,特别是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还有其它行业的企业。同时,我们也看到,我们国家今天面临的很多问题跟美日当年面对的情形相差无几。虽然国情不同,但经济情势的不少相似性不容否定,由此伴随而来的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也不容否定。所有的企业,特别是哪些严重依赖银行贷款的企业,都要为此未雨绸缪,这样才不会在利率市场化到来时迷失方向。

参考文献:

尹继志.从美日经验分析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运行的影响[J].亚太经济,2011(3).

消费利率市场化论文 篇3:

影子银行推进利率市场化发展进程研究

【摘要】利率市场化与影子银行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推进发展。作为金融市场改革的关键,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客观上为影子银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影子银行的发展也为利率市场化提供了市场条件与经验;影子银行凭借自身发展的特点,提升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率敏感度,并且凭借及时有效的利率调控作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创新推出满足市场不同需求的风险与期限搭配的金融产品,并且积累利率市场化的管理经验,在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与利率管理四个方面共同推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化。影子银行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不断创造条件提供基础,并且倒逼其发展。因此应该立足当下,通过合理监管影子银行规模与内在风险,规范影子银行的发展,为影子银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面向将来,通过积极引导鼓励金融创新,不断增强金融市场发展活力,助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

【关键词】影子银行 利率市场化 金融市场

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利率市场化目标以来,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利率市场化改革强势推进,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到目前为止,从我国宏观体制方面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但是从本质上看,利率市场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21世纪初我国影子银行现象逐渐显现。作为金融创新重要组成部分的影子银行体系,不断依靠证券化方式的创新金融产品,以满足金融市场多方面投融资的需求,顺应了金融脱媒发展的趋势,成为推动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主体。影子银行与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利率市场化推动了影子银行的扩张,同时影子银行也为利率市场化深化创造条件。

一、利率市场化与影子银行

(一)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在金融市场上发挥价格机制与市场竞争的作用,由资金的供求状况决定利率水平的利率决定方式。1996年,我国确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体思路:先本币再外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再定期小额的改革进程。到2015年央行宣布取消金融机构存款上限利率管理后,已经全面放开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及金融机构的利率管制,基本结束率管制时代。

从宏观体制上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已经完成,但目前利率市场化程度并不高;一方面由于存贷款利率管理放开时间有限,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与利率风险定价能力,利率呈现“浮而不动”的趋势;另一方面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是将利率调控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但是由于我国基准利率体系尚未形成,间接调控的利率市场基础不存在,因此对利率的调控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我国利率市场化进入到新的阶段,重点实现在于利率风险与利率水平真正有市场决定,最终构建完善的与金融市场发展相适应的利率形成與调控体系。

(二)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由Paul Mcaculley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首次提出。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异,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影子银行体系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央行调查统计司首次明确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定义:“具有与传统银行类似的信用、期限或流动性转换功能的从事金融中介活动,但未受到《巴塞尔协议Ⅲ》或同等监管程度的实体或者准实体”[1]。中国影子银行主要是由商业银行、信托证券公司、小额贷款及民间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依靠自身业务创新推出的信托委托贷款、票据贴现以及民间借贷和小额信贷等方式的银行与非银行业务、准金融业务及民间金融业务。

影子银行顺应了金融创新发展的潮流,在经济发展与市场化改革的客观经济背景下,不断扩大规模持续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影子银行抓住机遇,调整自身发展方向以满足市场主体的金融需求,获得了较快速的增长。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公司资本、银行等金融机构理财产品、银行同业间拆借资本、股权私募基金及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影子银行资金流向主要集中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地方政府融资需求等。影子银行资金来源渠道中,银行渠道比例在42%左右,信托渠道约占25%,其他渠道为33%。相关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为0.5万亿人民币,而到2015年影子银行规模达到4万亿人民币,其中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29万亿人民币;仅2015年我国影子银行增速高达30%,截止到2016年,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占社会融资增量的比例稳定在24%左右,影子银行规模迅速扩张。规模的不断增大,其对金融市场的作用愈加明显,尤其是直接影响到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

二、影子银行对利率市场化的推动作用

影子银行作为我国政策抑制下的金融创新产物,不断推动了社会融资渠道的改变。影子银行与金融市场之间密不可分,金融抑制催生影子银行的发展,反过来影子银行的发展又倒逼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而金融改革的首要关键任务便是推进利率市场化。从内容上看,利率市场化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与利率管理的市场化,以下就影子银行对四个方面的影响,分析其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动作用。

(一)利率价格决定

作为对传统投融资渠道有效补充的影子银行,给商业银行业务造成了激烈的竞争。影子银行采用的的市场化价格决定模式,有利于推动市场利率价格的形成与银行综合定价能力的提高。影子银行利率的确定由影子银行体系金融机构根据资金供求关系自由决定,并且随之变化,不受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就目前来看,影子银行与银行间利率差较大,加剧了利率双轨运行体制向利率价格决定市场化方向的转变。

一方面,中小企业等融资者、传统商业银行间、以及二者之间的融资业务的竞争,会造成影子银行内贷款利率的不断波动,进而影响这个资金市场贷款利率的变动,提升贷款利率的市场化程度。同时,投资者在选择影子银行产品进行投资时,也会比较影子银行渠道与传统商业银行渠道及其他投资渠道的流动性、风险与收益情况,此时影子银行内部的存款利率出现波动,进而直接影响到金融市场存款利率的市场化程度;影子银行通过其对体系内存贷款利率的影响,不断影响到整个金融市场的资金价格水平,不断提高传统银行的利率市场化定价能力,通过市场供求竞争自下而上的推动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推进。

另一方面,影子银行通过对投融资与银行间存款款利率的影响,不断提升投融资者对市场利率的敏感程度,提升市场主体的风险收益观念,转变投资理财观念,提供更加自由开放的投融资市场环境,为利率市场化的最终实现,提供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与利率市场化的微观基础。

影子银行发展下,金融机构对风险收益把控,综合定价能力对我国利率市场化下利率定价模式的形成做出了准备,同时投融资者以及金融机构的对风险收益率以及市场经济形势的敏感度不断提高,并由此采取的投融资选择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深化提供了微观经济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影子银行推动利率决定的市场化程度。

(二)利率传导机制

利率传导机制的市场化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利率结构与利率管理的顺利进行。只有实现利率传导机制的市场化,才能够缩短利率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时滞,进而推动宏观经济稳定向前发展。

另一方面,影子银行的发展提升了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传统商业银行在面临影子银行迅猛发展造成的经营压力时,往往会主动或者被动的做出转型决定,不断加快产品、业务及体制模式创新进程,利用自身优势寻求合作,在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带来更好的合作与更快的效率,从而带动这个金融体系的发展,从而为利率市场化的管理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及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消费与投资作为带动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其的调控可以直接影响到宏观经济情况。作为影子银行主体的投资者与企业及存款类金融机构作为消费与投资主体,影子银行的变动直接对其行为产生及时有效的影响,缩短其反应时滞。影子银行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与融资者作为主体直接参与到金融市场中,并且对资金利率敏感度不断提高。当影子银行体系利率变动时,迅速影响投资者的资金流动,对其消费产生及时而有效的影响。同时影子银行贷款利率依据影子银行体系融资者的资金供求情况波动,从而影响到融资企业的融资成本与资本结构,同时整体来说影响到整个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影响其企业发展状况。

影子银行通过其及时有效调控市场资金供求关系与资金价格,不断的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进行调控,进而影响到市场主体的消费、融资以及整个宏观经济与产业的发展,而其及时有效的调控,加快了利率传导机制的效率,快速对宏观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三)利率结构

利率结构的市场化作为利率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金融市场资产本身的期限、风险以及流动性等因素共同决定,主要包括利率风险结构与利率期限结构[2]。利率结构的市场化的过程便是健全金融资产风险与期限搭配协调,不同金融资产之间利率关系的过程。

影子银行的发展不断推陳出新各种理财产品,间接推动了利率结构市场化进程。影子银行投融资产品组合中,包含银行同业业务、基金、公司债券在内的利率敏感程度较高的资金,其收益率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市场利率水平,还要与自身的流动性与风险性项适应,因此影子银行内部便形成不同期限与风险程度的复杂的存贷款利率;影子银行同时凭借其监管较为宽松以及更加更加贴合市场需求的优势,不断优化投融资渠道,最大程度的汇集金融市场的资金,并且将投融资者的需求反复结合进行优化,从而形成完善的不同期限与不同风险搭配的影子银行体系;

影子银行通过及时调整其业务产品的利率变动,不断的引导投融着在各金融资产中进行自由组合和选择,从而不断提高金融资产的运行效率实现资金的高效配置。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社会资本的平均收益率,此时的资金价格便是市场利率。由此可以看出,影子银行凭借其较强的引导作用,通过投融资渠道等及市场主体影响会通过传导渠道扩宽到整个金融市场,真实影响并不断完善市场利率风险与利率期限结构,不断推动这个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和期限结构的市场化。

(四)利率管理

利率管理的市场化是指在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管理措施与制度以弥补市场调控机制的缺陷,以期发挥好市场调控的内在作用。影子银行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央行在对其监管与推动过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为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现提供借鉴。目前我国关于影子银行的监管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规范与制度,并在实际实行中逐步修改与完善对利率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根据影子银行监管的经验,在履行利率管理职责,及时掌握了解金融机构利率定价和执行状况,完善监管分析系统等方面为利率管理市场化提供借鉴意义;同时不断的转变利率的管理方式,健全利率信息披露体制的规范,维护公平、公正、规范的竞争环境。

影子银行不断通过产品、业务与机制创新,通过影响投融资渠道与市场主体的选择方向,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提供金融市场条件,不断降低利率市场化深化所面临的改革风险与成本。影子银行的发展不断推进我国市场基准利率与收益率曲线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形成差异化利率定价模式,扩展至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通过利率传导渠道影响实体经济发展,不断形成完善健全的基准利率传导调控体系,真正发挥价格机制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发挥影子银行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影子银行的发展,推动我国传统金融机构不断的进行产品、组织与模式创新,加大创新力度,为我国利率市场化不断提供市场条件与经验。在对待影子银行的问题上,既要立足当下,不断规范合理监管影子银行的发展;又要展望未来,不断发挥好影子银行金融创新的活力,推动利率市场化的真正实现,从而推动宏观经济的发展。

(一)合理监管影子银行发展

在我国实行的分业监管体系中,要想实现合理监管影子银行发展,就必须协调处理好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积极合理监管影子银行发展。

一方面,完善协调影子银行发展过程的数据统计与流量监管体系。在分业监管体系下,金融机构被划分为不同监管部门监管,往往不同将官部门的统计监管指标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对具有影子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发展造成了阻碍,因此央行应协调统一好各监管部门,构建统一、合理与全面的统计指标体系,同时加强统计数据的共享与透明,为更好的的监管影子银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构建有效的影子银行风险监测体系,及时分析影子银行金融风险状况,面对高风险状态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建立防范风险的防火墙,防范其风险在整个金融市场的蔓延。

通过不断转变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理念,规范影子银行发展,不断推动其对利率市场化的推动作用,加快利率市场化发展进程。

(二)继续发挥影子银行金融创新作用

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影子银行的发展为我国金融市场提供了多层次的投融资后端,推动了我国金融与资本市场的发展。目前来看,我国金融与资本市场化程度有点,而影子银行的不断发展恰恰能够弥补传统金融市场创新能力不足的缺陷,推动金融市场的完善与发展。

在今后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要不断的发挥影子银行的金融创新功能,一方面推动金融机构体系影子银行创新,在继续推进具有强货币属性理财类金融产品创新的基础上,发挥金融机构自身优势,加强机构间的合作及金融创新产品组合,最终根据市场投融资需求创新出更加合理的结构化金融产品。同时应该不断发挥金融机构在产品定价上的创新能力,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竞争定价模型,提高市场化定价能力,不断推动利率水平的市场化。另一方面合理引导民间影子银行进行金融创新,作为私下的借贷活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金融监管,也就意味着更易于金融创新的发展;并且考虑到此类影子银行大多服务与中小型企业和个人,其对市场需求的把握更加准确,因此其进行的产品和手段穿行更易于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更加直观的反应在金融市场,从可以刺激整个市场的积极性与活跃性,不断推动资金的配置效率,客观上推动利率市场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中国影子银行:界定、成因、风险与对策[J].国际经济评论,2013,(03):82-92+6.

[2]张敬国.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利率结构问题[J].上海金融,2003,(07):16-18.

[3]楊希,胡文涵.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影子银行监管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15,(22):35-37.

[4]尹庆伟,陈晨.利率市场化进程、影子银行规模与银行体系稳定性[J].财会月刊,2015,(29):93-97.

[5]丁宁.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影子银行规模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益的影响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5,(07):26-35.

[6]封思贤,张瑶.我国影子银行发展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系——基于金融创新的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2015,(05):82-91.

[7]王庆安,李娅.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趋势[J].西南金融,2014,(10):9-11.

[8]戴国强,方鹏飞.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基于影子银行与互联网金融视角的研究[J].金融论坛,2014,19(08):13-19+74.

[9]闫彬彬.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应对[J].理论月刊,2013,(08):132-134.

作者简介:王悦,哈尔滨工业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作者:王悦

上一篇:学生的篮球教学论文下一篇:丑小鸭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