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政务管理创新论文

2022-04-27

摘要:新中国70年来,我国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大体上经历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技术突破、科技事业发展壮大、攻占科技制高点和开启建设科技强国等重要的三个发展阶段,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必须坚持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等极为宝贵的经验。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国电子政务管理创新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我国电子政务管理创新论文 篇1:

我国基层海事管理体制的改革

【摘 要】 为探索我国基层海事管理体制改革路径,通过分析我国海事管理体制的历史和现状,结合分析H县地方海事处管理体制现状,认为目前我国海事管理体制存在体制不完善、执法困难多、人力资源管理不科学、部门间沟通不顺畅等问题,提出从完善管理体制、解决执法难题、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协调机制等方面入手做好基层海事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基层海事管理;海事体制改革;海事执法

0 引 言

2018年国务院对我国海事海洋管理机构的职能进行了调整:将拟定渔业船检政策法规标准、监督管理、行业指导等原属于农业部的职责转交给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撤销国土资源部海洋局,将原属国土资源部海洋局的职责分别转交给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和自然资源部。各地方海事处是我国海事管理系统最基层单位,是水上交通安全现场监管的重要执法力量。目前,地方海事处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模式刻板落后、人员队伍不稳定、执法力度不足、业务量繁重而职权有限等。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对基层海事管理体制提出了新要求。

基于我国海事管理体制的现状,本文认为基层海事处管理体制是指基层海事处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国家就其管辖范围、职责权限、运行机制、组织建设、人事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的规章制度。本文以基层海事处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我国基层海事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1 我国基层海事管理体制概述

我国海事机構承担着水上安全监督、水上执法、防止船舶污染、保障水上安全生产的职责。我国海事管理系统由中央和地方两部分组成,分为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直属海事局、地方海事局和基层海事处等4个层级,其中:直属海事局受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直接领导;地方海事局主要管理内河水上交通;基层海事处为地方海事局派出机构,设立于内河沿岸各市、县,直接监督管理内河水上交通安全。

2 我国基层海事管理体制沿革

1949年以后,我国海事管理体制顺应国家发展要求,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基层海事管理体制发展历程可分为海事管理体制探索、海事管理职权强化和海事管理服务建设等3个阶段。[1]目前我国基层海事管理体制较复杂,海事部门虽然经过2008年机构改革,但是一些地区的基层海事管理体制仍延续旧的模式[2],因此而产生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机构设置交叉、分散,职能错位、缺位、重叠,与精简效能原则相悖。

(2)执法不规范,以罚为主,不规范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3)在管辖重叠区域存在多重管理或相互推脱管理责任的现象,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冲突影响海事系统整体发展。

我国海事管理体制改革正处于攻坚转型阶段,如何建立一个既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新管理体制,是海事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

2017年国务院编办、交通运输部下发的《关于地方交通运输行业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意见》要求:改革试点地区交通运输行业事业单位承担的港航海事管理职能中有关行政许可、行政裁决的职权,将这些职权划归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尽可能地整合现有内设机构的职能,综合设置内设机构,严格坚持“三定”原则;统筹执法力量,组建统一的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机构,推进行政执法机构综合设置;交通运输行业事业单位剥离行政职能后只保留公益服务职能。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已经将地方海事机构单位职能整合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并设立相应的内设机构;岳阳市将市地方海事局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六安市将垂直管理的4个基层海事处及其所辖海事(港航管理)所的人、财、物划归所在县(区)管理,海事机构隶属县(区)交通运输部门,单位性质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无锡市、绍兴市等试点地区也按要求基本完成改革。这次改革顺应了新时代海洋海事发展要求和航运经济发展要求,对我国海事管理体制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构建起依法行政、职责明确、公信力和执行力强的服务型海事机构。

3 H县海事处管理体制现状及 问题剖析

3.1 管理体制现状

H县海事处作为地方基层海事机构,与上级市的船舶检验处合署办公。目前H县海事处隶属于上级市交通运输局,是上级市海事局的派出机构,业务、财政、人事方面由上级市海事局直接管理,由县交通运输部门给予指导。

从海事处职工和普通群众两个视角对H县海事处管理体制现状进行调查。海事处职工认为:H县海事处职能划分详细,且近年来新增职能使海事处的职权更加全面;在组织机构关系上,H县海事处与县政府之间的关系有待理顺;在人才队伍管理与建设方面,H县海事处存在人员配置不足、津贴补助不到位、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的问题。与航运生产经营相关职业的群众认为:目前H县海事处的机构设置和职能职责较清楚,对海事处当场接受办理的业务能当场完成,无法当场接受办理的业务会告知相关事项和办理的流程等表示非常满意。非航运生产经营相关职业的群众对H县海事处的机构设置和职责职能了解不多,认为H县海事处上下班时间过于随意,存在迟到早退现象,部分人员懒散,组织较松散。

3.2 改革的方向与困难

目前事业单位面临新一轮改革,地方海事部门作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同样面临着深刻的体制、机制改革。H县海事处具体的改革方案虽未出台,但改革思路已经明确。

3.2.1 改革的思路

(1)机构设置。在隶属关系上,H县海事处的人、财、物将移交给县交通运输局管理,上级地方海事局在业务上对其进行指导;内部部门将根据各自职责与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整合,船舶检验科划归中国船级社,不单独设立办公机构。海事处可能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

(2)权力配置。部门职能将得到进一步整合完善,职责划分更加科学明确,海事执法权与其他交通运输部门的执法权进行整合以组建综合交通执法队,其他部分职责将得到加强。

(3)人事制度。涉及改革的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调整登记,符合转任条件的要予以转任,不符合转任条件的要积极内部消化。

3.2.2 改革的困难

体制改革的困难归纳为以下几点:

(1)部门整合积极性不高。部门拆散与新部门整合,导致涉改部门的利益受影响,涉改部门不积极配合改革甚至出现消极抵触情绪。

(2)缺乏监督约束机制。海事执法权力职能虽然得到完善,但是整体的执法监督约束机制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完善。

(3)涉改人员缺乏改革积极性。转任后待遇、职务降低等问题直接影响涉改人员的切身利益,而目前人事政策衔接不顺畅使得涉改人员缺乏改革动力。

4 我国基层海事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4.1 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基层海事管理体制采用因地制宜的办法,导致基层海事部门的设置、名称、职能职责不统一。一方面,由于地理原因,我国基层海事部门的发展不均衡,沿海地区基层海事部门的发展层次和被重视程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基层海事部门,中西部地区基层海事人才难以得到重任;另一方面,由于各省市基层海事机构的设置不统一,群众无法准确了解基层海事部门的职能,跨省市经营的船舶经营人难以及时找到对应部门办理业务。以H县海事处为例,大部分职工了解本省海事系统的机构设置、运行情况,而对全国海事系统的机构设置、运行情况仅大致了解。我国基层海事部门不受地方政府管理,在外部监管机制上有所欠缺,内部监管机制也往往不能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

4.2 执法困难多

我国基层海事部门执法设备不足、执法人员工作量较大,导致执法力度不够,内河水上安全监管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大部分基层海事部门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对内河水上安全进行监管,具体体现为对辖区内的渡口、渡船、作业船舶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和管理。内河航道水深较浅、水流不急、船舶吨位较小,常见的船舶碰撞、搁浅等水上事故造成的后果不严重,执法人员普遍不予重視;水上执法工作内容枯燥,执法人员较易懈怠。据调查,H县海事处平均每月要学习上级文件三四份,大量的文案工作占据了执法人员的工作时间,执法人员的现场监管力被削弱,影响了内河水上安全监管工作。

4.3 人力资源管理不科学

基层海事部门人员编制不统一,招聘不规范,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培训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基层海事部门职工的招聘由上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统筹管理,招收的对象主要是不纳入公务员编制的退伍军人。由于资质审查较松,职工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与基层海事部门工作人员的磨合有待加强。基层海事部门的任务繁多,人员数量却不足,为了满足业务的需求,基层海事部门还会向社会招聘临时工作人员,而临时工作人员无法纳入人才队伍建设范畴。人员编制不统一,不利于基层海事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另一方面,基层海事部门往往重视职工业务能力的培训,而忽视职工海洋意识的培养。基层海事部门工作人员直接面对群众,是国家海事部门的形象代表,不仅要业务能力强,还应拥有较强的海洋意识,主动承担起宣传和教育的责任。据群众反映,H县海事处职工的业务能力较强,但在宣传海洋安全意识等方面做得明显不足。据H县海事处职工反映,海事处每个月都会进行海事安全业务学习,其他方面的学习较少。

4.4 与其他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不顺畅

海事执法离不开其他部门的协助,如水文部门提供汛期信息、气象部门提供降水量信息等。海事执法过程不仅需要内部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还需要与外部其他部门进行沟通交流。海事部门与其他部门的电子信息系统相对独立,信息传递效率低下,造成海事部门与其他部门间协调沟通不顺畅;各基层海事部门之间协调手段落后,无法满足海事系统整体发展的需要。就同级海事部门间的关系来看,相邻基层海事部门之间的学习沟通交流较少,甚至会因为管辖重叠等原因产生纠纷。基层海事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顺畅还会造成凝聚力低、设施重复建设等问题,不利于海事管理的整体发展。

5 对策建议

5.1 完善管理体制

(1)统一我国基层海事部门的机构名称,提高基层海事队伍认知度。基层海事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基本相同,统一机构名称不仅有利于梳理我国基层海事队伍,还可以提高海事部门认知度,方便群众办理业务。

(2)健全基层海事监管体制,引入第三方监督力量。监管是保障权无滥用、权为民用的必要条件,对于基层海事部门的监管尤为重要。在外部监管机制上,基层海事部门归属县级政府管理后,政府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对工作内容和流程进行监督。此外,还应引入群众监督机制,加强对航运从业人员的监督力度。在内部监管机制上,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职工思想素质,通过与其他优秀基层海事部门交流学习的方式促进职工积极向上。

5.2 解决执法难题

加大海事执法的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执法意识。首先,要提高基层海事执法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执法意识,要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其次,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规范基层海事执法的内容、程序和手段,让执法人员有法可依;最后,通过培训提高职工的专业素养,转变职工的执法态度,从“重惩罚”转变成“重教育”,要深刻认识到执法不是为了惩戒,而是为了纠正错误。此外,还应升级执法设备,创新执法手段,将“互联网+”与海事系统结合起来,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和执法检查效率,例如:用二维码储存船舶信息、船员信息等,执法人员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检查核对;建立台账系统,工作流程电子化,不仅有利于信息整理和查看,还有利于信息的及时传递。

5.3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科学招聘人员,统一人员编制标准,不仅有利于人才管理,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内部工作氛围。对于专业执法技术人员,应面向相关专业人员招聘;对于行政或后勤人员,可适当面向社会招聘,减少成本。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改革领导班子,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业务水平。要重视改革过程中职工的诉求,在坚持改革的同时保证职工的正当利益。此外,还要健全培训机制,加快基层海事部门工作由单一执法向兼顾服务转变。

建议:通过海事服务质量评比,提高海事部门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海事服务氛围;通过向优秀职工学习,提高海事部门的服务能力;制定相应的业务流程和服务制度,规范业务流程。

5.4 创新部门间协调运转机制

为加快海事管理现代化进程,海事部门应当重视信息化建设,通过深化信息系统建设、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来扫除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执法阻碍。首先,建立海事部门内部的整体操作平台,整合海事内部各部门系统,通过及时传递电子信息来解决内部运转不协调问题,保障政策的传达、执行和监督机制顺畅;其次,建立海事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系统信息传递枢纽;最后,转变信息传递方式,加快建设电子信息网络,通过网上传递文件和信息,保证文件及时传达和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针对同层级基层海事部门间的协调问题,一方面基层海事部门要有全局观,要积极主动召开跨区学习交流会议,另一方面上级海事部门应重视基层海事部门间的合作与协调,组织协调相邻海事部门在管辖重叠区的执法配合。

6 结 语

目前,对我国基层海事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研究较少,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海事管理体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基层海事管理体制改革对我国海事系统整体转型升级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基层海事体制改革问题具有现实意义。为加快海事现代化进程,基层海事部门承担着改革的重任。基层海事部门应积极响应国家改革、健全基层海事管理体制的号召;要重视海事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海事人的服务意识,培养国民的海洋海事意识;要重视科学信息技术的运用,积极向服务型、责任型、学习型、创新型海事转变。

参考文献:

[1] 杨帆. 我国内河海事管理体制研究[D].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4.

[2] 王学锋. 航运公共管理与政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5-30.

作者:孙晓雪

我国电子政务管理创新论文 篇2:

新中国70年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研究

摘要:新中国70年来,我国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大体上经历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技术突破、科技事业发展壮大、攻占科技制高点和开启建设科技强国等重要的三个发展阶段,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必须坚持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等极为宝贵的经验。新时代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助推国家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应加强我国应对新时代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研究。

关键词:新中国70年 科学技术 进步与创新发展

作者简介:

李娣,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部副研究员、博士后;

任宇,赛迪研究院副处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博士后。

新中国70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与创新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科学技术进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的伟大历程,总结历史创造的辉煌成就和经验,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助推国家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中国70年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回顾和成就

新中国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中国科技实力伴随着经济发展同步壮大,实现了从追踪跟跑到并跑乃至少数领域领跑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大体上经历了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技术突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技术引进模仿、攻占科技制高点和自主创新等三个发展阶段,并在不断探索中砥砺前行。

(一)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技术突破(1949—1978年)

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几乎从零开始起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科技在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1949年11月着手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为一批卓有成效的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确定了科研方向,着手培养科研人员,发展高等学校和产业部门的科研机构,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科研体系。这支力量为中国科学事业从近代落伍逐步走向振兴打下了初步基础。“一五”计划确定的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初步基础的指导方针,为知识分子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以钱学森、邓稼先等为代表的海外专家学者陆续回归祖国效力,在科学技术的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新中国科技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1956年召开的全国知识分子会议上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在“重点发展,迎头赶上”方针和“以任务为经、以科学为纬”原则的指引下,发布了首个科技发展长远规划——《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编制了12年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事业进入了一个有计划的蓬勃发展阶段。尽管条件极为艰苦,这一时期随着科技体系的逐步完整,我国研发出了一批追赶世界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括成功试制电子管计算机,创立并发展“陆相生油”理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等重要成就,并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抵御了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大国的核讹诈与垄断,为我国国防工业、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因此成为了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国家,科技事业进入起步阶段。

随着基础理论的不断创新,我国加快了科技在经济社会的推广应用。到1957年底,第一批国产汽车出厂,第一架国产飞机试飞,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第一个原子反应堆投入运转。1958—1965年,在粮食大幅减产、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我国完成基建投资938亿元,建成大中型项目531个;包兰铁路、鹰厦铁路、兰新铁路先后建成通车;我国第一艘万吨货轮下水。1968年南京长江铁路大桥建成通车。1970年建成成昆铁路。1973年,我国从国外进口一批技术先进的成套设备和单机。1971—1975年,2579个大中型项目开工建设。湘黔铁路、襄渝铁路先后建成。当时全国最大的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建成,大庆油田在1975年底年产达4625.9万吨。高产量的籼型杂交水稻实验成功并在南方13省推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加快推进国内工业体系建设,科技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据统计,1957—1980年,我国工业企业由17万个发展到37.7万个,工业产值在工农业产值中的比重从约56%增加到75%。电力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机器制造、汽车、造船、飞机、电子、石化、化纤、合成橡胶等工业已经建立。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原子能、激光等科技技术已在一些部门使用。机器、电力、化肥等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2264亿斤上升到1978年的6095亿斤。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事业发展壮大(1979—2012年)

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会议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为“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指明了方向。1982年编制完成的《1986—2000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促进了技术成果在生产建设中的应用。1985年,党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激发了广大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开启了科技体制改革大幕。1986年,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坚持支持基础研究,相继出台实施“863”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银行”计算机系统、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同步辐射实验室、多种运载火箭和卫星等相继诞生。

1992年,国家研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1993年,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关于科学技术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術进步法》。1995年5月,党和国家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把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进行部署。伴随一系列科技发展规划陆续出台实施,又相继出台了973计划、攀登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一系列科技计划。各项计划顺利实施,为贯彻落实科技发展规划,推动科技事业的不断进步提供了重要保障。

2006年,国家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基础上,设立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计划。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这些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标志着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一系列科技规划、科技计划的实施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技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也大幅提升,为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我国重大产品、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科学设备的自主开发能力以及系统成套水平明显提高,各领域科技能力持续增强,有力地支撑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建设。据统计,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稳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开始走遍世界。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粮食产量快速增长,全国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6000多亿斤,持续上升到2018年的13158亿斤;水果蔬菜种植、家禽家畜养殖快速发展,有效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人民衣食住行不断改善,生活实现小康。此外,科技在应对和处置传染病疫情、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国防安全等重大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三)攻占科技制高点和开启建设科技强国,我国科技创新进入飞跃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

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进行了全局谋划和系统部署,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向全党全国发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建设创新型国家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随着一系列重大部署的贯彻执行,我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创新主体活力和能力持续增强,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大幅提升,开放合作不断拓展新空间,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我国踏上了从科技大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

经过一系列的科技体制改革,我国科技研发人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全国研发人员总量从1991年的228.6万人年上升到2018年的419万人年(见图1),中国从事科学、技术、工程和教学工作的劳动者已占全世界同类劳动者总数的1/4。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研发强度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达19657亿元,是1991年的138倍(图2),2018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上升至2.18%,超过欧盟15国平均水平。其中,企业研发支出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2018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连续第9年排在世界第2位;发明专利申请量、注册商标申请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我国已成为世界知识产权产出大国。量子科学、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铁基超导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神舟飞船、北斗导航卫星、海斗号无人潜水器不断取得重大进步;第四代隐形战斗机和大型水面舰艇相继服役。“当今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行。成功发射了悟空、墨子、慧眼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特高压输变电、移动通信、语音识别、掘进装备、国产大飞机、高速铁路、三代核电、杂交水稻等跻身世界前列。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散裂中子源、核聚变装置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为我国开展世界级科学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规范管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极大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创新热情,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國各类市场主体已达1.1亿户。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中企业资金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76.5%(见图3)。高新区数量已由1990年的27个发展到2018年的168个;全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41.2万项,成交额达1.77万亿(见图4);经国家备案的众创空间、各类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磅礴发展。

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持续提升。2017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万亿元(见图5),比2012年增长55.8%。我国高技术产品占制成品出口比重从1992年的6.4%上升到2017年的23.8%(图6),呈现出大幅度上升。我国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额逐步接近平衡(见图7)。“中国制造”正升级为“中国智造”。大数据、云计算应用不断深化,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走向实用,据测算,2018年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31万亿元,占GDP的1/3。随着电子政务、信息惠民、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治理水平和民众获得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但也要看到,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与美国(2.79%)、日本(3.21%)等世界科技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结构上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多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占研发经费比重处于5%左右(见图8),2018年才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占R&D经费比重为5.5%。我国基础研发仍然相对落后,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重要科技成果仍不足,投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本轮中美贸易战中,全国人民都看到了华为多年持续的研发投入以及长期的研发战略布局所带来的收益和规避风险的能力,这将会更加激励我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现科学研究与市场接轨,推动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二、新中国70年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的经验启示

(一)必须坚持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最根本的经验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我们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动员全党全社会万众一心为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适应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形势,建设科技强国,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贯穿科技改革发展的全过程,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重大创新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协同高效、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推动我国不断向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迈进。

(二)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习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一方面要加强规划和重点支持,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命脉的领域,政府要积极作为,加强支持和协调,总体确定技术方向和路线,用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等抓手,集中力量抢占制高点。另一方面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政策环境,健全和完善创新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持续加大对科研技术的投入。据统计,2017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为8383.6亿元,是1980年的130倍;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达到9518.2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的4.31%。2018年在规模(限额)以上企业中,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政策的惠及面分别达到56.1%和50.1%,对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研发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近年来“双创”的蓬勃发展,一大批充满活力、具有高成长性的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冲锋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的生力军,(冯华:《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访科技部部长万钢》,《人民日报》2018年1月31日。)这是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结果。而我国高铁技术的巨大成功表明科技创新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高铁技术创新上,我国始终“坚持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坚持动员和集成全国优势科研及产业资源”“坚持培育与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体系”,通过充分发挥强大的国内市场优势,调动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实现了我国高铁技术获得全球领先优势。

面向未来,我国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三)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等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也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积累的重要经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通过举国体制,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突破了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不仅实现了基础领域的科技创新,更是推动了科学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工农业生产效率。改革开放以来,采取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技术成果商品化、扩大研究机构自主权、鼓励科研人员办企业、成立各类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等重大改革措施,并在法律制度、体制机制、激励措施等方面围绕这一思想进行了贯彻和落实,极大地释放了科技创新的源头活力,使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正在由依靠生产要素驱动和投资规模驱动为主向以创新发展驱动为主转变。事实证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指导思想,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使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

(四)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

高度重视做好知识分子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仅是科技事业接续发展的见证者,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推动者。从改革开放前“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的一部分”到改革开放后“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再到新时代“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并提出了一系列强国战略,其中,人才强国战略是实现国家强盛的第一战略。这些重要论述的变化和重大战略的实施都反映了我们党对人才工作规律的不断深化。

(五)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我們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历来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前进道路。这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一穷二白的局面,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全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才使我国拥有自己的原子弹、战略导弹、人造卫星、核潜艇、银河计算机等一大批为国立威的技术。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科技实力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很高,科技成果到现实生产力转化较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科技强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只有继续坚持走独立自主的道路,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砥砺前行,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争取主动,更好推进社会主义科技强国乃至现代化强国建设,才能脚踏实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六)必须坚持统筹安排当前重点和长远布局

新中国7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始终发挥了既考虑当前,又照顾长远,坚持统筹安排,与时俱进,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的战略布局,这是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重要经验。一方面注重直接面向当前经济建设的重点,集中力量做好“卡脖子”的攻关科技项目规划;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在关系国家战略的基础前沿领域和交叉学科超前规划布局。这使得我国科技发展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保持着均衡可持续发展态势。在新时代推进创新发展中,要善于做好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既要考虑当前科技发展实际,又要为未来创新发展提前谋划。

三、新时代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

新中国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创新从基础差、底子薄、起点低,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发展起来,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以及少数领域领跑的转变。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西方大国对我国科技领域的打压和遏制绝不是短期的,必将伴随中国崛起的整个历史过程,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等仍然存在较多短板和不足。但同时,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太空技术、生物技术、量子科技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全面酝酿,全球处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与历史不同的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同西方发达国家基本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我国已经开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我们既要看到困难也要看到希望,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充分的战略准备。必须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大国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科技强国等战略部署。经初步研究认为,新时代我国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应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一)要加快构建我国面向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实现高质量科技供给

为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顺应把握创新趋势,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按照中央作出的顶层设计和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构建我国面向未来发展的科技战略布局。一是应加快做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评估工作;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二是要发挥好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撑和牵引作用,强化重大基础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研究,以及加强前瞻布局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发,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加快未来产业布局。三是要立足于我国国情和需求,全面梳理我国被“卡脖子”的领域,将其确定为重点领域,突破“卡脖子”领域重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着力解决当前乃至未来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短板”问题。四是要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扶持力度,探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实施产品换代、生产换线、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推动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取得突破。五是要在我国加快布局一批高端创新平台,打造一批攻坚克难、引领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为实现高质量科技供给提供支撑。

(二)深化科技创新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一是加强科研为主的体制创新。政府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将科技创新纳入政府考核指标体系。二是进一步明晰政府与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功能定位,科学合理确定政府科技投入的边界和方式,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推进科技創新的强大合力。三是进一步厘清科技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推动抓紧形成完整规范、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科技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模式。四是加强和完善科技创新管理。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贷款优惠等经济资助政策,及委托式、联合式和重点资助式等组织协调政策,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集中、联合攻关,推动原创产品首先依靠国内市场支撑持续创新。设置有效的不动产税和企业、个人研发投入可抵免的累进所得税,引导更多资金流向技术投资。减少对科研主体研发经费使用的干预,赋予科研主体更多的研发自主权,加快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三)大力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制度环境

一是打通技术创新的供需通道。坚持科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沟通合作,建设全国性研发成果大数据库,向企业开放专利信息资源和科研基地,打破科研与市场之间“信息孤岛”。二是提升企业家科学素养,发挥企业家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吸收更多企业家参与科技创新政策、规划、标准制定和立项评估等工作。探索投资者投资科技研发,共享研发成果知识产权的投资机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探索建立创业保险、担保和风险分担制度,发展健康稳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三是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强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意志,积极引导企业、个人形成全面创新意识,为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四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变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监管模式,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更多地为各类创新主体松绑减负、清障搭台。

(四)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协同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完善现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担保、信用、中介以及各种规格标准等制度,发挥市场在知识产权交易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加强全社会知识产权规则意识的培养。强化中国企业“走出去”进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合规和维权意识。三是降低维权成本,大幅度增加侵权成本,健全知识产权司法审判体系。四是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效率。五是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等国际组织合作,密切与各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沟通合作。

(五)大力创新人才管理制度,加强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一是加快改革科技、教育领域评价标准体系和方法。二是建立健全适应“双元”育人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三是建立竞争机制、开放机制、激励机制,释放创新活力。

(六)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提升全民科技创新素养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充分尊重个人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人翁意识,尊重不同人的个性和特点,尊重自由的探索和首创精神,促进个性发展、鼓励个人冒尖。鼓励各类人才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面向未来,不断追求卓越,增强创新的内在动力。自觉继承和发扬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北斗”精神,努力营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敢于承担创新的风险和责任的良好氛围。鼓励科学工作者始终保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万众一心地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功立业。鼓励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特别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要坚持从基本国情、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出发,不断总结规律、应用好规律,成功地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创新发展之路。

(七)加强科技创新领域国际合作,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优势

要积极主动布局和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挑战,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其他更多国家和人民,推动全球范围平衡发展。必须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积极把“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合作建设面向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联盟和科技创新基地,为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机遇和平台。要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搭建良好平台,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创新资源合理流动,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

参考文献:

1.毛明芳:《营造崇尚创新的浓厚文化氛围》,《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月22日。

2.陈晓:《大力推进创新文化建设》,《学习时报》2018年3月21日。

3.李洁琼:《新华网评:自主创新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新华网,2018年5月30日。

4.龚友国:《全国人大代表耿福能:强化战略创新布局构建现代创新体系》,《中国企业报》2019年3月8日。

5.潘教峰:《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思考和建议》(摘自《中国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2019》),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

6.侯波:《新中国70年科技发展改革的历程和经验》,《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年第4期。

7.国家统计局:《农业生产跃上新台阶 现代农业擘画新蓝图——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二》,国家统计局网站,2019年8月5日。

8.国家统计局:《科技发展大跨越 创新引领谱新篇——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七》,国家统计局网站,2019年7月23日。

责任编辑:谷 岳

作者:李娣 任宇

我国电子政务管理创新论文 篇3:

电子政务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升高,都给政府的社会管理提出新要求与新任务。如今,要满足社会发展所需,建设电子政务及创新社会管理迫在眉睫。因此,研究建设电子政务与创新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是相关人士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建设电子政务给创新社会管理造成的影响,分析了社会管理创新对电子政务的促进。

【关键词】电子政务;社会管理;建设

1.前言

随着十八大胜利闭幕,中国进入到一个比较特殊时期,加之现代化网络技术及人们自身素质不断增强,加强建设电子政务、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在这种环境下,探究电子政务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2.建设电子政务对创新社会管理产生的影响

政府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主体,采取何种方法才能够增强管理职能,是各级管理部门追求的最终目标。在网络时代的今天,要想增强管理职能目标必须要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发展。在政府事务中建设电子政务,不但给公众提供便利,还能够有效突破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壁垒,能够让管理更加高效、透明以及人性化。由此可见建设电子政务,必定会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1)建设电子政务有利于创新管理理念

要创新社会管理首先就要创新理念,因为理念决定态度,而态度影响行动。在新形势下,必须要具备为社会服务观念,要具备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之理念。政府转型首要的就是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在打破陈旧理念同时要树立和电子政务建设协调一致的社会管理理念。也只有在正确理念下才能够确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才能够朝着服务型管理形式转变。

(2)建设电子政务有利于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合理运用电子政务,就能够实现以直接控制为主、以过程控制为主的管理模式,一旦开始实施电子政务就会改变社会管理模式和手段。社会管理中通过电子政务就能够有效削减中间环节,就能够直接面对被管理对象,比如民众通过电子政务就能够把问题直接反映到相关监督部门,而不再通过中间的转达。采用电子政务有效节约社会管理所花费成本。而过程控制,就是在管理中重视事前预防、重视工作效率和质量,打破了传统管理上的繁琐环节,在社会管理中高度重视过程就会增强社会管理和效率。

(3)建设电子政务有利于创新关系模式

在社会管理中存在政府和公众、政府各个部门之间以及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各种关系模式。在电子政务环境下,能够破除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割限制,人们就能够通过网络实现跨级别、跨地域、跨部门以及跨行业等进行合理沟通,管理部门就能够及时、准确掌握真实资料。

(4)有利于创新管理类型

应用电子政务就能够转变政府传统管理。新形势下,政府职能逐渐由过去的政治统治为主朝着社会管理为主转变,其管理类型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在这种环境下,政府是以服务型管理为主,而管制型管理成为了次要地位。

(5)有利于创新管理服务方式

在电子政务环境下,过去的手工操作朝着电子化发展,这种方法就能够将政府所掌握静态信息转化成动态的信息,同时把动态信息提供给公众,这样就能够获取到更好服务效果,增强民众的满意度,从而顺利实现创新社会管理。

(6)有利于创新管理模式

电子政务就是通过先进网络信息技术来转变管理模式,在这种环境下,不但能够实现一站式办公,还能够更为便利的实现一表式、一网式的办公模式,让社会管理更加先进。

3.创新社会管理对建设电子政务的促进作用

事实上,建设电子政务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相辅相成,彼此影响和促进。从实况来看,创新社会管理对电子政务具有促进作用。

(1)新理念对建设电子政务的促进

按照传统社会管理理念中,很多人都认为所谓社会管理也就是把公众关注,不让他们闹出什么乱子,并不是站在角度去考虑,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差甚远。但是现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必须要求社会管理具备和谐、健康的环境。现在政府必须要创新服务理念,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去,才能够得到民众的认可和满意。政府建设电子政务,就能够推动社会管理不断的创新。

(2)创新民主多元化对建设电子政务的促进作用

过去社会管理主要是管理部门为主,在各种因素制约下影响着民众的参与。就是民众具有参与意识,在那种环境下参与渠道也不多,尤其是不畅通,比如四川民众要到北京去,都必须要花费大把时间才能够实现。但是应用电子政务就让社会管理具有了民主多元化,民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就比较多,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论坛、QQ等多种渠道,就能够有效激发社会管理的活力,民众通过各种网络工具反映自己的诉求,降低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和谐因素。所以长信民主多元化能够促进电子政务建设。

(3)创新管理模式就必须加强建设电子政务

在新形势下对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在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运用信息化技术。如今加强虚拟社会的管理,是社会管理中一个难题和挑战。据相关部门统计发现,到2011年11月我国使用网络的民众超过了5.05亿。从网民来看,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网络国家,所以建设电子政务促进社会管理的创新,在网络上交心,而在生活中进行服务,把网络上所反映的各种问题,网络下进行解决,成为了电子政务的执政新方式。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社会管理不在适应社会发展所需,必须要满足国情及民众所需,必须要对社会管理进行创新。而建设电子政务就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管理的创新,能够全面提升政府管理水平,推动行政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民众的认可和满足。

参考文献

[1]李霞.电子政务与政府行政管理职能[J].中外企业家, 2011(10).

[2]晋一.电子政务-行政与社会管理的革命[J].前沿,2009(7).

[3]胡冉.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02).

[4]曾煜.论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方式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2008(9).

作者:范志明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电力工程论文下一篇: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