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资办学思想实践管理论文

2022-04-25

摘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赣,实现江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江西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实现了突破性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捐资办学思想实践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捐资办学思想实践管理论文 篇1:

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非均衡问题及解决路径

[摘要]当前,我国的民办教育发展处于制度非均衡的状态,表现为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供给过剩,不利于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政府需要通过消除延迟性和主动性制度供给过剩,通过“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来增加制度供给,推动民办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办教育 制度 非均衡 解决路径

[作者简介]贾建国(1978- ),男,山西交城人,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与制度、民办教育。(广东 深圳 518001)

制度均衡是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一种满意或满足,从而处于无意和无力改变的状态。制度非均衡就是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一种不满意或不满足,意欲改变而又尚未改变的状态。①制度非均衡常常成为制度变迁的诱因,换句话说,制度变迁实际上是对制度非均衡的一种反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民办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民办教育的制度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但同时在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供给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引起与制度需求不相对称的制度非均衡现象,进而阻碍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深入分析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非均衡现象,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对推动民办教育制度的变革有着重要意义。

一、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非均衡分析

从制度供需的角度来看,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非均衡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度供给不足,即制度的供给无法满足制度需求,从而造成现行低效制度无法改变;二是制度供给过剩,即相对于社会对制度的需求而言,有些多余或无效的制度仍然在发挥作用。

(一)制度供给不足

1.制度供给的数量不足。现有的民办教育制度主要是基于捐资办学的前提假设而制定的,忽视了我国民办教育的主体是投资办学的基本特征,导致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制度供给不足现象。

第一,产权制度缺失。我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了学校享有法人财产权,但对举办者原始投入资产、办学积累资产的归属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尤其是民办学校终止时,清偿完受教育者、教职工的费用和其他债务后的剩余资产如何处理等,都缺乏相应的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之后颁布的《实施条例》对这一问题也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导致民办学校产权归属成为立法的空白地带,严重影响了我国民办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

第二,分类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当前我国民办教育以投资办学为主,出资人大多期望获得一定的回报。但是,我国相关法律政策对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分类标准以及营利性学校的运行方式等都缺少必要和明确的法律规定。于是,我国投资办学的民办学校就处于一种“无制度可依”的状况,不得不在捐资办学的制度体系下通过各种途径求得“生存”。这不仅挫伤了举办者持续出资办学的积极性,也阻碍了潜在社会资金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资源。

第三,合理回报的制度安排并未真正建立。《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允许出资人从办学结余中获取一定的合理回报。但是,这一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却遭遇一系列政策和制度障碍,至今未能真正兑现,这主要表现为:有关合理回报的程序规定过于烦琐,无法实际操作,而且现有规定未体现鼓励与扶持的本意;针对要求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的税收优惠政策迟迟没有出台;举办者可以依靠拥有的民办学校控制权获得一定的回报,实际上架空了“合理回报”的法律规定。

2.制度供给的质量(有效性)不足。民办教育在制度设计及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导致制度供给的有效性不足,无法满足民办教育的发展需要。

第一,民办教育现有的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还存在诸多不协调、不衔接之处。《民办教育促进法》虽已颁布多年,但《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及其他政府规范性文件存在某些与该法基本精神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导致该法操作性不强。例如,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但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办法》和《税法》却把民办学校归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这种明显的冲突造成民办学校定性的错位,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第二,扶持与奖励制度落实不力。《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条例所规定的扶持奖励措施,有关部门及不少地区至今未能完全贯彻。首先,据调查了解,目前只有少部分省份建立了民办教育财政资助制度,而且经费额度非常有限。其次,《公益事业捐赠法》提出,捐赠企业将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自然人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对境外捐赠减征或免征进口关税和增值税。但是,相关规定的扶持和优惠力度不强,而且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导致社会公众缺乏捐资办学的热情。再次,以“资金来源或资金管理方式”作为征收学校企业所得税的标准,并不符合民办学校的实际情况。同时,税务与教育部门在对是否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的认定上存在偏差,导致许多并不营利的民办学校被视为营利性机构。

第三,办学自主权的制度保障力度不足。《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但实际上政府的限制仍然过多,民办学校自主权有限,具体表现在:一是不能自主设置专业与课程,民办学校同质化倾向日益严重。受到政策环境的影响和社会氛围的诱导,许多民办中小学也在走公办学校的老路,片面追求升学率,课程设置高度雷同,教学组织形式和评价手段极为单一。二是招生计划受到严格管制。由于不少地方在招生指标分配上存在优先保重点、保公办的现象,导致民办学校的生源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三是学历教育收费仍然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政府多年前制定的民办学校收费标准,已经远远低于公办学校的生均经费标准,随着办学成本的逐年提高,民办学校往往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

(二)制度供给过剩

1.延迟性制度供给过剩。延迟性制度供给过剩是指由于制度变迁的时滞性等原因,一些阻碍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长期延续下来而未能及时清除或变革的现象。具体来讲,延迟性制度供给过剩主要是指歧视性制度的大量存在,主要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

第一,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的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制度安排。②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虽然都属于“公益性事业”,但事实上民办学校长期以来在我国受到普遍存在的“体制性歧视”。据报道,2010年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曾准备就32个民办教育的歧视性问题展开调研。这主要表现在:民办学校无法与公办学校一样得到公共财政的扶持,以及水电、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学校学生享受不到“两免一补”,也得不到相应的生均拨款;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差距太大;等等。

第二,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自发形成并被无意识地接受的行为规范。③目前,对民办学校的歧视已经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即使一些反对歧视的人,也没有真正把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放在“公益性事业”的框架内一视同仁。有些政府部门对民办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不少地方有关民办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不甚明确,习惯于计划经济时代管理单一体制教育的思维与做法,甚至以“怀疑论”“多疑论”“麻烦论”等消极被动心态对待民办教育。

2.主动性制度供给过剩。主动性制度供给过剩是指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度设计上对公办学校和“官办”的民办学校过度“扶持”,从而严重限制了“纯”民办学校生存和发展空间的现象。

第一,在我国,公办学校与政府之间存在天然的利益关系。为保证公办学校的发展,政府全力为其开辟活动空间,制度体系带有明显的政府“呵护”的意味,从而造成了制度空间的不平等。尤其是公办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受到民办学校挑战的时候,政府可能会对民办学校实施“拨乱反正”式的挤压性政策,从而维护公办学校的利益。例如,不少地区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名,不断扩大公办重点学校的办学规模,挤压了民办学校的生存空间。

第二,地方政府通过“名校办民校”等方式进入教育市场,削弱了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具体来说,主要是政府在规制民办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政治创租”及“抽租”问题。所谓“政治创租”,就是指政府部门利用行政干预的方法来增加“官办”民办学校的利益。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的“名校办民校”是政府放权让利的产物,政府为了维护它们的利益,在制度设计过程中会对这些学校过多地“关照”和“偏爱”,无形中限制了“纯”民办学校的竞争力。同时,“政治创租”的存在客观上为“纯”民办学校设置了取得合法性的障碍。这些“纯”民办学校要么迎合政府部门的各种“规制”,以对政府的依赖和合作换取合法性;要么被动地在政府监管的缝隙中求得生存,由此大大削弱了其民间性、公益性和独立性的特征。

二、民办教育发展制度非均衡的解决路径

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非均衡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以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制度变革。

(一)消除各类过剩性制度安排

要顺利推进民办学校的发展,首要的问题就是消除现有的制度供给过剩现象。具体来讲,政府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制度供给过剩问题:

1.落实民办学校的平等地位,清除各类歧视性正式制度。各级政府应尽快清理、取消制约民办学校发展的各种歧视性政策,使民办学校在建设用地、税收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享有平等的权利;尽快取消民办学校学生不能同公办学校学生一样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歧视性制度,明确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一律纳入“两免一补”等相关政策范围;在师资建设方面,能够落实公、民办学校教师的同等地位等;在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下,取消地方政策壁垒,允许民办学校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以及公、民办学校教师进行合理流动等。

2.加强舆论引导,消除各种歧视性非正式制度。首先,加强对《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学习和宣传,让全社会深刻认识到发展民办教育对于调动社会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增加社会对教育的投入、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各职能部门的主管领导要对民办教育树立正确的观念导向,真正认识到民办教育同样是公益事业。同时,各职能部门应提高相互合作、协调解决民办教育问题的认识,彼此要了解对方决策的背景和动机,在协商基础上取得共识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3.正确处理“名校办民校”等问题,为“纯”民办学校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首先,教育部门应该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促进教育市场的开放性和公平性。其次,教育部门要严格审批程序,由省一级教育部门制定统一的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的准入条件。严格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转为民办学校,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必须真正做到“五个独立”,不允许公办学校或教育部门分享民办学校的收入,或者分享的收入必须全额用于民办学校办学。再次,参与联合举办民办学校的应该是优质公办学校,而且双方必须签署联合办学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经公证机关公证。

(二)加大民办教育制度供给力度

民办教育制度的供给既要考虑政府和民众的利益诉求,同时也应尊重民办学校举办者的合理利益诉求。遵循这一原则,我国要加大民办教育制度的供给,改变当前制度供给不足的现象,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制度变迁路径。

1.实行“增量改革”,确保现有法律法规的延续性和民办学校的稳定性。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按照公、民办教育同属于国家公益性事业的法律要求,清理各种对民办教育的歧视性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第一,明晰民办学校产权。通过地方立法,制定合理可行的产权明晰办法,从法律层面上进一步清晰界定民办学校法人财产的最终归属问题,确保学校法人财产的落实,要求举办者履行按时足额出资、承担债务和资产过户等义务,保障投资者或出资人的合法权益。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允许民办学校在特定条件下对外转让产权。

第二,制定合理回报标准及财务会计等各项配套制度。制定合理回报操作细则和举办者奖励办法,对举办者的投入部分,可以参照银行贷款长期利率水平给予合理回报。在此基础上,制定民办学校专门的财务会计、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对投入民办学校的公共资源使用情况的审计和绩效评估。同时,制定民办学校土地使用、水电费、信贷等优惠政策。

第三,完善公共财政资助制度。地方政府应制定专门制度,将对民办学校的经费资助列入财政性教育经费预算。同时,根据当地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的速度,确保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按一定比例增长。对于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学校,政府应依法根据当地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标准,拨付相应的教育经费;对于民办高校,可比照政府给予公办高校拨付生均经费的做法,按学生数给予一定的财政经费资助,用于降低学生的收费标准。在此基础上,鼓励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将公有闲置房屋、校舍、设施等,无偿或低价租赁给有条件的民办学校办学;在项目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民办学校扶持。

第四,健全民办学校税收优惠制度。一是对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享受与公办学校相同的税收优惠政策。民办高等教育以本地公办学校同类专业的生均经费作为衡量标准,民办基础教育以所在区县生均教育经费作为衡量标准。收费相当或低于公办学校标准的,免征企业所得税;收费高出公办学校经费标准的,对高出部分征收企业所得税。二是对要求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制定单独的税收优惠政策,可参照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征收企业所得税,出资人应当取得的合理回报继续用于学校建设的,应允许作为再投入计入其出资额,并免除这部分再投入资金的相应税款。

第五,完善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制度保障。一是依法落实自主招生权。改变按照公办学校模式确定民办学校招生指标的做法,以其办学条件为主要根据,由民办学校自主确定每年的招生计划,教育部门按照核定的办学规模对注册人数进行认可。若因生源不足而需对招生计划进行调整,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应同比例减少班级数和班额数。二是充分落实专业设置或课程选择权。政府要给予民办学校基于自身资源优势自主选择课程的余地,允许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自主设计校本课程。三是逐步放开对收费的限制。将民办学校收费审批制度改为备案制,由民办学校自主确定收费标准和项目,报物价主管机关备案。

第六,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的各项制度。建立县级以上民办学校教师人事代理机构,为符合条件的民办教师实行人事代理;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平等权利;民办学校教师应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样的社保政策,所需费用由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合理分担,政府争取承担一半左右(如台湾地区为50%)等。

2.实行“存量改革”,对民办教育进行全面的“制度重构”。这应该是未来我国民办教育制度供给的大方向,因涉及面广,应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再逐步推广到全国。试点地区应以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管理制度为突破口,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配套制度。

第一,建立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及产权制度。修改《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将民办学校分为非营利性(捐资型、出资型)民办学校、营利性(投资型)民办学校。对于捐资型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的资产及办学积累均属于捐赠性质;民办学校享有法人财产权,举办者不拥有民办学校的所有权;学校收支结余不得向出资者分配;学校终止时,清算后的剩余财产继续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对于出资型民办学校,在明确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的基础上,政府资助的财产归国家所有,企业和个人投入的资金归企业和个人所有,捐赠、学费属于学校集体所有;举办者在学校举办过程中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校产的增值部分全部归学校所有;学校停办时,清算后的剩余财产中举办者仅取回原始投入部分,其他剩余财产用于举办社会公益事业。三是对于营利性民办学校,在明确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的基础上,政府资助的财产归国家所有,企业和个人投入的资金归企业和个人所有,捐赠、学费属于学校集体所有;投资者可按照一定比例获取合理回报,同时对于校产的增值部分根据投入主体占学校总资产的比例拥有相应的增值部分;学校停办时,各投入主体根据资产的产权证明承担有限责任和分配剩余财产。

第二,建立分类的法人、财务会计等相关制度。营利性学校参照公司制企业进行法人登记,并建立相应的法人治理结构,其财务会计等按照《企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制度执行。营利性民办学校财产可以继承、转让、质押,也可以上市,拥有申请破产保护的权利。非营利性学校参照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和管理,财务会计等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相关制度执行。

第三,建立分类的政府财政资助制度。随着分类管理制度的推行,国家的财政资助政策也要区别对待。在经费不允许的情况下,可先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进行资助。一是对民办学校学生给予生均定额补助。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学生都应该享受生均补助,但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学生享受的比例应高一些。二是对民办学校给予奖励性补助,对为民办教育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按“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奖励。

第四,建立分类的税收、土地使用等制度。相关部门应对现行的民办教育税收法律政策进行修订。一是在税收制度方面,改变现行的以“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或“经费纳入国家财政专户管理的学校”作为税收优惠对象标准的做法。在此基础上,捐资型和出资型民办学校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投资型民办学校,对于其收费低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生均经费的,免征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对于超出部分减半计征或享受高新企业的税收优惠待遇。二是在土地使用制度方面,对于捐资型民办学校,以行政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对于出资型民办学校,可以参照行政划拨价出让的方式提供建设用地。对于营利性(投资型)民办学校,原则上以有偿出让方式供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可在出让方案规定期限内分期支付。

第五,分类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一是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当地政府招生计划,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招生待遇;营利性民办学校招生既可纳入政府招生计划,也可不纳入,由学校自主选择。教育部门不对营利性民办学校招生设立特定门槛,但应加强指导、监督和检查。二是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收费项目及标准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指导价参照公办学校生均经费的一定比例确定。例如,温州市规定,收费标准由民办学校按不高于当地上年度生均教育事业费3倍的标准自主确定。营利性民办学校由市场调节,依据办学成本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自主确定收费标准,实行备案公示制。三是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在当地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协调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的关系,确定适合学校特点的课程和教材。营利性民办学校在遵循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基础上,自主协调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的关系。

第六,建立分类的民办学校教师制度。市、县两级教育部门设立教育人才服务机构,负责民办学校教师人事代理工作。各地可以同类公办学校教师工资总额的70%为标准,制定民办学校教师工资指导线。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教师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退休费,并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学校由当地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按当地上年度生均教育事业费标准给予相应的补助。对于营利性民办学校教师,可要求民办学校实施企业年金制,保障教师的工资待遇等合法权益。同时,民办学校教师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社会保险、职称评定等权利。

[注释]

①张曙光.论制度均衡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1992(6):31.

②③(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64,64.

[参考文献]

[1]王烽.谈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问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2]吴开华,安杨.民办学校法律地位[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3]忻福良,陈洁.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的调研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9(18).

[4]人民政协网.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将就32个歧视性问题展开调研[EB/OL].http://epaper.rmzxb.com.cn/2010/20100707/t20100707_330172.htm,2010-07-07.

[5]苏永通,李亚蝉.民办学校压倒公办学校,教育局“拨乱反正”惹争议[EB/OL].http://finance.ifeng.com/news/hgjj/20090402/504410.shtml,2009-04-02.

[6]陶西平,王佐书.中国民办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7]贾建国.我国民办高校产权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7).

[8]黄新茂.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势在必行[N].中国青年报,2011-06-20.

[9]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温委[2011]8号)[Z].2011-10-20.

作者:贾建国

捐资办学思想实践管理论文 篇2:

改革办学模式创办特色高职

摘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赣,实现江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江西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实现了突破性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也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大力推进江西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建议:科学定位,变革办学思想;服务社会,转变办学模式;与时俱进,创新办学机制;优化结构,凝炼高职特色,多元并举,增加经费投入;外引内培,提升“双师素质”;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关键词:江西 高职 办学模式 改革 特色

一、江西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江西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突破性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办学规模快速增长。截止2007年底,全省共建立43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另有30所普通高校和9所成人高校举办高职教育;高职教育在校生近60余万人,占整个高等院校在校生数的63%。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更加明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这一思路已成为江西高职教育战线的共识。三是形成了一批骨干高职院校。江西蓝天学院和南昌理工学院在全国颇为知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进入了国家高职高专“211”队伍。四是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在2008年国家11个部委主办的“首届高职高专学生技能竞赛中,江西参加了所有的竞赛项目,全部项目获奖,有的项目进入该赛项的前八名。五是江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完善。省市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省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六是办学主体多元化,经费来源多样化的趋势日趋明显。我省现有民办本科高校2所,民办高职院校8所,高职生数达151747人,占全省高职生总数的27.6%。

二、大力推进江西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定位,变革办学思想

变革办学思想,首先要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思维定势和模式影响,突破“学科中心”和“学术导向”的束缚。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

变革办学思想,要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广泛的社会性、职业性和大众性特征。以服务为宗旨,是指高等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兼具经济属性和教育属性的双重功能,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面向社会大众;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努力担负起促进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服务的两大任务。以就业为导向,是指高等职业教育要树立面向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要求的新的发展观和办学观,坚持就业导向,实际上是高等职业教育深层次和全方位的思想变革与制度创新,是办好让社会和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服务社会,转变办学模式

1、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找准就业市场的需求,做好市场调查,加强市场预测,大力推进“订单式”培养。其次,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纳入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把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融入课程内容,用资格证书制度推动培养模式的改革,推动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2、转变办学运作模式。高等职业院校要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办出特色和水平,必须坚持走产学结合、内外结合的发展道路,实现办学运作模式的多样化。办学模式可以有:①中、高职衔接办学。②依托地方政府办学。③依托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办学。④依托产业或企业办学。⑤依托社会力量办学。⑥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总之,要紧密结合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行业性、区域性、时段性和外向性等特征,在办学上由过去的自我发展为主变为以社会需求为主,逐步建立与经济多元化和办学主体多元化相配套的高职教育办学体制与发展格局。

(三)与时俱进,创新办学机制

1、创新办学体制。主要是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包揽办学和单一计划办学的格局。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创新主要应体现以下方面:第一,政府主导管理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思路,重点扶持和推动办好一批示范性的骨干院校,同时探索办学体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第二,发挥行业、企业在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中的作用,提倡校企联合,推进产学结合。第三,发挥新型经济主体办学的作用,主要指大型股份制企业、非国有经济企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作用,以及中外合资办学。第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主要指发展民办教育和中外合作教育。

2、创新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第一,省市政府应加强对区域内高职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结合江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制订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职业教育资源,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型界限,优化高职院校布局结构,提高整体办学效益。第二,建议省教育厅专门设置高等职业教育处,以强化对江西高职教育的规划、管理和指导。第三,深化职业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建立由行业、企业代表组成的理(董)事会制度,逐步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提高其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活力。

3、创新教学管理制度。一方面要转变教学思想,突出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学校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和个体差异;另一方面,在教学管理上要减少刚性,增加柔性,推进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管理制度。此外,还可以运行弹性学制,提倡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

(四)优化专业结构,凝炼高职特色

1、调整专业结构,搞活运行机制。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与本地区的经濟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充满活力。当前,江西高职院校应对原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进行改造。在坚持“职教性”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自身条件,拓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面,多设置一些应用学科,为农村和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供科技服务,增强学校为地方“科教兴农”、“科教兴工”、“科教兴市”的服务功能;通过设置一些边缘性的与当地经济密切相关的新型学科,促进学校走向社会,提高学校在当地的影响。要重视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加强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力度。高职院校可采取以下途径来实现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化:(1)合作研究或技术转让。(2)校企结合转化。(3)对人才实行合理、有序的流动。(4)为企业提供一些咨询服务。(5)举办各种应急培训班。变单一的学历型为进修型、研究型、补缺型、普及型、推广型等。(6)尽快建立起一整套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科技支持系统,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2、改革课程设置,提高专业水平。第一,实行“三个转变”,遵循“四条原则”。“三个转变”:从人才培养的单一模式向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模式转变;从强调“专业对口”向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各学科相互渗透、增强适应性转变;从重视单门课程功能向同时重视课程整体功能转变。“四条原则”:课程设置应当适应社会需要;课程设置应当适应科技发展;课程设置应当实现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应当体现地方特色和职教特色。第二,加大应用类课程的比例,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应用类课程的建设是实施各种模式培养与培训人才的前提,高职院校要增设新的反映现代专业思想和技术的课程,更新充实应用类课程的内容,辅之以严格的考试、考核办法,保证应用性学科教学的质量。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应着力抓好专业实习环节,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本地区有关行业、部门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改革高职学生实习制度,实行专业学习校内模拟达标制。在组织高职学生进行专业实习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开辟专业实习与社会调查相结合、专业实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专业实习与完成科研课题相结合的新天地。第三,拓宽公共课程,丰富公共基础课的内容。在课程结构上,做到纵向缩短,横向拓宽,突出主干,减少重复,注重应用,加强实践;在课程体系上,不断增强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科学性、广阔性、实用性,并具有弹性。第四,开设选修课程,多渠道、多口径地帮助学生遵循各自的个性和专业爱好去完善知识结构、开拓学科视野。

3、突出“职教性”,注重“学术性”。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应突出“职教性”,注重“学术性”,使“职教性”与“学术性”实现辩证统一,这也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从四个方面努力:一是建立全方位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系,面向各行各业办学,成为当地各层次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资料中心和指导中心。二是实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沟通,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三是发展已有的优势学科。对这些学科应不断提升学术水平,形成学术梯队,加以保持和提高。四是在科学研究中发挥自身优势,体现自身特色。这种特色主要应反映在应用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上,为发展地方经济提供决策咨询、实验规划和改革示范,这才是地方高职院校为地方服务的学术优势所在。

(五)多元并举,增加经费投入

必须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资金注入模式,逐步建立政府、受教育者、用人单位和社会共同分担、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多渠道增加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的新机制。政府应增加用于发展高职教育的投入,设立专项基金、专项补助和职教经费统筹等;积极探索吸收国(境)外资金和民间资本发展高职教育和培训的途径和机制;鼓勵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制定相关政策,给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给相关企业和学校“松绑”,多渠道、多途径增强办学活力。

(六)外引内培,提高“双师素质”

要鼓励教师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建立“双师”结构教师团队。要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开放式的人才资源交流共享机制,通过互换、互聘、联聘、兼职等多种形式,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积极聘请和引进企事业单位中高级技术管理专家和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授课、开讲座、带学生,促进校企智力与人才资源的互利互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七)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加大社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宣传力度,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级政府应大力表彰在高职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优秀教师,在高等教育的各种项目和表彰中,其比例应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比重大体相等。应大力宣传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教育部等七部委文件中已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经济收入,要建立优秀技能人才政府津贴制度。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实,将会大大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与此同时,高职教育战线也应该重视自我宣传,向社会展示高等职业教育的风采,向社会宣传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在这方面,许多民办高职院校做得比较成功,他们的市场意识、灵活的运行机制和勇于向社会宣传自己的做法都值得公办学校借鉴。

参考文献:

[1]邹志良.加入WTO后江西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江西教育科研,2003/11

[2] 肖华茵.论江西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教育与职业,2007/11

[3] 杨国祥、丁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与实践.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 鲍宗豪.科学借鉴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促进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4

作者:

胡卫东于芳刘松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胡卫东 于 芳 刘 松

捐资办学思想实践管理论文 篇3:

民办高校“非营利性”办学选择

摘 要: 民办教育新法新政实施以后,所有民办高校都面临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办学选择。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从办学初就选择了走非营利民办高校办学道路。这源于创办者坚持公益性与创百年大学的端庄办学思想,以教为志的教育情怀和遵循大学之道的站位选择。这是一种自然发酵、自然生成过程。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非营利性办学使学校始终走在了民办教育发展的前沿,成为全国民办高校中首个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专业博士立项建设单位,成为非营利民办高校的一面旗帜。事实证明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选择“非营利”办学,道路越走越宽广。

关键词: 非营利;民办高校;选择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4.019

2016年11月7日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民办学校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类标准,实施分类管理。由此民办学校都进入了营利性办学或者非营利性办学的选择过渡期。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华桥”)是我国创办较早的一所民办大学,并在办学早期就选择了捐资办学的公益性非营利性办学道路,并被国务院确定为唯一承担“探索营利性与非营利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办法”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的民办高校。华桥基于长期的非营利性办学思考以及试点探索,在2011年就率先明确提出营利性与非营利民办学校的认定标准,认为是否把扣除办学成本之后的净收入分给机构成员,是区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最基本的标准。《决定》的颁布使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以来争论不休的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标准尘埃落定,规定“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不得取得办学收益,学校的办学结余全部用于办学。”从《决定》的法律规定来看,华桥当年所确定的非营利民办高校标准与国家法律规定高度契合,完全符合国家非营利性办学导向。那么,华桥为什么能够在大家追求“合理回报”的时候选择非营利性办学,而且率先明确了非营利性标准呢?本研究就此专门探究了华桥选择非营利办学背后的思想渊源以及动力来源,期望能够对目前徘徊在选择之困的民办高校举办者们有所启示。
一、非营利性办学的思想渊源:端庄办学

管理的现象学范式认为“作为认识世界主体的管理者本身同时也是参与者,价值观在意义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由此我们可以推理出,作为认识教育的创办者本身也是教育的参与者,其价值观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所以对于初创时期的民办学校而言,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多来自于创办者的办学思想,体现着办学者的教育价值取向和教育观。为此,想要真正理解华桥何以能在很早时期就能够提出与《决定》完全相同的民办学校分类标准,还需追溯到创办者办学思想历程。秦和,华桥的创办者。她非常欣赏“端庄”二字。她说:“所谓端庄,就是端正郑重,就是办学要正规,眼光要深邃,目标要远大。正确的教育思想、端庄的教育观、先进的理念是很重要的。没有理念不行,照搬国际不行、效仿公立也不行,我们就是要走自己的路。”“如果人家问我学校为什么冲破重重困难走到今天,我会说,没有秘诀,只有端庄办学。”她的端庄办学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而是贯彻落实到了具体办学实际中,一是走公益性办学道路,二是确立百年名校发展目标。

(一)坚持公益性办学

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教育并不是个人的事情,它是世世代代的事情;教育不但影响个人的成长,也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分工细化,学科发展,“教育”似乎越来越变得是教育系统的事情。可是教育却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的是“万能钥匙”的身份,无处不在发生着影响,比如对经济、对政治、对文化、对人自身等产生着影响。随着世界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教育成为了全球人类发展中的自然现象。[2]教育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包容性、普适性、传播性和公共性的特点。教育越来越成为是社会的、是世界的,是人類的。

秦和在国外攻读教育学博士时,一些百年以上的私立大学的公益性办学思想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那种追求教育事业崇高与神圣的执著信念,那种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非营利性理念,那种为社会培育有教养的合格公民的自觉精神深深打动了她,由此在她心里萌生了最朴素的公益性的认识。当华桥还实施非学历教育,租房办学,条件简陋的时候,有人问她,为什么要办这个学校?怎么想起来要办这样一个学校?她的回答是那么干脆“我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而办学。”公益,简言之就是维护公共利益。最初,秦和的公益性办学也是为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办学;不是为了获得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而办学;不是为某个宗教或某个团体利益而办学。所以她办学的初心就是公益性办学,不要任何回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思想成为了华桥矢志不渝的信念。在华桥办学10年,接受访谈,当记者问道:“《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而在现实的办学中,确实存在急功近利、以赚钱为目的、损害学生利益的短期办学行为,由此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家长、学生对民办学校的不信任,民办教育的整体形象在社会上受到损害。对此你有什么样的见解?”秦和谈到:“《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公益性办学有两种,一种是可以要求取得合理回报,另一种是不要回报。我选择了后者,规定办学所取得的积累金全部用于教育事业。在办学之初,学院就确定了来源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思想。因为学生属于国家,学校属于社会,我个人不可能拥有。也只有这样、华桥才能走向世界,成为百年大学。”[3]

然而秦和对公益性的认识并没有就此停留于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她的公益性渗透到了教育的全人类性、教育的世界性。当2003年教育部专家组第二次来校考察,教育部法规司司长,问道:秦院长你经过慎重的考虑了吗?你考虑成熟了吗?秦和答到:“已经很成熟了。我在国外读教育学的时候,是在一个百年私立大学,那时我对他们进行了访问,与他们探讨,我发现国外的私立大学、百年大学都是把教育当成了社会教育,教育不是某个人的教育,它是属于全人类的。没有一个教育搂在怀里能称之为百年的,都是创始人把教育,把这个学校最后给社会留下,这个学校才能够成为百年。因为一个人不能永远活着,但是学校是要永恒的,是要世世代代传承精神的。”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对于秦和而言,不但把公益作为办学思想,而且把公益作为一门实践的学问。不但秉承“来源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思想,更是把这种思想转为办学实践。她在办学过程中,始终把公益性办学的思想放在首位,并坚定不移地写入了学院的章程,作为办学的总的指导思想。2006年11月6日,华桥举行了“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财产处置的声明”,秦和郑重声明“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偿还债务后的所有财产,在我身后,全部留给社会,继续用于发展国家的教育事业。”从此华桥成为捐资办学的先锋。华桥不但用思想,更是用行动来诠释教育是人类的,教育本身是不求回报的至真至善的本质。

(二)坚持百年民办大学的发展目标

在秦和的办学思想里,公益性与建百年大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息息相关的两个理念。她曾表达“公益性办学有两种,一种是可以要求取得合理回报,另一种是不要回报。我选择了后者,规定办学所取得的积累金全部用于教育事业。因为只有这样,华桥才有希望走向世界,成为百年大学。”[3]事实也证明诸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早稻田大学等许多世界著名的私立名校无不是因为把公益性办学放在首位,才使它们走上了百年,甚至几个世纪之路的。所以,在秦和的办学思想里,公益性是百年大学的前提条件,百年大学是公益性的具体体现。公益性是百年大学的魂,百年大学是公益性的体。用秦和的话来讲,“公益性办学的别称就是百年大学。”为此,华桥从办学伊始,随着公益性办学思想的确立就提出了创百年大学的梦想,并在2006年正式把百年梦想写进了华桥的办学总目标。提出“从2006年开始,力争在五年内,使学校的办学层次、教学质量、学科建设、管理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到2009年通过国家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同年力争“申硕”成功,十年打造国内一流民办外国语大学品牌,三十年建成一所以外语为主,文、经、管协调发展的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的国内一流、国际有一定影响的民办精品应用型本科外国语大学,实现办学的民主化、法制化、国际化,进而创建百年名校。”2007年结合申办重点高校,把求公益、梦百年的办学思想,融入到华桥精神,凝练出“求公致远、追求百年,开拓进取、勇于拼搏,务实求精、严细结合”的华桥精神。

然而华桥的“追求百年”不仅在于创建并交给社会一所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民办高校,而是要交给社会一套完整的、成为百年大学的教育思想。正如秦和所说,“一个人不能永远活着,总有离去的时候,但是整个教育事业和一所学校应该永存。”这是华桥对百年大学的诠释,是对自己的命题。人类社会得以存续与发展,一是靠人类的繁衍,二是靠文化的传承。人类的繁衍,依赖的是婚姻制度;文化的传承依靠的是教育。而百年大学恰恰承载的就是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对社会的责任,而社会的責任更在于一种可传承、可辐射的精神与理论。早在2002年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一行人考察华桥时,就提出“我们要在十年内打造全国民办高校品牌;三十年内打造国际品牌。我这一生想实实在在为国家、为民族、为教育多做点实事,那么等于我百年以后,这所学校仍然是名牌。”可见,华桥从其诞生起,就没有被作为个人的私产,而是要办成百年的华桥,社会的华桥。百年大学需要一种坚持而稳定的办学思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所以华桥的百年目标,是要凝聚社会力量,创百年名校的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众所周知,华桥在2006年进行了财产处置公证,秦和郑重声明,“属于我本人的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偿还债务后的所有财产,在我身后,全部留给社会,继续用于发展国家的教育事业。”“在我身后”是公证书上常用的词语,意思很明确,就是“在我离开人世以后”。但这是与“百年”对照的,百年的大学,相信那时为百年梦想而奋斗的创办者不在了,但大学依然存在。存在的不仅仅是大学实体,还有何以百年的理念与思想。华桥“留给了社会”,那是因为没有哪一所世界一流高校不是社会打造的结果。脱离了社会,个人、组织乃至管理者都不可能创造一流。就像西方一流大学一样,因为是社会的,所以百年。
二、非营利办学的教育情怀:以教为志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教育改革体制的深入,民办教育迅速崛起,已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教育的重要增长点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为促进全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及地方政府所提供的鼓励与支持政策,另一方面有赖于民办学校创办者对教育的热爱,教育情怀。但是教育情怀也不都是一样的。不同的表现形式,教育“情”的程度也不同。根据民办教育创办者办学意图来看,民办教育创办者的教育情怀大致分为三层境界:第一层境界是有资本,愿意为教育做点事情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境界;第二层境界是愿意倾囊相助,捐资办学,全心全意办学校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境界;第三层境界是心系民办教育事业,办民办教育事业的“俯首甘为孺子牛”境界。而华桥走非营利民办高校办学道路很显然就是选择第三层,也正是因此华桥人的思想逐渐升华到了第三层境界。

一个人一生有很多梦想。秦和的梦想就是办教育。她曾说“教育情结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从我背上书包走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对教师与学校的崇敬和依恋,成为我一生的神圣向往和追求。”她16岁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20岁成了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在国外工作期间,秦和发现我国许多经济贸易人才缺乏外语交流能力,而外语人才又缺乏经济和管理专业知识,很难适应改革开放和国际交流的迫切需要,于是32岁创建吉林省华侨外国语专修学院(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前身),35岁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从一名外语教师,到一所大学校长,秦和将自己事业的切入点和致高点始终定位在了教育。因为她觉得“多一所学校,就会少一座监狱;多一个教师,就会少一个警察;多一个合格的母亲,就会少一个社会的败类。”她把对教育的热爱与奉献于社会联系在一起,不仅仅是理性升华,更是有一种神圣的责任在其中。

办学是艰难的。为了筹集资金,她先开办了一家翻译公司,第一天的收入仅仅是3.78元。后来,经过多方筹措、租赁校舍、购置设备、纳聘人才,终于在95年的教师节前夕吉林省华侨外国语专修学院得以创建。此后,虽然翻译公司逐步走入正轨,小有名气,利润丰厚,但她为全身心投入教育中,毅然关闭了翻译公司。营利永远不是她的追求,她愿意用手中的资本为教育做点事情。“我是一个教育情结浓重的人,只有在学生中,我才能回归自我;只有在学生中,我才能升华自己,也只有在学生中,任何困难,都成为我们“华桥”迈向名校殿堂的踏脚石。”[4]

她对于教育的追求如磐石般坚定,而且伴随着她生命的成长,教育情怀的境界也不断升华。华桥2006年进行了财产公证仪式,把学校捐给了社会,当时华桥的固定资产就已经达到3亿多元人民币。从捐赠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1年,学校的固定资产已经远超于当年,而且仍有继续增加的趋势,但不管增加多少,它永远都属于社会。华桥成为了我国捐资办学的领跑者。2016年11月7日,通过了《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改决定,从法律层面明确了民办高校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两大类。该法规定,“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该法自2017年9月1日期施行,这也就意味着,从2017年9月1日起,存量的民办高校,选择登记为非营利民办高校的,依照本决定修改后的章程继续办学;选择登记为营利性民办高校的,进行财务清算之后,重新登记,继续办学。华桥由于从创办初期就坚持公益性、非营利办学,完成了捐赠,无所谓选择,他的使命直指向更高的教育境界。

秦和创建华桥的初衷,不仅仅是要办好一所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要留给社会一所大学,还要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是要为民办教育发展留下一套完整的办学思想、理念以及公益性办学模式。华桥是她创办的一所学校,但更是她实施、验证、升华民办教育办学理念、探寻发展道路的平台。正如她所言“我愿用毕生的精力研究它、探索它,并利用华桥的平台,为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事业贡献全部力量。”“而我们这一代人,甘愿做中国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铺路石,甘愿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无私的奉献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华桥在她的领导下,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飞跃,2007年成为国内民办高校唯一的省属重点大学;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民办高校;2016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高校。华桥的成绩表面上看来是华桥一所学校的成绩,但这更是民办教育发展的成绩。华桥虽不能代表民办教育,但是却可以为民办教育的未来,为民办教育的可能,趟出一条路来。而她甘愿做民办教育发展的探路者。华桥的发展不可复制,但是淌出来的道路可以让更多的民办学校勇往直前。
三、非营利办学的站位选择:大学之责

营利性与非营利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标准,既可以看作是一个学术问题,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政策问题。至于到底是作为哪种问题进行研究,与研究目的紧密相关。研究目的不同导致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路径等均不相同。作为学术问题来研究时,更关注于事物本身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要求既要有创新精神,又要体现科学合理性;既要有主流意识,又要避免盲目追风的做法;既要强调科研成果的应用与物化,又要避免科学的拜金主义。而作为政策问题时,关注的重点是政策本身的可操作性和效果,要求与特定的政策环境达成平衡 [5]。

华桥坚守公益性、非营利办学,创建百年高水平民办大学是他的办学目标,为社会留下一套办学思想是他的价值追求。华桥的理想与追求奠定了分类标准认识的基础,确立了研究的立足点在于大学自身,在于大教育。华桥想要回答的是大学发展之道,探索大学立身之本,回答大学之责任。因为也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能够引领华桥百年的思想,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留给社会的办学思想才有价值。秦和曾说,办民办大学必须要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处理好教育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处理好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不同,民办教育是要面向市场办学,而不是走进市场规律办学,因为教育永远有教育规律。面对着现实中,大一放松、大二打工、大三租房、大四实习的浮躁现象,她呼吁“提供给学生一个最全面、最完整、最负责的高等教育”,倡导“办学要对得起家长的信任、对得起社会的关注、对得起学生的时间、对得起教育者的良心”。何以为教育?华桥选择了学术研究的道路,在遵从教育本质、办学规律、大学之责基础上,提出了“最严”的分类管理标准,从而探求科学政策。她说,“我们必须追求一种深厚的教育内涵,绝不能让那种急功近利的态度影响教学,‘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才是真正的大学教育的精髓。实现这个目标,只有一个办法,扎下头,认认真真,从每个细处做起。”[6]是的,她对于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就是如此的朴素而又充满了对本质的追求,丝毫不允许有任何的急功近利,不存在任何功利主义色彩。当时华桥所提出的分类标准與同时期承担试点项目的省市地区以及很多学者观点大相径庭,甚至也可以说不适宜于当时以投资办学为主体的民办教育发展的现实环境,但是学术探讨只有向真理的无限逼近,而没有与现实条件的博弈。作为承担“探索营利性与非营利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的唯一民办高校,他承担了大学之责任。

可见,华桥能较早明确提出选择非营利民办高校办学,并不是为了单纯的与国际接轨,更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有着深厚的办学思想积淀的,与早期确立的端庄办学思想和知行合一的实践探求息息相关。这是一种自然发酵、自然生成过程。一种坚持的、独特的、端正的办学思想作为根本支撑。正因如此,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才始终走在了民办教育发展的前沿,成为全国民办高校中首个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专业博士立项建设单位。事实证明华桥选择“非营利”办学,道路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 吴岩.教育管理学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1.

[2] 伊杰·赫勒敦.歷史绪论(下卷)[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14:610.

[3] 秦和.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任重而道远[N].中国教育报,2005-9-15(8).

[4] 李洪雨.“华桥”:责任和激情同在[N].统战纵横(社会主义建设者),2003-11-1.

[5] 李成贵.政策执行:一个需要纳入学术视野的问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3).

[6] 王磊.一个教育学博士和她建造的大学[N].中国青年报,2002-5-22(4).

(责任编辑 赵广示)

Key words: non-profit;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oice

作者:黄洪兰 王争录

上一篇:我国保养维护生态农业论文下一篇:财务统计分析项目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