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视阈的大学体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创新实践能力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很多高校在理论上已经意识到其重要性。该文从创新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现状入手,探讨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成果“R系数”的激励意义,最后探讨“R系数”在创新实践成果激励机制中应用。通过乘“R系数”的制度,对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成果从课内成绩上进行一个补偿,激励大学生从事创新实践活动的持续开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于创新视阈的大学体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于创新视阈的大学体育论文 篇1:

教育是培养有品德的生活

摘 要: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世界是教育的基石、教育的社会性与过程目的论、提倡“做中学”、道德教育论等。这些教育思想带来新的教育理念,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民主主义与教育》启示我们教育应该增强儿童的自主性;教学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存境遇。

关键词: 经验主义教育观 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

杜威是20世纪以来对全球教育影响广泛而深刻的哲学家与教育家,他的实用主义理论体系是人类社会的文化遗产。杜威的学术著作良多,其中最具意义的是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杜威在这本书里全面地阐述了他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创造性地将民主思想引入教育理论,系统地阐释了他的生活教育理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杜威生活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

杜威的生活教育观最初是从中学的德育、心理学教学问题及女子高等教育问题开始,之后逐渐开始探讨教育与民主的关系,最后开始探究教育和现实生活的关系。

(一)生活世界是教育的基石

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儿童的生活世界对儿童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与自觉性产生“渗透性”影响。“现在,我们教育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1]。因此,杜威认为,教育不能以教师或教材为中心,而应该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应该基于儿童的生活世界进行诱导和启发,而不是压制儿童自由,强迫儿童发展。

(二)教育的社会性与过程目的论

杜威认为,儿童身心的成长过程就是其通过社会历练而获得经验改造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为儿童的成长创造合适的环境以便通过生活实现经验改造,在某种程度上学校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杜威提出,学校本来就属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所以校内与校外的学习应该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社会生活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生活、生长与经验改造是社会生活的内容,更是教育的目的所在。杜威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个人能够继续他的教育历程。不是在教育历程以外寻觅别的目的,把教育作为这个别的目的的附属物。”在他看来,教育的目的在于在教育过程之中教育应该适应民主社会的要求,把儿童培养成满足社会希望的人。杜威看重教育的社会效应的观点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三)提倡“做中学”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自然生长,因此,教学方法的使用应该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知识。儿童天生就有动手学习的愿望与兴趣,如果儿童没有动手学习的机会就可能影响或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因此,教育要关注儿童的现实需要,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跟儿童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达到“学”的目的。杜威认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2]思维是经验的积累,评价教学的好坏标准是能否真正地唤起儿童的思维,学校的责任是尽可能地为儿童创设唤起思维经验的情境。基于“做中学”的理念,杜威提出教学应该有五个相互联系的步骤:创建与儿童体验社会生活的情境让儿童主动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让儿童产生对问题的思考与假设;对思考假设进行遴选;儿童检验这些假设等,这种观点对教学产生较大的影响。

(四)道德教育论

杜威认为,道德是民主社会最基本、最宝贵的基础。道德教育要融进各科目教育之中,让儿童在学校慢慢学习待人接物之道,有效的道德教育就是把学生的兴趣和行动相结合,不能使其对立。义务就是个体应尽的职责,而兴趣是动力,它既来自对工作的重视又是个体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的结果。

二、杜威教育思想述评

(一)杜威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传统教育有着改革作用,杜威坚持自由、民主与教育这三位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没有民主的大环境,教育就不能向前发展。自由、民主不是散漫、任性,通过民主和自由形成社会秩序和创新的合力,推动各种事物不断调整变化,在每一次的转变中,教育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名合格成员,必须通过現代化的教育,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及生活经验,共同参与社会的管理;实现自由、民主的首要工具是教育。教育对巩固和完善民主制度有重大作用。如果在学校老师没有将民主观念传递给学生,那么学生变成社会人之后就不会有民主的意识。此外,民主意识与国民素质也是正相关的,最理想的状态是将民主意识融入国民素质中,让民主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这样的民主才能真正持久稳固,而这需要通过教育实现。就目前看,某些学校只能满足少数人的需要,但实际上民主应该作为教育的一种原则或政策,这种原则或政策的前提是面向大多数人,为大部分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因此,教育必须考虑到社会各个阶级的不同需求,既要关心各种专门教育和职业教育,又不能忽略对产业工人的教育。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不足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历史作用毋庸置疑,但是不可能完美无缺。首先,他认为教育是消除阶级对立与化解民族矛盾的根本之道,这过于夸大教育的作用,教育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教育的手段是温和的,根本不能替代革命性社会变革。同时,杜威并没认识到经济基础在社会变革中的决定性作用。其次,尽管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观点具有很强的合理性,但是存在忽略间接经验、过于张扬直接经验带来的弊端。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只强调直接经验的教育最终会阻碍人的知识扩展,万事都靠自己亲身经历获得经验感受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后,“教育无目的”意在反对给儿童设定超越现实的空洞目标,但完全否定预设教育目的就过于极端,因为“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社会是教育的归宿点,在这两点之间的就是教育历程”[3]。因此,教育过程就是儿童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这就是教育目的,与其先前提出的教育无目的是相悖的。更重要的是,教育是社会公共职能的一部分,既然是公共职能就不可能完全漠视社会需要,而应该在儿童发展与社会效率之间取得平衡。

三、杜威生活教育理论的当代启示

杜威一生都致力于探讨民主社会与教育建设的问题,《民主主义与教育》对教育史的发展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对传统教育进行了犀利的批判,又对现代教育做出了重大的调整,其意义是划时代的。

(一)教育应该重视增强儿童的自主性

杜威的教育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我们可以从他的教育思想中提炼出对我国有益的精华,帮助推进我国教育的发展。陶行知先生充分吸纳了杜威的教育思想,进一步提出了“敲碎儿童地狱”的“六大解放”,对我国的教育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提出要解放孩子的眼睛,消除孩子的有色眼镜,以便看清事物的本质;解放孩子的头脑,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打破既定思维方式;解放孩子的双手,鼓励实践探索;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我;解放孩子的空间,让教育融入生活;解放孩子的时间,丰富人生体验等主张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感,被人们所关注和认同。

(二)教学应该理論与实践相结合

杜威的“做中学”思想对我国教育有很大的启示,以往的教学只关注知识的灌输,如我国古代的蒙学都是从似懂非懂的背诵开始,而缺少实践性,即使孔子提出过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观点,并没有取得大的进展。但是杜威的“做中学”的教育思想产生的影响十分广泛和深远。所谓“在做中学”实际就是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如今许多高职院校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相扣,形成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例如我国很多高等学校都是采用“工学交替”的教学方式,学校不但创建了学生的实训基地,还通过各种顶岗实习或者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增强实践能力以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这种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很完美地展现了教育与实践结合的思想。

(三)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存境遇

杜威将人的生存问题作为教育关注的焦点,即教育应该如何使人在现代社会更好地生存和生活。除了人作为个体要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以外,教育更需要在情感方面投入更多,重视人与人心灵的沟通和交流。

基于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杜威认为,教育不是简单的训练和教学,更不是机械的考试和分数,教育是要塑造人的价值观,培养出人的优秀品格。就如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其实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不能触及人的灵魂,不能引起人灵魂深处的激荡,就不能称之为教育。”[4]因此,教育不能局限于知识传导与技能操练,而应该包括对生命的体验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等。因此,我们要在现代教育中加强情感教育,这不仅是教育的内涵,更是我们一直缺失的重要一课。

参考文献:

[1][2][3]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1,67,29.

[4][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2.

作者:肖卓尔

基于创新视阈的大学体育论文 篇2:

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成果“R系数”激励机制研究

摘 要:创新实践能力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很多高校在理论上已经意识到其重要性。该文从创新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现状入手,探讨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成果“R系数”的激励意义,最后探讨“R系数”在创新实践成果激励机制中应用。通过乘“R系数”的制度,对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成果从课内成绩上进行一个补偿,激励大学生从事创新实践活动的持续开展。

关键词:创新实践成果 “R系数” 激励机制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即不仅要掌握大量的知识,更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开始实施大学生本科训练计划。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设了“本科研究机会计划”,鼓励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这一项目的实施为促进本科生科研开创了先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规定》中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文件强调,要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由此可见,重视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共识。该文从创新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现状入手,探讨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成果“R系数”的激励意义,最后探讨“R系数”在创新实践成果激励机制中的应用。

1 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现状

1.1 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势态良好

各高校普遍认识到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纷纷鼓励大学生参加各项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大学生参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在课外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创新实践活动。企事业单位对创新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的认可度较高,优先接纳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学生入职。学校、大学生和企事业单位对创新实践活动的认同度高度一致。

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形式多样。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组织了各项科技创新赛事。目前已形成不少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全国性科技竞赛活动,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创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教育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以来,又形成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创业类赛事,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从形式到规格都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

1.2 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激励机制相对滞后

考核是学校工作的风向标,对创新实践成果的考核,自然会激励学生、指导老师的参赛热情。传统教学评价仅限于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范畴,缺乏对非学科课程(创业、各类比赛等学科课程之外的任何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对学生的创新行为缺乏正向激励,淡化了学生的创新环境。大学生创新实践成果是高校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很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设置了一定比例的实践学时,但学校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未能对此进行有效的考核和鼓励。因此,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学生从事创新实践活动的热情,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 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成果“R系数”激励机制的意义

创新人才的成长取决于人才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为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热情,高校一般采用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成果“R系数”作为一种直接的激励措施,主要在转变教学管理思路、提高师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热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1 实现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之间的转换

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成果通常以论文、专利、创作和表演的代表作等形式出现,以发表期刊级别、专利的类型、作品的影响范围、参加比赛获奖的名次等衡量成果的质量,都是作品质量的直观反映,属于定性指标的范畴。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成果“R系数”激励机制,实现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之间的转换,把学生的成效反推回学生课业成绩,根据等级折算成学生的最终成绩。

2.2 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激励方法

实施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成果“R系数”激励机制,为学生实践环境的完善提供支持,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可能。将原来的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管理理念转换为知识学习与动手实践两手抓的管理理念。一个好的实践教学观念,必然会将实践因素反映在各项管理体系中,与实践相关的各项体系和制度就会相应地更加完善,如学生实践激励机制、教师评价体系和实践成果评价制度,从而有效促进师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实践水平。

2.3 提高学生和教师参与创新实践的积极性

增加实践因素在学生评估体系中的比重,做扩变换,甚至可以代替學生的成绩,给予实践足够的重视,改变长久以来存在的实践环节是“走过场”观念。大学生创新实践成果“R系数”激励机制,直观地体现到学生的课业成绩上,弥补学生因比赛训练或其他课外实践活动耽误的课业成绩。大学生在参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时候,可以免除后顾之忧。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也从以往的不受重视的状况中脱离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的指导中去。

3 “R系数”在创新实践成果激励机制中的应用

为鼓励大学生参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各高校对参加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大学生,采取了一定的激励措施,如物质奖励、创新学分、评奖评优加分、工作推荐等。大学生创新实践成果“R系数”激励机制,作为大学生课外活动激励机制的一种有效补充,在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3.1 “R系数”

大连理工大学是全国高校中较早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赛事的高校之一,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显著,现为首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早在2001年就制定了《大连理工大学关于学生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的若干规定(试行)》,规定中指出,涉及学生参加比赛成绩可以对学科课程乘以大于1的系数R,所以简称为R系数。取得优异成绩的代表队主力队员,可根据比赛成绩对比赛学期3门课程的考试成绩按以下公式折算,替补队员系数降一等,但最高不能超过95分。这就是“R系数”在国内高校中的首次出现。

记载成绩=考核成绩×R

大学生创新实践成果“R系数”实质上是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成果的激励手段,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大学生因参加各项比赛或其他创新实践活动等实践类活动而耽误的理论课程,从制度上,对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起到正向激励。

随着大连理工大学创新教育的影响的扩大,这一制度在国内很多理工科高校得到推广,尤其是东北地区的部分高校。例如,在2005年出台了《大连海事大学关于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比赛成绩管理规定》,采取了类似的激励机制。在借鉴大连理工大学激励机制的基础上,这些高校都制定了符合本校实际的创新实践活动激励机制。

3.2 “R系数”的应用

3.2.1 适用范围

大学生创新实践成果“R系数”激励机制,不光适用于由国际、国家、省、市有关部门主办的,经学校同意并由学校有关部门组织参加的教学、科技、体育和文化艺术等各类比赛。同样适用于创新过程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艺术创作等领域的活动,主要的创新实践成果形式有专利、论文、文学艺术创作、比赛或竞赛类所获名次。

3.2.2 “R系数”取值

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成果“R系数”激励机制,要达到恰当的激励效果,“R”的取值是关键。该文参考高等教育质量检测国家数据平台、其他高校的实践成果奖励办法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构建了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成果“R系数”指标体系。

依据创新过程的表现形式,我们将创新实践成果划分为3个一级指标:专利、论文(创作)、专业比赛及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专利采用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赋予不同的分值。论文二级指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分类标准:一类包含SCI、EI等期刊发表论文,二类包括SSCI、CSCD扩展、中文核心等期刊发表论文,三类指在非核心正规期刊公开发表论文,学校也可以根据该校的科研情况自定目录。文学艺术等创作的R系数取值参照论文的分类办法。比赛、竞赛类采用的二级指标分别是: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

对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取得成果的学生,给予学业成绩系数的统计,记载成绩=考核成绩×R,其中系数R根据成果成绩取值见表1。

3.2.3 “R系数”激勵机制的管理办法

学校有关部门在组队参加训练或比赛前,应报相关部门审批。以代表队或组参加的比赛,在比赛前须确定主力队员或负责人。同一项目项目负责人和小组成员之间,都有不同的赋值方法。小组负责人根据对项目的实际贡献划分分值。

大学生创新实践成果“R系数”管理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管理,包括比赛资格的审核、训练计划等,“R系数”取值的审核需经系或学院初审,报比赛管理部门或科研部门复审,由教务处最终对学生成绩统一管理。

3.3 “R系数”应用的特殊规则

为避免大学生创新实践成果“R系数”被滥用,“R系数”应用过程中,还应该规定一些特殊规则。

折算后的最终成绩有一定的限制。取得优异成绩的主力队员,可根据比赛成绩对比赛学期一门课程的考试成绩按照R系数公式折算,替补队员系数降一等,但折算后的最高成绩不能超过95分。乘系数课程必须为理论课程或与比赛项目相近的实践环节,一门课程总学分不超过5学分。

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成果“R系数”激励机制,作为以理论教学占主导时期的一种激励机制,不可避免的具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时期。

参考文献

[1] 纪玉梅,傅之屏,王运浦.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成果评价初探[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6):87-89.

[2] 赵环宇.大学“创新学分”制的内涵及实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1):103-104.

[3] 赵峰,刘丽香,连悦.综合激励模型视阈下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12):181-182.

[4] 王凤莲,王邦伦,谢荣见,等.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校学科竞赛的激励机制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09-110.

[5] 杨宁.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创造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57-58.

[6] 华正伟,刘洁.创新学分制的性质、功能及发展趋势[J].辽宁教育研究,2006(5):82-84.

作者:纪玉梅

基于创新视阈的大学体育论文 篇3: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摘要:本文从学习、研究、创新、践行四个方面探析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实践逻辑。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逻辑起点;研究:探索“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本质和规律;创新:彰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新质态;践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逻辑“回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实践逻辑;学习;研究;创新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明确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新时期一个重要的政党建设任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浓缩。

一、学习: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

政党”的逻辑起点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首要任务是充分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相关的知识、理念、思想和理论,深入挖掘相关的思想资源,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那么学习些什么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深入了解经典作家关于学习的理念和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虽未直接论述过学习理论,但在其论著中常常渗透着诸多的学习理念。马恩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教育和学习将会使人摆脱现代分工给人造成的片面性,因此,教育和学习必须是全面的。同时认为未来社会的教育必须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所以马恩对智育、体育、综合技术教育和德育问题有许多重要的论述。恩格斯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将和教育相结合,从而保证多方面的技术训练和科学教育的实践基础,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些是和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的,可见学习和教育是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路径。

应当说,马恩早就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念,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共产党人不仅能改造客观世界,而且能改造主观世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旨在通过“两个改造”,增强政党自身素质能力。这是对马恩“两个改造”理论的承继。列宁强调指出:“我们不是空想家。我们知道,不是随便哪一个粗工和厨娘都能马上参加国家管理的。我们要求由觉悟的工人和士兵来领导学习管理国家的工作,并且要求立刻开始这样做,即立刻开始吸收一切劳动者、一切贫民来学习这一工作。”先锋队要不怕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要不怕公开承认自己素养不够,本领不大。全部关键在于,现在要同无比广大的群众,即同农民一道前进,用行动、实践和经验向农民证明,我们在学习并且一定能学会帮助他们,率领他们前进。”我们党历来号召全党同志学习”,这是70年前毛泽东说过的一句至理名言。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号召大家“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以应对“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的问题。在《学习与时局》中,毛泽东指出,所谓开动机器,就是说,要善于使用思想器官,要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他还发展了学习的认识论,指出学习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有的放矢”,倡导开展党内的学习竞赛。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强调,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建国前后,毛泽东指出,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指出:“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我们不熟悉的、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在《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中指出:“中国在历史上对世界有过贡献,但是长期停滞,发展很慢,现在是我们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的时候了”。十六大以来,第三代中央政治局共组织了44次集体学习,学习次数之多,密度之大,在历史上是没有的,在当今中外政党执政史上也没有先例,开创了中央集体学习的历史先河。

党的第三代领导在《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和人口众多的民族,如果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和对各种新知识的掌握,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腾飞,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前途。当然,学习是全面的、系统的。“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各种新事物、新知识、新经验层出不穷的时代,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多得很。不论是谁,只要停顿下来,不学习新东西,肯定是要落伍的。”积极倡导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号召“积极建设一个学习型的政党和学习型的社会”。可以说,这些关于学习的理念、思想和理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学习的传统和风气。

其次,掌握“学习型”组织的思想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人类共创共识的理论。1965年,蓝格朗(1angrand)提出“终身教育”提案,成为联合国推动发展教育的基本理念;1968年,美国学者赫钦斯(R.B.hutkens)出版《学习型社会》一书;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各国提出“向学习型社会前进”的目标;1977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阿吉瑞斯首次定义“组织学习”的概念;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高级讲师彼得•圣吉发表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提出了五项修炼的学习型组织模型,又发表了《第五项修炼•实践篇》、《变革之舞——学习型组织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等著作,探讨回答了创建学习型组织实践中的许多难题;此后,“沃尔纳(woolner)五阶段模型”和“瑞定(redding)第四种模型”、美国哈佛加尔文教授的五种学习型理论、马恰德的组织学习系统理论、德格斯的《长寿公司》以及井口吕野中的创新制胜理论都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的思想要点包括:自我超越——是指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或技巧的娴熟;改善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人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图像、印象,源于对过去事物的认识,又参与了对现实事物认识,是一种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建立共同愿景——是一个组织所形成的共有目标、共同价值观和使命感;团体学习——是指提高团体成员整体合作能力、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系统思考——是一项整体的修炼,要求人

们用系统的观点看问题,系统思考是整合其他各项修炼,使整体效力大于各部分效力之和。这些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与创新“学习型”政党不谋而合。

再次,深刻总结执政党建设的学习经验和教训。毛泽东提出:“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的重要原理。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从其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政党。始终视学习为己任,向共产国际学习、向先进党派学习、向广大工农群众学习、向革命实践学习。改革开放后,又开始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学习新知识,学习新技术,学习新科学。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清醒地认识到了科学执政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并将科学执政视为立党之本。要取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业的更大胜利,要想巩固得之不易的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要想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长久的执政地位,要应对目前重要历史机遇期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就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建设学习型政党有利于夯实党的思想理论基础,有利于提升党的执政智慧基础。同时,应该汲取其他执政党轻视“学习”的教训。世纪之交,一批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了政权,必须引起我们党的严肃思考。虽然苏共垮台的原因是复杂多方面的,无论是在权力运作、意识形态的把握和理论创新方面,还是在对时代问题的判断、处理历史问题和失误的态度、防止资本主义思潮和封建主义残余的侵蚀,以及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少严重的问题,但是其中的关键是:苏共长期以来不加强学习,教条主义泛滥,党内思想僵化,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缺乏适应形势发展的理论创新。

最后,新时期我党具体学习什么?组织党员、干部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同时广泛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这是历史使命和自身发展赋予我们党的重要任务。

二、研究:探索“马克思主义学习型

政党”的本质和规律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一个应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新生事物。“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发展的一个新态,应该和前态有质的区别。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它的内涵精神、本质特征、构成要素、价值意义、目标使命等该如何理解?

所谓“学习型”政党,是一种秉承与时共进、终身学习理念,以挖掘潜力、发展能力、催生创造力为核心,以实现政党政治目标为共同愿景,通过政党全员学习,不断放大适应社会时代变迁的政治张力,达到党员个体、政党组织与整个社会协同发展的政党形态。“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涵是: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内涵精要可以概括为“以学习挖潜能增强创新发展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应从直观上将其仅理解为“学习的政党”,更应从内蕴上称之为“能力型政党、创新型政党、发展型政党”,“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超越了一般的“学习”政党,是“学习型”政党,其本质特征是:愿景的一致性——中国共产党的共同愿景是实现共产主义,在当代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素质的超越性——党员的素质和态度影响政党的兴衰,党员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技能,还包括态度、方法、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为的是重新塑造、完善、超越自我。党员通过学习,不断获得自我超越,同时改善“静态、局部思考”的心智模式;学习的高效性——政党组织团体学习会建立起整个组织一起学习的风气与标准,党组织从而获得高于个人智力的集体智力;思维的系统性——学习型组织修炼的方法论包括系统论、整体论。学习型政党将系统思考模式与唯物辩证法要求结合起来,提高系统思考能力,易于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政党的创新性——学习是创新的源泉,学习是创新的资本,学习推动创新,学习型政党能够把学习作为创新的原动力,以学习推动创新,创新呼唤学习;学习的意义深——学习型政党善于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思想方法、领导方法,转化为生产力;实行开放式学习,“终身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使学习和工作有机融合,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真正体悟到工作中的生命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从总体上看是一个包含着许多要素的系统,主要有三个子系统:具有一系列先进的学习、教育和管理理念;具有不断提高学习力、创新力、执行力的机制;具有充满政治肌体活力、工作活力的组织结构。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目标任务包括三个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有学习力;激发潜力、增强能力、学以致用,有创新力;修缮品德、学优则仕、学以报国,有感召力;适应变化、善治社会、科学发展,有执政力。只有这样的政党才能持续保持先进性,才能适应世界发展新变化,国内发展新变化和党自身发展新变化;才能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执政素质和水平维护政治合法性,善治现代社会,实现现代化。

三、创新:凸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

政党”的新质态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一种新形态的政党,和一般政党有着质的区别,焕发着新气象。可以讲,没有创新,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必要。“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应该在哪些方面创新?笔者认为,首先,理念思想创新。学习型政党应具有的先进理念:第一,知识型、素质型、能力型的政党;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政党。第二,全面性、反思性、创新性的政党。全面的学习,包括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心灵的净化”,把党员和党员干部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创新性的学习是主体开动脑筋,主动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发现新真理;反思性学习就是要敢于对已有的知识成果打问号,敢于向真理发问,勇于向权威挑战。第三,网络式、互动式、主体式学习的政党。开放网络式的学习是当代最先进的学习方式之一;互动式的学习理念是对单向灌输性教育观念的一种补充或超越,意味着要发扬党内民主;主体性学习的认识论基础是“生成性教育”——其内涵所折射出主体性的凸显,体现、张扬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学习型政党”的核心和灵魂之所在。第四,学习力、创新力、执行力的政党。学习力指的是一个组织或一个人在接受新理念、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创造新机制方面显现出的能量与能力。创新力指的是主体的创新的能量与能力;执行力指的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善于将组织的战略目标与任务化为实践与绩效的能量与能力。其次,行动模式创新。行动模式创新体现在:(1)建构学习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创建基层党组织管理模式。即加强农村、企业、社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3)培育学习型领导(领导集体)与学习型党员(党小组)。就是在行动上做到以个体的学习来追求个体的发展,以组织的学习来追求组织的发展,以国家的学习来促进国家的发展,以终身的学习来追求终身的发展,以灵活的学习来追求多样的发展,以自主的学习来追求内在的发展。再次,风尚气质创新。“学习型”政党的旨趣是打造“完美政党”——这是执政党发展的新视野、新境界。终身学习就是不断提高其知识、素养、经验和能力,发生持久变化的过程及人生体验与完善的过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政党组织的学习气氛以求得观念、态度、情感和行为内化的过程,这种内化本质上是一种感受、体验与升华,要把全党崇尚学习的风气内化为党的一种习惯与气质,以全党的学习风气带动全社会的学习风气。最后,政党形态创新。学习和学习型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学习是主体的求知、行为,而学习型则是一种以学习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发展和组织发展模式。学习型政党作为政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由于广泛吸收了当今世界在社会发展、教育、管理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是通过培养整个政党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党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一种有机的、扁平的、高度民主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新型政党形态。

四、践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

政党”逻辑“回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核心领导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实践的需要。当前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存在哪些问题?在实践中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建设?建设哪些制度、机制?学习、研究、创新“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最终落脚点在践行,行为要动“真格”,建设要有真效、长效。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活力的组织结构主观层面的挑战体现在:(1)党员队伍的学习意识还不够浓厚;(2)学习方法、形式陈旧。存在四种情况:“不愿学、不爱学、不真学、不深学”。具体细化为六点:一些党员干部学习动机不纯;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平衡;学习方式单调;学习风气不正;内容针对性不强;学习实效性不强。客观层面的挑战体现在:学习对象的问题,党员队伍的文化素质结构参差不齐;党的历史地位的变化带来重大挑战。中国共产党经过8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地位的这种历史性变化,给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途径和方法呢?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开宗明义地讲:“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做到:第一,氛围建设。培养科学的理念,清新的学风,良好的舆论环境。没有端正的学风,学习就容易落人形式主义的陷阱,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结合新的实践按照三个“经得起检验”(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群众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加强探索和实践;第二,资源建设。构建开放式、高层次的师资人才库,努力实现现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营建学习培训网络,确定一批教育培训基地,形成教育培训体系。同时,以党建内部网、党校远程教学网等有关单位局域网为基础,构建资源丰富、服务良好的网络教育平台和远程教育体系;第三,理论建设。加强理论探讨和研究,为建设学习型政党提供理论支持;第四,政策建设。通过制度管理学习,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学习,重用“学习型”干部,为事业发展提供优秀的领导力量;第五,基层建设。构建基层党组织统一思想、与时俱进、充满活力、提升境界、创新发展的新格局。第六,高层建设。高层党组织要下大力气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战略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第七,除障建设。突破学习的观念障碍、组织障碍、制度障碍、管理障碍、时间障碍。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创新哪些制度?制度建设要系统思考,制度建设与细节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党委中心组、党支部学习制度,积极推行“5+1”、“8+1”(5个工作日以外自学1天,8小时以外自学1小时)学习制度;建立“导学”、“助学”、“督学”制度。所谓“导学”就是从中央做起,坚持一级抓一级,建立覆盖全党的组织学习体系,“助学”就是指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团队式学习,促进集体探讨、坦诚交流、取长补短,实现全体成员的知识共享,“督学”就是要明确新时期党员及党组织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考评制度,把一个组织内全体党员学习的态度、效果作为衡量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标准之一并纳入到学习考评的激励约束机制中去,确保组织学习的连续性、持久性和有效性。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应建立哪些机制?建设学习型政党,必须加强对建设学习型政党必然性的认识,强化动力机制;培养和提高党组织和党员的学习力,形成质疑机制、实践机制;加大资源投入机制、完善保障机制;创新学习培训教育机制,优化学习考核推进机制、激励机制,促进领导干部终身学习的绩效量化、奖学任优的长效机制。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设定哪些践行目标?建设学习型政党,要求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的实践目标:党委领导班子要做到“三强”,即:团队学习的能力强;科学决策的能力强;不断创新的能力强。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目标:基层党支部要做到“四有”,即:指挥群众有号召力,团结群众有向心力,带领群众有影响力,自身建设有生命力;学习型党员建设的目标:党员要做到“五前”,即知识学在前、技能优在前、工作干在前、诚信实在前、奉献走在前。

五、结论

学习和教育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要路径,“创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目的是“两个改造”。“学习型”政党的内涵精要是“以学习挖潜能增创新发展力”,“学习型”政党的本质是:能力型政党、创新型政党、发展型政党,“学习型”政党的旨趣是打造“完美政党”——执政党发展的新视野、新境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实践上是一个系统有机的工程,内在地蕴含着学习、研究、创新、践行的必然逻辑,学习、研究、创新、践行是一个“回路”,起始点在践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人民日报,2009-09-2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0.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EB/OL].ht-tp://www.people.com.

cn/GB/shizhen/3586/2002111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5]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5.

[6]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00.

[7]毛泽东.毛泽东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6-185.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2.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2-153.

[10]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52.

[11]董连翔.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8.

[12]蒋仁勇.建设学习型政党对党的建设理念的创新[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3):57-61.

[13]黄明理,周晶.论主体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眼界与境界[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5.

[14]倪迅.从“学习型社会”到“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N].光明日报,2009-10-26.

[15]匡霞.建设学习型政党——基于中国共产党的视角[D].苏州大学,2008.

[16]黄明理,宣云凤,窦富吉.试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洽的挑战与应对[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46-50.

[17]孟永华.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6):24-25.

[18]何祥林,薛平军.以党委中心组学习引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50-53.

[19]赵爱琴,王世海.创新党员学习机制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内在要求[J].学理论,2009(5):80-81.

[20]寇剑波.关于学习型党组织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7(8):68-71.

[21]谢春红.当代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7.

作者:李红亮 李新民

上一篇: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养成论文下一篇:MOOC视角下社区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