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思想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

摘要: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优势所在。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确定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立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对当代中国所遇到的发展问题给予了科学回答,正确把握这一思想的内容及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当我们置身于新时代感受习近平人民至上的伟大情怀时,不难发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时代的催生以及对前人理论思想的科学汲取。文章首先分析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与超越,在梳理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人民理念”的线索后,对中国历代共产党领导集体的人民主体思想进行了梳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积淀,是中国历代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脉”;其次,概要介绍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主要内容,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主体地位,表现在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全面小康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依靠者和享用者、是中国梦的建设者和拥有者,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奋斗目标,体现在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文化发展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导向、让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要将人民利益作为检验发展的最高标准,包括注重人民评价、接受人民监督。在实践路径和当代价值上,从“新发展理念”“精准扶贫”“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三方面详细展开论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具体实践路径;最后,揭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不仅具有创新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续写、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中国化新篇章的理论价值,还具有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中坚力量,为推动全球发展和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等现实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实践路径;当代价值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基石: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人民”核心线索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文化溯源:天下为公的民本思想

(一)民本思想的历史嬗变

(二)对“天下为公”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三、“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历代传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一)毛泽东的人民群众思想

(二)邓小平的人民群众思想

(三)江泽民的人民群众思想

(四)胡锦涛的人民群众思想

注释

第三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主体地位:坚持人民至上

(一)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二)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

(三)全面深化改革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

(四)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自己的梦

二、奋斗目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导向

(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评价标准:人民利益是检验我们发展的标准

(一)人民满意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

(二)新时代更加注重人民评价,接受人民监督

注释

第四章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路径及当代价值

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路径

(一)新发展理念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有力抓手

(二)精准扶贫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着力点

(三)推进以保障民生为重点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创新了中国古代传统民本思想

(二)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

(三)激发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力量

(四)提供了推动全球发展和治理的中国智慧和方案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农村社区居民公共文化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