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

2022-09-16

第一篇: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

摘要:目前,中小学德育实效性日渐成为关注的对象,德育实效性不强成为困扰我国德育工作者的一大问题。本文从我国的德育政策及德育过程两个维度对实效性不强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实效性

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是培养人的活动,而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林崇德认为:“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就,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不可否认,“尽管德育被提到首位,巨大的德育实践并未收到应有的道德效果。”目前,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问题已被整个社会所关注。

一、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透视

(一)不适切的德育政策影响中小学德育实践的健康发展。在我国德育政策将德育确定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它被国家和社会赋予了太多的责任。《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等几乎所有教育内容都被囊于德育之中,促使德育成为一个大的拼盘,这严重地增加了德育的负担;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学生身上或是社会存在的诸多德性问题都被归结于学校德育,希望通过颁发相应的德育政策加以诊治,将德育政策的功能发挥过度,从而严重地影响其

实效性与可行性,进而也大大地降低了中小学德育的达程度。

(二)德育过程简单化,缺乏实效。

虽然近年来我国对中小学德育主渠道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进,小学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学开设《思想品德》等课程,并修订了相应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得到了调整和充实,力图重点解决“繁、难、偏、旧” 及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以增强时代感,淡化学科体系。但在实际教学中照本宣科、“传授”和“灌输”等简单的教学方法仍大行于世,常使学生变成了“道德容器”,高尚的道德缩水为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从而割断了德育与生活的血肉联系,道德成了与学生学习无关的客观知识对象,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和积极性,剥夺了学生体验性、发展性的德育过程。学生只能借助背诵、考试和其他方法来进行强制性学习。这种做法已经走向了道德的反面,是以不道德的方式进行的德育。石鸥指出:“这种道德教育本质上不道德,从长远看则是无效乃至负效果的”。这样的道德教育其实效必然不高。

目前,在部分中小学实行一种高压式的德育,认为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管理、制约。

只要学生触犯学校的要求,不遵守学校制定的各种规定制度,就以德育工作者的权威和严厉的惩罚措施使学生低头,重学生“服管”、“服规”的结果,轻学生认错的情感体验过程。这种德育过程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道德主体作用,不以道德主体的发展、建构为目标,不利于学生道德理性和道德判断力的发展,有碍于将德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

行为品质。这种德育方式造成了学生校内一个样、校外一个样,教师在和不在不一样的“变脸”现象。

二、加强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德育政策的适切性,以道德教育为切入点,实现共强。我国的德育政策赋予了中小学德育繁重的任务,导致了实效性低的现状。但在其不同的内容中道德教育是基础性的。因为“完整的人是以品德(或德性品格)发展为内核和基础的。如果用球型隐喻人的发展,那么品德就是球心,也是支架,可以统摄整个球的内涵和球面,与人的身体、智力、情感、和审美发展都有密切关系,对人的整体发展具有支撑性和统摄性作用。”可见,道德教育是德育的球心,是其支架,对其他德育内容起到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在当前德育实效性不佳的现状下,借鉴邓小平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另一部分人富起来以实现共同致富的理论,可以先让作为核心基础的道德教育强大,进而促进、统摄其他方面,最终达成德育“共强”的事实。

(二)德育过程着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学生德育的发展。

针对我国中小学德育中照本宣科、“传授”和“灌输”等简单的教学方法,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要优化教育方法,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德育工作,避免学生对德育课产生逆反、无用的厌烦心理,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是起到一个引路人的作用,“教育者不是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而是从受教育者的发展出发来从事教育活动的。他不是要消灭受教育者的异己性,不

是要通过教育实践占有、消灭受教育者从而发展自己,相反,他却要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的成长,发展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主体的各种主体能力。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发展得越完善,就越是能够表明教育的成功。”同样德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探求发掘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渴求道德知识、践行道德的欲望。让学生置于德育之中,对其内容产生信任,情感得以共鸣,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到德育的魅力,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切忌空喊口号,切忌脱离现实生活简单地把学生做为教育对象进行说教,使学生的德性得以真正发展。

为改变学生的“变脸”现象,教育方式应变“管”为“导”。在“导”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德性,增强学生的道德理性和道德判断力,渐而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变。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德育过程中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对德育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小蔓, 其东.面对挑战: 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 J] .教育研究, 2005(3).

[2] 项贤明. 走出传统的教育学理论体系[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2):20.

[3] 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53.

第二篇:小学德育教育研究新

《学校师德师风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德育也就成为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养成教育应从小做起,培养孩子尊重、推崇、崇尚美德的意识,而最直接的途径也是最快捷的途径就是通过教育。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人们应创造和准备出适合德育教育的环境,俗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知识为后天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能否成长成一个德才兼备的合格社会主义人才,后天的塑造才是质变的裁决者。美德是经过验证的,是上升到理论层面的经验性结论,是历史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指导后人的行为准则,是可以帮助人们确立目标的有力佐证。小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处于飞速发展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主要体现在良好习惯的养成上,地基打好了才能谈后期的建设。德育活动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形式。

二、本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

首先,思想品德课是德育的基本实施途径。其次,建立起可行的德育评价机制。目前,学校德育工作没有建立起科学、简明、便于操作的评价体系,没有形成检查、督导、评估德育质量的有效机制。因此,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问题依然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严重存在着,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难以得到根本转变。第三,有效利用德育课程标准。以标准的核心思想为出发点,全面开展与德育相关的活动,从活动中总结、体验、感悟德育的博大精深,最后成为推广美德的宣传者和受益者、实行者、监督者。第四,全员参与。学生、教师以及周围的人都要参与到德育活动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更好的将美德传承下去。

三、选题的意义:

我要进行的《学校师德师风管理问题研究》主要是为学校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一套结合学校校情、班情和学生实际的、充满着人性化色彩的学校德育课程。

四、课题研究的价值:

1.理论价值:

德育活动课是学校活动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活动课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渠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它有着学科课程无法实现的功能,与德育学科教育也有很大的互补性,从德育实践的角度更应当加强德育活动课程的建设。

2.实践价值:

通过本研究,力图在实践上:一是可以为学生提供可以借鉴的班级德育主题活动课实践范例,促进德育主题活动课程的科学化、序列化、规范化;二是尝试寻求具有某种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基本操作框架或运行模式,为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主题活动方式,提供了经验和理论依据。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德育活动课程有其心理学上的依据。玩中学是杜威倡导的教育思想,也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人的素质的形成是一个内化和外化的过程,而内化、外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活动中体会感悟从而形成意识和信仰的过程。德育就是一个将外在的政治、思想、法制、道德的规范和意识内化为个体的品德,个体再在活动与交往中将这些社会规范和意识外化于社会。前苏联的维果茨基和列昂节夫的活动与意识统一的活动心理学理论更重视人的活动的社会性和对象性,活动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也为德育活动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六、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五项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礼仪教育、养成教育、励志教育。

1、感恩教育。感祖国培育之恩教育、感社会关爱之恩教育、感父母养育之恩教育、感老师教诲之恩教育、感他人帮助之恩教育、感自然赐予之恩教育。

2、责任教育。学会对自己负责、学会对他人负责、学会对集体负责、学会对家庭负责、学会对国家及社会负责、学会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负责。

3、礼仪教育。学习礼仪、实践礼议,展示礼仪、宣传礼仪。

4、养成教育。学生礼仪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道德、情操养成教育,学生学习品质养成教育,学生诚信品质养成教育,学生生活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学生公德意识养成教育, 学生交往文明养成教育。

5、励志教育。学会赏识他人,寻找闪光点;建立励志理念;学会励志,增强内动力 。

(二)德育活动课程:

(1)我国德育学专家朱小蔓教授认为德育活动课程是指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以学校或学生自我组织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为中心,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思维能力,丰富道德体验,锻炼意志,践履道德,促进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而设计的课程。

(2)德育主题活动课程,张志认为德育主题活动课指班主任依据社会需要和学生成长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学习活动的一种课程形式。德育主题活动课不以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强调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丰富、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探求在具体情景下的最佳行为方式等。

(三)主题班会课和德育主题活动课:

首先从教育内容来看,主题班会课有以育德为主,也有以育智为主,但班级德育主题活动课的主要目的是育德。其次,从其进行的场所来看,主题班会课进行的场所常以班级为单位,大多在教室进行,而班级德育主题活动课可以是任意地方,教学地点不局限于教室。第三,从教育形式来看,主题班会课可以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也可以是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但班级德育主题活动课的主要形式是活动性的。因此从两者的逻辑关系看,是部分交叉的关系。

七、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与突破之处:

(一)研究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德育工作基本原则,落实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以生活德育为内容,以实践德育为载体,以体验德育为途径,以探究德育为方式,推进德育创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2、根据班级需要,在班主任主导下有计划、有目的精心设计的、师生共同参与的道德实践活动。做到教育目的更明确、教育手段更灵活、教育效果更明显。

(二)研究内容:

1、班级德育主题活动课程化的研究

挖掘整合德育资源,结合常规与动态教育,构建班级德育主题活动课程专题化、特色化、序列化,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的教育模式。

2、班级德育主题活动课有效开展模式的研究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从班级德育主题活课的准备设计、实施阶段等形成一般模式的研究,旨在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校园德育环境的营造

将一切可以利用上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时间、空间等都赋予养成教育德育活动课程的有关内容,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活动环境。

(三)研究假设:德育主题活动课也有自己的教案,其内容主要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环节、活动要求、活动组织者、活动方法、活动效果以及活动效果反馈等项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四)突破与创新之处:

1、拓宽学校校本德育课程内容,扩大学生德育课程的选择性,发展学生个性,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提升整个学校的德育教育水平。

2、结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包括学生、教师以及各种硬件软件资源,统筹规划,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学生特点的德育内容,做好不同年级之间的德育内容的衔接。

八、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具体措施和预期研究成果:

(一)课题研究方法:调查法、文献法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1、进行前期方案设计论证和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学习,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拟定方案。

2、搜集资料,确定实施的设计方案,形成更明确的开题报告。

3、完成课题申报及开题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方案阶段:

1、依据课题的总体构思和承担的任务,具体实施,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2、中期评估工作,请专家予以指导。阶段自查,调整和改进研究工作,举办研讨活动,撰写课题研究心得体会,推进课题研究。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论文结集,接受工作室的终期评估鉴定。

(三)具体措施和预期研究成果: 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课题行动研究的领导管理机制。

2、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建立课题行动研究的激励表彰机制。

3、加强调研指导,建立课题行动研究的检查评估机制。 预期研究成果 :

1、班级德育主题活动课程化探索与实践研究文集

2、班级德育主题活动课程化典型课例 3.课题研究实验总结报告

九、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树立德育为首的思想。实事求是地说,很多学校对德育工作还是很重视的,也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是普遍存在着德育实效性不强的问题。究其原因,德育途径方法陈旧过时、缺乏创新、效率低下应该是主要原因。尤其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最基础的班主任工作随意性大、效率低,不能适应新形势对德育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新的要求,严重影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学校师德师风管理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

讷河市进化中心学校

宋妍娇

学校师德师风管理问题研究

调研报告

讷河市进化中心学校

宋妍娇

第三篇: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研究参考选题

专业成长类: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现状及发展需求研究

中小学班主任对本职工作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 当前班主任心理状态调查与解决对策研究

中小学班主任校内动态职级资格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 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自助机制研究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中小学班主任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优秀班主任成长规律的案例研究

基于实践模式的班主任校本培养策略研究 班主任工作研修一体化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校本活动的实践研究 区域性班主任带头人选拔培养及作用发挥机制研究 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目标体系研究

中小学班主任校本培养实施途径与发展策略研究 XX县(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班主任成长“关键事件”的案例研究

班主任职业技能专业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及其保障机制研究 区域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

区域推进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省级示范高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班主任校本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中小学班主任专业素养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促进中小学班主任专业素养提升的实践模式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 班主任实践智慧的提升策略研究

中小学班主任的有效沟通策略研究

中小学班主任的专业素质与能力结构研究 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农村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

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机制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班主任带班风格研究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激励机制研究

研究型班主任工作特点研究

工作研究类: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任务单机制的实践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研究

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开发与实验研究 班级风格构建的工作体系研究

社会非主流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研究

中学生的信仰危机与有效对策研究

中小学生闲暇生活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安庆优秀地方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开发研究 学生群体中的“非正式组织”研究

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工作策略研究

中小学班主任日常工作操作流程的实践研究 中小学班主任利用网络开展家校互动的现状研究 信息时代班主任工作创新的策略探索与研究 班级教育操作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互联网环境中班主任工作模式的创新研究 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深化研究 中小学班主任虚拟工作网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

同伴关系与个体成长的关联研究

师生关系的互动性及其良好发展研究

网络对初中生心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中学生社团发展策略研究

城市中小学生与农村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比较研究 成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

成功“留守儿童”教育案例研究

青春期教育立体化模式的实践研究

中学生理想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研究

中职学生行为危机的预防对策研究

新课改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创新研究

中学生自主管理的探索与研究

提高班主任管理效能的创新实践研究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效能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小学开展活动式感恩教育的实践研究

班主任工作的自主管理方式研究

班主任人格色彩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研究 心理辅导式班主任工作模式研究

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创新实践研究

中小学班主任危机管理策略研究

符合未成年人成长规律的班级管理方法研究 班主任工作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中小学生责任感教育研究

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机制研究

初中生学习动力机制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后进生”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

初中生“知行脱节”问题与有效对策研究

初中生“异性交往过密”问题与有效对策研究

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问题与有效对策研究

第四篇: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社生小学德育研究课题——感恩教育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现状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感恩是一种本性和不可磨灭的良知。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

2、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对小学生而言,“感恩”他人的能力还非常有限,但从小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和帮助,应该是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3.儿童成长的需要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从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学生内心中激发出要我学好到我要学好,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对塑造儿童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此,我校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有的学生景仰科学家,有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少数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当今,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暴露出基础道德滑坡,理念信念缺位,价值观念扭曲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究其原因有三:一时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中备受溺爱,长辈们只知道默默付出,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只是孩子们以为向长辈们索取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养成只想索取不思回报的习惯。二是由于分数成为唯一评价标准已又多年,感恩教育缺失就可想而知。三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门打开了,空气更新鲜了,但是拜金主义等一些不健康的思潮也进来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感恩情愫缺失。

基于以上思考,从我校德育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本学期我们提前作的感恩教育的相关工作以及取得的效果,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创造感恩教育的新模式,对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案,我们设计开展以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为前提,以学校、家庭、社区为场所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使之成为我校的德育特色。

二、课题组织机构

(一)组织机构 课题组长:徐世涛

副组长:王国功 张晓飞 研究人员:各班主任

三、课题研究的界定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个舶来词,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知恩”于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情能给于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于行,就是在知恩感恩的基础上,能够懂得施恩于他人,将心中的感知具体化,行为化形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对生命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 我们这个课题研究解决的重点在于对小学生开展的感恩教育从小处入手,从身边入手,教育小学生认识、感受、体验父母、老师、同伴、身边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让学生懂得感恩,从而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身边人、爱自然、爱社会,并使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

四、课题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1、深化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孝道教育理论。本课题的研究将扎根于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孝道教育基础之上,而通过研究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又反过来深化和发展该理论。

2、制定“小学生感恩教育”研究的年段目标体系、检测指标和评价方法。

(二)实践意义

1、对于个人而言,感恩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感恩并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人和社会的恩情的话,那他就不是一个人格完整的、心灵健康的人。感恩有时并非人的天性,需要感恩教育的点拨。感恩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对于人们内心价值秩序的建立、师生间关系的重建以及学生的生命观、自然观、人际交往观等观念的树立,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使他们走向谦逊、谨慎、幽默、敬爱、自尊、感恩。

2、感恩教育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良性互动的社会德育氛围。通过系列感恩活动,让学生的心灵不断撞击感激的区域,告诉学生要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哺育,感谢自然原恩赐,感谢社会的关爱,感谢别人的鞭策……只有这样具有极强可塑性的学生才能“心会跟爱一起走”,并以爱心来回报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

3、本课题研究通过将儿童的活动与交往为路线,将学校、家庭、社区联成一个主体网络,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开发利用德育资源、深化道德活动体验,促进学生品德自省内化”这一研究领域有所突破,通过唤醒学生的知耻心和感恩心,进而培养和完善学生的道德和法纪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课题研究的研究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学会一定的感恩方式,养成感恩习惯。

2、通过资质的各种感恩活动,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在生活和学习中互相帮助,乐于助人;感激自然的赐予之恩,使“爱护环境,保护自然”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措施

(一)研究思路

要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争取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主要以主题活动、学科渗透、课外延伸(家庭、社会活动等)为载体,以角色换位、实践体验为行动策略,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营造感恩教育的校园环境。

感恩教育要取得成效。需要有良好的教育气氛和校园环境建设。我们主要通过校园的物化和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感恩氛围。物质文化环境是无声的老师。文化环境的精心设置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真正起到“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心护花二月风”的效果。

(1)在我们精致和谐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感恩的氛围: (2)在校园的墙面上,悬挂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感恩名言诗句;在每天的晨间和校园午间广播中,《感恩的心》、《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旋律优美、感人肺腑的感恩歌曲被反复传唱。这些自然和谐的举措,呼唤着孩子的感恩之心。

2.加强学科教学的感恩渗透

通过挖掘语文、思品、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的相关育人因素,整合和优化,在课堂中有机渗透。例如语文老师可以选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等,加以讲解或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道理。这种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讲,生动有趣。吸引力特别大,效果应该是非常显著的。

3.展开感恩教育活动,

我们以《小学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等小学德育的纲领性文件为依据,以“一片孝心回报家庭、一份爱心回报他人”、“一腔热心回报社会”为基本内容和目标,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把握生活切入点,将感恩德育目标进行科学整合,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在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提出具体分层次的要求。学校德育和学科教育相互结合,创设感恩教育的平台与氛围。所以我们首先要创设一个感恩教育的和谐环境。学校德育还可以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利用学科教材资源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全体教师改变观念,充分认识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课题目标。

4.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纽带,

争取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共同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与家长达成共识,争取家校共同实现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孩子是一面镜子,照着我们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的表现便是我们家长教育的回应。许多时候孩子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更多时候则更需要我们去引导感悟。所以作为家长,不仅要给孩子爱心、榜样、机会,更需要学会珍惜、欣赏、肯定孩子的示爱和感恩的表现,我们的孩子才会不仅有爱的意识,更会有那些感恩的行为。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卡、电话联系、广播电视学校、家访等方式让家长了解我们课题实施的意义,以共同实现对孩子的感恩教育。

5、利用影视媒体的感恩熏陶

利用优秀电影资源,进行感恩教育的熏陶,在愉快的影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培植学生的感恩心,提高学生道德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

(二)研究活动的具体策略:

1、对父母的感恩。

一个人只有爱父母,爱家人,才会爱他人,爱祖国,所以对父母的感恩是最基础的。

(1)首先开展体验活动,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可结合母亲节、妇女节、父亲节等开展如“一日护蛋行动”、“听妈妈讲怀孕的故事”、“做一天家务”、“为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过生日,亲手制作小礼物”等活动。

(2)观看亲情影片,联系自身,激发情感。

2、对老师的感恩

(1)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内容,酌情开展“我当小老师”的体验活动,体会老师教育学生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精力。认真学习、主动帮助老师做如擦黑板等力所能及的事,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

(2)进行征文或演讲比赛,抒发对老师的爱和感激。

(3)教师节为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表达感恩之心。

3、对同伴乃至他人的感恩

(1)“我的同伴”主题活动,可以选择征文、班队会、交流等方式进行。

(2)发现身边帮助过自己的人,如医生、邮递员、清洁工等。

(3)结合“学雷锋”开展回报活动,帮助社会上弱势群体,如去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为生活中有困难的同学献爱心等。

4、对自然、对祖国的感恩。

(1)了解大自然为我们的生存提供的物质条件,人类对于自然的依赖和利用,感受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开展“环保小卫士”等活动。

(2)了解祖国的地大物博,更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文献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八、课题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建立课题研究组,明确分工

2.制定研究实施方案

3.前期调查表

4.组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5.调查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

1.根据实施方案开展具体的实践工作,

2.不断修正和完善实施方案

3.中期调查表

4.注重材料的积累和归档

5.做课题中期总结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年4月---2013年12月)

1.课题组成员完成研究成果,进行资料整理

2.完成结题论文,研究报告

3.感恩教育展示活动

九、课题研究的条件:

我校十分重视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倡以人为本,以德治校,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倡导“孩子的笑脸是学校的阳光”。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家长学校、教师、家长已基本形成了育人共识,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另外,我校在本学期已经做了一些感恩教育的相关实践活动,为此课题的开展打下了基础并积累了一些经验,此次课题的申报给我校感恩教育的开展指引了方向,使活动的开展更加制度化、规范话,坚定了我们深入开展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完成本课题也具备足够的条件。

1、组织保障:校长为课题组总负责人,作统筹安排;少先队具 体落实、业务指导。

2、成员保障:课题组的每位实验教师都是通过学校上会讨论,权衡各方面能力和条件精心挑选成立的一支富有创造力的队伍。

3、制度保障:制定课题研究实施制度、课题组成员定期学习制度和成果奖励制度。

4、经费保障:学校将提供课题研究所必要的研究经费。

5、时间保障:课题研究紧密结合教师的教学与教育工作展开,

不致教学与科研产生时间冲突;同时学校将为课题组成员的学习交流提供保证。

6.德育资源保障:有效的德育活动离不开德育资源的支持,我们尝试充分开发利用和挖掘整合德育资源。这里的德育资源是指个体经历的一切生活资源,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劳动实践等等条件性资源和学生的知识、技能、经验、创意、感受、问题、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我们更多的是借鉴心理辅导的活动方式,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制订感恩教育内容,在学科教学中,在少先队开展的活动中冲破传统德育的束缚,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亲自体验,发现问题,主动、独立地表现自己,感受生活,自我教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社生小学德育研究课题——感恩教育

社生小学

2013年

第五篇: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现状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感恩是一种本性和不可磨灭的良知。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

2、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对小学生而言,“感恩”他人的能力还非常有限,但从小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和帮助,应该是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3.儿童成长的需要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从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学生内心中激发出要我学好到我要学好,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对塑造儿童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此,我校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有的学生景仰科学家,有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少数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当今,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暴露出基础道德滑坡,理念信念缺位,价值观念扭曲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究其原因有三:一时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中备受溺爱,长辈们只知道默默付出,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只是孩子们以为向长辈们索取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养成只想索取不思回报的习惯。二是由于分数成为唯一评价标准已又多年,感恩教育缺失就可想而知。三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门打开了,空气更新鲜了,但是拜金主义等一些不健康的思潮也进来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感恩情愫缺失。

基于以上思考,从我校德育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本学期我们提前作的感恩教育的相关工作以及取得的效果,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创造感恩教育的新模式,对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案,我们设计开展以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为前提,以学校、家庭、社区为场所的反恩教育实践活动。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使之成为我校的德育特色。

二、课题组织机构

(一)组织机构 课题组长:郭海波

副组长:王站雄 刘金波 李江峰 研究人员:各班主任

三、课题研究的界定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个舶来词,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知恩”于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情能给于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于行,就是在知恩感恩的基础上,能够懂得施恩于他人,将心中的感知具体化,行为化形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对生命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 我们这个课题研究解决的重点在于对小学生开展的感恩教育从小处入手,从身边入手,教育小学生认识、感受、体验父母、老师、同伴、身边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让学生懂得感恩,从而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身边人、爱自然、爱社会,并使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

四、课题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1、深化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孝道教育理论。本课题的研究将扎根于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孝道教育基础之上,而通过研究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又反过来深化和发展该理论。

2、制定“小学生感恩教育”研究的年段目标体系、检测指标和评价方法。

(二)实践意义

1、对于个人而言,感恩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感恩并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人和社会的恩情的话,那他就不是一个人格完整的、心灵健康的人。感恩有时并非人的天性,需要感恩教育的点拨。感恩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对于人们内心价值秩序的建立、师生间关系的重建以及学生的生命观、自然观、人际交往观等观念的树立,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使他们走向谦逊、谨慎、幽默、敬爱、自尊、感恩。

2、感恩教育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良性互动的社会德育氛围。通过系列感恩活动,让学生的心灵不断撞击感激的区域,告诉学生要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哺育,感谢自然原恩赐,感谢社会的关爱,感谢别人的鞭策……只有这样具有极强可塑性的学生才能“心会跟爱一起走”,并以爱心来回报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

3、本课题研究通过将儿童的活动与交往为路线,将学校、家庭、社区联成一个主体网络,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在“开发利用德育资源、深化道德活动体验,促进学生品德自省内化”这一研究领域有所突破,通过唤醒学生的知耻心和感恩心,进而培养和完善学生的道德和法纪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课题研究的研究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学会一定的感恩方式,养成感恩习惯。

2、通过资质的各种感恩活动,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在生活和学习中互相帮助,乐于助人;感激自然的赐予之恩,使“爱护环境,保护自然”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措施

(一)研究思路

要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争取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主要以主题活动、学科渗透、课外延伸(家庭、社会活动等)为载体,以角色换位、实践体验为行动策略,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营造感恩教育的校园环境。

感恩教育要取得成效。需要有良好的教育气氛和校园环境建设。我们主要通过校园的物化和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感恩氛围。物质文化环境是无声的老师。文化环境的精心设置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真正起到“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心护花二月风”的效果。

(1)在我们精致和谐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感恩的氛围: (2)在教室开辟了“班级感恩文化角”,设有“身边处处有恩情”、“感恩温馨语”等栏目;

(3)在校园的墙面上,悬挂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感恩名言诗句;在每天的晨间谈话和校园午间新闻中,《感恩的心》、《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旋律优美、感人肺腑的感恩歌曲被反复传唱。这些自然和谐的举措,呼唤着孩子的感恩之心。

2.加强学科教学的感恩渗透

通过挖掘语文、思品、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的相关育人因素,整合和优化,在课堂中有机渗透。例如语文老师可以选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等,加以讲解或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道理。这种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讲,生动有趣。吸引力特别大,效果应该是非常显著的。

3.展开感恩教育活动,

我们以《小学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等小学德育的纲领性文件为依据,以“一片孝心回报家庭、一份爱心回报他人”、“一腔热心回报社会”为基本内容和目标,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把握生活切入点,将感恩德育目标进行科学整合,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在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提出具体分层次的要求。学校德育和学科教育相互结合,创设感恩教育的平台与氛围。所以我们首先要创设一个感恩教育的和谐环境。学校德育还可以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利用学科教材资源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全体教师改变观念,充分认识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课题目标。

4.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纽带,

争取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共同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与家长达成共识,争取家校共同实现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孩子是一面镜子,照着我们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的表现便是我们家长教育的回应。许多时候孩子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更多时候则更需要我们去引导感悟。所以作为家长,不仅要给孩子爱心、榜样、机会,更需要学会珍惜、欣赏、肯定孩子的示爱和感恩的表现,我们的孩子才会不仅有爱的意识,更会有那些感恩的行为。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卡、电话联系、广播电视学校、家访等方式让家长了解我们课题实施的意义,以共同实现对孩子的感恩教育。

5、利用影视媒体的感恩熏陶

利用优秀电影资源,进行感恩教育的熏陶,在愉快的影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培植学生的感恩心,提高学生道德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

(二)研究活动的具体策略:

1、对父母的感恩。

一个人只有爱父母,爱家人,才会爱他人,爱祖国,所以对父母的感恩是最基础的。

(1)首先开展体验活动,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可结合母亲节、妇女节、父亲节等开展如“一日护蛋行动”、“听妈妈讲怀孕的故事”、“做一天家务”、“为父母洗一次脚”、“给父母过生日,亲手制作小礼物”等活动。

(2)观看亲情影片,联系自身,激发情感。

(3)在切身体验的基础上,上升为情感的具体表现。2——3年级的小学生给父母送一句温馨的祝福;4——5年级的小学生写一篇亲情作文。举行主题班队活动。

2、对老师的感恩

(1)了解老师一天的工作内容,酌情开展“我当小老师”的体验活动,体会老师教育学生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精力。认真学习、主动帮助老师做如擦黑板等力所能及的事,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

(2)进行征文或演讲比赛,抒发对老师的爱和感激。

(3)教师节为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表达感恩之心。

3、对同伴乃至他人的感恩

(1)“我的同伴”主题活动,可以选择征文、班队会、交流等方式进行。

(2)发现身边帮助过自己的人,如医生、邮递员、清洁工等。

(3)结合“学雷锋”开展回报活动,帮助社会上弱势群体,如去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为生活中有困难的同学献爱心等。

4、对自然、对祖国的感恩。

(1)了解大自然为我们的生存提供的物质条件,人类对于自然的依赖和利用,感受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开展“环保小卫士”等活动。 (2)了解祖国的地大物博,更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文献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八、课题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1月)

1.建立课题研究组,明确分工

2.制定研究实施方案

3.前期调查表

4.组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5.调查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4月)

1.根据实施方案开展具体的实践工作,

2.不断修正和完善实施方案

3.中期调查表

4.注重材料的积累和归档

5.做课题中期总结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3年4月---2013年12月)

1.课题组成员完成研究成果,进行资料整理

2.完成结题论文,研究报告

3.感恩教育展示活动

九、课题研究的条件:

我校十分重视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倡以人为本,以德治校,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倡导“孩子的笑脸是学校的阳光”。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家长学校、教师、家长已基本形成了育人共识,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另外,我校在本学期已经做了一些感恩教育的相关实践活动,为此课题的开展打下了基础并积累了一些经验,此次课题的申报给我校感恩教育的开展指引了方向,使活动的开展更加制度化、规范话,坚定了我们深入开展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完成本课题也具备足够的条件。

1、组织保障:校长为课题组总负责人,作统筹安排;教科室具 体落实、业务指导。

2、成员保障:课题组的每位实验教师都是通过学校上会讨论,权衡各方面能力和条件精心挑选成立的一支富有创造力的队伍。

3、制度保障:制定课题研究实施制度、课题组成员定期学习制度和成果奖励制度。

4、经费保障:学校将提供课题研究所必要的研究经费。

5、时间保障:课题研究紧密结合教师的教学与教育工作展开, 不致教学与科研产生时间冲突;同时学校将为课题组成员的学习交流提供保证。

6、技术保障:学校将聘请专家为科研提供基本技术指导。

7.德育资源保障:有效的德育活动离不开德育资源的支持,我们尝试充分开发利用和挖掘整合德育资源。这里的德育资源是指个体经历的一切生活资源,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劳动实践等等条件性资源和学生的知识、技能、经验、创意、感受、问题、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材性资源。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我们更多的是借鉴心理辅导的活动方式,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制订感恩教育内容,在学科教学中,在少先队开展的活动中冲破传统德育的束缚,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亲自体验,发现问题,主动、独立地表现自己,感受生活,自我教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阳店镇中心小学

2012年9月

小学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2013学上期)

阳店镇中心小学 2012年9月

上一篇:中学物理组教研计划下一篇:中小学科普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