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法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沈家本法学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沈家本(1840-1913),清末著名的法学家、立法家和法学教育家,中国近代法学的奠基者。在近代法学教育方面,他结合清末修律大胆地提出了符合当时需要的一系列法学教育思想并付诸于教育实践,为改变传统法学教育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学术界对沈家本法学教育思想的系统研究还比较鲜见。笔者以为,其法学教育思想是其众多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可忽视。本文以沈家本法学教育思想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教育思想体系和教育实践尝试,了解造就一代法学宗师的精神和学术因素,并紧密结合当前我国法学教育现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暴露出的诸多问题,深入探讨推进我国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方式转型、提高法学教育质量的模式与路径。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沈家本法学教育思想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创新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主要探讨沈家本法学教育思想的产生过程,围绕历史背景、思想渊源、实践基础、根基与动力等方面,探究一代宗师的教育思想形成因素与溯源。第三章,重点对沈家本法学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及教育实践进行研究。理论上,重点阐述法学教育重要性理论,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办学的理念、思路与措施,以及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的新体系等;实践上,力主重设律博士、改良监狱制度、创建京师法律学堂、派遣留学生与聘请外国教员、汇编中外法律文本、兴办学术团体等。第四章,对沈家本法学教育思想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性进行客观评价,从更深层面了解其法学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及其视野局限。第五章,分析我国法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现状,探讨沈家本法学教育思想对我国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带来的启示与借鉴。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了研究结论、研究不足以及后续研究问题的必要和可能。

关键词:法学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

学科专业:法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1.1 对沈家本法律思想研究"多"

1.1.2 对沈家本法学教育思想研究"少"

1.2 研究内容

1.3 主要创新点

1.3.1 理论层面

1.3.2 实践层面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线路

第二章 沈家本法学教育思想形成

2.1 历史背景

2.1.1 变法修律的时代要求

2.1.2 律学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2.2 思想渊源

2.2.1 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熏陶

2.2.2 西方法律思想影响

2.3 实践基础

2.3.1 兴办法律学堂

2.3.2 变法修律实践

2.4 根基与动力

2.4.1 勤奋好学的品格

2.4.2 法律救国的情怀

第三章 沈家本法学教育思想的内涵

3.1 教育理论体系

3.1.1 提出法学教育重要性理论

3.1.2 对法学教育与国外治理经验关系之总结

3.1.3 提出多层次办学的理念

3.1.4 倡导多主体办学的教育政策

3.1.5 探索多形式办学的思路

3.1.6 构建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的新体系

3.2 教育实践探索

3.2.1 重设律博士

3.2.2 创建京师法律学堂

3.2.3 派遣留学生,聘请外国教员

3.2.4 汇编法律文本

3.2.5 兴办学术团体

第四章 沈家本法学教育思想评析

4.1 沈家本法学教育思想的积极意义

4.1.1 教育使命的契合性

4.1.2 中西兼顾的进步性

4.1.3 教育质量的保障性

4.2 沈家本法学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4.2.1 新式法学教育缺乏社会基础

4.2.2 新式法学教育的盲目性

4.2.3 新式法学教育引进模式的单一性

第五章 沈家本法学教育思想与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

5.1 对我国法学教育现状之审视

5.1.1 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结构性失衡

5.1.2 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严重脱节

5.1.3 师资力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矛盾凸显

5.1.4 课程设置局限了国际视野拓展

5.1.5 单一线性评价导致能力培养滞后

5.2 沈家本法学教育思想对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的启示

5.2.1 培养目标体现需求性

5.2.2 培养理念具有开放性

5.2.3 教育目的摒弃功利性

5.2.4 培养模式具有多样性

5.2.5 教学方法具有实践性

5.2.6 评价方式具有创新性

5.2.7 职业信仰具有坚定性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人力资源人才培养论文提纲下一篇:产业技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