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变革

2022-09-11

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指职业学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的指导下, 通过将各种办学要素联系起来, 从而形成规范化的运行机制和结构形态。

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变革进行分析, 通过发现不足之处, 并加以改进。现阶段我国处于转型期, 深刻研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变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以供应为目标”办学思想的不足

现阶段职业教育学校的办学思想通常可以分为“以供应为目标”的办学思想和“以需求为动力”的办学思想两种。

“以供应为目标”是指职业学校通过政府部门科学的预测人才的数量和结构, 从而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 “以需求为动力”是指根据劳动市场对人才数量和结构的需要而调整专业课程。

然而现阶段很多职业学校仍然是单一的将政府部门的预测作为调整课程的依据, 虽然这样的办学思想为社会提供了技术型人才, 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这种思想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职业学校仍然是以这样的思想作为办学思想, 那么学生毕业后可能找不到合适工作。

(二) 以政府为主的举办者所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的举办者可以根据办学资金分为政府、企业和个人三种。

大部分的职业学校的举办者为政府, 以国家的财政性经费为主。

然而这样的形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是国家的财政收入往往是有限的, 职业教育学校不可能依托着国家大幅度的提高财政拨款额度来办学。

其次是职业教育学校的办学离不开企业的参与, 如果企业没有积极的参与那么就很难保障职业教育的质量。

(三) 职业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

现阶段很多职业院校缺乏办学自主权, 导致学校没有办学活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有自主招收学生、颁发证书、聘任教师及奖励处分等权利, 然而很多职业学校没有完全的落实这些权利。

如招生的时候需要在政府部门的计划下进行。这样缺乏办学自主权导致无法适用市场竞争。

(四) 缺乏公平的办学环境

现阶段职业教育学校缺乏公平的办学环境, 首先是职业学校之间竞争不公平, 如2006年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该计划要求进入计划的高等职业院校可以获得国家财政的重点支持, 而没有进入的则失去发展的机遇[1]。

其次是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竞争不公平。如职业教育学校的财政性经济收费拨款额度要远远低于普通学校, 这就导致了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不完善, 难以满足教学的需求。有相关研究表明, 发展中国家职业技术学校的生均成本比普通中学的高153%。

二、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变革的动力

(一) 外在推力

1.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为社会基础

首先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这种转变要求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封闭式的办学, 从而紧跟市场经济发展。

其次是现阶段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使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因此要求职业教育学校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最后是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知识经济的到来加快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变革, 使之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

2. 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为外在动力

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通过培养劳动者的职业素质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产业转型升级都会需要大量的新型人才, 这些人才往往是通过职业教育完成的。

与生产力发展联系较为密切的职业教育就会重新调整社会关系, 以面对产业转型带来的挑战。

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当中往往会导致高素质的人才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 人才数量的短缺以及人才结构的不匹配等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学校办学模式的变革, 不断培养大量的有创造能力的劳动者。

(二) 内在动力

1. 大众教育提供空间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突出的是其“职”的属性, 只有提高办学质量才能体现教学特色。

同时, 随着大众教育的普及, 学生的发展也逐渐变得多元化。职业学校的终身教育体系也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2. 职业教育内涵的建设需要完善的办学机制

现阶段很多职业学校从硬件设施建设转变为内涵建设下的质量的提升。内涵建设就是指以事物本身的内部因素为动力, 在发展形态上依据事物内在属性发展, 如结构协调、规模、质量、水平、视力提升的过程[2]。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 内涵建设就是指通过高效的教师队伍、优质的教学环境等内在因素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变革的方向

(一) 转变办学思想

变革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关键在于发挥市场在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转变办学思想, 逐渐摆脱“以供应为目标”的办学思想, 转变为“以需求为动力”的办学思想。

转变办学思想,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 一是调研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的数量和结构, 设置专业。二是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设置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坚持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 注重对企业岗位需求和工作任务的分析[3]。

(二) 丰富办学主体

由于职业学校的办学主体大部分为政府, 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因此需要重点提高企业的参与积极性。

有相关研究表明企业参与的特征和目的与校企合作的成本和收益有着较大的关联。

因此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实施, 一是政府加大对企业的专项补贴, 严格执行企业用工制度。

规范企业雇佣和劳动力的使用规则, 使劳动力市场规范运行[4]。政府加大对企业的专项补贴, 企业有了这项补助就能提高参与职业学校办学的积极性。

二是职业教育学校提高对企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 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可以定期的邀请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 方便学校为企业提供合适的专业人才。

(三) 提高办学自主权

改变以往的政府完全主导的办学模式, 将政府赋权和学校用权有机的统一起来, 加大学校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

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可以通过两方面的内容入手, 一是政府赋予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 如自主招收学生、颁发证书、聘任教师及奖励处分等权利。职业院校只有真正的掌握办学自主权才能提高办学水平。

二是学校学会用权, 制定完善的学校章程, 对学校权利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分配与行使, 真正学会如何应用政府赋予的权利。

(四) 营造公平的办学环境

由于职业院校之间、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之间办学环境存在不公平之处, 影响职业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因此需要营造公平的办学环境, 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主导作用。首先是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等进行修改。

由于很多政策法规中存在着不少不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 如产权政策, 政府只有通过尽快的修改这些法规才能为职业学校的发展提供条件。

二是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及时的完善相关法律。三是发挥市场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作用, 为职业教育办学提供条件, 如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之间财政性收入经费不一致问题。

四、结束语

职业教育学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场所, 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通过高质量的人才不断的优化国家产业结构, 使我国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能知识密集型转变。因此需要规范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职业院校转变办学思想, 政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为职业学校办学创设自由、公平的环境。

摘要: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 办学模式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 也是实现职业教育院校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部分则重点研究了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变革的动力, 第三部分则重点阐述了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变革的方向, 希望本文能够给予相关人员参考意见。

关键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变革

参考文献

[1] 张丹丹, 贾忠革.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求[J].职教通讯, 2015, (14) :30-32.

[2] 黄正娟, 杨挺.“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变革[J].当代职业教育, 2016, (7) :4-8.

[3] 徐国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研究的分析框架[J].职教论坛, 2013, (19) :14-21.

[4] 崔步彤彤.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综述[J].现代职业教育, 2017, (19) :78-79.

上一篇:2型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护理下一篇: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