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名牌培育发展规划

2023-02-05

第一篇:企业名牌培育发展规划

加大名牌培育力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加大名牌培育力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围绕徐州市局实施“五个一”工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新沂局加大名牌宣传和培育力度,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帮扶企业创建各级名牌。

该局拓宽引导扶持渠道,提高名牌战略的针对性,在名牌培育中,结合相关申报产品和企业的不同情况,局领导带队深入走访企业,向企业宣传强调名牌创建的优势及政府的相关鼓励政策,全面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和需求,充分听取企业建议和要求,与企业提前对接,发放申报企业联系卡及意见反馈表,确定企业申报联系人,认真细致做好申报服务准备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名牌培育的实效性,近期该局将举办卓越绩效管理及名牌申报培训班,与企业面对面,深入细致地讲解企业如何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及名牌申报的特点、要求、注意事项等。并提前做好申报企业评估准备工作,对照历年名牌评分标准,帮助企业有针对性查找不足,提高申报成功率。对条件尚不成熟的企业,帮助其进行原因分析,鼓励其继续开展质量改进工作,为今后名牌创建打好基础。

今年该局将抓住机遇,按照市局提出实施“五个一”工程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本地区的名牌培育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动企业追求卓越绩效,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力争在创建质量兴业先导区内树立一批有影响力名牌产品,提升名牌企业竞争力,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

第二篇:商标名牌战略与企业发展浅析

摘要: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用于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是现代经济的产物。本文主要从商标战略对企业的发展的有力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商标商标战略企业发展

商标的发展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非常重要,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各地著名商标数量达21111件。全国各地工商机关积极拓展商标价值实现渠道,探索商标投融资机制。自2006年至今,商标局已办结418件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申请,帮助企业融资238亿元。商标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内力推动,商标战略已成为经济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抓手。商标既是经营者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质量象征,又是经营者独特个性、文化品位、商业信誉等因素的综合载体,是为经营者创造财富的无形资产,开展商标名牌战略研究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商标名牌战略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

“大品牌,让人放心” 普遍反映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大品牌”指的是商标,“让人放心”主要是指产品质量,“商标”和“质量”这两个词都代表着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可程度。商标和质量之间互为推动,相辅相成,过硬的产品质量可大大提高商标的知名度,能使商标闻名遐迩、誉满天下;反之,商标是产品质量的外在体现,是产品质量的高级表现形式,商标知名度的大小,也直接反映了该产品的内在质量。商标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必将对产品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无形中对产品质量起到了良性推动作用。“创名牌难,保名牌更难” 打造知名品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愿意失去这个来之不易的“金字招牌”。优秀的品牌一定要靠高质量的产品来维护其价值,因为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需求,只有产品得到消费者认同,品牌价值才能发挥出更强大、更持久的作用。中国驰名商标“海尔” 集团总裁张瑞敏在创业初期,对5000台存在问题的电冰箱在可以低价处理的情况下,毫不犹豫的全部砸碎,当时很多人对他的做法感到惊讶和不理解。现在海尔集团成为了世界一流的公司,产品销遍世界各个角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海尔”没有倒下和被淹没,反而走的更远,做的更大,原因就是对于品牌价值和产品质量两者之间关系的正确把握和重视。与“海尔”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鹿”, 三鹿集团曾为“中国企业500强”之一,其生产的系列配方奶粉连续10年产量、销量全国第一,年销售收入达60.2亿元、利税5.53亿元,曾经成为了全国知名度很高的企业,但经过“三鹿事件”后,该集团宣告破产,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些例子比比皆是,众目所睽。通过对“三鹿奶粉”事件的冷静思考,不难看出:实施名牌战略会给企业带来巨额财富,同时也对企业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商标对产品质量起到了良性互推的强大作用。

二、商标名牌战略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体系的完善

企业管理体系是优秀品牌得以建立的保证,它为商标战略的实施搭筑了架构。如果将企业管理体系比喻成实施商标战略的基础,那么实施商标战略就是企业管理体系的上层建筑,从动态的过程来看,两者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企业只有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加强对管理体系中各部门的有效整合,才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品牌价值,确保品牌战略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商标战略的实施对企业管理体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有利于推动企业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体系是由研发创新管理、质量检验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不同部门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部门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积极作用,企业可以通过实施商标战略,进一步促进企业各个部门由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

1.促进研发创新管理部门的转变。企业不断进行产品研发创新,将技术成果转化为有竞争力的商品,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使企业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全球企业500强即是知识产权500强,都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以保证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垄断技术并获取高额利润,通过许可等经营方式进行融资和业务扩张。对任何企业而言,单一的产品或服务会降低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不利于赢取更多领域的市场份额。世界上很多企业经营的产品种类繁多,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经营的产品多达25万种;海尔现有10800多个品种,平均每天开发1.3个新产品。这些优秀企业,都是在全力打造“拳头产品”的同时,加强“产品的有效组合”,对不同市场、不同消费群体实行“多样化”的进攻策略。

2.促进质量检验管理部门的转变。质量和生产是统一的共同体,只有共同存在,才能共同发展,换句话说:“质量若不存,生产将不存”。加强质量检验管理是为了保证产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规模生产,内部质量检验是企业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的第一

道关口,只有严把这一关,产品质量才能更具稳定性,才能不断增强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信心,才能保证企业获得源源不断的财富。

3.促进市场营销管理部门的转变。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就必须构建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并对营销模式进行创新,这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市场竞争的是必然结果。以海尔集团为例:伴随着“海尔”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每天有5万台产品出库;一年的资金运作进出达996亿元,平均每天需做2.76亿元结算,1800多笔账;在全球有近1000家供货方,营销网络达53000多个;拥有15个设计中心和3000多名海外经理人。如此庞大业务体系的有序运营,得益于“海尔“营销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编织了一张遍布全国各地二级批发商和销售终端营销网。

三、商标名牌战略有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关资料显示:国外企业的生命周期平均只有12年,超过12年的企业不到20%,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到8年,每年约有100万家企业面临倒闭。“大浪淘沙,沧海横流,多少企业家豪情万丈,却壮志难酬。”许多企业如过眼烟云,昙花一现,独领风骚三五年便销声匿迹,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洞察能够驰骋风云一两百年的跨国大企业,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奥秘,就是拥有了某一个领域的核心技术专利,拥有了国际知名的商标——这就是知识产权。世界十大商标,第一是可口可乐,其身价是765亿美金,可口可乐在中国没有输出一条生产线,没有投入一分钱的现金,却与百事可乐占领了中国软饮料市场的半壁江山,凭借的就是技术秘密配方和商标这两样知识产权。微软排名第二,市值702亿美金,谈到比尔·盖茨富甲天下,成为首富,也是因为他拥有了微软公司Windows操作系统软件版权。再以通信为例,第一代是模拟通信,外国公司赚取了中国三千亿人民币,第二代数字通信,赚取了中国五千亿人民币,但核心技术仍然被国外企业牢牢掌握。

由上可以看到,核心竞争力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这种重要作用会随着企业知名度的提高而更加凸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企业将面对的是全球化的竞争,要想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必然要以知识产权为后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四、商标名牌战略有利于促进企业增收,推动企业腾飞

实施商标战略是提高企业知名度,促进效益的法宝。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已不仅仅注重质量、外观,而且讲究是品位、时尚,代表着一定的档次和地位,消费者认牌消费已蔚然成风。商标是消费者在众多同类竞争的商品或服务中作出是否购买决择的重要识别依据,就一般消费者而言,初次接触某类商品或服务时,可能并不了解该商品或服务提供者的具体情况,但往往根据商标的知名程度来判定商品或服务的优劣,并决定是否购买,同时还能刺激消费者持续消费这一品牌商品或服务,增加企业销售额。2006年河南中原大化集团有限公司的“中原” 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通过综合评估,该企业以11.16亿的身价位居“中国最具价值商标500强”第215位,全国化肥行业第4位,河南省综合第7位,不仅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超额利润,而且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一个支柱产业可带动一方经济,对政府而言拥有了众多知名企业,无疑是为地方经济腾飞插上了金色的翅膀。

参考文献:

【1】

【2】

【3】

【4】

黄心强《贯彻落实商标战略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中华商标2010年01期 李亮《论我国驰名商标司法认定中的缺陷及克服》 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次仁旦巴《企业如何巧用商标得到自身发展法制与社会2010年02期 王建平 鲍忠芳《驰名商标认定应走出误区》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0年01期

第三篇:在全市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认清发展形势,深刻认识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的重要性

质量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品牌是产品质量、特色、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的综合反映,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质量和品牌已经成为国际、国内竞争的致胜法宝。大力培育名牌产品,加快发展品牌经济,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基础,对提高全市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间率先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品牌和质量工作,特别是通过近年来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企业的共同努力,全市的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知名品牌不断增加,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到去年底,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只、中国驰名商标4件、中国出口名牌产品1只、国家免检产品24种、浙江名牌产品67只、浙江著名商标81件;上个月,美欣达又顺利通过了我市第一只国家出口免验产品验收,成为全市第一家拥有五项“国字号”名牌荣誉的企业。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名牌总量偏少,特色名牌缺乏,名牌竞争力不强,区域性经济的名牌带动效应不够突出;部分行业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不高,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还时有发生;部分企业的质量意识、创牌意识和能力亟待提高,也缺少质量提升和名牌培育的长远规划和实施方案;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质量和品牌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工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湖州的实际,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以名牌培育质量提升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振兴活动。

(一)开展名牌培育质量提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创名牌就是要从根本上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扩大产品知名度,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推进企业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就这个意义上说,创牌提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开展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才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才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促使各方面特别是各企业把质量作为参与市场竞争,求生存、促发展的生命线,通过优质的产品和高效的服务,树立诚实守信、公平竞争、文明进步的新形象。

(二)开展名牌培育质量提升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从表面看,这是由于生产要素供给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土地、资金、电力、原材料、环境等要素制约比较严重;但从深层次看,反映了我市经济的结构性、素质性问题,长期以来形成的“低、小、散”经济格局未能得到有效扭转,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就企业来说,总体上创新能力薄弱,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少、档次偏低,名牌产品偏少,品牌效应不够突出;多数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质量基础还相当薄弱,质量观念淡薄,创牌意识不强,“重生产、轻管理”和“重产量、轻质量”等现象还比较普遍。就三次产业而言,第一产业中,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知名品牌的农产品数量少且未形成优势,有机、绿色农产品占比不高;第二产业中,普遍存在能耗与效益、投入与产出不协调的问题,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第三产业中,商品流通领域的农资、建材、药品、食品等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服务领域中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将经济工作的重点,切实转到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开展以名牌培育质量提升为核心的质量振兴活动,就是重要的载体和途径之一。通过扎扎实实抓规范、抓标准、抓质量、抓品牌,促进产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转变。

(三)开展名牌培育质量提升是实施率先崛起战略的现实要求

工业是湖州经济的主体和支柱,实现湖州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间率先崛起的核心标志,就是以工业经济为主的产业崛起。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方针,高举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旗帜,着力增强我市工业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在这其中,质量与品牌就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和保障。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是现阶段质量振兴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推动我市工业产品提高档次、走向国内国际市场的最有效的手段,是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增强工业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基础工作和有力保证。面对国内、国际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的企业若不练好内功,在质量上下足功夫,在品牌上做足文章,就会失去竞争力,就会在新一轮竞争中掉队。那么,湖州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工业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全市的率先崛起。

各级各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开展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把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保证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的有效抓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管理、创名牌、增效益、夯实力、促发展,提升质量打造新优势,创建名牌促进新发展。

二、围绕质量振兴,全面推进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全市开展质量振兴活动,主要就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我市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着力提升品牌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促进湖州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要明确质量振兴的目标,突出重点领域,抓住关键部位,紧扣薄弱环节,全面推进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突出培育区域性重点产业,着力提升整体质量水平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质量是推进产业水平不断提升的核心。根据全市产品质量的整体水平和产业结构的特点,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四大基地”、“十个中心”,突出加大对区域性重点产业质量提升和名牌培育的工作力度。

长兴县的铅酸蓄电池行业发展已有30多年历史,近几年随着电动助力车行业的兴起而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都颇具影响的新型特色产业。

德清县和南浔区的木业产品主要为木地板、装饰贴面板和细木工板,产业集聚度较高,产业规模效应显著,是我市近年来发展最快、在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区域特色产业。

吴兴区的童装业是织里镇的一大支柱产业,是我市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通过举办中国织里童装博览会,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升。

安吉县的椅业和竹地板业是县域经济两大支柱产业,椅业已成为安吉县外贸出口的第一产品,竹地板产品畅销欧美市场,是“中国转椅之乡”和“中国竹地板之都”。

各县区要根据各自的产业特色,按照“一产一策、一企一策、一品一策”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实施方案,实行分类指导,在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生产环境等各个环节,大力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全方位提升产业质量,努力将区域性重点产业做精做细、做长做新、做大做强。

(二)大力实施名牌战略,着力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名牌产品是企业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象征。大力培育和争创名牌产品,是全面提升湖州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载体,也是增强湖州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在“创”字上下功夫。引导和促进企业坚持把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牢固树立抓产品的关键就是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抓名牌、抓名牌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名牌创建之路。加大创建品牌、提升品牌、经营品牌、延伸品牌的力度,做到无牌变有牌、有牌创名牌,使更多的产品成为国家级和省级名牌。

二要加强指导协调服务,在“育”字上下功夫。认真制订名牌培育规划,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列入规划的企业和行业开展创名牌工作。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创名牌的培育力度,实行专人负责,加强指导和服务,做到培育一批,申报一批,升级一批。我市中国名牌产品“十一五”推进计划是根据国家公布的目录,市名推委结合我市产业和产品的现状提出的,这个计划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对列入计划的中国名牌重点培育企业,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好名牌培育工作责任,在技术改造、市场准入、监督抽查、质量保证体系、计量保证体系、认证认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资本、资源、项目和政策向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倾斜。

三要发挥产业产品优势,在“特”字上下功夫。围绕先进制造业“四大基地”和“十个中心”的建设,走特色名牌发展之路。依托我市现有的特色优势产业和产品,通过产业和品牌的聚集,培养和提升一批在全国和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特色品牌。要结合当前区域性重点产业的培育和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着力挖掘特色、发挥优势、提升档次、扩大影响,增强特色产业产品的实力和竞争力,以区域性特色名牌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三)加强质量基础建设,着力以质取胜

开展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质量基础建设是最基础的关键环节。要坚持“以质取胜”,夯实标准、计量、质检、质保、咨询认证等质量管理方面的建设基础。

一是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企业是质量管理的主体和基础,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生命”的观念,提高经营者和员工的质量意识,建立完善质量保障机制。要加强质量管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积极申请产品质量和管理体系认证,积极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赶超和节能降耗等活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自律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

二是积极推进标准提升工程。重点对技术创新能力强、有核心技术专利、产业链长的龙头企业,鼓励其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订修订,积极争取参与国际标准活动,把关键技术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及时转化为标准,利用标准提高核心竞争力,争创名牌,并带动产业链整体标准的提升。紧紧围绕节能降耗工作,完善主要耗能、耗水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严格执行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和再利用标识制度,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应对技术贸易壁垒工作,引导出口企业主动应对,提高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例。

三是加强计量基础工作。积极采用先进的计量测试手段和方法,严格对计量测试设备的管理。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进一步完善计量检测体系,为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研发提供有力的保障;中小企业要积极配备必要的计量检测设备,确保产品经严格检验合格后出厂。进一步发挥计量和校准中介机构的作用,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加大对法定计量机构的投入,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可靠的计量测试保证。

四是建立健全质量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根据产业布局和区域特色,加强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快实现检验机构布局网络化、装备智能化、服务社会化。鼓励检验机构进园区,为企业提供零距离服务,切实解决企业检测难问题。加强对食品的监督检测,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放心。检验机构要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创新,确保检测数据科学、公正、准确、可靠。

五是促进认证咨询市场的健康发展。积极鼓励和推进企业申报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节能、节水认证,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促进资源节约型、生产清洁型、生态环保型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各类协会、学会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信息交流、人才培训、质量改进、技术互助、品牌培育策划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强化执法监督检查,着力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是质量振兴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强化抓源治本意识,继续落实打假责任制,切实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惩处制假售假的违法犯罪行为。

一是突出质量安全重点,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突出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农资、建材、特种设备等重点产品,按照“查大案、端窝点、整市场”的要求,集中力量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市场实施专项治理,推动打假治劣向纵深发展。严厉打击各类垄断经营、欺行霸市、商业诈骗、不讲公德、不讲诚信等行为,努力营造公开、公正、平等、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形成亲商、活商、富商的社会风气,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有序流动,为质量振兴营造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是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把从源头抓质量作为依法监管质量的重点,完善市场准入机制,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建立质量预警体系,及时整治质量警情,不断提高依法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对实行生产许可证、强制性认证的产品,必须严格检验、严格审查、严把市场准入关。凡不具备生产条件、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企业,一律不准开工生产。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强化监督抽查的后处理,帮助企业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提高质量水平。

三是落实打假责任,维护合法权益。各职能部门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落实打假责任,密切协作配合,加强执法检查,保持打假高压态势。发动全社会支持打假工作,深入开展“质量月”、“3.15保护消费者权益日”等群众性活动,动员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质量监督管理,曝光典型案件,举报不法行为,鼓励支持用户和消费者依法进行质量投诉和仲裁检验,切实维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放心的消费环境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建立工作机制,全力确保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取得实效

质量振兴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市上下齐抓共管,各行各业协调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各级各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推进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取得实效。

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质量振兴活动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市质量振兴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各县区政府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制定切实有效、操作性强的活动方案,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各县区要加强与市领导小组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汇报重点行业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进展情况,协调重要工作,解决重大问题。市、县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协调解决名牌培育质量提升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全力推动“质量振兴”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二要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各有关部门及行业要切实强化各自职能,上下齐心,左右协力,多方联动,合力推进。市、县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督促检查,定期反馈通报情况。各有关部门、单位、企业和社会团体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狠抓落实,以一流的工作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推动质量振兴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三要健全机制,强化保障。要从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等各个层面,建立有效的经费投入机制、工作推动机制、督查落实机制、质量评价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保障质量振兴活动有效开展。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及企业单位要建立质量工作责任制,制定质量责任考评办法和考核细则,强化督查考核,把质量振兴和品牌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落实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和每一个产品。严格责任追究,对造成重特大质量责任事故的,依法追究政府、部门、企业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四要出台政策,引导激励。建立质量兴企、品牌兴业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行业抓质量、创品牌。市政府在已有的名牌产品奖、国家免检产品奖等的基础上,又设立“质量管理奖”和“标准化工作创新奖”,对新获国家或省质量管理奖的企业,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对参与WTO/TBT通报评议被通报方采纳的单位,奖励20万元;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分别资助50万元、20万元、10万元;对承担组建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分会或省委员会的单位,分别资助50万元、20万元。各地和各行业企业也要建立提质创牌的引导激励机制。

五要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各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要广泛宣传质量振兴活动,深入开展质量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质量意识。特别要加强对企业经营者、企业职工的质量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各新闻媒体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报道名牌培育质量提升的工作经验、典型成效,曝光生产经销假冒伪劣及无证产品等违法行为,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抓质量、促品牌的良好氛围,推动质量振兴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第四篇:培育团队精神引领企业发展

培育团队精神引领企业发展

专卖专营、统一管理的烟草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培养人才来发展企业,努力铸就卓越团队,培育出特有的核心竟争力。

引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用先进的制度管理团队

企业要根据发展战略、内部管理和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客观要求,引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工具,形成周密细致的管理方案。改革不追求轰动效应,不以裁员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在促进绩效进步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制度创新,重在转变观念,转换机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培育与使用相结合的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清晰的岗位体系与全员岗位聘任制,全面建设队伍。通过流程整合、岗位梳理、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估等环节,形成新的岗位体系,改变职能体系,空白与交叉等不良现象;全面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卖团队,一支高水平的专卖技术队伍。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实行全员岗位聘任制,将公开竞争、双向选择、市场招聘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使“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逐步建立市场化的薪酬体系,充分保证薪酬制度的内部公平性、外部竞争性和个人激励性。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作为分配的主要形式,将岗位价值确定为薪酬水平的依据,通过科学的岗位评估,确定岗位价值,“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根据个人工作性质所承担的职责,确定固定薪酬和绩效奖金的比重,并根据企业的总体情况和个人绩效完成情况确定绩效奖金水平,使员工的收入与企业、部门及团队的绩效挂钩。

建立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将员工对企业的发展贡献度作为绩效管理的主要标准,建立客观的绩效考核体系,公正地衡量部门和员工个人业绩与贡献度;通过将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层层分解,形成自上而下、科学有效的绩效目标,促进员工职业发展和企业整体绩效进步。

整合企业文化资源,通过构建新型的企业文化来塑造团队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企业共同的信念下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组织管理的总和,即从企业的价值观入手,构建一种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企业群体意识。企业文化溯本追源就是为实现企业的经营使命,它不仅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更是以企业员工的身体力行为根本手段。

为使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的全面提升,企业应明确总体的经营目标,凝聚人心,建立共识,塑造与提升企业的形象,提高员工素质与寻找新的优势。构建企业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按步骤分阶段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去实施。具体实施可按四个阶段来进行:经营文化明确阶段、文化宣传阶段、精神文化共识阶段及文化推广阶段。构建企业文化的研究方法大致应按:正确提出问题、选择管理工具、完整收集资料、全面系统分析及提出综合方案来进行。

通过企业文化的构建使团队的每个员工都有好的文化精神,具有一定的价值观,通过构建企业文化使市场净化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使体系能完整有效地运用,同时团队也就有一定的精神武装。

创建学习型企业,通过培养人才来提升团队精神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超越自我,必须把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要转变思想,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念。首先,学习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学习不仅是个人行为,而应该是一种团队精神,要大力倡导团队学习。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其次,把学习作为员工的最大福利,企业应提倡全员培训,终身教育,为员工的成长提供平台。再次,把学习作为一项回报颇丰的投入,有好的培训投入,就有好的员工,有好的员工就能建立起好的企业,这是我们发展的后劲和核心的竞争力。最后,学习的首要任务为学会学习,讲究效率,提高水平。

要狠抓落实、不断创新培训模式。通过建立完整、严格的培训制度,为企业开展员工教育培训搭建平台,加大考核力度,保证培训效果,对培训职能进行重新鉴定,注重岗位练兵,加大对岗位技能培训的投入,不断促进企业学习型团队建设。

第五篇:文章标题:精心培育廉洁文化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精心培育廉洁文化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企业要长盛不衰,领先的技术,强大的资金固然重要,同时,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文管理环境,即企业廉洁文化的培育仍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建设企业廉洁文化,必须健全廉政制度,规范廉政监督体系,坚持制度文化与监督文化并重,才能促进企业的

和谐发展。

一、立足于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掌握与理解廉洁文化的内涵

一个企业的廉洁氛围浓厚不浓厚,是衡量这个企业能否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腐败现象之所以滋生蔓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腐败行为背后有腐朽文化作支撑,腐朽没落的官本位意识、贪图享乐的思想观念、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等还有着一定的市场。廉洁文化是腐朽文化的对立面和批判者,它以鲜明的态度批判腐朽文化,从根基上摧毁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在全社会形成以廉洁为荣的浓厚氛围,给腐败行为造成巨大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的压力。只有这样,才能把廉洁自律意识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落实到人们的行动中,才能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才能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

二、立足于规范廉政行为,健全和完善制度文化的约束机制

制度文化是廉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制度文化的建设具体要实施五项基本制度。一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制度。坚持年初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责任目标和责任内容。二是建立领导集体议事制度。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和大额度资金运作内容、程序及责任追究办法的规定,实行民主集中制,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作出决策,避免出现由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对不按规定执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的,依据有关规定,对负有相应责任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追究其责任。三是推行关键岗位权力分解和轮岗交流制度。对管理人财物等重要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定期轮岗交流,防止权力的越轨或滥用。四是对重点单位直接派驻纪检监察员制度,对诸如物资采购、工程建设、产品销售等事项进行全过程监督。五是实施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制度,应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作为考核评价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副科级以上干部的收入申报、民主测评、廉政谈话、经济责任审计、奖惩及群众意见等情况都应记录在档,实行动态管理,从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刚性网络,真正实现“全方位覆盖、全员化执行”的制度文化。

三、立足于深化源头治腐,实施监督文化的权力制约机制

要不折不扣地实施监督文化,完善权力约束机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确保权力运作的规范有序。第一,加强舆论宣传监督。通过舆论宣传,对廉政的典型事例进行表彰奖励,对违法违纪行为及时曝光,让社会公众批评、监督,在全社会形成弘扬正气、遵守廉洁文化规则的舆论氛围。第二,加强群众监督。在职代会上,对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评议。深入推行矿务公开制度等。第三,搞好家庭监督。企业在开展廉政教育时,邀请干部配偶一起参加。第四,加强民主监督。实行多种形式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质询制度。企业可利用工会、职代会、公示栏以及职工群众来信等不同渠道来加强监督。第五,加强党组织监督。通过诫免谈话、通报批评、严格奖惩等手段对各级领导干部实施监督。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加强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规范化考核。第六,加强法制监督。通过开展党纪条规教育和普法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法制监督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责任和能力,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总之,只有坚持不懈地做到从企业内部到企业外部,从领导班子到职工群众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廉洁文化体系,坚持制度文化与监督文化并重,在落实上狠下功夫,就能发挥廉洁文化的威力,从而为企业的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精心培育廉洁文化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来源于,欢迎阅读精心培育廉洁文化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上一篇: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系统下一篇: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