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建设模式探索

2023-03-27

第一篇:项目管理建设模式探索

探索大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新模式

(天津师范大学生命协会 慕欣 韩岳 韩超毅)

大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志向、兴趣和爱好的在校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组织。它具有参加者的自愿性,活动的趣味性、特色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环境的宽松性以及与社会联系的紧密性等特点,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因而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同时在创建校园精神文明,繁荣高尚的校园文化,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闲暇生活多样化、文明化、知识化和科学化,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社团的职能作用

根据大学生社团的特点,结合高校教育模式转变和大学生成才的需要,笔者认为,大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团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个优秀的社团,它的成员能够通过加入社团、参与社团活动、参与社团管理等多种途径紧密地与社团联系在一起,由归属感到认同感,由认同感到荣誉感,由荣誉感发展为对集体的责任感;同时,一个优秀的社团在成员中倡导的价值观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员的心灵。

2.社团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

每一类社团实际都包括了许多种形态各异的具体小类,充分体现了高校大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充分的想象力。首先,学生可以在社团成员群体中自觉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一项良好的兴趣爱好中蕴涵了广博的知识,可以陶冶自己的身心,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另一方面,加入一个社团的学生来自许多不同的专业,当他们加入到社团这样一个具有较强发散性的组织中,在平时的活动和交往中会感受到不同专业同学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这种交叉的相互影响将使每一个社团学生从中受益。

3.社团为学生的技能成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学生加入某一类社团,在发展自身爱好的同时,不断使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得到锤炼,并在不断向社会和他人展示的同时,获得较强的自我认同感,加强自身的自信心,从而为培养健康的人格打下基础。

4.社团为学生的能力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技能是具体操作的工具性要求,而能力则是内在的活力,相较之下,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不同的信息、不同的创意互相碰撞,不同成员间的互动越活跃,创新的动力也就越强,对培养社团成员的创新意识的作用就越大;另外,社团这样一个成员众多的团体就如同一个小社会,成员之间相互的交流越频繁,对成员的交往能力的培养就越充分,社团组织走出校园的活动越多,成员社会化程度越高。这对于培养社团成员的适应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5.社团是学生团队意识和向心力培养的良好阵地

由于学生社团是学生凭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自发形成,并在活动中坚持“兼收齐蓄,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得社团成员的团队意识比较强,也就是凝聚力和向心力比较强。

6.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团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提升层次,构建载体,凝聚学生,示范群体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最终是要落实到不同的项目和层面,社团组织就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和层面,而且是学校党团职能部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实抓手。实际证明,社团建设的全面与否、规范与否、是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否丰富多彩,全员参与的注脚,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否夯实的重要保证。

二、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当下社团组织的活动规模不断扩大、物质投入不断增加、参与面、受众面不断加大,影响和效果不断提升。但是由于社团固有的自发性、流动性等特点,社团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很多像社团组织结构松散,会员流动量大,缺乏组织纪律约束,随意性较大等问题。

1、各个社团对自身定位不准

高校学生社团是以大学生相同或相近的兴趣、爱好、特长、信念、观点、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而自发成立的志愿型群体。但众多的社团对自身的发展定位不准,不知道自己的社团的定位是什么?怎样发展?发展的方向在那里?

在招聘新社团成员时,许多社团总会给新社员一个不同的解释,社团没有自己的价值观、文化理念、活动总则、没有形成一整套本社团的价值管理观念。在日常工作运行中,社团的活动不知如何进行,工作无法开展,活动无法进行,从而使自己的社团长期处于“休眠期”,形成“有团无活动”的结果。

2、各个社团之间发展很不平衡

现高校学生社团数量不断增加,成员规模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但随之也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文化娱乐型社团数量大增,迅速发展;而理论研究、志愿服务型社团举步维艰,学校在政策、经费、场地等方面的侧重点不同,导致一些社团受宠有加,而一些则倍受冷落,得不到应有的业务指导,经费、场地无保障,活动开展不起来,社团成员积极性不高等。这就形成热门团与冷门团,大团与小团不能共存共热的问题,出现了工作参差不齐,甚至小团、冷门团生存不下去的现象。

3、社团发展缓慢,活动创新力不足

社团及社团文化以其丰富的种类、广泛的内容,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如理论学习和学术科研型社团,通过组织理论学习,邀请知名教授、专家举办学术讲座,进行学术交流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提高了校园文化品位。然而各个社团在招纳新社团成员后,由于原创力不强,导致该社团开展的活动陈旧无新意,社团成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社团之外的学生对社团的评价降低,社团不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出适合本社团的活动。甚至有些社团的活动更是把开会聊天当成是社团的固定活动项目。

4.社团内部管理混乱,组织松散

社团一般都有章程,对社团的名称、性质、宗旨、组织机构、活动内容、经费来源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及社团干部管理水平不高、更换频繁等原因,内部管理较乱,一些社团不能很好地按章程开展工作,造成社团活动的随意性强,特色不突出,创新性活动不多,对会员的吸引力不大,会员的参与热情不高,不少社团活动变成社团几个干部的活动;另外,由于社团对会员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和会员流动的随意性大等原因,造成社团组织比较松散。这些都不利于优秀社团文化的积累和沉淀,不利于社团的良性发展。

5.学生社团建设的资源配置不足

当前,学校配置给学生社团建设的资源根本无法满足其需要,比较突出的主要有指导教师力量配备不足、活动场地少和活动经费紧缺,严重制约了学生社团的发展,不少社团因这些困难只能艰难生存。如指导教师力量不足,使学生社团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引导,社团在自身组织建设、把握正确方向以及增加社团活动的内涵、提高活动的档次和质量等方面比较困难;活动场地少和活动经费紧缺,使不少社团无法正常活动,即使开展活动也只能是常规性的活动,而许多好的活动策划难以变成现实。

三、社团建设及管理新模式

基于以上出现的诸多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社团的管理。这里所说地管理包括两个方面:学校对社团的管理和社团内部管理。 学校管理:

1.给社团一个宽松的孵化和成长环境,积极扶持社团成长

大学学生社团不同于一般的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它是由一群有着共同兴趣爱好或理想的学生走到一起的自发组织。因此,学校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应从统管型向民主型、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学校既要坚持宏观控制,加强指导,确保学生社团发展的方向正确,又要坚持微观放开搞活,放手让其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既要引导学生社团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民主决策机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紧紧依靠广大会员创造出自身的特色,又要鼓励学生社团打破束缚,面向社会,积极谋求自己的发展机遇。学校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必须要尊重和重视学生社团发展。只要在不违反国家法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违背学校改革发展的大局的前提下举办的社团活动,学校都应该予以支持。

2.加大学校经费的投入,鼓励学生社团多渠道筹集活动经费

必要的活动经费对于社团开展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学生社团的数量较大,参加社团的学生人数众多,需要大量的活动经费。因此,一方面学校应进一步加大学生社团活动经费的投入,保证学生社团能正常开展日常工作;另一方面,学生社团也应积极想办法多渠道筹集活动经费,如向申报课题、寻求社会、企业赞助和有偿服务等。另外,学生社团还可充分发挥其特长,积极与其他组织联合开展或承办相关活动,通过别人出经费,学生社团出谋划策,出人出力来举办活动,达到锻炼会员、扩大影响的目的。

3.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目前,高校学生社团数量较多,各社团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社团的活力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也相差甚远。因此,对社团进行科学评价,有利于学校对社团的宏观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增强学生社团的效率意识、质量意识、超前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励他们创特色、树品牌,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学校可定期对学生社团的班子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主题活动、档案管理、社团会员参与社团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全面评价,对优秀的社团给予表彰和重点支持,对不合格的社团要求整改,甚至给予淘汰,从而促进学生社团的整体发展。 社团内部管理: 1.加强社团自身建设

①具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会员分工明确,合作融洽,组织纪律各项制度健全,日常工作有条不紊。

②有一个团结向上、凝聚力强的领导核心。社团的负责人要有热心,有积极性和责任感,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有为他人服务奉献的精神,不为个人出风头。

③有较好的工作计划和社团活动。一个发展好的社团离不开档次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这就要求在有健康的工作计划的同时,必须有立意新、品味高、策划精的社团活动。

④在事先征得学校主管部门同意的情况下,社团可以聘请若干政策水平较高、学术造诣较深或在某些方面有专长,关心学生社团活动的专家、学者或教师,担任指导教师、顾问或名誉社长,对社团活动和发展给予必要的指导。

⑤加强交流与合作,联合高校其他社团进行面向更广泛学生的大型活动,扩大社团活动的影响力,实现社团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⑥加强对外联系,利用自身的智力和文化优势,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做贡献,同时得到企业和社会的经费支持,将社团活动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开展。

2. 参照企业管理模式,走规模化、品牌化道路

①强化品牌意识,努力营造具有鲜明特色的社团文化。一个好的企业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同样一个好的社团应该也有自己的社团文化。社团文化营造的开始就是要树立自己的品牌,所以社团在成立之初就应该有自己的正式名称(包括中英文)、旗帜、徽标等等,甚至是社团的宣传主色都要固定,这些都是为树立社团品牌所必需的。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无论举行什么样的活动都要使用这些标志。一个社团品牌一旦确立,必然会有经久不衰的魅 力,为一个社团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社团组织的活动应该要有特色,能反映出社团文化,活动的数量宁缺勿滥。

②确立优胜劣汰的会员管理晋升制度。如何长期保证社团会员的数量和质量社团建设的一个难题。企业通过工资、福利等 方式加强对员工的管理,而现在很多社团对会员的管理采取“散兵游勇”式管理,会员进出社团自由,往往导致社团初期会员很多,发展到了后来会员越来越少,或者基本是以低年级同学为主。社团没有也不可能有工资和福利,或许我们可以参照这种形式建立社团暨星级会员制,每学期末组织对每一位会员的考评,确定会员的星级是升还是降,各级会员享有不同的待遇,这里的待遇当然需要校方提供支持,校方在评奖评优等方面制定措施,对于那些对社团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会员享有与学生干部一样的待遇。反之那些在其位不谋其事的会员应该尽早开除会籍,以达到资源整合的最效率化和最优化。如果有些会员确实由于个人原因需要离开社团, 要以书面的形式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离开社团。

③民主选举,责权清晰的社团负责人制度。社团的主要负责人需要很强的号召力,所以他们的产生应该是民主选举产生, 负责人独立行使选举人赋予的权力,社团负责人对选举人负责。社团规章中应该明确规定社团负责人的权力和责任,负责人如果违反社团规章制度,那么就依照制度 罢免其职位。

④收支分离,管理规范的社团财务制度。社团的活动经费有限,所以社团经费的使用一定要有明确的计划。社团的经费的收入和支出应该分别由专人负责,社团负责人负责审批经费的统一管理和支出。一段时间公示经费使用情况,接受全体会员和指导老师的监督。

高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它对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对于高校精神文化氛围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高校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把企业的管理模式应用于学生社团管理,加强对社团的建设,才能使高校学生社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加快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新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第二篇:探索民主党派服务社区管理建设新模式

社区作为承担政府管理服务职能下移的最基层单位,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在传统意义上正在发生质与量的变化。近两年,我市城乡社区广泛开展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和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其目标之一就是动员居民中的骨干、社区干部及社区外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管理建设,弥补政府在基层社区管理建设中之不足。这既是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基层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适应新形势,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民主党派的特有身份和党派职责,赋予其在基层社区建设中的特殊功能,即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以及发挥成员特长,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活动,为基层社区建设献计出力,发挥作用。近年来,我们基于这个目标,进行了一些工作上的探索。

一、民主党派服务社区管理建设有利于民主党派履职和发挥作用

民主党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一支重要力量,在现阶段政府管理职能下移,社区传统管理模式逐渐打破,管理服务职能扩大的前提下,拓展社区服务内涵,提升服务功能迫在眉睫。目前,社区人少事多、管理人员素质结构不尽合理,居民对社区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的矛盾凸显,在此情况下,民主党派在其所在的生活和工作区域,发挥自身优势,尽其所能,为社区建设提供服务,既是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的要求、也为民主党派履职和锻炼能力提供广阔舞台,是民主党派和社区获得双赢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民主 1

党派的进步性可以在社区建设实践中得到很好体现并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围绕社区建设中个性和共性问题,使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合理需求通过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渠道得到较好的维护;二是可以发挥党派成员的知识优势和专业特长,为社区建设和群众所需提供服务。

二、民主党派服务社区管理建设的基本做法:

一是为社区工作帮忙不添乱。民革市委会在结对服务社区建设中,积极发挥市委会讲师团作用,为社区举办“法律知识普及”讲座,在社区“未成年人成长俱乐部”开设“文明礼仪讲座”,发动党派成员参与社区自治和小区业主委员会,积极开展为业主维权活动,帮助组织召开有公信力的群众座谈会,针对社区、物业和居民之间的各种矛盾讲解政策,理顺情绪、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民盟、九三学社市委会积极发挥退休盟员作用,帮助社区做好板报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写成信息向市、区领导和人大、政协反映,为社区和群众搭起与党委政府沟通思想的桥梁。一些离退休老主委、老同志积极向所在社区群众提供自己的住址、电话号码,欢迎群众向他反映问题,并热心为有困难的群众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是为社区群众开展特色服务。党派成员中人才荟萃,具有为群众提供各种服务的有利条件。各党派在坚持传统送医送科技送法律服务基础上,积极开展各类群众需求的特色服务。民盟浙江海洋学院总支部为结对社区开设网站、设置“在线留言BBS”、“民警留言”和手机短信平台等多项便民措施,培训网络管理员;为社区楼宇园地撰写具有永久性文字说明,把社区群众自治管理的内容渗透进去,从社区基础管理工作入手,着力为社区改善软件环境,增强群众的自主管理理念,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献计出力。民盟市委会浙江海洋学院总支部在暑期为结对社区开设“亲子拓展”体育活动,

在“三八妇女节”期间,开设“相约魅力,扮靓春天---庆三八女性服饰礼仪与行为礼仪讲座”、组织大学生艺术团进社区演出活动,文艺支部为结对的社区培训文艺骨干和举办广场舞培训,满足社区群众对高层次文化的需求。民进市委会利用社科联成员优势,向结对社区送科技服务、帮助养殖专业户提供科学养殖知识和技术。农工党市委会的“xx市第七渔农民流动医院”,多次组织医卫系统专家和高级医疗仪器到结对的街道社区开展疑难疾病检查;九三学社市委会发挥律师事务所优势,结对由外来务工人员组成的新居民委员会,举办法律讲座、赠送法律手册和联系卡,为外地民工搭起一座法律援助桥梁。

三是为社区群众创业增收出谋划策。民革普陀支部以服务社

区建设为宗旨,为社区旅游产业发展所想,发挥自身优势,与朱家尖莲花社区结成帮扶对子,为莲花社区渔农民转产转业、发展渔农家乐旅游特色产业作贡献。通过调查,针对该区渔农家乐经营户配套设施差、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的问题,与社区领导一起走访经营户、召开座谈会、开设培训班,并与社区联合组织渔农家乐经营户代表赴厦门鼓浪屿等较发达的旅游景区参观考察,帮助经营户开阔眼界,查找差距,提高经营理念和经营档次。发动有专业特长的民革党员为经营户做客栈环境设计,并在一些有代表性的经营户中搞样板,使这些经营户的经营环境得到了较好的改观。在他们的努力下,经营户职业道德、经营品位和服务水平大大提高。为了引导经营户规范经营、文明经营,形成旅游产业区发展良性循环,他们还与社区领导积极筹备成立“渔家客栈协会”,建立渔农家乐自治管理组织,为进一步打响渔农家乐特色经营品牌,形成渔农家乐特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献计出力。

在推进城市化建设中,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要将进步性更好

地体现在为社会的服务中。提倡民主党派服务社区建设,不仅是民主党派传统服务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理念的转变。民主党派服务社区,可激发党派成员的社会责任性和公民的公益心,自身能力和水平得到锻炼,也可帮助社区群众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与政府推行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这种将服务融于管理的理念,可不断促使社区基层群众自治管理的内容和服务群众的功能得以更好的提升。

三、民主党派服务社区管理建设的体会

(一)民主党派服务社区管理建设注重实际效果。开展和创新民主党派服务社区建设,关键在于工作的实际效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民主党派服务社区建设必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相适应。要通过深入思考和不断实践,总结和积累经验,从中找出符合科学发展的工作机制和工作规律,让民主党派服务社区、参与社区建设这项工作模式充满活力。要在不断的积极探索中,形成和建立一支人员相对稳定、由较高工作热情、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较好的民主党派服务社区队伍。要加强人员教育培训,提高参与质量。要提供服务社区建设需要的物质保障,采取政府拨一点、党派筹一点、社区支持一点等拼盘方式筹措资金,配置必要的硬件设备。要探索服务社区工作符合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不断拓展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服务理念,及时总结经验,加强策划和指导,不断推进服务工作。

(二)促进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党派和社区取得共赢局面。要把民主党派服务社区、参与社区建设成为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达到社区和党派建设的互利共赢。实践证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社区工作,既为参政党提供了发挥作用、扩大影响的良机,还促进了党派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党派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党派成员有了更多接触社会和反映社情民意的

素材和机会,也为党派成员提供了发挥专长、多作贡献的平台。党派组织在开展活动中,能够及时发现人才、锻炼人才、培养人才、达到最终使用人才的目的,对民主党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基层骨干、选拔后备干部提供了渠道和平台。

第三篇: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之一。涪城区把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立足民政、发展专业、服务社会的发展思路,在加强社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性实践,逐步建立起民政系统及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

一、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目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绵阳市涪城区在社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就社会工作社会化及社会工作人才的社会化而言,还存在着社工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布局不全,发展不平衡;人才培训不够,认证机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人才评价标准和有效的激励保障措施等问题的存在,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工作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社工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

从行业角度看,社工人才应该包括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五种。但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说,社工人才应当包括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和以社区服务业从业者、社会服务志愿者等为主体的社会化的社会工作者。全区现有人口40余万,有以民政系统及社区居委会委员为主的专职社区社会工作者600余人,平均每880人配备一名社会工作者。这部分社工全都通过选举、政府选派或招聘等方式产生,其中离退休教师、医生及文艺、司法工作者或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占到20%左右,其余多具有初、高中文化,专业服务技能掌握程度不高。另外还有6000多人以低学历者和老年人为主的志愿者队伍,超过半数的参与者具有初中或以下文化程度,大、中专在校生占4%左右,专业技术人员占8%左右,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整个社区志愿者队伍的随意性较大、专业程度不高,且专职的社会工作志愿者为数不多,加上管理及服务不规范等问题,使得这支队伍应有的功能和作用远未得到正常发挥,还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二)社工人才队伍布局不合理,服务开展不平衡

在政府的主导下,实物方面的救助、解困、康复等社会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但在社区层面上以精神关怀和智力支持为

1 主的社会工作,其从业人员就十分有限了,具体表现在:社区中某个个人或家庭需要协助适应生活环境,提高独立应付生活的能力,或改变态度、矫正行为、改善环境,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人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而社区社会工作者要么缺乏相关的专业技能,要么由于人手不够而无力提供长期深入的协助。同时,由于参与社区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在年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又受时间与活动地点的限制,人员集中较困难,使社区因地域、环境、重视程度以及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存在着服务活动开展不均衡的现象。

(三)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不够,培训认证机制不健全 社工人才培训应当根据不同岗位的能力要求,对不同职业的社工人才进行分门别类的能力培训,在提高政策水平和其社会工作理论素养、向他们传授社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培训专业技术知识、操作技能、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方法和技巧,并培养其从事社会活动、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目前,我区在低保、救助、司法、计生、养老、再就业及社区服务等社会工作方面都实施了多种形式的从业培训,但由于培训认证机制不健全,专业社工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及评价体系不完善,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社会服务培训未能普及,社工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缓慢,一方面,社会工作者技能培训无章可依,零星分散,导致技能培训与实际需要衔接不够且有效率不高;另一方面,社工的服务能力缺乏相关机构权威、统一的认可,不便于开展服务工作。

(四)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人才管理相对滞后

要开展好社区社会工作就必须要有大批参与者,就必须着重培养社区居民的义务观,培育社区成员的公共意识,而为社工提供一定的优待,能起到一种很好的价值导向作用。因此,需要政府出台一些规章,比如社区社会工作制度,规定一部分公民有义务承担一定量的公益事务并且有权要求得到需要的服务。同时,街道、社区的社工组织(如社会工作站、志愿者服务站)在社工登记注册、执证上岗、服务记录、行为规范,培训、帮扶、表彰、奖励等方面也要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考核和总结表彰等激励制度,以此作为对社区社会工作者客观评价的依据,使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逐步向社会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活跃在社区服务岗位上的老年服务者,他们特别在意别人的肯定,并且希望自己在需要时,也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服务;而对于参与社区服务的年青人及在校生,他们参与社区服务的出发点和动机除了献爱心外,还希望能有更多历练、实践的机会。因此建立健全社区社会服务的评估奖励机制,对社

2 工进行有效评估,并及时进行慰问、奖励是不断提高社工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社工队伍稳步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

(一)建立教育培训机制

一方面利用社区学校,制定实施了社区工作者培训计划,请来社区建设的领导和专家,定期组织现任社区工作者开展低保、救助、选举、居家养老、婚姻登记、优抚安置、心理辅导等社会工作及电脑维护使用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另外还通过外出考察及远程教育等形式,将系统学习和短期培训结合起来,宣传普及社会工作知识,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服务管理技能。同时,区职各相关职能部门深入社区,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督促指导工作,对社区工作者业务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极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社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选聘具备一定文化素质和特长的年青人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提高社区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涪城区与绵阳师范学院建立了校地合作机制,由绵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负责培训涪城区社会工作人员,并辅导社会工作师(助理、中级)考试。该项目已于2012年4月启动,经过培训后,涪城区社工人员社会工作师考试通过率提高了20个百分点。

(二)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考评机制

在着力改善社区居委会成员年龄和文化结构方面,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自荐或群众推选及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新的社区居委会委员。涪城区在各社区推行了“双服务、双评议”(区直部门及街道办事处服务社区、社区服务居民;居民评议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会评议区直部门及街道办事处)活动,并按照《居民组织法》对社区委员进行考核,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进一步完善了服务、评议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

(三)打好社区硬件基础

自2003年以来,涪城区委、区政府就把解决社区组织办公服务用房问题列为了政府实事,在市级资金支持下,投入7500余万元,先后购建解决了90个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为社区新增办公服务用房近万平方米。到目前为止,全区141个社区中有100个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服务用房达到了80平方米以上,占总数的71%。在送变电和金地社区,能同时容纳60余人开展活动的多功能厅、设施齐备的图 3 书阅览室和绿色网吧、社区医疗康复中心以及社区服务站等都为社区工作者开展各类服务活动提供了硬件支持。

(四)稳定社区工作者队伍

在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稳定社区队伍方面,涪城区在全市做到两个率先。率先把社区委员的生活补贴从2005年的人均120元增加到2011年的人均补贴500元左右。仅这一项,区财政年均投入就达到455万元以上(其中市承担150万元)。率先为社区委员办理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通过实施《涪城区第五届社区居委会专职委员退养办法》和《涪城区社区居委会委员参加社会保险的实施意见》,解决了社区委员们的后顾之忧,对进一步稳定社区工作者队伍,调动社区委员的积极性,提高队伍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管理模式的反思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司法、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等职能部门具体实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成立昆山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在民政局增设社会工作管理科,负责协调全市社会工作的开展及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同时,在各区、镇明确社会工作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工作领导体系和组织网络。

(二)进一步优化制度设计

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高度,把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列入党政领导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其他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调度、同考核,确保工作任务高效完成,各项决策有效实施。定期召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例会,讨论研究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总体思路。同时,积极制定社会工作指导性文件,使社工职业规范、项目设计、督导评估、资金保障等方面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三)进一步开发社工岗位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绵阳市实际,在各级各类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社会工作者充当核心角色的领域、公益性社会团体和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社区中大量设置社会工作岗位,使其成为 4 社会工作人才就业的主渠道。逐步实行社会工作职业准入制度,对所有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都进行岗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

(四)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

实施社会工作人员素质提升工程,有计划、分层次地加强社会工作人员的培训。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残障服务、学校、医院等领域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务操作能力。与高校等组织合作,有计划地选送一批优秀社会工作人才赴先进地区培训学习和实践交流。

(五)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

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对业绩突出、能力卓著的社工予以表彰的奖励机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合理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薪酬标准,完善统一的社工行业薪酬体系。采取学历、资历、资格、业绩、岗位等多种指标相结合的方案,设置多层次、多类型的社工职业成长阶梯,稳定社会工作优秀人才队伍。

第四篇:宜州“1234”法探索党校建设新模式

宜州“1234”工作法

探索党校教学管理改革新模式

自2007年启动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宜州以建一流党校为目标,围绕“1234”(即,围绕一个中心;打破两个瓶颈;完善三个机制;探索四个拓展)工作方法,积极探索党校教学管理改革新模式,2011年10月顺利通过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党校达标验收,评为优秀等级,为该市“建设循环经济强市,打造宜居旅游名城”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有力推动了该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主要做法是:

一、围绕一个中心。该市党校建设始终坚持围绕服务宜州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牢牢把握县乡党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了《宜州市委党校中长期事业发展规划》、《宜州市委党校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宜州市委党校校园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宜州市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设规划》,为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打破两项瓶颈。打破党校工作缺乏长效推动的瓶颈。通过狠抓组织机构建设,精心制订实施方案,切实把深化县乡党校教学与管理体制改革和扎实开展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大培训工作纳入市委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安排中,并把其列入重要议事议程。成立了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在市委统一领导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市委党校具体统筹协调,相关部门配合联动的组织领导机制。出台了改革实施方案, - 1 -

建立了激励约束机制,将县乡党校教学和改革工作与乡镇、市直单位年度绩效考评相挂勾,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经常抓,主管部门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为县乡党校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通过定期不定期召开由组织部、党校、人社局、教育局、科技局、农业局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加强对县乡党校体制改革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党校具体负责定期对全市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确保改革工作顺利、平衡推进。打破党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瓶颈。该市重点把党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着重加大对县乡党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党校工作,并将党校办学水平达标评估迎检经费456.5万元分期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三、完善三个机制。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完善党校建设定期投入机制。四年来,该市共投入310万元用于党校教学综合楼和学员宿舍楼的装修、配套设施建设和校园硬化、绿化等建设经费;同时加大培训经费筹措力度,2007-2009年筹措培训经费10多万元。完善党校建设临时投入决策机制。为了确保党校建设顺利推进,市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协调资金近40万元为党校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办公用车等问题。完善队伍培养机制。市委及时调整充实市委党校领导班子,使党校班子结构得到优化,教师与员工的比例结构合理。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每年选送教师学习培训、挂职锻炼、业务进修,全力实施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完善资源整合机制。在资源整合中,该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整合

全市培训机构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坚持做到师资、经费、设备、基地等培训资源统一管理。一是有效整合市委党校、市职教中心、涉农部门、农家课堂、培训基地、远程教育等培训资源,构建“市委党校——乡镇党校——农家课堂”为主轴,“部门培训机构”和“专业协会、示范基地”为两翼的党校培训新体系。形成了以市委党校为中心,16个乡镇党校、9个党校市直分校,48个专业协会、56个示范基地、627个党员中心户、418个农家课堂为主体的“大党校、大培训”格局。二是建立健全现代网络培训。该市建立健全市远程教育网、农广校等现代网络渠道,组织各类教学培训活动1100多次,受教育党员干部群众达14.4万人次。三是在“外训内培、专兼结合”的基础上,该市聘请中央党校、广西区委党校、广西农业厅、河池学院、河池市委党校等专家学者和乡土人才共140人作为宜州市委党校的兼职教师,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提升培训效果。

四、积极探索四个拓展。一是积极拓展培训范围,突出广泛性。积极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重点由科级领导干部、市乡党政部门党员干部和村“两委”干部拓展到全市范围内的全体党员以及各类人才,努力把教育培训范围拓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营造人人皆受教育、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环境。二是积极拓展培训内容,突出实用性。在培训内容上,由原来侧重于理论知识向针对性、实用性、实效性比较强的农村实用技术、劳动技能延伸。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群体党员干部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培训内容,从而做到学其所需、学以致用。三是积极拓展培训方法,突出多样性。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培训内

容延伸与活动创新相结合、党校内外结合、理论指导与实际探索相结合、教师面授与远程教学相结合、长期常规培训与短期专项培训相结合的“六式”培训模式,既注重干部的岗位能力培训,又注重干部延展能力培训方式,增强了培训的效果。四是积极拓展培训职能,突出效益性。全力办好主体班次。按照市委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在突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同时,围绕学员最想学到的知识、最想知道的事情、最想解决的问题,把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有机统一起来,突出学员的能力素质培养,致力于提高干部的执行力和创造力。分类别、分层次设计教学内容,形成纵向分层、横向分类的培训体系。积极拓展部门培训。充分利用党校自身优势和培训基础,整合资源,大力拓展,进一步扩大办班规模,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通过“1234”工作法,该市实现了县乡党校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基地建设水平、基层活力、服务科学发展水平“五提高”,为该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五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式探索

黄水兴

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调查

笔者调研了翔安区新农村的建设现状,了解到“十五”期间,翔安区用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管理理念指导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探求一条政府引导、部门配合、试点先行,稳定推进的道路。

1、政府引导。引导农民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切实增强了致富本领;引导农民群众开展多种文化娱乐生活,移风易俗、废除封建迷信活动,切实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农民改善居住环境,切实使农民享受到了现代文明的成果。

2、部门配合。建立了定期研究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村、部门扶持制度。制定具体了实施方案,指导督促工作的落实。

3、试点先行。区政府统一安排,各镇、村将工作细化,制定试点方案,采取现场观摩、交流经验等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翔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被一些人简单地看成是按照城市的标准去建设新农村,这不仅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还不利城市化战略的实现。实际上,当前农民最关心、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增收。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建设新村庄。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美好的家园要由农民自己主动创造,否则,即使是最美好的想法、最周全的计划、最动的援助,也不一定是农民所需要的。所以,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最基本前提就是要以农民为中心、为主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

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措施

1、一种目标

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一再强调,要“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实不是一个新命题。所建的新农村,就在于资源的再造,在于人口上的“变负担为资源”,在于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效率的利用,在发展模式上要依靠最大的内部能动,实现资源意义上的减负与再造的“合二为一”的目标。

2、二个趋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二个趋向”。一个趋向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世界工业化国家普遍走过的发展道路。必须走“工业反哺农业”的道路。另一个趋向是从重点支持工业向重点支持农业转变,从重点支持城市向重点支持农村转变。

3、以“三个结合”促进新农村建设

必须坚持好“三个结合”。一是坚持增强党员党性观念与转变群众思想观念相结合,首先要解决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努力适应新的形式和新的要求,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工作上来;二是坚持综合素质与群众致富能力相结合。“穷”是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农村党群关系的重要因素,一定要拔掉“穷棒子”,坚持把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与增强农民致富能力相结合,千方百计地拓展农民致富渠道,创新农民致富手段。三是坚持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与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相结合。“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要通过交任务,压担子的办法,促使村支书、村支委与村委会切实担起服务群众,服务生产,服务大局职责。

4、建立四大体系

一是建设新型农业现代化,走科技型,循环经济型发展路子。加快发展农村工业,发展农村家庭工业,搞好农产品加工业,培育镇村支柱产业,按照市场要求,培育发展农村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服务、农村观光旅游等新农村服务业;二是建立农村新型社会事业发展体系。完善新型农村教育系统,使低技能农民向智能型、创业型农民转变,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三项制度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险服务网络和体系;三是构建新农村建设政策体系,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金融部门和社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外力机制;四是建立新型管理协调体系,健全新农村的领导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村镇、区政府职能,选好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等。

5、五项工程

新农村建设要按照“整合资源,发挥优势,试点推进,务求实效”的总体思路,建立积极实施智力支农,和谐护农,金桥富农,光彩助农,文化益农的五项工程。

(1)智力支农。积极组织各界有志之士,专家学者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提供智力支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及技术部门的力量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和谐护农。建立农村和谐友好协议,各行各业的友好协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更加稳定的和谐环境。

(3)金桥富农。充分发挥统战系统、政协委员的推介宣传作用,发挥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的优势,引导他们到翔安农村投资兴业,为新农村经济发展牵线搭桥,力促新农村经济发展。

(4)光彩助农。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大力实施“爱心计划”,支农救助,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让农民群众受益。

(5)文化益农。充分利用“科技下乡”平台活动为农民讲授农业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知识,可组织文化、艺术界人士开展文化艺术下乡,举办“美丽新农村艺术专场活动,丰富农民群众

的文化生活。

6、六个方面下功夫

(1)在深化认识上下功夫:要克服消极畏难思想,急噪冒进思想和与己无关的思想。

(2)在科学规划上下功夫:规划是纲,纲举目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要注重前瞻性、科学性和特色性。

(3)在培育产业上下功夫:要加强明细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和推进产业升级。

(4)在基础设施上下功夫:要加强乡村路网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

(5)在村庄整洁上下功夫:要整理脏、乱、差,整治乱建房和治理设施落后。

(6)在倡导新风上下功夫:要提倡民主新风、和谐新风和文明新风。

7、八种新农村建设模式

(1)工业企业带动型。以马塘村为典型例子,通过银鹭集团工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农村政治、经济、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综合发展,充分利用本村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整和的基础上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使得工业企业与农村融为一体。

(2)特色产业带动型。以新圩古宅大蒜、洋葱生产基地得独特条件,围绕一种或两种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

(3)畜群养殖带动型。大力发展生态型养殖业和种植业,形成规模化、工业化、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模式。

(4)休闲产业带动型。利用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村特有地乡土文化吸引游客,培育集观赏、娱乐、知识教育于一体的新兴休闲产业。

(5)商贸融通带动型。在新店的刘五店码头,马巷的五星和舫阳、大嶝建立商贸流通服务,创建就“合作形式,租赁性质、独资管理”的新模式。

(6)旅游产业带动型。以翔安独一无二的大嶝岛、香山公园、大帽山生态园、东园戏剧学校为依托,开展旅游活动,形成旅游产业品牌。

(7)合作组织带动型。以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为依托,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农村各种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突破原有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制约,提高农业产品的综合利用开发水平。

(8)劳务经济带动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转移就业后的农村劳动力将获得收益的一部分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反哺家乡,反哺农村,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作者单位:厦门市环境保护局翔安分局)

上一篇:小米公司战略分析报告下一篇:项目规划设计流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