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初探

2023-01-11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能力, 既能表现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 又能表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做了以下几个方面一些尝试, 颇有效果。

首先在阅读中激发、点燃学生的情感。在教材中, 许多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 俯首即是, 信手拈来。阅读《背影》、《我的叔叔于勒》等, 能在正反对比中激发学生的亲情;阅读《我的信念》、《音乐巨人贝多芬》等, 能激发学生自尊、自爱和自强的感情;阅读《春》、《绿色蝈蝈》等, 能在芳草萋萋、繁花嫩叶、鸟语虫鸣的美好境界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阅读《土地的誓言》、《最后一课》等, 能让学生在国土沦陷、民受侮辱的悲愤中激发爱国之情……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阅读这一环节, 让人类的感情精髓, 去唤起学生的情感。

激发情感, 单从课内是不够的, 还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鼓励指导学生去阅读一些情感丰富的文学作品, 看一些能熏陶感情的电影电视。

其次是在实践中感受、体验情感。指导学生从小事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 在学习经历中, 学习情感体验。学做一件事情, 取得一点成绩, 得到一次奖励……其中都包含着多少情感体验, 要学会去感悟它, 升华它。曾有一名学生, 作文很困难。他喜欢体育锻炼, 擅长中长跑, 成绩很优秀。针对他作文难的问题, 我找他交谈, 话题先避开作文, 从他炼长跑说起。引导他讲出了练跑的艰辛:冬寒夏热, 跌跤淋雨, 有时竟想放弃。但是他还是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苦给他带来了乐, 自己高兴, 也给班集体争得了荣誉。水到渠成, 抓住这一快乐情感, 我叫他写一篇《得奖的背后》。结果不错, 写出了遭受挫折时的沮丧失望、取得成绩时激动欢心等情感体验, 还悟出了“艰苦的磨练使人取得成功的道理”。

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感情, 老师要培养学生敏锐的眼光, 善于从自己周围的社会生活中去观察感受:普通劳动者的美好心灵, 弱者的困境, 见义勇为者的崇高, 祸国殃民者腐朽……老师还要善于不失时机地抓住特定时期的特大事件, 作为鲜活的教材, 让学生去感悟。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武警、消防官兵的英勇无畏, 志愿者的无私奉献, 白衣战士的夜以继日, 海外侨胞的慷慨捐赠, 举全国之力重建家园的空前壮举……都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大慈大爱。在那令人悲痛、感动、激荡的时刻, 我让学生作文:《我向灾区表寸心》。

教师时时激发情感, 学生处处感悟情感, 目的是丰富情感, 积累情感, 形成情感力。这就为作文蓄足了动力。

积淀了情感, 是为了博积而后发。前边“激发”、“感悟”、“积累”都是为后边的“抒发”奠基础。情积于中, 自然欲发之于外, 流诸笔底。魏巍在朝鲜战场上采访, 被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 感情如潮水奔流, 流出了传遍大江南北、脍炙人口几十年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辛弃疾报国无门, 情郁于中, 似地火运行, 如火山喷发, 留下了无数爱国词篇。学生积累了情感, 老师要引导他们用文字表达出来。让他们写日记, 写随笔, 写观察所得, 议身边之事;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 表现悟出的生活道理。出自那些多情善感的“情种”手下的作文, 一定是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而不是东抄西摘, 空洞无物。当他们看到自己情感种子发芽、开花、结出硕果时, 也会由衷的喜悦。

上一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协作学习中的应用下一篇:我国民事诉讼协议管辖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