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进课堂开题报告

2022-08-24

报告具有汇报性、陈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的格式,正确编写报告,报告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那么在写报告的时候,应该如何写才能突出的重要性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书法进课堂开题报告》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书法进课堂开题报告

《多媒体进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田阳县初级中学

《多媒体进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撰写人:陆永华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背景

21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这既给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严峻挑战。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取决于教育。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为实施素质教育,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战场,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质量的提高。鉴于此,我校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如今,我校试图通过对多媒体进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初中各学科课堂教学的新特点与新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主体精神,让学生学会学习,确立了“多媒体进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课题。

2、课题研究的技术支撑

目前,我校学校教学设施、设备比较齐全:建有15个一流的多媒体教室,有计算机121台,有卫星地面接收站、数码摄像机、数码投影仪、数码实物展台,同时各班级均配置了校园闭路电视网和教育教学资源点播系统。这些设施为学校教学的发展提供了硬件保证,为多媒体进课堂教学提供了切实便利。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本课题,并希望从理论、实践、应用等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借助我校相对丰富的教育资源,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宽学生知识面,把网络教育资源与传统教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规范化研究。

3、课题研究的实践依据

课题主要参与人员均为一线任课教师,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课题主要参与人员在教学之余,认真学习网络知识、课件制作及多媒体教学艺术,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适应

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

学校高度重视该课题实验,成立了完善的课题研究机构,由黄鑫校长任课题负责人,科研处卢爱鲜主任任课题组长。同时,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课题实验,学校还拨专款,用于增购相关图书,课题组成员外出培训学习、交流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多媒体进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网络教育资源与传统教育资源结合起来,以便于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以适应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为培养和提高人的信息素质和能力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该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

三、理论假设

1.课题界定

本课题是广西电教馆《“多媒体进课堂”综合解决方案的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多媒体的英文单词是Multimedia,它由media和multi两部分组成,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多媒体进课堂”是指学校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如多媒体教室、校园闭路电视网和教育教学资源点播系统等),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即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种教育媒体及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以多媒体的强大功能来丰富完善教师的教法,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与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的目标。

2.支撑理论

(1)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为我校推进“多媒体进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提供了行动指南。

(2)赤瑞特拉著名信息来源心理实验,指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让学生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是现代教学模式必须使用多媒体手段的理论依据之一。

(3)系统科学理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归纳总结出三大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CAI是双向性的,既向学生传输知识,也从学生那里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并进行强化、重复、控制与调整教学信息。

四、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探索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规律。

2、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

3、把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全面优化,从而最终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基础。

五、研究内容

(一)基本内容:

初步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研究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具体内容

1、目前学校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和前景的调查研究。

2、多媒体环境下的学校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3、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及分析(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等)。

4、多媒体如何辅助课堂教学。

六、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搜集有关多媒体进课堂方面的材料,通过整理材料包括分类、统计、分析、综合,写出多媒体环境下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

2、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典型性的课例、课堂教学设计等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课堂”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效性;再作比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工作。

3、文献法。通过互联网查阅国内外有关综合素质培养与现代教育技术在相关方面应用的文献资料,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

础及方法指导,并具体地研究如何全面地、正确地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确保本课题研究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七、研究对象

七年级4个班,八年级2个班为实验班,同年级其余为对比班,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教师既是研究对象,又是研究者。

八、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10年3月——2011年5月。

第一阶段,即论证准备阶段(2010年3月至2010年5月):

1、组建研究班子,统一思想认识,对本课题研究形成思路。

2、初步明确研究的基本任务

3、讨论、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

4、进行必要的“多媒体教学”使用方法的学习及培训,进一步积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经验。

5、完成课题设计与申报,实施方案的落实、启动。 第二阶段,即实验阶段(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

1、落实第一线实验操作人员,选定重点实验班级;对实验班进行“实验前的检测”,建立实验班组档案。

2、讨论拟定具体的实验方案;

3、开展实验活动,积累实验资料;开始研究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条件下,教师进行优化的课堂教学设计,改进自身的教法,促进学生学法的转变,通过选取不同类型的课,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并进行课后调查、测试。

4、进行操作、实践、研究,中期论证,完成阶段性研究成果报告。

第三阶段,即结题阶段(2011年1月至5月)

1、学校课题领导小组对各年级实验小组的研究工作进行验收评估。

2、实验教师对实验班、组检测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全面汇总成果资料,撰写本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查新报告,总结课题研究工作的得失,申请并接受鉴定。

3、编辑出版《田阳初中多媒体进课堂论文集》

4、刻录光盘《田阳初中多媒体进课堂教学课件集》

九、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

学校“一把手”亲自挂帅,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选派有一定教学水平的骨干老师担任子课题负责人,健全课题研究的实施网络,

全面调控课题研究的运作。与市、县电教站教研专家保持联系,请他们给予帮助、指导。 附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1)课题负责人:黄 鑫(校长) (2)课题指导:陈正流(副校长)、李群(副校长)、陆培书(副校长)、黄祖胜(副校长)、赵卫国(县电教站长)、唐潇(县电教员)、黄海英(县电教员)

(3)课题小组

长:卢爱鲜(科研主任)

副组长:周玉龙(科研副主任)、黄锐(科研副主任)、陆永华(数学教研组长)

(4)课题组成员:黄辉部、黄丽华、覃金贤、陈兰蓬、黄锐、韦环、张玉花、罗素云、黄克辉、黄美萍、苏凤雪、黄韩芳、凌春芳、罗岚、麻敏、陆萍、李燕妮、农丽秋、黄荣东、梁铁、李欣、鄂忠全、农莲芬、辛荣茉、罗艳华、滕勇猛、雷世则

(5)特邀顾问:黄尚英(百色市电教站站长)、黄耀明(百色市电教站副站长)

2、时间保证

为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取得成效,学校规定每两周科研组活动一次,每月召开一次全体研究人员交流会,汇报本月活动情况,每学期举行一次课题研讨会。

3、经费保证

本课题研究经费预算总额:10000元

经费开支预算:

1、资料费,包括购买书籍、打字、印刷、纸张等项:4500元;

2、实验活动费,包括参观、调查、考察、邀请讲座辅导、活动用车、专题活动评比奖励以及会议费等项:5500元;

2010年10月

第二篇:书法进课堂工作小结

新田中心初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书法进课堂工作总结

书法课教学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常规课程,但回顾过去的工作,因缺乏专兼职教师、缺乏认识、缺乏系统教材等原因,往往仅流于有限的硬笔书写练习(写字课),学校对这一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也缺乏要求与监控,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保证。为弘扬汉字书法艺术,争创“中国书法城”,展示宣城“中国文房四宝之乡”特色,激发广大学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愫,我市开展书法进课堂系列工作。为响应这一政策号召,我校积极展开相关工作,现将前一阶段工作小结如下:

1、学习文件精神,制定实施方案。

学期初,我们首先通过在全体教师会上学习相关文件的形式向全体教师转达毛笔进课堂相关文件精神,之后,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安排几名在书写上稍有长处的教师担任兼职书法老师,及时通知这些老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提升业务水平。老师们认真学习文件,准时参训,并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制定了学校推进此项工作的实施方案(详见《新田中心初中“书法进课堂”工作实施方案》)。

2、开足开齐书法课,配备书法课教师。

依据教体局教育【2013】6号等文件精神,教导处排课时及时将原来的“写字课”更名为“书法课”,各年级每周一节,并安排每个工作日的午自习中12:55——13:15时段为毛笔字练习时间(20分钟),要求担任书法课教学的老师上好书法课,开展书法讲座和相关活动。老师们能够积极响应与支持此项工作,做到有学期授课计划,有备课笔记,认真上好每一节书法课,及时布置、批改作业,部分老师在班级内开展了互评作业、讲座等书法交流活动。

3、增加硬件投入,优化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

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13年12月份建成了我校建校以来的第一个书法教室——书法练习室,应该说这是学校建设上的一件大喜事,是学子们的福音,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会把书法教室管理好、利用好,争取早出成果、出成绩。此外,我们还利用LED广告牌以滚动播出的形式为“毛笔字进课堂”做宣传,营造学习氛围。

转眼一个学期已经过去了,回顾过去,我们在书法进课堂工作中取得了些许成绩,但更多的是我们在开展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发现的很多不足和困惑,如:教师队伍欠缺,特别是缺乏具备一定水平的专业教师;一些师生对毛笔字进课堂的意义认识还不够充分;开展书法讲座的水平和次数有限;书法竞赛活动空缺等等。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扬成绩,逐步完善不足,努力把书法进课堂工作推向前进。

2014-1-6

第三篇:东乡三中书法进课堂新闻

东乡三中书法进课堂,真抓实干喜结硕果

东乡三中在校领导班子的创新管理下,让书法教育走进课堂,踏实抓好学生的“两字”练习,两年来,成效突出,喜结诱人硕果。

该校自2010年从民办转公办以来,学校确立以特色教育、素质教育和质量教育为办学思想,因地制宜把书法教育作为学校特色教育、素质教育和质量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引进书法教育人才,根据年龄特点,制定出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跨度达九年的书法教育教学目标。其中,小学阶段以硬笔字学习为主,初中阶段以毛笔楷书为主。并把学生的书法练习做为习惯教育中个人习惯养成的考评内容,每学期末还组织学校书法及美术教师对学生书写水平进行测试评定,此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促进了书法水平的提高。同时还投巨资设立书法专用教室、书法陈列室、创作室及教师书法练习室,把几十个中国书协会员的书法作品进行精裱、悬挂,打造独具特色的书法走廊,以供学生学习、欣赏和临摹。两年来,涌现出一大批书法新秀,在县、市级各类书法比赛中获奖近百人次,其中2012年5月全县中小学生迎“六一”书法大赛中中学组获奖56人次,占全县中学组获奖总人数的57%。

如今,漫步三中校园,随处可见学生书写的书法作品,水平之高令人惊叹。真可谓:书法进课堂,翰墨飘香远。

作者:张舜旺

第四篇:小学书法进课堂实施方案

王盘山小学书法大课堂

实施方案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提高我校师生的写字能力,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开设书法课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正确书写和运用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也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同时,更要强化汉字的书写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二、具体要求

(一)实施时间

自2012年9月起,我校将在各年级全面开设书法课,把书法课纳入学校课程计划,

一、二年级设写字课,三至六年级设书法课。

(二)开课要求

1、书法指导课的基本原则是:

第一学段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照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第二学段要能用毛笔临摹名家字帖,写好楷书,了解书法的章法,能进行基本的书法创作,在教材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2、学校要对书法课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评价,本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学生优秀书法作业的展示活动。

4、全体教师要以正确认真的书写为学生做表率,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各学科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书写要求,各科作业都应书写规范认真端正。

三、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书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书法教学研究、评价操作、组织活动等工作,以保证书法进课堂工作的正常开展。

组长:张跃飞副组长:白泽平

成员:全体教师

四、措施与方法

(一)、大力宣传提高认识

要想提高我校学生写字水平,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对写好字重要性的认识。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它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智慧,写好汉字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最基本的要求,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我们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各科教师必须齐抓共管,语文教师更是责无旁贷。

(二)、课程设置时间保障

每周三晚自习时间设一节书法大课,由白泽平老师执教,全体师生共同学习书法。书法课要求做到:

1、把写字教学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要求全员参与,全科参与,齐抓共管,形成良好的写字教学氛围,并对写字提出六字要求:规范、端正、整洁

2、教学中,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写字教学纲要》的要求,着力优化写字指导方法,致力于行为习惯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特别要严格握笔、运笔、坐姿的指导与训练,且讲究科学性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做到“三个一”(眼睛离纸平面一尺,胸口离桌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八个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平)

3、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写字要有作业布置,并书面批改。其他学科教师要通力合作,共同重视学生作业的写字质量和书写行为习惯的纠正,共同推进写字教学的深化。

(三)、立足校本教研加强检查督促

1、加强检查、督促,开展竞赛活动。

(1)、定期检查学生执笔、坐姿及各科的写字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校级书法比赛,及时展出各班的优秀习字。

(3)、开展“我行我秀”活动,各班级不定期把本班的优秀作品

张贴在教室门前。

2、加强教学研究

(1)、书法工作小组要定期研究,共商写字教学,达到督促、指导作用。

(2)、组织全体教师开展研讨,观摩写字教学,对书法大课堂从教学步骤、内容安排、时间分配、指导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讨论,探索一套较为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各位教师要在兴趣激发、训练顺序、指导方法以及写字的与人功能等方面深入研究。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第五篇:“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工作汇报

“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工作汇报 “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活动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有力举措。根据市教育局“三进”活动部署,我校“三进”活动规范、有序、高效、深入地推进,现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将“三进”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有序推进

组织召开“三进”工作推进会,成立“三进”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教导处和教科室分工布臵,学科组牵头组织,年级组负责落实。后勤部门做好各项活动开展的后勤服务工作,确保活动推进和师资培训人员、场地、经费等到位。

2.规范课程设臵,提高教学质量

将书法和诵读纳入课程,安排语文老师执教。继续规范近几年来我校将书法和诵读作为地方和校本课程的设臵模式,每两周安排一节写字课,一节诵读课。年级组要结合语文教学的要求制订书法课和诵读课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内容和进度,以集体备课的方式备好书法、诵读课教案;在教学研讨活动中,增加书法和诵读的示范课、研究课,探究书法课、诵读课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书法课和诵读课的教学质量。

书法教学不仅抓好“普及”,还要抓好“提高”。对各班的优秀书法苗子指定专人辅导,促进其进一步的提升。另外除间周进行的书法普及课以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书法和诵读比赛活动。

把每节语文课安排两分钟进行经典名句诵读,每周星期一为“诵读日”,周一早读为经典诗文诵读时间,诵读内容为区教研室所规定篇目。语文老师利用这一天的早读晨会等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交流,或对中华经典诗词和美文诵读进行指导。鼓励教师根据本班特色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如亲子阅读、师生共读、图书漂流、美文诵读、读书交流等。

3.完善校本教材,夯实“三进”基础

这年来,我们致力于书法校本工程建设,由我校部分书法特长教师参加编写了书法校本教材,本学年以语文教材和配套《写字》教材关于书法的内容为基础,进行提炼和加工,形成更为完善的书法课程校本教材。

4. 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素养

重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和提高,为培养书法、诵读优秀教师搭建平台。由爱好阅读的教师牵头组织书友会,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年轻教师、名师工作室教师至少读两本,每次全校教师学习活动时安排读书交流,每学年组织一次“共读一本书”活动;要求所有教师完成一定量的练字任务,每周练写两页毛笔字,一页钢笔字,并积极参与“五满意”活动。“五满意”即把书法与教学教研相结合:一篇最满意的教育教学读书心得,一幅最满意的经典诗文作品临写;一份最满意的教案和教后反思;一则有价值的教育纪事。每月在五个项目中选一个作为练习硬笔书法的内容,利用集体备课时间,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五满意”交流,既是教学研讨,又是书法成果的展示。学期末组织全校展示,对“五满意”评比优胜教师给予奖励。

对教师培训遵循“普及+选拔”的原则,在抓好全体教师的普通话和书写基本功的同时,选择有一定基础的教师加强培训,着力提高语文教师和年轻教师的普通话水平,重点在班主任及语文教师中培养书法、诵读师资骨干,力争使每位语文老师和班主任都能上好诵读指导课和书法指导课。对教师中普通话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老师,安排培训,并与普通话水平达一级乙等的教师结对,加强一对一辅导,一年内重新参加测试,必须达到规定等级。

结合教师教学、教科研工作,组织教师基本功比赛。学期末对教师的诵读水平和书法水平组织考核。

5. 活化教育载体,增强活动实效

“三进”活动的三个方面不是孤立的,它们既有不同的要求,同时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三进”活动与学校所有教育教学工作也是相通的,在工作中注意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共同促进,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同时提高了“三进”活动的实效。

将“三进”活动与学校相关工作渗透沟通。利用班会、兴趣小组、校园门户网站、中华经典诵读等综合实践活动载体,将“三进”工作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学校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利用推普周、诵读节、读书节和作业展示等活动载体,与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等紧密结合;利用学校特色建设,将“三进”工作与学校写字特色学校创建等活动紧密结合。

将“三进”活动与各学科教学紧密结合。每位老师都是“三进”活动责任人,在各学科的教学中都要重视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发挥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加强普通话和汉字书写的教学与训练,又要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各学科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都是普通话的学习;各学科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规范书写作业,做到“提笔即练字”。学校将结合教师日常工作检查对该班师生使用普通话的水平和书写情况进行评定。

6.营造“三进”氛围,传承经典文化

利用学校网站、宣传橱窗、班级板报等阵地加强“三进”工作的宣传引导,班级板报除原有的推普专栏外,新增书法和经典诗文专栏,营造浓郁的“三进”活动宣传氛围。

利用“三进”活动在校园内形成更鲜明的文化标志,彰显经典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内涵,将中华经典文化深入人心。定期展示“三进”工作活动成果,宣传报道“三进”活动开展中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人物。及时做好“三进”活动的信息报送,将活动信息报送高港教育网。

7. 纳入考核机制,激励师生发展

提高“三进”活动的组织水平,对照评估细则,制定规划,准确定位,保障“三进”活动的有效推进。重视过程性活动的开展情况,不搞“一阵风”,持之以恒;不搞“轰动效应”要讲究实效;不搞“大呼隆”,奖惩分明。

加强考核评估工作,将普通话、书法和诵读能力纳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将班级“三进”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班主任及相关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估和绩效考核,与评优、评先、教师职称评定等工作结合起来,激励先进,鞭策落后者,以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促进师生素养全面提高。

上一篇:司法局法制宣传计划下一篇:十二岁生日庆典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