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发展与产业结构

2022-08-07

第一篇:低碳发展与产业结构

对浙江省发展低碳产业的思考与建议

就浙江“资源小省、能耗大省”的省情而言,从发展低碳产业入手,开发低碳技术、推进发展低碳化,不但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现实要求,更是抢抓产业革命机遇、打造新增长点和新产业制高点、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可行之路

文/朱李鸣 陈王进

一、浙江加快低碳产业发展正当其时

低碳产业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增加值,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和用能方式创新以及人类创造财富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其本质是摈弃20世纪“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生产方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转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见,加快低碳产业发展,不但是我省转变生产发展方式的可选途径,更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背景下,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新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全球看,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国争夺未来产业主导权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世界主要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上逐步形成共识,包括碳足迹、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研究进一步拓展,各国政策导向上也更加注重发展低碳化和产业低碳化。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式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而在奥巴马的财政刺激计划中,与低碳相关的支出占到40%;此外,欧盟已计划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其中,英国政府2009年7月正式发布名为《英国低碳转换计划》的文件,提出到2020年将英国的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34%;德国规划到2020年使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在能源总量中的比例从现在的14%增加到20%,其国内低碳产业要超过汽车产业。此次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更是将碳排放作为核心议题,拟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谈判商定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

从国内看,产业低碳化将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两型社会”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减缓生态环境压力,成为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核心内容。其中,在全球酝酿新一轮低碳革命的背景下,产业低碳化已成为推进转型升级、调整发展结构、实现技术创新突破、争夺国际竞争主导权的核心抓手之一。2009年1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全面启动编制之年,当前提出碳排放目标更多的是从国家战略高度推行低碳经济,加快培育形成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抢占未来全球低碳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就浙江资源小省、能耗大省的省情而言,从发展低碳产业入手、开发低碳技术、推进发展低碳化,不但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现实要求,更是抢抓产业革命机遇、打造新增长点和新产业制高点、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可行之路。

二、当前浙江发展低碳产业恰逢其机

其一,低碳产业发展市场空间巨大。国际能源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认为,未来20年全球为发展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源和核能以维护温室气体排放平衡,需要10万亿美元的投资。另据汇丰银行(HSBC)研究,即便在全球经济衰退的2008年,低碳行业的收入也大幅增长75%;全球事关气候变化行业中

的上市企业(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能源管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企业)的营业总额达到了5340亿美元,超过航天与国防业的530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低碳行业年收入将超过2万亿美元。 其二,低碳产业技术相对成熟,国内外技术起点差距不大。从碳排放过程来看,产业低碳化重点是3个环节减碳:一是能源供应,即更多地使用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二是生产过程减碳,即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流程降低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三是末端碳收集和储存,即用各种办法储存以避免其进入大气层。其中,新能源利用如核能发电、风能发电均已比较成熟,如法国目前核电占到其总发电量的85%以上。另一方面,碳收集和储存技术总体处于试点阶段,比如碳捕捉与封存(CCS)技术已进入推广阶段,2009年7月欧洲委员会宣布投入14亿美元在欧洲各国建立13个CCS示范工程,大大超过了对风电以及其他新能源技术的投资。此外,美国能源部也计划在未来10年内投入4.5亿美元,在美国7个地区进行CCS项目实验。在新技术领域,国内与国外技术与其他多数产业比较差距尚小,为低碳产业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可能。以汽车工业为例,按照传统的看法,中国汽车工业整体上较之欧美国家落后30年左右,但在动力电池、电传动等新能源领域差距不过5年左右。

其三,中国与发达国家减碳技术合作进一步增强。2009年11月30日中欧峰会发表的联合声明指出,向低碳经济过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声明基础上,签署了《中欧科技合作协定》《中国科技部与欧盟委员会关于通过碳捕集与封存示范项目开展煤炭利用近零排放发电技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欧盟委员会企业与工业总司及能源与交通总司关于建筑能效与质量的合作框架》《支持中国可持续贸易和投资体系》和《中欧环境治理项目》等5个文件,并表示将在可再生能源、能效、气候友好技术的联合开发、示范与转让、可持续城市发展、能力建设和区域合作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而2009年11月《中美联合声明》更是明确指出,低碳经济转型是促进所有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中美双方将在资源保护、能源利用、电动汽车、煤炭技术、新能源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促进技术开发、推广和转让。因此,在我国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广泛开展低碳经济技术合作的背景下,我省引进和开发低碳技术及设备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引进发达经济体低碳产业相关的重大项目更具条件。

其四,国家对低碳产业扶持力度有望加大。随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正式确定,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中国能源领域专家周大地2010年12月8日表示,发展低碳经济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而《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将陆续出台。另一方面,国内低碳经济示范试点工作顺利推开,2008年保定和上海入选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首批试点城市;2009年11月初,广东正式率先启动《低碳经济发展试点方案》的编制工作。

最后,我省低碳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一是低碳产业发展基础具备。以杭州为例,仅新能源产业2008年销售产值达80亿元,其中太阳能光伏产业约26亿元,风电设备产业约20亿元,新型电池产业约16亿元。二是碳交易启动早,潜力大。目前,全省森林面积达592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049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0.9%,位居全国各省市前列。碳交易森林资源优势突出,且就全国而言,浙江省CDM项目启动得比较早,而且也做得比较好。截至2009年8月3日,我省核准减排量约占全国签发总量的27.69%,其中,巨化已总共获得了23922147吨CERs签发,这个数字约占全国签发总量的16.52%;东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临海利民化工有限公司的核准减排量共计16180929 吨。三是低碳技术开发国际同步,技术支撑条件也相对成熟。浙江大学、浙江林学院等高校在微藻固碳、森林固碳、二氧化碳捕捉等低碳技术研究上处于较高水平,目前浙江林学院正在筹建浙江省森林碳汇省级重点实验室。因此,未来我省低碳产业发展大有可为,关键是要把握低碳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三、发展低碳产业重在加强政策引导

第一,关键是要明确发展的重点领域。我省是能源小省、资源小省,从产业低碳化的3个重点环节来看,低碳产业的发展首要关键是必须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择优选择重点领域。其核心标准有二:一是行业本身碳排放较低,且该行业产品应用市场空间较大;二是行业发展能有效降低全省碳排放水平,

如森林固碳、CDM碳交易等。按照上述标准,结合我省电动汽车、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及制造业基础等实际,浙江发展低碳产业的重点领域有:一是电动汽车领域,包括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及控制系统、电传动系统等;二是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包括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高效发电设备制造及太阳能技术应用(如太阳能照明系统、太阳能发电存储系统)等;三是碳交易领域,包括森林固碳、微藻固碳等固碳技术及碳交易市场、碳金融等。

第二,要提前谋划,规划试点低碳产业园区。尽快出台低碳经济试点方案,由全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设立低碳产业园和低碳交易试点区。低碳产业园建设要结合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低碳化”,在全省择优选取3-5个具有较强空间通达性、充足的后备土地资源、且有一定低碳产业基础的开发区(园区)开展低碳产业园试点,先行先试,摸索低碳产业发展经验,并逐步推广。低碳交易试点区应充分发挥中西部山区森林资源丰富等优势,可在中西部森林资源丰富、推广人工林种植空间大、基础设施条件好的区域设立,建立碳交易市场;继续深化推进林权改革,鼓励林权入股成立公司整体经营、规模经营,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积极推进树种换值等方式,提高碳汇。

第三,要提高政策资源集中度,积极向上争取国家试点。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重视建立完善碳排放和减排核算制度,强化低碳产业试点园区示范作用,加快低碳产业发展的资金、人才等高端要素向园区集聚。建议围绕发展低碳产业,促进重点行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能。积极制定低碳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加大政府扶持引导,明确扶持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及发展导向等,明确土地、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低碳技改、技术创新投入。同时,抓住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和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等机遇,积极向国家争取先行先试的综合配套政策。

第四,要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依托省产权交易市场,培育发展低碳交易市场;结合低碳产业发展,谋划设立低碳产业发展基金,大力扶持本土创业投资(VC)、私募基金(PE)发展,多渠道拉动低碳产业投融资;另一方面,结合林权改革和农村金融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碳金融,创新发展碳基金、碳信托等。鼓励有碳汇优势的区域建立股份制集体企业,强化林业资源管理,试点林权融资。同时,逐步在税收、财政等方面加大对低碳产业的支持力度。

第五,要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借鉴新加坡、日本等周边国家低碳产业发展经验,重点加强与日本、新加坡在低碳技术方面合作,积极引进适用技术和关键技术及设备。同时,结合低碳产业园试点,推进试点园区与国内外先进低碳产业园(开发区)的“结对子”,加强互动交流,学习园区管理经验;同时积极开展园区招商、低碳主题招商、产业链招商,坚持以民引外、民外合璧,加快低碳产业园建设进度。

第六,着力拓展低碳产品市场空间。浙江作为能源消耗大省,低碳设备和低碳技术应用范围广,市场容量高,在低碳产业发展中,尤其要注重为产业发展、成长提供消费空间,如加快开展低碳城市试点、推行低碳生活方式、加快用能设备改造等,通过财政支持引导鼓励使用省内生产低碳技术、设备等。此外,也要注重低碳产品国内营销网络建设,鼓励“产品走出去”,建议由省级政府出面,与用能大省、能源大省积极开展省际合作,研究依托低碳城市和低碳产业试点园区开设低碳产品交易主题市场的可行性。(第一作者系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总经济师、浙江省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

第二篇:低碳产业首个发展规划将发布

低碳产业首个发展规划将发布(受益股)

低碳概念股名单 天威保变(30.19,0.70,2.37%,股吧)、孚日股份(9.71,0.88,9.97%,股吧)、 岷江水电(6.67,0.14,2.14%,股吧)、生益科技(11.64,0.15,1.30%,股吧)、 维科精华(7.10,0.12,1.72%,股吧)、安泰科技(25.44,0.34,1.35%,股吧)、 长城电工(12.58,0.12,0.96%,股吧)、乐山电力(10.58,0.21,2.02%,股吧)、 华东科技(8.66,0.05,0.58%,股吧)、威远生化(10.63,-0.02,-0.19%,股吧)、 力诺太阳(0.00,0.00,0.00%,股吧)、西藏药业(16.70,0.02,0.12%,股吧)、 新华光(23.68,0.27,1.15%,股吧)、特变电工(22.32,0.09,0.40%,股吧)、 航天机电(11.75,0.31,2.71%,股吧)、杉杉股份(21.69,0.52,2.46%,股吧)、 王府井(36.41,0.10,0.28%,股吧)、风帆股份(11.53,0.21,1.86%,股吧)、 金山股份(8.88,0.07,0.79%,股吧)、湘电股份(24.15,0.12,0.50%,股吧)、

粤电力A、春兰股份、南玻A、交大南洋

[节能环保] 中原环保(13.03,-0.13,-0.99%,股吧)、菲达环保(19.02,-0.17,-0.89%,股吧)、 创业环保(8.71,-0.10,-1.14%,股吧)、龙净环保(35.71,0.04,0.11%,股吧)、 合加资源(17.95,0.30,1.70%,股吧)、泰达股份(8.80,-0.12,-1.35%,股吧)、

(6.76,0.12,1.81%,)、(18.50,0.14,0.76%,)、 华仪电气(15.91,0.11,0.70%,股吧)、中环股份(10.99,0.14,1.29%,股吧)、 东方电气(43.50,1.04,2.45%,股吧)、金风科技(0.00,0.00,0.00%,股吧)、 有研硅股(13.19,0.22,1.70%,股吧)、大港股份(9.13,0.14,1.56%,股吧)、 汇通集团(0.00,0.00,0.00%,股吧)、鑫茂科技(10.73,0.01,0.09%,股吧)、 京能热电(9.63,0.06,0.63%,股吧)、东源电器(14.00,0.15,1.08%,股吧)、 天奇股份(13.91,0.21,1.53%,股吧)、美菱电器(12.06,-0.02,-0.17%,股吧)、 通威股份(12.68,0.03,0.24%,股吧)、北海国发(9.15,-0.01,-0.11%,股吧)、 赣能股份(8.68,0.26,3.09%,股吧)、

粤电力A、长城电工、鲁能泰山、岷江水电、天威保变、乐山电力、特变电工、湘电股份、

[太阳能]

天威保变、孚日股份、岷江水电、生益科技、维科精华、安泰科技、长城电工、乐山电力、华东科技、

春兰股份、威远生化、力诺太阳、西藏药业、新华光、特变电工、航天机电、南玻A、交大南洋、 杉杉股份、王府井、风帆股份、金山股份、湘电股份、粤电力A

[核能] 中核科技(20.00,0.40,2.04%,股吧)、中成股份(13.55,-0.04,-0.29%,股吧)、 申能股份(10.82,0.03,0.28%,股吧)、京能热电

[乙醇汽油] 丰原生化(9.88,0.18,1.86%,股吧)、华资实业(8.65,0.04,0.46%,股吧)、 荣华实业(10.29,-0.04,-0.39%,股吧)、华冠科技、华润生化、广东甘化

[氢能] 同济科技(11.68,0.20,1.74%,股吧)、中炬高新(10.90,0.19,1.77%,股吧)、

春兰股份、力元新材

[锂电池] 澳柯玛(8.15,0.01,0.12%,股吧)、TCL集团(5.83,0.15,2.64%,股吧)、

稀土高科、杉杉股份、维科精华

[垃圾发电] 哈投股份(10.85,0.11,1.02%,股吧)、凯迪电力(22.17,0.46,2.12%,股吧)、

泰达股份、东湖高新

[节能LED照明]联创光电(11.70,0.31,2.72%,股吧)、华微电子(8.54,-0.07,-0.81%,股吧)、 长电科技(8.97,-0.01,-0.11%,股吧)、ST福日、方大A、上海科技

[绿色照明]浙江阳光(19.98,0.19,0.96%,股吧)、佛山照明(11.52,0.35,3.13%,股吧)、 双良股份(21.20,0.20,0.95%,股吧)、同方股份(21.80,0.06,0.28%,股吧)、方大A

低碳经济板块将体现在哪些产业路线上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四类。

一是环保产业,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固定废弃物的处理等。目前环境压力较大,为了支持绿色革命,环保产业必须得到迅速的发展,其中固定废弃物的处理已成为一个迅速成长的产业,合加资源(17.88,0.23,1.30%,)将此产业作为奋斗方向。涉及的重点上市公司主要包括: 华光股份(19.14,0.23,1.22%,股吧)、海陆重工(50.95,2.94,6.19%,股吧);

二是节能产业,包括工业节能,比如说余热回收发电、工艺改进以及节能材料,也包括建筑节能,智能建筑、节能家电、节能材料与节能照明均可归结为这一产业路线。另外,汽车节能也可包括在节能产业中,比如说混合动力汽车。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混合动力汽车并不是节能产业,只是能源的替代产业。涉及的重点上市公司主要包括: 泰豪科技(17.67,0.73,4.31%,股吧)、烟台万华(24.85,0.47,1.93%,股吧)、 北新建材(18.50,0.40,2.21%,股吧)、智光电气(0.00,0.00,0.00%,股吧)、 荣信股份(42.40,0.19,0.45%,股吧)、置信电气(16.80,0.05,0.30%,股吧)、 中科三环(10.99,0.23,2.14%,股吧)、思源电气(30.56,-0.01,-0.03%,股吧);、南玻A

其四,照明节能。涉及的重点上市公司主要包括: 雪莱特(11.00,1.00,10.00%,股吧)、 三安光电(0.00,0.00,0.00%,股吧)。浙江阳光、佛山照明、

三是减排,这其实也包括余热余收、余热循环与余热发电,但为了表述的方便以及考虑到提升传统能源的效率和碳减排的重要性,故单列一个产业路线,其涉及到清洁燃煤、IGCC、CCS、农业减排增汇等。

四是清洁能源,包括新能源的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生物质能等,也包括清洁能源的水电、核电等。更包括能源的传输方式,比如高压、超高压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智能电网业务。相关个股包括: 平高电气(0.00,0.00,0.00%,股吧)、特变电工(22.33,0.10,0.45%,股吧)、 天威保变(30.10,0.61,2.07%,股吧)、孚日股份(9.71,0.88,9.97%,股吧)、 湘电股份(24.18,0.15,0.62%,股吧)、东方电气(43.60,1.14,2.68%,股吧)、 中信国安(14.97,0.28,1.91%,股吧)和丰原生化(9.89,0.19,1.86%,股吧)。

第三篇:关于保险业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第0448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保险业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国家发改委会同中国保监会,环保部办理 提 案 人:杨超 主 题 词:环保,保险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是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绿色低碳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研发水平不够先进,应用领域不够广泛。保险业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在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创造绿色低碳发展全新模式。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保监会参与,将保险业纳入绿色低碳产业的整体发展战略框架中,并尽快出台促进保险业加快发展、更好服务绿色低碳经济的有关规划纲要。

二是管理绿色低碳产业相关风险。建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保监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在低碳技术的研发和运用中引入科技保险、创业保险,通过商业化的保险机制,引导保险企业积极参与绿色低碳产业的风险管理,为低碳领域的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提供绿色低碳产业资金支持。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筛选一批安全性较好、收益有保障、适合保险资金参与的绿色低碳产业项目;由保监会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实施细则,鼓励保险资金以股权投资、债权投资或其他适合方式积极参与绿色低碳产业的项目投资;由大型保险公司牵头、中小保险公司参与、带动社会资本参加,组建以绿色低碳产业为主要投资方向的产业基金,大力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发展、生态建设等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

四是助推绿色低碳行业全面发展。建议由环境保护部和保监会联合出台相应举措,鼓励拓展环境污染责任险服务领域,建立费率与安全环保管理水平挂钩的杠杆机制,激励参保企业降低污染排放量和程度,提高全社会治污积极性。同时建议由保监会出台相应举措,鼓励保险公司创新产品设计,引导绿色低碳生活,如设计费率优惠的绿色车险等,引导企业和公众向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四篇: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海南产业结构深化改革与优化的思考

[摘 要]低碳经济已是国内外学者与政府关注的论题,也是海南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建设及海南经济社会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海南产业结构的现状,针对目前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充分发挥海南特有的亚热带资源的比较优势,以低碳经济为目标,深化改革与优化三大产业。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结构;改革与优化;海南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7.168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海南“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之路”,并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从1999年海南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省建设到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以来,主要升级发展了热带特色现代农业,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集约新型工业,并以旅游业为龙头提升现代服务业。

海南凭借其丰富的亚热带资源禀赋,利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其地区生产总值(GDP)继2006年超1000亿元、2010年超2000亿元后,2013年突破3000亿元台阶,达到3146.46亿元,其中,农业的增加值为756.47亿元,工业的增加值为509.57亿元,服务业的增加值为1518.70亿元。数据显示服务业是构成海南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据中科院统计分析表明,第二产业的能耗强度为第一产业的5倍,第三产业的4倍以上。从宏观数据上看,海南产业结构显现为吻合生态文明发展,也就是以服务业为主,农业与制造业为辅符合海南地域特点的生产发展方向。那么,海南的产业转型升级是否已实现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就需要我们对产业结构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1 海南产业结构的现状

根据经济发展模式的 “配第―克拉克”法则,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应呈现的趋势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工业产值比重显著上升,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海南呈现非常态发展模式,从生产总值的结构来看,从1978年到2012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从53.1%降到24.9%,下降了28.2%;第二产业的比重从22.3%上升到28.2%,上升幅度为5.9%;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4.6%上升至46.9%,上升幅度为22.3%。同期,从就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减少了约31%,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增加了约4%,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加了约27%。

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是下降了,但其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而且其所提供的就业仍有48%左右。这也反映了亚热带林、农、渔业是海南特有区域资源产业。20多年来,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缓慢,其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也相当少,海南的工业发展之路仍然漫长。而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如珠三角已历经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辉煌,正面临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环境污染的挑战。海南面临的不仅是产业升级转型,而且是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所可能延伸的管理与市场经验尚未积累的情况之下,在“人口红利”不再是经济发展优势,以及环境污染阻碍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海南如何有效地利用本地资源,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工业支柱,是海南工业发展的关键。

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与就业的比重貌似达到发达地区的水平,但其主要由批发业和零售业及房地产业组成,而不是生产性服务体系如专业市场、现代物流、商务中介等。房地产业与旅游业所延伸的酒店餐饮活动也是与可耕地争土地,或某种程度上与生态环境的健康循环相抵触,特有的产业结构未必是特色,现代特色产业结构应是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禀赋,发展现代产业的同时也要符合生态环境的健康循环。

2 低碳经济下海南产业结构的深化改革与优化

按照经济发展规律,要么提高劳动生产率,要么增加劳动力,保持产业增加值。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就会解放农村劳动力,促使其多余的劳动人口转向其他产业。但是,亚热带林农渔业是海南在中国的特有区域资源,南菜北调、反季节瓜果及海洋产业需要进一步的扩展,与此同时,农业技术改进与创新及产品信息化是海南现代热带农业发展之路的挑战。

其他发达地区如珠三角是经历了20多年的人口红利的外向型加工经济发展模式,而近期在工资、环保费用增加等因素的压力下,“被动”地提出升级转型的策略。相对而言,海南在深化改革及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更能主动地推进低碳经济。

2.1 第一产业的规模与生态循环效应

着眼粮食安全,解决“菜篮子”和“肉盘子”是社会发展之本,亚热带农业是海南特有的产业。近年来冬季瓜菜生产快速发展,南菜北运蔬菜数量逐年增加,为确保全国“菜篮子”产品均衡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南繁育种基地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国农作物品种有80%都经过了南繁选育,是全国优良农作物种子的“摇篮”;热带经济作物优势明显,天然橡胶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椰子、槟榔等热带水果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另外,海洋产品养殖、捕捞和加工有潜在发展优势。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是关键,但是技术改造与创新需要一定的产业规模。实现规模化生产、管理与经营是海南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另外,产业服务创意、生态创意等方面合理循环利用现有农业资源,将极大地提高农业的附加值。

2.2 第二产业的人力和技术资源积累与引进

在经济危机与金融风暴之后,国际经济领域也意识到第二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实体经济,仍需持续发展与创新,现代金融或物流等其他生产性服务业是围绕第二产业延伸与发展的。在保障生态健康发展的同时,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并具有低碳属性的产业是海南复兴之道。然而,2013年的数据显示,全年产值超50亿元的规模以上重点工业行业中主要是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如石油加工业产值498.99亿元,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188.97亿元;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产值185.25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139.56亿元,增长13.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125.32亿元;造纸及纸制品业产值116.18亿元;医药制造业产值。

2.3 以旅游业为龙头,提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的建设

随着中外游客对绿色海南的印象加深,近年来海南观光、度假、过冬的游客人次不断增加,2013年,海南共接待国内游客3596.87万人次;境外游客75.64万人次,其中,外国来琼游客50.05万人次,香港来琼游客10.3万人次,台湾来琼游客14.44万人次。从中外游客比例来看,国外游客为总游客量的1.4%,“国际旅游岛”尚未名副其实。与此同时,游客量的增加也加重自然环境的压力。假如生态旅游岛的建设规划不周全,而形成海岸线与树林里酒店错落、人流拥挤、各种旅游垃圾的堆积等,那么对此类生态循环的负荷度是否有检测与防范措施?因而,生态旅游的建设是海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生产性服务业如物流、金融、生态创意等服务也是支撑第

一、第二产业经济与生态效应相协调的关键。

3 结 论

海南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要立足自身地域优势,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业、热带高效农业和海洋产业。利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政策优势改革旅游管理体制,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休闲娱乐旅游。应用现代科技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综合开发海洋工业,推进石油、海洋产品生产和天然气开采,在海洋生物工程、海洋产品等领域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国内、国际影响力的特色品牌。充分发挥旅游业、高效热带农业和海洋产业等主导作用,建立优势产业群,规范生产经济秩序,引导新型工业产业的重组和优势集聚,坚持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用高科技发展手段,生产低能耗、低污染的高效产品,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范德成,周豪.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樊杰,陈东.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转型与空间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C].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009,24(2):138-143.

[3]唐建荣.低碳经济背景下海南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J].中国商贸,2010(11):66-67.

第五篇:商务部:我国将五方面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2012-12-13 10:11:34) 来自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在近日举行的绿色创新发展大会上表示,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能源发展。展望未来,中国将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领域的贸易投资合作,推动全球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创新发展大会以“绿色创新、低碳发展”为主题,由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主办。大会主要研究中国“十二五”时期绿色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交流绿色创新发展的新理念,探讨世界经济低碳转型的新趋势,提出加强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新举措。

商务部副部长李金早表示,绿色发展、低碳转型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趋势,中国政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007年以来,商务部会同环保部、科技部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创建了17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对加快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发挥了积极作用。李金早说,商务部未来将从5个方面推动绿色低碳领域的全球贸易投资合作:一是推动环境产品贸易便利化与自由化。加强各国协作,落实好会议成果,着力消除各种贸易障碍,防止“绿色壁垒”,让绿色经济发展惠及更多国家和企业。

二是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参与中国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继续推进各种特殊经济区域的生态环保建设,为国内外投资者打造绿色经济和绿色技术的政策高地,将绿色产业、清洁生产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吸收外资的重点领域。

三是大力推进科学消费和流通领域节能减排。进一步引导可持续的绿色消费模式,继续推进流通领域的节能减排,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尽快建立完整、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提高废旧家电回收拆解水平。

四是积极开展绿色低碳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完善多双边经贸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在人才、资本、产业联盟、创新基地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碳排放贸易,制定相关技术标准,营造有利于国内外绿色创新企业公平竞争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是深化南南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进一步加大物资援助力度,帮助有关国家建立天气预报预警系统,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农业抗旱节水、森林可持续经营、海平面上升监测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加大培训力度,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王攀廖婷婷)

上一篇:党委办公室工作计划下一篇:电梯广告位租赁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