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化现象的产生及解决对策

2022-09-12

一、卢卡奇关于物化理论的论述

乔治.卢卡奇, 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1923 发表著作《历史和阶级意识》, 此部著作成就了卢卡奇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地位。卢卡奇在书中提出了“物化”的概念, 他认为随着工业文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造成了人从属于物、受制于物的现象。

卢卡奇是从批判商品拜物教这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视角开始对“物化”现象的分析的。“物化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每一个人所面临的必然的、直接的现实性”。他的物化理论具体表现在:其一, 在资本主义社会, 商品生产中人和人的关系表现为物和物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交换关系上就蒙上了一层物的纱帘。人们对商品的崇尚和追求, 使人们的目光愈来愈短浅, 人们只注重眼前的物和物的关系, 而忽视对未来前途的思考;其二, 资本主义社会失去其整体性, 社会生活分解为一块块碎片, 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作用, 人们的职业愈益专门化, 其生活局限在狭小范围内, 人们丧失了对整体景象把握的能力, 更无法把握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其三, 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意识的物化, 物化意识侵入人的内心世界。在资本主义整个劳动生产过程中, 劳动者本身失去了自己的主体意识, 一切劳动都以一种机械化、标准化的方式来处理, 劳动者的精神意识受到机械化的压抑, 从整个人格中分离出去, 变成一种物品。卢卡奇没有明确地把消除物化和消灭私有制联系起来, 这是一个重大的缺陷。

二、我国存在的物化现象及产生原因

1、物化现象的表现

卢卡奇提出物化现象是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的普遍现象。虽未论述社会主义国家是否会存在这一现象, 但在拜物盛行的现行状况下, 我国的物化现象已是既定事实。

1) 对物的崇拜的盛行。近年来我国的拜金拜物趋势有增无减, 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就是一档相亲节目中女嘉宾曾宣称: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 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为着商品或者是物质利益的驱使, 于是乎有人愿意卖肾换苹果手机, 男女交往必先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有存款, 否则一切免谈。更甚的是越来越多的官员走上了贪腐的不归之路, 无所不用其极的敛财, 于是乎行贿、受贿已成为官场常态。

必须承认追求物质没有错, 这是满足人们生活的必须, 是每个人的权力, 但过分的追求超过了一定的度, 就会变成非理性地、无止境地欲望, 不仅危害个人甚至对整个社会和国家都可能带来灾难。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今天, 如何保持理智, 让物质产品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2) 电子产品对人的控制。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 电子产品获得空前的胜利, 而手机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商场、车站、地铁、教室, 随处可见低着头玩手机的人们。他们或愤怒或高兴地盯着手机, 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随着手机而改变。人们已经陷入了虚拟世界, 潜移默化的在接受手机发出的讯息, 而自己却不自知。

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对人类社会的消极影响, 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最近关于大学生上课是否应该收手机的新闻在网上引起热议, 支持者有之, 反对者更甚。最终结果如何, 我们不去考虑, 事件本身就说明人们已经认识到电子产品对人们消极作用, 开始有意识的摆脱束缚, 强调自我意识。

2、物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1) 非理性的消费观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的商品经济也愈加发达。商品市场的繁荣, 人们收入的增加, 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从而也滋生了盲目从众的消费心理, 超越自身能力范围的攀比蔚然成风。一方面, 由于社会宣传及他人影响, 人们会不自觉的购买许多不必要的东西, 人的主体性、自我选择能力慢慢被舍弃, 人们已沦为潮流的被动追随者。另一方面, 由于经济发展人们收入的提高, 之前被压抑的消费需求被反弹式扩大, 许多人纯粹是为了满足被压抑的欲望而消费, 对物质产品的拥有欲, 使人们丧失了理性的思考。

2) 对物质产品的过度依赖。科技的进步无疑是物化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电子产品特别是电脑、手机等通讯工具, 为人们的物化提供了直接的物质条件。与此同时, 各类游戏软件的开发与使用, 也使得人们越发沉浸在虚拟的世界, 不可自拔。物质产品本来是造福人们的, 但如果人们过度的依赖, 就会丧失思考与行动力, 增加人的惰性。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 既能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 造福人类, 但如果使用不当或没有节制, 又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危害。

3) 人际关系的疏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社会越来越发展成为一个整体, 整个地球都成为一个地球村,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相互连接起来。看似人际关系应该更加紧密, 事实上却大相径庭。人们只重视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却忽视了与身边亲人、朋友的交流。于是, 父母和子女不在倾心交流, 朋友之间见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大家更多选择通过社交软件传递信息。每个人都将自己孤立在狭窄的空间, 互不干涉, 使得原本和谐的人际关系越发冷淡。

我们应该认识到物化现象, 严重阻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这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 如何克服或解决物化带来的不良影响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

三、物化现象的扬弃即解决措施

早在约一百年前, 卢卡奇提出的扬弃物化的对策在于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成熟, 企图在改良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过程中使人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因此, 自我意识就是“革命过程本身”, 主体和客体、理论和实践在其中融合为一体。卢卡奇把对物化的扬弃归结为无产阶级的认识问题, 并且把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等同于革命的实践, 显然是不科学的, 具有浓重的乌托邦色彩。

1、主体意识的觉醒

卢卡奇扬起物化的思想虽然具有浓重的乌托邦精神, 但其中关于人们阶级意识的觉醒的观点有其合理部分。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着严重物化现象, 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应经深陷其中, 所以消除物化最重要的是, 人们应该首先意识到自己主体地位的丧失, 自己的异化行为, 正确认识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即主体控制客体, 而非客体控制主体, 重燃对主体地位的渴望。人们对于物质产品的需求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保持适度的原则。在使用物质产品或商品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理性思考, 切莫沉迷其中而不可自拔。

2、大力发展生产力,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们之所以对物质产品有如此强烈的渴求, 从而导致物化现象的产生, 与当今社会的物质产品并没有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求有很大的关系, 换言之, 即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有关。所以, 想解决物化现象, 除了需要意识的觉醒, 精神层面的提高之外, 同样更需要我们大力发展生产力, 尽可能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到那时, 才可以真正的实现对物的使用, 且是最大程度上发挥物的价值以造福人类。

3、加强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 重建亲密的人际关系

当今社会人们之所以沉溺于物的世界、受制于物的束缚,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间关系的淡漠造成的。因此, 摆脱物的控制, 尽可能地多接触人, 建立融洽的人际氛围, 健全沟通交流渠道,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改变人的原子化状态, 尽可能的发挥整体的连接与整合功能, 才能实现社会的一体化, 人们的团结性和整体性。在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使社会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改变人的孤立现状, 让物造福于人, 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4、杜绝盲目崇拜, 提倡具有怀疑精神、批判精神

西方早期人本主义思想家就提倡批判资本主义社会, 树立人的主体地位。当今社会亦是如此, 社会思想越多元、越复杂, 越需要人们保持批判的、理性的思考, 辩证的看待事物, 透过现象看本质, 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 坚持否定的辩证法, 消除一切固定不变的规则, 满怀期待与希望, 建立乌托邦精神。

5、避免标准化、统一化, 保持鲜明个性与独创性

物化最鲜明的特征是人受制于物, 物化既然成为一种现象, 就说明存在人群之广泛, 这种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即物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的共性, 已是一种同质化现象。而这与当今社会思想多元、生活丰富多彩背道而驰。人们都希望与众不同, 而自身却不知不觉得陷入物化的世界, 因此, 保持个性、保持特色是社会的一种强烈声音, 摆脱物化也必然是人成为独立人、自由人的前提, 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6、加强文化建设, 丰富文化生活

物化现象的形成,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精神生活的欠缺造成的, 所以要想消除物化, 就必须保证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的积极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加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的研究, 使人们在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上达到平衡型发展。既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又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并通过对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个性化和全面丰富的精神生活四个维度, 展开对人的健康的精神生活的发展, 实现人的自身全面、自由的发展。

四、结束语

二十世纪初期, 卢卡奇提出的物化理论, 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时至今日, 这一理论对我国解决物化现象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一理论,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为我国解决物化现象提供有力借鉴, 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需求的多元化, 人们对于物质产品的需求也愈发强烈, 以至于出现了过度依赖、沉迷物质产品的现象。本文通过对当今社会的物化现象进行分析, 阐述物化的危害, 并提出摆脱、解决物化的措施, 以期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参考,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关键词:经济发展,物化现象,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 1980.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 2014年第1版

[3] 何雪.《当代人的精神生活物化问题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 2012年.

上一篇:工民建结构加固设计探讨下一篇:试论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