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探索

2022-09-11

高等教育是一种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身心素质、专业文化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创业素质等方面的综合教育, 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生存和从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等, 它是根据经济建设对劳动力的要求, 施以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 将各种专业技能这一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物化在受教育者身上的一种教育形式, 也是大学生立业谋生和继续发展的核心素质和能力。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培养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精神, 提高创业技能, 拓宽就业空间, 已成为全社会尤其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职责之一。

1 高校毕业生创业的观念提出的原因

提出高校毕业生创业的观念, 主要出于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大学生有 (或潜在) 创业的“欲望”, 也有创业的现实可能性, 但大多数缺乏的是外界的引导或激发;二是大学生接受了高等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的训练, 要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是多元的, 创业也是一种选择;三是大学生用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自主创业, 不但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 而且可以为他人创造就业机会, 对社会经济也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2 高校毕业生创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 高校毕业生创业存在着许多问题, 最近, 上海市教委学生处的一位领导认为, 一是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习惯思维告诉我们, 大多数大学生毕业以后, 首选是想找一家稳定的、薪水高的、个人才智施展空间大的单位。“自己去当老板?开玩笑吧!”这句常听到的口头语并不是没有道理;二是大学生缺乏创业知识、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吃苦耐劳、契而不舍、艰苦创业、责任心与风险意识……这些是诸多毕业生所缺乏的;三是缺乏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氛围。来自社会影响大学生创业的, 主要有几个方面:家庭要求大学生有一份安稳的工作, 而不是一进社会就要承担太大的风险;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经验不足以及社会阅历少, 以致于难以取得别人的信任或被他人欺骗, 是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创业的一大障碍;经济条件的制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欠缺和限制, 也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有媒体报道: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姜澄宇先生在一次学术报告中说, 他到美国考察时, 曾询问那些为洋老板打工的中国留学生, 有没有想到自己当老板, 自己开公司, 让老外为他们打工?令人惊讶的是, 大多数人都摇头。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和社会氛围, 大部分毕业生习惯于按步就班、循规蹈矩, 缺乏勇于闯荡和锐意进取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 殊不知, 没有创业精神, 就不可能彻底解放人的思想, 就难以激发人的创造力;没有创业精神, 就不会有滚滚而来的财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收益与风险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创业者害怕风险, 干什么都照既定的模式去做, 那么所谓的“跨越式发展”、“发挥后发优势”、“自己给自己当老板”等美好愿望都会落空。

3 要具有创业精神最首要的是转变观念,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 变翘首观望为积极进取, 变循规蹈矩为开拓创新, 要有一种与时俱进的闯荡意识和闯荡精神

最近几年, 很多高校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创业活动, 然而毕业生跨出校门, 到风云变幻的社会上释放“知识存量”, 他们的热度还剩几分呢?就我个人所知, 每年从各类高校拥出的“生力军”, 绝大部分都不愿流向具有高风险和挑战的创业空间, 但还是有毫不犹豫的走上自主创业路子的, 据报道:北京中关村IT业个人资产在3 5 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老总, 都是走出校门靠自我创业的业界精英。不久前《中国青年报》报道, 一位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 毕业时, 没有角逐待遇优厚的职位, 而是回自己的湖南老家创办公司, 做起生猪生意, 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夏门大学有4位毕业生, 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 就相继辞职到海南创建自己的公司。这群人有着共同的特点, 就是思想解放、观念创新、才思敏捷、专业技能扎实;不安于现状, 具有挑战自我的勇气、开拓创新的信念和一股勇于闯荡的精神。这是对传统的就业观念的一种强有力的冲击。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培养创业精神, 提高综合创业技能, 这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日益关注的焦点。“弱者等候机会, 强者创造机遇”, 财富的大门只能向那些敢于在创业领域大展身手的人敞开, 决不会向“守株待兔”的懒汉敞开。渴望早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 也更需要一大批年轻有为, 富有开拓精神和闯荡精神的创业者打造2 1世纪富有竞争力的中国企业。

4 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 提高毕业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重要内容

近来, 中国社科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专家们, 通过媒体警示社会, 未来两年, 正值我国新增劳动力供给高峰, 而且需要再就业的下岗职工每时每刻都在以人们难以预料的速度增多, 预计本世纪末到2 1世纪初这段时期, 我国的就业形势将十分严峻。不言而喻,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将会困难重重, 因此, 高校应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及早从“为就业服务”这一培养目标升格到“为创业服务”上来, 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开拓创业精神, 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我国正处在一个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专家对世界各国经济变化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每一次大的产业结构调整, 都会淘汰一些“夕阳职业”, 同时会出现一批“朝阳职业”, 给世人带来一回自我创业的绝佳机会, 每一次产业结构调整所增加的职业都是由经过专业技术教育的劳动者创造出来的。因此, 创造新的职业是必需的也是完全可能的。在第二届国际技术教育大会上, 与会的不少各国代表都强调“面向2 1世纪培养创业能力应成为改革教育与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种能力无论对工资就业者还是自主就业者都是很重要的。”并指出“创业教育是涉及专业技术教育深刻改革的思想教育, 是提高青年人全面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还建议“实施创业教育要与职业指导和就业指导相结合, 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 与教学改革相结合。”这些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并应采取切实措施强化这一重点素质的培养。在实践中, 加强创业教育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 向毕业生传授创业知识, 培养自我创业的精神、创业心理素质和创业技能, 使其学会创业本领, 敢干创业和善于创业, 指导毕业生制定适合社会需要和个人特长的创业具体目标, 使其创业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综合数十位青年创业家的创业经验, 一个成功的创业型人才, 他必须具备这样一种品质:良好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积极健康的创业心理;一定的并不断创新的创业技能;相当扎实的创业社会综合实力。为此, 我认为, 高校为实施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素质教育, 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宣传, 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和就业观, 塑造新的教育理念, (2) 积极渗透, 利用各种教育形式开展创业素质教育; (3) 重视调查, 收集利用职业信息和就业信息, 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咨询, 培养就业竞争意识和创业意识; (4) 创业教育和教学课程改革相结合。学校可开设《教你创业》的课程, 作为就业指导的补充, 为毕业生讲解创业的法律法规、操作程序、经济管理知识以及一些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模式或经验, 大力推进“三创” (创造、创新、创业) 教育, 培养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 (5) 通过建立创业教育基地, 组织毕业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 让其增加对创业活动的感性认识, 来发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 从而提高创业素质, 完善各项创业技能; (6) 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 介入地方各种社会化的生产、开发、经营服务体系。比如可开设与西部大开发相关的生态农业、环境保护、水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研究课题, 参与富有地方经济特色的科技开发项目等。通过产教结合和产学研结合的方式, 组织大学生参与项目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和社会服务, 让其接触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探索新领域, 鼓励其创业行动, 培养其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

5 培养大学生独立的人格和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 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 提高创业技能的心理基础和前提条件

人如果没有个性, 也就谈不上独立性, 更谈不上自主创业, 有了独立性, 才可能有创造性, 才可能自主持续的发展。因此, 在日常教学中, 在充分尊重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前提下, 教育工作者应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从各方面加以正确引导, 把独立思考的权力和行动的权力还给大学生, 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逐步形成自我决断、自主发展、自我创造、自我创新的能力, 为将来实现创业打下良好的心理和技能基础。

纵观中国青年创业协会历届的创业楷模, 这些杰出的创业家无不具有良好健康的个人心理素质和旺盛的企图心、吃苦耐劳、契而不舍与追根究底的创业精神等行为特征。据日本讲谈社的“职业适应性诊断测验”, 针对3 3位青创会的创业家会员所做的统计结果表明, 成功的创业者必须具备高度的挑战性、指导性;客观思考、临机应变的柔软性、具决断力的行动性;毅力、细心、高度的忍耐力与持久力及团结协作精神。

5.1 要具有开放的个性和不服输的创业精神

成立美吾发公司的李成家认为, 成功=能力×个性, 如果创业者能力再强, 但个性封闭、善忌, 也无法达到创业成功, 他认为, 创业者应随时保持一个开放宽敞的心胸, 才能走向成功。太欣半导体总经理王国肇也是杰出的创业楷模, 他认为, 创业者应该具有喜冒险犯进、不服输的草莽精神, 具有带动团体向前冲, 达成目标的领导气魄, 碰到困难不仅要懂得自我调适, 更要适时安慰、激励部属, 才有可能达到成功创业的目的。

5.2 要具有契而不舍、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

成功创业并不会一帆风顺, 尤其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 在创业中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但成功的创业者的经验无不证明, 要具有契而不舍、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5.3 提高大学生对挫折和失败的承受能力, 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创业过程充满艰辛和挫折, 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 社会要创造一个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气氛。现在的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在父母的呵护下一直都很顺, 另外, 现代社会变化较快, 竞争日趋激烈, 学生的学习、就业及各方面的社会压力都比较重, 加上家长和社会对创业者的期望值过高, 因此, 创业者如果自我定位不准, 创业过程中如果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 将会严重的影响创业成功。

6 先就业再创业, 通过工作实践提高创业技能

6.1 在工作中学习创业的技巧

也就是先就业再创业, 这是大部份创业家创业过程中必经的一个历程。因为, 从工作中可以掌握该行业的特性、运作程序、先进实用的管理经验等, 另外, 通过在工作中公关能力的锻炼, 为创业者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从而大大减少将来自我创业时的种种阻力和很多弯路。拥有2 0年创业经验的三胜制帽总经理戴胜通在谈到自己的创业经验时认为, 就业不一定要找好的环境, 最好找没有冷气, 不必戴领带的地方从生产第一线的工人或最基层的管理人员做起, 至少做五年, 在工作中磨练自己的耐力、积累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所以, 先就业就是未来创业的跳板。

6.2 在专业技术领域的创业, 累积数十年的工作经验后再创业, 更是比比皆是

专业领域内的创业主要和技术能力的累积有关, 如果个人没有任何专业的学识及工作背景, 从事技术行业的创业, 可能性是相当小的。所以, 享受创业的果实之前, 必须更多的积累工作经验。鼎强电子董事长徐进达在冷冻空调业工作十余年, 才创立“贡山空调”, 展开创业之路, 同时, 靠着多年累积下来的人脉基础和创业经验, 又涉足电子业, 成立了“鼎强电子”, 这足以说明工作经验就是创业之本。徐进达更指出, 创业没有时间表, 在于创业者须随时做好出击的准备, 只要自身条件与客观条件配合时机成熟, 创业的契机就会来。

6.3 先就业再创业也是累积创业资本, 提高创业技能的最佳方式

许多从事中小资本的创业者, 都是利用数十年的原始积累为创业打基础。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路, 还有两个问题很关键, 一是资金, 一是成功与失败。创业需要启动资金, 而资金的筹措对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 绝对是个难题。创业面临失败的风险, 年轻的大学生能否具有承得起这沉重打击的能力?对此, 上海交大动力学院的一位教授指出,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你想不想创业?想到什么程度?回答了这一问题, 其他的问题便都显得简单起来。从当前相当数量的下岗工人创业的成功中, 我们可以找到足够的勇气。有的下岗工人说:“创业的干劲是逼出来的, 一逼才发现自己的潜能。”至于资金问题, 我认为一可以向风险公司筹措;二可以做父母或亲戚朋友的工作请他们投资;三可以与几位同学合伙集资;四可以申请贷款。至于成功与失败, 与选择的创业项目有关, 一般对跨出校门不久的大学生来说, 应选择能发挥自己特长的行业, 从当前的社会形势看, 比较适合毕业生创业的, 主要是一些“头脑工程”, 以人的智慧向社会提供知识、技术服务等行业。

7 推行各种职业证书的培训制度, 实行双证制、多证制, 为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创业签发各种“通行证”

各高校可利用多种形式和劳动、就业、行业等部门联合在大学生中实施多种多样的劳动技能、岗位等级证书 (如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程序设计员证书、普通话证书、秘书证、驾驶证等等) 和各种专业合格证书等多证制度, 达到在技能培训上让大学生主专业精一门, 相关专业熟一门, 其它专业再学一门的复合型要求, 为将来自主创业打下坚实的各种创业技能基础。

江总书记最近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未来世纪的勾画要靠创造, 未来世纪的发展要靠创造, 未来世纪的资源也要靠创造, 未来世纪的人也要会创造。要创造、要创新就必须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及创业技能的人才。只要各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共同努力, 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 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 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的创业人才必将在我国不断涌现。

摘要: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培养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精神, 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技能, 拓宽就业空间, 已成为全社会尤其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职责之一。高校毕业生创业面临的各种问题及实施创业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是培养毕业生创业精神, 提高创业技能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关键词:创业意识,创业教育,创业精神,创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顾洪.大学创新教育实践论[M].职业技术教育, 2003, 1.

[2] 贾文华.试论大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6, 3.

[3] 谢相勋.论培养学生独立创业精神的现代人格-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要使命[J].乐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4.

[4] 秦虹.关于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探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2, 6.

上一篇: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与按压时间的观察下一篇: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