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综合课程设计

2023-04-02

第一篇:信息安全综合课程设计

《网络安全综合课程设计》实验大纲

一、 课程编号:

二、 课程类型:必修

适用专业:信息安全;课程学时:16学时。

三、 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设计内容

网络安全已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与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它不但是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备的应用知识。通过网络安全综合课程设计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CA认证的知识,并能够使用证书完成用户身份的认证和通信过程中的安全保密,为学生将来参与有关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

四、 设计要求

熟悉计算机的加密和应用,掌握TCP/IP协议的C/S模式的网络编程;了解Openssl的编译过程;了解CA如何申请、下载和安装。以及如何进行公私钥分割;ActivePerl工具软件的安装及运用;编译,搭建Openssl开发环境;综合运用Socket编程和Openssl安全套接字编程建立安全通信通道;利用Openssl开发包编写建立在SSL上的C/S程序,包含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程序。

五、 课程安排与要求

1. 课程可以分组完成,每个小组人数不超过两名。

2. 每个小组完成设计后需要提交设计作品与课程设计报告两份作业。

3. 报告要求:设计过程及所遇到的问题的解决; 同组同学任务的分配,每人工作所占比例,设计过程中的具体内容;编程部分写出主要源代码。

六、 成绩考核办法

总成绩=考勤成绩(10%)+现场评测成绩(60%)+设计报告(30%)。

计算机学院专业实验中心

2013-7-12

第二篇:XX企业信息安全综合解决方案设计

要求有具体的问题,比如,信息系统安全(硬件,场地,软件,病毒,木马,),网络安全(网络入侵,服务器/客户端的连通性,vpn的安全问题),人员安全(身份识别,分权访

问,人员管理),电子商务安全(密钥,PKI),或者其它!

【为保护隐私,公司原名用XX代替。

内容涉及企业网络安全防护,入侵检测,VPN加密、数据安全、用户认证等企业信息安全案例,供参考】

XX企业信息安全综合解决方案设计

一. 引言

随着全球信息化及宽带网络建设的飞速发展,具有跨区域远程办公及内部信息平台远程共享的企业越来越多,并且这种企业运营模式也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的主流需求。企业总部和各地的分公司、办事处以及出差的员工需要实时地进行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等,企业之间的业务来往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网络。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通信协议原始设计的局限性影响,所有信息采用明文传输,导致互联网的安全性问题日益严重,非法访问、网络攻击、信息窃取等频频发生,给公司的正常运行带来安全隐患,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利用信息安全技术来确保网络的安全问题,这就使得网络安全成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一个永恒的话题。

目前企业信息化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网络攻击的威胁,会造成我们的服务器或者工作站瘫痪。二是来自信息窃取的威胁,造成我们的商业机密泄漏,内部服务器被非法访问,破坏传输信息的完整性或者被直接假冒。三是来自公共网络中计算机病毒的威胁,造成服务器或者工作站被计算机病毒感染,而使系统崩溃或陷入瘫痪,甚至造成网络瘫痪。如前段时间在互联网上流行的“熊猫烧香”、“灰鸽子”等病毒就造成了这样的后果。那么如何构建一个全面的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以确保企业的信息网络和数据安全,避免由于安全事故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呢?

二. XX企业需求分析

该企业目前已建成覆盖整个企业的网络平台,网络设备以Cisco为主。在数据通信方面,以企业所在地为中心与数个城市通过1M帧中继专线实现点对点连接,其他城市和移动用户使用ADSL、CDMA登录互联网后通过VPN连接到企业内网,或者通过PSTN拨号连接。在公司的网络平台上运行着办公自动化系统、SAP的ERP系统、电子邮件系统、网络视频会议系统、VoIP语音系统、企业Web网站,以及FHS自动加油系统接口、互联网接入、网上银行等数字化应用,对企业的日常办公和经营管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1. 外部网络的安全威胁

企业网络与外网有互连。基于网络系统的范围大、函盖面广,内部网络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安全威胁,入侵者每天都在试图闯入网络节点。网络系统中办公系统及员工主机上都有涉密信息。假如内部网络的一台电脑安全受损(被攻击或者被病毒感染),就会同时影响在同一网络上的许多其他系统。透过网络传播,还会影响到与本系统网络有连接的外单位网络。如果系统内部局域网与系统外部网络间没有采取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内部网络容易遭到来自外网一些不怀好意的入侵者的攻击。

2.内部局域网的安全威胁

据调查在已有的网络安全攻击事件中约70%是来自内部网络的侵犯。来自机构内部局域网的威胁包括:误用和滥用关键、敏感数据;内部人员故意泄漏内部网络的网络结构;内部不怀好意的员工通过各种方式盗取他人涉密信息传播出去。

3.网络设备的安全隐患

网络设备中包含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它们的设置比较复杂,可能由于疏忽或不正确理解而使这些设备可用但安全性不佳。

二、操作系统的安全风险分析

所谓系统安全通常是指操作系统的安全。操作系统的安装以正常工作为目标,一般很少考虑其安全性,因此安装通常都是以缺省选项进行设置。从安全角度考虑,其表现为装了很多用不着的服务模块,开放了很多不必开放的端口,其中可能隐含了安全风险。

目前的操作系统无论是Windows还是UNIX操作系统以及其它厂商开发的应用系统,其开发厂商必然有其Back-Door。而且系统本身必定存在安全漏洞。这些后门和安全漏洞都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系统的安全程度跟安全配置及系统的应用有很大关系,操作系统如果没有采用相应的安全配置,则其是漏洞百出,掌握一般攻击技术的人都可能入侵得手。如果进行安全配置,填补安全漏洞,关闭一些不常用的服务,禁止开放一些不常用而又比较敏感的端口等,那么入侵者要成功进入内部网是不容易的,这需要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及相当长时间。

三、应用的安全风险分析

应用系统的安全涉及很多方面。应用系统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应用的安全性也是动态的。这就需要我们对不同的应用,检测安全漏洞,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降低应用的安全风险。

文件服务器的安全风险:办公网络应用通常是共享网络资源。可能存在着员工有意、无意把硬盘中重要信息目录共享,长期暴露在网络邻居上,可能被外部人员轻易偷取或被内部其他员工窃取并传播出去造成泄密,因为缺少必要的访问控制策略。

数据库服务器的安全风险:内网服务区部署着大量的服务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在其上运行数据库系统软件,主要提供数据存储服务。数据库服务器的安全风险包括:非授权用户的访问、通过口令猜测获得系统管理员权限、数据库服务器本身存在漏洞容易受到攻击等。数据库中数据由于意外(硬件问题或软件崩溃)而导致不可恢复,也是需要考虑的安全问题。病毒侵害的安全风险:网络是病毒传播的最好、最快的途径之一。病毒程序可以通过网上下载、电子邮件、使用盗版光盘或软盘、人为投放等传播途径潜入内部网。因此,病毒的危害的不可以轻视的。网络中一旦有一台主机受病毒感染,则病毒程序就完全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扩散,传播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可能造成信息泄漏、文件丢失、机器死机等不安全因素。

数据信息的安全风险:数据安全对企业来说尤其重要,数据在公网线路上传输,很难保证在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窃取、篡改。现今很多先进技术,黑客或一些企业间谍会通过一些手段,设法在线路上做些手脚,获得在网上传输的数据信息,也就造成的泄密。

四、管理的安全分析

管理方面的安全隐患包括:内部管理人员或员工图方便省事,不设置用户口令,或者设置的口令过短和过于简单,导致很容易破解。责任不清,使用相同的用户名、口令,导致权限管理混乱,信息泄密。把内部网络结构、管理员用户名及口令以及系统的一些重要信息传播给外人带来信息泄漏风险。内部不满的员工有的可能造成极大的安全风险。

管理是网络中安全得到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止来自内部网络入侵必须的部分。责权不明,管理混上乱、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及缺乏可操作性等都可能引起管理安全的风险。即除了从技术下功夫外,还得依靠安全管理来实现。

三. XX企业方案设计

该企业信息安全防护方案和策略主要由以下各部分组成:

1.Internet安全接入

采用PIX515作为外部边缘防火墙,其内部用户登录互联网时经过NetEye防火墙,再由PIX映射到互联网。PIX与NetEye之间形成了DMZ区,需要提供互联网服务的邮件服务器、Web 服务器等防止在该DMZ区内。该防火墙安全策略如下:

(1) 从Internet上只能访问到DMZ内Web服务器的80端口和邮件服务器的25端口;

(2) 从Internet和DMZ区不能访问内部网任何资源;

(3) 从Internet访问内部网资源只能通过VPN系统进行。

为了防止病毒从Internet进入内部网,该企业在DMZ区部署了网关防病毒系统。采用Symantec Web Security 3.0防病毒系统,对来自互联网的网页内容和附件等信息设定了合理的过滤规则,阻断来自互联网的各种病毒。

2.防火墙访问控制;

PIX防火墙提供PAT服务,配置IPSec加密协议实现VPN拨号连接以及端到端VPN连接,并通过扩展ACL对进出防火墙的流量进行严格的端口服务控制。

NetEye防火墙处于内部网络与DMZ区之间,它允许内网所有主机能够访问DMZ区,但DMZ区进入内网的流量则进行严格的过滤

3.用户认证系统;

用户认证系统主要用于解决电话拨号和VPN接入的安全问题,它是从完善系统用户认证、访问控制和使用审计方面的功能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采用思科的ACS用户认证系统。在主域服务器上安装Radius服务器,在Cisco拨号路由器和PIX防火墙上配置了Radius客户端。拨号用户和VPN用户身份认证在Radius服务器上进行,用户账号集中在主域服务器上开设。系统中设置了严格的用户访问策略和口令策略,强制用户定期更改口令。同时配置了一台VPN日志服务器,记录所有VPN用户的访问,而拨号用户的访问则记录在Radius服务器中,作为系统审计的依据。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制定用户身份认证策略。

4.入侵检测系统;

在系统中关键的部位安装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可以使得系统管理员能够实时监控网络中发生的安全事件,并能及时做出响应。

根据该企业网络应用的情况,可在互联网流量汇聚的交换机处部署一套CA 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它可实时监控内部网中发生的安全事件,使得管理员及时做出反应,并可记录内部用户对Internet的访问,管理者可审计Internet接入平台是否被滥用。当冲击波病毒爆发时,该系统能够显示出哪些主机感染了病毒而不停地向其他网络主机发出广播包。

企业的网络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环境对IDS进行详细配置,并在实践中根据需要随时调整配置参数。

5,网络防病毒系统;

该企业全面地布置防病毒系统,包括客户机、文件服务器、邮件服务器和OA服务器。该企业采用McAfee TVD防病毒系统保护客户机和文件服务器的安全,客户机每天定时从McAfee服务器通过FTP方式下载并安装最新的病毒代码库。

该企业电子邮件系统运行在Domino平台上,采用了McAfee针对Domino数据库的病毒过滤模块,对发送和接手的邮件附件进行病毒扫描和隔离。

6.VPN加密系统;

该企业通过PIX防火墙建立了基于IPSec国际标准协议的虚拟专网VPN,采用3DEC加密算法实现了信息在互联网上的安全传输。

VPN系统主要用于该企业移动办公的员工提供互联网访问企业内网OA系统,同时为企业内网ERP用户访问大股东集团公司的SAP系统提供VPN加密连接。

7.网络设备及服务器加固;

该企业网络管理员定期对各种网络设备和主机进行安全性扫描和渗透测试,及时发现漏洞并采取补救措施。

安全性扫描主要是利用一些扫描工具,包括Retina、X-Scan、SuperScan、LanGuard等,模拟黑客的方法和手段,以匿名身份接入网络,对网络设备和主机进行扫描并进行分析,目的是发现系统存在的各种漏洞。

进行渗透测试时,网络管理员预先假设攻击者来自用户内部网,该攻击者在内部网以匿名身份接入网络,起初不具备进入任何系统的权限。通过利用扫描阶段发现的系统中的安全漏洞,以黑客使用的手段对系统进行模拟攻击,最大限度地得到系统的控制权。例如,利用Unix系统的/bin/login ,无需任何身份验证即可远程非法登录漏洞以及priocntl系统调用漏洞,通过缓冲溢出进入系统后进行权限提升,即可获得Root权限。

根据安全扫描和渗透测试的结果,网络管理员即可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加固,具体加固措施包括:

(1) 关闭不必要的网络端口;

(2)视网络应用情况禁用ICMP、SNMP等协议;

(3) 安装最新系统安全补丁;

(4) 采用SSH而不是Telnet进行远程登录;

(5) 调整本地安全策略,禁用不需要的系统缺省服务;

(6) 启用系统安全审计日志。

以上措施主要用于防范系统中的非法扫描、利用系统漏洞进行缓冲区溢出攻击、拒绝服务攻击、非法远程登录等黑客攻击行为。

8.桌面电脑安全管理系统;

该企业采用LANDesk安全管理套件系统来加强对桌面电脑的安全管理。该系统主要具有如下功能:

补丁管理是LAN-Desk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主要用于修复桌面电脑系统漏洞,避免蠕虫病毒、黑客攻击和木马程序等。

LANDesk补丁管理器能够高效地实现安全补丁管理。补丁程序能够从全球统一的补丁管理服务器自动下载,并自动分发到每台桌面电脑,无需IT人员干预。补丁程序在分发安装前,都经过本地服务器的测试,从而确保补丁自身的安全性,避免损坏用户系统。

由于LANDesk采用全自动补丁分发方式,大大减轻了管理员的负荷,而更重要的是能够及时发现操作系统的漏洞并第一时间自动进行修补,从而有效地保护OA用户的电脑免受破坏。

间谍软件检测 基于LAN-Desk随时更新的集中化安全管理核心数据库,该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和清除来自间谍软件、广告软件、键盘记录程序、特洛伊木马和其他恶意程序的已知威胁。

安全威胁分析 LANDesk提供自动的威胁分析功能,它能够自动检测桌面电脑的配置风险,包括共享、口令、浏览器等安全问题,并自动进行修补或提出修改建议。

应用程序阻止 用户随意安装的游戏等应用程序可能导致系统紊乱、冲突,影响正常办公。LANDesk提供的应用程序管理功能可以通过远程执行指令,阻止有关应用程序的运行。设备访问控制 LANDesk通过硬件级别的管理功能,可以对用户电脑的硬件采用适当的访问控制策略,限制对网络、驱动器、通信端口、USB和无线频道的访问,防止关键数据丢失和未授权访问。

IT资产管理 对该企业所有上网电脑进行在线管理。该系统能够自动扫描在线电脑的配置信息,包括硬件配置、软件配置的详细信息,如生产厂家、型号、产品序列号、组件参数、IP地址、操作系统类型、应用程序安装情况等等,并可进行分类、根据需要形成不同报表。

9. 数据备份系统

该企业采用HP 1/8磁带自动装载机对企业数据进行备份,该磁带库可以同时装载9盒磁带,能够根据预先定义好的备份策略自动装载磁带,自动执行定义好的备份策略,压缩后最大存储容量为640GB。备份软件采用Legato NetWorker网络备份管理系统。该系统运行稳定,备份和恢复效果较好。

10. 网络安全制度建设及人员安全意识教育

该企业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开展计算机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如不要随意到网上下载软件、不要打开不明邮件附件等等,并加强计算机安全检查,以此提高最终用户对计算机安全的重视程度。

(2)为总部及各分支机构的系统管理员提供信息系统安全方面的专业培训,提高处理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的能力。

(3)制定《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定》等制度,并纳入企业ISO文件体系,定期宣贯,并通过计算机应用知识考试等方式加以推广执行。

第三篇:四川师范大学信息检索课程综合报告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学号:姓名:班级:成绩:

说明:本报告包括检索报告和学习报告两个部分,请根据具体要求分别作答,答案接着题目写,完成后把本文件打印上交。

一、检索报告

自选一个检索课题,结合教学内容和学习体会,通过多个渠道检索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要求:

1、 选择明确的课题。(如:为考研进行信息搜集)

2、 根据检索课题进行信息需求分析。(如:考研要选择学校和专业;要选择导师;要了解导师的专业方向;要知道考试科目;要知道考试大纲;要知道专业课的参考书;考试科目的历年考题;各科培训讲义、培训视频等等。)

3、 要充分利用所学的检索方法和渠道。(如:用图书馆的数据库查询图书的馆藏并去图书馆借书;用电子书数据库查询相关书籍;通过查找和浏览各高校的招生简章了解专业、导师、专业课参考书信息;通过期刊论文数据库查找导师发表的文章或者通过学位论文数据库查找导师指导的学生写的学位论文来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通过搜索引擎或试题数据库查找考试大纲、讲义、历年考题、培训视频等。)

4、 从实战的角度对检索的结果进行评价,列出你的具体检索结果目录。

二、学习报告

第一部分:对自己的学习做个自我评价。

第二部分:七次课堂学习的收获。(提醒:是你的收获,不是我讲了什么。) 第三部分:完成十个上机实验题目的收获。

第四部分:对信息检索这门课做个评价。(请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名不副实的肉麻吹捧不是一名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情。)

第四篇:综合课程设计论文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课程设计论文,请参考!

综合课程设计论文

高校建筑课程设计的校外合作模式

摘要:本文对高等院校建筑课程设计教育中的校外合作机制进行探讨,根据国内外建筑院校的相关教学经验,整理出在课程设计中的三种主要的校外合作模式,分别是生产合作模式、课题合作模式和公共合作模式。

关键词:课程设计;合作模式;校外资源;建筑教学

建筑学本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涵盖了人文、技术、艺术等各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每所建筑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和特征,专业教学的重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如一些关注传统建造文化,致力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一些强调前沿技术和数字化设计,着眼于未来信息技术发展;一些则侧重建筑学本体的理论学习和哲学探讨。无论方向如何,高校建筑专业终究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建筑教育的最终目的依然是培养具有实际设计能力的建筑专业人才。如局限于学术范畴,将学生禁锢在大学教育的内环境中,是无法取得满意的教学成果的。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目光投向外部,寻求校外的资源,并将其注入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改革中来。

0概况

纵观国外现代建筑教育的历史,来自包豪斯的“实用艺术至上”的原则就一直存在于整个脉络当中。初期具体表现在建立大师班“作坊”,将手工业和工业融入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从后来在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延续、德州骑警在美国的发展到现在的ETH都有强调实用主义的传统,在教学的配置上也都安排有大量物质性的动手操作环节。在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阶段,学校自身专业教室和实验室可以提供相应的配给,到了高年级和研究生的课程设计阶段就会开始从各个方面去整合校外的有利资源,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专业的培养。国内的建筑教育最初源于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布扎体系(Beaux-Arts),注重形式的训练和图纸的艺术性的精准表达。一直以来,这种相对传统的学院式建筑教育导致学生就业时存在普遍的“断层”现象。多年学校教育结束后,毕业生们往往不能直接与专业性的建筑设计工作进行对接,通常需要几个月或半年的适应期。因此,许多高校的建筑系针对该问题不断开展教改工作,比较普遍的做法是通过与校外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对本专业的行业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接触。而在学校之外,最近几年受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建筑行业进入了调整期,业界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洗牌局面,唯有具有核心价值的设计团队才能继续存活。不少事务所、设计院放弃了原本只追求产值增长的经营理念,转而将一部分精力投向技术和理论的沉淀。与高校的合作,或者参与高校相关课程教学项目,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机会去寻找建筑行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也能为自己培养对口的人力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多角度、多层次的合作必然会产生。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建筑院校的一些相关状况和典型案例,将高校建筑课程设计中的校外合作模式大致总结为三个主要的类别:生产合作模式、课题合作模式和公共合作模式。

1生产合作模式

院校与相关部门共同创建具有持续生产内容的工作室或设计单位,最终产出内容包括实际项目设计方案和具有工作实力的应届毕业生。在国内多所建筑院校创建的初期,教育部就同时设立了直属的设计单位,如今多为国有企业。这些以大学为背景的设计单位本身就是为产学研的目标而成立,教师既是学校教员也是设计院的建筑设计师,融合教学和实践,不但能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实现实践教学,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实习基地。因此,生产合作模式在我国高校建筑学教育中是十分普遍的。产学研的一体化能为课程设计提供真实的项目任务书,使教师和学生避免纸上谈兵,可以实现在地的学习,理解设计中的各种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由于市场因素,生产合作模式通常是安排在建筑教学的实习期,也就是在高年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对学科的系统性认识,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专业的眼界,经历完整的工程设计实践,提前体验并了解毕业之后的建筑职业生涯。除此之外,在生产合作模式中,师生还有机会参与项目的实际建造环节,可以弥补传统学校建筑设计教育所欠缺的部分。在建筑设计的学习中,建造的意义不局限于材料的认知和使用,更重要的是在理解材料和构造特征的前提下,依据真实的场地情况能去尝试一种基于“建构文化”的设计方法。学生在课程设计中除了得到职业化、专业化的训练外,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学习建筑设计的理论知识,进行相关的哲学思考。这样,校外合作模式就能从根本上实现高校的生产、学习和科研一体化。

2课题合作模式

课题合作模式是指院校引入校外导师参与课程设计的内容,邀请有大量设计经验的建筑师为课程设计提供合适的题目并进行阶段性的指导。在这种合作模式中,学校为主动方,组织校外机构或建筑师本人进入学校中,共同完成教学课题。面对如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有着强烈个人意识的建筑师对课题的方向有着不同的见解,这来自他们多年来对建筑设计学习和实践所得到的总结。课题由校外导师们自行选择拟定,带有十分鲜明的个人特色,承载着他们不一样的建筑观和价值观。而在阶段性的课程设计指导中,他们也常常会找到有别于高校教师的切入点对学生的方案进行指导。在清华大学2014—2015年的开放式建筑设计教学中,校方邀请了15位目前国内享有盛名的职业建筑师进入学校成立课题组。这些校外导师们提出了“理想自宅”“光的空间”“CCTV重建计划”“空间单元:源自传统和自然”等16个课题,而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选择加入理想的课题组。毫无疑问,提出这些课题的灵感都来自他们多年来对建筑学的思考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在导师和学生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强调以独立的人格面向建筑学的广阔边界;有的提倡回到更手工、更感性的设计方式;有的直接宣告建筑设计应在平庸的环境中发现新意;有的倡导在传统和自然中寻找未来;有的是在最接近真实的条件下寻求“形式”的突破;有的则引导发现初心,做有意义的建筑……一直在校内环境中的学生们面对这些理念和设计思路,就像进入了一片丰饶的热带雨林,即忐忑又振奋。校外导师们将自己的见解和人生阅历浸入课程设计指导的方方面面,最终产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为在校学生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学习体验。

3公共合作模式

公共合作模式一种基于院校与政府、企业、相关协会或其他院校共同建立的公共平台,联合办学实现多方共赢。公共合作也可以称为平台合作,不同于外向型生产模式和内向型的课题模式,它是将校内和校外资源通过一个共同的平台媒介进行相互整合。因平台具有的公共性,教育计划的发起、项目的经过和结果都是在一个公开透明的环境中完成。学校、公众、机构、媒体等只要有意愿和可交互的相关资源,均可申请参与其中。其中有两种较为典型的操作方法——多校联合培养和社区营造。

3.1多校联合培养

多校联合培养进行建筑课程设计教育,通过各校之间相互交流和观摩,对参与的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启发和收获。建筑院校每年都有举办不同规模和类别的联合培养项目,目的是打破各自的“边界”,使学校资源相互传播和使用,拓展专业教学的局限性。多校联合培养使每个院校的校内资源成为其他参与院校的校外资源,资源重合随着参与院校的增多而产生叠加效应。连续举办所积累的关注量也会打造出一种平台效应,使越来越多的院校参与其中,形成良性循环。多校联合培养不限于学生所在的年级,每个教学阶段的课程设计内容都能达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建造节和“8+”联合毕业设计。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自2007年以来每年夏初都会举办一次建造节,邀约国内外高校组队参加为期一周的设计建造活动。建构节中参组人员主要为建筑专业本科一年级的学生,部分为上海本地的重点中学。在一周的时间里,每组成员都要根据设计任务书,使用指定的材料搭建一个符合要求的空间作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同济大学建造节中,主要的材料为瓦楞纸板,近几年更换为塑料中空板,具有防水性和更加持久的特征。而东南大学的建造节选择用竹子这种具有韧性、古老的天然材料。在参与建造节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对材料性能、建造方式及过程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同时,在有一定功能要求的条件下,学生可以得到人体比例的空间体验,把握具体的空间形态和使用之间的关系。来自不同的建院建筑专业的教师也能通过这一平台交流教学方法,相互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丰富教学经验。多校联合培养在高年级阶段的课程设计中是非常普遍的。“8+”原为“八校联合毕业设计”,是由八所建筑院校针对建筑教学最后一个课程设计环节——毕业设计,而组织的教学交流的平台。这八所院校分别是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重庆大学和浙江大学毕业设计,后期每年会加入几所新的建筑类院校。由一所学校提供题目,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围绕同一个题目开展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采用“真题真做”或“真题假做”的模式。对真题的选择使每年的题目都具有地域性,比如重庆大学的“十八梯改造”、深圳大学的“二线关”和昆明理工大学的“大理古城水库更新”等,这些课题都体现了各院校所在城市的地方性特征。除了可以强化教学过程中原本就十分重视的建筑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以外,还可以通过各地学子对相同问题的陌生化处理,找到新的观察角度和解决方式去实现一个个独特而巧妙的毕业设计作品。

3.2社区营造

社区营造的构想来源于美国学者对于现代城市规划工作的反省:由权利和资本操控的城市环境越来越无法满足大多数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由此而强调民众参与专业设计团队,由下而上地开展城镇规划工作。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设计学院集结了大批师生传播并实践了这类反思性规划。随后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建筑院校也开始将此类实践活动引入学生的专业教育中来,带领教学团队深入某地区环境中,与当地组织机构和民众一起完成环境的保护与更新设计,逐渐形成了一种参与式的建筑设计教学理念。日本明治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的城市建筑设计研究室1993年成立了由师生组成的专家工作营,将社区营造引入建筑系学生的教育系统中,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安排师生短期驻扎在当地城镇一周左右的时间,搜集地域环境信息、找出问题点、策划设计、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此过程中,工作营还应成为当地行政和市民间的沟通桥梁,让市民参与到行政决策中去。设计规划方案会考虑到市民日常生活的需求,并且阶段性地以简单易懂的模型或图片方式呈现出来。工作营在冈山县高粱市历经了20年的教学和营建工作,培养了一批能从建筑和城市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专业人才,获得了日本国土交通委员会的认可。同时,高粱市的城镇建设也获得了很好的成效,成为日本传统历史街区重生的典型实例。自20世纪90年代起,台湾开始推动“社区总体营造计划”“新故乡营造计划”和“健康社区六星计划”等政策,主要内容是以地方社区作为政府文化政策的对象,改变以往精英文化的做法,由上而下地在地方推广社区营造。中原大学建筑系和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自下而上地参与推动社区营造项目,与居民交换意见、讨论当地的环境问题,寻找合理的建筑设计及规划方案。学生得到直接面对居民、社区工作者、相关专家学者、部门公职人员和开发团队的机会,得到进行参与式设计学习的机会。参考社区营造在日本和台湾建筑教育中的发展和影响,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入社区,不但能使他们涉足人文、社会、心理等多领域的理论知识,还能将主观思考融入客观的调查中,注重当下人文关怀,培养社会责任感。

4结语

高校在考虑引入校外资源进入建筑专业的课程设计时,可以考虑三种主要的合作模式。其中,生产合作与课题合作相对来讲较为常规。前者在国内的建筑院校中是普遍存在的,那是因为专业生产力能有效平衡校方和设计单位的需求。后者则需要学校方具有更强的主导性,并给予相应的支持,首先是在课程设计方面,选择适宜的年级生作为授课对象,更新培养计划,调整教学大纲。除此之外,在课题合作模式中,经费和校外导师的质量也需要学校进行一定程度的考量。而在公共合作模式中,涉及的就不仅仅是学校层面,校外资源与学校是在一个公共的平台上,发起方可以是学校,也可以是来自校外的各组织机构。主导策划方只要是以符合公共合作需求的任意立场即可,各方需要交涉的具体内容也只要经由主导方通过平台进行公开。如今在国内的建筑高校中,建立多校联合培养计划已是建筑专业教育的常态,关注度和参与院校数量都是逐年递增。社区营造的模式还在慢慢探索之中,一方面需要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高校在建筑设计和规划领域进行充分的学术探索和教学实践。目前,我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转型期,教育改革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高校建筑专业的教学也应积极响应推动促进整个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重视实践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专业教育最重要的课程设计环节中尽可能地去整合校外资源,注入新鲜血液,了解行业最新动向,组织教师和学生加入公开的平台合作,参与在地的设计营建活动,拓展视野并理解环境对象的真实需求,输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建筑从业人员。

参考文献:

[1]…建筑创作AC:清华大学开放式建筑设计教学专刊[J].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2015.

[2]…赵巍岩.同济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创新与拓展[J].时代建筑,2012.

[3]…张彤.超越边界——2016建筑学专业“8+”联合毕业设计教学综述[J].世界建筑,2016.

[4]…吴金镛.台湾的空间规划与民众参与[J].国际城市规划,2013.

[5]…小林正美.再造历史街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第五篇: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湖北省第六届“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评选稿件 论文(A类)

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明确要求、提高认识和在信息技术课中实现综合实践活动以及走出课堂的综合实践活动三个层面。每个层面中各自有着不同的内涵,又有着必然的联系。明确要求、提高认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综合实践活动要求,二是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三是对目标与要求的正确认识。在信息技术课中实现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水平的重要手段,二是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三是网络教学为信息技术课程实现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便利。走出课堂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按照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二是利用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探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势,在教学中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搞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教改中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它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它倡导学生以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教育成为现代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性领域,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合信息需要的信息素养,即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对信息的辨别和反思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文化和基础工具课程。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即具有综合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怎样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多样性的优势,在教学中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搞好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教改中的独特作用,是我们每位信息技教育工作者需要讨论和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做出初步的探讨,以供同仁们参考。

一、明确要求、提高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指出: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其一,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探究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其二,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其三,信息技术手段

第 1 页 共 6 页 湖北省第六届“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评选稿件 论文(A类)

的设计与运用要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课程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现代信息技术在课改课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当今知识总量不断增加,社会积聚变革的历史进程中,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和善于学习的能力,培养自主发现和主动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增强主动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大主题。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合理、有效使用,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作用之大、意义之深。它们相互整合,互相渗透,互为补充,能较好地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竞争与协作结合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育模式。是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需要。

二、在信息技术课中实现综合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课中,综合实践活动,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体会、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综合实践活动就在你的眼前、就在你的身边。

《信息技术教材》为我们开展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素材资源。一方面,教材中有专题性的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例如:湖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20课:“珍惜生命 拒绝毒品——综合实践活动”;八年级上册第6课:“精打细算 ‘小鬼当家’——综合实践活动”;八年级上册:“正确认识 远离艾滋——信息技术主题活动”;八年级下册:“雷锋精神 永不落伍——‘学习雷锋’主题班会”;九年级上册第15课:“友谊天长地久——制作音乐电子毕业相册”;九年级下册第18课:“成长的年轮——初中的记忆”„„,这些都是我们开展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的好课例。另一方面,教材中的每一课都有实践活动方面的内容,如“课堂活动”中的:“学一学”、“做一做”、“练一练”、“评一评”„„;“课后实践”等。例如,“去粗存精 慧眼识珠——信息的处理”一课中的“做一做”中既有“活动安排”,又有“实践总结”,若将此课精心设计后,再编写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是不会很难的。

虽然《信息技术教材》为我们开展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素材资源,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策略作支撑,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因此,必须设计出切合实际的、适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

(一)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水平的重要手段

1、利用信息技术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探究欲望。

综合实践活动的成功开展,前期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开题欲望是综合实践活动准备阶段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成功地开题是准备阶段的难点。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不起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然而,多媒体信息提供了多种外部刺激,如声音、图片、动画、文字等等,他们具有直观形象、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量大的特点。教师在开题课设计时,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和活动主题内容以及教学需要,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走进情境、更好地体验学习。优美直观的情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存储和建构,更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发现、研究、解

第 2 页 共 6 页 湖北省第六届“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评选稿件 论文(A类)

决问题;既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又感受到学习综合实践的乐趣。例如:在“网络交流对与错——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主题活动中,假设老师在开题课的时候直接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网络交流中的对与错吗?如何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呢?”同学们对网络交流的认识并不是很深,教师这样提问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就是想答,也答不好。这时,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一段关于网络交流方面的短片或一些图片、数据等等,我想就能得到更好的效果,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直观呈现,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课题从学生中来,任务又回到学生中去,这样的小课题研究,学生的兴趣必然高涨。同时,学生也体会到信息技术的作用。

2、现代信息技术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便捷,使活动实施更有效;综合实践活动为信息技术教育提供载体,使信息技术教育更有价值。

(1)Internet搜索引擎,方便、快捷。

每个主题活动,几乎都需要搜集资料,而在几个搜集资料的途径中,利用Internet上的搜索引擎则是最方便、快捷的。如:在“网络交流对与错”主题活动中,查找有关网络交流对与错方面的信息,只需在百度下输入合适的关键字,资料便呈现在眼前,图、文、音、像,应有尽有。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学生查书籍图书的时间,大大提高了综合实践活动效率,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信息技术教育更有价值。

(2)Word、Excel等办公软件,方便、实用。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如果涉及到调查问卷、采访表、统计表等,就可以利用Word进行设计。例如:在对回收上来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时,Excel表格是必不可少的。Word与Excel相结合,很方便地把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得到统计图、表,这对调查分析是很有帮助的,也是非常实用的。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程中都有。那么,我们就利用信息技术课来完成这些任务,这样既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又节约了活动时间,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例如,在《精打细算 “小鬼当家”》主题活动中,可引导并要求学生:将在一周内对某商店销售额调查统计的结果,制作商店一周销售额统计表,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改进经营的建议,如果学生利用Excel知识,将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就可设计并制成所需的统计表,此时,学生就会产生成就感、自豪感,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借助软件工具,培养创新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一些工具型软件就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想象和创造空间的可能。例如:《欢乐的森林大家庭——金山画王的使用》这一主题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素材,并借助金山画王绘图软件,绘制一幅个人创意画,并通过小组合作,让先完成作品的同学帮助未完成的同学,通过小组合作、比较,使学生能认识到自己作品的不足,并及时修订。小组内还可以利用FrontPage等工具将组内制作好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制作成网页,供同学们参考。这样不仅丰富学生的想象,提高协作能力,而且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3、利用信息技术,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展示、评价更有效。在成果展示活动中,师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共同回顾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对于初中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学习了幻灯片、网页制作,他们完全有能力对本小组的成果用PPT或网页展示出来。这不仅展示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而且也展示了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不仅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且重视过程的评价,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然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交流仅仅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我们就要利用网络来弥补课堂的不足。如果课堂上没有时间讨论的问题可以在QQ群中讨论。与课堂讨论不同的是,通过思考,学生

第 3 页 共 6 页 湖北省第六届“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评选稿件 论文(A类)

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在思想碰撞中闪现创新的火花,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BBS(论坛)等方式发表日志、感想、收获、建议,进行评价和自我评价。这时信息技术就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工具,大大提高了评价的有效性。

(二)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网络环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开放式的,其活动的途径、方式是多样化的。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发学生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更深一层的全面思考,以获得真实、深刻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网上开展调查,然后对收集的真实数据进行分析,最后给自己研究的问题做出结论。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电子邮件和BBS等网络手段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远程信息交流。这样使学生个体能够从其他学生或老师的观点中获得启发,或者发现彼此之间的差异,相互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从而激发创新的灵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的远程学习手段,以论坛作为主要合作平台,并把电子邮件、QQ群等作为辅助交流与展示工具,通过QQ群交流、论坛发帖等形式和学校内外的老师、同学交流经验。因此,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亲身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到合作探究的乐趣。当然,综合实践活动并非什么内容都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和操作的,有的内容可借助网络虚拟实验室,指导学生开展一些模拟实验,使学生把握实验的要领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以获得身临其境的实验观察效果。

另外,教师还可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整合运用各种相应的教学方式或手段。例如:在课堂内的“人——机交互式活动”中,可引导学生将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外的“社会实践体验式活动”中,可引导学生将网络上收集的信息资料、实地观察、调查研究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可将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就会取得一定的成效。

(三)网络教学为信息技术课程实现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便利

1、网络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容量大,涉及面广,速度快,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 网络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在互联网上学生可以接触到各式各样、方方面面的信息,从而使学生视野不再局限于书本内容,这样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空间。初中学生生活圈子较小,社会经验缺乏,网络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尽情遨游:在网络中环游世界,了解不同地区的风景名胜,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在网络中畅游太空、观察动植物,增强科普知识,同时培养了其生态保护意识;在网络中了解祖国的国力,为祖国的强盛而骄傲、自豪„„。

例如,《珍惜生命 拒绝毒品——综合实践活动》一课,就可以让学生在互联网上的一些“科普网站”、专门讲述鸦片战争的“鸦片战争纪念馆网站”上搜索、查找与禁毒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上网获取所需信息后,再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发表观点。从收集的禁毒素材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写出自己的观点,如毒品的危害(吸毒对身心的危害;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再现虎门销烟的历史等。擅长绘画的同学还可以绘制一幅禁毒的宣传画。完成作品后,同学们在主题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文章和图画张贴出来,向更多的人宣传,从而达到禁毒宣传之目的。

2、网络教学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网络在时间、地域和交流方式上具有开放性。在网上进行专题知识的讨论,能更好地扩大参与面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网上聊天室、论坛实现了多人共同交流,网上言论自由,没有压力,学生更可以展开心扉,大胆发言,如涉及到青春发育期的个人心理健康问题,现在的初中学生

第 4 页 共 6 页 湖北省第六届“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评选稿件 论文(A类)

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遇到一些问题往往选择沉默,久而久之就产生抑郁,悲观或反抗情绪,在论坛上可以不用真实姓名,学生可以毫无顾及的抒发内心感受,进行心理咨询。其次,上网人多,见解看法更立体,学生们可以在不同的见解中思考、鉴别,产生自己的主观想法,积极加入激烈的争论,从而对知识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再则,学生可以在互相争论的过程中学会与别人交流,与别人讨论、协作学习的能力。

学习网上查找、收集、辨别、处理信息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存储量,而且这种技能将伴随着未来信息人类的一生。在网络教学中实现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就要培养学生“信息加工”的能力和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信息辨别和自己学习的能力。以后的生活中对网络越来越依靠,各种层次的人借助计算机进行思想、学习、工作的交流,学生就要亲身体验网络世界,学习通过软件实现信息的收集和交流,为以后信息化的生活做准备。

3、运用网络技术,获取相关信息。

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的学习方式是探究性学习。在许多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始终紧扣活动主题,丰富实践活动,教师必须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图片、录像、文字之类的资料,尤其是向学生提供相关的网址,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和思维空间,启发学生从中撷取到更多的素材,获得更多的体验和感受,加深对活动主题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当学生确定以传统节日知多少作为活动主题以后,提出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我国传统节日有哪些?各地的传统节日开展形式一样吗?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端午节是怎样来的?„„学生兴趣盎然,迫切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此时,可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技术搜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答案。有的查询了解了一些民间习俗,有的下载了相关图片,有的利用网上聊天室与同伴交流信息等等。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提高了学生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可见,网络技术的运用不仅能为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提供形式多样的方式,而且为他们撷取相关信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他们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提供了可贵的信息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一些工具型软件就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想象和创造空间。例如,在研究水资源时,可以将水资源的变化拍摄下来,然后储存到电脑中,利用幻灯片制作软件将其做成幻灯片,就可展示给大家看,然后再在网上收集相关信息以加强学生印象。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整理、加工,制作成内部网页,供大家访问。又如:《生日大调查》实践活动,学生利用Excel软件制作本班师生的生日簿,学生觉得这样便于查询。在活动最后阶段,学生利用Powerpoint,发挥想象、大胆创作,制成一张张美丽而富有童趣的生日贺卡,并把自己制作的贺卡打印出来,送给老师和同学。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应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软件工具,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擅长画画的,可通过画图软件表达主题;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可把研究的成果在Word软件中写成说明文;喜欢说唱的同学,可借助多媒体进行音响合成„„各种可行的活动方式、方法,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个性得到最充分的显露。

三、走出课堂的综合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不等于计算机,计算机成为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活动的工具。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信息获取、传递、存储、处理的手段有很多种,而在信

第 5 页 共 6 页 湖北省第六届“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评选稿件 论文(A类)

息技术教育中教育活动本身更重要,适量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信息获取、传递、存储、处理的过程,亲身体会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

1、按照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材为我们走出课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素材资源。教材上有些课文涉及到采访、统计,有关社区、街道、商店方面的内容。例如:《精打细算“小鬼当家”》一课,要求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中几个同学一起到店铺去分工合作,分别记载各种商品的进价、卖价,走访其他几家经营商品店铺,比较它们的商品和销售情况等,然后将调查、统计结果整理,运用 Word、Excel等办公软件制成比较表,进行分析研究。这种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收集信息的同时,扩展了知识、锻炼了与其他人交际的能力,也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

2、利用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关注生活。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活动,可将兴趣小组的学生按照共同兴趣、方便活动、自愿结合的原则再分成若干个较小的活动小组,并向学生强调活动事宜,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提炼,在兴趣中选择。学会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学会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调研,并将调研结果用 Word、Excel等办公软件输入打印,形成书面报告。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采取如下两种方式,一是指导学生按分组自行安排活动;二是组织兴趣小组所有成员集体活动。前一种方式具有灵活、方便、多样的特点,这种方式十分活跃,成效显而易见。

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是社会调查活动,也可以是社区服务和社会参观活动,还可以为福利院做好事等等。学生社会调查的内容既可以是环保、消费、物价等民生问题,也可以是学生文明、学生早餐、课余生活、手机使用、上网、交友等学生自身问题。

这样,实践活动能使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丰富学习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参与社会实践,使学生能增进生存体验,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生活。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技术教学,它本身就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在科学教育观的指导下,利用网络,将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技能用于学习和社会生活,把综合实践活动贯穿于整个信息技术教学中,才能培养出知识经济时代的新人才。

第 6 页 共 6 页

上一篇:小学安全教育宣传资料下一篇:小学班会主题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