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攻坚克难的新时期,一方面国家综合实力与科技水平大幅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与富裕程度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全球化进程中一些不良思想文化、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对于我国民众的侵袭也日益显露,包括职业道德领域、家庭美德领域、社会公德领域在内的“道德滑坡”成为整个社会层面的沉重话题。具体到年轻的高职大学生而言,由于他们中的一些群体沾染了金钱至上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或自私享乐主义的堕落人生观、价值观与职业观,对待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采取了“庸俗化”、“利己化”、“淡漠化”甚至“污蔑化”的态度,拒绝职业道德学习、抵制职业道德修养、放任自我职业行为、违背职业道德要求,既阻碍了自身的全面发展,又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更给整个社会文化与道德风尚带来了消极作用,这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我国高职大学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优质人才资源,是当我国目前经济“新常态”下推动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的骨干力量,助力高学生的成长、成才,既是高职学院的办学使命,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优秀的职业道德品格是高职大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助推与衡量他们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和重要标杆,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注焦点。高职大学生优秀职业道德品格的形成发展,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但其中发挥最大作用的则是具有系统性、科学性、有组织性特征的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因素。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品格的基本面貌、阐述与分析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品格的时代特征、寻找与提炼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不足之处,归纳与总结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完善之举,就成为扭转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品格不良发展趋势、塑造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品格优良面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高素质劳动者的有效方案。这也正是论文研究的主旨所在。本论文的主要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依次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与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创新点、研究思路与方法、工作特色、工作难点与拟解决方法;第二部分是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历史变迁和主要特征。首先从职业与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出发,讨论了职业道德品格形成的相关因素。其次论述了人类社会职业道德从原始社会直至当今社会主义社会的形态进步。最后从历史性、实践性、继承性、多样性和层次性五个向度表述了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第三部分是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现实意义与主要内容。首先,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源于马克思的职业道德教育理论、中共共产党的职业道德教育理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西方职业道德教育理论的合理成分四个方面。其次,职业道德教育对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意义在于:可以培育高职大学生大学生优良的职业道德品格、为高职大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基础与保障、涵养高职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保障高职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和谐、促进高职大学生自我的全面发展。最后,我国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在于:对高职大学生进行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本位观教育、对高职大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的职业原则观教育、对高职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业理想教育、对高职大学生进行基本的职业品行观教育四个方面;第四部分是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品格现状与新特征实证研究。首先,选取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实证研究对象,了解了该院思政课教育教学基本状况简介,制定了能够反映该院大学生职业道德品格现状的调研计划。其次,依托调研数据从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学习与认知现状、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情感与意志现状、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修养与践行现状三方面介绍了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品格的基本状况。最后,通过对调研反馈状况进行思考与研究,指出当前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品格呈现出了一些新特征和新问题,主要在于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认知度不足、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同度下降、职业道德观念实用化、职业道德行为无力化、职业理想淡漠化、职业精神虚无化和职业心理焦虑化;第五部分是对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品格新特征的教育根源探究。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职业道德教育科学性与有效性不足的视角出发,分别从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因素、职业道德教育教师队伍因素、高职大学生的职业偏好因素、高职院校办学实际因素等四个大的方面阐析了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品格新特征的根源所在;第六部分是针对性改进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系统策略。针对前文所述的根源所在,前后照应地从完善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加强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引导高职大学生开展职业道德品格的自我教育、拓展高职院校进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空间和资源等四个大的方面指出了改进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化解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品格不良倾向、培育高职大学生优良职业道德品格的有效举措;第七部分是结语;第八部分是致谢;第九部分是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证研究;职业道德品格;改进策略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创新点和不足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历史变迁和主要特征

(一)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

(二)职业道德的历史变迁

(三)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

三、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现实意义与主要内容

(一)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

(二)职业道德教育对高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四、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品格现状与存在问题调查分析

(一)调查研究的对象选取与调研计划

(二)调研数据反馈的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品格现状

(三)基于实证调研的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品格存在问题分析

五、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品格新特征的教育根源探究

(一)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因素

(二)职业道德教育教师队伍因素

(三)高职大学生的职业偏好因素

(四)高职院校办学实际因素

六、针对性改进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系统策略

(一)完善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二)加强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三)引导高职大学生开展职业道德品格的自我教育

(四)拓展高职院校进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空间和资源

七、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一: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品格调研问卷

个人简介

上一篇:生存能力创新教育论文提纲下一篇:语文教学科学素质提高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