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定位在对外政策中的体现

2022-11-20

一、中国以“发展中国家”定位的依据

(一)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1949年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革命运动的产物。20余年的革命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处理对外关系的三个指导原则:“独立自主”、“以自力更生为主, 以争取外援为辅”、“利用矛盾, 各个击破”。如果, 中共没有提出独立自主的原则, 在外来势力的影响下放弃中国革命运动的奋斗目标, 也许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实现的。20世纪40年代中期, 毛泽东提出“中间地带”的思想。纵观整个革命时期, 中共虽然得到了一些来自外部的支持和援助, 但他们主要依靠的是动员和组织民众的力量。而且, 像中国这样一个曾经的半殖民地国家, 在国际关系方面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 就是如何认识和把握列强在对华政策的变化, 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共中央在革命时期形成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指导原则, 一直指导着新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的发展。

(二) 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疾风暴雨式的革命运动时期已经结束, 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工作目标。为了实现该目标, 会议提出了新外交方针:推动中国对外关系向前发展, 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跟建国时期相比, 这时期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有了发展, 包括同一些西方国家关系有所改善或发展, 特别是在1964年同法国建立外交关系。经过“文化大革命”以后, 中国实现了中美的历史性和解, 提出了“一条线”、“一大片”等反对苏联霸权及扩张的国际统一战线政策。

从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会议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 提出了新时期的对外政策, 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按照这一政策, 中国努力同世界上主要大国均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关系。

(三)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到1971年中国终于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权力, 它标志着中国进入国际体系, 开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出“三个世界“理念, 主张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站在一起, 共同努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改革开放时期, 中国同周边国家中的绝大部分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同绝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保持了友好关系。随着对外关系之发展, 中国继续开拓国际市场、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争取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扩大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 通过种种努力以实现经济发展。不过, 冷战结束以后中国与其它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得很模糊。因为在国际社会的援助及投资方面, 中国等前苏联的同盟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处于一种竞争关系。当时, 中国同东欧的许多国家在实行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帮助。随着国际社会对该地区的援助和投资的增加, 对非洲、拉美、中东和东南亚地区的援助和投资总额明显的下降。因此, 这些发展中国家开始怀疑中国继续强调“同第三世界的合作”的意图。

(四) 后冷战时期的全方位外交

从1989年春到1991年间, 世界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苏联解体, 美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凸显, 该时期, 即后冷战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点是在稳定和继承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和方针的基础上, 向更全面和更积极地融入国际体系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 中国对世界事务的影响力也明显增强。

随着周边国际环境及对外关系指导原则的变化, 中国对外关系经历了几个重大发展:第一是建国初期和60年代末出现的建交高潮。以前, 中国以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为中心, 并有限制地发展对外关系。而在这一时期, 中国努力同西方国家及一批新独立的亚非国家建立并发展外交关系。第二是以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与合法权利为标志的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第三是90年代提出做负责任大国和积极融入国际体系后着手的全方位外交, 中国构建包括稳定的周边关系、大国关系、地区关系、发展中国家关系、多边关系和国际组织关系等多领域、多层次、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外交关系体系。

二、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定位在对外政策中的体现

50年的中国外交历程, 为今天和未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第一、把握时代的本质特征, 全面的认识和顺应世界政治潮流的发展方向。第二、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判断中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第三、坚持以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作为外交工作的重要原则。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定位也是按照这种原则和认识才提出来的。

(一) 建国初期反霸反殖时期

新中国成立时期,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存在社会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和被压迫民族等三种势力。从理论角度来看, 新中国既是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也本着列宁主义的“全世界无产者与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思想, 站在被压迫民族的一边。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集中说明新中国的国际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 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 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 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3]。其战略继续反映在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成为未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基石。

这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是反对帝国主义势力的侵略和战争, 支持被压迫民族的反帝反殖民斗争。因此, 其外交政策也集中在政治与意识形态斗争方面, 比较忽视经济方面的事情。主要文件上, 几乎没有提及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政策。

(二) 改革开放以后的调整时期

70年代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的外交战略和政策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美国势力的弱化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导致过去处于“被压迫状态”的新兴独立国家。不过从超级大国——美国和军事实力与之相当的苏联受到的压力反而增大了。从这时期开始, 在国际舞台上出现“发展中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 中国在70年代初期再确立新的国际政治战略, 即把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划分三种类型的“三个世界理论”。按照“三个世界理论”,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集团, 需要加强同其它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此战略划分的基础上, 扎根第三世界、团结第二世界、孤立第一世界, 成为当时中国的基本战略。在这一时期, 对中国来说, “发展中国家”意味着“第三世界国家”。

80年代的中国外交对于超级大国的观点及相关原则等方面有了一些变化, 但反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目标仍然没有很大改变。因此, 虽然中国不再像70年代那样频繁地公开表明“第三世界”有关立场, 但仍坚持“三个世界理论”。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在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的基础上, 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超级大国及其它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促进共同的经济繁荣, 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秩序而斗争, 这是中国贯穿80年代的战略原则。

(三) 后冷战时期

1991年8月19日苏联发生政变后, 战后40年持续的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对立宣告结束。这一变局的发生意味着, 到80年代后期, 根据政治而划分为两大阵营的国际社会“被重组”为以北美、西澳和日本为中心的亚太三个经济共同体。过去的“三个世界”也渐次失去了政治共同体的存在的目标和意义。所谓“共同体”若仅意味着“生活在一起”或“具有共同特征”的政治集团, 而“第三世界”国家很容易失去其凝聚力的三个原因:一是“第三世界”各国在地理条件上分散;二是各国的国内情况及历史文化差距大;三是在本国与经济共同体保有决定性力量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方面, 各国的情况大相径庭。因此, 从90年代起, “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定位比“第三世界”定位被更加普遍地使用。

在“发展中国家”之中, 能够在政治、军事力量上与中国相提并论的国家并不多, 中国具有成为大国的潜在能力。同时,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避免来自超级大国的压力。因此,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提升。90年代的中国外交政策比过去没有特别的变化。作为政治经济强国, 中国提出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新秩序建设的同时, 在表面上始终不变的坚持“第三世界”与“发展中国家”为中心的外交立场。这种态度常常导致让国际舆论对于中国与中国的战略意图犯疑的结果。

摘要:一国的国际身份定位归根结底是服务于其国际战略和国家利益的。中国当初制定“发展中国家”身份定位时的设想也是出于这种考虑。本文追根溯源, 将时间限定在2000年以前, 剖析它在中国对外关系方面的依据, 以及这一定位在对外政策中的体现。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对外关系,对外政策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1956.9.15.

[2] 《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9.2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64.

上一篇:创建和谐班集体之点滴下一篇:坚定化解煤炭产能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