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规律

2022-07-10

第一篇:煤矿安全生产规律

科学发展观是生产关系发展规律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

科学反映

摘要:本文从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生产力发展规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阐述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规律

中图分类号: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8)01-0008-07

党的十七大从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对科学发展观作了系统深刻的论述。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定位,为我们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提供了行动指南和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是人们的自觉地有计划的发展观念,它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人们才有可能自觉地按照科学原则组织生产。列宁说“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根据科学的见解来广泛的推行和真正支配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任何物质生产都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科学发展观不只是反映生产力发展规律,也是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反映。只有建立起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要求的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规律才有可能贯彻和实现。这就是说,只有建立相应的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发展才能实现科学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

一、遵循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规律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明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人为本”的表述形式看似与以往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有共性,但从提出的基础和出发点和从其实在内容看,二者有着实质性的区别;我们的出发点不是像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政治家那样只是出于一般的人道主义和人性的诉求,而是基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具体说,是对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

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选择所决定,而是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原因很简单,既然生产资料已为全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与生产者直接结合在一起,社会生产的产品也都为全体社会成员所有,这样,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唯一目的只能是为了满足全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人本身的发展。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理论,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的根本目的表述为“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并把它概括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问题是对这一规律的表述过于抽象,缺少过程分析,也缺少量的决定的进一步阐述。例如“最大限度”在量上如何规定?由于全部产品已归全社会共同所有,所以这里量上的决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公共消费和个人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公共消费包括积累和用于集体福利共同消费部分。另外,在用于个人消费方面,由于社会主义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下,承认个人之间消费的差别,是最大限度满足社会成员需要这一规定必须包括的内容,不包含这一内容,将无法区别社会主义阶段与共产主义阶段的不同。

胡锦涛同志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在经济发展上必须贯彻“以人为本”,是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依据这一规律,在组织经济发展时,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人说,以人为本,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理论为依据的。这一说法当然正确,但它过于一般,不能说明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本质不同的社会生产根本目的,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不能直接决定特定社会的特殊生产目的是什么。最大限度满足社会成员需要作为生产直接目的,只能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才能发生作用。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十七大报告对此作了清晰的阐述,这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的生产根本目的具体体现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现阶段奋斗目标上,它成为全体人民推动经济发展的伟大动力。

社会主义生产这一根本目的,给经济发展提供了无限发展的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狭隘目的所无法相比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只知道从资产者个人的微观角度观察和理解问题,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必定缺乏动力和效率。实际上只要不是闭着眼睛不看现实,那就会看到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动力的强大。2007年11月1日美国《全球主义者》杂志上斯蒂芬?里克特发表一篇文章《美国和反华主义的兴起》中说:“必须承认一个痛苦的现实:中国具有如此强大的发展动力,所以美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相对的力量消退。”

为了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必须继续深入研究这一规律,为“最大限度”满足需要作出科学的量的规定,特别是要紧密结合分配问题进行探索。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生产与分配是一个事物的两面,离开分配谈生产,生产就会被抽象。

十七大报告中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明确阐述,报告中说:“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这些都是“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具体化,使它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更容易在实践中贯彻和落实。

在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中最重要和最难以处理的是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问题。这涉及到如何实现生产发展最优和人们的消费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二者恰当结合的问题。生产目的是为了人本身及其发展,但这其中有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根本利益与直接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经济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并探寻它们得以正确处理的社会机制,应当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原则所必须研究清楚的问题。毛泽东在他的著名著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就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中

积累与消费的矛盾是最难以解决好的一对矛盾。

关于社会主义现阶段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方面,十七大报告强调了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力发展规律要求单个企业的规模不断增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占有的不断扩大的社会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初期还只能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来实现。因为国家是现阶段代表全社会行使管理职能的恰当的机构,全社会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还只能利用国家机构来实现,国家所有制是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占有社会化的高级形式,它最有利于生产力发展规模化和集中化这一发展规律的要求。正是国家所有制形式决定了国有工业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生产规模的增大和合理的集中,经济效益得到极大提高。

2007年上半年,我国423户国有重点企业累计实现利润5558.5亿元,同时国有重点企业资产规模稳步上升,截至6月底达到164142.5亿元。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脊梁的中央企业看,目前已有77家中央企业参与了41次重组,中央企业户数已从196家减少到157家。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控制力进一步增强。目前,中央企业80%以上的国有资产集中在军工、能源、交通、重大装备制造、重要矿产资源开发领域,承担着我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发电量约占全国的55%,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82%,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89%,汽车产量占全国的48%,生产的高附加值钢材约占全国的60%,生产的水电设备占全国的70%,火电设备占全国的75%。国有企业的活力大大增强,国有重点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同比都在改善,电力、冶金、交通、汽车、外贸五个主要行业实现利润增速均超过67%,这五个行业合计增利额占国有重点企业增利额的59.7%。我国这种在国有经济主导下的经济快速发展,引起国外媒体的特别关注,称作“中国发展模式”。美国《时代周刊》2007年7月30日一期发表的比尔?鲍威尔的文章说:“中国显然提供了一种国有企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经济模式。”墨西哥的《改革报》2005年7月17日发表的路易斯?鲁维奥的文章说:“墨西哥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多个经济领域中对私人资本及国家储备的使用和掌握实施诸多限制,而且对基础经济行业非常重视,这些做法似乎就是受了世界上社会主义模式的‘启发’。……要想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最重要的是巩固那些对中国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国有企业。”

无论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还是国际上有识之士的评论中都可以看出,生产资料占有方式社会化的大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作为这种社会化在现阶段的最高形式的国家所有制的优越性是不能否定的。只有在它的基础上才能提出科学发展观,也只有在它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得到贯彻落实。所以,在论述科学发展观问题时,要特别强调完善所有制形式,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另外,胡锦涛同志还强调指出,必须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这就是,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我国的生产力还没有达到全面的高度社会化的水平,所以,离建立全面的公有制还很遥远。在这种条件下,在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引导下,鼓励支持各种所有制经济充分发展,把社会上的资金和劳动力都吸引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来,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这显然应当是科学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点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证明。

实践证明党的关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贯彻“两个毫不动摇”决策,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它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必需的所有制形式基础。

二、遵循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

科学发展首先是物质生产的发展,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实体,科学发展必须遵循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反映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

(一)关于生产力的定义,斯大林做了明确的表述,即“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所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社会的生产力。”这个定义是准确的、正确的。概念规定明确才能对其发展规律有准确的论述。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生产工具是生产的骨骼系统。整个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表明它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譬如,生产工具从石器时代、经过铜器时代发展到铁器时代,这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近代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以蒸汽机、钢铁冶炼、铁路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发明了电,出现了以电力、化学制品和汽车为标志的新的生产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进入新的技术革命,这是以原子能的利用、半导体、电子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上个世纪70年代后半期,有人认为又进入了科学技术革命的新阶段,被称作电子革命、信息革命,引起了生产力根本性质变化,进入了信息化发展阶段。按照生产力发展规律,信息科学和技术发展仍然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今天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以利于生产力按照其本身的运动规律快速发展。根据当前国际上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我们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有利于为我国发展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和一项基本国策。依据生产力发展规律,在今天技术创新的主体应当是企业。应重视和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生力军作用,为中小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良好条件。科技创新,以人为本。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科技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科学发展必须遵循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生产必须按比例进行。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应当“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协调发展主要是指生产的按比例发展,这是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根本,也是社会得以存在的根本。只有生产要素按比例地配置,生产和再生产才能开始。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国民经济发展当然必须遵循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它是多种比例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各种生产

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在许多主要比例关系中,最根本的是生产与需要,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正确安排好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是能否实现科学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生产目的和贯彻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关系,这个关系处理不好,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应当遵循以下一些比例关系。首要的是工业与农业的比例关系。农业是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基础,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基础性的工作,必须重视解决好“三农”问题,应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遵循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规律要求,当前面临着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各类产业之间建立合理的比例关系。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在三大产业结构中,第

一、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偏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近几年来,在党中央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大了调整力度,使产业结构调整有了明显推进,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三大产业结构失衡的局面有所好转。工业中的制造业是当前经济的主导产业,不应忽视制造业的发展,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就要大力发展制造业,制造业仍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当前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信息化代替不了工业化,但是信息化可以极大提升工业化。所以,在经济发展中必须处理好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比例关系。要处理好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从国家整体上,应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缓解就业问题,同时积极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在有优势的领域中集中力量有重点地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比例关系。我国相对落后的装备制造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要把它作为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战场。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为装备工业的现代化。要加快装备工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高度化,加大重大装备工业的技术攻关和成套生产。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是难以避免的,但当前必须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包含资源配置的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协调和社会产品分配的协调等要求。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统筹制订区域发展规划,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完善各项区域发展政策。

(三)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数量的统一,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方面的要求,从生产力方面来看,根据当前经济发展中的实际情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即从粗放型转变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发展道路,根本问题就在于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在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信息化在工业现代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推进信息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了真正使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必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处理好生产发展与资源供应之间的比例关系,使经济增长成为可持续的发展过程,是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点。客观经济规律要求必须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降耗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科学发展所必需遵循的客观规律,除了生产力发展规律、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之外,还必须遵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社会发展规律。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的上层建筑,这就是说,经济基础要求上层建筑为它的巩固和发展服务。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反映了这一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方面使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紧紧地围绕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创造良好的人文条件,调动全体人民群众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和谐环境,保证社会稳定。实践将表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的经济发展绝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现代化的实现。我国那时将成为一个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

三、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是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崭新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它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服从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又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这是一种前无先例的新事物,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一个探索过程。近30年的改革,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它是我国国民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贯彻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就是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联系的。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一个正确看待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后,社会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这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它意味着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苏联三十年的建设经验已经表明,有计划地组织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当时对有计划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客观条件估计不是很充分,还不清楚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所有制关系的条件下,计划覆盖的范围和作用程度应有怎样的水平。总之,对这个规律的研究和认识还是极不够的。在还不具备这一规律充分发生作用的条件下,强制实行全面计划化,在实践中就形成了超越客观条件的集中过多、包括范围过宽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从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挫伤了人们发展国民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影响了经济效率应有的提高。特别是完全否定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更谈不到在当时条件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调节作用。这是经济理论方面的一个重要缺陷。实践证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必须改革,必须把计划与市场结合起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否则经济就不可能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我国经过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近30年的改革,我国基本上建立

起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它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实现迅速发展的决定性原因之一。这一伟大成就是绝对不能否定的。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不协调的现象,不利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规律要求的实现。特别是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地科学发展。这样,就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以保证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实践表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意味着全部资源都由市场导向进行配置,因为宏观的长远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方向的确定,不是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和所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来看,都不是由市场导向配置资源所能提出的。例如,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的内容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投资和消费关系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些重大任务都是与市场自发发展的要求背离的;一些重大经济建设,如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大江大河治理,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淘汰,防止污染和保护生态,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等,都是目前我国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所难以实现的;至于诸如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市场本身更是难以直接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服务。实践清楚地表明,这些方面和领域的资源配置由中央根据社会需要制定的规划进行引导,同市场自发调节相比,显然具有更大的优势。

胡锦涛同志把“统筹兼顾”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就表明了在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之间关系中,强化和完善国家的计划管理手段的必要性。科学发展观就是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的条件下,进一步强化国家制定规划的主导作用,落实经济与社会的科学发展。重视国家规划的主导作用,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极重要方面。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完善国家规划。发挥国家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这一新的论断是非常重要的,是正确处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与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指导思想。

国民经济有可能有计划地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大优势所在。当然这与过去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有本质不同,是通过国家制定规划的导向作用,发挥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的调控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下实现的。这种管理方式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是真正有决定意义的。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优越和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有的人似乎形成一种习惯思维模式,把行政性或计划配置资源看作绝对地坏,从根本上加以否定,而把市场配置资源看作绝对地好,过于迷信。他们强调资源配置应完全由市场为主导。例如,他们说:“只有转变政府职能,才能将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政府调控、市场主导、企业创造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应体现在对市场主体‘负外部性’效应的弥补上”。这种市场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只是弥补市场之不足,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这种观点是西方经济学教科书所一再复述的。

另外,在讨论政府经济职能问题时,应区别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当前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具有重要的管理经济的职能,它还控制着许多资源和国有企业,它们一方面是作为市场主体活动的,因此它们应当是中央宏观调控的对象;另一方面,它又应当是政策执行者,对宏观调控政策落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地方政府具有双重性。一般地说,多数地方政府是顾全大局的,尊重国家的规划、计划和政策并认真落实,但确有一些地方主要以市场主体的身份从事活动,从本地区局部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对符合本地利益的宏观政策,执行的积极性就高,而对不符合本地利益但符合全国利益的国家规划、政策,则采取消极态度甚至抵制,为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贯彻造成障碍。为了遏制这类现象发生,要强调国家规划的严肃性和纪律性,真正做到全国一盘棋。

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七大提出了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任务。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应当由市场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地方还没有落实。中央和地方都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但主要在于地方政府。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对此应当特别关注,做到从制度上在国家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的导向下,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责任编辑:李悦佳

第二篇:把握规律,积极探索,加强管理,保证安全

把握规律,积极探索 加强管理,保证安全 二系一队 董俊喜

基层正规化管理是一项打基础、管长远、保中心、固安全的具体工作,是加强部队全面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始终把握这条规律,积极探索,坚持不懈地加强基层正规化管理,在落实制度上求规范,在解决问题上求实效,促进了安全工作落实。

一、把握规律,树立意识,掌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

把握规律,在实践中探索;明确责任,在实践中运用,这是牢牢掌握安全工作主动权的基础。

1、统一思想,树立意识。抓管理和保安全是辩证的关系,在工作中探索规律,牢固树立管理意识,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党委一班人不把他的事故当作故事来讲,而是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得出了只有加强正规化管理,才能促进安全工作的落实这条明理;在兄弟单位惨痛的教训面前,深刻认识到,放松管理,安全工作毫无保障;要抓好安全工作,保证部队安全稳定,就必须掌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把正规化管理工作始终贯穿于部队的方方面面,来促进安全工作落实。

2、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工作中,始终坚持“党委总体抓,主官亲自抓,基层主动抓”的工作思路,明确职责,严格实行主管负全责、主官负主责;当事人员直接责任的分级负责制。切实把责任定细,人员定位,奖惩定严,措施定实,并逐级签订《正规化管理责任合同书》,使各级各类人员明确责任,形成了机关、基层、干部战士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常抓不懈,形成规律。把握部队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突出重点,瞄准薄弱环节,从点滴入手,常抓常管,持之以恒,使抓正规化管理、促安全工作落实形成规律。如,在新兵集训期间,成立主管小组,重点抓好封闭式管理;外出学习、探亲、住院、出差,实行电话、书信间接管理;重点抓好对外出人员的管理;新兵下队后,结合条令月学习活动,进行作风纪律整顿,重点抓好“四个秩序”的落实;老兵退伍前组织军事训练汇操、开展站好最后一班岗等活动,重点抓好一日生活制度的落实,年年坚持,形成制度。

二、落实制度,规范秩序,坚决堵塞漏洞。

建章立制,重点规范,强化“三个结合”,是堵塞安全漏洞的“杀手锏”。

1、建章立制,明确职责。针对部队在正规化管理中出现的标准不统

一、职责不明确、规定不具体等问题。坚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依据条令条例,先后建立了条令学习制度、形势分析制度、

1 考核评比制度、机关干部蹲点指导制度、车辆使用制度、枪支弹药管理制度、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等各种制度、规定,使正规化管理的各个方面、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2、重点规范,全面落实。在用制度促管理、以管理促安全上,重点突出了规范人的思想、组织、行为这个重点,实现“三个不失控“的目标。一是落实思想教育制度,在深入持久地搞好“四个教育”的同时,坚持抓好形势教育、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忠诚卫士教育,切实打牢官兵的思想基础;二是落实“三互”小组的作用,并且连每周、营每月、团每季度组织评比先进“三互”小组活动,把“三互”管理做为一项经常性活动开展好,切实管住战士的行为。三是严格落实跟踪管理制度,对住院、出差、学习、探亲等外出人员,发给“自律卡”,并要求他们以打电话、写信等形式,汇报在外情况,实施跟踪管理,使他们时刻处在管理之中。

3、强化“三个结合”,为推进基层的全面发展,建立正规的“四个秩序”。下大力狠抓“三个结合”。一是抓管理与教育的结合,坚定不移地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大教育力度,提高管兵的思想觉悟,增强官兵的自我约束力,以教育的有效性保证管理工作的持久性。二是抓训练与管理的结合,坚持训中有管、管中有训,把大量经常性、基础性的管理工作寓于严格的训练之中,做到严格训练标准,严格训练制度,培养官兵良好的素质。三是抓好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把主要精力的放在实实在在的内容上,建立正规的“四个秩序”,夯实部队正规化管理的基础。

三、解决问题,加强防范,超前消除事故隐患。

超前的防范措施和经常性的检查督导工作是消除事故隐患的根本。

1、超前预测,积极防范。根据各个时期的任务、特点和工作要求,结合部队实际,经常在工作开展前对管理中容易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积极防范,把问题想在前,把措施定在前,把问题解决在前。一是实行层层预测。从党委机关、各个部门、各个股到营、连、排、班,都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进行分析预测。二是实行重点预。在部队任务转换时节、执行重要临时任务时节、成员时节、季节性变化时节、事故案件易发时节以及重点人员、重要部位实施重点预测。三是做到时时处处预测,对落实正规化管理的各个方面、各项工作都及时进行预测,保持积极预防的持续性。

2、督导检查,防患未然。一是团采取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的办法,经常组织工作组到基层检查正规化管理落实情况。既查人员在位情况,又查哨位执勤情况;既查干部,又查战士,在全面细致的检查督导中发现问题。二是单位相互查。采取部门之间、各股(室)之间、营连之间、班排之间,经常组织相互检查,相互发现问题。三是发动群众查。一般情况下每周组织干部战士人人参与,对照职责、制度,要求查问题,在部

2 队中出现不良苗头、问题时,组织官兵小中见大,举一反三找问题,把兄弟单位发生的事故案件当做自己的教训来吸取,本着“防患未然”的思想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借题发挥,解决敏感部位的问题时“小题大做”。如在零散人员,车辆枪弹等管理问题上,问题在小也不放过,不彻底解决不撒手;解决带倾向性能问题时“小题大做”,在禁止制定“土章法”,杜绝干部战士不假外出的问题上,不讲客观,坚决纠正;在解决关键时期的问题时“小题大做”。如对在新训、老兵退伍、站岗执勤时发生的问题,从快解决,从严处理,刹住苗头,消除隐患。

第三篇:煤矿生产论文有关煤矿生产的论文:浅谈煤矿企业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

煤矿生产论文有关煤矿生产的论文:

浅谈煤矿企业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

【摘要】当前,面临着煤矿企业深化改革、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调整,企业的安全管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对此,我认为主要从提高认识,强化安全管理、认识规律,掌握安全生产主动权以及管理者如何抓好安全生产三个方面做好安全生产管理。

【关键词】煤矿 企业 安全生产 安全管理

一、提高认识,强化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对企业设计的最根本要求;长期安全生产为人们带来幸福、社会稳定、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但不能不注意到在长期安全生产过程中,人们可能萌生轻视、忽视、藐视安全生产的思想的现象。因此,应正确认识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意识到事故条件随时可能形成,因此应长期保持高度警惕,这一点至关重要。对企业工人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使其获得长期、稳定的安全操作技能,做到按规程操作,不违章。对企业干部(班组长以上)教育的目的是获得科学的、稳定的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决策能力。安全管理应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企业干部必须实施安全管理,这是法律责任赋予的要求;企业职工必须接受安全管理,这是每一个职工自身利益的需要;领导干部必须模范执行安全管理,这是素质的表现。安全生

产是各方面长期努力的结果,发生事故(尤其是特大事故)是安全管理弊病的总暴露。可通过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间接实践是通过理论、规范、标准的学习而获得管理知识。因此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认真学习来自于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与经验教训相结合的规章制度。直接实践是要从事故中得到经验和教训,因为事故是人们违背客观规律受到的惩罚;是对各项工作进行的最公正检查;是强迫人们接受的最真实的科学实践。

二、认识规律,掌握安全生产主动权

决定安全与否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以下6项:a.操作人员按规程操作;正确方法的使用;及时发现、处理异常或危险状态;及时巡视检查;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熟悉避险方法;准确、及时、全面地提供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资料,不弄虚作假,不隐瞒真相;服从指挥,忠于职守,勇于同一切危及自身或他人安全、健康的行为作斗争。b.设备是重要的物质基础,设备都有寿命,任何设备的故障都有其规律性。c.物料: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材料、备品备件、工具等。d.环境(时间和空间):空间是指作业的环境,作业的时间要考虑夜班、节假日、人的喜庆、悲伤、失意、生物钟等因素,要百倍警惕事故多发时刻。e.科学与技术:任何先进技术都有特殊的安全问题,选择生产技术的首要条件是安全可靠,安全技术研究就是针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开展研究;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危险现象开展研究;针对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现象开展研究;结合新技术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开展研

究。f.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就是决策,管理不善是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一个企业的成败“七分在管理,三分在技术”。管理缺陷是所有事故的普遍原因,管理失误往往是多重失误造成的。

三、管理者如何抓好安全生产

干部处于决策地位,是执行决策的决定因素,是同事故作斗争的核心。树立科学的安全生产战略思想,事故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事故与安全是一对永恒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建立积极的预防思想。安全生产管理三原则a.方针:“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安全是企业兴亡的基石,是企业的生命线、效益的前提,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吸引人才和劳动力的磁石。b.技术:用高科技、新技术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即使发生误操作也保证不发生事故、即使设备有缺陷也要保证不发生事故。c.结果:保证安全生产的必备条件(人员、设备及管理),时刻在最佳状态。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方式方法,对影响安全生产的人员素质、设备和管理等基本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使之达到“可控和在控”。在煤矿企业处于改革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安全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突出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别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多年实践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为了能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级各类人员及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

行明确界定,责、权、利不清,责任制也很难落实。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单位层层落实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使之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提高人员素质不仅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也是企业整体发展的需要。要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等4个环节,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把职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水平、业务能力与职工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使企业管理人员及职工达到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分析判断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使广大职工把安全作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实现安全工作“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总之,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头等大事,而企业的管理者围绕“安全生产”的主题应做的工作很多,既要抓主要矛盾,又不能留下丝毫安全隐患;这些工作如何进行才是最合理、最可靠的、值得管理者们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第四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监察及监督

摘要:我国是用煤产煤大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民经济不断发

展的背景下,作为能源主体的煤炭生产持续快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煤矿,特别是小煤矿的矿难事故不断发生,死亡人数居高不下。本文重点分析了矿难事故频发背后官煤勾结的原因,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察与监督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

我国每年的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0%,但矿难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80%。某位学者对我国煤炭工人有句评语为“有一种工作叫生还”,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在煤炭生产领域所存在的重大问题。我国矿难事故严重,其中有76%发生于小煤矿,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大量小煤矿的存在。而许多证照不全、安全生产不达标、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煤矿仍然可以继续生产的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煤老板与某些地方官员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官煤勾结为许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提供了继续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与空间。近些日子以来,苗元礼案、郝鹏俊案和湖南省郴州市51名官员涉嫌违规入股案等案件都说明了这个问题。

二、官煤勾结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1. 官煤勾结的主要内容。

官煤勾结是官商勾结在煤炭行业的一个具体表现,指的是在我国目前社会转型、法制不太健全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社会现象。煤矿的矿主们跟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串通起来,结成了利益小集

团,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他们不惜牺牲矿工的生命,也不惜损害国家的利益。

2. 官煤勾结的主要形式。

官煤勾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和五种“形式”。一个“方面”是党政干部和执法部门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多种形式参股分红,和矿主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另一个“方面”就是党政干部和执法部门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手中的职权为一些违法、非法生产的矿主提供保护,谋取私权。官煤勾结主要五种“形式”包括:官员入股(包括明股、暗股、干股),滥批卖证,直接受贿,亲属开矿,纵容包庇煤矿违法生产经营。

三、官煤勾结现象得以长期存在的原因

1. 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为官煤勾结创造了条件。

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是依靠消耗传统能源的粗放、外延模式。由于市场对煤炭的需求越来越大,煤炭价格不断上涨,这无疑使得煤炭行业存在的巨大的利润空间,让某些官员与煤商为了最大限度的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适度规模条件下的安全生产策略。不合理的生产使得矿难频发,矿工的生命安全时常受到威胁。

2. 有关法律法规执行上的问题。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公务员法》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早就作出了党员干部、国家公务人员不得经商的规定。但官煤勾结的长期存在充分说明了国家在立法,特别是在执法方面依然存在问题。我们对已发现的官员查处和打击力度不够,总是“以罚代法,以罚代管”,达不到“杀一儆百”的作用。而且一些落马官员几年之后还是会异地升迁

或就职。另外,执法人员的独立性也不能保证,他们还要承受着来自当地官场的种种压力。

3. 监管机制上的缺陷。

在我国2005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了煤焦行业中“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监管体制。然而,这一体制是不合理的,监管机构属于政府内设机构,当一些地方官员成为煤矿的直接或间接的经营者或是煤矿的保护伞时,地方监管很难监管,或是不敢监管。

4. 社会舆论监督的缺位。

在官煤勾结这一恶劣现象中,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未能真正发挥出它们的作用。一方面,一些记者由于担心受到打击报复而不敢讲真话。另一方面,一些记者为了私利在矿难发生之时向矿主索要“封口费”。

四、关于消除官煤勾结现象的建议

1. 建立现代化大型企业,提高规模效益,加大安全投入,减少安全隐患。

国家可以牵头对国有和私有煤矿进行整合,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使大批小煤矿彻底走向消亡。当煤矿整合为大集团大企业时,企业内会有完备的管理制度和程序,运行也会非常规范,无需与地方官员发生私下交易,官煤勾结自然就没有了生长的土壤和温床。这样的整合剪断了官煤勾结的链条,净化了官场环境,也将会给地方带来巨大的税收利益。

2. 法律法规的设定要与时俱进,因地而异,并且加大执法力度。 可以考虑让劳动者参与立法过程,使得制定的法律更具有针对性和可

操作性,更能解决实际问题,改变其原来许多时候只是“摆设”的状态。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违纪的官员进行有力的查处,并给予严重的处罚,使其吃一堑长一智,警示后人。并且建立官员复出制度,限制落马官员随意上任,通过法律法规净化公务员系统环境。

3. 将监管机构从政府部门分离出来,成立多个独立监督主体,确保监督的公正性与独立性。

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监督系统,充分发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对国有和私有小煤矿的监管作用,在各地设立安全生产监督分局,县区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站,企业内部成立安全生产监督小组,形成一个包括上下级监督、同级监督和组内监督在内的监督系统,将安全生产监管权进行合理、适当的转移与分配,确保安全生产,维护矿工的利益。

五、结论

很多因素使得官煤勾结这一问题得以产生,给我们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做好很多的工作,克服很多困难。同时,消除官煤勾结也并不是代表着矿难的消除,这还要以生产设备不断改进,矿工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等作为保证。只有当硬件、制度、劳动者素质和精细化管理都具备时,矿工的权益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

注释:小煤矿:主要是指生产能力不超过30万吨/年的乡镇煤矿,同时包括部分国有煤矿小井和私营煤矿。

王雁斌

第五篇:天沙煤矿煤矿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

天沙煤矿“安全生产月”

活动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天沙煤矿2013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及上级部门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我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力度,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推进安全工作重心由从事前预防向超前预控的转变,实现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稳步升级,天沙煤矿成功举办了“安全生产月” 活动。具体情况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在活动开展以来,我矿严格按照县市各级的文件精神和要求,加强了对我矿安全生产领域“安全生产月” 活动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有力地促进了我矿此次工作的整体推进,并由我矿安监科组织,编制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责任和具体要求,并下发至各单位进行贯彻,做到了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方案到位,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深入现场,检查部署,严格按照文件内容全力做好”安全生产月”活动工作的开展。

二、强化宣传,营造声势。

我矿严格按照活动方案的内容要求,利用安全生产会议,井口候车室张贴漫画、矿区宣传栏宣传等宣传方式,对“安全生产月”活动工作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宣传在全矿范围内营造出

“安全生产月”活动学习的浓厚氛围,使广大干部职工明白,积极宣传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进一步增强全矿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我矿把“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与日常安全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排查整改存在的薄弱环节、重大隐患等问题。

1、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至今共组织专项检查三次,查出隐患57条,整改57条,整改率为100%,有力确保了我矿的安全生产。

2、组织开展各个专业的应急演练,地面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性麻疹)应急演练、矿井突发停电应急演练、矿井井下水灾应急演练、矿井地面消防演练,通过应急演练,使员工对突发性事件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员工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应变能力和个人防护能力,有效促进了我矿应急救援管理里工作的有序开展。

3、利用“安全反思日”组织全矿员工观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等对员工进行安全警示教育,进一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并且由安全矿长XXXXX为全矿干部职工讲解“矿长保护矿工七条生命规定”及国内近期煤矿事故案例分析。

4、利用矿区安全文化宣传设施,进行“安全板报展活动”从地面到采区,我矿通过地面安全文化长廊、井下各种警示告知牌等形成强烈的视觉警示效果,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5、我矿在安全活动月期间参与了县局技术比武、安全在我心中

演讲比赛,并且积极响应上级文件精神组织开展了全员教育培训工作和三敬畏讨论活动,使全矿干部职工增加了业务知识水平,理清了安全工作思路。

四、活动取得的阶段效果

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使我矿全体员工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强化了职工安全思想意识,增加了职工安全文化知识,得到了全矿职工的一致好评,为我矿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使我矿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跨上了新台阶。

天沙煤矿

2013年6月24日

上一篇:美丽的生命人教版下一篇:美梦网怀俄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