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体育人”理念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师专业化建设思考

2022-09-11

当今中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就是发展高质量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和关键[1], 就是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是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的重点, 而教师队伍专业化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近年来, 在高校中, 大学物理实验教师的专业化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3,4]。许多有实力的高校相继建起了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很高的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这些实验中心都配备了科研与教学水平一流的专职实验教师。这使得这些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水平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真正成为了各理工科专业的教学基石, 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了。然而, 我们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师资队伍、科研水平、生源质量和教学设施等方面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 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又必须将生源质量总体偏低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本科专业人才。这个起码的培养目标不能回避。因此, 我们必须要提高包括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在内的整体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个关键就是要有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来说, 就是要有一个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科研与管理为一体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然而,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地域和经济的限制, 很难从外面引进具有丰富实验教学经验和科研阅历的实验教师, 为此, 要建立专业化的实验教师队伍, 我们可采取“以校为根, 以教为本, 育生与育师相结合”的“整体育人”模式来实现我们大学物理实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从而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1,2,3,4]。

1 新建本科院校实验教师队伍的现状及专业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1.1 大学物理实验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涵

大学物理实验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涵是建立一支具有扎实的大学物理理论功底的、专职从事大学实验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师。这支队伍的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更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教学研究能力。

对照大学物理实验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师专业化建设尚需时日, 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和解决[3,4]。

1.2 大学物理实验教师队伍的现状

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师队伍应由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 这些教师承担了大量的物理实验教学、科研工作。他们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支撑。然而, 由于受传统认识的影响, 长期以来, 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对实验教师队伍建设认识不够、措施不力, 认为理论教学是高校的教学工作的重心, 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 实验技术人员从事的是简单的教辅工作, 不能办理教师资格证, 不能像理论教师那样进修、提高、深造, 致使实验技术和管理人员待遇低, 整体素质不高, 实验教学队伍发展缓慢。实验室专业师资奇缺, 许多院校实验室只有管理人员, 而他们大部分是工人、大中专毕业生, 其中本科毕业生仅占少数。实验教学人员主要由理论课教师兼任[3]。这种人员配备模式看似分工明确, 很有章法。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 兼职的实验老师, 由于其理论课的教学和科研压力很大, 往往把实验课作为“附件”处理, 在实验课上投入的精力远远少于在理论课上投入的精力。如果一定要兼职老师“两课并举”, 去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调查研究, 我们认为这是对“两课”教师的一种苛求, 最后的结果是“两课”的教学质量都平平。因此, 我们必须要加速大学物理实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师队伍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1.3 实验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实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的前提条件是高校领导的切实重视。从根本上解决实验教师的待遇问题, 使实验教师和理论课教师有同等的经济和政治地位, 有同等的发展空间和机遇。这样, 才可能吸收高水平、高技术教师来实验室工作。只有实验教师的待遇得到解决的前提下, 实验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才有基础。

2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途径探讨

2.1 大学物理实验教师队伍专业化的两个重要建设点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师专业化建设千头万绪, 我们要“把握重点, 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建设任务。我们认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师专业化建设有三个重要建设点: (1)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学科带头人的建设。学科带头人是一个学科发展的领头羊, 是学科的灵魂。学科带头人要有开拓的视野, 很强的物理实验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学科带头人还要有很强的亲和力, 他能把整个团队凝聚在他的周围, 形成一个有机和谐的教学团队; (2) 实验教师队伍的骨干和梯队的建设。中、老年物理实验教师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们是实验教学与科研的骨干, 是实验室建设的核心力量, 是现阶段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青年教师的知识新, 有活力, 但教学经验不足, 教学和科研能力需要系统地培养。使他们能较快地掌握实验教学环节, 适应实验教学工作。成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和科研的生力军, 并成为未来的大学物理学科骨干。

2.2 大学物理实验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整体育人”模式

在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下, 我们要建立专业化的实验教师队伍, 可采取“以校为根, 以教为本, 育生与育师相结合”的“整体育人”模式。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地域和经济的限制, 很难从外面引进具有丰富实验教学经验和科研阅历的实验教师组成专业化的实验教师队伍。因此, 我们的教师专业化建设应“以校为根”, 即立足学校现有的大学物理实验及理论教学的师资基础上, 优化整合, 确定大学物理实验的学科带头人, 从大学物理理论教学老师中分离出动手能力较强的老师成为大学物理实验专职老师, 和以前的实验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实验骨干教师组成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团队。这样, 我们就实现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师的专职化。专职化的教师要实现专业化, 必须经过系统地培训, 然而, 我们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很紧张, 我们不可能派出同专业的一大批教师外出接受系统地培训。因此, 我们可以采取“在教学中培养教师”的实战型方式, 实现大学物理实验教师的专业化。教学是要育人的, 我们传统的教学育人是指“育学生”, 其实, 我们可以把“育学生”和“育老师”有机结合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这就是“整体育人”模式。

当然,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 “育学生”是根本, “育教师”不能以牺牲“育学生”为代价。因此, “整体育人”模式应有一个切实有效的途径。

2.3 大学物理实验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整体育人”模式的策略探讨

如何把“育生”与“育师”有机结合, 在保证“育生”质量的前提下达到“育师”的目的, 是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值得思考的课题。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有多年的专科层次的办学经历, 在多年的大学物理及实验教学中积淀了深厚的实验教学资源。厚积而薄发, 在现有的大学物理实验和理论教学的“双师”型中、老年教师中, 一定可以选出自己的实验教学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组成教学团队的核心。他们是现阶段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保证, 肩负着“育生”和“育师”的重要使命。他们有扎实的大学物理理论功底和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宝贵而丰富的教学经验, 缺少的是一个教学团队的建设经验。由于新建本科院校这样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师不多, 学校完全有能力在适当时机组织他们到外面参观、学习、交流, 借他山之石攻玉。青年教师的培养, 我们可以放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建立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导师的导师制“育生育师”模式。在教学团队具体建设中, 首先采取集体备课。骨干核心教师是备课的主干成员, 对每一次课的设计向青年教师阐明理由, 青年教师参与研讨。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 青年教师要作为导师的教学助手, 在导师上课的过程中, 实地观摩导师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体验实际教学。青年教师的具体课堂教学要滞后导师的课堂教学。在观摩体验后, 才能在导师的监控下进行具体教学, 导师要帮助指导青年教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 使他们快速成长起来。这种操作是能保证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另一重点是学科教学研究的团队的形成。在导师的指导下, 青年教师要参与导师的实验教学研究, 使自己成长为教学科研型老师。

大学物理实验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它有一个探索、建立、适应、成熟的过程。因此, 在建设中, 我们不能急功近利、操之过急, 要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 建设具体方案。由于它的建设, 没有影响到具体的教学, 因此, 我们是可以给与时间保证的。

3 结语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室建设, 实验教师专业化建设成为当务之急。“整体育人”模式对大学物理实验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是一个有效的模式。我们认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师专业化建设要立足于本校, 立足于实践教学, 在教学中谋建设, 在教学中求发展, 这符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当然, 在建设过程中, 我们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制订系统的建设计划和阶段性建设目标。通过一个较长的周期, 实现大学物理实验教师专业化团队建设的总目标。大学物理实验教师专业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我们将继续关注和推进这个课题的发展。

摘要:本文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师队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以校为根, 以教为本, 育生与育师相结合”的“整体育人”模式。力图通过它的实施, 促进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的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专业化建设,整体育人

参考文献

[1] 专业化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关键[N].中国教育报, 2007, 7, 10:1.

[2] 加强高校实验室教师专业化建设[J].科教文汇, 2007 (03) .

[3] 孙兆兴.议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山东建材学院学报, 1994 (4) .

[4] 孙群英.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问题对策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05 (D) .

上一篇:高速公路服务区如何实施标准化的管理下一篇:浅谈涉密科技档案管理保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