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宜居小镇——以东盛涌镇为例

2022-11-25

2016年10月14日,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共有127个,吉林省有3个,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东盛涌镇就在其中,成为吉林省第三个、延边州首个中国特色小镇。这对于当地的开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东盛涌镇建设了生态宜居、娱乐休闲的地区,想要发展具有特色的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具有朝鲜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小镇。

1 文化底蕴浓厚,特色鲜明

东盛涌镇自建屯以来已有100多年历史,是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发祥地,有“海兰江畔稻花香”“歌舞之乡”“文化之乡”等美誉。至今都保留和传承着朝鲜族传统的饮食、文化、礼仪、节日等民族特色。它也是朝鲜族民俗文化保存的最为完整,内容丰富多彩的特色小镇,镇内朝鲜族占总人口的86%,是很有代表性的朝鲜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小镇居民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较高。小镇一直传承朝鲜族尊重老人的传统美德,经常会举办关于老人节的一系列活动,极大地提高了该镇的知名度和对外影响。

2 生活舒适宜人,交通便利

东盛涌镇距离延吉市也很近,有很多公路和铁路从此地穿越经过,交通便利,道路交通停车设施齐全方便。整个小镇重视环保,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3%,到了夏天随处可见绿色的植物。镇内主导产业都是生态无污染的,比如大米、五味子、朝鲜族传统大酱、绿色有机蔬菜,让人们吃了放心,也有利于身体健康。没有大型污染企业,工业,空气清新,舒适宜人,让人轻松。小镇内有学校,车站,自来水、卫生厕所、娱乐场所、医院等完善的公共设施,防洪,消防,防涝措施完善,且符合标准,居民生活的安全,卫生,放心,不会有诸多不方便和担心。居住的人既有现代生活,又能体会到传统特色的乡土气息。

3 景色优美,干净整洁

东盛涌镇有独特的优势条件。处于延龙图腹地,毗邻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环境优美;海兰江贯穿全境,是延边州水稻主产区之一,素有“海兰江畔稻花香”美誉。一个地区的环境如何,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心情。东盛涌镇就意识到这一点,实施了很多关于绿化环境的工程,投入了很多资金,更换了路边石,安装了路灯,建设了很多观景带,将小镇特有的民俗文化、历史人文和景观结合起来,展现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小镇内更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格局风貌有典型的特色。镇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住房舒适美观,干净整洁,居民非常注意卫生,素质较高。

4 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经济是一个地区能否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东盛涌镇并没有因为保留着传统特色,而忽视了经济的发展。东盛涌镇建设了仁化民俗文化活动中心等一批项目,向一些经济发展快速的城市看齐。提高小镇的形象,在工作中,拥有创新意识,积极打造具有朝鲜族特色的村寨,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加快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步伐,使全体居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小镇特色建设进行了很多的投资,修建了传统民俗观景围墙,修缮房屋,改造农村危房,还完成了很多旅游项目。使得小镇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收入增长。

5 社会和谐,安全稳定

东盛涌镇谨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让人民生活的幸福快乐,人民团结努力,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共同促进社会稳定,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小镇居民都很团结,相处和谐,人民生活安定,人民的权益得到保障。对于一些危害人民的事情十分重视,积极解决,上访事件减少。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让当地居民放心,安心,不会出现无人处理的情况,实实在在的为人民服务。当遇到一些天灾和不可抗力等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处理,安抚民众,采取措施尽可能的减少人民的损失,为人民着想,维护人民的利益。

在建设“生态宜居乡镇”的过程中,东盛涌镇政府加大了投资力度和政策支持,在全镇人民的积极努力下,小镇发生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居民的精神面貌和整体素质都有了提高,生态宜居乡镇建设健康快速发展起来。在今后的工作中,东盛涌镇还将继续努力,为打造生态宜居乡镇再接再厉,为人民提供更安心,更舒适的居住环境,积极创新,促进小镇进步。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建设积极开展,特色小镇大大促进了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同时改善了居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此文章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东盛涌镇为例,介绍了生态宜居的特色小镇。

关键词:东盛涌镇,生态,宜居

参考文献

[1] 马倩,朱创业,谢川.古镇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2.6.15.

[2] 陈立旭.论特色小镇建设的文化支撑[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5).

上一篇:海口市“双创”工作市民满意度下一篇:竞争与共享——网络信息化与知识产权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