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烃生产技术的新进展

2022-11-16

第一篇:芳烃生产技术的新进展

金属铝的生产方法新进展

金属铝的生产方法新进展

要:现代金属铝的生产工艺主要是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法工艺。氧化铝的生产方法有多种,工业上用的主要是拜耳法生产氧化铝,也有用拜耳烧结联合法等工艺处理低品位铝土矿。电解过程是在电解槽中进行。直流电通入电解槽,槽内阴阳两极发生电化学反应,阴极生成金属铝液,阳极生成CO和CO2气体。铝液定期用真空抬包吸出,经过净化澄清后,浇注成商品铝锭。阳极气体经净化后,废气排空,回收的氟化物返回电解槽。 关键词:拜耳法;铝电解;氧化铝;反应

1 绪论 1.1引言

1854年,法国化学家德维尔把铝矾土、木炭、食盐混合,通入氯气后加热得到NaCl·AlCl3复盐,再将此复盐与过量的钠熔融,得到了金属铝。直到1886年,美国的豪尔和法国的海朗特,分别独立地电解熔融的铝矾土和冰晶石的混合物制得了金属铝,奠定了今天大规模生产铝的基础。

1.2铝元素

铝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IIIA族,相对密度2.70。熔点660℃。沸点2327℃。铝在地壳中分布很广,铝的活泼性强,不易被还原,在干燥空气中铝的表面立即形成厚约50埃的致密氧化膜,使铝不会进一步氧化并能耐水;但铝的粉末与空气混合则极易燃烧;熔融的铝能与水猛烈反应;高温下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为相应的金属;铝是两性的,即易溶于强碱,也能溶于稀酸。航空、建筑、汽车三大重要工业的发展,要求材料特性具有铝及其合金的独特性质,这就大大有利于这种新金属铝的生产和应用。 应用极为广泛。

1.3铝的性质

铝具有很大的强度质量比,铝的强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铝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厚度约2×10-5cm,光滑的硬氧化铝薄膜,紧紧粘附在铝表面。铝是优良的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铝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能够和多种金属构成有用的合金。

金属铝的生产方法新进展

2 2铝土矿

铝土矿是含铝矿物和赤铁矿、针铁矿、高岭石、锐铁矿、金红石、钛铁矿等矿物的混合矿,一般是指工业上能利用的,以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一水硬铝石为主要矿物所组成的矿石的统称。铝土矿是生产金属铝的最佳原料。我国铝土矿资源比较丰富,分布甚广,并根据本国的铝矿资源特点,发展出多种氧化铝生产方法。50年代初就已用碱石灰烧结法处理铝硅比只有3.5的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开创了具有特色的氧化铝生产体系。用中国的烧结法,可使Al2O3的总回收率达到90%;每吨氧化铝的碱耗(Na2CO3)约 90公斤;氧化铝的SiO2含量下降到0.02~0.04%;而且在50年代已经从流程中综合回收金属镓和利用赤泥生产水泥。60年代初建成了拜耳烧结混联法氧化铝厂,使Al2O3总回收率达到91%,每吨氧化铝的碱耗下降到60公斤,为高效率地处理较高品位的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开创了一条新路。中国在用单纯拜耳法处理高品位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2.1铝土矿处理方法

从铝矿提取铝有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选用高品位铝土矿,先用化学方法从矿石中提取纯净的氧化铝,然后用电解法从氧化铝中提取纯净的铝。第二个方案是选用低品位的铝土矿,经过物理选矿,分离掉一部分硅酸盐矿物后,送入溶出流程中去,提取氧化铝;或者用化学法分离掉一部分氧化铁和氧化钛后,在电解槽或电弧炉内还原出铝-硅-铁-钛合金。

2.2我国铝土矿特点

(1)储量集中于煤或水电丰富的地区,有利于开发利用。山西、贵州、河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储量合计占全国储量的85.5%,加上其煤炭和水利资源,为其提供了发展铝工业的有利条件。

(2)矿床类型以沉积型为主,坑采储量比重较大。

(3)一水硬铝石型矿石占绝对优势。其特点是高铝、高硅和低铁,铝硅比偏低,一般在4~7之间,铝硅比在10以上的相对少些。在福建、河南和广西有少量的三水铝石型铝土矿。

3氧化铝的生产

金属铝的生产方法新进展

3 氧化铝,又称三氧化二铝,分子量101.96,通常称为“铝氧”,是一种白色无定形粉状物,俗称矾土。生产氧化铝的方法有酸法、碱法、酸碱联合法、热法。

3.1碱法生产氧化铝

碱法生产氧化铝,就是用碱(NaOH或Na2CO3)处理铝土矿,使矿石中的氧化铝水合物和碱反应生成铝酸钠溶液。铝土矿中的铁、钛等杂质和绝大部分的二氧化硅则成为不溶性的化合物进入固体残渣中。这种残渣被称为赤泥。铝酸钠溶液与赤泥分离后,经净化处理,分解析出A1(OH)3,将A1(OH)3与碱液分离并经过洗涤和焙烧后,即获得产品氧化铝。

碱法生产氧化铝一般有拜耳法、烧结法和拜耳烧结联合法。

3.1.1拜耳法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基本原理是:

(l)用NaOH溶液溶出铝土矿,所得到的铝酸钠溶液在添加晶种、不断搅拌的条件下,溶液中的氧化铝呈氢氧化铝析出,即种分过程。

(2)分解得到的母液,经蒸发浓缩后在高温下可用来溶出新的铝土矿,即溶出过程。

交替使用这两个过程,就能够每处理一批矿石便得到一批氢氧化铝,构成所谓的拜耳法循环。

用反应方程式表示如下:

Al2O(2NaOH+aq 31或3)H2O+2NaAlOH4+aq

拜耳法生产氧化铝一般有原矿浆制备→高压溶出→赤泥分离、洗涤→晶种分解→氢氧化铝分离、洗涤→氢氧化铝焙烧等工序。

3.1.2烧结法

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基本原理是将铝土矿与一定量的纯碱、石灰(或石灰石)配成炉料在高温下进行烧结,使氧化硅与石灰化合成不溶于水的原硅酸钙2CaO·SiO2,氧化铝与纯碱化合成可溶于水的固体铝酸钠Na2O·Al2O3,而氧化铁与纯碱化合成可以水解的铁酸钠Na2O·Fe2O3,将烧结产物(熟料)用稀碱溶液溶出时Na2O·Al2O3便进入溶液,Na2O·Fe2O3水解放出碱,氧化铁以水合物

金属铝的生产方法新进展

4 与原硅酸钙一道进入赤泥。再用二氧化碳分解铝酸钠溶液便可以析出氢氧化铝。经过焙烧后产出氧化铝。分离氢氧化铝后的母液成为碳分母液(主要成分为Na2CO3),经蒸发后返回配料。

烧结法生产氧化铝工序一般为:生料浆的制备→熟料烧结→熟料溶出→铝酸钠溶液脱硅→碳酸钠分解→氢氧化铝分离、洗涤→氢氧化铝焙烧→碳分母液蒸发。

3.1.3拜耳烧结联合法

拜耳烧结联合法可充分发挥两法优点,取长补短,利用铝硅比较低的铝土矿,求得更好的经济效果。联合法有多种形式,均以拜耳法为主,而辅以烧结法。按联合法的目的和流程连接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串联法、并联法和混联法三种工艺流程。

(1) 串联法是用烧结法回收拜耳法赤泥中的Na2O和Al2O3于处理拜耳法不能经济利用的三水铝石型铝土矿。扩大了原料资源,减少碱耗,用较廉价的纯碱代替烧碱,而且Al2O3的回收率也较高。

(2)并联法是拜耳法与烧结法平行作业,分别处理铝土矿,但烧结法只占总生产能力的10~15%,用烧结法流程转化产生的NaOH补充拜耳法流程中NaOH的消耗。

(3)混联法是前两种联合法的综合。此法中的烧结法除了处理拜耳法赤泥外,还处理一部分低品位矿石。

3.2酸法生产氧化铝

酸法生产氧化铝是用无机酸溶出黏土中氧化铝的生产方法。用各种无机酸溶出处理黏土时,原料中氧化硅基本不与酸反应,而得到含铁的铝盐酸性水溶液。经过除铁净化后,可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到铝盐水合物结晶或氢氧化铝结晶,进一步煅烧可得到氧化铝。

3.2.1硫酸法

硫酸法生产氧化铝,用m(SO3): m(Al2O3)=2.6的含铁的硫酸铝溶液,在403K的温度下溶出过量的焙烧过的高硅铝土矿,得到m(SO2): m(Al2O3)=1.8~1.9的硫酸铝溶液和吸附了铁的残渣。分离残渣后往硫酸铝溶液中通入SO2,

金属铝的生产方法新进展

5 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再在573K的温度下,使硫酸铝水解析出碱式硫酸铝。在1423K的温度下煅烧碱式硫酸铝得到成品氧化铝和含SO3较高的气体。气体用水解母液吸收后在453K温度下将上述吸附了铁的残渣中的氧化铝充分溶出后,得到m(SO3): m(Al2O3)=2.6的硫酸铝溶液,再用于溶出下一批矿石。

3.2.2盐酸法

盐酸法生产氧化铝是用浓硫酸处理含铝原料得到硫酸铝溶液,进而冷却结晶析出杂质含量高的硫酸铝,然后用盐酸溶解硫酸铝,同时通入HCl气体使溶液饱和,使溶液中以很纯的AlCl3·6H2O析出。经过洗涤后,在1373~1473K的温度下煅烧获得纯度比拜耳法还高的氧化铝成品和可再生盐酸的含HCl气体。

4铝电解

现代铝工业生产,采用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法。氧化铝作溶质,冰晶石作溶剂,氧化铝溶解在冰晶石中形成电解质,以炭素材料作电极,通入电流,在电解槽内的两极上进行电化学反应,即电解过程。

氧化铝是铝电解生产中的主原料,铝电解对于氧化铝的要求,一是它的化学纯度,再就是其物理性能。冰晶石的分子式为Na3AlF3,它是溶剂的主要成分。 铝电解生产中所用的冰晶石分天然和人造两种。天然冰晶石的储量很少,远远不能满足铝工业的需要,所以现代铝工业采用人造冰晶石。在铝电解生产中,氟化铝是冰晶石—氧化铝熔体的一种添加剂。它的作用是可以弥补电解质中氟化铝的损失,又可以调整电解质的分子比,主要用于降低熔体的分子比,降低电解温度。以保证生产技术条件的稳定。其次还需要添加氟化钙、氟化镁、氟化钠和碳酸钠等用来调整和改善电解质性质的添加剂。

4.1电解质

在铝电解生产中,连接阳极和阴极之间不可缺少的熔盐体叫电解质,它主要是以冰晶石为熔剂,氧化铝为熔质而组成。但在现代铝工业生产中使用的电解质并非单纯的冰晶石和氧化铝。因为冰晶石和氧化铝含有一定数量的杂质成分,如:氧化钠、氧化铁、氧化硒和氧化钙等。另外,在电解生产中,为了改善电解质的物理化学性能,有利于提高电解生产指标,还向电解质中加入某些添加剂,如,氟化铝、氟化镁、氟化锂、氯化钠等。

金属铝的生产方法新进展

6 熔融的冰晶石能够较好的熔解氧化铝,而且所构成的电解质可在冰晶石的熔点1008℃以下进行电解,从而也降低了氧化铝的还原温度。在电解温度下,熔体状态的冰晶石或冰晶石-氧化铝熔液的比重比铝液的比重还小约10%,它能更好地漂在电解出来的铝液上面。冰晶石—氧化铝熔体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良好的导电性。

4.2铝电解槽

铝电解槽是炼铝的主体设备。电解槽槽型有两种: (1)自焙阳极电解槽:上插式、侧插式; (2)预焙阳极电解槽:不连续、连续式。 自焙槽和预焙槽比较:

(1)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大约以0.8~1.0 mm/h速度连续消耗,自焙槽可连续使用,而预焙槽不能连续使用,须定期更换;

(2)自焙槽散发氟化物,沥青烟气,而预焙槽不散发烟气,污染环境; (3)预焙槽具有槽型大型化、操作机械化和自动化、电流效率高、电耗率低、烟害小的优点。

4.3铝电解的两极反应:

铝工业上均采用炭素材料作电极——炭阳极和炭阴极。 电解对阳极的要求:

(1)导电率高,以降低阳极电阻;

(2)导热率低以降低糟的热损失,降低阳极上部的氧化速度和防止电解质界面凝固;

(3)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使阳极能够在高温和腐蚀性的环境下工作; (4)杂质含量低,防止对金属铝的污染; (5)适宜的机械性能,以便经受粗糙的搬运; (6)合适的密度和空隙率,减少金属铝的侵入; (7)气体渗透率低,减少阳极内部氧化; (8)应有适宜的抗热震性。

在电解过程中,炭阴极原则上是不消耗的,炭阳极由于直接参与电化学反应而消耗。 阳极的作用主要有:导电和参加电解时的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反应。

金属铝的生产方法新进展

7 在电解过程中,阳极是消耗的,其理论消耗是334kg/t·Al,而实际消耗一般为380~450kg/t·Al,这与阳极质量、电解技术条件有关。降低阳极消耗可以提高铝厂的电流效率、降低电耗和增加铝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阴极反应:

Al3(配离子)3eAl

阳极反应:

2O2(配离子)C-4eCO2

总反应:

2Al2O33C4Al3CO2

4.4铝电解的生产过程

铝电解槽全部生产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焙烧期、启动和启动后期、正常生产期。

(1)铝电解槽的焙烧期

焙烧期在于焙烧自焙阳极(对预焙槽则是加热阳极)以及加热阴极,达到900~1000℃,以便下一步启动。自焙阳极新槽采用焦粒焙烧法,预焙阳极槽采用铝液焙烧法。

(2)铝电解槽的启动期

启动期在电解槽内熔化电解质,开始铝电解。分干式和常规启动两种。 干式适用于启动新系列中的头几台槽,当时厂房内无现成的熔融电解质和铝液,只好在新槽内熔化所需的电解质和铝;常规启动适用已有电解槽生产,在开始时从正在进行铝电解槽内取出电解液和铝液倒入新启动的槽内,以加速启动过程。

(3)铝电解槽的正常生产期

电解槽经过焙烧和启动之后便进入正常生产期,直到停槽为止,正常生产期通常延续5~7年。

4.5铝电解用惰性电极 4.5.1惰性阳极

金属铝的生产方法新进展

8 采用惰性阳极取代炭阳极,在冰晶石熔液中的溶解度小,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为电解铝工业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迄今为止,大多数惰性阳极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属或合金、金属氧化物陶瓷以及金属陶瓷方面。

金属(合金)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强度和抗热震性等优点,是较理想的铝电解阳极材料。但除某些贵金属外,金属阳极在铝电解槽的生产环境中不能充分抵御冰晶石熔体腐蚀和阳极产生的高温氧气的氧化。

氧化物陶瓷材料由于其显著的化学惰性而倍受关注。但几乎所有的氧化物在冰晶石熔体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溶解,其中SnO2 基氧化物、尖晶石类和CeO2涂层溶解速度缓慢被作为阳极材料的首选。

金属陶瓷集中了陶瓷材料(低的腐蚀速率和抗氧化性) 和金属材料(良好的导电性和较高的抗热冲击强度) 的优点, 其氧化物基体形成抗腐蚀网络,网络中的金属相增强了材料的导电性,被看作是最有前途的惰性阳极的材料。

4.5.2惰性阴极

采用惰性阴极材料时,铝离子可以直接在惰性阴极上放电生成铝。槽内积存的铝液不再用阴极,所以铝液涌动所致的波峰减弱,两极间距可以明显减弱,从而节省电能。铝液还能良好地湿润惰性阴极,使槽内氧化铝沉淀物不能停留在阴极表面上;铝液从阴极上淌下来汇集在槽内凹沟中减轻了槽生产操作中磁流体搅动的各种干扰,提高电能效率。

4.6铝电解过程的两极副反应 4.6.1阴极副反应

(1)铝的溶解和损失:

金属铝部分地溶解在冰晶石熔体中。一般认为,阴极铝液在电解质里的溶解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溶解在熔融冰晶石中的铝,生成低价铝离子和双原子的钠离子。

2AlAl33Al Al6NaAl33Na

②在碱性电解质中,铝与氟化钠发生置换反应。

Al3NaFAlF33Na

金属铝的生产方法新进展

9 ③铝以电化学反应形式直接溶解进入电解质熔体中

Al(液)eAl

此外,铝也可能以不带电荷状态溶解在电解质中,构成金属雾。 (2) 金属钠的析出

电解过程中阴极的主反应是析出铝而不是钠,因为钠的析出电位比铝低。但是,随着温度升高,电解质分子比增大,氧化铝浓度减少,以及阴极电流密度提高,钠与铝的析出电位差越来越小,而有可能使钠离子与铝离子在阴极上一起放电,析出金属钠:

Na+e=Na

此外,在碱性电解质中,溶解的铝也可能发生下列反应而置换出钠:

Al+6NaFNa3AlF6+3Na

析出的钠少部分溶解在铝中,剩下的一部分被阴极炭素内衬吸收,一部分以蒸汽状态挥发出来(钠的沸点为880℃),在电解质表面被空气或阳极气体所氧化,产生黄色火焰。可能的反应为:

4Na+O2=2Na2O 2Na+CO2=Na2O+CO 2Na+CO=Na2O+C

4.6.2阳极副反应

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在电解过程发生主反应的同时,伴随着一系列副反应,主要发生如下反应:

2Al(溶解的)+3CO2Al2O3十3CO

此外,由于碳阳极散落掉渣,分离后飘浮在电解质表面,当二氧化碳气体与这些碳渣接触时,会发生还原反应而生成一氧化碳。

C+CO2=2CO

4.6.3阳极效应

阳极效应是铝电解过程中发生在阳极上的一种特殊现象。当其发生时,阳极

金属铝的生产方法新进展

10 上出现许多细小的电弧,发出轻微的噼啪声,此时槽电压已从正常值(如4.2V)升高到数十伏。阳极效应也在其它种类的熔盐电解中发生,例如钙电解,但在铝电解中最普遍。阳极效应对铝电解生产有利也有弊。

阳极效应发生时可以利用效应来检查电解槽的生产状态是否正常;冷槽时可用效应提供热量调整热平衡;偶尔发生阳极效应对清理电解质中的碳粒和阳极底掌是有益的。但是阳极效应的发生会增加电能消耗和各种原材料的损失,影响槽内铝质量;影响系列的供电稳定,尤其在供电容量额定的情况下,效应过于频繁易造成供电和生产之间的恶性循环,这样既影响供电又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增加劳动量,恶化场所,打乱作业计划。

阳极效应对铝电解生产利少弊多,所以,一般把效应系数控制在较低范围内。

4.7铝电解的电流效率

铝电解的电流效率通常是指阴极上实际产出的铝量对于理论上按照法拉第定律计算的铝量的百分数。它是铝电解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生产指标,涉及到铝电解槽的产量与能耗,而这两者对铝生产的成本有直接影响。

现代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的电流损失,造成电流效率降低,主要原因是: (1)二次反应,即电解出来的铝又溶解或机械混入到电解质中,并被循环着的电解质带到阳极空间或电解质表面,为阳极气体中的CO2或空气中的氧所氧化。这是电流效率降低的基本原因。这一现象在压铝,两水平波动较大,电解质温度过高或低时最明显。

(2)其它离子的放电。这里主要是钠离子放电生成钠原子,由于钠原子在电解质中溶解度很小,加之本身沸点很低,大部分将以气体状态蒸发或渗入槽底。这一现象在分子比较高时容易发生。

(3)电流空耗,包括Al3+不完全放电,以及电解质时的V5+、P5+、Ti4+等高价离子不完全放电生成相应的低价离子被电解质转移到阳级空间后,又再氧化成高价离子,即:

Al3 2e  Al

(阴极上) Al 2e  Al3

(阳极上)

如此循环,造成电流空耗。这种现象在阴极表面的电子密度(即电流密度)

金属铝的生产方法新进展

11 较小时,如炉温过高、化炉膛时,或整流所突然限电时比较明显。

(4)漏电,通常是炉帮结壳熔化,并且电解质面上有大量炭渣时发生,即电流有可能连接槽壳与格子板之间,及铁渣箱体与槽壳接触等均可造成漏电损失。

电流效率的影响因素有:电解质温度、极距、电解质成分、电流密度、铝液高度。既然电流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熔解铝的再氧化(二次反应)损失,那么提高电流效率的措施可以从控制铝损失过程中探索,具体措施有:

(1)在适当低的过热温度下进行电解;

电解质温度正常与否,对电解槽电流效率等工作指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根据我厂实践中的多次测量表明,电解质温度每升高10℃,电流效率大约降低1~2%。电解质温度过低会使电解质发粘,致使铝珠与电解质分离困难,反而易于铝的损失,使电流效率降低。

(2)建立和保持理想的槽膛内型;

极距增大,电解质搅拌强度将减弱,因为相同的阳极气体量所搅拌的两极间的液体量增加,搅拌减弱,则使扩散层厚度增加,使用使铝损失减少,电流效率提高。但极距超过某一限度,电流效率变化不大,因此,力求使极距保持在实际所能允许的最小值,否则随着极距增加,不但不能提高电流效率,反而使槽电压徒然升高,加大电耗、最终还是不利于降低产品成本。

(3)电解质成分;

当CR(NaF/AlF3之重量比)小于1.5,有过剩AlF3时,电流效率开始提高,这是由于此时铝液与电解质之间界面张力增大,有利于分散于电解质中的铝珠汇集,且铝的溶解度减小的缘故。同时在酚性电解质中,Na+的放电及铝自电解质中取代钠的反应减弱;但电解质过酸,又使生成低价氟化铝反应增强,增加铝的损失。因此,铝电解生产一般采用弱酸性电解质,其分子比(CR)在1.25~1.35之间。

(4)Al2O3浓度;

在冰晶石—Al2O3熔体中,在5%(重量)Al2O3时,电流效率最低,大于或小于此电流效率均能升高,大型预焙槽生产,采用Al2O3浓度:2.5~3.0%较适宜。

(5)电流密度;

金属铝的生产方法新进展

12 为了取得较高电流效率,阴极电流密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因为阴极电流密度过低时,由于单位阴极面积上的电子密度过小,Al3+产生不完全放电;阴极电流密度过高时,则发生Na+大量放电,两者都会造成电流无谓的消耗,从而降低了电流密度。因而阴极电流密度有一个对应最高电流密度的临界值—临界阴极电流密度。

阳极电流密度增大,阳极气体的析出量增加,对电解质液搅拌加强,使溶解金属的扩散系数增大,二次反应加快,电流效率将降低;阳极电流密度减小时,阳极气体的析出排出的速度减弱,搅拌减小时,电流效率提高,但阳极电流密度保持过小,则系列电流强度也将变小,不利于强化生产,最终电流效率也无法保证。

(6)尽可能使槽内铝液保持平静并处于一定水平;

槽内铝液水平较高时,则可较快地使这部分多余的热量疏导出去,从而减少阳极下部和侧部温度差,避免二次反应,从而提高电流效率。但铝液水平过高不仅使炉膛炉温偏低,阴极电流密度增大,降低电流效率,而且传热量加大、热损失过大、也使电耗增加。

(7)选用低熔点的电解质组成,使用惰性的可湿润阴极,如二氧化硼涂层阴极。

4.8铝电解的电能效率

所谓电能效率是指在电解槽生产一定量铝时,理论上应耗电能(W理)与实际消耗电能(W实)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电能(%)=W理100% W实理论电耗是指为了使电解过程能连续而稳定地进行,理论上应付出的最低电能。铝电解槽的槽工作电压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氧化铝的实际分解电压、阳极电压降、阴极电压降、电解质电压降、母线电压降和阳极效应分摊电压降。

4.8.1铝电解的节能措施

铝电解的节能根本途径是降低槽平均电压和提高电流效率。提高电流效率的措施前文已提及,下面主要是降低槽平均电压的措施:

铝电解槽的槽工作电压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氧化铝的实际分解电压、阳

金属铝的生产方法新进展

13 极电压降、阴极电压降、电解质电压降、母线电压降和阳极效应分摊电压降。

(1)减小电解质电压降。

电解质的电压降与其电阻率、阳极浸入电解质的表面积、铝液镜面面积、极间距离等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电阻率和极间距离。

① 电解质的电阻率

在工业电解槽内经常有碳渣,主要是从阳极上掉下来的,炭渣越细夹杂在电解质里的数目越多,电解质导电率所受的影响越大。所以,采用弱酸性电解质并添加能够减小电解质对于炭粒湿润性的物质如CaF2和MgF2,使炭渣漂浮起来。

可以在预焙槽上用氧化铝或电解质颗粒覆盖在阳极上保护阳极,而在自焙槽上放置淌糊。在电解质里还有悬浮的固体氧化铝也会增大电解质的电阻率,所以应严格控制其数量。另外,添加锂盐或NaCl也能够提高电解质的导电率。

② 适当缩短极距

据工业电解槽测定,每1cm极距所对应的电解质电压降,侧插棒槽为400~450mV,预焙槽为300~330mV。因此,改进槽体结构材料,极距可大幅降低,进而可节省电能。

(2)减小极化电压

极化电压包括理论可逆分解电压、阳极过电压和阴极过电压等部分。可以增大阳极截面积以减小其电流密度,或者添加锂盐,增大阳极活性,在电解质内添加碱土金属卤化物,或添加AlF

3、增大Al2O3浓度都有助于减小阳极过电压。

(3)在现有的电解槽上加大导电母线的截面积

导线电压降取决于其电阻率、电流密度和长度。可以加大导线的截面积,减小电流密度,进而使其电压降减小。

(4)改善导体接触点

在电解槽中,金属导体之间的接触点很多,所以消耗电能很大,需要改善。压接点应定期清刷,焊接点亦应保持平整,可使电压降减小。

(5)减小阳极电压降

可以扩大现有阳极的截面积,即充分利用槽壳增大阳极在槽膛内的填充率。这样在不增加铝损失的情况下降低槽电压。

(6)减小阴极电压降

金属铝的生产方法新进展

14 阴极电压降是指从铝液至阴极棒头这段导体中的电压降。改善阴极棒的电流分配状况可以减小阴极电压降。

(7)减小阳极效应

发生阳极效应所升高的平均电压为:

V效应=k(V效应V工作)效应1440

减少阳极效应次数并缩短效应时间,可以节能省电。在生产上采取勤加工少下料的操作方法 以减少阳极效应的发生。

(8)电介质温度

随着电解质温度降低,会发生

① 靠近阴极的电解质中溶解铝的浓度降低;

② 黏度增大,阴极气体体积减小,从而使扩散层厚度增加; ③ 扩散系数减小。

这些使溶解铝扩散速度减小,使铝损失降低,提高电流效率。

5铝的精炼 5.1铝的纯度分类

(1) 原铝。通常是指用熔盐电解法在工业电解槽内制取的铝,其纯度一般为99.5%~99.85%。

(2)精铝。一般来自三层液精炼电解槽。在精炼槽内,原铝和铜配成的合金作为阳极,冰晶石-钡盐熔液作为电解质,析出在阴极上的精铝,其纯度通常在99.99~99.999%。

(3)高纯铝。主要用区域熔炼法制取。选用精铝作原料,得到杂质质量分数不超过1×10-6的高纯铝。高纯铝还可用有机铝化合物物电解与区域熔炼相结合的方法制取。

5.2铝液净化

往铝液中通入惰性气体(如氮气)或活性气体(氯气),可使铝液中的固态夹杂物吸附在气泡上,并随气泡上升至铝液表面,最后在过滤层中分离。

净化方法:在低温(刚刚熔点以上)长时间静止或通入氮气加以搅拌,清

金属铝的生产方法新进展

15 除氢。通入氯气,与铝反应生成氯化铝气泡。比氮气效果好。

5.3铝的精炼方法 5.3.1铝的电解精炼原理

电解精炼的最终结果是从阳极合金中溶解出来,并在阴极上沉积,得到纯度为99.99%的精铝。在阳极合金的各种金属元素当中,只有铝在阴极上溶解出来。阳极合金中,如铜、铁、硅之类比不活泼的金属元素,并不溶解,仍然残留在合金内。阳极上的电化学溶解反应是:

Al3eAl3

因此,电解液中除了原有的Al3+、Ba2+、Na+、F-、Cl-、AlF3-

6、AlF4-之外,增加了上述反应中的铝离子Al3+。

迁往阴极的各种阳离子中,铝的电极电位比较正,故Al3+优先在阳极上获得电子,析出金属铝:

Al33eAl

而其余的各种阳离子,如Ba2+, Na+之类,并不放电。但是电解质本身所含的电位比铝更正的元素,例如Si和Fe,却会在阴极上析出,使铝的纯度降低。

5.3.2铝的偏析法精炼原理

一般当原铝从熔融状态下徐缓冷却,到达其初晶点时,结晶析出纯度很高的铝粒,然后将此种铝粒跟剩余的铝液分离,便得到所要求的偏析法产物,可从99.8%的原铝中提取到纯度为99.95%的铝,其提取率为5~10%。

偏析法精炼铝具有产量大、能耗低、成本低的优点,但是这种方法生产的精铝纯度较低。

5.3.3 区域熔炼法制取高纯铝

在铝的凝固过程中,杂质在固相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熔融金属中的溶解度,因此,当金属凝固时,大部分杂质将汇聚在熔区内。如果逐渐移动熔区,则杂质会跟着转移,最后富集在试样的尾部。这种方法的分离效果取决于元素的分配系数。

分配系数是指杂质元素在固相中和在液相中的质量分配比率。分配系数小于1的杂质元素在区域熔炼中富集在试样的尾部;分配系数大于1的杂质元素在区

金属铝的生产方法新进展

16 域熔炼中富集在试样的头部;分配系数等于1的杂质元素在区域熔炼中难以分离。

金属铝的生产方法新进展

17 参考文献

[1] 邱竹贤.铝电解[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 [2] 邱竹贤.冶金学下卷[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

[3] 通斯塔等著,邱竹贤等译.铝电解理论与新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4] Shuren Guan. Measures for saving energy in alumina Produetion [C].Light Metals,1990. [5] 刘业翔,李劫等.现代铝电解[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6] 邱竹贤.铝电解原理与应用[M].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7] 杨重愚.轻金属冶金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 [8] Abel T Engh,G. K. Sigworth. Molten Aluminium Purification [C]. Light Metals,1982. [9] Grjotheim K,et al. Low-melting baths in aluminum electrolysis[C]//Light Metals 1986. Warrendale:Minerals,Metals & Materials Soc,1986.

[10] 邱竹贤.工业铝电解质分子比的演变与现状[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6.

[11] De Nora V. Veronica and Tinor 2000 new technologies for aluminum production.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Interface,2002.

[12] Hall C M. Process of electrolyzing fused salts of aluminum. US Patent 400,667. Fild September 21,1888. Patented April 2.1889.

[13] 李庆峰,邱竹贤,张中林.熔盐电解中的阳极电流效率[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4. [14] Augustin C O,Srinivasan L K,S. Inert anodes for environmentally clean production of aluminium. Bull Electrochem,1993.

[15] 王克勤.铝冶炼工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16] 赵振明.浅谈铝电解系统节能措施[J].青海科技,2004,(02).

[17] Benedyk J C. Status Report on inert anode technology for primary aluminum. Light Metal Age,2001.

[18] Keniry J. The economics of inert anodes and wettable cathodes for aluminum reduction cells. JOM,2001.

[19] Billehaug K,Oye H A. Inert anodes for aluminium electrolysis in Hall-Heroult cells(Ⅰ).

Aluminium,1981.

[20] Roseth S,Gudbrandsen H,et al. Low temperature aluminum electrolysis in a high density electrolyte [J]. Aluminum, 2005,81(5).

金属铝的生产方法新进展

18

第二篇:中药发酵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随着养殖业的高度集约化生产,疾病的发生也呈泛滥趋势,由疾病造成的死亡及用药投入在逐年增加,给养殖业带来惨痛的损失。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导致病菌不断变异,耐药菌株层出不穷,抗生素的有效性不断下降,并导致动物免疫力低下,同时病害反复发作。形成了无药可用的局面。由于药残严重,又给人类的食品安全造成威胁。如何应对这一难题已刻不容缓。

哈尔滨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历经十年科技攻关,共同开发的中药发酵制剂,秉承中华传统医学与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既提高了中草药物的生物利用率、又提高中草药物有效性,同时也发挥了微生物制剂调节自身菌群平衡,提高动物自身免疫力。充分体现了治于未病,防患于未然的科学理念。

中药发酵制剂经吉林德大有限公司、秦皇岛正大集团有限公司等全国几家大型养殖使用,产品效果显著,并在众多养殖场产生强烈反响。该制剂的绿色安全,标本兼治的实用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养殖场所信赖。

利用微生物发酵中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具备了发展的有利条件,实时机也日趋成熟。哈尔滨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并成功开发出一系列中药发酵制剂,市场推广的速度逐渐加快。可以预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发酵中草药物对扩大中药治疗范围、机型改进、创制新药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中药吸收现代科技成果提供新途径,给中药研究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为中兽药走向世界、造福人类起着进一步的推动作用,微生物发酵中药必将成为中兽药研究的新领域。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我国人民与疾病斗争的历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近代,我国在中药现代化方面进展较慢,除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理论不能很好地接轨外,研究手段落后也是原因之一,使中药未能被国际社会充分接受。 中药的加工处理手段的现代化也应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如中药非常讲究炮制,通过炮制达到提高药效、改变药性、降低毒副作用等目的。微生物有着非常强大的分解转化物质的能力,并能产生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通过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和生命活动来炮制中药,可以比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炮制手段更大幅度地改变药性,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扩大适应症。由于真菌在微生物中具有种类多、次生代谢产物多、培养条件比较简单等特点,因此应当是发酵中药的主要功能菌。

1、微生物的药用历史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真菌防病治病的国家,早在东汉年间成书的我国第一部药物学《神农本草经》中,就有灵芝、茯苓、猪苓、雷丸等药用真菌分别列项论述,这些药物至今沿用不衰。从这些真菌中药中已经分离到相应的纯菌种,有些已实行人工种植物代替野生品,不能人工种植子实体的,也可以通过培养菌丝体来代替,充分满足了医疗用药的要求,也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近50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药用微生物分类、化学、药理学、临床医学、制剂学及遗传育种、栽培驯化、发酵培养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微生态制剂、灵芝菌、虫草菌、蜜环菌、阿氏假囊酵母、竹红菌等在保健品和药品开发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由于微生物代谢产物具有各种各样独特的化学结构及生理活性,因此受到化学工作者和药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

2、发酵也是传统中药加工炮制的重要方法之一,如片仔癀的主要成分是三七的微生物发酵物,建神曲、沉香曲、淡豆豉、半夏曲、红曲、麦芽也都是通过发酵而形成的药物。从某种意义上说,虫草是蝙蝠蛾幼虫经虫草菌、僵蚕是家蚕经白僵菌感染发酵而成的。这些经典药物都是经微生物发酵后产生了新的药理活性,其中虫草是非常名贵的中药。但这些品种都是利用自然界天然的菌种发酵的,一般多为霉菌、酵母、细菌等,由于菌种不纯,针对性不强,不能利用现代研究成果定向改变药物的性能或有意识地根据药物之间的特性进行有目的的组合,同时接入的微生物种类范围受到了极大限制,也不可能根据需要将几种微生物组合接种在一起;另一方面,对那些在自然界中不占优势、生长条件要求比较严格的微生物来说,就不可能在药物上生长起来。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微生物的作用。另外,是否会落入有害菌也不明确,所以微生物在药物中的潜在效能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3、微生物是发酵炮制中药的有力工具,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生物活性物质,并易于组织工业化生产。现代工业中许多生物产品都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如各式各样的酶、抗生素。酶是一切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它可以使复杂的化学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迅速完成,如米曲霉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单宁酶、酯化酶、酰胺酶、淀粉酶和糖化酶等,酵母在发酵时可产生蔗糖酶、淀粉酶、脂肪酶、酒化酶等,这些酶中既有胞内酶,也有胞外酶;既有合成酶,也有分解酶。有些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分泌几十种胞外酶到培养基中去,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产生的胞内酶更是有成百上千,这些丰富而强大的酶系是中药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基础,可以将药物的成分分解转化形成新的成分,这些新成分就是新的活性药物筛选的物质基础。这就是微生物可以用来发酵炮制中药的理论根据,如酶法已成为中药炮制的一种方法,据马田田等报道,提取小檗碱之前,药材经纤维素酶进行酶解后,可以提高小檗碱的收率<3,4>。另一方面,由于微生物也会形成丰富多样的次生代谢产物,它们有些本身就是功效良好的药物;或以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为前体,经微生物的代谢可以形成新的化合物,或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和中药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可以和中药的有效成分发生复方、协同作用。微生物在中药的特殊环境中也有可能会产生新的代谢反应,因为中药的物质可能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有促进或抑制作用,从而改变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从而形成新的成分或改变各成分的相互比例。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有可能将中药中的有毒物质进行分解,从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如菜籽饼、棉籽饼经微生物发酵后可以脱去有毒物质,从而用来饲喂牲畜;也有可能经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原来不易消化吸收的物质变得易于吸收,如动物血经微生物发酵后,消化吸收率可以成倍地提高。由于微生物生长主要消耗的是动植物的蛋白质、糖等常规物质,有可能对有效成分有浓缩作用,如发酵法提取薯蓣皂苷就是通过发酵去除薯蓣中的淀粉。就微生态制剂而言,有益菌本身就是很好的药物,如双歧杆菌。微生物容易诱变,可以根据需要,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微生物进行改造,使之更适合中药发酵的需要。现代生物技术首先在微生物体中得到运用,也是基因工程等技术最成熟的领域。

4、微生物类群为中药发酵提供了充足的选择余地,据统计目前已发现的能产生抗细菌、抗病毒产物的微生物仅真菌就达200余种,抗肿瘤的真菌200种。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药用真菌有41科、110属、298种,占藻类、菌类、地衣类等同属低等药用植物467种的63.8%,是低等药用植物中种数最多的一类。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可供选择菌株,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特性,可能在中药发酵中具有不同的效果。但不同的微生物有时会产生大体上类似的生理活性物质,如人们已从冬虫夏草中分离出多达几百种真菌,但它们所产生的冬虫夏草的效果都是类似的;不同的培养基经同样的微生物类群发酵处理后也会产生药性的差异,如发酵淡豆豉时,用桑叶、青蒿同制的,药性偏于寒凉,适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之证;用麻黄、紫苏等同制的,药性偏于辛温,适用于外感风寒之证。

5、微生物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微生物中发现的活性成分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已成为发现新药的重要领域。现在,除了抗菌、抗肿瘤等抗生素外,非抗微生物生理活性物质的发现越来越多,如:免疫抑制剂、降血脂、抗氧化、受体拮抗剂和特异性酶抑制剂等。毒菌也是一类含有对人有强烈作用效果的菌类,极其少量的活性物质就可引起人的剧烈反应,若用这些菌类发酵有关中药,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毒蝇鹅膏菌含有神经毒素,能引起人的精神幻觉,在欧美还有食毒蝇菌的嗜好。采用这类毒菌发酵相应的戒毒中药,有可能对开发戒毒类药物有所帮助。

第三篇:混合芳烃的生产技术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芳烃生产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并指出芳烃生产技术的发展前景。同时还介绍了产品苯、甲苯、二甲苯的市场价格及市场前景等。

关键词:芳烃生产技术;催化重整;芳烃抽提;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aromatic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ts research progres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aromatic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It also introduced the product benzene, toluene, xylene market price and the market foreground. Keywords:Aromatic production technologies;Catalytic reforming; Aromatic extraction;

芳烃是石油化工工业的重要基础原料。在总数约八百万种的已知有机化合物中,芳烃化合物占了约30%,其中BTX芳烃(苯、甲苯、二甲苯)被称为一级基本有机原料。随着石油化工及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世界上对芳烃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据统计,2002年全球苯、甲苯、二甲苯的消费量分别为33.6,15.0,23.3Mt,预计2008年将分别达到42.1,19.1,33.5Mt,未来5年全球平均年需求增长率仍维持在4%以上[1]。最初芳烃生产以煤焦化得到的焦油为原料。随着炼油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芳烃生产已转向以催化重整和裂解汽油为主要原料,以石油为原料的芳烃国外约占98%以上,国内约占85%以上。

本文主要介绍芳烃的生产技术,同时综述了其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产品的市场分析。

一 芳烃生产技术

目前,石油芳烃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通过现代化的芳烃联合装置来实现。通常芳烃联合装置来实现。通常芳烃联合装置包括催化重整、裂解汽油加氢、芳烃分离等装置。 1.1 催化重整

催化重整在芳烃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全世界大约70%的BTX芳烃来自炼油厂的催化重整装置。催化重整一般都采用含铂的催化剂,因此,通常又称作铂重整。铂重整工艺按催化剂再生方式,主要有半再生重整、连续重整和循环再生重整三种形式。按照加工能力统计,这三种重整的比例大约为6:3:1。

连续重整工艺一般采用铂—锡系催化剂,并以UOP公司的CCRPlaformer工艺(采用叠合床反应器)和IFP公司的Aromizer工艺(采用平移流动的移动床工艺)为代表。与其他两种重整工艺相比较,连续重整增加了一个催化剂连续再生系统,可将因结焦失活的重整催化剂进行连续再生,从而保持重整催化剂活性稳定,并且随着操作周期的延长,催化剂的性能基本保持稳定,因而连续重整具有装置规模大、运转周期长、对原料的适应性好、生产灵活性大、操作苛刻度高、反应压力低、氢油比低、产品的辛烷值高、产物收率高、氢产高等特点。另外,连续重整工艺流程复杂,装置的投资和能耗也比其他两种工艺高。 1.2 芳烃抽提技术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以环丁砜为溶剂的Sal-folane工艺,苯纯度为99.9%时,苯的回收率可达99.95%,甲苯回收率99.8%,二甲苯回收率超过98%。 迄今为止,大部分芳烃抽提装置仍采用单一溶剂分离沸点接近的组分。但GCT技术公司开发的抽提蒸馏工艺则采用一种专用的高选择性和高处理能力的混合溶剂,从全馏分重整油中将芳烃分离出来,而不需要预处理。2000年韩国LG-Galtex Oil公司采用GTC工艺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单系列芳烃抽提装置,以重整油为原料每年可生产2.32Mt苯、5.54Mt甲苯和0.3MtC8芳烃。其中,苯和甲苯回收率在99.9%以上,纯度可达99.99%以上;当C8芳烃回收率为100%时,纯度可达99.5%。由于溶液抽提需要用4台分离塔,而抽提蒸馏只需两台分离塔,因而投资费用可节约25%,能耗也下降15%。据称,一套重整油处理量为1.5万桶/d的GTC-BTX抽提蒸馏装置的投资费用为1200万美元。 1.3 轻芳烃构化

1983年,英国石油公司(BP)及UOP共同开发成功了Cyclar芳构化工艺。近几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将丰富廉价的轻烃,转变为高附加值的苯、甲苯、二甲苯(BTX)的研究已成为当今重要的研究课题和热点问题。轻烃芳构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芳烃的新工艺,用于生产芳烃或高辛烷值汽油的调和组分。该工艺以HZSM—5分子筛作为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将重整抽余油、重整拔头油、直馏汽油、焦化汽油、热裂解汽油、热裂解C5馏分、液化石油气和油田凝析油等轻烃转化为芳烃。 1.4 裂解汽油加氢

烃类高温裂解,以粗汽油为裂解原料时,通常情况下大约每生产1t乙烯可副产1t裂解汽油,其中苯质量分数可达29.1%,而BTX总质量分数可达58.8%。

从裂解汽油中回收BTX通常需采用两段加氢;第一段加氢采用贵金属Pd/Al2O3催化剂,主要对热稳定性差的双烯烃进行加氢;第二段采用非金属Co-Mo/Al2O3 催化剂进行烯烃加氢,并除去包括硫化物在内的多种杂质。 1.5 芳烃转换

由于二甲苯衍生物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苯衍生物的增长速度,目前很多芳烃联合装置以提高二甲苯收率为目的。将需求量相对较少的甲苯和C9芳烃转换为苯和二甲苯,可采用加氢脱烷基工艺、甲苯歧化和烷基转移工艺等。 1.5.1 加氢脱烷基工艺

该工艺以苯为目的产物,其优点是苯的收率高。以甲苯为原料时,苯的收率在99%以上,苯的纯度大于99.99%,仅用白土处理和一般蒸馏就能得到合格产品。目前在甲苯消费构成中有39.5%用于脱烷基制苯,但由于甲苯歧化制二甲苯装置的增多,联产苯的成本相对较低,因而未来甲苯脱烷基制苯的生产将受到一定的制约。

1.5.2 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

随着三大合成材料工业的发展,苯和二甲苯需求量迅速增长,致使石油芳烃供需出现不平衡,在20世纪60年代后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制二甲苯和苯的工艺便应运而生。

与甲苯脱烷基制苯工艺相比,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反应过程中甲基只在苯环间移动,而不是将甲基转化为甲烷,所以氢耗量较少,设备和公用工程也少。代表性的工艺有Mobil公司的MSTD工艺、UOP公司的Tatoray工艺、IFP/Mobil公司的Isolene(Ⅱ)工艺、Engelhard公司的Oc-tafining工艺等。

近年来异构化工艺向双层或多层催化剂系统发展,通常第一层催化剂为乙苯转化催化剂,第二层为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但BP公司发现,由于乙苯转化时生成副产物乙烯使催化剂易失活,所以BP公司开发了3层催化剂系统,即在双层催化剂床上另外加入加氢催化剂(Mo/Al2O3),乙烯加氢可转化为乙烷,催化剂失活速率可从0.05%下降至0.006%-0.008%,催化剂再生周期超过1年。 2 芳烃生产技术国外研究进展 2.1 传统生产技术的改进 2.1.1 催化重整技术改进

为提高重整过程中BTX的收率,Zeolyst公司与韩国SK公司共同开发了先进的重整技术(ART-11)的贵金属分子筛催化剂,通过加氢脱烷基反应和烷基转移反应将重整油中的芳烃成分(尤其是乙苯)转化成苯和二甲苯,而重整油中的非芳烃成分则加氢裂化成富含液化石油气(LPG)的气体产物。据称,工业试验在一套闲置的固定床重整装置上进行,其生成的甲苯纯度大于99.75%(质量分数,下同),BTX总产量提高10%。

Zeolyst公司推出的另一种催化剂还可促使C9重芳烃烷基转移成BTX,且这种贵金属改进的催化剂寿命较长,运行两年仍可产出高纯BTX。ExxonMobil公司开发的多段石脑油重整工艺,在最后一段重整反应器内装填低酸活性分子筛催化剂(即含有加氢功能的铼和ZSM-5分子筛催化剂),苯和甲苯的收率分别增加5%和3%,二甲苯的收率也略有增加。 2.1.2 芳烃抽提技术改进

美国福斯特惠勒GTC公司新开发了一种抽提蒸馏工艺,利用一种复合溶剂改变各种烃类的相对挥发度来实现芳烃与非芳烃的分离,可以用于全馏分重整的芳烃回收,而不需要预分离。用此技术可从催化重整油或裂解汽油有效地回收苯、甲苯和二甲苯。其主要工艺过程:进料和热的循环溶剂预热后从塔器中部进入抽提蒸馏塔,贫溶剂从塔上部进入进行选择性抽提芳烃;非芳烃从塔顶分出;塔底含芳烃的富溶剂进入溶剂回收塔分离溶剂和芳烃。GTC采用环丁砜为添加剂,适用于芳烃含量在任何范围的原料,而采用单一的环丁砜的传统抽提仅适用于芳烃与烯烃含量较低的原料(原料中芳烃质量分数不超过85%);投资和操作费用都要较少很多。GTC工艺特点:(1)复合溶剂的热稳定性好,溶剂循环量低,可用于当前环丁砜抽提装置改扩建工程;(2)对二甲苯的适用性好,苯及甲苯回收率在98%以上;(3)工艺调整快速灵活。

韩国LG-加德士石油公司已采用该工艺建成了世界最大单系列芳烃抽提装置,以重整油为原料,可生产苯232万t/a,甲苯554万t/a,苯和甲苯回收率均在99.9%以上,纯度均在99.9%以上。由于液-液抽提需用4座分离塔,而抽提蒸馏只需要2座分离塔,因而投资费用可节约25%,能耗也下降15%。据称,一套重整油处理量为1.5万bbl/d的GTC-BTX抽提蒸馏装置的投资费用为1200万美元。

KruppUhde公司采用一种以N-甲酰基吗啉为溶剂的Morphylane工艺外,还将新颖的分壁塔技术引入其中,将精馏、抽提和溶剂回收过程在一个分壁塔内完成,因而投资费用较传统抽提蒸馏工艺节省20%。利用Morphylane工艺既可从重整油和裂解汽油中回收高纯度芳烃,同样还可使用焦化轻油的芳烃回收,其产物苯和甲苯的收率分别达到99.95%和99.98%,产品苯和甲苯中的非芳烃质量分数分别为8103和6104。当以低芳烃含量(质量分数为20%)的重整油为原料时,产品苯中非芳烃的质量分数仅为1105。至2002年11月全球共有45套采用Mor-phylane工艺的装置,总生产能力超过60Mt/a。 2.1.3 芳烃转换技术改进

芳烃转换技术最关键的是催化剂的选择,Mobil公司在开发多代选择性甲苯歧化制对二甲苯工艺的基础上,2001年开发了最大化生产对二甲苯的PxMax工艺。向市场推出的PxMax工艺有两种:采用EX-2200催化剂,可在现场进行选择性除焦;采用MTPX催化剂,两种工艺都比其他选择性歧化工艺有更高的选择性和更长的运行周期,并可在较低的起始和循环温度、较低的氢烃循环比下进行操作。由于PxMax工艺的对二甲苯浓度很高(质量分数大于90%),所以可以降低下游工艺的操作成本。Mobil公司还声称,PxMax工艺比MSTDP工艺有重大改进,PxMax工艺不需要高温反应,操作过程也可简化,若用于建设大型装置可降低投资,也很容易地用于现有装置的改造。韩国LG-Caltex公司已与Mobil公司签订一项协议,在350kt/a的对二甲苯生产装置上采用该技术,并于2003年投入生产。

2002年Mobil公司开发了两种改进的异构化催化剂:第一种为高活性异构化(AMHA I)催化剂,与以往采用的异构化工艺相比,采用该催化剂有较高的产物选择性和较低的操作成本。由于乙苯转化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所需反应温度又较低,故可改善操作灵活性,第二种为EM-4500催化剂,也可提高乙苯的转化率,有较高的产物选择性,能有效降低二甲苯损失。AMHA I催化剂已于1999年工业化,EM-4500催化剂在2000年投入运行。

UOP公司开发的双层催化剂体系,第一层为磷硅酸铝催化剂(如MgAPSO),第二层为硅铝酸催化剂(如ZSM-5)。其优点为:前者乙苯转化率高。后者能提高乙苯生成二甲苯的收率,从而获得较高的乙苯转化率和二甲苯的收率,并显著提高工艺的经济性。Sud-Chem公司开发了一种基于Pt-MF I的催化剂,对混合二甲苯异构化和乙苯脱烷基反应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这种催化剂主要通过晶体尺寸、硅铝比、粘合剂材料和挤条形状的调节而得到优化。 2.2 拓宽原料来源

为满足芳烃日益增长的需求,一些增产芳烃的生产技术应运而生。例如一些不宜作重整原料的LPG馏分、轻石脑油馏分、轻烯烃馏分和芳烃抽余油馏分,可通过芳烃异构化增产芳烃。甚至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也有可能经芳构化得到芳烃。此外,以甲苯和甲醇为原料制备对二甲苯也呈现出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以廉价甲苯和甲醇为原料烷基化制备对二甲苯一度成为开发热点。GTC技术公司的GT-To-LAlk工艺,以高硅分子筛为催化剂,反应在固定床中进行,典型的操作条件为400—500℃、0.1—0.5Mpa,对二甲苯的选择性大于85%。一套200kt/a的对二甲苯装置,大约消耗甲苯204kt/a,甲醇120kt/a。与甲苯歧化工艺相比,该工艺生产1t对二甲苯所需甲苯量可从2.5t下降到1t,甲醇资源丰富,价格又相对低廉,无副产物苯生成。GTC技术公司认为,将甲苯与甲醇烷基化工艺与传统的对二甲苯装置结合到一起可降低芳烃联合装置生产成本。一套200kt/a GT-TolAlk工艺装置投资费用为7000万美元,对二甲苯的生产成本为360美元/t。ExxonMobil公司对甲苯与甲醇烷基化的催化剂进行了改进,主要是在催化剂中掺入磷(ZSM-5分子筛中硅与铝的摩尔比为450),粘合剂为氧化硅-氧化铝,并在一定温度下蒸汽处理0.75h。试验结果表明,当甲苯单程转化率大于15%时,对二甲苯选择性大于90%,最高可达88%,且在120h内稳定性良好。这种改进的催化剂由Cr和Zn的氧化物与含质量分数9%MgO的HASM-5以质量比50:50混合而成。HNA Holding公司以甲苯和CO为原料,采用三氟甲磷酸为催化剂,在温度15—60℃、压力6.8—10.9Mpa条件下反应,产物对甲基苯甲醛的选择性可达98%以上,不需要异构化、分离、氧化后即可得到高纯对苯二甲酸。这种方法对生产对苯二甲酸还是有吸引力的。

目前甲烷芳构化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但作为一项有战略意义的前沿战术,预期今后会有较大的发展。 3 芳烃生产技术国内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芳烃生产技术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我国自行开发的半再生催化重整工艺和工程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连续重整工艺技术方面已基本掌握了第二代连续重整工艺及工程设计。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PS-IV和PS-V连续重整催化剂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PS-IV催化剂在上海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装置上运行3年多,活性高于进口催化剂,芳烃收率提高1.3%;PS-V催化剂在中国石化高桥石化分公司引进超低压连续重整装置上运行,其C5收率比设计值高1.0%,芳烃收率比设计值高2.09%,纯氢收率也高于设计值。最新开发的OS-IV催化剂在镇海炼油厂800kt/a连续重整装置中使用,与进口催化剂相比,芳烃收率提高6.46%,积炭速率降低26.3%。

在芳烃抽提方面,石油化工科学院曾开发的重整汽油抽提蒸馏苯(SED)新工艺也已在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150kt/a工业装置上应用获得成功。SED工艺采用环丁砜和性能良好的助溶剂,显著增强芳烃的溶解能力,提高苯的收率。从建设投资方面考虑,比传统液液抽提减少5台塔系,设备总台数减少17台左右,节约建设投资2000万元;从消耗指标看,能耗和物耗显著降低,尤其是蒸汽消耗可减少25%。此外,苯的收率高达99.5%,非芳烃产品还可满足溶剂油的要求。估计在一套150kt/a装置上应用该工艺每年可净增利润1047万元。

在芳烃转换工艺方面,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先后开发成功ZA型及HAT型两种催化剂。ZA型催化剂达到当时国外同类催化剂水平,HAT型催化剂属目前先进水平。其中HAT-095催化剂在中国石化扬子石化分公司装置上使用,在反应器及主要设备未作改动的情况下,其装置处理能力从1.007Mt/a提高到1.232Mt/a。2001年7月改用高空速。高转化率。低氢烃比的HAT-096催化剂后,催化剂对处理高C10芳烃质量分数原料的能力较强,反应原料中C10芳烃质量分数最高可达6%(正常情况下应为3%-4%),从而达到效益的最佳化。在19个月工业运行中,随进料负荷的变化,反应进料温度在354-378℃之间变化,平均转化率为45.4%,平均选择性94.5%,且非芳烃基本为C6以下组分,C6以上组分极少,产品苯的冰点平均为5.47℃,达到优质苯指标。

尽管我国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芳烃生产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芳烃生产工艺,目前多数主要芳烃生产装置采用国外的工艺技术;现有芳烃生产技术缺乏有效地整合,至今尚未提出自主的芳烃生产组合技术及工艺流程,国内的芳烃联合生产装置都以国外的工艺流程为主体进行设计;国内芳烃生产在原料来源、产品系列化进程和工业化程度上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四篇: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

(2011年1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 人民日报 》( 2011年11月17日 23 版)

目录

前言

一、扶贫开发的政策和实施

二、扶贫开发的成就

三、专项扶贫

四、行业扶贫

五、社会扶贫

六、国际合作

结束语

前言

贫困是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促进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发展基础差、底子薄,不平衡现象突出。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多,解决贫困问题的难度很大。中国的减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

中国政府始终将减缓贫困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政府开始有 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农村扶贫开发,先后制定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减贫规划,使扶贫减贫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和公 平正义,推动了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减贫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事业,中国的扶贫开发是全球减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1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介绍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有关情况。这里,就近十年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取得的进展再作一介绍。

一、扶贫开发的政策和实施

十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这一进程中,国家把扶贫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农村贫困地区发 展的政策措施,把扶贫投入作为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优先领域,把贫困地区作为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区域,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切实提高扶贫政策的执 行力。

农村政策。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贫困现象突出。实行有利于减贫的农村政策,对于消除农村贫困问题十分重要。十 年来,国家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与“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贫困地区和农村贫困人 口普遍受益。国家相继取消牧业税、生猪屠宰税和农林特产税,特别是取消了在中国存在2600多年的农业税,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让中国广大农民彻底告别 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全面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饮水、电力、道路、 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农民真正拥有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发展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增加 农民收入。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和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从2003年的2144.2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0年的8579.7 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21.9%,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步伐明显加快。国家的一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率先在贫困地区实行。其中,免征农业税试点、农村义务教育 “两免一补”政策(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对国家新安排的公益性基本建设项目减少或取消县及县以下配套, 率先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一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中央财政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 险的制度安排上,对中西部地区给予较大支持。2010年,民政部门资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615.4万人次,资助资金14亿元人民币,人均资助 30.3元人民币。

区域政策。20世纪末,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的西部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 后,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十多年来,西部大开发安排的水利、退耕还林、资源开发等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在贫困地区布局;公路建设加快向贫困地区延伸,把贫 困地区的县城与国道、省道干线连接起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尽量使用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增加贫困人口的现金收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区域发展政策,促进西藏 和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藏区以及新疆、广西、重庆、宁夏、甘肃、内蒙古、云南等地经济社会发展,并把农村扶贫开发作为政策重点加以推进。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是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最基础手段。2007年,国家决定在全国农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规定标准的所有农村居民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政 府按照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确定。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村低保覆盖2528.7万户、5214万 人;2010年全年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445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央补助资金269亿元人民币;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为117元人民币/人、月,月人均补助 水平为74元人民币。国家对农村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农民实行五保供养,即在吃、穿、住、医、葬等方面给予生活照顾和物质帮 助。十年间,五保供养逐步实现了由集体福利事业转型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所需资金由农民分摊转由国家财政负担。到2010年底,全国农村得到五保供养的人 数为534万户、556.3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全国各级财政共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资金96.4亿元人民币。2009年,国家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试点工作,到2011年7月已覆盖全国60%的农村地区,共有49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纳入试点,覆盖率达到8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 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待遇支付方式,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 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2010年,中央财政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补贴111亿元人民币,地方财政补助资金116亿元人民币。 2004年,国家出台了规范的最低工资制度,对保障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提高扶贫政策执行力。政策实 施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执行。中国政府把建立工作责任制、加强干部队伍和机构建设作为保障扶贫政策执行力的关键,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扶贫政策的落实。按照“省 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实行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到省、任务到省、资金到省、权力到省。把扶贫开发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政府的 中心任务,由县负责把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落实到贫困村和贫困户。实行扶贫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把扶贫开发的效果作为考核这些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政绩 的重要依据。加强贫困地区干部队伍建设,将贫困地区县级领导干部和县以上扶贫部门干部的培训纳入各级党政干部培训规划,采取挂职锻炼、干部交流等方式充实 和加强贫困地区干部队伍。加强扶贫开发统计监测,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加强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建设,改进基层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维护贫困地区社会稳定。充实和加强各级扶贫开发的工作机构,稳定人员,改善条件,提高素质,增强扶贫开发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能力。国务院有关部门把 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结合各自职能,认真贯彻落实扶贫政策。

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有以下特征:

——坚持开发式扶贫 和社会保障相结合。引导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经济结构,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注重综合开发、全面发 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建立健全农 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五保供养水平,不断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为贫困人口提 供基本生存保障。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推进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低保制度衔接试点,努力使各项政策覆盖所有贫困人口。

——坚持专项扶 贫和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以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为工作对象,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主要资源,以实现贫困人口基本生存和发展为目标,编制专项扶贫开发 规划,分年实施。充分发挥各行业部门职责,将贫困地区作为本部门本行业发展重点,积极促进贫困地区水利、交通、电力、国土资源、教育、卫生、科技、文化、 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通过多种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开发建设。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军队和武警部队 支援,社会各界参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扶贫方式,推动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民收入。

——坚持外部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通过专 项扶贫资金、财政转移支付、部门项目建设、社会各界捐助、引进利用外资等途径,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不断探索参与式整村推进、小额信贷、贫困村 互助资金等多种扶贫模式。尊重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在农村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广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广大干部群众自强不息,不等不 靠,苦干实干,积极参与决策、投工投劳,依靠自身力量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二、扶贫开发的成就

十年来,中国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物价指数的变化,将全国农村扶贫标准从2000年的865元人民币逐步提高到 2010年的1274元人民币。以此标准衡量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2000年底的9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688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 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10.2%下降到2010年的2.8%。

贫困地区经济全面发展。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优势产业快速 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从2001年至2010年,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658元人民币增加到11170元人民 币,年均增长17%;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123元人民币增加到559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8.3%。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1276元人民 币,增加到2010年的3273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1%(未扣除物价因素)。上述数据的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贫困地区生产生活 条件明显改善。国家不断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面改善这些地方的生产生活条件。从2002年至2010年,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新增 基本农田5245.6万亩,新建及改扩建公路里程95.2万公里,新增教育卫生用房3506.1万平方米,解决了5675.7万人、4999.3万头大牲 畜的饮水困难。到2010年底,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饮用自来水、深水井农户达到60.9%,自然村通公路比例为88.1%、通电比例为98%、通 电话比例为92.9%,农户人均住房面积24.9平方米,农户使用旱厕和水冲式厕所比重达88.4%。贫困地区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贫困地区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农村义务教育得到加强,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到2010年底,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至15岁学龄儿童入学率达 到97.7%,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青壮年文盲率为7%,比2002年下降5.4个百分点,青壮年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 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到2010年底,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参加新农合的农户比例达到93.3%,有病能及时就医的比重达到 91.4%,乡乡建有卫生院,绝大多数行政村设有卫生室。贫困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得到加强。

贫困地区生 态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从2002年至2010年,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施退耕还林还草14923.5万亩,新增经济林22643.4万亩。国家扶 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饮用水水源受污染的农户比例从2002年的15.5%下降到2010年的5.1%,获取燃料困难的农户比例从45%下降到31.4%。

三、专项扶贫

中国政府把收入在扶贫标准以下的人口作为扶贫对象,把贫困人口集中的中西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在这些 地区确定了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给予重点扶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编制专项规划,安排专项资金,集中资源改善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 业,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增强人口素质。东部以及中西部其他地区的贫困县、乡、村,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扶持。

十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 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扶贫的财政投入,财政投入从2001年的127.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0年的349.3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 11.9%,十年累计投入2043.8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央财政安排的扶贫资金投入,从100.02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22.7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 9.3%,十年累计投入1440.4亿元人民币。财政扶贫资金分配体现了重点倾斜原则,十年累计投向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各省自行确定的扶贫开发工作 重点县1457.2亿元人民币,占总投入的71.3%,县均投入1.36亿元人民币;十年共在22个省(区、市)安排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356.2亿元人 民币,其中西部12个省(区、市)877亿元人民币。

实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01年国家在全国确 定了14.8万个贫困村,逐村制定包括基本农田、人畜饮水、道路、贫困农户收入、社会事业等内容的扶贫规划,整合各类支农惠农资金和扶贫专项资金,统筹安 排,分组织实施,力争实现贫困群众增收、基础设施提升、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目标。截至2010年底,已在12.6万个贫困村实 施整村推进,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的革命老区、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和边境一线地区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已基本完成。

加强劳动力培 训。人力资源开发是提高发展能力的有效手段。2004年以来,中央政府累计安排财政扶贫资金30亿元人民币,实施以劳动力转移为主要内容的“雨露计划”, 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务工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到2010年,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超过400万人次,其中80%以上实现转移就业。抽样调查显示,接受 培训的劳动力比没有接受培训的劳动力月工资可提高300至400元人民币。劳动力培训在帮助贫困地区劳动力实现就业和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使他们学到新技 术,接触新观念,开阔了视野,增强了信心。从2010年开始,国家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开展了对贫困家庭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职业教育给予直接补助的工作试 点。

通过教育开展扶贫。十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使大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了就业技能,在城镇稳定就业,帮助 家庭摆脱或缓解了贫困现象。2001年至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4289万人,其中大部分毕业生来自农村家庭和城市经济困难家庭。不断健全 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减轻困难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建设移民学校,推动生态移民。

推进产业化扶 贫。结合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和科技扶贫,扶持贫困农户,建设产业化基地,扶持设施农业,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开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 化。十年来,为贫困地区重点培育了马铃薯、经济林果、草地畜牧业、棉花等主导产业。其中,马铃薯产业已经成为贫困地区保障粮食安全、抗旱避灾、脱贫致富的 特色优势产业。产业扶贫有效带动贫困农户实现了脱贫致富。

实施以工代赈。以工代赈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的一项农村扶贫政策,重 点用于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相关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县乡村公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基本农田、草场建设、小流域治理等。 2001年至2010年,中央政府累计投入以工代赈资金550多亿元人民币,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在 坚持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搬迁,是改善他们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的重要途径。截至2010年, 中国政府对770余万贫困人口实行了扶贫搬迁,有效改善了这些群众的居住、交通、用电等生活条件。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一些贫困地区把扶贫搬迁 与县城、中心镇、工业园区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移民、撤乡并镇、防灾避灾等项目相结合,在促进贫困农民转移就业的同时,改善了这些群众获得公共服务的 条件。

开展金融扶贫。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贫困人口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从2006年开始,国家在全国1.36万个贫困村开展了贫困村 互助资金试点,每个试点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人民币,按照“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周转使用、滚动发展”的方式支持村民发展生产,建立起财政扶贫 资金使用长效机制。开展扶贫贷款财政贴息改革,引导和撬动金融机构扩大贴息贷款投放规模,从2001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扶贫贷款财政贴息资 金54.15亿元人民币、发放扶贫贷款近2000亿元人民币。特别是2008年国家对扶贫贷款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扩大扶贫贷款 机构经营权限、下放贴息资金管理权限等,进一步调动了地方和金融机构开展扶贫开发的积极性,有效改善了贫困群众贷款难问题。

开展特殊地 区扶贫试点。为了解决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中国政府在一些特殊类型的困难地区开展了符合当地特点的扶贫开发工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兰县、巴马 县、凤山县,集中力量开展了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大会战。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开展了扶贫开发与综合防治大骨节病相结合的试点。在贵州省晴隆县开展 了石漠化地区的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试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合奇县开展了边境扶贫的试点。对云南省的布朗族及瑶族山瑶支系开展全面扶贫。 在汶川、玉树地震灾区,把贫困地区的防灾减灾与灾后恢复重建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灾后恢复重建。通过这些试点,为因地制宜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探索了道路,积累 了经验。

四、行业扶贫

贫困问题是历史、经济、地理、自然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中国政府从贫困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综合治理原则,发挥政府各相关部门优势,积极开展行业扶贫工作。

推广农业技术。围绕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采用科技承包、技物结合、典型示范等方式,推广各类先进实用技术,提高种养业生产效率。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 重点对象,大规模培养种植养殖能手、致富带头人、农牧民技术员、手工艺制作人才和农业产业化急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合作组织带头人和农村经纪人。

改善贫困地区交通条件。积极推进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满足贫困群众的基本出行需求。加强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和安保工程建设,改善农村公 路网络状况,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水平和整体服务能力。推进乡镇客运站建设,加强口岸公路、红色旅游公路建设,支持重要水运通道和便民内河水运设施建设。

加强贫困地区水利建设。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因地制宜开展小水窖、小水 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跨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解决贫困地区干旱缺水问题。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加快病险 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和水毁灾毁水利工程修复。加强水源保护及水污染防治。

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组织实施一二期农村电网改造工 程、中西部地区农网完善工程、户户通电工程、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 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解决不通电行政村、自然村用电问题。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加强可再生能源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沼气、节能 灶、小水电代燃料等农村生态能源建设。

开展农村危房改造。2008年起,以解决农村困难群众基本住房安全问题为目标,组织开展了农村危 房改造试点。三年来,国家累计安排补助资金117亿元人民币,支持203.4万贫困农户开展危房改造。2010年,已覆盖全国陆地边境县、西部地区县、国 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务院确定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

开展科技扶贫。组织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作为依托单 位,派遣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中青年知识分子组成科技开发团,并向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派驻科技副县长,帮助研究和制定科技扶贫规划,筛选科技开发项目、引进 先进实用技术、组织技术培训,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贫困地区产业开发的技术水平。在贫困地区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鼓励科技人员 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开展创业和服务,引导科技、信息、资本、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向贫困地区集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发展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减轻贫困地区教育负担。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 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加强宿舍、食堂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 和地区之间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组织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 培养项目,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卫生人才。加大培养合格乡村医生和接生员的力度,鼓励医疗卫生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进 一步加大政府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的资助力度。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全面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快推进西部地区计划生育 “少生快富”工程。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组织开展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开展广播电视“村村通”工 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

加强贫困地区生态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完善补助政策,延长补助期限。实施退牧还草工程, 采取封山育草、禁牧等措施,保护天然草原植被。在西藏等地开展草原生态奖励补助试点。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项目区大力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实现生 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实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封山育林育草、人工植树种草、发展草食畜牧业、坡改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实现石漠化综 合治理与产业发展、扶贫开发结合。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通过退耕还草、生态移民、鼠害防治、人工增雨等措施,加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发源地的生 态保护。加快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与恢复、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维护生物多样性。

国家把对少数 民族、妇女、残疾人的扶贫开发纳入规划,统一组织,同步实施,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加大支持力度。组织实施兴边富民专项行动,支持边境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 展,帮助边境群众增收致富,扶持范围覆盖全国所有陆地边境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边境团场,2000年至2010年共投入兴边富民资金22.1亿元人民币。 对全国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22个人口较少民族实行专项扶持,编制并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对人口较少民族及其聚居 区投入各项扶持资金37.51亿元人民币,集中力量帮助这些民族加快发展步伐。组织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把缓解妇女贫困程 度、减少贫困妇女数量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贫困妇女扶持力度,帮助、支持贫困妇女实施扶贫项目,鼓励、支持以妇女为主的扶贫经济实体的发展。2009年以 来,还组织实施了小额担保贴息贷款项目,截至2011年7月底,累计发放贷款409.93亿元人民币,其中农村妇女获得贷款259.23亿元人民币,使贫 困妇女成为扶贫资源的获得者和扶贫成果的直接受益者。组织实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2001—2010年)》,因地制宜选择符合残疾人特点的扶贫项 目和方式,着力解决贫困残疾人温饱问题,缩小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

五、社会扶贫

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政府始终注重发扬这一优良传统,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共同推进减贫事业发展。

为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国家大力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国家确定的定点帮扶单位主要包括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 位、人民团体、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各民主党派中央及全国工商联、国家重点科研院校等,定点帮扶对象为国家 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多年来,定点帮扶单位采取干部挂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扶贫、劳务培训和输出、文化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引资扶贫、生态建设扶贫、 医疗卫生扶贫、救灾送温暖等多样化措施开展定点帮扶。目前,参与此项工作的单位达到272个,受到帮扶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达到481个,占国家扶贫 开发工作重点县总数的81.25%。从2002年至2010年,定点帮扶单位派出挂职干部3559人次,直接投入资金(含物资折款)90.9亿元人民币, 帮助引进资金339.1亿元人民币,培训各类人员168.4万人次。中国各民主党派中央及全国工商联,积极发挥各自人力资源、资金动员、信息知识等方面的 优势,与贫困地区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有效开展扶贫工作。

东部发达省市与西部贫困地区结对开展扶贫协作,是国家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作出的 一项制度性安排。自1996年开始,中国政府作出部署,安排东部15个经济较发达省、市与西部11个省(区、市)开展东西扶贫协作工作。东西扶贫协作形式 多样,形成了政府援助、企业合作、社会帮扶、人才支持为主的基本工作框架。从2003年到2010年,东部到西部挂职的干部2592人次,西部到东部挂职 的干部3610人次;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提供政府援助资金44.4亿元人民币、协作企业5684个,实际投资2497.6亿元人民币、社会捐助14.2亿 元人民币,培训专业技术人才22.6万人次、组织劳务输出467.2万人次。

军队和武警部队是中国社会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十年来,军队和武警部队根据国家和驻地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发挥优势,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实施定点扶贫和整村推进扶贫,支援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小流域治理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捐资助学、科技服务和医疗帮扶等活动。

各类人民团体、社会组织、民营企业和广大公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针对特殊困难地区和群众脱贫致富的要求,通过定点帮扶、结对帮扶、实施专项扶贫工程、参 与具体扶贫活动等多种形式,支持产业发展,援建基础设施,发展教育卫生,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各类组织有效动员有专业技术且致力于扶贫等 公益事业的有识之士,积极开展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志愿者活动。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捐助资金、招聘劳力、建立产业和培训基地等多种方式参与 扶贫开发。

六、国际合作

中国政府致力于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贫困问题,并注意借鉴国际社会先进的减贫理念和成果,积极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在扶贫开发领域的经验和做法,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就开始利用外资进行扶贫。先后与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和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以及国外民间 组织在扶贫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减贫项目合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扶贫领域共利用各类外资14亿美元,加上国内配套资金,直接投资总额近 200亿元人民币,共实施110个外资扶贫项目,覆盖了中国中西部地区的20个省(区、市)300多个县,使近2000万贫困人口受益。

外资扶贫作为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国际上一些先进的减贫理念和方法,例如参与式扶贫、小额信贷、项目评估和管理、贫困监测评价等,逐步应用于中国扶贫实践中,在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工作水平、开发扶贫队伍人力资源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减贫事业,致力于构建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平台,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享减贫经验,共同发展进步。2004年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在上 海共同召开全球扶贫大会,并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机构联合成立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从2007年开始,中国政府和联合国驻华系统在每年10月17日“国 际消除贫困日”期间联合组织举办“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探讨国际减贫的形势和问题。中国政府还组织举办了“中国—东盟社会发展与减贫论坛”,推动了中国 与东盟地区的减贫合作,加快减贫进程,促进区域的发展、稳定与繁荣。2010年,中国政府与有关国家和国际机构共同举办了“中非减贫与发展会议”,强调通 过“在变革中求发展”的方式削减贫穷,推动千年发展目标在非洲的进程。近年来,中国政府共完成了40多项国内外扶贫理论与政策研究,培训了91个发展中国 家的720名中高级官员,举办了上百次减贫方面的高层对话会、研讨会、名人论坛和双边互访减贫交流,与墨西哥、阿根廷、秘鲁、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坦桑尼 亚、莫桑比克等发展中国家签订减贫合作协议或共建减贫合作中心,在扶贫领域的交流逐步深化。

结束语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开展扶贫开发,其难度世所罕见。中国为解决贫困问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重大进展。

中国政府清醒地意识到,虽然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增强,但中国仍然是一个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缩小城乡、区域、贫富的差距始终是国家发展面 临的重大挑战。当前,制约中国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诸如扶贫对象规模大、相对贫困问题凸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相 对滞后。扶贫开发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政府将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扶贫开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把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作为新的政策目标,大力推进扶贫开发事业的深入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将继续履行与自身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义务,积极参与国际减贫事业,共享先进减贫理念和经验,深化扶贫开发的交流与合作。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为创造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富裕的美好世界而不懈努力。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第五篇:个性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陈 捷

[摘要]个性与绩效及其相互关系是90年代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很多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探讨个性特征对绩效的预测能力。该文围绕个性研究的构思与测量、敏感的个性预测指标、新的绩效测量动态以及个性与绩效关系中的中介变量和缓冲变量等四个方面,对新近的一些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述。

关键词 个性,工作绩效,周边绩效,中介变量,缓冲变量 分类号 59.875

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应用中,个性测量一直是人事评价和选拔的重要工具。但是,早期的一系列研究发现,某些个性成份与工作绩效的相关很弱,对工作绩效缺乏预测力。在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研究者们提出了四个值得探讨的问题:①个性测验本身的构思及其效度; ②哪些测量指标对特定职业的工作绩效最具有预测力;③个性能预测什么样的工作绩效;④怎样分析个性与工作绩效关系的中介变量(mediator variable)和缓冲变量(moderator variable)。 这四个方面代表了目前该领域研究的几个热点。本文将对有关这几个问题的最新研究状况作简要评述。 1 工作情景中的个性测量 1.1关于个性测量的构思

鉴于早期的个性测量工具对于工作绩效缺乏预测力,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大五”个性问卷。“大五”框架包含了早期个性测量工具的重要指标,其中一些因素已被证实能够较为理想地预测个体的工作绩效[1]。

但是,相对于早期个性测量工具而言,“大五”个性模型的最大弱点在于它缺乏明确的理论构思和假设,五因素的确定仅仅基于研究的需要而人为设臵,因素分析也局限于研究者所构想的那些项目。因此,即便有不少研究证实了它的预测力和跨文化测量的信度稳定性,加强对“大五”个性框架的理论构建仍是一项艰巨的研究课题。 目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2]。

个性测量构思的另一个问题是,个性维度选择和操作定义上的不统一给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带来了麻烦,表现在:① 虽然“大五”个性模型为许多研究者青睐,但仍有一些人倾向于抽取更多或更少的因素;② 包括使用“大五”个性框架的研究者在内,他们对各因素名称的界定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③ 不同研究者在确定因素内指标时出现了混乱,如Costa和McCrae将warmth作为Extraversion的一个指标,而Goldberg却把它臵入了Agreeableness体系中;Impulsivity在前者的研究中是Neuroticism的一个方面,但在后者的研究中却跨入了Extraversion的行列[3]。 1.2 个性测量的操作问题

工作情景中的个性测量,必须注意到个性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测量的影响,尽可能排除威胁测量信度和效度的因素。这里我们主要讨论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两个方面。

个性测量主要使用形容词描述法和句子式问卷量表。Goldberg认为运用描述人的特点的那些词汇,可以准确地构建个性结构。他的一项研究(1990)使用了数千个词汇,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大五”个性模型 [4]。从使用情况来看,形容词描述法的优点在于,语言精炼,操作简便,被试回答时没有压力感,甚至这种自然的语言还可能更有吸引力。但在工作情景中,使用形容词描述法至少存在三个问题:① 只能作泛泛的描述,难以从词汇中体现个性的关键特征;② 研究者无法从被试选出的词汇中了解其准确的意思,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被试那里可能代表不同的意义;③ 形容词描述不能特定于具体的工作情景,而情景因素却会影响被试对形容词的理解,影响测量信度。例如,Mount等人 [5]的研究使用了包含50个形容词的个性测量工具,让销售员的主管、同事、消费者及其本人对五类个性因素作出评定,发现其聚合效度仅在0.24-0.40之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对形容词理解上的差异。相比之下,问卷法的使用效果更理想[6]。目前,研究者更多地倾向于使用以工作情景为背景编制的问卷(如Costa和McCrae1992年修订的NEO-PI),以提高个性与绩效关系研究的构思效度和人事评价的效用。

个性测量一般采用自我评定或他人评定的方法,其中自我评定运用最多。但一个人要准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可能反倒更难和偏差更大,尤其是自我评价中的社会称许性(social disirability)问题[7],会随着被试对测验意图(如人事选拔)的敏感而发生影响。研究表明,个性的自我评定同他人评定很不一致,且自我评定与他人评定间的相关比多个他人评定间的相关更低 [5]。原因可能在于,自我评定者往往从工作、家庭生活甚至娱乐的各个层面去分析自己,而他人(尤其是上级或同事)的评定更多地基于工作中的观察,因此比自我评定更能预测工作绩效。鉴于他人评定也要受到某些因素(如熟悉度、偏见)的影响,研究者开始倾向于采用多评估者和多层次评价方法[2,5],同时还建议结合使用其它的研究手段,如行为观察、心理生理测量、个性发展纵向研究、面谈以及特定于具体情景的个性差异研究等[3]。 2 个性指标的预测力与人员选拔

自从“大五”个性模型建立以来, 研究者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从人-职匹配的角度探讨最能预测某些工作业绩的关键个性特征,开发人员选拔的测量工具。一系列研究及元分析表明,责任意识和情绪稳定性对几乎所有职业都有较好的预测力,外向是预测交际型职业(如销售人员)绩效的敏感指标,而对其它指标的预测力尚存争论。从现有文献看,关于个性预测力的研究仍局限于少数几个指标,尤其对非“大五”的其它因素的预测效果研究不多。同时,研究所涉及的职业种类不多且过于典型化,也没有进一步探讨职业内的差异与工作绩效问题。比如,有研究发现外向能预测警察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如果将警察和管理人员按刑警与交警、内勤管理与外勤管理划分,或许有一定差异。

未来有关个性对工作绩效预测力的研究还应注意几个问题:① 在某个个性因素内,哪些指标在绩效预测中可能是关键成份。比如,责任意识对绩效具有较高的预测力,但它所包含的6个子维度如成就倾向、耐受性等 [8],对特定职业的绩效的预测程度也许有差异。这类研究的价值在于,能更加深入地分析与工作绩效有关的个性成份,为人员选拔测量提供更加具体和特定于职务要求的操作指标。② 在多重预测指标中,个性对于绩效的预测效果。人事评价与选拔并不将个性作为唯一的预测指标,而是需要综合考查个性、能力倾向、文化价值观和组织承诺等诸多方面。在有多个预测指标的情况下,个性的预测程度是提高还是降低,个性成分在人事评价与选拔的测量中占多大权重,至今尚无系统的研究报告。③ 有预测力的个性因素在人员选拔中的应用问题。现有的研究只证实了个性因素与工作绩效的高相关,并不意味着个性因素必然决定工作绩效。一些组织情景因素将会影响个性与绩效的关联。比如,外向对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的工作绩效有预测力,但这并不表示在人员选拔中尽可能多地选用性格外向的人。有研究发现,在群体工作情景下,外向特征与工作绩效成倒“U”关系,即群体成员中性格外向者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群体工作绩效,只有当群体中有20—40%的人性格外向时,群体绩效较好。从某种意义上讲,性格外向者的增加只是有助于群体内的言语交流,却不一定增加工作绩效。因为性格外向的人往往具有较强的支配欲望,这类人越多,冲突发生的可能性也越大 [9]。④ 将个性预测力问题臵于人―职―组织匹配的框架下研究。过去有关个性与工作绩效关系的研究只反映了人―职匹配的某些方面,新的研究动向则把个性问题放在具体的组织情景下讨论。研究的总思路是将个体的目标、价值观、需要、兴趣和个性特征与具体的职务要求以及组织的文化、结构、工资制度和价值观等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分析,找出匹配的成份。例如,Judge和Cable 研究了个性与组织匹配的问题。他们测量了求职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对组织文化的偏好倾向,数月后了解被试是否被相应的公司聘用,结果发现个性特征和组织文化偏好有相关[2]。 3 与个性预测有关的工作绩效测量

传统的工作绩效测量是给任务绩效更高的权重,但近期的研究却发现,任务绩效和周边(contextual)绩效对总绩效变异量的解释能力几乎相等[10],说明周边绩效是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从组织实践看,一方面,人们越来越重视员工在集体中的合作、互助、首创性、工作干劲和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另一方面,已很难仅从任务(技术)绩效的维度对现代组织中的某些职业(如管理人员)作出准确合理的评估,这使周边绩效成了近期绩效评估研究所关注的焦点[11]。有研究表明,在人事评价与选拔中,认知能力测验和工作知识能有效地预测任务绩效,而个性测验则对周边绩效有很好的预测效果[12]。但不同的个性因素对周边绩效的预测情况也有差异。如,责任意识既能预测周边绩效中的关系维度,也能预测动机维度;而外向对关系维度有预测力,但不能预测动机维度[13]。对周边绩效的测量需要考虑两个问题:① 周边绩效测量的构思。目前对周边绩效维度结构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研究者提出的构思框架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在测量与个性有关的周边绩效时,指标选择是研究构思的关键问题之一。效标选择不明确,将影响与预测指标的关联度。从已有文献资料看,虽然工作绩效测量的信度较高,但在周边绩效指标的选择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没有从构思上区分任务绩效与周边绩效,缺少严格基于职务分析之上的周边绩效指标构建等。② 周边绩效的评定者。周边绩效主要涉及支持组织气氛和文化的那部分工作行为,相对于任务绩效而言其操作性更弱,评定者的主观感受可能会不自觉地影响评估。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多个不同角度的评估(如360度评估)比单一评估对周边绩效行为的评价更准确[14]。 4 个性与工作绩效关系的中介变量和缓冲变量研究 4.1 有关中介变量的研究

虽然个性因素能较好地预测特定职业的工作绩效,但这些个性因素怎样影响工作绩效的,目前还是研究的弱点。比如在社会交往频繁的工作情景中,性格外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品质,但外向在工作中发挥什么特殊的作用,几乎还不知道。从理论上讲,个性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必然要经过一个认知活动过程,即通过影响某些中介因素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某些研究者的兴趣,如有研究[8]从认知过程理论出发,探讨责任意识以个体的绩效期望和目标设臵为中介影响工作绩效。可以说,中介变量研究的价值,在于它能帮助我们从过程的、动态的角度分析个性的作用。但未来研究还需要注意两个问题:① 认知过程模型的构思。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前提是严密的理论构思和准确的测量,在研究有多个中介变量的变量间关系时尤其需要构思明晰。中介变量研究的难度在于,一方面中介变量很难直接观察或测量,往往只能从行为来推论;另一方面某些个性因素影响绩效的中介过程不确定甚至不可知程度很高。除了责任意识外,几乎不见有关其它个性指标影响绩效的中介变量研究。② 情景因素对个性与工作绩效关系的影响。有关中介变量的研究,更多地是从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的。但在一个开放的组织情景中,很多环境因素会影响个性与工作绩效的中间过程。如,组织目标设臵会影响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在责任意识―绩效期望―工作绩效这一链条上,可能会因组织目标因素的影响出现两种情况:个人责任意识强但组织目标低,个人在没有压力的组织环境中会降低自己的绩效期望,从而影响工作绩效;个人责任意识弱但组织要求高,个人在组织目标压力下选择更高的个人绩效目标,客观上增加了工作绩效。由于情景因素的复杂性,要在中介变量研究中对情景因素作出构思,难度较大。 4.2 有关缓冲变量的研究

预测指标和效标之间的关系常受到一个缓冲变量的影响,但要确定研究中的缓冲变量并不容易。一般而言,缓冲变量的确定有两种方法:①从实际研究中发现问题和提出假设。比如,Barrick等人在研究责任意识与销售员的工作业绩时发现,性格外向根本不能预测销售业绩,他们怀疑有缓冲变量存在,因为他们的被试是从事批发的销售人员,而这类销售人员的工作业绩也许与性格外向特征没有关系,如果将工作任务特征作为缓冲变量,选择批发与零售两类被试,可能会提高外向特征对零售销售人员工作绩效的预测力[15]。②综合已有研究并通过严密的理论构思,提出缓冲变量的假设。比如,一系列有关外向性格特征的研究表明,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对社会认可和自我显示具有更强烈的要求,内外向差异会影响个体对外部奖励的敏感程度,即外向的人更倾向于追求外部奖励。在这一研究基础上,Stewart假设奖励结构是影响外向预测销售人员业绩的缓冲变量,并通过研究给予了证实,发现只有当个体的工作类型正好为公司所奖励时,外向性格才与销售业绩显著相关[16]。

在缓冲变量研究的构思中,有两个问题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①是否可能同时研究多个缓冲变量。个性与绩效关系其实经常受到不止一个缓冲变量的影响,而能否在一项研究中同时对多个缓冲变量同时加以分析,似乎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②一项研究中同时包含有缓冲变量和中介变量。在受缓冲变量影响的个性与绩效关系中,可能也存在重要的中介变量。但现有的研究很少将两者放在同一模型中分析,而合并的模型却非常符合现实情况和更加具有动态性。

此外,有关缓冲变量研究的统计分析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统计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变量和数据的类型特征。如果自变量和缓冲变量都是类别变量,一般采用方差分析(AN OVA)处理;如果自变量是连续变量而缓冲变量是类别变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更加合适;而如果自变量和缓冲变量都是连续变量,统计分析时一般先将缓冲变量划分为若干水平,再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在个性与工作绩效关系及其缓冲变量的研究中,个性测量的数据往往是连续的,而缓冲变量基本上都是类别变量。统计分析主要运用Saunder提出的“缓冲多元回归”技术。

在使用多元回归技术问题上,研究者至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不少学者倾向于用最小乘方-缓冲多元回归(OLS-MMR)估计缓冲变量的影响程度,但有人却建议应谨慎使用,因为很可能会犯Ⅱ类错误[17]。后来,很多研究采用了层次多元回归分析(HMRA),这种方法可以逐步评估每一自变量(包括缓冲变量)加入方程后的作用,从而更有效地检验缓冲变量的影响。但也有人认为使用这一方法分析缓冲变量的效果并不理想[18],尤其是在现场研究中使用多元回归,统计时要发现交互项有一定难度[19]。

作者单位:陈 捷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杭州 310028) 参考文献

[1]Salgado J F. The five 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and job performance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7, 82: 30―43. [2]Judge T A, Cable D M. Applicant personality,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 attraction. Personnel Psychology, 1997, 50: 350―393. [3]Block J. A contrarian view of the five-factor approach to personality description.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5, 117: 187―215. [4]Goldberg L R. An alternative "description of personality": The Big-Five factor structure. Journal of Person- 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0, 59: 1216―1229. [5]Mount M K, Barrick M R, Strauss J P. Validity of observer ratings of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factors. Jour- 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4, 79: 272―280. [6]Cellar D F, Miller M L, Doverspike D D, Klansky J D. Comparison of factor structures and criterion-related of personality based on the five factors model.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6,81: 694―704. [7]Ones D S, Viswesvaran C V, Reiss A D. Role of social desirability in personality testing for personnel selec- tion: The red herring.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6, 81: 660―679. [8]Gellatly I R. Conscientiousness and task performance: Test of a cognitive process model.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6, 81: 474―482. [9]Barry B, Stewart G L. Composition, process,and performance in self-managed groups: The role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7,82: 62―78. [10]Borman W C, White L A, Dorsey D W. Effects of ratee task performance and interpersonal factors on super- visor and peer performance rating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5, 80: 168―177. [11]陈捷. 绩效评估研究的新进展.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7, 3: 81―85. [12]Hattrup K, Rock J, Scalia C. The effects of varying conceptualizations of job performance on adverse imput, minority hiring, and predicte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7, 82: 656―664. [13]Van Scotter J R, Motowidlo S J. Interpersonal facilitation and job dedication as separate facets of contextua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6, 81: 525―531 [14]Church A H, Bracken D W. Advancing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360-degree feedback. Group &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1997, 22: 149―161. [15]Barrick M R, Mount M K. Autonomy as a moderator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job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3, 78: 111―118. [16]Stewart G L.Reward structure as a modera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aversion and sale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6, 81: 619―627. [17]Morris J H, Sherman J D, Mansfield E R. Failures to detect moderating with ordinary least squares moderat- ed multiple regression: Some reasons and a remed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6, 99:282―288. [18]Lubinski D, Humphreys L G. Assessing spurious "moderator effects": Illustrated substantively with the hy- pothesized relation between spatial and mathematical ability.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0,107: 385―393. [19]McClelland G H, Judd C M.Statistical difficulties of detecting interactions and moderator effects. Psycholo- gical Bulletin, 1993, 114: 376―390.

上一篇:防汛工作安全应急预案下一篇:繁星春水练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