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大学生家庭伦理教育

2022-09-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主题之一,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 担负着教导学生成人成才的双重作用, 而成人教育无疑已成为目前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培育学生成长会做人, 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担负起兴旺中华民族,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 尽早地融入社会, 成就自我, 一直是各大高校的目标。而随着新世纪、新情况、新局面的来临, 当代大学生的性格和思想状况都有着鲜明的特点, 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 加强大学生家庭伦理教育显地尤为突出。以下, 笔者即对如何加强大学生家庭伦理教育进行初步分析。

“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这是高校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 加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是提高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的最有效方法。虽然从教育角度看, 除辅导子女课外学习之外, 教育的一项传统内容——伦理教育, 应该是属于家庭的。由于家庭的血亲关系是青少年天然依赖、并且交往更加细腻与生活化的伦理关系, 因而, 家庭教育在现代人文伦理教育中仍然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是, 现代家庭显然已将子女教育、特别是文化知识与专业职业教育托付给了学校, 家庭 (家长) 仅仅发挥着协助配合学校教育的作用, 有时甚至基于对子女过分的爱护反而成为学校教育的反对者。面对这样一种状况, 高校毫无疑问要承担起大学生家庭伦理知识教育的重任。

就这一方面, 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下列四个方面着手。

1 发扬传统文化中的整体主义精神, 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孝敬父母、悌爱兄弟是维护家庭整体;“天下为公, 贤能与选, 讲信修睦……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人类大同世界的最朴素思想。大学生由于思想尚未成熟易走极端, 崇尚绝对自由, 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 潜意识不可避免地要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 因此, 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一定要从传统的整体主义精神出发, 上升到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上来。

2 宣传中华民族文化, 激发广大学生

的民族自豪感, 从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仁者爱人”精神, 加强热爱人民, 尊师爱生教育

有段话是这么说的:“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 它会赢得认同、欣赏和合作。不尊重朋友, 你将失去快乐;不尊重同事, 你将失去合作;不尊重领导, 你将失去机会;不尊重长者, 你将失去品格;不尊重自己, 你将失去自我。”

现代社会被人称为物质时代, 滚滚红尘, 对人有着各种各样的诱惑, 名的诱惑、利的诱惑、情感的诱惑……有人说在经济发展迅猛的同时, 人类却也进入了精神真空的时代, 或者说是一个令人困惑和悖论丛生的时代。反应在大学生的身上, 便集中表现为只注重自我、对他人冷漠, 甚至以金钱作为评判人生价值的标准。

但人之所以称之为人, 是因为人有理性。西方的柏拉图说, 理性是骑手, 情感是马, 理性要很好的驾御情感, 就会走向道德的彼岸, 理性驾御不了情感, 就会堕向罪恶的深渊。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认为, 人应当“为群而忘己”;而北宋的范仲淹则把这个思想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 更应该具备这样的理性精神, 所以, 我们应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仁爱”教育, 使其热爱人民, 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感恩教育, 使其懂得回报, 懂得付出, 做到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将心比心、以情交情、以诚求诚, 从而走出“自我为中心”的怪圈。

3 倡导传统文化中的“重家庭”伦理道德风尚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慎言力行、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

《弟子规》中说:我们首先要孝敬父母, 尊敬兄长、其次要对自己谨慎约束, 对人诚实可信。博爱民众, 并亲近有德行的人, 做好了这些, 如果有余力, 就去学习文化知识。所以说“人无德行不可立于世, 德乃修身之首”。批判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重家庭”伦理道德, 加强大学生品德修养, 不仅能使千万个家庭和乐融融, 而且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健康和谐, 建设精神文明, 促进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言与行的关系问题上主张“慎言力行”。这种品格对今天大学生砥砺成才, 健康成长, 也是极为可贵的。大学生富于理想, 热情浪漫, 年纪轻, 阅历浅, 他们对“美好理想抱负的实现离不开实践的磨练”这一道理理解不深, 往往誓言多于行动, 决心强于意志。当前, 我国正在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样的新形势下, 教育大学生发扬务实精神、刻苦学习、精通学业、奋力拼搏、自强不息, 对他们将来建功立业, 成长成才, 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4 除宣传教育外, 加强大学生的道德

实践教育, 多开展一些有关感恩、家庭伦理道德方面的活动也有重大意义

高校各级党团组织、各类学生组织都应对社会上广为报导的好人好事, 负面例子等热点新闻及时在学生中开展大讨论, 如好人丛飞事件、好外婆捐肾事件、台州女孩张晓的坚强和无助事件等等, 为学生们在事件认识上掌舵护航, 帮助他们及时分析和消化事件的发展状态、深层次的原因和从中的感受。此外, 高校还应成为社会伦理道德、社会公德的先锋者, 起到模范作用, 使高校真正成为人格养成之所, 人文精神摇篮, 理性和良知的支撑。

加强在家庭伦理道德和信念方面的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我们惟有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不断总结和改进现有的工作机制和方法, 着实提高教育水平和管理效能, 探索多种多样的教育途径, 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切实促进大学生的成长。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下,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 要完成新的时代任务, 必须要大力加强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出现的各类问题, 都要求我们必须要合理加强大学生家庭伦理和人生信念教育, 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有极大的帮助。本文, 笔者就从如何合理加强大学生家庭伦理教育入手, 希望能给思政工作带一些新的思考和帮助。

关键词:伦理,信念,思想教育

上一篇:高考全国卷化学一轮复习策略研究下一篇:浅谈室内装饰施工图制图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