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中国科技创新资源尚缺乏有效整合,未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效率产出。通过创新资源整合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化绩效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从创新资源整合、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创新资源整合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结合3个方面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概括,发现已有研究的不足,明确进一步研究方向,为同行研究提供思路、为政府和企业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决策提供参考。

第一篇: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

市场导向下的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路径探索

[摘要]科技体制改革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是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的关键环节,面对基础设施与创新服务体系滞后、科技经费投入不足及结构不合理、科技研发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应以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为导向推进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完善投融资体系、加强创新平台及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和科技研发激励机制。

[关键词]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市场导向;资源配置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多元化的当今时代,高新技术成果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成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解决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问题、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增强综合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发展问题并没有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得到同步解决。在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必须坚持市场经济规律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这既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是指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产生的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通过后续开发、技术扩散、产品生产、市场推广等环节,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服务,达到一定市场规模并形成产业化的过程。由此来看,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形成是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化、产品(商品)运用及产业培育等一体化的结果,各个环节之间要形成紧密有效衔接。如同其他产业一样,要实现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促进技术、人才、资本、管理等多种资源的高效整合是关键环节。也就是说,通过什么方式对上述资源进行配置、怎么配置、配置效率如何等将成为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经济发展实践和市场经济规律来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应该是处于决定性地位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指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样有利于引导资源配置符合价值规律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要求,有利于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的局面,创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然而,事实却是:中国高新技术成果的投入主体、研发主体、产业化主体三者之间相互剥离的现象相当突出,即政府重点是负责投资,高校及科研院所重点在于研发,而企业对成果的研发和投资缺乏制约。这也正是当前中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够突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重大需求脱节严重、科技资源低效配置问题明显、科技创新资金不足、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产生和延续的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市场竞争激烈化的当今时代,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单纯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发挥市场的主导性作用,并处理好其与政府的关系,整合优化高新技术科技、人才、资本、管理等资源,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重点解决好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产出、市场和产业等问题。

二、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困境的现实审视

(一)基础设施与创新服务体系滞后

“最后1公里”是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突出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既与科技研发与市场需求脱节有关,高新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和创新服务体系滞后也难辞其咎,必须在获得一定研发成果的基础上,提前统筹优化基础设施、科技平台和配套体系布局,构建方便可及、成本可控、配套完善且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但中国高新技术研发却存在着重基础研究轻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不能及时提供满足高新技术成果研发、成果转化或者产业化发展需要的条件。另一个问题是,高新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和创新服务体系“局部化”现象较为突出。在中国现行科技体制下,由于科技资源分散、条块分割严重,一些地方政府试图通过科技研发技术标准、科技市场准入条件、税收等各种制度壁垒来约束高新技术产业科技资源尽可能地保留在本地市场,或者阻止外地科技资源进入本地市场,这也就难以形成范围足够大、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和服务体系,造成商品规模扩大与产业体系不健全的矛盾。以光伏产业为例,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晶硅生产国和出口国的背景下,为什么至今尚未形成成熟的光伏发电产业,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形成与之相匹配的智能电网、储能技术等产业基础设施和认证服务体系。

(二)科技经费投入不足及结构不合理

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包括研发、孵化和产业化三个主要阶段,具有风险高、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等特征。相对而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提高,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在绝对数值上保持了一定比例的增长,但与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市场需求相比,科研经费投入极其不匹配。从投入主体来看,政府仍然是科技经费投入的主体,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科技企业由于商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很难通过银行渠道来解决科技经费来源问题。也正是由于科技经费划拨和投向带有极强的政府因素,在科技经费的分配中,政府科研机构成为最大的受益群体,而作为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主体的企业在资金需求上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满足。这也正是造成中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低和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原因之一。科技经费的基础研究投入和应用研究投入失衡是高新技术成果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的另一个问题。对于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而言,在科学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后,用于推广市场和后期应用研究的经费同样不可忽视而且数额巨大,是前期基础研究经费的10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由于科技研发经费绝大部分由政府来承担,财力有限,大部分投入只是集中在前期的基础研究领域,而对后期应用研究投入不足。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50%的科研和管理人员认为,造成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后期经费投入不足。

(三)高新技术成果研发与市场需求脱节

对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和产品的及时满足是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重要环节。目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仍然是高新技术成果研发的主体,这与上述机构对科技创新政策和创新资源的拥有度密切相关。问题在于,在现行的科技创新评价体制下,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研发并不是根据市场需求导向进行的,更多的是完成自身或者单位(部门)的科研任务。而且,少数科研人员进行科技研发带有较强的功利主义,将其作为个人获利的方式。基于这样的背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研发也就难以真正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就很可能会出现如下结果: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的不断积累与高科技企业真实科技技术或产品的匮乏。很显然,由脱离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可能会成为市场的“淘汰产品”或者是“多余产品”,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必定难以实现。

三、基于市场导向的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市场导向和产业发展规律,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

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是集技术研发、孵化、市场推广、产品运用等为一体的过程,依靠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方面力量无法完成,也不是某一区域的独立行为,而是要形成各方面力量协同配合、紧密合作、资源共享、产业联动的完善的产业化体系。这也就决定了在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应坚持市场配置资源规律、产业技术创新和发展规律,增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化与产业化等各环节科技资源的衔接性并提高配置效率。其一,发挥好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解决好高新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在高新技术成果研发过程中,市场的作用主要是解决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政府的职能重点则是促进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即高新技术资源配置应以市场作为主体,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引导资源科学合理流动;对于政府则是做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研究发展战略规划,通过行政干预和政策引导等方式来协调好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其二,加强对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规划的宏观调控和规划部署。重点是完善科技创新资源的金融、税收等制度体系,根据各区域、各行业的产业发展规划和资源禀赋优势,从长远发展出发,破除不利于资源合理流动的制度障碍,引导和促进包括技术、人才、资本、管理等要素的合理流动,为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其三,充分利用和整合国内外资源,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有国际视野和长远目标,这也就意味着,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必须充分利用和整合国际资源,做到人才、技术、资源甚至市场等方面与国际接轨,提高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水平。事实证明也是如此,中国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不应局限在国内视野,而是要积极主动融人世界、对接全球,参与世界合作分工,只有这样,中国在国际高新技术创新中才能够塑造和增强自己的话语权,提高国际竞争力。

(二)完善投融资体系,增强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支撑

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单纯通过政府或者企业筹资是无法完成的,特别是对于中小型科技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必须建立健全投融资体系,破除资金瓶颈约束。政府方面,加大政府对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经费投入力度。评判政府科技经费投入的合适度不能简单地看投入经费规模是否增长、增长的数额,而是要看所投入的科技经费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比例、能否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经费投向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基于此,各地区、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应把科技投入纳入政府预算保障重点,而且增幅应略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专项基金制度,专门用于支持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国家、省(直辖市、自治区)、市等现有的包括工业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专项基金要重点向自主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倾斜。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经费投入制度并配以相关政策措施保证得到严格贯彻执行。企业方面,要增大研发投入和拓宽融资渠道。高新技术企业要形成研发经费投入稳定正常增长机制,明确各种不同类型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根据销售收入增长比例适度增长;降低中小科技企业银行贷款准入条件;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创业板上市融资、政府担保贷款等方式解决科技企业也是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

(三)推进创新平台及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创新平台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是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同时也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完善。第一,完善以企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研发创新体系。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实现不能过多依靠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实际上政府主导的高新技术创新确实存在诸多缺陷,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的衔接和融合问题,而是要突出企业在高新技术研发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建立完善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和产学研用高度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来引导、激励、强化和发挥好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功能,保证高新技术研发成果最大限度符合市场需求,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和速度。第二,推进产学研用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政府部门应通过政策引导和发挥好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共享工作机制,强化科技创新资源统筹和优化配置,以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创业园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以依托,支持各类创新资源的空间集聚和协同互动,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产业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促进科技创新服务资源信息化集成及提高利用效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应强化其技术创新服务功能,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聚集,并提供各方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与高新技术行业重点企业建立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相关基础研究,共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第三,健全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国防科技创新为核心,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一批服务专业化、功能社会化、组织网络化、运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信息网络与科技文献资源共享等基础平台,支持知识产权服务市场建设,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协调发展。

(四)健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和科技研发激励机制

科技成果评价方面,重点是要改革现行存在的重论文、轻研究,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轻长远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科研活动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如在基础研究评价中,要尽量做好行业评价、国内评价、国外评价多方面兼顾,重点突出科技成果的科学价值;对于应用研究,应充分考虑专家评价、企业评价、用户评价等多方要素,而且还要考虑科技成果与市场实际需求的吻合度、成果转化率以及成果对产业发展的带动性;对于产业化开发评价,应在考虑用户评价的基础上,还要纳入市场评价及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等要素。科技研发激励机制方面,在科技人才评价标准中,要从规模化、行政化、短期化转向质量化、价值化和长远化,即不能简单地以论文、课题、项目、专利数量等作为衡量评价人才及科研经费支持的标准,而是要重点突出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在课题、项目申请和科研成果评比中,不能简单地以“领导优先”、“专家优先”、“效率优先”为导向,还要充分考虑青年人才的培养、科研成果的科学价值,为青年人才的成长成才、高新技术成果的实用性创造公平的良好环境。此外,还应通过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的股权、期权激励和奖励等收益分配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增强科研人员参与科技研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责任编辑:王政武]

作者:凌捷

第二篇:创新资源整合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综述

摘要:中国科技创新资源尚缺乏有效整合,未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效率产出。通过创新资源整合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化绩效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从创新资源整合、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创新资源整合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结合3个方面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概括,发现已有研究的不足,明确进一步研究方向,为同行研究提供思路、为政府和企业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资源整合;高新技术产业化;绩效

一、引言

21世纪高新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世界各国都在抢占高新技术的制高点。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然而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差距甚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果大量科技成果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投入效率就会大打折扣,科研的价值也就难以获得充分体现。而高新技术产业化绩效与创新资源配置直接相关。当前,中国科技创新资源尚缺乏有效整合,资源在部门、地区间还处于“分散”状态,没有实现高效率产出,配置主体功能缺位和错位现象严重,政产学研等主体间没有形成有机互动的协作关系。

中央“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可见,整合创新资源,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化绩效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二、创新资源整合相关研究

关于资源整合的概念,袁国华认为,资源整合就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和时间范围内,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优化投资环境,合理利用和科学配置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资源,增强相互间的关联程度,使之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动态调节,相互协调,从而达到优化配置状态,产生整体聚合能动效应的行为过程。

国外学者研究创新资源整合,主要集中在创新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方面。

①企业的技术机会及规模对研发资源配置行为的影响。Scherer的研究发现企业面临的技术机会和技术的专用性条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Pavitt等认为研发效率和企业规模之间呈现“u型”关系,即较小和较大企业的研发效率要高于中等企业。Yasu—da等以日本制造企业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公司规模、年龄对其研发行为存在确定性影响。

②政府的政策补贴对企业研发资源配置行为的影响。Segerstrom等研究发现,行业领导者热衷于研发投资的原因在于,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其具有成本优势,并且这种优势主要源于政府的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Guellec分析了政府对企业研发活动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以及科研机构、高校的直接补贴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

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①从区域创新视角探讨创新资源整合模式、实现机制和路径。吴建南等以某市为例,分析科技资源的现状及在科技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国内外实践经验,提出科技资源整合的4种模式,对该市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刘丹鹤等从科技资源要素与外部环境的角度,以北京为例分析了现阶段区域科技资源整合的可行性及其整合模式与实现途径,并提出了整合科技资源的相关政策建议。李兴江等通过分析创新资源整合的实现机制,得出市场、政府和社会是实现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3大驱动力量,而完善制度保障系统、建立健全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协调稳定的资金投入体系、塑造良好的资源共享文化氛围、培育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是實现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卢迪龙等把科技资源分为创新资源、竞争资源和潜力资源3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指标体系分析福建和台湾的科技资源。根据对两个区域科技资源的优劣势比较,阐明了加强闽台科技资源整合的思路。

②从产业集群和创新网络视角探讨集群资源整合。徐维祥等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关键资源识别出发,分析了资源整合与区域创新系统耦合模式,从资源、政府以及区域创新环境的角度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蔡宁等融合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RBV)与“结构一行为一绩效”(SCP)的分析框架,得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资源禀赋及集群对资源的整合能力。在影响集群竞争优势的诸因素中,集群规模与集群结构是影响集群资源及其整合的根本因素,群内企业的竞合博弈行为与集群结构的互动是集群结构影响其竞争优势的动态途径。杜运周等基于合法性理论视角,在分析新企业创新网络资源整合的社会关系和动态特征以及传统结构洞等理论解释局限性基础上,从合法化战略视角提出了团队创业企业创新网络资源整合的途径。

③从企业和政府的资源配置视角探讨集群资源整合。李正风等从政府与市场、国家体制、技术创新模式和知识分配力4个维度探讨了我国创新体系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创新资源整合的相关问题。饶扬德在对企业核心资源识别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源整合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机制,并从企业和政府的视角提出了如何通过资源整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和措施。张聪群分析了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的整合机制,认为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通过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的,团队创新和集群创新分别是实现创新资源在微观层面和战略层面的有效机制。

④其他相关研究。李应博以信息经济学和公共政策分析方法为主要工具,采用博弈与计量模型对中国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机制、模式和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建立了对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系统理论架构。刘玲利针对我国科技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在综合掌握国内外科技资源配置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借鉴系统科学理论、西方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从科技资源配置理论和配置效率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总之,国内外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视角对研发资源影响因素及资源整合模式、机制进行过相关研究。遗憾的是,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方面,对定量研究得不多。在定性研究方面,从广度看,对创新资源整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个或几个方面,缺少系统性、全面性;从深度看,缺乏对创新资源的结构性整合研究,也即缺乏对创新资源主体结构整合、要素结构整合及二者关系的机理研究。

三、高新技术产业化相关研究

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化,国内外学者也作过相关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目标之一是集群化,国外学者不少是从产业集群视角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化。如Porter提出,地理集聚造就了许多地区或国家国际级的竞争优势。地理集聚会增加内部企业或产业的生产力,增加新的创新能力、刺激新企业的成长进而支持创新并扩大产业集群。Harrison等

研究发现,依托当地的大学与研究机构提供的高素质劳动力、技术专家或技术成果等,通过生产经营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分工与协作进行着创新与发展而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区,有利于新知识、新技术快速扩散,这些区域内集聚的产业往往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产业为主。

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①高新技术产业化测度与评价研究。范德成等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来研究。通过对该系统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构成因素的分析,在已有的指标体系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完善的指标体系,从不同角度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价。赵玉林等运用自组织理论和方法,在哈肯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技术产业化过程的演化方程,并以29个省市为样本进行了定量化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开发投入强度是高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序参量,依靠研究开发投入与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协同作用才能促进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②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机制研究。党英武、邵安兆、周鹤林提出构造一个高新技术的孵化、开发、市场化和产业群体化为一体的市场运作机制才能使高新技术产业化顺利进行。这种机制包括孵化机制、市场认证机制、市场开发机制、市场运行机制、风险化解机制、退出机制等。孙科等认为政策环境是高技术产业得到技术支撑、社会支撑、人才支撑的前提条件,是高技术领域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吴声怡等认为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完善技术市场、优化人力资本的运行机制、加强地方政府的作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有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易显飞等研究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信息传递,认为信息传递机制系统包括科技系统、技术中介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信息畅通有效的传递与反馈保证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效率。

③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对策研究。梅斌分析了林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特征,并指出资金短缺会成为林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最大障碍。胡燕论述了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资金问题。其观点是,资金瓶颈是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头等难题,中部应通过发展壮大技术产权资本市场实现科技与资本的融合,推动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化,实现中部地区的“自主崛起”。袁宁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多阶段的动态过程,通过完善技术转移机制可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發展。顾穗珊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协同机理的研究出发,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提出构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相关对策。

由以上研究可知,定性方面,国内外学者对如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研究对策研究得较多,但局限在加大风险投资等措施;对运行机制的研究也局限在孵化机制、市场认证机制、市场开发机制、市场运行秩序建制等方面,缺乏从创新资源整合影响高技术产业化机理的研究。定量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系统和评价虽作过相关研究,但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绩效缺乏准确测度,特别是缺乏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和随机前沿函数对其效率的科学测度,也缺乏对其大小的合理解释。

四、创新资源整合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结合的相关研究

关于创新资源整合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结合方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从“加强官产学研合作视角来整合创新资源,从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

国外学者Reynolds指出虽然更多的政府干预会破坏自由市场的决策过程,但是政府同公司的合作与支持是美国在关键技术领域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Dianne等指出应当加强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将大学的科技成果内化为企业的资源、实现技术转化以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成功的关键在于大学和企业间资源共享。

国内学者如王健等探讨了高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知识资源整合的实践趋向、经济趋向、规则趋向与社会趋向特征,并从构建学习型组织、官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分析了其实现机制。徐华等探索基础研究、工程研制、产业化实施内在的科学与经济规律,构造市场与效益为导向、研究为基础、产业为目标、产品为纽带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通过产学研资源整合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盖文启等建立创新网络,通过企业各部门、企业与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以及各服务中心之间的技术、信息的交流与合作等措施促进技术的快速产业化。

综上,学者们分别对创新资源影响因素及资源整合模式、机制进行过研究,但缺乏对创新资源主体结构整合、要素结构整合及二者关系的深入研究。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更多关注的是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对策和评价体系,缺乏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绩效缺乏科学测度及其合理解释,缺乏将创新资源结构性整合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绩效相结合的系统、全面分析,特别是缺乏从创新资源结构性整合视角分析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化绩效的深层次机理。

五、结语

本文从创新资源整合、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创新资源整合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结合3个方面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概括。其中,创新资源整合的研究方面,国外主要集中在企业研发资源配置行为影响因素、政府的政策补贴对企业研发资源配置行为的影响等方面;国内主要集中在区域创新、产业集群和创新网络、企业和政府配置资源等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研究方面,国外学者主要从产业集群视角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化;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测度与评价、运行机制、对策等方面。创新资源整合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结合方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角主要从加强官产学研合作视角来整合创新资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现有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虽然分别从不同视角研究了创新资源整合的影响因素及资源整合模式、机制,但缺乏从创新资源整合的全新视角——结构性整合进行研究。事实上,创新资源结构性整合除了官产学研互补资源的纵向整合,还有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间配套资源的横向整合,更重要的是全球价值链虚拟网络中共享资源的交叉整合。学者们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评价体系、运作机制及一般对策虽作过相关研究,但缺乏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绩效的科学测度研究。现实中,高新技术产业化绩效与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密切有关。遗憾的是,已有研究缺乏对通过创新资源的结构性整合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绩效机理的深层次分析。因此,科学测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绩效大小并分析其原因,深入研究创新资源主体结构整合、要素结构整合及二者关系机理,从创新资源的结构性整合视角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化绩效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作者:刘和东

第三篇:论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互动

摘 要:中国产业政策存在明显的高新技术产业偏向,尽管这种政策导向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的快速增加,但同时也出现了中国高端产业低端化、制造能力提升缓慢以及地方政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无序竞争等相关问题。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存在内在的互动关系,正是通过和传统产业的互动,高新技术产业才能促进生产率增长,推动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互动,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应用或扩散于传统产业,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平滑过程,存在巨大的产业政策空间。未来中国产业政策需要进一步明确政策的着力点、调整中央和地方产业政策的分工、构建地方产业政策的协同关系。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生产率

一、引言

“产业政策要准”是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推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五大政策支柱之一,也是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阶段,未来的增长不可能建立在增加要素投入、实施技术模仿的基础上,提高生产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另一方面,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拉开帷幕,产业间技术经济关系面临本质改变,赶超的“机会窗口”和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同时存在。中国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痼疾以及并不理想的实施效果,也亟待产业政策调整。

中国产业政策存在一个明显倾向:非常强调和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忽视传统产业。①例如,《中国制造2025》列出了未来要大力发展的制造业重点领域,这些领域全部集中在信息技术、新材料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另外,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其中着重强调“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而传统产业只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改造对象。不仅中央政府的产业政策存在明显的高新技术产业倾向,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也是如此。根据对各地“十三五”规划的统计,23个省(市、区)强调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并将其作为主要规划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政策的高新技术产业偏向,的确有助于快速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信息革命的核心行业,也是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产业。1980—2010年,该行业在制造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上升了17.13%,在所有制造业行业中,比重增长最快。②但是,比重快速增长的背后是中国高端产业低端化的现实,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是23.19%,远低于意大利(32.17%)、加拿大(34.16%)、英国(38.16%)、日本(38.17%)、德国(40.15%)、美国(41.12%)。③另外,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增加并不意味着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以及制造能力的提升。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中国自1992年以来,出口产品的技能密集程度并没有显著变化。大量高性能制成品的背后是复杂精密的制造工艺,这些工艺能够以经济可行的成本大规模生产出高品质产品。比重的增加并不必然带来制造能力的提升。过分强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使得地方官员经济上的“财政收入竞争”和政治上的“晋升竞争”具体体现为:不顾当地经济水平、技术状况和要素禀赋,片面追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区域之间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造成要素低效配置、区域产业同构,贻误当地经济发展。这些都需要重新审视我国当前的产业政策,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互动,适时做出产业政策调整。

二、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互动是产业政策的核心

高新技术产业是各国产业政策重点关注的对象,但是,无论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对高新技术产业存在严重误读。片面强调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背离了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原理。与此同时,传统产业被严重忽视,最终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片面强调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增加并不可取,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互动是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

1.高新技术产业并不在产出数量上占优势

从产出数量上看,高新技术产业只占经济总体很小一部分。和实践中以及理论界片面强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相称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较低。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1年的统计,OECD国家中,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最高,达到21.2%④,然而,当年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大约为12.13%⑤,其高新技术制造业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不超过3%。对中国而言,这一比例更低。201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12.3%。⑥在中国国家标准产业分类的37个工业门类中,高新技术产业只有7个。

2.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分类模糊

从产业分类的角度看,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分类并不十分精确,采用这种分类的最主要原因是统计便利。产业分类基于生产活动之间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二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和工艺流程。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产业间边界逐渐模糊,因为,技术和工艺流程具有溢出效应,最初产生于某个产业的新技术,最终会扩散到它所能够带来收益的一切产业。随着时间推移,产业分类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小。⑦例如,丹麦在传统部门(食品加工业)中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其生产过程却是传统部门中大量运用高新技术的典范。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分类并不能帮助我们准确把握不同生产活动的技术特点。目前,各国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划分大多以OECD界定为基础。OECD依据研发支出强度定义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支出强度大于5%的产业被认为是高新技术产业。2015年,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最高的行业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但也只有2.3%。⑧所以,高新技术产业更多是从统计角度提出的分类标准,科技进步以及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使得這种分类只具有参考价值。

3.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存在复杂的技术经济联系

产业间的联系也决定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互为前提、相辅相成。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产业间联系并不仅仅意味着里昂惕夫投入产出理论中的物质关联。投入产出表所关注的是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产业间的相互依赖性,主要从静态资源配置角度将经济描述为一个跨部门的均衡系统。但投入产出表并未涉及知识、知识产权和信息在不同产业间流动的事实。实际上,产业间的无形联系对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更为重要。知识、技术和信息在不同产业间的流动,使得不同产业如同线条一般相互交织,最终构成了复杂网络。“任何人,只要曾拉扯过毛线衫上一根松线头,就会知道这种联系产生不可预测的结果。”⑨产业间关联如此重要,以至于工业行业发展类似于生物学物种发展,都是在错综复杂的生态系统中进行。一个健康协调的制造业生态系统有助于促进产业良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传统产业的配合。蒸汽机车的发明离不开对热力学领域的深刻理解,也离不开纺织机械产业所推动的精密机床的技术进步,而机床性能的提升需要高强度钢的供给,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出不易变钝的切削工具。

传统产业并不必然意味着是低技术的停滞产业,可以说,传统产业这一分类本身就是一种贴标签的做法。传统产业是制造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并非泾渭分明,界限清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占经济体绝大部分的传统产业的发展,并且,产业间知识和技术的联系决定了传统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平台,高新技术产业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动力来源。总之,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健康协调的互动,才是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的关键。

三、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渠道分析

片面强调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基于以下理由:高新技术产业是技术进步速度比较快,生产率增长率比较高的行业,有着较高的利润率和人均收入水平,因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能够快速提高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一认识背后的经济逻辑是:快速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就是用生产率增长比较快的产业替代生产率增长比较慢的产业。通过这种替代,整个经济产生一个相对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基于这种逻辑,快速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就成了产业政策的核心。实际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整个经济体生产率增长的作用,主要通过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两个渠道实现。

1.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体生产率增长的两种渠道

第一,直接渠道。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其比重增加促进经济总体生产率快速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中创新机会较多,技术进步速度快,有着较高的生产率增长率。某一经济体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增加,也就意味着要素不断从低边际产出行业流向高边际产出行业,即便是要素投入数量不变,这种调整也会促进整体经济生产率增长率的提高,从而带来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增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误读,就是持这一观点,忽略了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间接渠道。

第二,间接渠道。间接渠道主要是指高新技术产业的新产品或新技术作为投入品,带来其他产业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的改变,以及新产品的出现,促进其他产业生产率增长率的提高,进而推动整体经济增长。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与用户相关的外溢”,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作为投入品进入下游产业的生产过程,在快速技术进步的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产出价格不断下降,将其作为投入品带来的产出增加,并未被成本增加所抵消,这就提高了下游产业的生产率。这种生产率增长并非来自该产业自身的技术进步,而是来自生产投入品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进步。其次,高新技术产业的新产品或新技术作为中间投入品进入下游产业,必然带来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创新、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这些创新也会推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发电机取代蒸汽机的过程,对企业而言是革命性的流程再造;同样的,传统产业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也是企业生产过程的全面改造和重新组织。

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增加促进生产率增长的不同机制对应不同的产业政策。如果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增加更依赖直接渠道促进生产率增长,那么产业政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增加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如果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增加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多来自间接渠道,那么就不应片面强调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增加,产业政策重心应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向其他产业扩散和使用。因此,确定产业政策的重心,需要首先把握哪种渠道在结构变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2.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通过间接渠道促进生产率增长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原因是指向信息技术制造业的结构调整,4个信息技术制造产业占美国GDP的3%,贡献了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复苏的25%;17个密集使用信息技术的产业占美国GDP的25%,贡献了经济复苏的25%。⑩OECD国家1973—1990年指向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变动,也是通过间接渠道促进生产率增长,也就是说,仅从直接渠道来看,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并未对整体经济的生产率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原因是:尽管以信息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有比较高的生产率增长率,但其在整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有限,因此,通过直接渠道促进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比较微弱。以信息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通过间接渠道促进生产率增长,也就是说,作为投入品改造其他产业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引发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等促进其他产业生产率增长,进而带动整体经济增长。?单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不能推动经济增长,对一个大国而言,其生产率增长并非主要来自高生产率增长产业,而是来自所有组织和产业,甚至低生产率产业。实际上,一个经济体生产率增长的80%是来自正在提高自身生产率的组织,只有20%是来自更高生产率的产业替代低生产率的产业。单纯依靠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增加只能带来非常有限的生产率增长。?

四、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產业互动的复杂性与产业政策空间

高新技术产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应用或扩散于其他行业,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平滑过程。19世纪末期的电气化过程中,有关电的基础理论以及早期的用电设备等更多出现在英国和欧洲大陆,然而,电气化进程最快的却是美国。结构调整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互动是一个复杂的运作系统,这里着重强调理论和实践中容易忽视的两个关键节点,而在这两个关键节点上存在产业政策进一步调整和发挥作用的巨大空间。

1.传统产业在互动过程中占据主体性地位

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互动,一方面表现为传统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支撑性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传统产业吸收高新技术产业的新成果进行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这里强调的是,传统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新成果基础上进行产品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互动的重要形式,并且传统产业是实施这种产品创新的主体。

首先,传统产业的产品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互动的重要形式。现有产业政策把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互动默认为是:传统产业采用高新技术产业的新技术或者新产品,改造生产过程或生产工艺,通过过程创新降低成本,以此获得竞争优势。实际上,降低成本的竞争最终变成是“比赛谁最先触底”,低成本并不能维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利用高新技术产业的新产品和新技术进行产品创新,而非过程创新,才是两者互动的关键。例如,汽车产业在信息产业发展基础上进行的产品创新,尽管现代汽车仍然是复杂的机械构造物,但是从发动机运行到气囊配置等各种功能全部由计算机控制实现,可以说,汽车早已演化为一种离不开复杂软件的机电结合体。

其次,传统产业是推动这种产品创新的主体。现有产业政策往往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互动”的主体和推动者,其措辞往往是“以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孙喜通过研究1970年以来柴油机吸收ICT进行产品创新的过程发现,实施这一产品创新的主体并非是ICT行业,而是柴油机行业。一些柴油机企业经过漫长的实验、试错、改进等,将ICT技术和柴油机工作原理相结合,将柴油机由机械结构转变为电控系统。?

2.基础设施在互动过程中发挥潤滑剂功能

广义的基础设施包括制度基础设施、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其中,制度基础设施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政策法规等约束和协调人们行为的一整套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设施是广义的社会运输系统,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社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文化教育、卫生等。各种基础设施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这里强调的是,基础设施的及时调整和发展能够协调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互动,发挥润滑剂的作用。

首先,制度基础设施的调整和转变能够降低两个产业互动的交易成本。可以把经济体中的任何一个产业看作是准独立的子系统,准独立是指不同子系统有着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但是这一规律并不完全由产业自身决定,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称之为“准独立”。产业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决定了不同子系统间存在互动和耦合。子系统间的顺畅耦合能够促进整个经济系统生产率的快速提高,由此带来经济增长。相关的制度建设是产业间顺畅耦合的关键。例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互联网等技术创新应用于教学或照顾老年人是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互动趋势。这种产业间的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或者老年人的能力和福祉,还能降低教育和看护费用。但是,现有相关制度并不允许学校采用互联网的教学替代传统课堂教学,也不允许医院等相关机构采用互联网技术实施看护。也就是说,现有法律法规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互动的交易成本无穷大,导致这种互动不能发生。

其次,完善的经济基础设施能够降低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互动的生产成本。例如,在电力革命的背景下,覆盖广泛的电力网络,降低了企业转变动力来源的生产成本,加速了电力在全社会的应用和扩散。

最后,社会基础设施发展有利于建立健全要素市场,促进产业间的互动。在19世纪末期的电力革命中,美国把握技术范式转变的机会实现经济赶超,英国在这一过程中发展迟缓,其原因是英国滞后的教育体系并没有为新兴工业的管理和技术发展提供技能型人力资源。1870—1890年代,美国建立了新的技术教育机构,为经济生产活动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工程师,英国并没有为中低水平的技术工人提供系统的教育和培训。英国的非全日制培训和在职教育传统,对于以机械技巧为基础的早期工业革命技术是适用的,但是越来越不适用于和电力技术相关联的技能。新产品和新技术在其他行业应用的速度常常取决于相关条件的成熟程度,当新的基础设施建立起来,拥有合格技能的技师随处可见,消费者态度和法律环境对新技术更有利的时候,新技术或新产品就迅速扩散开来。

目前,中国在利用产业政策促进结构调整过程中,更侧重于采用目录指导、市场准入、项目审批等直接干预措施,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信贷、税收和土地优惠。这一方面忽视了传统产业吸收、利用高新技术产业新成果的主要形式以及主体性地位,另一方面忽视基础设施尤其是制度基础设施在产业互动中的重要性。其最终造成的结果是,产业政策着力点存在偏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缺乏层次性,以及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目标的趋同性、手段的对抗性等。

五、未来中国产业政策的调整方向

未来中国产业政策调整需要进一步明确政策着力点,调整中央和地方产业政策分工,构建地方产业政策的协同关系。

1.产业政策着力点调整:注重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互动发展

现有产业政策更为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改造传统产业升级的主体,未来产业政策应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互动,尤其要重视传统产业利用高新技术产业成果的主体性地位。具体来说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产业政策尽可能模糊产业的界限,从针对性地支持制造业中的特定产业转变为支持某种特定的制造能力。特定的制造能力不仅包括高新技术,还包括传统产业的工艺、产品和技术,并且,制造能力还体现为两者之间的配合与连接程度。可以说,支持特定的制造能力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互动发展的具体体现。

其次,注重提升传统产业的吸收能力。传统产业是吸收高新技术产业新成果的主体,其吸收能力是影响两个产业互动的重要因素。提升传统产业的吸收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通过创新券推动传统产业的企业与大学以及科研机构合作,“购买”来自大学等知识生产机构的专业知识,这有利于企业提出合理的技术创新项目、评估创新项目的可行性、把握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等。二是针对传统产业创新的特点,提供相应的税收抵扣,刺激传统产业的创新投资,例如,企业培训费用、购买设备等项目的税收抵扣。传统产业的创新并非只体现为研发支出,更多体现为更新机械设备、提高人员技能等,上述税收抵扣有助于增加传统产业创新的积极性。三是强化传统产业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尤其是以通用技术为基础的合作,通过整合相关的研究人员、大学以及相关研究机构,推动整个产业的技术升级。

2.产业政策分工调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各有侧重

中央政府产业政策的重心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投资基础科学研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体来说包括谨慎选择相关基础研究项目、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强化高端科研人员的培养、通过研究津贴促使产业和大学形成合作研究的伙伴关系等。二是改革教育体系,尤其是确定未来的教育战略,通过调研大量企业,了解未来企业需要的技能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体系改革的目标,以便未来的毕业生能够支撑以创新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战略。三是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强化对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降低政策的寻租空间。转变政府工作程序,扩大参与政策制定的主体。协调不同政府部门的政策目标、手段等,提升产业政策的一致性和系统性。构建政策的绩效评估机制,适时调整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

地方政府产业政策侧重于推动本地需要的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对支撑当地产业发展的技术能力投资;对本区域所面临的技术难题给予竞争性的科研资助;积极促进学术界和区域工业界的产学研合作网络;制定针对制造业一线工人的培训政策,培育当地劳动力市场,构建良好的区域产业生态系统。

3.地方政府产业政策调整:构建区域间产业政策的协同關系

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异质性,发展技术进步速度比较快的高新技术产业或者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是每一个区域唯一的、必然的选择,并未发展这些产业的区域仍然可以通过吸收高新技术产业的新成果,享受到快速技术进步的高新技术产业对当地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要做到三方面:一是改革地方政府考核体制,从原有的最终绩效考核转变为过程考核,侧重考核地方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推进制度创新、教育改革以及提供相关基础设施的进展状况。二是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区域间的竞争,限制区域间的竞争手段、竞争行为,严禁区域之间“重商主义”式的无序竞争。三是中央政府设立针对传统产业的创新基金,奖励传统产业创新活动表现突出的区域,以此激励各个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互动。

注释

①张明之、邱英汉:《后发国家产业结构知识化跨越:路径探索与制度保障》,《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3年第3期;郭怀英、王昌林:《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高技术产业全方位支撑》,《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第5期。

②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所得,2012年之后国家统计局不再公布工业分行业的增加值和总产值数据,因此,本文的计算截至2011年。

③高莉:《OECD国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的影响因素——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的启示》,《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23期。

④《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2013》,中国科技统计网,http://www.sts.org.cn/sjkl/gjscy/data2013/data13.pdf,2016年11月11日。

⑤《美国经济统计》:OECD数据库,http://stats.oecd.org/,2016年11月11日。

⑥中国2011年之后的统计年鉴并未提供制造业分行业的增加值和总产值数据。

⑦[挪]詹·法格博格、[美]戴维·莫利、[美]理查德·纳尔逊:《牛津创新手册》,柳卸林等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399页。

⑧《201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11/t20161111_1427139.html,2016年11月11日。

⑨[美]加里·皮萨诺、[美]威利·史等:《制造繁荣》,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战略与规划研究所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76页。

⑩[美]戴尔·乔根森、[美]何民成、[美]凯文·斯德尔:《生产率:信息技术与美国增长复苏》,荆林波、冯永晟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8—96页。

?Jan Fagerberg. Technological progress, structural change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a comparative study.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0,Vol.11,No.4.

?[美]罗伯特D.阿特金森、[美]史蒂芬J.伊泽尔:《创新经济学:全球优势竞争》,王瑞军等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75页。

?孙喜:《传统产业高技术化过程的替代性逻辑——以车用柴油机技术进步为例》,《科学学研究》2013年第7期。

参考文献

[1]杜传忠,王霄琼,郭树龙.制造业结构变动和生产率增长——基于不同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3,(7).

[2]李悦,李立,郎立君.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经之路——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J].财经问题研究,2004,(1).

[3]劉铁,王九云.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过度趋同问题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2).

[4]潘文卿,李子奈,刘强.中国产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35个工业部门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11,(7).

[5]熊勇清,李世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基于我国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5).

[6]王伟光,马胜利,姜博.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中低技术产业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3).

[7]王志华,陆玉梅,刘文霞.长三角高技术产业低端同构现象的现实考查[J].科技管理研究,2016,(7).

The Core of China′s Industrial Polic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High-Tech Industries

Wang Xiaoqiong

Key words:high-tech industries; traditional industries; structural adjustment; economic growth; productivity

作者:王霄琼

上一篇:市场开发与营销论文下一篇: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