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庆的诗范文

2022-05-27

第一篇:关于校庆的诗范文

关于春天的诗

春天著名七言绝句诗词50首大集锦

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日偶成》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新雷》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春夜》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草树 一作:草木)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城东早春》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送春》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桑茶坑道中》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春愁》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雨后池上》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苏溪亭》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和乐天春词》杨万里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春草》唐彦谦

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 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春别曲》张籍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叹花》杜牧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春风》白居易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立春偶成》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春思》方岳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枊外行, 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 《戴春怨》刘方平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晚春二首》韩愈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渡湘江》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边词》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春思二首》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三月晦日偶题》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春词》白居易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莺梭》刘克庄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襄阳寒食寄宇文籍》窦巩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春思》韦应物

野花如雪绕江城,坐见年芳忆帝京。 阊阖晓开凝碧树,曾陪鸳鹭听流莺。 《春怨》李白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峡口送友人》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长安春》白居易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

 《绝句漫兴九首·其四》杜甫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第二篇:关于环保的诗

第一首

给未来一片绿色

轻轻地打开地球画册, 山山水水都会在问我: 小朋友,跨世纪的小朋友,

你想给未来的地球留下什么?

是留下一棵树,

还是留下一朵花?

是留下一个生命的春天,

还是留下一片永恒的绿沟?

啊,你说,我说,他说:

给未来留下一个更美的地球,

和一首绿色和平的歌!

深情的挥动七彩画笔,

蓝天大海都会欢迎我;

小天使,大自然的小天使,

你想给未来的世界画些什么?

是画出青山常青,

还是画出绿遍沙漠?

是画出场开不败的花季,

还是画出永不消失的春色?

啊,有你,有他,有我,

给世界画出一个更美的未来,

和一首爱护地球的歌!

赞老年环保志愿者

青春报国今白头,晚霞离岗何所求?

日日倾心为环保,血汗浇灌市容幽。

人人施爱环境美

心血滋润吐芳菲,碧草红花壮市威。

青青曲柳斗白杨,人人施爱助幽美。

厂貌换新容

碧草欣欣伴厂房,千花盛开幽芬芳。 风光如画陶人醉,不见昔日满目荒。

游览钢都真开心

环境清清城无烟,花开遍地各啼春。

碧碧茵茵处处绿,游览钢都真开心。

城市里的树

变成居民户口,城市里的树

脱离土地和森林的本质,绿是装饰的色彩

夜晚画出树的思念,在遥远的旷野

喧嚣,你体会城市的个性,一个感情饱满的人

寂寞,城市里的树,站在街头

承受飞尘以及浊气的侵凌

那个孤独的人,暗自流泪

树的本质逐渐更改,飘落的叶

那些游离的魂,无法找到回归的路径

残冬莅临,伸向苍穹的枝桠嶙峋

企图抓住季节的温和,这些离群的士兵

鸟的歌唱,安抚灵魂的梵音

一夜的风雨,紧握生命的根系在泥土里深入

前行,苦苦追寻,森林的踪迹

城市里的树,一面自然的旗帜

逐渐撤退

一声鸟鸣

一声鸟鸣划破都市的烦躁

鸟掠过的影子,一道美丽的弧线

都市的面孔年轻而神秘,疲惫来自心灵

寂寞的时刻,我听见一声鸟鸣越过城市的围墙

远处的树林,流动的河水

呼唤我的魂魄,跟随他们,穿越沉重的尘世

鸟的叫声从巢穴坠落

在孤单和灭亡中,更加遥远

烟筒里的黑雾冉冉升起,天空的湛蓝不再呈现

生命的河水冬日里一再沉重

鸟在四处追寻落巢的森林

这些民间的歌手,一些亘古不变的歌谣

黑夜里城市的梦乡,你不懈的激荡

灵魂不得安定

一声鸟鸣

我不能用优美的思想来迎接

自责

我的视线被高墙阻隔, 我的呼吸被烟尘包裹, 白天我在人群车流中奔波, 夜晚我在沙发和卧榻上蜷缩。

我的天,我想挣脱,

去淌涓涓的小河,

去幽静的亭台楼搁,

去与高山比比个

去与鸟儿对对歌。

我知道我的身心,

离不开你的滋补润泽,

我知道我的泉思,

因你的慰籍而丰硕。

我知道—

你给我的太多太多。

看着你渐渐的远离我,

而我对你的索取从未停止过。

仅管你默默的不说,

你的疼楚已无法掩饰和沉默。

如此的伤害,哪里来的快乐,

我为你难过,深感自责,

亡羊补牢不至酿成大祸。

还青山翠绿,

还江河清澈

让空气更加清新,

让花艳树影婆娑,

让草绿鸟儿欢歌,

让家园美丽生机勃勃

我们才能安享多彩的生活。

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第三篇:关于中秋的诗

中秋月 宋代: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阳关曲·中秋月 宋代:苏轼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

唐代: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中秋登楼望月 宋代: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月二首·其二 唐代: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中秋

唐代:郑谷

清香闻晓莲,水国雨馀天。 天气正得所,客心刚悄然。 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 此际难消遣,从来未学禅。

琵琶仙·中秋 清代: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代: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中秋月·中秋月 明代:徐有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一剪梅·中秋元月 宋代: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月也杯中 一作:月在杯中)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宋代:晁补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念奴娇·中秋 宋代: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宋代: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宋代: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宋代: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念奴娇·中秋对月 明代: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宋代:陈著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

天应有意故遮阑。拍人间。等闲看。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第四篇:朗诵关于思乡的诗

串词:“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感情。让我们走进诗歌,看看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是怀着一颗怎样的赤子之心,怀念和赞美故乡的吧!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串词:我也有思乡的愁绪,我的思乡在记忆里,在睡梦中。

我的家乡,我的梦

春光一片一片地放进诗里 春风一缕一缕地绕在画中

忙碌的蜜蜂,纷飞的蝴蝶,温馨而幸福

这是我的家乡

老黄牛吞噬着夕阳下的小草 荷锄而归的村口笑声里静下来 炊烟又开始布阵,静谧而自然

这就是我的家乡

我想做一滴水或一片叶子,慢慢地融入 我想做飘渺的歌或悠扬的琴声,漫漫地渗透

这就是我的梦

在父亲的背上捶两下 在妈妈的怀里撒撒娇 阳光般的自然 这就是我的梦 我的思乡梦

结束语: 浓浓乡情,悠悠情思,谁也割不断那绵绵的故乡情。故乡啊,你是人们心中永远的根。 串词:“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感情。让我们走进诗歌,看看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是怀着一颗怎样的赤子之心,怀念和赞美故乡的吧!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串词:我也有思乡的愁绪,我的思乡在记忆里,在睡梦中。

我的家乡,我的梦

春光一片一片地放进诗里 春风一缕一缕地绕在画中

忙碌的蜜蜂,纷飞的蝴蝶,温馨而幸福

这是我的家乡

老黄牛吞噬着夕阳下的小草 荷锄而归的村口笑声里静下来 炊烟又开始布阵,静谧而自然

这就是我的家乡

我想做一滴水或一片叶子,慢慢地融入 我想做飘渺的歌或悠扬的琴声,漫漫地渗透

这就是我的梦

在父亲的背上捶两下 在妈妈的怀里撒撒娇 阳光般的自然 这就是我的梦 我的思乡梦

结束语: 浓浓乡情,悠悠情思,谁也割不断那绵绵的故乡情。故乡啊,你是人们心中永远的根。

第五篇:关于淇河的诗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水悠悠,桧楫松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这些诗句,生动地描写了淇河两岸美丽的风光。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拓外,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淇上田园即事》一诗。诗句表明那时的淇河山清水秀,松竹连绵。飞檐翘角的民居和茅草盖顶的村落,或依山,隐现于古树青林之间;或傍水,倒映于淇河清泉水面,与山坡田禾、缭绕云雾相映成趣,如诗如画。这给盛行隐逸之风的盛唐的山水田园派诗人提供了绝佳的隐逸旅游胜地。

其中的《氓》是我国第一首叙事诗,诗中写到:“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这里的“淇”,说的就是淇河。

诗仙李白在《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中写道:“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诗圣杜甫也在《洗兵马》中写道:“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此诗写在安史之乱即将平定前夕。诗人看到京都长安收复,平叛形势大好,那种为天下百姓将要结束流离失所的战乱生活而无限欣喜之情充满字里行间。中国如此之大,诗人惟独提到“淇上健儿”,也可从一个侧面看出淇河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

最近,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赵维平在2003年第5-6期(合刊)《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上撰文《〈全唐诗〉和唐代淇河文化》中说,“《全唐诗》共收录李白、杜甫等28位诗人咏及淇河卫地的诗歌45首”。之后,笔者在互联网上搜索核查,实为52首。这是近期淇河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中的惊人的发现。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仅有305首诗的《诗经》中就有39首春秋时期卫国(淇河中下游一带)的民歌,且有6首直接咏及淇河,我国文学史上除了长江、黄河,没有哪一条能像淇河这样的河流在那样的时代就如此被人垂青并颂咏。更令人惊奇的是,卷帙浩大、共900卷、辑录唐朝2613位诗人的37919首诗歌的《全唐诗》中,竟又有28位诗人及其52首诗咏及淇河,淇河的历史地位和曾有过的影响便可略见一斑。 这28位诗人及其所写颂咏淇河诗的数量分别是:李白(1)、杜甫(1)、王维(3)、高适(21)、王昌龄(1)、韦应物(1)、岑参(2)、贾岛(1)、宋之问(1)、陈子昂(1)、储光羲(1)、常建(2)、杨师道(1)、沈颂(1)、长孙无忌(1)、张说(1)、乔知之(1)、崔国辅(1)、沈佺期(1)、李嘉祐(1)、孟云卿(1)、韩翃(1)、皇甫冉(1)、权德舆(1)、姚合(1)、朱湾(1)、张南容(1)、皎然(1)。

诗仙李白在《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中写道:“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唐朝,淇河曾是何等风光:水清如碧,车船如织,楼宇峙立,歌钟绕梁,游人如潮,美女如云,两岸市面之繁华,风景之优美,尽呈眼前。可见当时的淇河就已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了,不然,怎么会能够“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呢? 诗圣杜甫也在他的《洗兵马(收京后作)》一诗中写道:“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此诗写在安史之乱即将平定前夕,诗人看到京都长安收复,平叛形势大好,那种为天下百姓将要结束流离失所的战乱生活而“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无限欣喜充满字里行间,且渴望着“净洗甲兵长不用”,但愿天下永无战争,永远太平。全国如此之大,诗人惟独提到“淇上健儿”,岂不也可从一个侧面看出淇河两岸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

赵维平副教授在他的文章中认为这些颂咏淇河的诗的内容可分为六类:

一、描写淇河及其两岸的自然风光。

除了李白的“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外,像沈颂《卫中作》:“卫风愉艳宜春色,淇水清泠增暮愁。总使榴花能一醉,终须萱草暂忘忧。”李嘉祐《春日淇上》:“淇上春风涨,鸳鸯逐浪飞。清明桑叶小,度雨杏花稀。卫女红妆薄,王孙白马肥。相将踏青去,不解惜罗衣。”沈佺期《入卫作》:“淇上风日好,纷纷沿岸多。绿芳幸未歇,泛滥此明波。采蘩忆幽吹,理棹想荆歌。郁然怀君子,浩旷将如何。”这些诗都从各个角度写出了淇河自然风光之旖旎、靓丽,令人陶醉,也说明淇河流域在唐代就是著名的风景游览区、文化区。

二、记录文人学士在淇河流域的隐居生活。

王维《淇上田园即事》:“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高适《淇上别刘少府子英》:“近来住淇上,萧条惟空林。又非耕种时,闲散多自任。伊君独知我,驱马欲招寻。千里忽携手,十年同苦心。求仁见交态,于道喜甘临。逸思乃天纵,微才应陆沉。飘然归故乡,不复问离襟。南登黎阳渡,莽苍寒云阴。桑叶原上起,河凌山下深。途穷更远别,相对益悲吟。”贾岛《访李甘原居》:“原西居处静,门对曲江开。石缝衔枯草,查根上净苔。翠微泉夜落,紫阁鸟时来。仍忆寻淇岸,同行采蕨回。”这些诗都生动地写出了几位作者曾隐居风景优美的淇河的恬静舒适的生活情景。

三、记述文人学士在淇河卫地的过往足迹。

陈子昂《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南星中大火,将子涉清淇。西林改微月,征旆空自持。碧潭去已远,瑶华折遗谁。若问辽阳戍,悠悠天际旗。”岑参《敬酬杜华淇上见赠,兼呈熊曜》:“杜侯实才子,盛名不可及。只曾效一官,今已年四十。是君同时者,已有尚书郎。怜君独未遇,淹泊在他乡。我从京师来,到此喜相见。共论穷途事,不觉泪满面。忆昨癸未岁,吾兄自江东。得君江湖诗,骨气凌谢公。熊生尉淇上,开馆常待客。喜我二人来,欢笑朝复夕。县楼压春岸,戴胜鸣花枝。吾徒在舟中,纵酒兼弹棋。三月犹未还,寒愁满春草。赖蒙瑶华赠,讽咏慰怀抱。”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洛阳苏季子,剑戟森词锋。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黄金数百镒,白璧有几双。散尽空掉臂,高歌赋还邛。落魄乃如此,何人不相从。远别隔两河,云山杳千重。何时更杯酒,再得论心胸。”这些诗记述了一些文人学士们在淇河卫地或久别重逢,叙旧话新;或欣赏美景,赞颂淇河的动人情景。诗人们以淇河为集结地,过从之频繁,友情之深重充溢字里行间。

四、描写淇河卫地悲欢离合的爱情生活。

长孙无忌《新曲二首·其一》:“侬阿家住朝歌下,早传名。结伴来游淇水上,旧长情。玉珮金钿随步远,云罗雾索殳逐风轻。转目机心悬自许,何须更待听琴声。”常建《春词二首(乐府诗题作陌上桑)·其一》:“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日高红妆卧,倚对春光迟。宁知傍淇水,騕褭黄金羁。”韦应物《拟古诗十二首·其十二》:“白日淇上没,空闺生远愁。寸心不可限,淇水长悠悠。芳树自妍芳,春禽自相求。徘徊东西厢,孤妾谁与俦。年华逐丝泪,一落俱不收。”这些诗或写相恋情人在柳丝婀娜、杂花遍野的明媚春光下,倚傍淇河,相互爱慕,情思无限;或写青年男女衣着华丽,“玉珮金钿”,相约淇河,谈情说爱,结伴而游;或写淇河日落时,闺中少妇眺望“淇水长悠悠”而油然而生的绵绵思夫之情。

五、描绘淇水卫地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三》:“野人头尽白,与我忽相访。手持青竹竿,日暮淇水上。虽老美容色,虽贫亦闲放。钓鱼三十年,中心无所向。”高适《淇上别业》:“依依西山下,别业桑林边。庭鸭喜多雨,邻鸡知暮天。野人种秋菜,古老开原田。且向世情远,吾今聊自然。”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九》:“朝从北岸来,泊船南河浒。试共野人言,深觉农夫苦。去秋虽薄熟,今夏犹未雨。耕耘日勤劳,租税兼舄卤。园蔬空寥落,产业不足数。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这三首诗中既写到了三十年垂钓淇滨的白发渔翁不问世事的“闲放”、超脱;也写到了作者与农人为邻的“别业(别 墅)”旁,桑林成片,鸡鸭成群,农人们开田种菜、怡然自得的劳动情景;还写到了通过与农人(野人)的交谈,了解了他们在天灾人祸中的艰辛,从一定程度真实反映了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情景。

六、反映当时淇水卫地的草木风物。

乔知之《弃妾篇》中有:“悠悠淇水曲,彩燕入桑枝”的句子,崔国辅《卫艳词》:“淇上桑叶青,青楼含白日。比时遥望君,车马城中出。”常建《张公子行》中有:“日出乘钓舟,袅袅持钓竿。涉淇傍荷花,骢马闲金鞍。”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四》:“南登滑台上,却望河淇间。竹树夹流水,孤城对远山。念兹川路阔,羡尔沙鸥闲。长想别离处,犹无音信还。”韩 《送蓚县刘主簿楚》中有:“花深近县宿河阳,竹映春舟渡淇水。”储光羲《相和歌辞·采莲曲》:“浅渚荷花繁,深塘菱叶疏。独往方自得,耻邀淇上姝。广江无术阡,大泽绝方隅。浪中海童语,流下鲛人居。春雁时隐舟,新荷复满湖。采采乘日暮,不思贤与愚。”这些诗说明当时的淇河是翠竹夹岸、桑林成片;“浅渚”“深塘”,遍布淇滨;荷花菱叶,弥望皆是。

再读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十一》中:“孟夏桑叶肥,秾阴夹长津。蚕农有时节,田野无闲人。临水狎渔樵,望山怀隐沦。”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三》:“钓鱼三十年,中心无所向。”王维《淇上田园即事》中有“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这些诗句告诉我们,唐时的淇河卫地的蚕桑业较发达,鱼类、动物资源丰富,这才会有采桑养蚕或渔猎为生之人。再读贾岛《访李甘原居》中“翠微泉夜落,紫阁鸟时来。仍忆寻淇岸,同行采蕨回。”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八》中“古堰对河壖,长林出淇口。”可以看出唐时淇河卫地的生态环境和植被情况比现在好。

淇河是“史河”、“文化河”。看来,说淇河是“诗河”也不算过誉。淇河历史文化就像一座蕴藏丰富的宝藏,需要我们去探查、发掘。让我们尽快淘去历史的尘封,使淇河重新放出灿烂的光华。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关于校庆的诗范文】相关文章:

关于秋的诗范文05-19

关于母爱的诗范文05-27

关于书法的诗范文05-27

关于母亲的诗范文05-27

关于人生的诗范文05-27

关于勇气的诗范文05-27

关于春天的诗05-07

关于思乡的诗05-12

关于妈妈的诗05-16

关于山的诗04-30

上一篇:高中班级承诺范文下一篇:谷雨喝什么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