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分类整理

2023-04-15

第一篇:小学语文课文分类整理

沪教版小学语文课文目录整理讲解

沪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目录 沪教版小学语文1-12册总目录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开学了

2 王老师

3 我们的学校

4 唱游课上

识字游戏1 5 我的家

6 早餐

7 白玉兰小区

语文快乐宫1

第二单元

8 上超市

9 看天鹅

10 大萝卜

11 数金鱼

识字游戏2 12 采蘑菇

13 变魔术

14 摘葡萄

语文快乐宫2

第三单元

15 打电话

16 下雨啦

17 小花鼓

18 漱口

识字游戏3 19 稀奇歌

20 数小鸡

语文快乐宫3

第四单元

21 看马戏

22 三只猴子

23 啄木鸟

24 一条鱼儿水中游

识字游戏4 25 水里的娃娃

26 燕子南飞

27 不倒翁

28 玩皮球

语文快乐宫4

第五单元

29 做早操

30 四季歌

31 我的鞋

识字游戏5 32 小溪

33 小小的船

34 天上一群小白羊35 吹泡泡

36 轰隆隆

37 写字

语文快乐宫5

第六单元

38 三个谜语

39 当妈妈拉开窗帘识字游戏6

40 小乌鸦爱妈妈

41 小海星快回家

42 大竖琴

43 李白思乡

语文快乐宫6

第七单元

44 重阳节

45 秋天到

46 风姑娘送信 识字游戏7

47 国庆节的晚上

48 比尾巴

49 荷叶圆圆

50 咏鹅

51 蝉

52 小山羊和小熊

语文快乐宫7

第八单元

53 小猫钓鱼

54 小溪生病了

55 会说话的灯

56 人造卫星本领大

57 小海马

58 小猪问路

59 花钟

59 脚印

语文快乐宫8

一年级(下)

第一单元

1 春天在哪里

2 * 闹花灯

3 春雨沙沙

4 一粒种子

识字游戏1

古诗诵读 《春晓》《咏柳》

5 小山泉的心愿

6 小蜻蜓旅行记

7 绿

语文快乐宫1

第二单元

8 水妈妈的孩子

9 坐井观天

10 小企鹅和妈妈

11 * 大自然的语言

识字游戏2

古诗诵读 《江畔独步寻花》《绝句》

12 骆驼和羊

13 植物妈妈有办法

14 寄冰

语文快乐宫2

第三单元

15 象形字真奇妙

16 识字的小秘密

17 你姓什么

18 数量词

识字游戏3

古诗诵读 《惠崇<春江晚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9 * 反义词

20 部首歌

语文快乐宫3

第四单元

21 熊猫妈妈听电话

22 小白兔和小灰兔

23 狐狸和乌鸦

24 蜘蛛织网

识字游戏4

古诗诵读 《浪淘沙》《清

明》

25 蜗牛学艺

26 木棉树的种子

27 小蝌蚪找妈妈

28 * 美丽的小路

语文快乐宫4

第五单元

29 两只小狮子

30 小花猫照镜子

31 孔雀和乌鸦

识字游戏5

古诗诵读 《春日》《枫桥夜泊》

32 悄悄话

33 谁的本领大

34 * 一群光头男孩

34 李子的核

语文快乐宫5

第六单元

36 王冕的画

37 唐老鸭新传

识字游戏6

古诗诵读 《墨梅》《游园不值》

38 诸葛亮和小皮匠

39 * 筷子的传说

40 三过家门而不入

语文快乐宫6

第七单元

41 壶盖为什么会动

42 数星星的孩子

43 一个奇怪的问题

44 望梅止渴

识字游戏7

古诗诵读 《乌衣巷》《江

南春》

45 花木兰

46 莫扎特五岁的时候

47 * 窗下

48 责任

语文快乐宫7

第八单元

49 小壁虎借尾巴

50 鱼和潜水艇

51 棉花姑娘

识字游戏8

古诗诵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凉州词》

52 * 你像一个巨人

53 * 小花鹿卖空气

语文快乐宫8 听说活动

1 看花展

2 出生的故事

3 怎么办?

4 会“飞”的馒头

5 到同学家去

6 狮子、猴子和房子

7 “六一”节的愿望

8 献出一份爱心

二年级(上)

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主动识字

认真写字

勤查字典

圈划词句

第一单元

1 拾贝壳

2 风

3 扳手腕

* 4 四个愿望

古诗诵读 《回乡偶书》《宿建德江》

5 读信与写信

6 丁丁的研究报告

7 爸爸的老师

语文快乐宫1

第二单元

8 溪水和池水

9 这条小鱼在乎

10 燕子过海

古诗诵读 《出塞》《望庐山瀑布》

*11 三只箱子

12 我怎么想就怎么说

13 称赞

语文快乐宫2

第三单元

14 鸟岛

15 长城和运河

古诗诵读 《从军行》《秋浦歌》

16 迷人的秋色

17 黄山奇石

*18 雾

语文快乐宫3

第四单元

19 没有快乐的波斯猫

20 狼和小羊

21 丑小鸭

古诗诵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赠汪伦》

22 狐假虎威

23 送小蚂蚁回家

24 “从现在开始……”

*25 聪明的猴子

语文快乐宫4

第五单元

26 荷花

27 石榴

28 海上气象员

古诗诵读 《寻隐者不遇》《赠花卿》

*29 一条大蟒蛇

30 松鼠的尾巴

31 野兔

32 喜鹊

语文快乐宫5

第六单元

33 水上飞机

34 小兔和树的对话

35 小冰熊

*36 微波炉的话

古诗诵读 《一字诗》《渔歌子》

37 人体内的“修理工” 38 到太空去

39 神秘的恐龙

语文快乐宫6

第七单元

40 会跑的“黑板” 41 程门立雪

42 萧伯纳和小女孩

古诗诵读 《塞下曲》、《竹枝词》

43 发烫的手指

44 山里的桃花开得迟

45 爱因斯坦小时候

*46 不懂就问

语文快乐宫7

第八单元

47 请不要

48 白鲸得救了

49 带着尺子去钓鱼

古诗诵读 《夏日绝句》、《示儿》

50 初冬

*51 我是什么

52 大海那边

语文快乐宫8 听说活动

1 我想对老师说

2 XX病了

3 广告又来了

4 狼和羊的故事

5 动物应聘

6 门铃响了

7 小小新闻发布会

8 保护地球 从小事做起

二年级(下)

第一单元

1 太阳的话

2 春笋

3 享受森林

古诗诵读 《七步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 沙滩上的童话

5 我的房间

6 * 马鸣加的新书包

语文快乐宫1

第二单元

7 海中救援

8 * 九色鹿

9 医生的心思

古诗诵读 《营州歌》《敕勒歌》

10 迷人的蝴蝶谷

11 美丽的西双版纳

12 西湖名堤

13 人间仙境九寨沟

语文快乐宫2

第三单元

14 我给奶奶送阳光

15 只有一个儿子

16 不愿长大的小姑娘

古诗诵读 《兰溪棹歌》《遗爱寺》

17 在家里也该是个好孩子

18 做人的故事

19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语文快乐宫3

第四单元

20 宝镜

21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22 歌声

23 芭蕉花

古诗诵读 《于易水送人》《送朱大入秦》

24 寓言两则 《自相矛盾》、《掩耳盗铃》

25 小毛虫

26 * 夏天

语文快乐宫4

第五单元

27 一颗希望的种子

28 打碗碗花

29 爱写诗的小螃蟹

30 最后的玉米

古诗诵读 《凉州词》《芙

蓉楼送辛渐》

31 掌声

32 我是苹果

33 * 薄荷茶

语文快乐宫5

第六单元

34 聪明的牧童

35 称象

36 * 徐童保树

古诗诵读 《大林寺桃花》《送元二使安西》

37 找骆驼

38 优雅的“请假条” 39 狮子和山羊

语文快乐宫6

第七单元

40 含羞草

41 它的名字叫莲

42 喇叭花

古诗诵读 《别董大》《早发白帝城》

43 儿歌两首

44 鸬鹚

语文快乐宫7

第八单元

45 我爱故乡的杨梅

46 * 午睡

47 童年与蜗牛

古诗诵读 《小池》《望天门山》

48 立夏节到了

49 粽子

50 小指甲变了

语文快乐宫8 听说活动

1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2 当回小导游

3 我爱我家

4 我喜欢的一本书

5 我小时候

6 一举两得的手帕

7 和动物交朋友

8 愉快的夏日

三年级(上)

第一单元

1 信

2 茉莉花

3 * 我画什么

古诗诵读 《江村即事》《十五夜望月》

4 刮脸

5 给妈妈的礼物

6 童年的朋友

综合练习1

第二单元

7 照片上的马活了

8 新型电影

9 网上呼救

古诗诵读 《剑客》《嫦娥》

* 10 爸爸,我恨死了你的猎枪

11 去年的树

12 生死相随的海鸥

综合练习2

第三单元

13 旅行家树

14 瀑布

古诗诵读 《江南逢李龟年》《桃花溪》

15 天鹅的故事

16 海底世界

17 小狗杜克

18 * 走路的奥秘

综合练习3

第四单元

19 “神童”的秘诀

20 梅兰芳练功

21 * 我不替你刷鞋

古诗诵读 《浪淘沙》《夜书所见》

22 爱迪生孵小鸡

23 牛顿在暴风雨中

24 第一次登台演出

综合练习4

第五单元

25 威尼斯小艇

26 令人神往的日内瓦

27 悉尼歌剧院

28 迪斯尼乐园

古诗诵读 《村夜》《台城》

29 一座铜像

30 * 圣诞老人的故乡

综合练习5

第六单元

31 饭钱

32 镇定的女主人

33 巧取报酬

* 34 公仪休拒收礼物(独幕剧)

古诗诵读 《春游湖》《月夜》

35 会摇尾巴的狼

36 离奇钻石案

综合练习6

第七单元

37 雨

38 葡萄是酸的

39 * 但愿人长久

古诗诵读 《少年行》《子夜吴歌》

40 猫是老虎的先生

41 爬山虎的脚

42 金香木花

综合练习7

第八单元

43 看月食

44 用冰点火

45 动物的休眠

古诗诵读 《寒食》《望洞庭》

46 红色的报春花

47 * 爱动脑筋的帕斯卡 48 智烧敌舰

综合练习8

作文

一 小猪学样(看图作文) 二 吹泡泡(或飞纸飞机) 三 神奇的小屋

四 我眼中的秋天

五 看______烧菜

六 菊花

七 我和________上超市 八 小熊找朋友

九 假如我会飞

十 我喜爱的卡通明星

十一 一件可笑的事

十二 玩______

十三 护蛋的故事

十四 聪明的_______

三年级(下)

第一单元

1 春的消息

2 啊,汤圆

3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古诗诵读 《晚春》《南园》

4 放风筝

5 荒芜的花园

6 * 小城三月

综合练习1

第二单元

7 新年的礼物

8 小读者

9 秋千上的欢笑

10 * 班长的苦恼

古诗诵读 《绝句四首(其三)》《江楼感旧》 11 一个美丽的故事

12 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

综合练习2

第三单元

13 起死回生

14 田忌赛马

15 完璧归赵

古诗诵读 《忆江南(其一)》《夜上受降城闻笛》

16 “军神”

17 手术台上的指示

18 * 抗日女英雄赵一

综合练习3

第四单元

19 家是什么

20 三个人一双眼睛

21 * 别人的妈妈

古诗诵读 《游子吟》《谢亭送别》

22 在金色的沙滩上

23 杏儿熟了

24 哦,让我永远忏悔的狗

综合练习4

第五单元

25 我喜欢小动物

26 * 蜜熊

27 鳄鱼的争斗

古诗诵读 《社日》《春夜喜雨》

28 神秘的小岛

29 南极风光

30 埃及金字塔

综合练习5

第六单元

31 蝙蝠和雷达

32 我多大了

33 * 鱼化石

古诗诵读 《滁州西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4 在牛肚子里旅行

35 邻家的星期四

36 现代新式房屋

综合练习6

第七单元

37 他从火里跑出来

38 全神贯注

39 不知疲倦的人

古诗诵读 《山亭夏日》《溪上遇雨二首(其二)》

40 一次著名的冲刺

41 攀登世界第一高峰

42 * 赞美的掌声

综合练习7

第八单元

43 奖给父亲的勋章

44 独果

45 红樱桃

古诗诵读 《山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46 秘密

47 “我也会送你一车新车” 48 * 开启

综合练习8

作文

1 春天来了

2 我最喜爱的卡通明星

3 “画鼻子”

4 照片里的故事

5 我的烦恼

6 校园故事

7 在雨中

8 我真了不起

9 动物妈妈的故事

10 同学之间

11 动物园参观记

12 我有一个美丽的梦

13 触觉猜谜

14 嗨,那件事……

四年级(上)

第一单元

1 老师领进门

2 热流

3 餐桌上的大学

4 妈妈,我爱您

古诗诵读 《小廊》《易水》

5 父亲的叮嘱

6 最珍贵的礼物

7 留住今天的太阳

8 我的第二次生命

综合练习1

第二单元

9 一次特别的作业

10 意外的台词

11 割爱

古诗诵读

守信

13 我要踢球

14 “病人”

15 * 五彩衣裳

综合练习2

第三单元

16 手术台就是阵地

17 “走”完长征的婴儿

18 珍贵的教科书

19 * 狼牙山五壮士

古诗诵读 《从军行(其三)》《登金陵凤凰台》 20 古文二则

21 风中的菊花

22 明月和清风

23 带刺的玫瑰

综合练习3

第四单元

24 赵州桥

25 五彩池

26 美丽的小兴安岭

27 观潮

古诗诵读 《山禽》《襄邑道中》

28 * 田园诗情

29 印度见闻

30 迷人的树袋熊

综合练习4

第五单元

31 武松打虎

32 陶行知

33 精卫填海

古诗诵读 《江畔独步寻花(其一)》《鲁山山行》

34 跳水

35 * 创造奇迹的人

36 赤壁之战

37 律师林肯

综合练习5

第六单元

38 家乡的桥

39 啊,故乡那轮明月 40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古诗诵读 《长安九日诗》《人日思归》

41 只有一个地球

42 摇花船

43 扬州茶馆

44 泼水节的怀念

综合练习6

第七单元

45 太阳

46 姆潘巴的物理问题

47 空气中的“流浪汉” 古诗诵读 《赠刘景文》《春夜洛城闻笛》

48 * 草原上的马

49 大树医生

50 白银仙境的悲哀

51 奇妙的橘子皮

综合练习7

第八单元

52 微笑着承受一切

53 眼神

54 一枝白玫瑰

55 我和狮子

古诗诵读 《乐游原》《竹枝词(其一)》

56 鸟的天堂

57 * 我躺在波浪上读书

58 马鹿有情

综合练习8

作文

1 我爱我家

2 成长的故事

3 少年朋友

4 ________的智多星

5 漫画《余兴未了》观后感

6 刮大风了

7 奇妙的梦 8 我的探索

9 玩得真高兴

10 我的自述

11 读书笔记一则

12 我

13 五味瓶(活动作文)

14 连续观察日记

四年级(下)

第一单元

1 燕子

2 小溪流的歌

3 笋芽儿

*4 春天的雨点

古诗诵读

5 勤读

6 爸爸和书

7 祖父教我读书

综合练习1

第二单元

8 祖先的摇篮

9 鸟语

10 拥抱大树

古诗诵读

*11 大自然的秘密

12 神奇的机器人

13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14 日新月异的电视机

综合练习2

第三单元

15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16 揭开雷电之谜

17 种牛痘的来历 18 晏子使楚

古诗诵读

19 哥伦布竖立鸡蛋

20 香蕉树下斗智谋

*21 东郭先生和狼

综合练习3

第四单元

22 颐和园

23 秦陵兵马俑

24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

25 音乐之都维也纳

古诗诵读

26 巴西咖啡

27 天然动物园漫游记

*28 冰河垂钓

综合练习4

第五单元

29 父亲的谜语

30 看不见的爱

31 我们家的男子汉

古诗诵读

32 握住母亲的脚

33 十年后的礼物

34 一个苹果

*35 猎人海力布

综合练习5

第六单元

36 膝下有黄金

37 大仓老师

38 小珊迪 古诗诵读

39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40 真正的愤怒

*41 孙叔敖杀两头蛇

综合练习6

第七单元

42 生命最后的要求

*43 推敲

44 一幅名画的诞生

古诗诵读

45 米老鼠之父

46 苏武牧羊

47 笛声

48 将相和 综合练习7

第八单元

49 尊严

50 共同的秘密

51 中彩那天

52 堵车

古诗诵读

53 狼和鹿

*54 天才之路

综合练习8 作文

1 我爱你,_____ 2 我和______ 3 爸爸(妈妈)真辛苦

4 我听见地球妈妈在哭泣

5 记一次______的

实验

6 我战胜了…… 7 游______ 8 味道好极了

9 观察一个场景,写一个片断

10 画自己 真有趣

11 我走进了动物王国

12 我最(不)爱听的一句话

13 饭桌上的故事

14 美好的日子

15 这件事做成了(或没做成)

16 写读后感 观后感

五年级(上) 第一单元

1 快乐的杉树林

2 * 捅马蜂窝(节选)

3 瑞恩的井

古诗诵读 《八阵图》《村夜》

4 坐在最后一排

5 寻找幸运花瓣

综合练习1

第二单元

6 黄河颂

7 詹天佑

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古诗诵读 《送灵澈上人》《归雁》

9 月光曲

10 马拉松

11 齐白石与李苦禅

综合练习2

第三单元

12 飞夺泸定桥

13 篝火燃烧的时候

14 采蒲台的苇

古诗诵读 《邯郸冬至夜思家》《中秋月(之二)》

15 开国大典

16 林海

17 * 去上海看高楼

综合练习3

第四单元

18 奇异的琥珀

19 最后一个步行者

20 蛇与庄稼

21 陨石

古诗诵读 《成都曲》《曲池荷》

22 天上偷来的火种

23 嫦娥奔月

综合练习4

第五单元

24 绿毛龟

25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26 小鸟,请原谅我 27 无言的爱

古诗诵读 《咏风》《子夜吴歌(秋歌)》

28 妈妈,我们要活下去

29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30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综合练习5

第六单元

31 读书再读书

32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

33 斯塔笛的藏书

古诗诵读 《临湖亭》《塞上听吹笛》 34 母鸡

35 一颗小豌豆

36 * 海滨仲夏夜

综合练习6

第七单元

37 桂林山水

38 镜泊湖奇观

39 烟台的海

古诗诵读 《绝句漫兴(之七)》《白石滩》

40 庄严肃穆的凯旋门

41 穿越维也纳森林

42 * 大瀑布的葬礼

综合练习7

第八单元

43 伟大的友谊 44 少年闰土

古诗诵读 《台城》《三闾庙》

45 * 爱因斯坦二三事

46 一夜的工作

47 屋顶上的月光 综合练习8

作文

一 小时候,我很________

二 ________给我的爱

三 菊花

四 最让我难忘的一句名言

五 看照片,让你的思绪飞扬起来

六 ________,你真了不起

七 动物的故事

八 鸡蛋怎样才不会摔碎

九 和书中的人物密语

十 我喜欢的一堂____课

十一 老师,我想对你说……

十二 卡通无敌任我行

十三 月球行

十四 看图作文

十五 我最喜欢的一个汉字

五年级(下)

第一单元

1 勤奋自学成大器 2 鲁迅与时间

3 人生的开关

古诗诵读 《山中留

客》、《宣城见杜鹃花》

4 失去的一天

5 * 迟到

6 跨越新纪录

综合练习1

第二单元

7 信任

8 享受心安理得

9 宽容

10 * 奇异的决斗

古诗诵读 《题乌江亭》《泊船瓜洲》

11 轻点关门

12 一堂交通法规课 13 十二次微笑

综合练习2

第三单元

14 慈母情深

15 学步

16 科林的圣诞蜡烛 古诗诵读 《田上》《淮上渔者》

17 高山流水

18 鲍叔牙真心待友 19 * 生命的药方

综合练习3

第四单元

20 长江之歌

21 别了,我爱的中国

22 梦圆九天

古诗诵读 《晓日》《送杜十四之江南》23 蝴蝶泉

24 * 奇迹

25 天窗

综合练习4

第五单元

26 火烧云

27 荷兰的花

28 海底森林

古诗诵读 《蜀中九日》《送柴侍御》

29 登泰山观日出

30 叙利亚的卖水人 31 * 冰城

综合练习5

第六单元

32 语言大师

33 母亲的谎言

34 半截蜡烛

35 我的老师

古诗诵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沈子福归江东》

36 * 莫泊桑拜师

37 养花

综合练习6

第七单元

38 革命烈士诗二首 39 奴隶英雄

40 关羽刮骨疗毒

古诗诵读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塞下曲》

41 惟一的听众

42 穷人

43 * 卡罗尔和她的

小猫

44 六个孩子的故事

综合练习7

第八单元

45 母校

46 一张新年贺卡

47 童年的发现

古诗诵读 《送崔子还京》《己亥杂诗》 48 找到“神奇子弹”的人

49 科学奇才霍金

50 * 一曲胡笳救孤城

综合练习8

作文

1 如果我________ 2 都是_______惹的祸

3 老鼠开会(扩写寓言故事) 4 感动

5 爸爸妈妈,我要对你们说

6 我和我的好朋友

7 拍毕业照

8 再见了,母校

9 假如给我三天时间

10 我爱你,________

11 请跟我来…… 12 飞向太空(想像作文)

13 ________ 14 我这个人

15 给英雄的一封信

16 难忘的一刻

17 我忙,但很快乐

18 我最欣赏的节目主持人

六年级(上) 第一单元 有家真好

1 祖父和我

2 凡卡 *

3 《父与子》漫画选 4 散步

5 妈妈的账单 * 6 离别的礼物

综合学习

1:家庭欢乐大转盘

每周一诗:(1)秋思、(2)春望

第二单元

同龄人的故事

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8 花脸 * 9 口哨

* 10 表哥驾到

11 陈太丘与友期

12 两小儿辩日

综合学习2:我的一张照片

每周一诗:(3)寄酬韩冬郎兼呈畏之员外(其一)、(4)采莲子(其二)

第三单元 童心是诗

13 天上的街市 * 14 内陆之夜

15 留住童年

* 16 六月

17 我召唤青青的小树林

综合学习3:现代诗歌朗诵会

每周一诗:(5)江上、(6)新晴

第四单元 志存高远

18 清贫 * 19 生命的意义

20 伟大的发现

21 陋室铭 [2] 22 爱莲说

综合学习

4:语文才艺展示

每周一诗:(7)就义诗、(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第五单元

科幻天地

23 童话般的太空城 24 海底奇光 * 25 门外的敲门声

26 他们的乐趣

综合学习

5:当个小小未来学家

每周一诗:(9)宿甘露僧舍、(10)清平乐

第六单元 动物世界

27 松鼠

28 云雀 *

29 北极熊的故乡

30 藏羚羊跪拜

31 海豚弗吉

32 快乐河马的故事

综合学习

6:一份动物介绍报告

每周一诗:(11)蜂、(12)蝉

第七单元 读书有味

33 图书馆

34 记读书 * 35 美容新术

* 36 窃读记

37 为学

38 熟读精思

综合学习7:读书格言伴我成长

每周一诗:(13)冬夜读书示子津、(14)白鹿洞二首(其一)

第八单元 山水之间

39 古诗四首 * 40 词二首

41 答谢中书书

42 望九华

综合学习8:黄浦江—上海的母亲河 每周一诗:(15)上京即事五首(其三)、(16)暮江吟

古诗四首 《观沧海》、《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望岳》、《饮湖上初晴后雨》 ※

词二首 《菩萨蛮》、《卜算子》

第九单元

小故事,大智慧

43 受宠的象

44 蚊子和狮子 * 45 一个采白芷花的城里人

* 46 白兔和月亮

47 露珠与荷叶

48 轻松的生活(外三则)

49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

综合学习9:寓言王国探秘

每周一诗:(17)鹭鸶、(18)咏蟹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 《买椟还珠》、《郑人买履》、《滥竽充数》、《画蛇添足》

六年级(下) 第一单元 春天来了

1 春 * 2 春风 * 3 春雨

4 花的话 *

5 系在风筝上线的

6 春之古韵

综合学习1:春天,春天,在哪里?

每周一诗:(1)送孟浩然之广陵、(2)雨晴

春之古韵 《春夜喜雨》、《钱塘湖春行》、《江南春》第二单元 少年心事

7 羚羊木雕

8 在那颗星子下 * 9 散文诗两篇

10 一千张糖纸 * 11 为少年轻唱 * 12 诺言

综合学习2:共享快乐,应对烦恼

每周一诗:(3)墨梅、(4)长歌行

第三单元 为生命喝彩

13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4 “诺曼底”号遇难记 [15] *

15 难忘的英格丽·褒曼

* 16 百合花开 * 17 启示

综合学习3:唱一首生命的歌

每周一诗:(5)对歌、(6)狱中题壁

第四单元 唐诗精华 * 18 登幽州台歌

19 黄鹤楼

20 山居秋螟

* 21 过故人庄 * 2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3 李白诗三首

综合学习4:唐诗诵读

每周一诗:(7)绝

句、(8)草

李白诗三首 《行路难》、《送友人》、《月下独酌》

第五单元 可爱的精灵

24 猫和老鼠(动画片)

25 掠食者:鳄鱼伏击(科教片)

综合学习5:我们的“动物周”

每周一诗:(9)鸟鸣涧、(10)鹭鸶

第六单元

生活中的科学

26 统筹方法

27 西墙 *

28 巨伞下的城市

* 29 一百个问号之后 *

30 水中石兽真会向上游吗

31 数字杂说

综合学习6: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每周一诗:(11)春水(选一)、(12)风说

第七单元 风俗世情

32 北京的胡同 * 33 上海的弄堂 * 34 安塞腰鼓

35 水乡茶居

36 和田的维吾尔 * 37 稀粥南北味

综合学习7:制作一份贺卡

每周一诗:(13)寒食、(14)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第八单元 先哲智慧

38 《论语》八则

39 天时不如地利 * 40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

41 《吕氏春秋》两则 *

42 橘逾淮为枳 * 43 螳螂捕蝉

综合学习8:漫游成语世界

每周一诗:(15)江雪、(16)宿建德江

第九单元

读一本名著

44 花果山拥立美猴王

45 孙悟空棒打白骨精 *

46 火焰山宝扇灭火焰

* 47 解馋偷食人参果

综合学习9:《西游记》读书报告

每周一诗:(17)礁石、(18)既然

13

第二篇: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整理——古典诗词鉴赏

2011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

②③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 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8.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答:

9.青葱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

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

答: 江苏卷

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山东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四川卷

1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坏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3分)

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5分) 浙江卷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出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布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

词中所写的春天是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江西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清明

1○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背景?(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卷

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是它们在原诗结构画中的作用。(2分)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辽宁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8.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

9.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重庆卷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渡 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 (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2分) 答案

12.(6分)

(1)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2)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湖南卷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2分) 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福建卷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晓至湖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徽,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②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色

(选自《清诗选》)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穹曲。③景:影。

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3分)

答: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答:

北京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1 示秬秸○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遶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上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1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注释:○12.(7分)

1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去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二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2 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13.这首诗是张未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期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法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答案 13.

第一问:

教育内容:

要点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 要点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 教育方式:

要点一: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枯燥说教。

要点二: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 第二问:略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整理——现代文阅读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针挑土

芳菲

从湘西回来,和朋友们说起黑妮;说起在凤凰的偶遇,说起跟她去苗寨跑了一天,看她做的种种事,感慨的很;说想起一句记不全的俗语,“什么什么像针挑土,什么什么像水推沙“,黑妮就是在针挑土;黑妮!黑妮„„

一说起黑妮,脑子里一边浮现她朴素清瘦的样子,不知为什么有隐隐的心疼。凤凰是她的故乡,但和我们这些外人在一起,倒是她有几分害羞腼腆。黑妮如今工作、居住在意大利,做湘西扶贫工作的时间不短了。最初是一帮一地助学,先后帮了几十个孩子。前些年申请到一笔经费,设计了“湘援游”这个项目。如今每年都会回来几趟,带来游人,带来捐款;关键是,耐心地、口苦婆心地,教苗族妇女如何保存她们优美的刺绣艺术。“负责任的旅游,听黑妮说,这一旅游概念正在欧洲兴起,它强调旅行者对目的地生存和文

化的责任,在旅游资费中,捐出一部分作为扶持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金。 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

她在大山里找出苗族传统文化仍保持良好的村寨,从房屋构造、村寨形态、人伦礼仪„„最后落实到妇女们的苗绣——这是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活计。传统苗绣缤纷五彩,灵动有情,但如今在慢慢地退化、消失,机器绣品在泛滥。黑妮,就要跟她们一遍遍地讲,什么事好,什么是不好,不要跟着外面转,要相信你们的祖母和母亲,看着眼前的山水,怀着美好的心愿,做自己创造性的苗绣。

那天,我们上午去的是老家寨,一路颠簸,开了一个多小时,我已经在揪着心开始晕车了。最后步行20分钟进寨。在山间步行其实是美好的,暖暖的冬阳,弯弯曲曲镶嵌在田野中的蛮石路,清新的空气,收割干净的田野„„老家寨的妇女已得黑妮要来,身着节日服装的她们已经聚集等候,先用快乐的迎客歌在院子里欢迎,然后进屋拿出各自的绣品,等黑妮来评判。

看样子情况不乐观。黑妮没有面露喜色,也没有愠色。她还是那么一字一句、认真地批评她们:“这个不好,一看就是跟机器学的。”“这个线不好,要用棉线。我们这次带了些来。”„„

黑妮,你这是在做什么?我站在院子里看着这一幕情景,有点发懵。她从那么远跑来,又跑了这么久的山路,就是想通过几句温和的话塑造她们对美和丑的观念吗?堂屋壁板上贴满各种画片,是这个家的装饰墙,也好似所有外来影响的象征:正中一张有些陈旧的毛主席像,把一个更陈旧的大红双喜字贴去了一大半,左边是海南风光照,右边是明星李小龙的赤身拳照,两个胖娃娃图片,一幅小小的西洋画《泉》。 下午去另一个苗寨,又是近两小时车程。“这一个绣得比较好,就是村寨的形态不如老家寨,建了些新房。”黑妮对一个个目的地都很了解。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晚上我们在沱江边吉夫开的咖啡馆休息聊天。吉夫是湘援游志愿者,今天一路一直是他提着大包的棉线。黑妮的湘援游,就是靠这些当地的志愿者,不取一毫地付出,才运作起来。今天开车的“李万通”,也有自己的公司。

咖啡馆的壁挂上有一个插页,取下一看,是凤凰手绘地图,封面图案取自传统苗绣,那五彩灵动的喜鹊,我看得呆了一下,原来这样好。地图10元一份,买下可算对湘援游的支持,还可得一枚徽章作奖励。我想了想,红着脸买了四份,说回去送朋友。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老天! 这有什么用!我心里说。

有没有用,真不知道,但我忘不掉他们。我查了针挑土的俗语,原来是这样说的:“成家好似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赚钱好似针挑土,花钱好似水推沙”,一下把我的心挑亮了!既然世世代代,要成就一件事都这样难,从来就这样难,那么,以难易成败来衡量黑妮们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呢?且写下这一短文,送上对她的祝福吧。

(有删改)

14.“黑妮就在其中做穿针引线的工作”一句单独成段,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以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素静的黑妮眼睛亮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反复出现的“针挑土”有哪些丰富的内涵?(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面对黑妮的“针挑土”行为,“我”表现出怎样复杂的情感态度?文中的相关笔墨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徽卷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哥伦比亚]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鸟笼做成了。巴尔塔萨习惯地把它挂在房檐底下。刚吃完午饭,就听人到处在说,他做了一个全世界最漂亮的鸟笼。来瞧热闹的人多级了,巴尔塔萨房前简直门庭若市,吵吵嚷嚷的,他只得摘下鸟笼,把木工作坊的门关上。 “你该刮刮脸啦。”乌尔苏拉对他说。两个星期以来,丈夫一心扑在鸟笼上,干木工活儿就不用心思了,她很不高兴,可是鸟笼一做好,她的烦恼就顿时烟消云散了。 “你能赚多少钱呢?”她问。 “不知道,”巴尔塔萨回答,“我想要价三十比索。末了总能到手二十吧。” “你先要五十比索,”这半个月来,你起早贪黑的。再说,这鸟笼多大呀。我这辈子见过的鸟笼,就数这个大哩。”

“有关鸟笼的消息早就传开了,老大夫希拉尔多的夫人爱养鸟,那天下午,大夫出诊归来,就去看个究竟。

饭厅里挤满了人,那鸟笼放在桌上,供人观赏。偌大的鸟笼用铁丝扎成,分成三层,上下有通道,里面搭着专供鸟儿吃食和栖息的小房。空域部分,装有鸟儿嬉戏用的吊杆。整个鸟笼,犹如一座大型冰厂的模型。老大夫左看右瞧,他寻思,这鸟笼果然名不虚传,比他想给妻子买的那种漂亮多了。

“①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说着,他当着众人把鸟笼转了几转,又把鸟笼搁回桌上,“得,我买下了。” “已经卖给别人啦。”乌尔苏拉说。 “蒙铁尔的儿子,是他订做的。”巴尔塔萨补充道。 大夫又瞧瞧鸟笼。“你可以再做一个嘛!” “很抱歉,大夫,”巴尔塔萨说,“可是已经出手的东西是不能再卖的呀。” 大夫耸耸肩膀,“他们出多少钱买下的?” 巴尔塔萨把目光转向乌尔苏拉。“六十个比索。”她说。 大夫又看看鸟笼。“真漂亮,”他赞叹着,“漂亮极了。”说罢,转身朝门口走去,“蒙铁尔可真有钱啊!”

财主蒙铁尔对于鸟笼的新闻无动于衷。他就住在离这儿没有多远的地方,一间堆满家具什物的房子里。他那形容憔悴的妻子,一吃罢午饭就紧闭门窗,在黑洞洞的屋子里,睁着眼睛整整待上两个钟头。她忽然听见人声嘈杂,不仅吃了一惊。开门一看,之间门前聚集着一大帮人,巴尔塔萨拿着一个鸟笼也在那儿。他穿一身白,胡子刮得精光,神情严肃纯朴。

“这玩意儿真太妙啦,”蒙铁尔的妻子喊了起来,顿时容光焕发,她把巴尔塔萨青岛屋里,“我这一辈子都能没见过这么好的玩意儿。”

“彼贝在家吗?”巴尔塔萨把鸟笼搁在饭厅的桌子上。 “他还在学校里呢,一会儿就回来。”她答道。接着补上一句:“蒙铁尔这会儿在洗澡呢。” 蒙铁尔体态肥大,浑身毛茸茸的,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从卧室的窗户里探出身来:“那是

什么呀?” “彼贝的鸟笼呗。”巴尔塔萨说。 那女人疑惑地瞧他一眼:“是谁的?” “彼贝的呀,”巴尔塔萨的语气十分肯定,“是彼贝让我做的呀。” 蒙铁尔穿着裤衩就从卧室走了出来。“彼贝!”他大喊了一声。 “孩子还没有回来呢。”他妻子喃喃地说。

彼贝在门洞里出现了。他约摸十二岁,眼睫毛弯弯的,沉静忧伤,活像他母亲。 “你过来,”蒙铁尔对他说,“是你让他们做鸟笼的吧?”

孩子低下脑袋。蒙铁尔一把揪住孩子头发,硬要孩子看着他的眼睛,“你说呀。” 孩子咬咬嘴唇,一声不吭。 “蒙铁尔!”妻子埋怨了。

蒙铁尔放开孩子,转身朝巴尔塔萨走来。“抱歉得很哪,巴尔塔萨,你事先应该跟我商量一下嘛。只有你才会跟小孩子打交道。”他把鸟笼还给巴尔塔萨,“你赶紧拿走,能卖给谁就卖给谁。”

②那孩子一直木然不动地呆着,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等巴尔塔萨接过鸟笼,迟疑地瞧了他一眼,他才像狗打呼噜似的,喉咙里发出一声闷响,然后趴到在地,嚎啕大哭。 蒙铁尔冷眼瞧着,无动于衷。母亲想上去抚慰一阵。“别管他。”蒙铁尔毫不妥协。 巴尔塔萨瞧那孩子半死不活的,活像一头害了传染病的牲畜。 “彼贝!”巴尔塔萨笑盈盈地走到孩子跟前,把鸟笼递给他。那孩子一跃而起,抱住跟他差不多大小的鸟笼,透过密集的铁丝瞧着巴尔塔萨,不知说什么好。 “巴尔塔萨,” 蒙铁尔轻声说,“我不是说了吗,你把鸟笼拿走吧。” “还给人家吧。”母亲吩咐孩子。 “你留着吧。” 巴尔塔萨说。 “你别犯傻了,巴尔塔萨,” 蒙铁尔边说边拦住他,“你把这玩意儿带回家去吧,我一个子儿也不会给你的呀。”

“没事儿。我就是特意做了送给彼贝的,没想过要什么钱嘛。” 巴尔塔萨从挤在门口瞧热闹的人群里拨开一条路,走了出去。

巴尔塔萨在台球房受到热烈欢迎。这时候,他还在想,他做的鸟笼比别人的好,为了不让蒙铁尔的儿子哭哭啼啼,只得把鸟笼送给他,诸如此类的事情没什么新鲜的。可是过不了多久,他发现这类事情对许多人还挺重要,不禁兴奋起来。 “他们到底还是给了你五十比索才买下鸟笼的吧。” “六十比索。”巴尔塔萨答道。众人给巴尔塔萨斟上一杯啤酒,他一一回敬。天刚擦黑,他就喝得酩酊大醉,漫无边际地胡扯起来。他说他要做一千个鸟笼,每个售价六十比索。然后,再做它一百万个,攒满六千万比索。电唱机由他出钱不停地唱了整整两个钟头。大家举杯敬祝巴尔塔萨身体健康,走运,幸福。

乌尔苏拉做好一盘葱头炸肉,一直等他。有人告诉她,她丈夫在台球房里欢喜若狂地跟大伙儿喝啤酒呢。她不相信,因为巴尔塔萨从来没有喝过酒。差不多半夜了,巴尔塔萨还在灯火通明的台球房里,一步也动弹不得。他花了不少钱,只得留下手表抵押,保证次日还清欠款。过了一会儿,

他劈腿坐在街上。清晨五点钟,赶去望弥撒的妇女们看见他还坐在那儿。 (选自高兴主编《小说中的小说》,有删改) 11.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5分)

12.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蒙铁尔形象的特点。(5分)

13.按照要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7分)

(1)对小说中画线①处的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2)指出小说中画线②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

14.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8分)

江苏卷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这是你的战争!”

①昆明下着雪。红土地、灰校舍和那不落叶的树木,都蒙上了一层白色。几个学生从校门走出,不顾雪花飘扬,停下来看着墙上的标语:“这是你的战争!This is your war!” ②前几天,学校举行了征调大会,盟军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大批新式武器和作战人员,由于语言不通,急需译员。教育部决定征调四年级男生入伍,其他年级的也可以志愿参加。

③历史系教授孟弗之从校门走出,他刚上完课。无论时局怎么紧张,教学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一起走的几个学生问:“做志愿者有条件吗?”弗之微笑答道:“首先是爱国热情。英语也要有一定水平,我想一个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足够对付了。”他看着周围的年轻人。谁将是志愿者?他不知道。可是他知道那些挺直的身躯里跳动着年轻的火热的心。

④弗之走了一段路,迎面走来几个学生,恭敬地鞠躬。弗之不认得。一个学生走近说:“孟先生,我们是工学院三年级的,愿意参加翻译工作。”弗之想说几句嘉奖的话,却觉得话语都很一般,只亲切地看着那几张年轻而带几分稚气的脸庞,乱蓬蓬的黑发上撒着雪花,雪水沿着鬓角流下来,便递过一块叠得方整的手帕。一个学生接过,擦了雪水,又递给另一个,还给弗之时已是一块湿布了。

⑤雪越下越大了。弗之把那块湿布顶在头上,快步往回走。这时,一个年轻人快步跟上来,绕到前面,唤了一声:“孟先生。”弗之认得这人,是中文系学生,似乎姓蒋。他小有才名,文章写得不错,能诗能酒,也能书能画。“孟先生。”那学生嗫嚅着又唤了一声。弗之站住,温和地问:“有什么事?”蒋姓学生口齿不清地说:“现在四年级学生全部征调做翻译,我„„我„„”弗之猜道:“你是四年级?”“我的英文不好,不能胜任翻译。并且我还有很多创作计划„„”“无一例外。”弗之冷冷地说,并不看他,大步走了。 蒋姓学生看着弗之的背影,忽然大声说:“你们先生们自己不去,让别人的子弟去送死!”弗之站住了,一股怒气在胸中涨开,他回头看那学生。学生上前一步:“只说孟先生是最识才的,叫人失望。”弗之转身,尽量平静的说:“你,你无论怎样多才,做人是不能打折扣的,一切照规定办。”弗之走得很慢,自觉脚步沉重,回到住处时,只见院子里腊梅林一片雪白。

⑥此刻,弗之的外甥、生物系学生澹 台玮正在萧子蔚老师的房间里。玮是三年级,但学分已够四年级。师生两人对坐在小木桌旁,讨论着生物学的问题。子蔚感到玮有些心不在焉,已有点猜到他的心思。待讨论告一段落,玮道:“也是商量。”他停顿了一下,说:“我只是觉得战场和敌人越来越近,科学变得远了,要安心念书似乎很难。” “可是你

并不在征调之列。生物化学是新学科,需要人开拓,要知道得到一个好学生是多么不容易。我也很矛盾。”子蔚站起身,走到窗前。学已停了,腊梅林上的雪已消了大半。玮也走到窗前,默默地望着窗外。过了一会儿,玮转身向着子蔚:”我会回来的。”“那是当然。”子蔚说。玮向子蔚鞠了一躬。子蔚向前一步,拉着他的手郑重地说;“我尊重你的决定。”玮再鞠一躬,走出房间,回头说:“萧先生,我回去了。”子蔚默默地看着他下楼,又到窗前,看他出了楼门,沿小路往腊梅林中去了。

(节选自长篇小说《西征记》,有删改,标题为选者所拟。) 11.文中第3节师生问答的内容,与上下文的人,事叙述有何关联?(4分)

12.文中的手帕细节描写表现了任务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

13.孟弗之于蒋姓学生、萧子慰于澹台玮的对话场景,对比鲜明,请从学生形象和对话情景两个方面加以分析。(6分)

14.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捧与挖 鲁迅

中国的人们,遇见带有会使自己不安的朕兆的人物,向来就用两样法:将他压下去,或者将他捧起来。

压下去就用旧习惯和旧道德,压不下时,则于是乎捧;以为抬之使高,餍之使足,便可以于己稍稍无害,得以安心。

凌厉的人们,自然也有谋利而捧的,如捧阔佬,捧戏子,捧总长之类;但一般粗人捧的“动机”,大概是不过想免害。即以所奉祀的神道而论,也大抵是凶恶的;观音菩萨倒还可爱,然而那是从印度输入的,并非我们的“国粹”。要而言之,凡有被捧者,十之八九不是好东西。

既然十之八九不是好东西,被捧后那结果便自然和捧者的希望适得其反了。不但能使不安,还能使他们很不安,因为“人心”本来不易餍足。然而人们至今没有悟,还以捧为苟安之一道。

记得有一部讲笑话的书说,当一个知县的寿辰,因为他是子年生,属鼠的,属员们便集资铸了一个金老鼠去做贺礼。知县收受之后,另寻了机会对大众说到:明年又恰巧是贱内的整寿;她比我小一岁,是属牛的。其实,如果大家先不送金老鼠,他决不敢想金牛。一送开手,怕他的姨太太也会属象。象不在十二生肖之内,但知县当然别有我们所莫测高深的妙法在。

民元革命时候,S城来了一个都督。他虽然也出身绿林大学,但还算顾大局,听舆论的,可是自绅士以至于庶民,又用了祖传的捧法群起而攻之了。这个拜会,那个恭维,今天送衣料,明天送翅席,捧得他连自己也忘其所以,渐渐变成老官僚一样,动手刮地皮。 最奇怪的是北几道的河道,竟捧得河身比屋顶高得多了。当初自然是防其溃决,所以壅上一

点土;殊不知愈壅愈高,一旦溃决,那祸害就更大。于是就“抢堤”咧,“严防决堤”咧,花色繁多,大家吃苦。如果当初见河水泛滥,不去增堤,却去挖底,我以为决不至于这样。

有贪图金牛者,不但金老鼠,便是死老鼠也不给。那么,此辈也就连生日都未必做了。单是省却拜寿,已经是一件大快事。 中国人的自讨苦吃的根苗在于捧,“自求多福”之道却在于挖。其实,劳力之量是差不多的,但从惰性太多的人们看来,却以为还是捧省力。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日

(选在《鲁迅全集•华盖集》)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

16.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8分)

17.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包含哪些深意?(6分)

山东卷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

(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审丑

严歌苓 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无定一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我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就跟我们年轻那时候,媳妇们都得要彩礼一样。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还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找给我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

“大爷,可现在„„”

“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你跟学校说说,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

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一小时。因为无定父亲的“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一个顶信仰 “审丑”原则的学生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许多杂志都刊出了这个“审丑”创举——局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

晚秋,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轻捷打旋的透明塑料膜。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敲开门,里面男主人对他叫:“哎呀,是你呀!不认识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 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女人。

“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忘啦?”

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

“快请进,快请进!唉,咱家来稀客啦!”他对女人说。

无定在宽大的沙发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几张画靠在茶几腿上。

“这几张画„„”

“先不谈生意,先吃饭!哥儿们多少年了!”小臭儿扬声笑起来,“包了饺子,三鲜馅儿,正下着。冰箱里我存了青岛的啤酒。瞅你赶得这个巧!”

这时有人轻轻叩门。媳妇从猫眼儿看出去,踮着脚尖儿退回来:“你爷爷!”“我哪儿来的爷爷?他老脸不要,我可要脸!”小臭儿说。他起身,嘱咐媳妇:“先不开饭,不然他下回专赶吃饭时间来!你就告诉他我不在家。”然后转脸向无定,笑又回来了:“拿上你的画,咱们上卧室谈。”

无定跟着进了卧室,小臭儿将门挂个死,客厅里传来一清亮一浑浊两副嗓音。 “臭儿又不在吗?老也没见他,想得慌。” “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回来!” “那我多等会儿。”

“哎哎!„„别往那儿坐,那沙发是新的!您坐这儿吧!„„”

无定早没了谈生意的心思,心坠得他累。一个小时后,老头走了。一锅饺子捂在锅里的时间太长了,全煮过了,成菜了。

无定客气而坚决地再他们摆开饭桌时离开了。 不久,学校会计科的人告诉无定,老头的计时工资算错了,少付了他百把块钱。无定搞了钱,但从夏天到冬天,一直没遇到老头。他只好从学校找了老头的合同,那上面有他的地址:某街三百四十一号。街是条偏街,在城郊。无定没费多少时间便找着了三百四十号——这条街的最后一个号码,再往前就是菜田了。

无定走出了街的末端,身后跟了一群热心好事的闲人。在阔大无边的菜田里,有一个柴棚样的小房,门上方有一个手写的号码:三百四十一。门边一辆垃圾车„„ “哦,您是找他呀!”闲人中有人终于醒悟似的,“曾大爷!他死啦。去年冬天死啦!” 那人说:老头有个很好的孙子,孝敬,挣钱给爷爷花,混得特体面,要接爷爷去他的新公寓,要天天给爷爷包饺子;但老头不愿去,天天喂他饺子的好日子他过不惯,他怕那种被人伺候、供着的日子„„这是老头亲口告诉街坊的。 “你是曾大爷的什么人?”那人问。 “朋友”。无定答。

“也认识他孙子小臭子?” “对。”

“他真对他爷爷那样好?” 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

(节选自《审丑》,有删改) 19.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4分)

20.结合文意赏析两处划线部分。(4分)

21.小说结尾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22.“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没有天堂 赵鑫珊

在东西方宗教中都有一个假设:在地球之外某个地方有一个天堂,那里尽是金碧辉煌,尽是山珍海味,没有尘世的种种苦难和悲惨。这假设中的天堂,纯属子虚乌有,纯属幻想。要知道,除了地球,我们没有其它的任何星球可去!

月球、火星、金星„„是万万去不得的。人类只能生存在地球上,人类无法生存,更无幸福可言——这就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口号的涵义。

如果人类能够快乐地生活在月球、火星或金星上,并且还可以把60亿人统统移民过去,那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就是多余的。

摆在人类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坚决控制地球上的人口,下决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或将人类统统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 但这后一条处理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在月球表面上如何建造密封式的居住空间就是个大问题。月球上没有大气,他是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世界—夜间极冷(-166°),白天奇热(99°C)。

再世界工业化之前,地球只能供给10亿人的温饱。假如我们现在决定不搞工业化,那么50亿人就必须离开地球。而在决定哪50亿人离开地球这场混战中,我们所有的人都会死去。

把我们的工厂搬离地球生物圈,进入太空,让它们高悬在我们头顶上几千公里之外,那也是不现实的。

火星同样不适合人类生存,哪里的昼夜温差达100°C,气候极寒冷并且干燥,大气非常稀薄。主要是二氧化碳。;火星大部分的水贮存在冻土圈的地壳层中,地表到处是干换的荒漠。

火星的英文名称是维纳斯,听起来很美、很温柔,但名不副实。其大气和表面对人类的生存也抱有敌意。金星稠密云层的下面,是个巨大的、炎热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的海洋,或者说是一层厚厚的碳酸气浓雾——除非是一些特殊植物,动物是无法呼吸、生存的。

更有甚者,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465°C,大气压力比地球高出90倍。这样的生存环境,简直是个酷热的地狱。今天的进行地表还在不断发生地震,熔岩四溢,且伴有雷鸣闪电。 过去,火星上也有氧气,两极也有冰雪,只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日渐积聚,形成温室效应,入射的太阳光不能向外散发,表面温度日渐增高,氧气的生成越来越少,两极的冰雪全部融化、蒸发。从此核算小时,地面日渐沙漠化,生物亦被一扫而空,成了今日干旱的不毛之地。如果21世纪地球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金星的今天便是地球的明天。为此,我们大家有理由不寒而栗。

最近我读了一些鼓吹人类到地球以外的行星上去另谋生路的文章,之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艺术和人类学教授透纳的《到火星上去生活》,文中乐观的声称,将火星改造成一颗可供人类的星星正在变得越来越可行。他的口号是:“把火星改造成为花园吧!”——通篇都是私人的幻想,而不是眼睛的科学论证。 如果我们都对火星或者金星的严酷自然环境缺乏想象力,那就请把目光转向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的蒙古语意思是“进去不出来”。这是一片32万平方公里的死亡沙海!我可不愿意看到整个地球有朝一日变成塔克拉玛干。

在宇宙太空中,地球原是一条很安全的、很舒适的小飞船。如今它因人类的错误误触了点礁,漏了些水,人类理应积极行动起来,亡羊补牢,拨正航向,这才是唯一的出路,而不是弃船逃走。

听听在航天飞机上负责地球观测、摄影的飞行专家斯普林格说的话吧:

“实际上,在飞船上你能一瞬间瞥见整个大陆,至少是从东到西的大陆。你能看到,最有价值的财富是陆地;你还能看到,地球环境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你看到到处都有被砍伐的森林的地块时,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迫使人民认识到,我们必须要开始保护我们的欢迎。,要比选在做的更好些。”

因为,天堂是没有的。

(选自《天地徜徉录》,有删改) 19.作者在文章开头描述的东西方宗教中“天堂”的目的是什么?(4分)

20.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两划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21.文中为什么重点介绍金星的情况?(4分)

22.请结合文章探究“没有天堂”这一标题的意蕴。(6分)

四川卷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l7题 锈损了的铁铃铛 宗璞

秋天忽然来了,从玉簪花抽出了第一根花棒开始.那圆鼓鼓的洁白的小棒槌,好像要敲响什么,然而它只是静静地绽开了,飘散出沁人的芳香。这是秋天的香气,明净而丰富。 本来不用玉簪棒发出声音的,花园有共同的声音。那是整个花园的信念:一个风铃,在金银藤编扎成的拱形门当中,从缠结的枝叶中挂下来。这风铃很古老。是铁铸的,镌刻着奇妙的花纹。铃中的小锤很轻巧,用细链悬着,风一吹,就摇摆着发出沉闷的有些沙哑的声音。春天和布谷鸟悠远的啼声作伴,夏天缓和了令人烦躁的坚持不懈的蝉声,秋夜蟋蟀只有在风铃响时才肯停一停。小麻雀在冬日的阳光中叽叽喳喳,歪着头对准风铃一啄,风铃响了,似乎在提醒,沉睡的草木都在活着。

“铁铃铛!”孩子们这样叫它。他们跑过金银藤编扎的门,总要伸手拨弄它。勉儿,孩子中间最瘦弱的一个,常常站在藤门近处端详。风铃是勉儿的爸爸从一个遥远的国度带回的。从他装满问号的眼睛可以看出,他觉得这铃很神秘。

风铃那沉闷又有些沙哑的声音,很像是富有魅力的女低音,又像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勉儿常常梦见那总不在家的爸爸。勉儿梦见自己坐在铁铃铛的小锤上。抱住那根细链。打秋千似的,整个铃铛荡过来又荡过去,荡得高高的!他掉下来了,像流星划过一条弧线,正落在爸爸的书桌上。各种书本图纸一座座高墙似的挡住他,什么也看不见。爸爸大概到实验室去了。爸爸说过.他的书桌已经够远,实验室还更远,在沙漠里。沙漠是伟大的。

“爸爸!”勉儿大声叫。他的喊声落在花园里,惊醒了众多的草木。小棒槌般的吃惊地绽开了好几朵。紫薇怀疑地摇着—簇簇有皱折的小花帽。马缨花到早上才有反应。在初秋的清冷中,它们只剩了寥寥几朵,粉红的面颊边缘处己发黄,时间确实不多了。

“你在这里!铁铃铛!”勉儿上学时照例招呼老朋友。他轻轻抚摸铃身,想着它可能累了。 风铃忽然摇动起来,幅度愈来愈大,素来低沉的铃声愈来愈高昂、急促,好像生命的暴雨尽情冲泻,充满了紧张的欢乐。众草木用心倾听这共同的声音,花园笼罩着一种肃穆的气氛。勉儿也肃立。那铃勇敢地拼命摇摆着,继续发出洪钟般的声响。声响定住了勉儿,

他有些害怕。

“它把自己用得太过了。”紫薇是见过世面的。

好一阵,勉儿才迈步向学校走去。随着他远去的背影,风铃逐渐停下来,声音也渐渐低沉,最后化为一声叹息。不久,叹息也消失了,满园里弥漫着玉簪花明净又丰富的香气。 勉儿从学校回来,走过花园,风铃沉默着。那吊着小锤的细链僵直了,不再摆动,用手拉,也没有一点动静。他自己的心悬起来,像有一柄小锤,在咚咚地敲。 他没有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便和妈妈一起到沙漠中了。无垠的沙漠,月光下银子般闪亮。爸爸躺在一片亮光中,徽笑着,没有一点声音。 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 勉儿累极了,想带着爸爸坐在铃上回去。他记得那很简单。但是风铃只悬在空中,小锤子不垂。

他站在爸爸的书桌上,踮着脚用力拉,连链子都纹丝不动。铃顶绿森森的,露出一丝白光。那是裂开的缝隙。链子和铃项粘在一起.锈住了。

如果把它挂在廊檐下不让雨淋,如果常常给它擦油,是不是不至于? “它已经很古老了,总有这么一天的。”妈妈叹息着,安慰勉儿。

花园失去了共同的声音,大家都很惶惑。玉簪花很快谢了;紫薇的绉边小帽都掉光了;马缨只剩了对称的细长叶子敏感地开合,秋雨在叶面上滑过。 那只锈损了的铁铃铛被取下了,卖给了古董商。勉儿最后一次抱住它,大滴眼泪落在铃身上,经过绿锈、裂缝和长长短短的线路波纹,缓缓地流下来。 (有删节)

14.怎样理解第l3自然段“他是否像那个铁铃铛,尽情地唱过了呢”在文中的含意?(4分)

15.第6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描写草木惊醒后的各种情态,请结合全文回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16.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6分)

17.请分析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妙处。(6分)

浙江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第9车厢 【俄罗斯】

米哈依尔 扎多尔诺夫

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信中说:“□□□□□□(此处删去两句话)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 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 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听了3分钟。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顺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的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的朝第1车厢跑去。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发出了发车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9车厢!”

当时已是半夜,负责摘车厢的人也是正常人,也会从一数到九。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重新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列车长再一次松了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然后回自己包厢睡觉。可后来后一节第9号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 “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

我不知道这次行车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只是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听这么长时间呀?”然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半天了,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到底在哦铺到哪儿了。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走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旅客本事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

(本文有修改) 11.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

12.补写第二段中“极度读者”来信的内容。(不超过50字)

13.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

1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15.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广东卷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黑色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严冬海猎 陈秉汗

①风静了,天空像硕大无朋的冰块银晃晃闪着寒光。沿海的海面弥漫着乳白色的雾气。海肚天脚一片胭红。怕冷的夕阳像喝醉了酒,醉醺醺地没入暮霭中。这是霜冻的征兆。几十年未遇的寒流袭来,往日闹市般的海湾冷冷清清。 “海龙——”海滩那边传来渺远的呼唤声。

“哎——”礁石上赤条条地爬上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他迅速穿上一件赤褐色的渔民衣服。衣服又宽又长,过了膝盖,袖口也卷了几卷,分明是他爸爸穿过的。

一年四季,海龙喜欢在这里洗澡、潜水,即使这样的鬼天气也不例外。现在正是尖头鱼最肥最值钱的季节,海龙的爸爸有一种祖传捕鱼绝招,越是天寒地冻效果越好;深夜走到沙滩,仰头喝下一瓶酒,脱下衣服,跳进海里。尖头鱼便迎着热气游过来„„可是爸爸出海妈妈就心跳。所以爸爸不让海龙学这种原始的捕鱼法。但海龙觉得有趣,几次要跟着下海,被爸爸骂回来。最近爸爸连续几个晚上下海捕鱼,风寒侵入肌体,生起病来,家里仅有的一点钱在药煲里化作一缕缕轻烟。欠下一屁股债。年关在即,爸爸躺在床上发愁。

听到妈妈的喊声,海龙跳下礁石,赤着脚板,沿着沙滩走回来。

一家人正围着低矮的桌子吃晚饭。爸爸舀了一碗粥汤,弓着腰,埋头就着番薯连皮带根艰难地咀嚼吞咽,不时停下来咳嗽。有时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妹妹便给他捶捶腰背。 海风穿过破屋石缝,像吹箫一样呜呜响。爸爸头也不抬地说:“阿龙,天气这么冷,你别去耍海水了,弄出病来怎么办!” “浸浸海水少生病,邻居老叔说的。”海龙抓了一个番薯端着碗到屋外吃,看看海边的天色变化。

天黑下来,爸爸咳嗽着躺下,妈妈和妹妹也上床睡觉了。海龙装作睡着的样子,爸爸的咳嗽声和呻吟声渐渐静了,才蹑手蹑角溜下床,溜到门外。

大海一片漆黑。墨兰的苍穹缀满星星,洒下淡淡的星光。海滩像一片蒙蒙轻雾。海龙全副武装,用尖担挑着鱼篓、干柴困,快步向海滩走去。她那稚嫩的脸蛋此刻十分凝重暗淡,和夜色融成一体。他不会喝酒,掏出两个还有些烫手的番薯,拍掉草木灰。连皮吞进肚里。他把尖担插在湖水线上,爬上礁屿,解开柴困,划了几根火柴。柴枝熊熊燃烧起来,照的海面红光闪烁。他脱下衣服,迅速留下海里。深夜是海水不同白天,像冰一样。海龙感受到裂肌贬骨的寒冷。他没有反悔,没有退缩——爸爸忍受得了,自己为什么忍受不了。他咬咬牙,挥动双臂,捞水擦擦身体。敏感的尖头鱼已经感受到一团热气,它们笨拙地迎着热气游过来。海龙激动得心怦怦跳,忘记了寒冷,牙齿叼着鱼篓,双手左右

开弓,左一条右一条,像捞漂浮在水里的萝卜,一一把它们丢进篓里。

海潮不断上涨。海龙随海水不断上浮,到插尖担的地方,鱼篓满了。要是爸爸便立即上岸小跑回家,钻进孩子们用体温焐热的被窝„„不!此刻礁屿附近的尖头鱼还很多,他太舍不得离开了。可是鱼篓满了,没地方放呀!他爬上礁石,添了柴火,拿过裤子,用石头把裤带砸成两段,一段把裤角扎牢,把娄里的鱼倒进去,再用另一段扎了口,海龙带着鱼篓又一次溜下海里,身子接触到密密麻麻的尖头鱼,他激动的热血沸腾,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困乏,抓鱼的动作越来越快„„他干狂了,干傻了,恨不得把海里的尖头鱼都抓进自己的鱼篓里。

后半夜,爸爸醒来发现海龙不见了,赶紧和妈妈向海滩寻来,一脚深一脚浅,跌跌撞撞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妈妈一个踉跄,脚下好像绊着什么,软绵绵的,只见海龙光着屁股,倒在地上,旁边的胆子一头是鱼篓一头是用裤子改装的袋子,都盛满银晃晃的尖头鱼。妈妈搀扶着海龙,爸爸挑起担子,一步一步走回家里。

海龙清醒过来,喝下一碗热水,钻进妈妈妹妹的暖被窝。冰冷的身子接触到妹妹,妹妹惊醒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妈妈说:“哥哥捡回来好多好多的鱼哩。”妹妹揉揉惺忪睡眼,见地上许多尖头鱼,不禁破涕为笑。刺骨的寒风发出尖厉的哨音,穿过小屋的石缝溜走了,②黎明前的大海静了,静的像守着摇篮的母亲„„

(选自《2004年广东散文精选》,有删改)

16.阅读文中两处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4分)

17.文中海龙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4分)

18.海龙捕鱼时经受了考验,使他坚持下去的原因有哪些?(3分)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两个原因。(4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梁宗岱①先生 温源宁

①像宗岱那样禁不住高高兴兴的人,我从来没见过,他那种高兴劲儿有时候把我吓一大跳,即使他确实知道灾祸临头,我敢说,他还是过那种无忧无虑的快活日子:他会特别重视仅有的那一丁点儿阳光,因而完全忘掉美景背后的一大堆影子和黑暗。宗岱热爱人生,热爱得要命。对于他,活着就是上了天堂。他一息尚存,便心满意足。他笑着过生活。我们许多人,因为对生活有求而不得,也只好笑一笑,宗岱呢,因为对生活无所求,所以笑得最好。

②这种高高兴兴的性情,在他的脸上不是表现为一团笑纹的微笑,就是表现为欢快地扬眉张口,似乎急于把人生献给他的一切狼吞虎咽地吃下去,再用咂得乱响的双唇像回声一样说着全能的上帝所说的话:“看哪,这很好!”他那轮廓鲜明的相貌和锐利的眼睛,透露

出来高超的智慧,它渴望对心灵作深入的探险。

③宗岱有运动员的体格。中等身材,稍有些瘦,哪一天他都可以当个马拉松健将。实际上,他是个出色的善于跑路的人。他洋洋得意说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他也爱游泳,在这方面,他认为他的勇敢大大超过了实际的限度,我不大相信,不过,我敢说,必然可以超过一点儿。此外,为了保健,他操练孙唐②锻炼功法等等下了苦工夫。

④宗岱喜好辩论。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若一面走路一面辩论,他这种姿势尤为显著:跟上他的脚步,和跟上他的谈话速度一样不容易,辩论得越激烈,他走得越快。他尖声喊叫,他打手势,他踢腿。若在室内,他完全照样。辩论的缘由呢,为字句,为文体,为象征主义„„而最难对付的往往就是为某两位诗人的功过优劣,要是不跟宗岱谈话,你就再也猜不着一个话题的爆炸性有多大。多么简单的题目,也会把火车烧起来。因此,跟他谈话,能叫你真正筋疲力尽。说是谈话,时间长了就不是谈话了,老是打一场架才算完。

⑤劝大学,宗岱最有兴趣。他崇拜的是陶渊明、法雷芮、蒙坦、莎士比亚、拉辛和巴斯加。他们的著作,他读起来永远放不下。法雷芮的诗,他极喜欢,但我们若听他朗读,却往往无法注意诗句的美妙,而全被他朗读的架势吸引了——令人很容易幻想着自己正在听一个宗教狂的狂热宣传。

⑥旁人看来,宗岱的翻译简直是件苦差,纸上的文字仿佛都和他有仇,他一个一个地计较,死盯着不放,不独一字字地译,连节奏和用韵都力求和原作一致。他这样难为自己几近傻气,但他译的蒙坦的随笔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公认的接近原著,只怕无人能与之媲美的。

⑦法雷芮的格言“要行动,不要信念”,是宗岱衷心信服的。但宗岱的人生哲学还不止于此。实际上,他并不相信上帝、天路历程和永生。无疑,他就是相信自己,相信人生可恋,文学可喜,女人可爱。如果有人长期埋头于硬性的研究之中,忘了活着是什么滋味,他应该看看宗岱,便有所领会。如果有人因为某种原因灰心失望,他应该看看宗岱那双眼中的火焰和宗岱那湿润的双唇的热情颤动,便可唤醒自己对世界应有的兴趣。我整个一辈子也没见过宗岱那样的人,那么朝气蓬蓬,生气勃勃,对这个荣华世界那么充满了激情。他活了多少年,我一定相信多少年,相信激情、诗情和人生是美妙的东西——不,应该说是人回老家以前所能得到的最美妙的东西。 [注] ①梁宗岱(1903-1983):广东新会人,诗人、翻译家。

②孙唐:德国体育家。

(选自《一知半解及其他》,南星译,有删改) 19.请分别指出文中③④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述效果。(4分)

(1)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2分)

(2)对于他,辩论简直是练武术,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2分)

20.④⑤⑥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5分)

21.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回答。(6分)

江西卷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晚秋

[亚美尼亚]埃•格林

瓦萨卡在一所大学对面的网球场旁停下了脚步。

秋季里的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这样让他的心情更加烦闷。温暖晴和的晚秋好像在故意戏弄他,嘲笑他,鄙视他„„ 一阵已有几分凉意的秋风吹了过来,几片金黄的叶子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轻盈地飘落到了地上。两个身材姣好的姑娘从瓦萨卡的身边走了过去,飘过一阵沁人的香水的芳香。这样的姑娘瓦萨卡连想都不敢想,即使在年轻的时候,他也没敢奢望过,她们对他来说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和孤儿院长大的玛妮克结了婚。但那个曾经安安静静、勤快能干的玛妮克现在却好像换了个人,每天唠唠叨叨,不停地 数落他,甚至连在床上也是一肚子怨气,所以他越来越不愿碰她的身体了。想到这儿,瓦萨卡感到了一阵良心的责备,仿佛侮辱了自己的妻子。毕竟他们一起忍受了失去第一个孩子的伤痛,后来又生育了一个女儿。最近玛妮克不幸伤了胳膊,肿得很厉害,大概是骨折了,他需要快筹到钱给玛妮克拍X光片和治疗„„

瓦萨卡的心底一阵绝望。现在他就是在到处找工作,对他来说,时间非常紧迫,每一分钟都是?

以前不管怎么说他还能干粗活,当搬运工,可现在却得了疝气,粗活干不了了,可要治好疝气也得一大笔钱哪!

有事一阵略带凉意的微风吹了过来,一种像翠菊似的黄色小花随风摇动着小小的脑袋。瓦萨卡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他们家住在市中心,后来他们的房子被拆掉了,只得到了一点点少得可怜的补偿金。他和父母颠沛流离,几经辗转,最后才在邻近的市郊的一个地方落下了脚,生活也随之落到了贫困线之下。

瓦萨卡低声骂了一句,两腿突然不听使唤地朝学校方向走了过去。是啊,他以前真的很喜欢学习,他可不像那个留级生梅鲁日。梅鲁日当年和他同桌,可现在这个梅鲁日已经是达符文了„„

一个穿着率风衣的人轻轻地碰了一下瓦萨卡的*******道停着两辆汽车间***过去,急着过马路。瓦萨卡迅速瞥了这个女人一眼,她也来自另一个世界。于是瓦萨卡把目光移到了别处。突然他被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和令人恐怖的尖叫声吓了一哆嗦。他顺着声音望了过去,那个穿绿风衣的女人一动不动地躺在了一辆大客车的底下。第一个从汽车驾驶室跳出来的是已经吓得半死的司机,随后乘客们也慌慌张张地从车上走了下来。有一个姑娘第一个跑到了躺在地上的女人跟前。她动作敏捷、手脚麻利地摘下受伤女人耳朵上那对亮闪闪的耳环,迅速放到自己的上衣兜里,然后大声地喊了起来:“这条母狗!偷了人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

突然,瓦萨卡发现了一个绿色的东西,就在左边,离他只有一二十米远。瓦萨卡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好像是一个女式小包,崭新的,样式非常精巧。这个小包最有可能就是那个受伤的女人的。现在众人正要把那个女人抬起来。瓦萨卡的注意力现在已经不能集中了。他又要留意那个女人,又要留意这个包。这时候救护车过来了,车上下来几个穿白大褂的救护人员,把受伤的女人放到救护车里拉走了。出事地点只剩下了一片发黑的血迹。 阳光照到了那个小包上,包上的小锁扣和装饰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小包真漂亮,肯定价格不菲!它就这么神奇的被抛到了瓦萨卡十步远„„ 瓦萨卡心里一阵紧张,他屏住呼吸,朝那个小包的方向走了过去。他刚走了两步,马上又停住了:他心怦怦跳地想等身后响起的脚步声走远。同时,他又忍不住朝那个小包的方向看了一眼,结果他惊恐地发现,一个体态臃肿、手里拿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快速地倒着两条腿,像跳舞似的径直朝小包走了过去,一把捡起小包,然后又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朝着一个小花园的方向走去。

瓦萨卡心里一阵慌乱,额头上立刻渗出了汗珠。这简直就是当着他的面把他偷光了! 那个胖男人已经从瓦萨卡的视野中消失了,但他还站在原地发愣,眼睛呆呆地盯着一个地方。 但过了一会儿,瓦萨卡突然又感到一阵轻松,如释重负。“我鬼迷心窍了,”他嘟囔了一句,“真是鬼迷心窍了„„”

凉爽的秋风轻拂在他的脸上,他的呼吸也变得自如了。

他信步在街上,孤身一人,漫无目的,只是当他从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从前的老同学梅鲁日正在建的那个小独楼的工地上时,他才明白了其他的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

16.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4分)

17.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18.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7分)

19.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通过瓦萨卡对学校生活的回忆,引出了他与梅鲁日不同人生际遇的对比,揭示出社会的不公,为作品结尾作了铺垫。 B.“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这段骂人的话语表明瓦萨卡从小缺乏教养。

C.小说中有关女式小包的细节描写,暗示了受伤女人的富有,也凸显了小包对瓦萨卡产生的心理冲击。 D.中年男人当着瓦萨卡的面拿走了小包,这种偷窃行为激怒了瓦萨卡,因为在瓦萨卡看来,那个小包本该属于自己。

E.小说的标题“晚秋”既是写实,又是象征,包含了耐人寻味的丰富意蕴,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匠心。 湖北卷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才子赵树理 汪曾祺

①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看人看事,常常微笑。

他是个农村才子。②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 白带做还误不了唱。他是长治人,唱的当然是上党梆子。严文井说赵树理五音不全,其实赵树理的音准是好的,恐怕倒是严文井有点五音不全,听不准。他爱“起霸”①,也是揸②手舞脚,看过北京的武生起霸,再看赵树理的,觉得有点像螳螂。他能弹三弦,不常弹。他会刻图章,我没有见过。他的字写得很好,是我见过的作家字里最好的。字是欧字底子,结体稍长,字如其人。 他的稿子非常干净,极少涂改。他写稿大概不起草。我曾见过他的底稿,只是一些人物名姓,

东一个西一个,姓名之间牵出一些细线,这便是原稿了。考虑成熟,一口呵成。赵树理衣着不讲究,但对写稿有洁癖。他痛恨人把他文章中的“你”字改成“妳”字(有一个时期有些人爱写“妳”字,这是一种时髦),说:“当面说话,第二人称,为什么要分性别?——‘妳’也不读‘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内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妳’,否则要负法律责任。”

赵树理是《说说唱唱》副主编,实际上是执行主编。他是负责发稿的。有时没有好稿,稿发不出,他就从编辑部抱了一堆被审掉的稿子回屋里去看,不好,就丢在一边,弄得一地都是废稿。有时忽然发现一篇好稿,就欣喜若狂。他说这种编辑方法是“绝处逢生”。陈登科的《活人塘》就是这样发现的。有次实在没有好稿,康濯就说:“老赵,你自己来一篇吧!”,赵树理关上门,写出了一篇名著《登记》(即《罗汉钱》)。

赵树理吃食很随便,随便看到路边的一个小饭摊,坐下来就吃。后来是胡乔木同志跟他说:“你这么乱吃,不安全,也不卫生。”他才有点选择。他爱喝酒。每天晚上要到霞公府间壁一条胡同的馄饨摊上,来二三两酒,一碟猪头肉,吃两个芝麻烧饼,喝一碗馄饨。他和老舍感情很好。每年老舍要在家里请市文联的干部两次客,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腊月二十三,老舍的生日。赵树理必到,喝酒,划拳。老赵划拳与众不同,两只手出拳,左右开弓,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老舍摸不清老赵的拳路,常常败北。

赵树理很有幽默感。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赵树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他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起外号:翻得高、糊涂涂„„他写的散文中有一个国民党小军官爱训话,训话中爱用“所以”,而把“所以”联读成为“水”,于是农民听起来很奇怪:他干嘛老说“水”呀?他写的“催租吏”为了“显派”,戴了一副红玻璃的眼镜,眼镜度数不对,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农村的土路上走。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有一个时期,很多作品对农村情况多粉饰夸张。他回乡住了一阵,回来做报告,说农村情况不像许多作品描写得那样好,农民还很苦,城乡差别还很大,说,我这块表,在农村可以买五头毛驴,这是块“五驴表”!他因此受到批评。 【注】①起霸:戏曲表演程式之一,即武将上阵前所做的整盔、束甲等一套舞蹈动作。 ②揸:把手指伸张开。

16.下列对赵树理才气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赵树理喜爱民间戏曲,唱念做打样样都会,一个人能演活一台戏。 B.赵树理的字写得好,是欧体字的底子,结体也很有个性。

C.赵树理写东西从不起稿,考虑成熟,一气呵成,稿子非常干净。 D.赵树理文学眼光独到,有时能使被弃置的好搞起死回生。

17.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画线的①②两处分别加以赏析。(4分)

18.本文细节描写十分精彩,请举两例加以评析。(6分)

19.请概括本文最后一段的主要内容,并谈谈该段在塑造赵树理形象上的作用。(5分)

辽宁卷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乌拉圭]比亚纳①

这是给牲口烙印的日子。早晨的阳光倾泻下来,照得人们头昏眼花。

在用横木和立柱造的宽大畜栏里,一群小牛犊踢打着蹄子,眼里冒着火光,在弥漫的尘烟中急得团团打转。从那激怒的神色看,这样被囚禁在里头,它们再也不能忍受了。

畜栏外面,准备套牲口前蹄的人排成两行,中间留一条通道。他们手握绳索,睁大 眼睛,等待小牛出栏。

在畜栏的门旁,巨大的火堆熊熊燃烧,火焰冲天。

突然,套牲口的人拖出一头小牛来。当它走到场地上的时候,加乌乔②们发出一阵吼叫,吓得它发疯似的埋头奔跑起来。十几条套索在空中发着咝咝声,凶猛的小牛咆哮了一声,扑通倒在地上。勇士们一拥而上,把它捆缚起来,按在了地上。

“烙!”一个人叫道。

打烙印的人从火堆那儿跑了过来。

火红的烙铁烙得小牛毛皮发着吱吱的声响,冒出一股白烟,发出一股臭味。然后,小牛被解下绳索,身上流着血,疼痛而悲哀地跑开了。加乌乔们却又说又笑地走向火堆,去享受他们套捉牲口的奖赏——畅饮那杯美酒去了。

这种粗野而危险的活计,是加乌乔们最大的乐趣,他们从内心里感到高兴。但是在这一片欢乐的气氛中,只有马乌罗与众不同。他身体高大、粗壮,有点驼背,脑袋硕大,头发蓬乱,脸上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那个大鼻子:鼻梁高高地突起,在浓密的头发村托下,就像是乱糟糟的黑色胡椒树丛中间的一座小石山。别人交谈的时候,他嘟哝;别人大笑的时候,他吼叫。

“烙!这回该你了!”伙伴们着急地冲马乌罗喊道。

他气呼呼地回答:“来了,哼!我又不是火车!”

转回来的时候,他嘟嘟囔囔,推搡着人群往前走,或给狗一脚,或给一个男童头上一掌,什么借口他都找得到的。“这帮懒鬼!你们不知道给人让路吗?”

“你们给这个怪物让路!”有人这样应答。马鸟罗头也不回,粗言恶语地骂他一句,全是难听的字眼儿。

老头儿马乌罗的为人一向如此:脾气暴躁,态度冷淡,出言不逊,像青榅桲一样苦酸。所以,人们都管他叫“怪人”。他那毛茸茸的狮子般的大头,他那被头发遮掩着的可憎的面孔,他那目光凶狠的小眼睛,他那嘶哑的嗓音和他那把总是插在腰问的长刀子,令人不禁感到几分敬畏。

他是从何处来的呢?没人知道。可能是从地狱里来的,也可能是从某个狮子洞里来的。谁也不知道他的身世,但是大家都猜想:他准是一个有着不幸经历的强盗。一个怪人,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一个心灵干枯、心似铁石的人。他经常冲着大家抱怨,而不对着某个人。

场地上忽然响起一阵可怕的叫喊。只见一头肢体伤残、秉性暴烈的四岁大公牛从地上爬起来,怒气冲冲地用蹄刨了刨地,接着痛苦而狂怒地向众人发起了攻击。加乌乔们大惊失色,恐惧地四处奔逃。那公牛三蹦两跳地蹿到火堆边。马乌罗还来得及躲开,他噌地一下爬到了畜栏的围墙上。

但是,当他回头看时,发现下面有一个男童,一个六岁的男童,一只手提着一只吐绶鸡,另一只手抱着一个南瓜,吓得脸色铁青,呆若木鸡。马乌罗毫不犹豫地跳下去,伸手把他抓住,高高地举过头顶,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公牛的犄角。.

在场的二十个人异口同声地发出恐怖的叫喊,冒着红色火焰的木柴四处飞溅,烟雾弥漫,尘土飞扬,眼前的一切顿时变得模糊不清。

当公牛被两条绳索套着犄角从烟雾中拖出来的时候,大家才看清这幅惨景,都惊呆了。

那男童站在被公牛冲毁的火堆旁,面色如土,但是安然无恙。有着不幸经历的怪人马乌罗却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他的头枕着灰烬,结实的胸膛已经被公牛的凶恶犄角挑开。

(朱景冬译,有删改) [注]①比亚纳(1868~1925):著名作家,其作品多取材于加乌乔的口头传说。②加乌乔:南美潘帕斯草原牧民的统称,意思是“孤儿”、“流浪者”,性格强悍而狂放。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由于即将被拖出去烙印,那群囚禁在用横木和立柱建造的畜栏里的小牛神色愤怒,眼冒火光,无法忍受。

B.加乌乔们打心眼儿里喜爱烙牛,是因为这项粗野危险的活计既紧张又刺激,事后他们还能畅 饮美酒。

C.马乌罗的强盗经历、丑陋容貌和暴戾性格,使他受到加乌乔们的歧视,他被看成一个冷酷无 情、心灵干枯和心似铁石的人。

D.作者一面同情被烙的小牛,一面也以欣赏的笔触描写了加乌乔们在烙牛中所表现出来的强悍、狂放品格。

E.大公牛狂怒地向人群进攻,马乌罗为拯救男童而殉难。作者通过这段传奇,热情讴歌了主人公舍己救人的高尚品格。

(2)“怪人”马乌罗与众不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说明。

(6分) (3)小说为什么对马乌罗“烙牛”的具体过程不着一字?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主要由加乌乔“烙牛”和马乌罗“救童”两个片段构成。你认为哪个片段更精彩?请谈谈你的观点,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陈述理由。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数学奇才华罗庚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办,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予,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

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0"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去较量。 l982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改成“观棋不语非君子,落予有悔大丈夫”。意思是说,当你看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指出来,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及时修正,这才是“真君子"与“大丈夫”。可见,华罗庚的这些想法是一脉相承的。 (摘编自王元<华罗庚》)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华罗庚认为,研究数学如果把它割裂开来,只研究某个分支或其中一个小题

目,不考虑“左邻右舍”,就无异于“画地为牢”。

B.在华罗庚看来,研究数学选定一个方向深入钻研很重要,但也要善于把握进

退时机,该退却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退却。

C.王元与潘承洞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

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D.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认识到,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

点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

E.本文撷取华罗庚的若干人生片断,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传奇

经历,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2)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请

简要分析(6分) (3)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4)“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重庆卷

五、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帐。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的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

但是一般人用这几个词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那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

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 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作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来而不往非礼也”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竟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作笑谈,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

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分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西方有句话,“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我是很有诚意的”,自己标榜自己。大有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自己的态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这就不免沾上些戏味。 (有删节)

14.如何理解“客气要大方,合身分,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在文中的含意。(4分)

15.文章围绕“诚意”展开讨论.请分析文章的思路。(6分)

l6.文章说“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请找出作者这样说的例证。(6分)

17.作者认为“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持论的思维方式和态度。(6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14.客气是一种诚意,但客气也适度、得体,否则就降低了诚意的价值。

15.首先提出诚意是品性,也是态度。接着进一步指出只有把诚意当作品性是片面的,率性是诚意,客气也有诚意,由此说明诚意作为态度是有价值的。最后得出结论:为了别人的好,做戏也有诚意。

16.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仅是虚伪的。老先生开口闭口开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

或有些人认为“看人,请客,送礼” 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 17.(6分) (1)辩证(对比)思维分析(略) (2)包容态度

分析(略)

六、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l6分) 湖南卷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我们吃了中饭出来到海边去,云雀们也吃过了饭,离开了它们卑微的地巢飞往高处做工去。瞧着,这儿一只,那边又起了两!一起就冲着天顶飞,小翅膀动活的多快活,圆圆的,不踌躇的飞,——它们就认识青天。一起就开口唱,小嗓子动活的多快活,一颗颗小精圆珠子直往外唾,亮亮的唾,脆脆的唾——它们赞美的是青天。瞧着,这飞得多高,有豆子大,有芝麻大,黑刺刺的一屑,直顶着无底的天顶细细的摇,——这全看不完了,影子都没了! 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背负苍天,而莫之夭阏者”,那不容易见着。我们镇上东关厢外有一座黄坭山,山顶上有一座七层的塔,塔尖顶着天。塔院里常常打钟,钟声响动时,绕着塔顶尖,摩着塔顶天,穿着塔顶云,有一只两只有时三只四只有时五只六只蜷着爪往地面瞧的“饿老鹰”,撑开了它们灰苍苍的大翅膀没挂恋似的在盘旋,在半空中浮着,在晚风中泅着,仿佛是按着塔院钟的波荡来练习圆舞似的。那是我做孩子时的“大鹏”。有时好天抬头不见一瓣云的时候听着豸虎

忧忧的叫响,我们就知道那是宝塔上的饿老鹰寻食吃来了,这一想象半天里秃顶圆睛的英雄,我们背上的小翅膀骨上就仿佛豁出了一锉锉铁刷似的羽毛,摇起来呼呼响的,只一摆就冲出了书房门,钻入了玳瑁镶边的白云里玩儿去,谁耐烦站在先生书桌前晃着身子背早上的多难背的书!呵飞!不是那在树枝上矮矮的跳着的麻雀儿的飞;不是那凑天黑从堂扁后背冲出来赶蚊子吃的蝙蝠的飞;也不是那软尾巴软嗓子做窠在堂檐上的燕子的飞;要飞就得满天飞,风拦不住云挡不住的飞,一翅膀就跳过一座山头,影子下来遮得阴二十亩稻田的飞,到天晚飞倦了就来绕着那塔顶尖顺着风向打圆圈做梦„„

飞。人们原来都是会飞的。天使们有翅膀,会飞,我们初来时也有翅膀,会飞。我们最初就是飞了来的,有的做完了事还是飞了去,他们是可羡慕的。但大多数人是忘了飞的,有的翅膀上掉了毛不长再也飞不起来,有的翅膀叫胶水给胶住了再也拉不开,有的羽毛叫人给修短了像鸽子似的只会在地上跳,有的拿背上一对翅膀上当铺去典钱使过了期再也赎不回„„真的,我们一过了做孩子的日子就掉了飞的本领。但没了翅膀或是翅膀坏了不能用是一件可怕的事。因为你再也飞不回去,你蹲在地上呆望着飞不上去的天,看旁人有福气的一程一程的在青云里逍遥,那多可怜。而且翅膀又不比是你脚上的鞋,穿烂了可以再问妈要一双去,翅膀可不成,折了一根毛就是一根,没法给补的。还有,单顾着你翅膀也还不定规到时候能飞,你这身子要是不谨慎养太肥了,翅膀力量小再也拖不起,也是一样难不是?一对小翅膀驮不起一个胖肚子,那情形多可笑!到时候你听人家高声的招呼说,朋友,回去吧,趁这天还有紫色的光,你听他们的翅膀在半空中沙沙的摇响,朵朵的春云跳过来拥着他们的肩背,望着最光明的来处翩翩的,冉冉的轻烟似的化出了你的视域,象云雀似的只留下一泻光明的骤雨——那你,独自在泥土里淹着,够多难受,够多懊恼,够多寒伧!

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不说别的。到云端里去,到云端里去!那个心里不成天千百遍的这么想?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里滚着,从陆地到海,从海再看到陆地。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

人类初发明用石器的时候,已经想长翅膀,想飞。原人洞壁上画的四不象,它的背上掮着翅膀;拿着弓箭赶野兽的,他那肩背上也给安了翅膀。小爱神是有一对粉嫩的肉翅的。挨开拉斯(Icarus)是人类飞行史里第一个英雄,第一次牺牲。安琪儿(那是理想化的人)第一个标记是帮助他们飞行的翅膀。人类初次实现了翅膀的观念,彻悟了飞行的意义,挨开拉斯闪不死的灵魂,回来投生又投生。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是飞!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选(1918—1949)》,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有删节) 15.简析文章第一自然段描写云雀的原因。(4分)

答:

16.为什么只有“饿老鹰”成了“我做孩子时的‘大鹏’”?(6分)

答:

17.谈谈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第二人称的好处。(4分)

答:

福建卷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走进腾格里(节选) 学群

①这是我第三次走进沙漠。每一次,沙漠总是让我变得跟一个小孩子似的。

②先是骑在骆驼上往沙漠里走。就这样,沿着沙地的起伏一路走下去,把身后的那个世界远远地甩在沙漠以外,甩掉人身上一切多余的东西。

③晚餐就在沙地上进行。两只馒头,一瓶水,再加上一点取自沙漠的野菜,就这几样东西。面包、水和盐,人的生活,最基本的无非就这几样东西。几千年几万年,真正支撑起人类历史的,也就是这几样。

○4晚饭之后,夜色渐渐从沙地的低凹处爬上来,漫过沙丘,将天空也浸入其中。这不是一般涂抹在物体上的黑色,这是幽邃深远的晦暗,是亿万光年的未知领域。满天星光在闪烁。多少年不曾见过如此繁浩的星光,仿佛天空把这么多年的星光一齐拿到这里来闪耀。 ○5暗黑中,身子下面的沙丘仿佛在不断隆起,直到接近天空的高度。我仿佛是在地球的最高处,静静地、静静地面对浩瀚的星空。幽邃的夜空下,整张大地剩下来的就只有宁静,原来这宁静中有着永恒的东西。

○11沿着沙地的起伏往回走,人类的世界在地平线以下闪烁。城市就像大地上吵闹的星群。我知道,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然后把袜子和鞋穿上,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我没有办法像那些甲虫一直生活在这里,不能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甚至不能像一匹骆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不能留下,就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 (摘自《生命的海拔》,有删改)

[注]腾格里:位于内蒙古西南部和甘肃中部边境交界处,面积4.27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四

大沙漠。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②段“身后的那个世界”是指喧嚣的物质世界,不包括被扭曲的精神世界,因此,“一切多余的东西”指的是物质的东西。 B.第④段连用“爬”“漫”“浸”三个动词来写沙漠夜色渐渐加深的过程和个人的感受,形象生动,让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C.第⑦段写月亮与无垠的宇宙相比虽然渺小,但它的光辉却可以照亮大地。作者借此暗示,人和大自然相比虽然渺小,但可以创造世界。

D.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月光,突出了在宁静中,对大自然的永恒、人类历史文化的悠久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内涵丰富。

E.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依次写了作者进入腾格里沙漠、沙地晚餐、月夜静观、从沙漠返回等片段,每个片段都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悟。

14.文章第⑧段划线的句子“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这“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有哪些?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15.文章第○11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 林天宏

⑥“朱启钤是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要推迟多少年。”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崔勇这样评价朱启钤。

⑦朱启钤于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祯,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以其深厚的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启钤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

⑧有数据显示,截至1937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206组,因此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

⑨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停办也已整整60周年。

⑩6月13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而位于东城区赵堂子胡同3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 (摘自2006年6越21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北京卷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祁连雪

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

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你驻足武威、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杨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江南秀色”所倾倒。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河西走廊尽是良

沃野,它的精华所在,只是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平原,黑河、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这篇膏腴之地,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祁连雪以其丰美、清冽的乳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一过乌鞘岭,那静绝人世、复列天南的一脉峦叠峰,就投影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映着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的晴空。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景,领略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顿觉凉生襟腋,情愫高洁,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

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这里难以计数的神话传闻和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压低了祁连山、涂饰了祁连山,丰富了祁连山。在那云做梦的少年时代,一部《穆天子传》曾使我如醉如痴,晓夜神驰于荒山瀚海,景慕周天子驾入骏马巡行西北三万五千里,也想着要去西王母那里做客。当时把其中的故事都当成了信史。真正知道它“恍惚无征,夸言寡实”,是后来的事,但祁连山的吸引力并未因之稍减,反而益发强化了,四十余年的渴慕,近照终于得偿,其欢

之情是难以形容的。

旅途中我喜欢吧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叠合,车过山丹河(即古弱水)时,我想到了周穆王曾渡弱水会西王母于酒泉南山。《淮南子》里也有后羿过弱水向西王母“请不死之药”的记载,神话传说汇集着一个民族关于远古的一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情感、体验以至行动的载体,深入的窥察一个民族以至人类史前的发展轨迹。 观山如读史,驰车河西走廊,眺望那笼罩南山的一派空漾,仿佛能谛听到自然、社会、历史的无声倾诉,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激动和沉甸甸的时间感被呼唤出来,觉得有许多世事已经

然远逝,又有多少天涯过客正在匆匆走来,我们这些河西走廊的过客,与祁连雪玲朝夕相对,自然就把它当做了热门话题,有人形容它像一位仪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俯视着苍茫的大地,守护着千里沃野;有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祗,壁立千寻,高悬天半,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隔膜感,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神之所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一种相通相化相亲相契的温情,使造化与心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渗,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

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150年前的秋日,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时,曾写下诗句:“天山万

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甘、青路上,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依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

(取材于王充阁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19.文中说“观山如读史”,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观

山如读史”中获得的启示。(不少于200字)(10分)

第三篇:初中语文古诗词分类整理汇编

一、有关四季的古诗词

1.带“春”字表现春天的诗句: ①国破山河茬,城春草木深。②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新燕啄春泥。

2.不带“春”字表现春天的诗句: 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②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③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带有“夏”字表现夏天的诗句: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4.不带有“夏”字表现夏天的诗句: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5.带有“秋”字表现秋天的诗句: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不带有“秋”字表现秋天的诗句: ①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②古道西风瘦马。 7.不带有“冬”字表现冬天的诗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二、写“愁”的古诗句

1.愁之味: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愁之长: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愁之重: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三、写“花”的古诗句:

①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④烟花三月下扬州。

四、含“山”的古诗句:

①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③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④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五、含“月”的古诗句:

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②明月几时有 ③明月别枝惊鹊。④月有阴晴圆缺。

六、含“树”的古诗句:

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②枯藤老树昏鸦 ③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七、写“长江”的古诗句

①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②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到此回。

八、思乡的古诗句

①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②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1

第四篇:高中语文现代文整理1[小编推荐]

高中语文现代文整理(高一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

二、跨越百年的美丽

①作者:梁衡,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主要作品有科学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和《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和《只求新去处》,学术论文集《为文之道》和《继承与超越》,还有初中语文课文《晋祠》。

②理解:课文是在纪念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一百周年有感而发写下的一篇文章,是一篇充满激情的散文。作者写此文的真正用意是为了揭示居里夫人身上的一种伟大的人格魅力:美丽的居里夫人不被上帝所给的美形所累,她少有的坚韧、刻苦钻研的精神,打破了女人的美貌是存在于社会价值的观念。她有大志,有大求,淡然地生活,积极地进取。这一点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外形美与内心美的层面上理解,而应更深入地理解,这就是居里夫人与众不同之处——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追求,虚怀若谷,深层次的谦虚。美丽的实质:深刻而不肤浅,内敛而不浮华;经过一定的生命的历练后达到的崇高的精神之美,是外在美的升华和超越,具有恒久的魅力。

③写作特点:本文在选材上具有独特的视角;正反两面描写的结合,展现伟大女性的风采;引用名言,颂扬其格;运用类比,凸显精神。

④补充: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因研究放射性现象与贝克勒耳及皮埃尔〃居里共同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又因发现钋和镭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第二单元

四、边城

①作者: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有小说集《龙朱》和《旅店及其他》,短篇小说《丈夫》、《贵生》和《三三》,中篇小说《边城》,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湘西散记》、《湘西》和《从文自传》。

②理解: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湘西乡村风俗画幅,充满了湘西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翠翠是小说的主人公,天真善良,温柔清纯,也是这幅湘西风情画中的一个典型形象。爷爷理解为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在课文思想情感的把握上,感受翠翠和爷爷之间的祖孙亲情。 ③补充:

小说三要素:环境、人物、情节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形象分析:可以分别从人物的语言,心理,行动,外貌以及故事发生的环境等着手,通过作品丰富的细节,人物的行动、对话和内心活动,表现来人物的性格特色及其思想发展。环境描写的作用:营造……氛围;衬托人物形象,使得自然美与人性美相照应;烘托故事的气氛;烘托人物得心理活动,使得自然景物的描写成为人物情绪的延伸和扩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五、合欢树

①作者: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和《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等。

②内容理解:本文是一篇多年感情积郁的产物,是唱给母亲的一首赞歌,更是一曲生命轮回的交响。作者经历生命中的种种痛苦,但终于从中挺身而出,达到超凡脱俗、大彻大悟的境界,所以整篇散文,文风简朴直白,感情含蓄,动人心魄,写出母爱无私伟大,子女无法全部报答的主题。合欢树的象征意义:一种美好的回忆;母亲生在这个时代的另一种方式;作者能在静寂的夜晚与母亲灵魂相融合的精神家园;象征作者自己在经历了众多磨难后终于获得成功;生命的顽强,意志的坚定和事业的成就;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和祝福;母子合欢。 ③补充:象征:象征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指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某种

1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强表达出来的。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是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第三单元

七、最后的常春藤叶

①作者:欧〃亨利,原名为威廉〃西德尼〃波特。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其中有名篇《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贤人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等。 ②理解:

贝尔曼在墙上留下的叶子是一幅用生命和意志留下的杰作,展现了贝尔曼对命运顽强的抗争。这篇叶子浓缩了舍己为人的精神,浓缩了爱和善,是他唤醒了琼珊对生命的信念,贝尔曼没有死,他的灵魂,他的希望,他的生命之光全集结在这片叶子上。这是一篇闪烁光,永不凋零的叶子。

Q: 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的关系?

A: 在琼珊的眼里,最后一片叶子作为生命的征兆,也是死神的化身。她把最后一片叶子作为最后一丝与世界微弱的牵连,作为放弃生命的理由。于是在寒秋的风雨吹刮使藤叶越落越少时,读者的心也越揪跃紧,藤叶最终会掉完,但是年轻纯洁的琼珊不应该这么早过世,于是小说的矛盾推向高潮。

Q: 为什么最后一片叶子能够挽救琼珊的生命?

A: 小说之前有医生的伏笔,而且尽管琼珊被病魔与生活的苦难泯灭了对生的希望,但她还那么年轻,对艺术的追求才刚开始,潜意识里仍有对生的渴望。当她从最后一片叶子中得到启示,有了活下去的信念,使药物治疗的效果提高。

Q: 最后一片叶子在小说情节中的作用?

A: 串联着琼珊与贝尔曼这两个人物的活动,展开了所有的情节——琼珊收到的人间苦难与老贝尔曼的舍己救人的人性美。

Q: 为什么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的杰作?

A: 这一片叶子不仅是贝尔曼追求40年等待25年的艺术结晶,还是他人性的象征,它融入了他的爱、善以及宝贵的生命,成了真正的不朽之作。

Q: 为什么作者为对贝尔曼华杰作的场面作正面描写?

A: 作者在描写上留下的空白,给了读者无垠广阔的想象空间。情节虽然被淡化了,但是通过想象,转化为读者内心的感动,有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情节上更凝练、更含蓄,人物形象更鲜活,更难以忘怀。

Q: 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A:是贝尔曼。首先是作者的留白给了我们更多关于贝尔曼的想象。而从他和各方面的广西看,当琼珊病危,生命犹寄于一片叶子,实为后文贝尔曼所作的杰作埋下伏笔,做了铺垫。再从小说的主题看,作者要歌颂的是人性美,具体表现人性美的是贝尔曼的善良、博爱与献身精神,通过贝尔曼能够反映作者想要表达的这层主题。

③补充: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法]莫泊桑代表作《项链》、《我的叔叔于勒》和《羊脂球》。其短篇小说的特点在于注重细节,丝丝入扣,反映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俄]契科夫代表作《变色龙》和《套中人》,还有初中语文课文《凡卡》。其作品特点在于善用精妙的比喻揭露俄国上层阶级玩弄权势,虚情假意,虚伪,阿谀奉承的本领。

[美]欧〃亨利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和《麦琪的礼物》。其小说被誉为美国生活幽默的百科全书,擅长写落魄人的小说,以敏锐的眼光描写人生百态,以故事取胜,写出求生欲的准确形态。

欧〃亨利文学艺术特色

欧〃亨利式结尾:在故事接近尾声时,笔锋一转,让主人公的命运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变化,这变化是出人意料的,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对小说的主旨其强烈的烘托作用,让读者在惊愕

2之余,又感到一种信服。同时,结尾部分留下一段描写空间,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表达出一种含蓄之美。

欧〃亨利的语言风格:幽默是欧〃亨利作品所表现出的语言风格。在幽默中掺入苦涩,常用调侃的语言来叙述悲凉的故事,使人在笑过之后感到沉重,达到批判社会的作用以及抚慰受到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这种语言风格又称之为“含讽刺的微笑”,“带笑的眼泪”。

八、邂逅霍金 ①作者:葛剑雄,教授,历史学家。

②理解:全文作者抒发了对霍金现状的感慨以及对他科学事业的祝愿。作者的意图不在于写霍金的显著科学成就,而是他坚强的生活毅力;不注重写霍金的个人奋斗,而注重写了培养他的社会环境。于是作者得到这样的结论:天才的成就,除了科学技术之外,和谐、宽容、尊重、理解与平等都非常重要,希望中国也能有这样的人文环境。

③补充: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在21岁时就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此后一直坐在轮椅上,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这很自然使人将黑洞的面积和热力学的熵联系在一起。第四单元

十、再别康桥

①作者: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是新诗的诗魂,中国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也是末代诗人,在剑桥留学时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代表诗集《翡冷翠的一夜》、《志摩的诗》和《猛虎集》等。

②理解:徐志摩笔下的康桥具有生命灵性,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笔下的情感融为一体,诗人的情怀不是直白显露,而是热烈有分寸地淡淡开有,淡淡结尾,包含许多的复杂情绪使人产生丰富联想与回味。本诗是20世纪最出色的离别诗,尤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 ③补充:

新诗的特征:采用白话,主张口语化;打破就格律的束缚(句子长短,平仄,押韵,节拍等),形式自由;强调诗的真实性。

三美:诗人闻一多在20世纪20年代曾提倡现在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再别康桥》三美兼具

新月派: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散漫团体,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流派,而是涉及政治、思想、学术和文艺等多种领域的一个派别,作为文学流派,主要成就在诗歌。

十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①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中国现代诗人,现代自由诗的集大成者、代表诗人之一,七月诗派代表诗人,诗歌特点沉郁而深厚。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母亲》,诗集《大堰河》、《向太阳》、《旷野》、《北方》和《归来的歌》。 ②理解:写出诗人因国土沦丧而痛心,为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担忧,整诗风格凝重而沉郁。 ③补充:七月诗派: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和鲁藜、绿原、牛汉等。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多写自由诗,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

十二、双桅船

①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女诗人。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

3潮。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②理解: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一些情感写入诗里,借双桅船的意象,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她自己就是双桅船,船与岸的并存代表爱情与事业的共同存在,但是又有区别。诗人通过朦胧表现,将多种情绪组合而成,这其中既包含诗人的真实情感(心路历程感言),也有诗人内心的淡淡感叹以及隐约的社会感怀。

③补充:朦胧诗:追求意象化,以象征,暗示,通感的手法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现实。表现作者丰富的内心感受。内蕴丰富,表达曲折,具有较丰富的美学价值,它常被人们视为晦涩朦胧中的雾中之花。

第六单元

二十三、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①作者:吴组缃,原名吴祖襄,字仲华,现代作家。代表小说《箓竹山房》、《一千八百担》和《鸭嘴涝》。

②理解:古代小说的发展

魏晋前小说起源神话传说

魏晋小说发展志怪志人《穆天子传》、《山海经》

唐基本定型唐传奇(最像现代小说)元稹《莺莺传》、陈鸿《长恨歌传》 宋、元基本成熟话本形式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明、清顶峰时期文人独立创作,现实主义,关注平凡人生活《红楼梦》、《金瓶梅》

第五篇:小学英语单词分类表(自己整理)

提示一:动物、人体、职业类

Panda:熊猫 monkey猴 bear熊 goat 山羊

horse马

pig 猪

duck鸭子

rabbit 兔子

tiger 老虎

lion 狮子

chick小鸡

fox狐狸

hen母鸡

cow奶牛

cock 公鸡

dog 狗

cat猫

bird鸟

bee:蜜蜂 ant:蚂蚁

giraffe:长颈鹿 head 头

hair头发 eye眼睛 ear耳朵 nose鼻子 face脸 mouth嘴 hand手 arm手臂 leg腿 foot脚 doctor医生 driver司机 singer歌手 farmer农民 nurse护士 teacher教师 worker工人 waiter服务员sheep 绵羊 donkey驴 goose鹅 turkey火鸡 lamp小羊 snake蛇 mouse老鼠 zebra斑马 deer鹿

elephant大象

提示二:数字、时间、天气

one 一

two 二

three 三

four 四

five 五

six 六

seven 七

eight 八

nine 九

ten 十

eleven 十一

twelve 十二 twenty 二十 thirty三十 fourty四十 fifty五十 sixty六十 seventy 七十 eighty八十 ninty九十 hundred 一百 first 第一 second第二

third第三 Mon 星期一 Tues 星期二 Wed星期三 Thur星期四 Fri星期五 Sat星期六 Sun星期天 January一月 February二月 March三月 Apr四月 May五月 Jun六月 Jul七月 Aug八月 Sept九月 Oct十月 Nov十一月 Dec十二月 day日子,白天 week周,星期 month月,月份year年 hour小时 spring春天 summer夏天

autumn秋天

winter冬天

sunny阳光充足的

cloudy多云的 hat 帽子

shoes鞋子

shorts短裤

vest 背心

beef 牛肉 pork猪肉 fish 鱼

noodles 面条 strawberry草莓

milk 牛奶

tea 茶

coffee 咖啡

windy有风的

rainy下雨的

snowy下雪的

cold冷的

cool凉爽的

warm温暖的

hot热

提示三:颜色、衣服red红色/红色的 blue蓝色/蓝色的 yellow黄色/黄色的

white白色/白色的 black黑色/黑色的 orange桔黄色的 green绿色/绿色的 brown 棕色的 pink粉色的 purple 紫色的 T-shirt T—恤衫

shirt 衬衫

skirt 短裙 cap 帽子

pants 短裤

dress 连衣裙

jacket夹克衫

jeans 牛仔裤 coat大衣 sweater毛衣 sock袜子 glove:手套 scarf:围巾 raincoat雨衣 tie领带

sunglasses太阳镜 cloth布 sandals凉鞋 boot靴子

提示四:食物(水果)及味道

rice 米饭

soup汤

tofu豆腐

food食物

meat 肉 mutton羊肉

chocolate 巧克力 egg蛋

vegetable 蔬菜 carrot胡萝卜 potato马铃薯 tomato西红柿 eggplant茄子 onion洋葱

green beans 青豆 cabbage洋葱 cucumber黄瓜 bread 面包

hamburger 汉堡包salad沙拉 jam果酱

hot dog 热狗 lemon 柠檬 pear 梨 peach 桃子 banana 香蕉 orange 桔子 apple 苹果

watermelon 西瓜

cake 蛋糕 candy 糖果 cookie 饼干

提示五:学校建筑、学习用品

Classroom教室 window:窗户 blackboard:黑板 light:电灯 picture:图画 door:门 desk桌子 chair椅子

teacher’s desk:讲台 computer:计算机 fan:风扇‘ wall:墙壁 floor:地板 garden 花园 canteen 食堂

teacher’s office 教师办公室

gym体育馆

washroom 洗手间 art room 美术教室 library图书馆 ruler尺子 living room 客厅 kitchen厨房 bin垃圾桶 mirror镜子

bus公共汽车 bike自行车 plane飞机 train火车

drink喝

take拿走,带走 bring 拿来,带来 clean打扫,清除 pencil铅笔

pencil-box文具盒 knife小刀 eraser橡皮檫 pen钢笔 book书 crayon蜡笔

sharpener 卷笔刀 storybook故事书 dictionary字典

提示六:家庭设施及用品

house房屋 room房间 bedroom卧室 bed床 light灯 sofa沙发 table桌子 cup杯子 glass玻璃杯 bowl碗 TV电视 phone 电话 shelf书架 fridge冰箱 plate盘子 knife刀 spoon勺

chopsticks筷子

提示七:各类建筑、交通 方式

shop商店

bookstore书店

park公园

zoo动物园

school学校

hospital医院

cinema 电影院

farm农场

bank 银行

factory工厂

police office 警局

bridge桥

car小汽车

taxi出租车

jeep吉普车

van小货车

ship小船

提示八:动词

can 能,会,可以

may可以,可能

will将要

want想要

excuse打扰,原谅

find找到,发现

fly放,飞

see看见

watch观看,注视

hear听见

read朗读,阅读

write写

run跑

jump跳

swim游泳

wish祝愿,希望

buy买

sell卖

dance跳舞 sing唱(歌) draw画 come来 go 去 give 给

play玩,打,踢 look看 listen听 do做 like喜欢 open打开 close关 wash洗

stop停,停止 use使用

borrow借(进) wait等,等候 water浇水 work工作 ask问

answer回答 get到达

drive驾驶

make制作,使

put放

pull拉

push推

ride骑

sit坐

stand站

speak说,讲

say说

tell告诉

think想

row划(船)

call打电话

eat吃

plant种

live生活,居住

study学习,研究 visit参观,拜访

worry担心

help帮助

love喜爱

pass经过,穿过

rain下雨

snow下雪

blow吹(风)

laugh大笑

cry哭

pass:给;递 try:试;尝试 提示九:形容词 big/ small大的/小的 long /short长的/短的 cold /hot冷的/热的

thin/ fat瘦的/胖的 heavy /light重的/轻的 happy/ sad高兴的/悲伤的 clean/ dirty干净的/脏的 open/ close打开/关上 good/ bad好的/坏的 wet /dry湿的/干的 new/ old新的/旧的 old /young年长的/年 tall/ short高的/矮的 down/ up向下/向上

slow /fast/quick慢的/快地/ strong:强壮的 friendly:友好的 quiet:安静的 cute:可爱的 little:小的

pretty:美观的;精致的 expensive:昂贵的 cheap:便宜的

nice:好的 old:老的 young:年轻的 funny:滑稽的

kind:体贴的;慈祥的 strict:要求严格的;严厉的

polite:有礼貌的;客气的 hard-working:工作努力的;辛勤的

helpful:有用的

clever:聪明的;聪颖的 shy:羞怯的 tired:疲倦的

fresh:新鲜的;刚摘得 healthy:健康的 delicious:美味的;可口的 hot:辣的;辛辣的 sweet:含糖的;甜的 thirsty:渴的;口渴的 favourite:特别喜爱的 Dear亲爱的 lovely:可爱的 提示十:其他类 no:不

your:你(们)的 OK:好;行 mum:妈妈

brother:兄;弟 UK:英国 Canda:加拿大 China:中国 She:她

student:学生

pupil:学生(小学生)he:他 boy:男孩 and:和;与 girl:女孩 new:新的 friend:朋友 today:今天

father:父亲;爸爸 dad:爸爸;爹爹 man:男人 women:女人

mother:母亲;妈妈 sister:姐;妹 brother:兄;弟 grandma: (外)祖母 grandpa:口语(外)祖父 family:家;家庭 so:这么;那么 children:儿童

(child的复数) tail:尾巴

on:在……上面 in:在……里面

under:在……下面 ball:球 boat:小船 map:地图 toy:玩具 box:盒;箱 fruit:水果 near:距离近 toy:玩具 key:钥匙 wow:哇;呀 lost:丢失

so much:非常的 his:他的 or:或者

right:正确的 hat:帽子 her:她

dinner:正餐 ready:准备好 parents:父母

cousin:同辈表亲

uncle:舅父;叔父;伯父aunt:姑母;姨母 baby:婴儿 people:人们 but:但是 little:小的 puppy:小狗

football:足球运动员 job:工作

basketball:篮球 way:方向 breakfast:早餐

English class:英语课 lunch:午餐

music class:音乐课 PE class:体育课 dinner:正餐 over:结束

now:现在;目前 o’clock:……点钟 kid:小孩 hurry up:快点

come on:快;加油

just a minute:稍等一会儿outside:在户外的 be careful:小心 weather:天气 New York:纽约

how about:……怎么样? degree:度;度数 world:世界 London:伦敦 Moscow:莫斯科 Singapore:新加坡 Sydney:悉尼 fly:放(风筝等) love:爱你的 these:这些 yum:(表示味道 animal:兽;动物 those:那些

garden:花园;菜园 farm:农场

yours:你的;你们的 whose:谁的 mine:我的

pack:收拾(行李) wait:等待

umbrella:伞;雨伞 sunglasses:太阳镜 try on:试穿 size:尺码;号 of course:当然 too:太;过于 just:正好;恰好

how much:多少钱

dollar:元(美国、加拿大等国货币单位) sale:特价销售 more:更多的 us:我们

know:知道;了解 our:我们的 Ms:女士

sometimes:有时 robot:机器人

him:他(宾语) homework 作业 football足球 sport:体育运动 should:应该

every:每一个;每个 day:一天

schedule:工作计划 food:食物 song:歌曲 pipa琵琶 English 英语 learn:学;学习 any:任何的;任一的 problem:问题

no problem:没问题 want:要;想要 send:邮寄;发送 email:电子邮件 clock:时钟 plant:植物 bottle:瓶子

bike:自行车;脚踏车 photo:照片 front:正面

in front of:在……前面 between:在……中间 above:在……上面 beside:在……旁边 behind:在……后面 there:(表示存在或发生)their:他们的

house:房屋;房子 lot:大量;许多 flower:花;花朵 move:搬家 dirty:肮脏的 everywhere:处处 mouse:老鼠 live:住;居住 forest:森林 nature:自然界;大自然 river:河;江 lake:湖;湖泊

mountain:高山;山岳 hill:山丘;小山 tree:树

building:建筑物 village:村庄 house:房屋 boating:划船 take:学习;上课

dancing:跳舞;舞蹈 when:什么时候

after:在(时间)后 start:开始

usually:通常的;惯常的Spain:西班牙 late:晚;迟 a.m:午前;上午 p.m:午后;下午 why:为什么 shop:去买东西 work:工作 last:上一个的 sound:听起来好像 also:还;也 busy:忙的 k diary:日记 still:仍然

noise:声音;响声 fur:浓密的软毛 open:开着的 walk:行走 need:需要

play:戏剧;剧本 letter:信 live:居住 island:岛

always:总是;一直 cave:山洞;洞穴 kitten:小猫 win:获胜

go on a picnic:去野餐 snowman:雪人 which:哪一个

best:最;最高程度 snow:雪

good job:做得好 because:因为

excited:兴奋的;激动的like:像……那样 vocation:假期

all:全;完全 leaf:叶子

fall:落下;秋天 paint:用颜料绘画 a few:一些 thing:事情

meet:聚会;开会 sports meet:运动会 Easter:复活节 trip:旅行 year:年 plant:种植

contest:比赛;竞赛 the Great Wall:长城 national:国家的 by:在……之前

上一篇:小学语文常见词语归类下一篇:小学义务均衡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