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现象思考

2022-09-11

20世纪末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逐渐成为教育研究的热门课题, 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关注这一课题的研究。西方国家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给予高度的重视, 尤其美国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视为培养21世纪人才的一项措施。在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被看作是基础教育改革“两大主线” (教育信息化、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的结合点, 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伴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热潮, 各地个级学校投入大量资金、精力创建整合的条件, 并开始了实践, 在实践中发现收效甚微, 怎样改变现状值得我们大家思考。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象与讨论

1.1 现象

近年来通过听课, 对周围学校调查, 发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现象, 揭示了一些问题, 归纳如下:

(1) “做秀”现象, 不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与本质, 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 不管课程内容如何一律课件展示, 减少了学生动手与观察的机会, 没有把信息技术与课程目标、课程需要结合起来。

(2) “盲目整合”, 不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 忽视学生的认知结构, 违背了建构主义的原则, 大大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3) “黑板搬家”。在传统教学模式下, 简单的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转变为一台电脑、一块幕布,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没有任何影响。

(4) “跟风”现象。别人都用信息技术, 我不用显得没水平, 课就得不到好评, 用到多媒体了才是一节好课。

1.2 讨论

这些现象的出现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过程中, 是不可避免的, 却也是不可忽视的,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是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

很多教师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课程整合, 认为用了多媒体, 用了计算机就是整合, 整合的目的就是为了丰富课堂内容, 提高课堂容量。部分教师往往缺乏教学设计的意识和能力, 只追求信息技术用的多;还有一部分教师混淆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计算机辅助教育的概念, 在传统教学中加入计算机作为工具使用, 加大课堂知识量, 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极少数教师则把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公开课、达标课等上级听课时出彩儿的手段, 而平时基本不用信息技术。

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要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Integrating In for 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curriculuin) 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内涵在与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协助学习的认知工具, 情感激励、教学环境创设工具, 实现各种教学资源, 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的相互融合。认识到了整合的内涵, 在实践中才不致盲目出错。

(2) 在整合过程中内容贫乏, 手段单调, 直接导致这些现象的出现。

目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走入实质性阶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渗透到课程教学的各个层面。但是大多数教师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实现整合。内容整合指信息技术的内容, 学科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整合。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是支持学科教学, 在整合中更应该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信息的能力;内容整合还包括把学生的发展的要求和已有知识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计划,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让信息技术真正起到优化教学的作用, 使课程整合落到实处。

手段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也非常重要。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并不是就是实现无粉笔课堂, 无纸化办公, 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整合中也不可或缺, 在课堂教学中各种手段应是相辅相成的, 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忽视传统的教学手段就会导致“电灌”, 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手段强拉硬扯的结合在一起就会出现“人灌”+“电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手段的选择应能够实现课堂教学最优能更好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更好促进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和谐。

2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的思考

2.1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理解“整合”

理论指导实践。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结合本次课改的大背景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整合的实质:整合是教育从观念到内容到技术的一场彻底的革命而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简单应用, 其实质是通过教与学方式的改革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通过教学结构体现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要正确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 从而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在整合过程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不可或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建构者, 教师是指导者、帮助者、促进, 教学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教学媒体是教师用来创设情景, 学生用来主动学习, 协助探索的认知工具。建构主义的观点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2.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

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关键是教师, 教师的认识要到位, 思想要转变, 信息素养要提高, 在整合中不断强化意识, 积极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是组织和领导, 领导要搭建平台, 提供机会让教师学习新的理论。价值取向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价值取向也是整合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 信息技术课程化, 旨在在课程改革中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 接近于我们的CAI;第二, 课程信息化,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创新课程。这一项是教育技术专家和课程改革者关注的层面;第三, 信息技术与课程双向整合, 这一取向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目标。整合本身就是一种发展, 在创新基础上师生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信息技术月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不断创新不断的发展的过程, 正确认识整合的内涵, 理解整合的意义, 是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我们在教学中要让整合成为一种习惯, 一种文化, 使教育更好的走向世界, 走向未来。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日渐进入实质性阶段, 在整合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正确的认识整合, 合理的选择整合手段, 使整合真正成为教育改革创新的助力器, 使整合成为习惯, 成为一种文化, 促进教育发展。

关键词:整合,有效整合,优化教学,建构主义,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哲.让整合成为一种习惯[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 余胜全.什么是有效整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3] 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方法[J].教育技术研究.

[4]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

上一篇:浅谈大学英语教改环境下德语教学方法的创新下一篇:师范生就业指导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