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问题研究

2023-02-21

当前, 互联网事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 在现实社会之外已经形成一个网络社会。网络社会越来越多地与外交、贸易、个人隐私和权益等交织在一起, 涉及政府、企业、个人等各个方面。网络社会的作用不可忽视, 它不但是人们利益诉求表达的重要渠道, 而且也是国家发展、经济发展、文化传递、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网络社会管理概述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现实社会是网络社会存在的基础,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思想、价值观等, 必然会反映到网络社会中, 而人们在网络社会中的一系列行为也会影响着现实社会, 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网络社会, 又称网络虚拟社会, 有别于现实社会, 具有如下特征:

(一) 虚拟性

网络社会具有虚拟性, 这是网络社会最基本的特征。网络社会是人们通过网线虚构的一个社会, 在网络上人们可以把自己的身份“虚拟”起来, 人与人之间不可能像在现实社会中面对面地交流、沟通, 即使是通过视频交流沟通, 双方的身份也可能是虚拟的。

(二) 跨地域性

网络社会打破了现实社会中互动对地域的要求, 不受地界和国界的限制, 人们交往的范围和空间得到了拓展和延伸。任何地方发生的事件, 无论是局域性的还是全球性的, 无论人们身在何地, 都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和传播。

(三) 开放性

网络是建立在自由开放的基础之上的, 它是一个开放的平台, 打破了现实世界的空间局限,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来上网。在网络这块公共领域, 任何人可以进入自己想看的网站, 可以了解自己想了解的信息, 也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等内容。

(四) 信息共享性

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开放的, 平等的, 人与人之间可以开放地进行交流、学习。任何个人或组织都有可能通过网络, 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传递, 人们对于网络的信息是共享的。

所谓网络社会管理, “主要是指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组织等为促进和协调网络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 对网络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网民个体与组织、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影响等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法治视角下的网络社会管理要求相关网络管理部门在国家宪法和法律框架下, 通过一系列的行政行为对网络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监督和调控。即通过对网络社会依法进行管理, 实现网络社会规范有序运行。

二、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的重要性

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在网络上有所体现, 依法治国不仅覆盖现实社会, 也必然会覆盖网络虚拟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必须对网络社会依法治理, 必须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可以说, 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既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又是依法治国的必然选择。

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当前, 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 安全问题早已超出了技术安全、系统保护的范畴, 发展成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综合安全。网络攻击、网络恐怖等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对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影响。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等已由黑客个人行为演变成有组织的团伙和集团行动。网络时代, 国家安全有了新的定义,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是国家安全的需要。

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现实社会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 某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信息收集快、成本低、匿名等特点, 在网上散播谣言, 同时, 网上有害信息传播快捷, 网上事件的偏激言论, 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等, 这些都严重威胁了社会的稳定。因此, 要维护好社会的和谐稳定, 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势在必行。

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 网络安全越来越多的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生活。网络社会的虚拟性, 使得违法犯罪分子变换着各种身份和手段, 侵犯个人隐私、窃取个人信息、诈骗网民钱财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 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的建议

(一) 提升网络法律意识

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需要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 这就需要提升全民的网络法律意识, 使人们自觉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 从而防止网络不良信息对人们产生误导、伤害。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是提升网络法律意识最有效的途径。一是要采取多种形式普法。通过开办法制栏目、专题报道、新闻采访等形式, 以案释法, 宣传法律知识, 使广大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学法、守法, 从而提高网络法律意识, 为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要强化重点人群普法。包括需要社会保障和救助的群体;需要社会特别关注和特殊管理的人群;青少年人群等, 都要作为普法的重点对象, 区别实际情况和不同特点, 采取针对性措施, 提供个性化的普法教育和法律服务, 有效减少可能对网络造成的不稳定因素。三是要强化薄弱部位普法。包括农村、社会组织等。

(二) 强化网络社会管理理念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 网络社会管理也需要不断加强, 这就需要强化网络社会管理理念。一是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网络安全不仅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 也直接关系到每一个网民的切身利益, 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 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 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 让网络安全落地生根, 构筑起国家网络安全的坚固长城。二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 要经常深入网络社会这个基层听民声、纳民意, 还要改作风, 和网民实时互动, 既要尊重网民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权利, 也要依法构建良好网络秩序, 保障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要虚心学习网络知识、网络语言, 把对网络社会的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三) 健全网络社会管理法律法规

我国在网络立法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是,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目前的相关规定尚不能满足网络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要实现对网络社会的依法管理, 首先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 这就需要健全网络社会管理法律法规。

一是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 依法治理网络空间, 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二是以法律法规形式保护公民个人及法人等电子信息安全, 并赋予政府主管部门必要的监管手段。

三是健全网络交易规则、网上知识产权保护、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义务和责任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从源头上确保网络社会管理有法可依。

四是可以从宪法到其他各部门法律法规等层面加以延伸和补充, 增强网络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四) 正确引导网络舆情

从某种意义上说, 网络更像民意的温度计或晴雨表。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 决定了网络舆情的随意性、多元性、突发性和隐蔽性, 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网络传播规律和特点, 始终保持对网络舆情的高度敏感, 不断充实网络管理力量, 做好引导和管控网络舆情预案, 有的放矢, 及时应对。对于自律性不高的一些网民, 往往利用网络空间监管较弱的特点, 发布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 例如在网上散布一些谣言, 或者热衷于曝光别人的隐私, 或者标新立异哗众取宠, 或者有偏激和非理性的言语等等。这些就需要相关部门正确引导网络舆情。

一是通过主动设置议题引导网络舆情走向, 传播正能量。二是健全专业新闻发言人制度, 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 政府新闻发言人能够迅速及时地做出反应, 为媒体提供权威性的信息, 保持与公众的信息通畅, 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引导社会舆论, 促进社会稳定。三是启动联动机制, 即多个部门联合起来, 依照共同拟定的实施方案, 做好政府、有关部门、领域专家同公众的沟通。四是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自身素养, 树立良好的形象,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严格遵守党纪国法。

(五) 加强网络监管

网络监管, 主要是指对互联网网络的监督、监管和检查。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支撑着网络社会的构建基础, 也是网络社会安全管理的保障。

要加强网络监管, 一是要强化网络技术的基础监控。相关部门依托成熟的技术基础, 利用符合现代信息化社会基本规律的监管手段, 实现对网络社会全方位的监控。二是应明确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监管职责, 确保网络法律法规得以有效实施, 相关部门依据网络法律法规, 加强网络行政执法, 加大网络社会的监管力度。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网络已经成为实现国家稳定、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基础设施。本文以网络社会管理的含义为切入点, 阐述了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的重要性, 提出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的建议, 从而促进网络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关键词:依法,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管理

参考文献

[1] 孙午生.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化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4.

[2] 陈纯柱, 王露.我国网络立法的发展、特点与政策建议[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1) :105.

[3] 张欣竹.我国虚拟社会管理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 2013.

上一篇: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下一篇:微信传播乱象及合理规制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