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

2022-08-07

第一篇: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

当你失恋了,你会怎么办?

:当悲伤难过无以复加,当分手、失恋、被拒绝的伤痛彻心扉,当你深爱的人离开、甚至没有留下任何一句话,究竟是要「活在当下」,细细品尝感受这个伤,还是想想未来,告诉自己:下一个会更好?

「那么,我们还会再见面吗?」我问她,声音却被吞没进海风中。她没有回答,这却是我们之间的最后一句话。鼓浪屿岸边的浪花夹着对岸的某一种复杂,深深地隐没到台湾海峡里去了。 回到台湾之后,我问自己:「这是一场梦吗?」

几年前的夏天,我到厦门开了一场研讨会。虽然说是开会,但也排了几天的旅游参访行程,在因缘际会之下认识了她。我们走访土楼,在回廊间探出头来,请内的的同胞帮忙合影。伸手抚摸土楼的斑驳,留下一些细细的黄土在彼此的指尖、互抹彼此的脸颊。我们踏过鼓浪屿,一边走一边开玩笑着说,这么多游客,鼓浪屿要给踏沉了。信步从中山路走到中华街吃剉冰,沿着老虎城的摊贩,挨家挨摊地挑太阳眼镜,印象中她试了好几回,直嚷着:「好难选耶,根本没有一只适合我的呀。」然后将巨如假面骑士面罩的的深色太阳眼镜戴上我的脸,揪着脸咯咯地笑着。

今年冬天,旧地重游,百感交集。一个人站在厦门大学外面的白城沙滩,望着那个我们曾经聊到忘记时间的虹型天桥,想着几年前我是多么辛苦才从那个愕然的经历中走出来,或者说,是「爬」出来。沙滩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椰子壳儿,我拣了长得极像台标的一颗,在上面坐了下来,然后侧耳倾听,海浪的声音。 过去像浪潮般一阵一阵的侵袭,她的影像渐渐清晰。 放下过去,谈何容易。

无限的心理空间 我常常觉得,爱情是人生中最为奸诈的东西。让你尝尽甜蜜,却又夹杂酸辛。尤其当所有的美好都凋零,回首不堪又回头不断,想着放下却又常常想起。有时候,一颗心都被自己压小了,一直想着「为什么她要走?」、「怎么连一句再见没说?」「一直以来,都是我在向前走,她却一直向后退……」等等,失恋之后的好多疑问,都像是苍蝇一样纠结着我们。 有没有一种可能,可以放下过去,看见未来?

为了想要了解「怎样把过去放下,把心量扩大」这件事情,我们花了很多的心思在想:究竟有没有可能,透过某一种训练,把一个人的心理空间变大呢?

万恶的心理学家,第一个想到的方法当然是先效法「去死去死团」,招募一群热恋中的人来厦门约会,用尽其极让他们分手,然后……咳!这样做是违反伦理的,所以只能改用相对温和的方法,也是社会心理学上常用的操作:想像。

把拔外遇了?

我们做的研究方法蛮简单的,邀请257人参加一个想像的思考练习。大概分成几个步骤:

(1)首先请他们看这一段话「有一天小花放学回家,发现爸爸正在和一个陌生女子聊天,谈得有说有笑的……」,然后请他们帮这个故事接龙写完。

(2)一半的人请他们写「五种」可能的结局(实验组),另外一半的人请他们写「最有可能」的结局(控制组)。 (3)两周后,再给他们一段话做开头:「想像你今天发生车祸,断了一条腿……」,然后同样请他们把这个故事写完。

结果发现,经过了「多种可能训练」的实验组,在书写车祸故事时写出的「悲伤类字词」(难过、后悔、差距【1】)比控制组少,也写到更多的「社会词」(家人、亲戚、朋友、父母)。此外,实验组也写更少的「现在词」(今天、正在)以及更多的未来词(明天、以后、之后)。 这似乎意味着,当你开始可以看见一件事情多种不同的可能,就比较能把自己带离狭小的悲伤,走向更多充满希望的远方。正因为心量扩大了,我们不再关注难过的部分了、不再受困在负面的事件中了,甚至可以感受到,自己并不是一个人面对那些磨难,还有家人,还有朋友,还有很多关心你、爱你的人陪你一起走过,给你 Social Support。 其实,没有走不出的磨难。就像是最近很红的一篇网路文章〈哭过后,以自己的姿态成长〉里面说的:「人这一辈子的幸福与苦难,绝对都在你的承受范围以内。生活比你还要了解你自己,它可狡猾了,它给你的苦涩,永远让你失望而又不至绝望。而给你的甜蜜,永远让你浅尝即止而充满想头。总而言之,It sucks, but you will love it.」

当我们终于发现爸爸外遇、车祸断腿、甚至爱人消失,并没有真的那么糟糕的时候,或许自己的心情就会好过一些。所以,对于还困在多年前伤感回忆的我,只要试着想想,她的离开有没有更多的可能,似乎就不会那么难过了。

例如:或许她有她的故事、或许她已经有喜欢的人、或许她喜欢的是女生、或许她只是不想要我伤心,于是干脆跟我断绝联系、或许关于爱情,她也有自己的伤口,自己的议题需要处理,在那之前,她还没有办法接受一段新的感情。

多想一点,会更好吗?

今年,在开会时我甫报告完这么光明美好的答案,内地一位研究大脑与认知的老师立刻举手提问,吓得我差点站不稳。

「真的是这样吗?想多一点可能真的有帮助吗?可是就我们汶川大地震赈灾的经验,那些第一线的心理师,有些也采用这样的方法,请那些灾民们想想,纵使在这样的悲剧发生之后,还有没有别的可能?事情真的有这么悲惨吗?结果发现,这样的方法不但没有办法帮助那些人,还可能产生负面的效果。你觉得,这样的操作方式真的能帮助这些孩子吗?真的能帮助那些失恋的人吗?要想这么多可能,不是燃烧更多的认知资源(cognitive resources)吗?」

老师说的没错,至少对我来说是如此。事实上,当我一边想着她离开我的第五种、的六种、甚至的七种可能,不但帮助不大,还越想越难过。想着想着,她的离去不但住进我的心里,也存在我婶婶的脑海里。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简单提一下一个概念:止观(Mindfulness)。在这系列的研究中,确实是要我们多把注意力关注在当下,许多研究也发现,当你越能活在当下,越觉得幸福、越不会被负面情绪抓住、甚至,更有机会拥有一段美好的恋爱。

那么问题就来了,当悲伤难过无以复加,当分手、失恋、被拒绝的伤痛彻心扉,当你深爱的人离开、甚至没有留下任何一句话,究竟是要「活在当下」,细细品尝感受这个伤,还是想想未来,告诉自己:下一个会更好?

两阶段,走出悲伤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需要,只是先后顺序的问题。」我老板看我在台上结结巴巴,终于举手来解救我。

「止观涉及的其实是两种历程:『止』,和『观』。如果我们面临一个大到无法承受的创伤,我们必须先『停下来』,好好处理自己的情绪,这时候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接触悲伤是非常必要的,太急着去想、去看未来的可能,反而会被反噬;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永远在悲伤里定居,因为这样就会走向反刍(rumination)、走向忧郁。过了一段时间,我们终究要学会出来面对,站在一个比较远的距离,观看自己的伤口。这两个过程都是重要的。」

原来,我们应该把伤口分成两种,浅的只需要「观」,深的却一定要「先止再观」。如果这伤口并不是很深,或许并不需要停下来,光是拉开视野、想像多种可能就有效;是如果这是一个极大的伤痛,总是要慢慢来,一步一步地走出来。

例如在911事件之后,一群心理学家收集了大量的部落格日记文章(lifejournal.com),发现虽然所有的人一开始都垄罩在强烈的负向情绪中,但轻微受创者(Low Preoccupation with 911),在事发当日的文章里面,就提到的家人、朋友等社会性字词(social word)就达到了顶峰,但心灵受创严重的人(High Preoccupation)则要等到9/

14、9/15才达到最高值。

并且,所有人的日记在事发的那几天都用许多冠词(article)、复杂的名词,并且提到比较少的「我」,试图和该事件保持距离,似乎在避免伤痛的侵袭,随着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他们才愿意逐渐贴近这个灾难,观看它。 先止,然后观,是我们面对巨大伤痛时,习惯采用的方式。

我们先前做的车祸想像研究之所以有效,一部分是因为那些实验参与者不是「真的」出车祸,对他们来说,不需「止」这一步,光是训练他们想像多一点可能,就可以协助他们打开心理空间【2】。但如果这车祸、这伤痛是真实发生的,这样的方法可能无济于事。 这就是为什么,当你身边的朋友刚失恋的时候,你对他说「看开一点」、「下一个会更好」几乎没有用,甚至还可能会被揍。不过,如果他已经分手了一段时间(例如半年),这样的「展望未来」可能就有些效果。 「其实,谁也没有资格说谁的伤不够重,谁的苦恼只是piece of cake。」一位老师说。的确,每份痛苦都该被平等地被照顾、被对待,不论是震灾、空难或是失恋、被裁。因为没有人是你,你拥有对痛苦的最高解释权。

一个新的海岸

不知道在海边吹了多久的风,一个女孩在我身边蹲了下来。

「我以前也常常一个人来这里看海噢!你也喜欢白城沙滩吗?」她把两只脚直直地向前伸,完全不顾虑似地直接坐在沙滩上。抬起头来看她脸颊的时候,我倒吸了一口气。也太像了吧!

「我、噢、没有啊……你是这里的学生吗?」我猜我的大脑还在惊讶当中,只能挤出像这样的预设值(default)回应。从脸颊、嘴唇、到笑起来的酒窝,都像极了她的脸孔──虽然我心底清楚知道,现在的她当然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嘻嘻,我是从漳州来的,跟着老师一起来开会。不过我本科是在这儿念的没有错。怎么,我脸上有东西吗?」

「没、没有哈。只是你很像我以前的一个朋友。她笑起来的时候,像是会从棉被里面冒出几个小精灵来在她身边绕圈子一样。」我说,她抬起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我,海边的大黄灯在她的眼眸里闪烁着。

「嘻嘻,那我的身边有小精灵在跳舞吗?」她伸出食指在沙滩上画了一个圈,像是要说服我说她四周也有小精灵一样。我们两个都笑了,这年头,能陪我这傻B幻想的人已经不多了,讲话最后会带一个「噢」的人也不多了。

「我在读本科的时候,也认识一个从台湾来的朋友噢。我们一起去逛了曾厝垵、一起搭长长的火车到我老家看戏、吃生烫当早餐。他说,等他论文写完,再来大陆的时候一定来找我。可是不晓得是这儿的电话和你们那边不通还是怎么着,后来就没有他的消息了……现在想起来,还是有点可惜噢。」

「那,你后来有想过到台湾找他吗?」

「有阿,有想过。可是手续很麻烦的,除非是跟旅行团去,不像你们来大陆这样方便,我是很懒惰的人啊,嘻嘻……你看看,我们这边对你们是不是很好啊!」

「不会有些遗憾吗?」我问她,然后别过头去,望向远方无尽的海。不会有些遗憾吗?其实同时也是在问自己。 「你有听过一句话吗?『陷在爱中,是盲目的;而去爱,是去看见』【3】我不确定是不是这样讲的,但总之大概是这意思。虽然我承认当时还满喜欢他的,但一直想着他、等着他、想他什么时候回来、还会不会跟我联络,我觉得自己都快要变成灰蒙蒙的了。所以后来,我学会了开始去爱别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不留在厦门继续升学,选择回到漳州读书。」 「你呢?你的故事是什么?」她睁着板栗一样大的汪汪眼睛盯着我。

我从袋子里面取出早上在西校门口买的沙糖桔,分了几颗给她,然后开始说着我的故事。说着说着,一些曾经迷惘混沌的,似乎都变得明朗许多。心里暗暗赞叹,叙事的疗愈力量真不是盖的。

我想,与其去想、去猜、去参透当时的她为什么最后会离开我,不如转个身,看见更多的可能。我发现,或许我并非走不出过去的鲜明,而是我觉得自己「不值得」走出去(Don’t Deserve to Feel Better)。把自己困在回忆里的,不是回忆本身,而是自己。 原来,真正练习说再见,不是去想当初她离开我有哪些原因和可能、两人之间还有没有可能,而是想想「自己还有哪些可能」。 「还想再去一次曾厝垵吗?」我问她,低着头,把沙糖桔剥开,一瓣一瓣珍惜地吃着。香甜的味道在舌尖化开,沁进喉头的血管里。海风吹动她的发丝,静默像是一只沉睡的海象,慢慢地啃蚀着呼吸与吐息。 「不如,一起去鼓浪屿吧?」她说,脸上洋溢着89%左右的灿烂笑容。 好吧,总是要来的!先止,然后观。我在心底默默对自己说。

[注解]

<1>差距字词如「不应该、后悔、本来、如果」等等,这些字词常常用来表达当前状态与理想(或可能)状态之间的差距,所以在这个研究脉络中,把它当成是一个比较负面的指标。图片中的**表示p<.01,+则是p<.1 <2>此研究尚未正式发表,解读时请谨慎小心。这篇研究是以「中庸」当作心理空间增加的指标,也是此行开会的目的。不过,这个中庸可能和大家脑袋里想像的不尽相同,这里指的是,当一个人的中庸倾向越高,越能够以较广阔的观点来看待事件,考虑他人的想法,不再局限于「小我」,而能看见更多的「大我」。细节请参阅其老师们发表的文章[17-19]。

<3>无独有偶地,回台湾之后刚好在脸书上看到一位心理师转录这句话,终于确认它的确切文字与出处。是作家(哲学家、宗教治疗师)海宁格的话语[20, 21]。

<4>文中的统计数字与性别差异,均只描述平均值。尚须注意个别差异。 <5>为顾及隐私与行文顺畅顾,文中所有个案与章首末故事均已经当事人同意改编重新缮写并经模糊化处理,无可供指认之虞。 <6>图片拍摄地点是芙蓉隧道与曾厝垵

第二篇:当你有了男朋友,家人不同意时你会怎么选择?

关于父母和男朋友之间选择谁的问题,可能很多女生都曾遇见过,也都为此感到为难,选择父母舍不得男朋友,选择男朋友又感觉伤害了父母,不孝顺,可是我发现,最后选择父母的比较多!而我个人的观点是这种选择是错误的,原因如下: 1,相对来说,父母能陪我们的时间是短暂的,即使你听从他们的安排,换个男朋友嫁了,还是不过几天就要离开他们?而他们也会慢慢变老,慢慢的彻底离开我们,而老公确实真正能陪你到老的人,所以这个人一定要选好。

2,其实我们都知道父母是为了我们好,可是,将军的话不一定对,不代表父母就一定不会好心办坏事儿,你男朋友好不好?你和他合不合适?只有你自己知道,因为是你和他过一辈子,而不是你的父母和他过一辈子,所以父母看好了没用,问题是你是否看好了,还有就是,男人的好,只有在他身边的哪个女人才知道,换句话说就是只有你才知道,你父母又没和他在一起过,他们怎么知道他好不好呢?这个人是陪你过一辈子的人,父母说了不算,你说了算,你一定要选好。 3,父母不同意,通常有三个原因,(1)太远了,怕闺女嫁那么远受委屈,回娘家不方便。其实你想想,以现在的交通去哪儿不方便?再远,就是出国了,也就是两三天的路程。怕受委屈,去其实你嫁的远了,不一定就会受委屈,而你嫁的近了,也不一定就吃香,有的嫁给同村的,还不是三天两头打架,会不会受委屈,关键是看这个男人怎么样?所以,这个人你一定要选好。(2)就是家穷,其实我本人觉得有钱不一定幸福,而没钱不一定不快乐,以健康为中心,潇洒一点,糊涂一点,忘记金钱,忘记名利,有个伴有个窝,有点钱有好友,简单的爱,真心的疼,一点温暖,很多安宁,幸福不过如此,再说了,关键不是看他家有没有钱,而是看他有没有挣钱的本事和欲望,家再有钱,如果他不争气,早晚也是败坏完,如果他有本事有挣钱的欲望的话,那现在的穷将是暂时的,这一点上父母应该把眼光放远一点,而不是只看眼前,至少不该一棒子把人打死,所以贫富不是看家,而是看人,所以,这个人你一定要选好。(3)就是名声不好或人有问题,关于名声问题如果是家名声不好,父母造成的,那我觉得不应该把罪过归罪与孩子身上,那对他很不公平,因为他并没有错,谁敢说杀人犯的儿子就一定是坏人?就一定还是杀人犯?如果是他名声不好,那要看他现在是不是改过了,毕竟谁都有做错事的时候,不能因为一件事就记人家一辈子,国家判刑还有个日期那不是,所以如果人家知错了,改过了,应该给人家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果他本人确实不怎么样,吃喝嫖赌,偷鸡摸狗的话, 那我完全赞同父母的意见,这样的男人不能嫁,这个人一定要选好。

其实,父母的生气都是暂时的,以后他们会原谅你的,而男朋友没了就是没了,可能你会找到一个更好的,但你绝对找不到一个一模一样的,如果你仅仅是为了孝顺不让父母生气,而丢掉你的男朋友,我觉得这对他来说很残忍,也很不公平,同样,我觉得这个的老婆不要也好,因为你在她心里太没地位了,丢掉你仅仅是为了让父母一笑,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当然,你可以说她这是孝顺,但我觉得是愚孝,是一大悲哀!

我记得有一所大学,一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个女生在黑板上,把自己认为

最重要的人依照次序排列出来,包括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同事邻居。让后再以自己认为最不重要的人酌个删除,到最后,只剩下孩子、父母、老公这个地方她感到为难了,到最后她是哭着删掉了父母的名字,接着是孩子的名字,于是这个教授就问她说:父母给了你生命,并且把你养大成人,还给你了无私的爱,而孩子是你的亲生子,是你身上掉下的肉,惟独丈夫什么都不是,既和你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大恩大德,你为什么会偏偏留下了他?于是这个女生就说:父母迟早会离她而去,只是早几年晚几年的事,孩子长大以后,会有自己的家,也会离开自己,而真正陪自己到老陪在自己身边一辈子的,只有丈夫。由此可见,这个人你一定要选好。

第三篇:你会开除谁?西游记里的团队哲学

好朋友呆呆最近换了一个工作,新工作在行业内算是鼎鼎有名的企业,平台不错,待遇也不错,唯一的问题是,她觉得她的经理是个二货,用她的话来说,他就是一个没本事、说大话,只会溜须拍马,跑来混饭吃的人。

尽管我一再提醒他,这个人是你的上司,你不论有多严重的不满情绪,都一定要记得尊重他,但是无奈呆呆是一个白羊座的姑娘,简单直接、冲动热情,根本掩饰不了情绪,一次她又因为一件小事和上司闹得极其不愉快,就打电话给我诉苦。

我正躺在床上听着广播,听完她的一番慷慨陈词罄竹难书的论调,我就问了她一个问题:你看过西游记么?电视也好,小说也好,那里面的几个人物估计你至少也都知道吧?如果你现在是一个团队的领导,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是这个团队里的师徒四人,要是开除一个,你会开除谁?

唐僧,看着最没用,没本事,也没法术,但是他为什么可以做团队的领导者?因为他有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你看他对孙悟空可以用紧箍咒,他对猪八戒只是训导,沙僧他基本上都不说什么,对于不同的人他有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他敢于承担责任、接受任务,西天取经这么艰难的任务,他可以从头到尾始终如一的坚持目标,不曾放弃,而且他在处理和上级以及外援的关系也都层次分明井井有条,所以每次到关键的时候,才会有各路神仙出手相救,换句话说,领导可以不是专才,他或许什么都不懂,但是他懂得怎么管人,这就是他的本事。

孙悟空是取经团队的主力成员,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一个专业人才,技术力量过硬,优点突出,缺点也很突出,这种人很容易恃才傲物,不服管教,他可以自己完成任务,但是团队协作能力极差,换而言之,他只能带领和他一样性质的人来组建团队,却没办法容忍和他不同的人在他的队伍里出现,做事急功冒进好大喜功,团队里缺了他不行,但是让他带队或许也不见得行。

猪八戒,几乎每个队伍里都会有这样的人,爱说爱笑,油嘴滑舌,靠着两片嘴皮子的甜言蜜语也能混得一碗饭吃,这样的人不管你有多看不起他,但是你不能否认,有他存在的确可以调节团队的气氛,缺点是专业能力不强,而且言多必失。

沙和尚,每个团队里最不起眼儿的那种人,闷头干活,到点下班的劳苦大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们存在感很弱,很容易就自动站位到了被人领导的位置,做员工合格,但是向上发展的潜力很小,这样的人团队离开他就没人干基础的工作,但是这样的人太多了,整个团队的士气和创新性就会下降。

这四个人,如果让你去掉一个,你会选择去掉谁呢?

呆呆想了想说,如果非要去掉,那我会去掉猪八戒,因为这样至少从业务的角度来说,孙悟空还可以和沙僧配合,只是团队的氛围会弱一些。

我笑着说,或许到时候就不是团队氛围的问题,而很可能是整体协调性都会变差。

猪八戒的作用是团队的万金油和润滑剂,冒进的孙悟空和平庸的沙和尚他们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对话,存在感很弱的沙和尚对于业务精英会有一种惧怕和自卑,而有点目空一切的孙悟空很容易会对于沙和尚的保守老实无法容忍,所以如果团队里缺少猪八戒的上下衔接,那么在工作上的配合和协作就会出问题,相应的作为领导的唐僧在沟通上的成本就会加大。

那么,现在我们把问题修改一下,虽然我刚刚说唐僧是不错的领导人选,但是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请得起唐僧这种人才,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唐僧,那么假设说,现在推选新的团队领导人,在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这三个人当中推选,你猜结果会怎么样?

呆呆笑着说,还能怎么样?就是一团乱呗!

我在电话这边接着说,乱归乱,但是乱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如果是孙悟空做了领导,他会闲不住,这种专业型的人才做领队,他很容易把团队变成两个结果,第一种是他会尝试把其他两个人都改造成他这样,第二种就是他会选择把这俩人都换掉,重新招两个像他一样的人进来,这种冲劲儿很猛的团队,一旦犯错也必将是无法挽回的大损失。

相反,如果是猪八戒做了领导,这会比较麻烦,因为他的目标性不强,专业性也不够,你让他在团队里和稀泥还好,一旦独挑大梁,他势必面临一个最大的管理难题,那就是他可能管理不了孙悟空,那么为了竖军威,他很可能会先杀掉孙悟空,再招募一个沙和尚一样的团队成员,因为这种等级的至少是他可以管理得了的,他的位置和虚荣感才会得以满足。

那么最后,如果是沙和尚做了领导,他或许还是之前干什么后来还干什么,放不下手里的业务,就会导致整个人一直埋在事情里,当你困于一点在做事的时候,你就无法着眼大局做出决策,而且他会因为自己过分弱的气场,导致两个下属都会不把他放在眼里,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孙悟空跳槽,猪八戒怠工,最后所有的事情还都是他一个人在做。

说到这我停了一下说,其实这四个人代表了四种层次,每个层次都会有各自的优缺点,如果你觉得你的领导没本事,但是他还可以做到领导的位置上,那么他很可能就是猪八戒型的领导,这时候你一个劲的急功冒进恃才傲物的表现自己,去做那个在他面前蹦蹦跳跳的孙悟空,那估计你会死的很惨,因为不论你的专业能力多突出,你都不见得是无法取代的。态度决定一切,态度甚至有时候会高于能力。

沙和尚拼的是勤奋,猪八戒拼的是情商,孙悟空拼的是创意,不论我们从哪个起点起步,都一定会把这三点串联起来,最后成为一个合格的三藏型的领导者。

咱俩这种在人手底下为人打工的小弟,我们除了要分析领导是什么类型之外,也要明白自己现在正处于什么类型,我们只有积极转换自己的身份,为领导的短板补位,这样我们的上升空间才会大,提升才会快。

面对沙僧型的领导你要表现出你的创意和沟通能力,面对八戒型的领导,你要表现出你的踏实和勤奋,偶尔他需要创意和启发的时候,还要适当给予补充,并且要把功劳归他,这样你才不会挫伤他的虚荣或是招来妒忌,面对悟空型的领导,你要调动自己的高效,但是同时要帮他把控细节,充分磨练自己的情商,做到点到为止,查缺补漏。

你不这样做,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你在这个团队存活下来很困难。

而且退一步说,能成为领导的人一定会有他的过人之处,你现在没看到,只是因为你一味着眼于自己的长处,并且一直拿自己的长处去和领导的短处相比较。

要学着去欣赏他,找到他的优点,这样你才能学到、得到。

呆呆似懂非懂的挂断了电话,也不知道这番话她听进去了多少。

隔了几天她很兴奋地在QQ上和我说,她终于发现了他们领导的一个优点,她提交的PPT,被领导一修改就变得看着高级了好多,明明都是一样的方案,他只是换了图片,调整了次序,怎么就觉得一下子清晰明确,而且高级了很多。

我就连忙顺水推舟的说,这就是他比你强的地方啊,首先他很明白领导要什么,其次能把PPT梳理的清晰的人一定是逻辑关系非常到位的人,这点就是你所欠缺的,调整图片修改间距这种事,说明他内心还是又一定的审美和要求的,你看,你只有多观察,多研究,你才能发现这些。

最后这个姑娘很开心的去工作了。

其实这套所谓的西游记团队哲学,没有什么依据,我只是单纯凭借自己这几年遇到过的领导尝试着总结出来的而已。

我用这几个人物随时提醒自己在内心里的关照,提示自己,我目前的短板在哪里?

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力我还缺多少课程?

面对下属和上级,我是否有过恃才傲物?我是否表现平庸存在感过于弱?我是否给人感觉沟通太过以至于言多有失?

我在内心里,始终把作为领导者这件事看做是一件很神圣很高深的事情,做一个富有领导魅力和人格魅力的人,或许是需要我花上更多时间去思考的一件事情吧!

第四篇:想起了她就想起了厦门

——记厦门青旅东南旅行社导游员萧文萍

□周玥君

本报驻厦门记者史蔓蓉【有时,人们对一座城市的钟爱往往源自于人,源自于其与这座城市接触过的人。】

厦门青旅东南旅行社的导游员萧文萍就是这样一个能让游客记住城市,更能记住人的一名导游。日前,一封游客表扬信被送到了厦门市市长刘赐贵的案头,信中被游客亲切称为“阿萍”的导游,以自己的平凡工作,让这座城市成为游人深刻的记忆。

记者面前的阿萍戴着一副眼镜,身材高挑,笑容亲切。翻开阿萍的履历表,可谓非常简单。1982年在厦门出生,2000年上大学,为半工半读而考取了导游证,如今已在导游的岗位上工作了近10个年头。“平凡的岗位也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是阿萍的信念;而“永远为朋友们展现厦门的微笑”则是阿萍的座右铭。为此,她将自己的网名取为“厦门的微笑”。

阿萍的确做到了。看看以往游客对她的评价就知道了———来自安徽阜阳的游客给阿萍留言:“阿萍真的很好,心细,又善于与客人沟通,做事情很有条理,谢谢阿萍。”来自重庆篷安的游客感言:“阿萍热情细心,周到,想起她就想起了厦门。”而来自湖南浏阳的20位游客直接把他们签名的表扬信寄给了厦门市市长刘赐贵,称赞阿萍“服务热忱,待人和蔼,细心体贴,不计较个人得失……歌声优美动听,带团风格自然幽默,充分体现了厦门这座旅游城市的温馨感”。

说起表扬信,阿萍说:“表扬信只是对工作的肯定,能够被游客认

可和尊重,我已经非常开心了。我不求别的,只想让游客记住厦门是座美丽的城市,这里的人也很好,这就够了。”

时刻对游客展现微笑的阿萍,其实也有内心脆弱的时候。特别是导游工作的辛苦、复杂、责任,也曾让她偷偷地打过“退堂鼓”。有一次,在鼓浪屿带一个上海旅游团,由于全陪导游的任性和固执,导致全团错过了吃晚餐的时间。阿萍好心请求相熟的餐厅帮忙,为团友加订了快餐,并亲自送餐,还扭伤了脚踝。然而,事后对方并没有感激阿萍,还把责任全部推到她身上,让阿萍实在是委屈难当,一气之下真想再也不做导游了。然而,阿萍最终还是舍不得导游工作。她开始自我反省:“静下心来一想,虽说责任不在自己,但自己的做法也有疏漏,那就是不应当放权给全陪,让自己处处变得被动,在以后的带团中我就会特别注意了。”

“苦,肯定是有的,但更多的还是快乐。”以积极视角看待工作的阿萍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带一个广西来的旅游团,大家相处非常开心。3天后临别时刻,一位团友代表全团特别为阿萍演唱一首歌,《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气氛热烈而融洽,阿萍也感动得红了眼眶。

阿萍说:“身为导游,为游客唱歌是很自然的事,但游客特意送歌给我,让我真正感觉受到了尊重,打心眼儿里高兴。其实,我们在付出的同时,也会收获到更多意想不到的东西,这也是我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导游工作的原因。”

说起寄表扬信给市长的来自湖南浏阳的游客们,阿萍依然记忆犹新。阿萍说,当时团中有一位段女士,由于名字里面有生僻字,致使

机票信息出现错误,幸好她提前打电话与领队联系时发现该错误,并及时帮忙更改,才没有耽误段女士随团来厦门。后来,该团所搭乘的飞机晚点,凌晨才抵厦,为让大家好好休息,阿萍提前到酒店办理了相关事宜并检查设施,使游客们到酒店后没用上5分钟就进房间休息了。

这个团共有20名客人,其中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只有5岁。几天下来,阿萍对团友无论老少都是照顾有加,大家相处非常愉快。临别的时候,最小的团友———5岁的小姑娘拉着阿萍的衣角哭着不肯走;一位老人家也握着阿萍的手说:“能再呆几天该有多好”……当阿萍与记者说到这里时,她的眼睛再一次湿润了。她说:“我所做的,都是导游职业的本分,所换来的,却是人间的真情,绝对值得。”

阿萍对其所从事的导游工作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好比打火机的“一生”。她说:“导游的工作激情是打火石,而游客的掌声是燃气,要想产生快乐的火焰,两者缺一不可。”在与游客的互动中产生快乐的火焰,并延续下去,是阿萍的服务宗旨。

一晃近10年过去了,体验了太多工作的酸甜苦辣,也收获了许多的人情真情,依然不变的是她的人生信念。“现在我非常坚定自己的信念,那就是不仅要把导游当成职业,更要当成事业来做。”阿萍说:“厦门之所以美丽,不仅仅在于城市的经济发达、环境幽雅,还在于城市里迷人的微笑。”

第五篇:当你牵起我的手

那年还没长大,懵懂很不听话,你的叮

嘱像雨点一样密密麻麻。我任性的排斥你爱我的方式,想逃离你,到远方去。可无论走到哪,一回首,你始终在身后。

你背着我看过的风景,你叫我学唱的歌谣,是我对这个世界最初的认知,多希望这样永远的长不大。

2 一起走时,路过春,度过秋,沿途的风霜便落在你的鬓角。你不知道,当你牵起我的手,世界的风雨都停了。

3 当我咿呀学语,当我从你掌心挣脱学会了走路。所有这些,你都记得那么清楚,我明白,点点滴滴都是爱。

4 那一条路,花常开,叶常绿,你常在,相陪曾告诉我什么是爱。

你听我讲幼稚的话,陪我做天真的梦,给我坚不可摧的保护。你希望我快快长大,我希望时光再慢些,不要花白了你的发。

5 你任岁月在你额头刻画,无怨无悔为我付出,辛苦啦!前方的风雨都交给我吧,像小时候你轻轻牵起我的手一样,从此以1

后,让我陪你走。

上一篇:电脑关机后自动重启下一篇:到民间采风去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