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2022-08-05

第一篇:村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村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村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村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村共有4629人,其中共产党员144名,现有耕地7231亩。该村两委班子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模范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在各项工作中开拓创新、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不断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较好地发挥了班子的整体功能作用。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突破3亿元,其中工业产值达到亿元,税金95万元,利润530万元。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他们把战略目标及时转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上来,两委一班人同心协力,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深入调研,广泛联系,先后创办了轧钢厂、硅棉厂、电熔镁厂,保温瓦厂、建筑公司、沙子场、水泥厂、铸件厂等十几个集体企业,成立了村企业公司,他们一方面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借鉴邯钢经验,把邯钢经验一点一滴渗透到企业管理中去,推行成本核算,节能降耗,增收节支,执行厂长经理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克服了过去那种只会照章办事,不会管好管活,只知道死规定,不会研究新情况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加大投入,增强企业实力和发展后劲,为创造钢铁生产规模优势,以原有轧钢厂为基础,又投资330万元,筹建年产2万吨的普线项目,实现利润50万元。投资150万元新上250轧机。村投资1800万元、占地1500亩,建设了工业园区,在园区中投资1500万元建设了11万伏的变电站一座,为上项目、上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来村进行投资洽谈的客商接连不断,使该村迈入了经

济发展的高速公路。使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乡最有经济实力的村。过去的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全村有耕地7231亩,其中沙地4700亩,沙地占总耕地面积的65%,全村1630户,人多、地多、沙地多,沙地既不保水又不保肥,遇到干旱年份,花生连种都不够,花生产量在百八十斤左右徘徊,过去吃粮靠统销。当书记后,大胆拟定了千亩沙地的大改造计划,实行材、粮、油、果间作,主要以兴水为前提,以造林为目的,防风固沙,治沙抗旱,全面提高农田经济效益。先后共开发沙地1500亩,改变了村过去花生产量低下,效益不高的局面,摘掉了沙地贫穷落后的面貌。年产水果300万斤,年创效益180万元,

在工作中,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为老百姓办实事,受到全村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投资6万元,翻新校舍28间,并修建了花墙操场,购置了教学设备,使本村小学成为花园式小学,最新达到

一无两有八配套。被省教委评为先进单位,并荣获一等奖。前后共埋设地下管道27150米,增设变压器3台,架设高低线路6715米,总投资145万元,扩大水浇地3400亩,使这3400亩耕地不再“靠天等雨”,也能获得较高产量,取得明显的农田经济效益。生活上对老党员照顾优先,当1938年前后入党的老党员有病时,集体去看望,逢年过节时进行慰问,多年来总是这样,已经成了不成文的规定,老党员深受感动。多年来先后按排了35名老党员、老干部在村办企业,使18名残疾人和贫困户家庭成员都有事可做,特别是村有一青年由于父母双亡,只有光棍一人,盖房经济困难,补给一立方米木材,帮助这位青年盖上了新房。投资35万元为村民安装了闭路电视;出资60万元把至城区路段和主要街道修成了水泥路;出资18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并为小学生入养老保险;投资17万元,进行了全村的低压电网改造。此外对60岁以上村民每人每年发生活补

助100元,老党员每人每月15元,老干部每人每月30元。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该村制度健全,阵地稳固,经费落实,以创建“十星”级文明农户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各项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并在乡各村中名列前茅。

该村社会稳定,没有发生大案、要案,没有发生越级上访现象,原法轮功习练者都进行了转化,他们积极开展净化、绿化、美化活动,使该村的村容村貌不断改进,同时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该村的计划生育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计划生育率达到100%,季普查和结扎率达到95以上。

总之,该村两委一班人,在搞好经济发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同时,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来抓,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该村已连续三年被授予区

级文明单位称号。

8月31日

第二篇:村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xx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进集体

事迹材料

自2009年9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xx把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开创工作新局面的一次重大机遇,村“两委”高度重视,健全领导机构,全力组织发动,扎实推进,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把切入点放在调查研究上,把落脚点放在群众致富增收上,高标准,严要求,全力抓好学习活动,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抓认识,把提高认识程度作为实践活动的前提

在乡党委、政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会后,村上立即召开了专题会,研究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且是第一责任人,负总责;村主任任副组长,负责活动的推动和落实,形成了党支部统一领导、指挥协调、广大党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保证学习实践活动健康、有序、顺利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党支部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吃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和方法步骤等,统一思想认识,并结合村情实际,研究制定了学习实践活动工作方案,召开动员会议,制作了学习园地,刷写张贴了宣传标 1 语,营造了学习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

抓学习,把提高素质作为实践活动的基础

理论武装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xx充分结合农村工作地实际,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的方式,精心组织学习。为加强学习效果,村“两委”组织村组干部和党员开展了集中学习交流会,把学习的篇目选出来,复印给大家,大家一起辅导学习,并结合实际工作,白天干工作集体学,晚上回家自己学,各种会议和培训开场前学等群众适应的学习方法学习,既不耽误工作,又不耽误学习,使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习笔记全部达到了10000字以上,村组干部和党员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宽,为开展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提高了自己的个人修养。累计开展集中学习5次,参学人员为各村小组党员干部、优秀及后备青年等共120余人。

抓调研,把破解难题作为实践活动的重点

村“两委”坚持边学习、边调研,着重从解放思想、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调研活动,群策群力,查找问题、剖析原因,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下,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引导村组干部和党员,特别是村“两委”班子成员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突破传统思想束缚,对村上科学发展的重大 2 问题进行再认识,形成新共识。通过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真诚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让群众亲身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变化和取得的实效。村“两委”结合村上干果资源优势,与产业户座谈,充分论证,理清发展思路,形成有力措施,并于规定时间内撰写出切实可行的调研工作报告,对下一步的产业发展进行了重点安排部署。

抓成效,把推动发展作为实践活动的落脚点

通过学习动员,广大村组干部、党员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对开展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更深的把握,对要不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么样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共识,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组织建设方面,村“两委”严格按照党的建设要求、健全各项制度,严格各项制度,改变了过去过去开会“三齐四不整”现象,村支部、村委会开展重大事项票决制和重大事项一事一议制度,充分发扬了民主,各项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该村计划生育“三查”率低,村“两委”采取收保证金的办法,提高了计生“三查”率;在新农的经济发展建设上,村“两委”制定出了长达发展规划,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大胆调整产业结构,先后成立了远征猪苓生 3 产专业合作社,东升板栗生产专业合作社,富强养鸡专业合作社,在2010年科技之春活动月期间,由县科协主办,请汉中市园艺技师来亲临千亩板栗园,现场讲解、传授栽培、嫁接、剪枝、防虫病等管理技术,参加群众达500余人,使广大群众学到了科学技术,对今后的生产发展奠定了结实的基础;村“两委”同时制定5年计划,努力奋斗1万亩板栗,5千亩核桃种植带,培育壮大产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争取实施了扶贫重点村建设,实施了20口沼气池,100户地震灾后重建和加固维修项目,改造了全村的农电网,普整修了2公里村组道路。

当前,在乡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xx“两委”一班人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定不移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构建和谐、平安、富裕的安林沟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村先进事迹材料

ⅩⅩ区ⅩⅩ街奇榜村位于江门和ⅩⅩ的中心地带,江会路和江会路复线之间,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是ⅩⅩ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全村320户,人口1200人,外来人口5000多人,有大小企业50间。党员32人,两委干部8人,其中支委5人,村委3人。近年来,党支部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认真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紧紧围绕“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使党支部政治更加坚定,组织更加坚强,作风更加扎实,制度更加完善,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57万元,是全区经济发展最快的村之一。

一、强班子,建设村民拥护的坚强领导集体

党支部从加强自身建设出发,注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村内重大事情都经“两委”班子集体讨论才决策,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的整体效能。党支部注重加强对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的培养,提高领导集体的整体素质。党支部制定了培养计划和措施,聘请了一些学历高、素质好的青年人作为村的聘用干部锻炼成才,并落实专人对其跟踪培养。通过“育才引才”,保证村两委干部后继有人。目前,村两委干部年轻有活力,8个两委干部中有2人年龄在35岁以下。

二、强队伍,注重抓好党员素质教育

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农村工作任务和党建工作要求,召开党员专题讨论会。每半年召开一次研究发展党员工作的会议,每年召开一次总结评比和

民主生活会。党支部注重组织党员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充分利用党报党刊和党员电化教育片,对党员开展教育工作。完善配备“两机一室”,组织党员接受党课教育,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对外出党员,党支部通过造册登记,记录通讯资料和外出地址等方式来保持联系,每次的学习、组织生活都提前通知,对不能回来参加的外出党员,党支部通过寄发学习资料或补课等形式,保证他们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

三、严制度,保证支部工作和谐高效

党支部建立健全了村两委干部科学管理机制,以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一是建立村两委干部考勤制度。要求两委干部按时上、下班,不得无故迟到早退,落实专人登记考勤,并与年终评优定奖挂钩。二是建立两委干部学习制度。每月组织不少于一天的学习,学习时间、内容、参加人员由专人记录存档。三是实行干部分工管理责任制。实行按岗位分工和按任务定员的办法,把全部工作分解到每位党员干部,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四是建立廉政勤政制度。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履行党员义务,清正廉洁,做村民公仆,不准做特殊党员,不准侵占村民利益或依仗职权为自己或为亲属谋私利。五是民主决策制度。凡是关系新农村建设和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重大决策,都由“两委会”提出方案,交由党支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方可施行。六是坚持“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坚持每月更新公开栏内容,每月定期组织理财小组和监督小组对村财务进行审计,接受村民的监督。

四、谋发展,提高村集体经济效益

党支部坚持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充分利用本村地缘优势,兴建了两个批发市场,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迅速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其中水果市场占地12万平方米,有300户批发商,年交易额超过80万吨,交易总额超过13亿元,已成为广东乃华南地区较具影响力的专业市场,是国家农业部的定点市场。水果批发市场的建成,带来了物流企业和运输业在奇榜驻足发展,也促进了全村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酒店餐饮和房屋出租发展势头良好,成了全村集体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村集体经济自1999年以来每年都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集体收入从不足100万元到2006年达到857万元,预计在未来的三年内将达到100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到目前为止,全村土地资源等固定资产值超过3亿元,村民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空前增强。

五、抓大局,全力构建和谐农村社会

随着村集体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党支部注重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资源投放,特别是对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民心工程的资金投入,较好地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全村社会和谐稳定。一是落实集体分红,增加农民的收入。去年共计分红款达200多万元。二是搞好老年人的福利。对女性55岁、男性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给退休金300元,重大节假日还给老人慰问补贴。三是积极发动村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医药费报销60%,一年最高可以报销12000元;对于特别困难的村民,可以申请困难补助金。四是

实施奖教奖学。设立奖学金,对参加高考并考取全日制大学的村民,实行一次性奖励5000元的奖学金。五是积极抓好村容村貌建设。逐年加大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较好地实现了村内有小公园绿化,巷道有路灯亮化,实现了道路硬底化,公厕无害化,垃圾日清化。

六、保稳定,争当新农村建设排头兵

党支部把稳定农村,发展农村作为重要任务来抓。通过旧村改造,推进“新村”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集约利用土地,更好地发挥奇榜村的地缘优势、商缘优势,推进村级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新村”建设从1999年制定规划到具体组织实施,从办理报批手续,到招投标及旧村控制都广泛征集民意,得到广大党员群众的支持,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全体村民的大力配合下,整个“新村”建设分四期进行,计划建设新型农民别墅320座,用三年时间完成建设。目前,新村第一期的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新居分配方案按照“公平、公正、公开、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正在征询村民意见,预计今年将进行分配。

第四篇:村先进事迹材料

***材料

**村位于***镇镇区西首, 全村总面积***平方公里,辖***个村民小组,****户,社会人口***人,现有耕地面积****亩。20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万元,其中工业收入****万元,种养殖收入****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元,农民集中居住点一处。全村共有党员****名,下设***个党支部,***个党小组。201*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已达***万多元,比去年同期相比实现翻番。一年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领导班子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民谋利,为民办事,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重学习,夯基础,全面提高党员和群众素质。

学习是提高自身内在素质最简捷的途径,是履行好职责的基础。党支部一班人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始终坚持学习,才能永葆青春;一个国家大兴学习之风,才能生机勃勃。为此,党支部一直不断强化两委班子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进一步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在具体实际工作中,班子成员敢于扑下身子,放下架子,走村串户,深入群众,宣传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解释、解决老百姓的疑难问题,确保了党委政府的各项指示和决策,在本村畅通地贯彻执行,减少了工作中的弯路,提高了工作效率,树立了村两委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村委会充分利用好现代通讯信息网络,选派人员学习网络办公服务技术,开通了****村远程教育网站,

并对本村的各项资源优势进行了宣传,方便了外面的人看范荡。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点,做好为党员干部及部分群众服务工作,对广大干群提出的学习需求,能够及时的在互联网上给予搜索解答。农家书屋建设进一步推进,增加图书*****册。不仅干部可以到村委会来借书、看书,也方便了群众的学习。

二、全面推进党支部工作规范化。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在文明生态村建设中,新建垃圾中转站*座,垃圾池**座,垃圾桶***个,为确保全村生活垃圾收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安排专人专车及时清运至垃圾中转站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到日产日清,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率达100%,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二是严格村财务审核,按照农村财务有关规定实行财务“三审”,由村理财小组把关,定期公开,增加透明度。三是健全和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党员干部在相互找差距找不足中实现自我提高。四是完善阵地建设,村内建有欧式村部办公楼****平方米,购物超市**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方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平方米,健身场地***平方米,文化宣传栏*个,进一步丰富了村民的文化与精神生活。

三、解决热点问题,促进社会稳定。

带着感情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难点问题,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既是让农民得实惠的

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社会稳定致力奔小康的具体体现。为此,先后解决了一系列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村内铺设水泥路**条计****公里,建成下水道****米;绿化面积****万多平方米。新架设工业集中区南北路路灯***盏,新补植主道路两旁树木***株。解决群众夜晚与阴雨天行路难的问题;投入绿化资金**余万元,对****路、****中心路、农民集中居住点、村部广场进行绿化。种植各类花木****万余棵,建设村民广场公共景观绿地***多平方米,村庄绿化率达****%,居住点内新建垃圾中转站**座、公厕**座,农户基本建成三格化粪池,村容环境有专人打扫,力争将本村创建成为南集镇的环境优美、洁净和谐的新农村典型;****年村已上报立项建设污水处理厂**座,现已铺设排污管道****多米;现有致达生猪养殖场**座,利用养猪——沼气——菜模式进行处理,共计种植蔬菜***亩,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步伐。

四、增强党性,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

党支部一班人在工作中,一贯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做到了胸怀理想,淡泊名利,苦乐不计,宠辱不惊,甘于奉献,无怨无悔;做到了坚持公道正派,坚持原则,严格按规定办事,贯彻执行上级关于党的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做到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警钟长鸣,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不正之风,做到自重、自省、自尊、自励,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起了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如今的****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谋发展,全村群众积极主动献良策,全村上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气象。

第五篇:村计生专干典型事迹-事迹材料

村计生专干先进事迹

她以奉献架“双桥”

她,一个普通的乡村妇女,深邃的目光中显示出特有的坚毅、执著、自信和追求;她,没有叱咤风云的壮举,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然而,她却以一名新时代女性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的气慨,以百折不挠、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基层计划生育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八年来,她所在村的计划生育率、孕检到位率和“四术”到位率均达到100;全村无违法生育,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以下。全村连续8年被评为镇“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她本人则年年荣获各级授予的“优秀计生专干”、“计划生育模范户”、“十佳村干部”和“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她,就是双峰县洪山殿镇双桥村计生专干熊满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现年已48岁、学历并不高的熊满娥把这两句话抄录在案头,并把它作为座右铭。这位在计划生育工作岗位摸爬滚打了20多个春秋的农村基层干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面对被人称为当今“天下第一难事”的计划生育工作,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常抓不懈地把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真正落到实处。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牵”,身为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妇联主任和计生专干的熊满娥,肩负起一个近2000人大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她自知没有高度的责任感、扎实的业务水平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不行的。为了使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政策水平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熊满娥下决心为自己

“充电”。多年来,她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人口与计生知识业务培训,并利用业余时间反复学习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与管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优生优育、生殖保健、预防艾滋病等科普知识。如饥似渴地学习,孜孜不倦地追求,她的视野不断扩展,知识面不断拓宽,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政策水平、工作决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在千条万绪、错综复杂的村级计划生育工作中,充分显示了运筹帷幄、处变不惊、应对自如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能力。熊满娥在担任计生专干期间,先后担任过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她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带头履行参政议政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职能,深入计生对象家中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先后撰写了《村级计生工作的思考与对策》、《落实基本国策,抓好计划生育》等10余篇有份量、有见解、有价值的调查报告、议案和提案,被上级计生部门采纳或引起领导重视,产生了良好的效益。与此同时,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在完善村级计育服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坚持经常性地开展计生宣传咨询活动。她在村头建了一块专用黑板,自撰自编坚持每半月更新一次内容,二十年如一日,大张旗鼓地宣传党的计生政策、普及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优生优育知识和村里少生快富的典型,并定期组织村计生协会会员利用“学雷锋活动日”、“三八妇女节”等契机,在全村免费发放避孕药品,义务为群众测量血压和检查妇科疾病,为群众提供与计生相关问题咨询等,受到全村群众的

交口称颂。

“搞工作就要搞出点名堂来,要争创一流成绩,争作一流贡献”。这是熊满娥的“口头禅”。自担任村专干以来,她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自觉带头实行计划生育,并以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为育龄群众做出了榜样。作为计生专干,她面对“难事”,迎难而上,履行职责,不辱使命。20年来,起早贪黑,走家串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做计生对象的思想工作。在“钉子户”面前,她总是忍辱负重,竭尽全力把工作搞好。石桥组吴根深、潘晓夫妇已生育2个女孩。由于受“重男轻女”等封建观念的影响,总想生个男孩来延续香火、传宗接代,不愿做结扎手术。去年春季计生活动中,熊满娥上门做工作,遭到了一通铺天盖脸的谩骂,她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厌其烦地连续12次登门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吴根深夫妇终于被她说得口服心服,最后在熊满娥的陪护下到镇计育服务所实施了女扎手术。高家组育龄妇女熊益劳,生育一胎女孩后做了上环手术。因手术失效,2004年6月在没有办理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又怀孕第二胎。熊满娥得知情况后,多次上门做其家属的思想工作,并于当年10月赶赴武汉市,将在打工的熊益劳动员回家做了引产手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熊满娥坚持以人为本,和风细雨做工作,通过积极引导、教育,帮助群众转变生育观念,计划生育已形成双桥村群众的自觉行动。目前该村计划生育服务网络齐全,计生活动室、计生台帐等基础工作良好。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全村计划生育形成了以村为主的工作新格局。2005

年前三个季度,全村共出生15人,其中男6人,女9人,上环9例,女扎6例,流产2例,“四术”及时率达到100,计划生育率达到100。

村官”,熊满娥坚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俗话说“打铁先要本身硬”。多年来,她给自己订下一条规矩:凡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她牢记入党誓言,坚持克己奉公,清正廉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廉洁自律,从不利用职权和工作便利谋取个人私利,“常在江边走,就是不湿鞋”。近5年来,她坚决主动地退还了村民徐某、李某等18户育龄群众在计划生育、婚姻登记等方面所送的礼金、礼品等19次,共计币2498元,真正体现了一名优秀计生专干和“十佳村干部”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风采,以默默奉献的精神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上,为融洽党群、干群关系架起了“双桥”。

上一篇:创新型企业文化研究下一篇:创新与创业管理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