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生职业指导的方法和内容

2023-03-08

1 学生职业指导的含义

据专家介绍, 严格意义上的学校职业指导是针对学校毕业生, 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知识来研究学生与职业相匹配的一门综合性新兴社会科学, 是一种社会服务手段, 是实现双向选择的纽带。职业指导包括职业方向定位、学生个人的分析及咨询服务等几方面内容。

2 学生职业指导的内容

职业选择不是个人面临就业时的某个单独事件, 而是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全过程。为此, 职业指导应作为发展个体健全的职业自我观念而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学校教育的内容, 从个人的角度讲, 是德、智、体、美诸方面的知识培养;从社会的角度讲, 是为针对特定的岗位来培养劳动者所设计的一系列测试和训练。合格的劳动者这一概念意味着个人不仅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 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 而且要具备基本的“职业角色技能”, 用发展论的话来讲, 就是“职业自我概念”。因而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包含着职业角色技能的发展, 这方面恰恰是我国以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基于以上认识, 学校职业指导的内容主要在于:一方面进行咨询服务, 培训,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了解职业世界, 促进学生职业自我概念 (包括职业角色技能与生活角色技能) 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 与企业和有关部门通力合作, 帮助企业寻找到合适的劳动者。

3 学生职业指导的方法

3.1 国内方面

学校职业指导的关键就是要全面了解学生, 并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自己。学校职业指导的方法主要有心理指导、信息咨询指导和校正性指导。

心理指导主要针对在职业选择方面个人心理准备不足的学生, 指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增进自我认识, 并确定与个人特征相符合的职业领域。心理指导必须建立在对学生心理状况 (包括能力、兴趣、理想、价值观、职业发展水平等) 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通过心理测验技术和心理咨询方法的运用, 帮助学生确定适合于自己心理特点和能力范围的职业领域。

由于社会职业多种多样, 人们对职业的选择, 大多是在毫无职业经验的情况下进行的, 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够正确, 或不够恰当的选择。而职业指导作为指导人们正确选择职业的一种重要手段, 可以为失业人员提供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社会保险接续、失业人员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讲解, 帮助失业人员了解职业供求状况, 掌握求职方法, 确定择业方向, 提高择业能力, 从而达到了解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确定选择职业的目的。

3.2 国外方面

(1) 威廉姆逊静态的职业指导

威廉姆逊匹配方法在国外1930年至1940年间十分盛行。并且在此之后, 一直到50年代职业指导都在顺着匹配方法的思想沿行。根据该理论, 我们可以将学生职业指导的内容归纳为一下六点:

1) 分析, 即通过各种途径及主观与客观的工具, 收集有关学生的兴趣、能力倾向、态度、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及社会经济地位等资料;

2) 整理, 即用测验剖析图及学生材料, 整理并综合学生资料, 来显示学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3) 诊断, 即描述学生独特的特质或问题所在, 探讨问题的原因;

4) 预断, 即根据各项资料来预测学生职业成功的可能性, 或针对问题来判别其可能发生的后果及调适的可能性, 作为选择职业及未来调适的依据;

5) 咨询, 即协助学生了解, 运用各项有关学生与职业方面的资料, 进而与被咨询者交流有关择业和调适的计划;

6) 追踪, 即协助被咨询者执行计划, 若有新问题产生, 再重复上述步骤。

(2)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职业指导

人本主义心理学系罗杰斯 (R og ers) 于1942年, 出版了《咨询和心理治疗》。1951年, 他又出版了《咨询者中心治疗》, 在这两本著作中, 他系统地阐述了其人本主义职业指导方法。

首先, 罗杰斯主张无条件尊重被咨询者;

其次, 罗杰斯的心理治疗强调以人为中心的辅导, 辅导员的职责是协助来访者将自我概念转变为相应的职业角色, 了解职业自我, 认识职业世界。通过辅导, 调动被辅导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以利于被辅导者择业技能的发展。而职业测验不是必须的, 只有在来访者要求时才使用, 但职业信息非常重要, 它有助于来访者进行职业探索, 并做出职业决策。

4 学生职业指导的问题和改进

4.1 学生职业指导的问题

(1) 我国学生职业指导的理论不足

我国的职业发展理论包含职业生涯, 家庭生活;职业辅导从以民间、社会为主, 过渡到学校、政府、企业。专家学者用一种生命全程和生活整体的观点来进行研究, 将职业生涯纳入个人整个生涯中, 探讨工作和家庭的有机统一和平衡, 丰富和发展了职业生涯理论。然而我国职业指导起步较晚, 了解和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非常重要。

(2) 我国学生职业指导缺乏实践

在中国, 学生职业指导已经开设了课程, 而且职业生涯管理方面的书籍很多, 但是, 都只是停留在书本上, 真正的职业指导实践还没有开始。目前对职业方面的指导, 仅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上面, 还没有专门的机构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管理工作。

4.2 学生职业指导的改进

(1) 我国学生职业指导理论的未来发展

首先, 应用发展的职业观取代静止的职业观, 由注重职业早期发展向注重终生职业发展过渡。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变革, 使指导实践和理论更加贴近我们今天的生活实际。

其次, 对职业选择过程的研究应该深入。中国企业家联合会雇主工作委员会委员汪大正认为, “现在的职业指导, 支招的多, 解惑的少;信息提供的多, 观念教育的少;讲择业的多, 讲敬业的少。”汪大正强调, “职业咨询是一个高尚的市场, 一定要净化灵魂, 从业者必须有指导别人职业生涯的资格和资质。否则就会误导学生, 失去职业指导的意义和作用。”

(2) 我国学生职业实践的未来发展

专家认为, 要使职业咨询在我国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必须有一个与之相应的咨询机构。目前蓬勃发展于各地的人才交流机构是较好的载体。人才交流机构掌握着人才市场大量的动态信息, 这些为开展职业咨询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和经验。另外, 目前人才交流机构正逐渐开展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服务。人才评价可以帮助确认个体的个性、能力、兴趣、价值观等特征, 而这正是职业咨询师所需要掌握的信息。只有了解了咨询者的这些特征信息后, 咨询师才能帮助其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 并就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摘要:实践证明, 职业指导对学生和用人单位都有很大帮助。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自己、获得职业信息、掌握求职方法、确定求职方向、避开择业误区, 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确定用人标准、选择招聘方法等。本文试通过介绍现有的针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内容方法出发, 分析和改进学生职业指导的策略。

关键词:学生职业指导

参考文献

[1] 佟景宸.职业指导应向专业化发展[J].教育与职业, 2002 (4) .

[2] 石丽敏.加强职业指导的三个环节[J].教育与职业, 2002 (10) .

[3] 于涛.关于职业指导转向职业辅导的思考[J].中国期刊.

上一篇:化工污水处理中膜技术的应用探讨下一篇:试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