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辣椒施用沼肥的田间试验

2022-11-07

1 本试验的基本条件

1.1 试验材料

1.1.1 沼渣、沼液。

沼渣、沼液必须取自正常发酵并产气使用3~4个月以上的沼气池。选择的沼渣是沼气池内充分发酵腐熟的沉淀物,须通过取出入筐内沥干后备用。沼液选取沼气池正常产气的沼液通过桶装澄清液体。

1.1.2 试验土地。试验地块选择排灌方便、肥力中上、适宜种植蔬菜、具有代表性的田块。

1.1.3 试验作物品种选择湘研九号辣椒。

1.1.4 试验选用复合肥(N+P2O5+K2O≥25)。

1.2 试验方法及处理设计方案

本次试验共设4个处理,3次重复1个对照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面积12m2。各处理设计方案分别为:A处理:(沼渣+复合肥)作基肥、(沼液:水=1:2)作追肥;B处理:(沼渣+复合肥)作基肥、(沼液:水=1:1)作追肥;C处理:(腐熟农家肥+复合肥)作基肥、纯沼液作追肥;CK对照处理:腐熟农家肥作基肥、复合肥作追肥。

1.3 试验地点

册亨县者楼镇羊场村羊场组,试验地地势较开阔,交通方便,距水源和沼气池较近,日照长,阳光充足,肥力中的砂壤土,前作水稻的田块。试验面积600m2,种植密度60cm×40 cm,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该田块前茬作物为水稻。

1.4 试验时间

从2014年1月28日播种,2月20日移栽至6月28日采收结束。

2 施用方法

2.1 基肥的施用方法

采用穴施法;a处理组、b处理组施复合肥1.3kg,每穴施沼渣1.5kg,c处理组和对照组CK每穴施腐熟农家肥1.3kg、施复合肥1.5kg,移栽时施入。

2.2 追肥的施用方法

追肥采取穴施法分4次进行施用,第一次施用时间为3月5日(平均标高8.1cm,平均现蕾数为0.32);第二次追肥时间为3月20日(平均标高12.3cm,出现一级、二级分枝);第三次追肥时间为4月5日(开始挂果),第四次追肥时间为4月20日(开始采摘果实),每穴每次施用量为1kg。

3 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a、b、c三个处理组以b处理组效果较好,a处理、c处理区效果稍差。b处理组田间性状表现为:植株粗壮整齐一致,抗逆性强,分枝多,挂果早,叶色浓绿有光泽。但株高度、角果长度与照CK处理组对比稍差。由此可见,沼肥作追肥应用于辣椒上对植株生长发育和产品品质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从2014年1月28日播种到2月20日移栽至4月25日开始采收,6月28日采收结束,结果表明:沼肥作施肥应用不同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4种处理中,B处理产量最高,产量35.16t/hm2,比其他3种处理平均增产21.4%,较高于对照CK和处理A,明显高于处理C。

3.2 植株生理性状分析

沼肥作追肥施用于辣椒,对辣椒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效果明显。A处理区:平均株高35.51cm,比对照CK增长-3.03%,平均分枝数一级枝2.15枝、二级枝4.1枝,三级枝28.33枝比对照CK分别增加一级枝22.85%、二级枝12.63%、三级枝-2.44%;平均挂果数36.9个,比对照增加12.5%;平均角果长度10.57cm,比对CK增长-2.93%。B处理区:平均株高37.3cm,比对照CK增长1.85%,平均分枝数一级枝2.3枝、二级枝4.23枝、三级枝30.64枝,比对照CK分别增加一级枝31.42%、二级枝16.2%、三级枝5.5%;平均挂果数39.2个,比对照CK增加10.62%;平均角果长度10.62cm,比对照CK增长-2.47%。C处理区:平均株高37.1cm,比CK增长1.31%;平均分枝数一级枝2.06枝、二级枝3.95枝、三级枝27.47枝,比对照CK分别增长一级枝17.71%、二级枝8.51%、三级枝-5.4%;平均挂果数36.3个,比照CK增长10.67%;平均角果长度10.21cm,比对照CK增长-6.24%。

结束语

本次试验选择湘研九号辣椒作为试验样本,用沼肥作为追肥对辣椒施肥进行了田间试验,在相同的生态条件下,沼肥作追肥应用时,沼液与水的配比1:1最佳,从移栽后15d开始施用,以后每15d再施用1次。通过试验结果证明,沼液、沼渣施用于辣椒种植,对于提高作物产品产量和产品品质效果明显。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推广使用沼肥以替代化肥施用于农作物是可行的。在农业生产中减少或不施用化学肥料,可防此土壤板结,减少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使农产品达到无公害生产。

摘要:本文进行了“早熟辣椒施用沼肥的田间试验”。现将试验过程及结果进行报告。

关键词:辣椒,沼肥施用试验

上一篇:河南红色旅游产品的问题及优化对策——以焦裕禄纪念园为例下一篇: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现状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