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涉农职务犯罪态势及回应策略

2022-09-12

一、县域涉农职务犯罪特点

(一) 挪用公款案件居高不下

2008年-2014年, 周至县检察院立案侦查并追究刑事责任涉农职务犯罪有18件20人, 其中贪污犯罪案件10件10人, 占立案数和人员数的56%和50%, 挪用公款案件4件5人, 占立案数和人员数的22%和25%。如A村村主任王某将不符合国家粮食资金条件的70余亩集体荒芜竹园地以欺骗手段向上级单位申报粮食直补资金, 将骗款近2万元用于个人家庭开支。B村村委会委员陈某利用经手保管他人扶贫移民款的职务便利, 挪用扶贫移民款15000元清偿个人所欠债务。

(二) 犯罪主体多元化明显

在县院查办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中,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委会委员及直接财务人员是犯罪的主体人员, 从近几年的举报和查处情况来看, 该类主体占到了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90%以上, 也有县直涉农部门的人员。

(三) 作案手段基本相似

一是集体私分, 以发务工补助、奖金的名义, 将公款分发。二是直接侵吞, 将上级有关部门下拨的扶贫、救济等款物收入不入帐, 直接占为己有。三是虚报冒领费用、虚列、虚增开支。四是挪用公款, 对土地征用补偿款等大笔资金, 或借给他人获得高额利息及其他非法利益, 或挪归本人、亲友使用。五是利用经手项目或资金的便利, 截留、虚报进行贪污, 克扣款项或弄虚作假。

(四) 犯罪性质均为经济犯罪

近六年, 县检察院查办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 主要是贪污犯罪, 其次是挪用公款和受贿犯罪。涉案金额多数为万余元或数万元, 其中, 5万元以下案件11件12人, 分别占立案数量和人员的57%和60%。

二、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预防对策

(一) 加强基层组织队伍能力建设

必须坚持不懈加强对农村“两委会”班子成员系统的岗位培训, 分批、分层进行常规培训和专业性培训。这其中包括国家法律法规、公共政策、廉政建设、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教育。同时采取定期巡回下乡授课、组织讲座、汇演等多种形式, 突出加强对村干部廉洁自律、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现代行政职业能力。此外, 完善基层农村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要切实把好选举关, 通过制度化措施保障换届选举顺利实施。组织部门要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及时充实农村干部队伍, 改变年龄老化、学历偏低、思想固化的现状, 带动提升农村干部整体素质。

(二) 规范财务制度, 加强专项资金管理

从近年查办的涉农职务犯罪案件来看,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绝大多数属于贪财图利型经济犯罪, 这和财务管理的混乱不无关系。为此, 必须切实规范村级财务制度。一是各基层组织应根据财务制度的规定, 设立会计和出纳, 做到账目、现金分离管理, 实现内部职责控制, 外部财务监督制度, 加强民主理财。二是实施“村账镇管”, 由各村定期上报财务凭证, 由镇专门机构严格审核, 制止“白条”、“包账”、假账等违反财经纪律费用的支出, 会计由镇农财所统一管理, 报酬由镇政府统一支配。三是各种收入要进行集中清理, 会同有支农惠农资金扶持的单位共同清理, 将多渠道的资金支付集中归口, 统一于财政所, 做到统收统付。

(三) 完善公开程序, 健全村级监督制度

近年来政府支农资金加大, 但相应监管措施却极为滞后, 不少村子政务、财政不公开。基于此, 当前在农村基层民主监督的重点是建立村务公开, 民主评议, 任期离任审计和过失责任追究赔偿制度, 使村干部切实受到约束。信息公开重点围绕财务收支、债权债务、承包缴款、土地征用费、专项补偿、项目招标发包等具体内容。要坚持按期直选、公平、公开、公正原则, 真正把那些具有坚定政治导向、依法办事、公道正派的人选进村委班子。同时, 发现有侵犯村民民主权利的不正当行为和违法行为要依法从严查处。

(四) 加强职务犯罪的惩罚力度和预防措施

目前, 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问题重视不够, 查处不力, 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职务犯罪的发生。为此, 一是加大对侵害“三农”利益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 集中力量查处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 尤其是发生在退耕还林补偿、扶贫救灾款使用、低保救济发放等过程中的职务犯罪。二是经常性开展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及法律知识教育。检察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应针对农村基层特点, 开展系统的预防职务犯罪活动, 特别是从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查处的典型案例入手, 开展警示教育, 责任教育, 提升科学用权、谨慎用权、底线用权的主观意识。

摘要:近年来“村官”职务犯罪问题日益凸现, 且出现快速上升趋势。本文以西安周至县为例, 结合2008-2014年以来县检察院查办的涉农职务犯罪系列案件状况, 阐述涉农职务犯罪案件特点, 并以此提出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县域,涉农犯罪,态势,对策

参考文献

[1] 毛齐.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腐败犯罪问题研究[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08 (3) .

[2] 李闽粤, 郭俊.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实证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0 (2) .

[3] 郑琪.村集体“三资”监管构筑基层党风廉政防线[J].现代农业, 2013 (10) .

上一篇:由传统而现代: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图案教革浅析下一篇:化工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分析